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业出版社)专著编写规范要求
专著编书要求

专著编书要求Writing a specialized book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matter and a strong passion for the topic.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clear and well-defined purpose for writing the book, as well as a target audience in mind.编写一本专业书籍需要对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和对话题的强烈热情。
对于写书,明确清晰的目的和针对特定读者群是非常重要的。
Before embarking on the writing process, it is essential to conduct thorough research to ensure that the content is accurate, up-to-date, and relevant to the subject matter. This may involve reading academic papers, conducting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in the field, and analyzing existing literature.在开始写作之前,非常重要的是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确保内容准确、最新并且与主题相关。
这可能涉及阅读学术论文、与领域专家进行采访以及分析现有文献。
Furthermore,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experts in the field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that enrich the content of the book. By working with co-authors or contributors, the book can benefit from diverse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s.此外,与该领域的其他专家合作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观点,从而丰富书籍的内容。
图书编写规范

图书编写规范一、总体要求1. 书稿内容应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所采用的资料和数据必须准确可靠。
2. 著作稿要求主题突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各级标题与内容相符,文字通顺、简明、精炼,无逻辑性错误。
3. 作者应注意著作权问题,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而引用他人的资料、数据、图表时,应以脚注或参考文献方式注明出处。
4. 书稿一般要求提交计算机打印(或排版)的稿件,并同时提交与该打印稿内容一致的软盘文件。
软盘文件必须保证能正确读出,并告知排版软件。
我社一般采用方正软件排版。
5. 书稿必须符合“齐、清、定”要求。
“齐”:文稿(扉页、内容简介、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索引等)、图稿齐全;“清”:稿面整齐,书写清楚,标注明确、易辨,图件清绘;“定”:文、图内容已确定,不存在遗留问题,无需再作较大增删和修改。
二、基本格式1.扉页包括:书名(含副书名),卷(册)序号,作者姓名,著作方式(著、编著、编、主编等),出版社社名,出版地。
2.版权页内容简介,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图书制作责任者,版权记录,版本记录,定价,出版社申明。
2.内容简介一般按照内容分成两段:(1)简要介绍本书的内容和特点,一般300字以内;(2)读者对象。
3.序一般是请对书中内容十分了解的本专业专家、知名人士等,由他们作为第一读者对本书的内容、意义、写作水平、作者背景等作全面评价。
4.前言主要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本书的特点、本书的编写分工及致谢等。
字数最好在1000左右。
5.目录一般只标出三级标题, 序号与文字间空一格,页码统一用5号宋体,右顶格对齐。
一级标题(章,BT1):黑体,5号,顶格;二级标题(节,BT2):宋体,5号,缩2格;三级标题(目,BT3):宋体,小5号,缩4格。
6.正文除特殊声明外均用5号宋体。
标题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与文字间空一格。
一级(BT1,如第1章■■■■):另面起,黑体,3号,上空2行,居中,占3行;二级 (BT2,如1.1 ■■■■):居中,宋体,4号,占3行;三级 (BT3,如1.1.1 ■■■■):顶格,黑体,5号,占2行;四级 (BT4,如1.1.1.1 ■■■■):缩2格,楷体,5号,占2行。
专著规范得体要注意

专著规范得体要注意书稿发稿整体要求(1)发稿的齐、清、定齐:指原稿齐全(封面、内封、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图稿等),完整无缺,一次交齐。
清:指全稿文字抄写清楚、准确无误;插图中的注字清楚,图清晰无误;全书批注清楚;章、节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统一。
定:指发稿时要定稿,防止在校样上随意增删或修改。
要求做到五个“衔接”、六个“统一”、七个“对应”。
①五个“衔接”:章节的序号、表号、图号、公式号、页码要衔接好,不得有重复或跳号。
②六个“统一”:格式、层次、名词述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要统一。
③七个“对应”:目录与正文标题、标题与内容、正文与插图、正文与表格、呼应注与注释内容、图字代号与图注、书中内容前后对应。
避免重复和矛盾。
(2)对图稿的技术要求①绘图稿要清洁,防止污物、折皱。
②图盘的图,线条均匀,字迹清楚。
注意要与开本一致,一般不能超过版心。
③照片图、网图层次分明、黑白反差明显。
照片图指的是人物、事物、风景等,网图主要是指从计算机上抓下来的屏幕图。
要求图里面的文字清晰、照片和网图层次分明,要达到印刷的要求④彩色插页或黑白插页尽量集中放在书前或书后。
⑤不能用印刷制品作图稿,因印刷制品本身有网点,当作原稿再制版时,网点不易重合No.2后记编写注意事项序有作者找人写的序和作者自序。
作者找人写序,一般邀请有名气的业内专家,内容一般为推荐作品,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作者或书中内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
它的标题用“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写人姓名。
序排在目录前面。
作者自序一般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读者对象,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适用范围,对读者阅读的建议,再版书的修订情况说明,介绍协助编写的人员及其致谢等。
它的标题一般用“自序”、“序言”或“序”,翻译书的原作者专为中译本撰写的序言,标题用“中译本序”。
自序要排在序的后面,目录前面。
外文专著有的有译者序。
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有的也包括翻译过程中的某些事务性说明,一般以“译者序”为标题。
出版社出书要求之书稿编写要求

