山体滑坡应急预案.doc
山体滑坡应急预案方案

一、编制目的为了提高应对山体滑坡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山体滑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体系1. 成立山体滑坡灾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山体滑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搜救失踪人员、转移受灾群众等工作。
(2)工程抢险组:负责现场排险、修复受损基础设施等工作。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防疫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人员调配、通信保障等工作。
(5)宣传报道组:负责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1. 灾情监测与报告(1)各级监测部门要密切关注山体滑坡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2)灾害发生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灾情。
2. 应急响应等级根据灾害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3. 应急响应措施(1)Ⅰ级、Ⅱ级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救援,确保人员安全;启动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救援物资供应;加强监测预警,确保灾情及时上报。
(2)Ⅲ级、Ⅳ级响应:根据灾情,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五、应急结束1. 灾情得到有效控制,救援工作基本完成,无新增失踪人员。
2. 灾区基础设施恢复正常,社会秩序稳定。
3.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决定应急结束。
六、后置处理1. 对受灾群众进行安置,确保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 对受损基础设施进行修复,确保恢复正常运行。
3. 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规划,确保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七、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队伍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自然灾害山体滑坡应急预案方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自然灾害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援和妥善安置。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3.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快速、有序、高效进行。
4.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 指挥长: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
- 副指挥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 成员:由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 负责人: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
- 成员:由相关部门、单位人员组成。
3. 各相关部门职责:- 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救助工作。
- 交通部门:负责确保救援物资运输通道畅通。
- 住建部门:负责受损房屋的鉴定和修复工作。
- 水利部门:负责河道疏通和水库安全监控。
- 环保部门:负责环境污染监测和治理。
- 卫生部门:负责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监测预警:加强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发现险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启动预案:根据灾害情况,启动本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响应:- 实施紧急避险,组织群众转移安置。
- 搭建临时安置点,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 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 维护社会秩序,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山体滑坡演练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应对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应急响应的快速、高效,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因自然灾害、工程建设等原因可能引发的各类山体滑坡灾害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山体滑坡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 设立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
3. 设立应急响应组、监测预警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专项工作组。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信息发布(1)监测预警组负责收集、分析山体滑坡前兆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应急指挥部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相关部门和单位。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组织召开应急会议,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2)各专项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抢险救援(1)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救援队伍,对受困人员进行救援。
(2)医疗救护组负责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4. 后期处置(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受灾区域进行评估,制定重建计划。
(2)信息宣传组负责发布灾情信息,稳定受灾群众情绪。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转移(1)对受威胁区域内的居民进行转移,确保生命安全。
(2)转移过程中,注意车辆安全,确保道路畅通。
2. 路线封控(1)对受威胁区域内的道路进行封控,防止车辆和行人进入。
(2)设立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
3. 抢险救援(1)组织救援队伍,对受困人员进行救援。
(2)对滑坡区域进行监测,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4. 医疗救护(1)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伤员进行救治。
(2)组织医疗救护人员,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后勤保障(1)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2)组织志愿者参与救援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
六、总结评估1. 应急指挥部组织各专项工作组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2. 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改进措施。
山体滑坡应急预案(三篇)

山体滑坡应急预案一、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对人身、生活、生产安全构成的危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特制定《荣成市港湾街道办事处森林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二、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组长:___副组长:___成员:___三、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1、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2、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各应急小组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___抢险,并严密监视事故的发展,确保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4、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单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
5、___和提供事故处理所需要的有关物资。
四、各单位要安排人员对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发部位经常巡查,特别是长时间降雨和暴雨期间要派专人巡查(巡查人员不少于两人)。
五、巡查人员发现危岩滑动或岩石掉落时,根据实际情况撤离人员到安全位置,并立即向办事处汇报,由办事处主任根据情况,发布命令启动执行本应急预案。
当应急小组各就各位,___事故的应急处理。
应急组要确定事故处理的重点和中心,把抢救和保护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六、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期间和终止后,要按照事故调查规程和防止山体滑坡事故措施要求,及时分析和预测事故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预先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进行防范。
各单位要群策群力,要顾全大局,针对事故的蔓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七、危急事件的应对。
1、提高广大居民对山体滑坡事故的认识,掌握山体滑坡形成原因、特性、表象和预防等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抢险救援的成功率。