出版社出书要求之书稿编写要求出版社出书要求有很多,本篇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出版社出书对书稿编写的要求是什么。
书名、主编、编者一定要在交稿前确定下来的,书名、主编、编者一定要在交稿前确定下来的,发稿时上报新闻出版署后就不能修改了。
出版社出书要求之书稿编写要求1.编写基本要求出书1.1 政治性(1) 不能把台湾、香港、澳门等同于国家。
(2) 我国省、市、自治区(5个)、直辖市(4个)等行政划分名称,必须准确。
(3) 凡是涉及我国版图的图形要特别慎重,边界和岛屿不能省略。
(4) 外国已更名的国家或地区,根据文内情况,使用相应的名称。
(5) 对宗教、种族、民族的描写要客观,有争议的删除,法轮功等非法的要删除。
(6) 对性的描写要客观、科学、与医学相关,不必要的要删除。
正确:中国台湾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大陆对应,香港-内地对应前苏联,前联邦德国(西德)、前民主德国(东德),前南斯拉夫,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首尔(不要写汉城)。
1.2 科学性(1)名词术语:对同一概念的用词、拼写、解释、缩写、单位等,前后统一。
(2)单位符号:表示方法、中英文、括号、前后单位、特殊西文字母。
(3)数据:表示方法、数量级、抽查核对、单位是否能省略。
1.3 通俗性(1)通顺语句,符合中文语法要求。
(2)翻译痕迹很重的语句、繁琐的长句,适当变换句式、添加标点符号。
(3)用字准确,尽量使用术语、字典推荐的正字,必须用规范的简化字。
委(萎)靡烦(繁)琐黑蒙(矇) 括号里为旧字医学论文发表网 ///2. 书稿的构成及要求2.1 封面代封面:书名、版次、作者姓名、出版者名版次:第1版不用写,阿拉伯数字,不加括号2.2 内封除代封面内容外,增加编者姓名(可能去掉部分抬头)编者姓名排序(1) 要求:按姓氏笔画、汉语拼音、出现章节先后排序,也可不排序(2) 写法:编者(按****排序)(以****为序) 没有特殊要求(3) 排序按姓氏笔画,逐个字数笔画,横竖撇点折。
专著的要求

专著的要求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专著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成果,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要想写出一本优秀的专著,并非易事。
本文将从专著的定义、写作目的、写作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大学者写作专著有所帮助。
一、专著的定义专著是指对某一特定学科领域或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全面的研究,形成的一种学术成果。
它不仅是学者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术交流和学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因此,专著的写作必须严谨、精准、深入,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二、专著的写作目的专著的写作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学术问题。
专著的写作必须围绕某一学科领域或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和探讨,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对学术问题进行探究。
2. 展示研究成果。
专著是学者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重要途径。
通过专著,学者可以向同行和读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增强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3. 推动学术进步。
专著的写作不仅是对学术问题的探究,更是对学术进步的推动。
通过专著的写作,学者可以为学科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学科的繁荣和进步。
三、专著的写作要求1. 研究深入。
专著的写作必须研究深入,对研究领域或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为学术问题的探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2. 逻辑严谨。
专著的写作必须逻辑严谨,思路清晰。
要注意章节之间的衔接和逻辑关系,避免出现重复、矛盾或不连贯的情况。
同时,要注意论证过程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确保论证过程符合学术规范。
3. 文献综述。
专著的写作必须进行文献综述。
要全面、准确地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研究领域或问题的历史背景和研究现状。
4. 实证分析。
专著的写作必须进行实证分析。
只有通过实证分析,才能对理论和观点进行验证和修正,从而得出更加准确、可靠的结论。
同时,要注意实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确保实证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中国油气田开发志》编写体例要求