2、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态的严重程度由应急领导小组___人员抢险。
必须备足生活、医疗等急需品。
3、财政所和港湾卫生院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商品供应和食品供应,特别是医疗用品的供应。
山体滑坡突发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山体滑坡突发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分析滑坡是指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山体滑坡是暴雨使山体不堪重负,由山体薄弱地带断开,整体下滑。
山体滑坡可分为:(1)按力学特征:分为牵引式、推动式;(2)按山体结构:分为沙土质、基岩质、均质、非均质、顺层、切层等滑坡;(3)按滑动面埋深或滑体厚度:分为浅层、中层、深层等滑坡。
分公司公司公路桥梁、房屋建筑等施工项目,分布在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地区,受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可能会引发山体滑坡突发事故,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且在全年均可能发生。
山体滑坡突发事故风险分析如下表:2.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公司及司属单位的山体滑坡事故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由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应急专家组组成。
应急组织体系见下框图。
导小组组长:由分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派出副组长:分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司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组员:分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事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等职责:(1)根据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工作方案,配合协调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2)负责协调、督促事发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升级和次生事故的发生;(3)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4)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保证现场与公司之间信息传递的及时与畅通;(5)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6)负责现场有关的新闻发布工作;(7)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有关资料,编写现场应急工作总结报告;(8)核实应急状态解除条件,并向上级请示应急状态的解除。
2.2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包括抢险救援组、舆情宣传组、维稳安保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安抚组、配合调查组、医疗救护组、隐患排查组等,各组组长可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担任,组员可由事故发生单位的有关人员组成。
山体滑坡泥石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灾害损失,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管辖区域内发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组织体系1.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下设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交通保障组等。
2.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救援工作,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3.救援组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行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搜救、转移、救治等。
4.医疗救护组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工作,包括现场救护、转运、治疗等。
5.物资保障组物资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的采购、调配、分发等工作。
6.宣传报道组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等工作。
7.交通保障组交通保障组负责保障救援车辆、人员、物资的畅通。
四、应急处置措施1.预警与监测(1)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气象、地质、水文等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对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2.应急响应(1)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2)救援组迅速赶到现场,开展搜救、转移、救治等工作。
(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救援行动(1)搜救:对被困人员、失踪人员进行搜救,确保生命安全。
(2)转移:对受威胁区域的人员进行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3)救治: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治疗。
4.恢复重建(1)对受灾区域进行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2)组织力量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五、保障措施1.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能力。
3.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六、附则1.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救援现场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往往来势汹汹,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提高应对山体滑坡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山体滑坡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救援队伍和专家组成。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等工作。
3. 各相关部门和救援队伍成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救援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灾情报告:接到山体滑坡灾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指挥部报告。
2. 先期处置: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包括:(1)评估灾情:了解滑坡规模、受影响范围、人员伤亡等情况。
(2)救援力量集结:组织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
(3)现场警戒:设置警戒区域,疏散受威胁人员。
3. 救援行动:(1)人员搜救:按照救援方案,开展人员搜救工作。
(2)伤员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转运。
(3)灾后重建:协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4. 灾情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指挥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5. 应急处置结束:灾情得到有效控制,人员搜救基本完成,经指挥部批准后,结束应急处置。
五、救援措施1. 人员搜救:(1)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设备,对滑坡体进行地毯式搜索。
(2)采用人工挖掘、机械挖掘相结合的方式,尽快将被困人员救出。
2. 伤员救治:(1)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及时处理伤口、包扎等。
(2)对重伤员进行转运,确保生命安全。
3. 灾后重建:(1)协助受灾群众进行临时安置。
(2)修复受损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
(3)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受灾群众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组织精干力量,确保救援队伍充足。
2.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救援物资,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3. 通信保障:确保救援现场通信畅通,及时传递灾情和救援信息。
4. 资金保障:确保救援资金及时到位,保障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山体滑坡事故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山体滑坡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山体滑坡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山体滑坡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2)信息保障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事故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3)交通保障组:负责保障事故现场周边道路畅通,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4)治安维护组:负责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5)物资保障组:负责调配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发生(1)现场人员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立即展开救援行动,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
(2)信息保障组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协调救援力量。
3. 伤员救治(1)现场救援组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并将伤员迅速送往附近医疗机构。
(2)信息保障组将伤员救治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4. 事故善后处理(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救援物资,如食品、药品、帐篷、救援设备等。
2. 人员保障: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3. 通讯保障:确保事故现场通讯畅通,为救援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4. 交通保障:加强事故现场周边道路管控,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
2. 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本预案要求,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应急指挥部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案有效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6#制酒生产房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重庆渝海控股循环经济6#制酒生产房项目部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6#制酒生产房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一、编制预案的目的
1、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对人身、机械设备、生产安全构成的危害,根据建设单位召开的紧急会议,制定《6#制酒生产房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2、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保人身安全”为原则,进行制定。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于贵州省仁怀市二合镇玉平村,在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北西侧。
6#制酒生产房高为一层,为排架结构,拟建物平面形态呈长方形,长轴方向为37°,短轴方向为127°,±0.00(437.00m),对沉降敏感,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三、工程场地地形地貌
根据实地考察,本工程拟建场地自然地面高差大、地势陡峭,局部覆盖层厚度大,为素填土、粘土、地质结构松散、同时位于滑坡地带,处于不稳定状态,上方又为大二公路和民房。
四、应急预案内容
1、应急机构组成及其职责:
1.1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
组长:唐祖东
副组长:陈刚、舒颖
成员:陈红、李银、吴远华、向元国、赵成明、徐国刚、杨中华、各施工班组长
1.2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1)在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2)负责向循环经济指挥部报告本工程的事故情况和。
3)各应急小组在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并严密监视事故的发展,确保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4)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
5)组织和提供事故恢复所需要的备品。
组织事故抢救设备。
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1.3成立各专业应急小组
1)陈刚及各班组应急分队(分组处理多处事故,以人身救援为主);2)舒颖抢险突击队(分组处理多处事故,以保交通、生产设施为主);
3)向元国运输车辆、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应急组;
4)陈红物资保障应急组;
5)吴远华后勤、医疗保障组;
6)李银安全保障组;
7)杨中华通讯保障组。
1.4应急报告及通信保障
1)为保证整个施工安全,并掌握上方土方有无滑移情况。
在上道路石砌挡土墙上设置4个观测点;在17#抗滑桩至6-0轴上土方位置设置3个观测点,每天定人定时观测记录,在下雨天气按雨前、雨中、雨后观测。
如发现有土方滑移情况,立即向上报告,并即刻疏散各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安排人员对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发部位经常巡查,特别是长时间降雨和暴雨期间要派专人巡查(巡查人员不少于两人)。
3) 巡查人员发现山体滑坡事故后,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根据情况,发布命令启动执行本应急预案。
各专业应急小组各就各位,组织事故的应急处理。
4)通信联系电话按本项目部下发的电话号码簿执行。
在事故发生后,通信应急小组,立即报告建设单位。
1.5危急事件的预防
1)各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要群策群力,要顾全大局,针对事故的蔓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各应急组要确定事故处理的重点和中心,把抢救和保护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1.6应急预案的启动
1)当发现上道路危岩滑动或岩石掉落时,报告组长,组长根据实际
情况下令撤离工作任人员倒安全位置,并按预案启动程序启动应急预案。
若危及人身安全时,工作人员可边撤离边汇报。
2)特别是临时设施工人住房后山坡影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这些情况一般发生在持续暴雨时期,因此在长时间降雨或降特大暴雨时,加强巡回观察,做好山体滑坡的预防和应急抢险,当发现山体滑动时,立即报告组长,组长根据实际情况按预案启动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当危及人身安全时,可先疏散危及安全的施工人员,撤离抢险人员倒安全位置。
五、山体滑坡的认识
1、大滑动之前。
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现象,这是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
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
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
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
2、临滑之前。
滑坡体四周岩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
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3、不稳定滑坡体的迹象
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很长,坡面高低不平;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4)滑坡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
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水冲刷的危险。
六、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当遇到滑坡正在发生时,首先应镇静,不可惊慌失措。
为了自救或救助他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冷静。
当处在滑处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2、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
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
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
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均是很危险的。
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3、对于尚未滑动的滑坡危险区,一旦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栋号等有单位。
4、滑坡时,极易造成人员受伤,当受伤时应呼救“120”。
“120”是全国统一的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
凡遇到重大灾害事件、意外伤害事故、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突发急症时,在对伤员或病人实施必须的现场救护的同时,应立即派人呼救“120”,寻求急救中心的援助。
七、
七、发生后的自救互救
1、人工呼吸。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应首先清除患者口中污物,取去口中的活动义齿,然后使其头部后仰,下颌抬起,并为其松衣解带,以免影响胸廓运动。
人工呼吸救护者位于患者头部一侧,一手托起患者下颌,使其尽量后仰,另一手掐紧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然后深
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将气吹入患者肺内。
吹气后应立即离开患者的口,并松开掐鼻的手,以便使吹入的气体自然排出,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
成人每分钟可反复吸入16次左右,直至患者能自行呼吸为止。
2、心脏按摩。
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立即施行心脏按摩。
若有2人抢救,则一人心脏按压5次,另一人吸气1次,交替进行。
若单人抢救,应按压心脏15次,吹气2次,交替进行。
按压时,应让患者仰卧在坚实床板或地上,头部后仰,救护者位于患卧一侧,双手重叠,指尖朝上,用掌根部压在胸骨下1/3处(即剑突上两横指),垂直、均匀用力,并注意加上自己的体重,双臂垂直压下,将胸骨下压3~5厘米,然后放松,使血液流进心脏,但掌根不离胸壁。
成年患者,每分钟可按压80次左右,动作要短促有力,持续进行。
一般要在吹气按压1分钟后,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一次,以后每3分钟复查一次,直到见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