《中国油气田开发志》编写体例要求《中国油气田开发志》编写体例要求按现代方志学编撰基本要求,志书撰修体裁应分为序言,凡例,概述,专志,图、表,人物传,大事记,附录,后记等9个部分。
其中,专志是志书的主体部分,具体编写要求如下:一、格式体例顺序为篇、章、节、一、二、…,1. 2. …,1) 2)… , 串文⑴⑵…,①②…,(注意其中的标点符号“、”,“.”或者没有):二、名词术语及单位石油专业名词术语要以SY 6580-2004“石油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石油名词》(1994)中的术语、物理量及单位为准。
如:生产气油比用“E go”表示,单位用“m3/t”,可采储量用“N R”,单位以“104t”表示。
三、外文符号及字母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如:K,L,V 等,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用正体,如:MPa,mPa·s等;外国人名及地名用正体,如:Darcy.四、公式⑴公式一般另起一行。
公式中的解释按如下要求:例:pV=nRT(1-2-11)式中p──压力,MPa;V──体积,m3;n──气体的摩尔数,mol;R──摩尔气体常数,J/(mol·K);T──温度,K。
⑵公式中单位均用法定计量单位,用外文符号并正体表示,物理量均用斜体。
⑶公式中的上下角一定要标注清楚。
(4)公式量纲要相符,特别是经验公式,更要准确。
五、表⑴表名居中在上方,表序号按先后顺序排列。
例:⑵表中所用的单位均用相应的外文正体符号表示,非国际标准单位不得使用。
表中物理量一律用斜体,上下角标注清楚。
并且表应出现在文中提到的相应位置(在自然段下)。
六、图(1)要求提供一套清晰的、有标注的原图,为出版时使用(图字一定要清楚)。
(2)标注好图号,图号按顺序排列。
(3)图中单位一律用外文符号,非国际标准单位不得使用。
图名在图下,有图注的要排在图名下,图中物理量用斜体,上下角清楚。
(4)图一定要出现在文中提到第一次相应的正文下(在自然段下)。
出版社编辑、出版、印刷流程规范

出版社编辑、出版、印刷流程规范一、初审书稿初审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
要求通读全文,对稿件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倾向,稿件的价值,稿件的具体内容、体例、结构、形式、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在此基础上对稿件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最后以“初审意见”的形式对稿件是否采用、是否需要退改以及如何退改、是否需要外审等提出具体意见。
二、复审编辑室由编辑担任初审的书稿,由编辑室主任复审并签署意见;由编辑室主任担任一审的书稿,则交由具有副编审职称的其他编辑室主任复审。
复审人员原则上要求通读全部稿件,并对初审者关于稿件优缺点、价值、质量、效益等的意见进行审核与判断。
对于初审者遗留的问题应予以解决。
把握不准的,提出书面意见,交由终审处理。
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初审,复审人员有权要求初审者返工。
复审结束后要写出复审意见。
三、终审终审由分管副社长或具有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
终审者对稿件内容质量全面负责,着重审查稿件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倾向。
如认为稿件尚有问题,或者前两审中还有未了事项,可提出异议,并责成责任编辑、复审者重新考虑或另行处理。
终审的处理意见一般是决定性的。
四、编辑加工在三审工作结束后,编辑对书稿加工处理。
考虑根据书稿内容对版式、封面设计、营销方式提出要求、建议。
对市场类图书,要针对书稿内容和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对书名、封面、封底的广告用语、勒口的介绍文字等作精心提炼,努力挖掘市场类图书的差异性,体现新颖性、独特性。
书名、内容提要由分管副社长审核,报社长审定。
初审原稿是电子稿的,要高度重视文档转换过程中涉及的图、表可能出现的图表模糊、清晰度差问题,不符合出版要求的图表要及时提请作者更换。
五、发排责任编辑将符合“齐、清、定”要求的稿件,交编务室登记检查后方可发排。
责任编辑会同排版人员确定版式、字体、字号。
排版人员对书稿的校样要认真核改,努力减少差错。
六、一校一校由责任编辑或作者自己校对。
一校要核对原稿。
一校后的书稿差错须控制在万分之八以内,超过万分之八的,参照《编辑、校对、审读、出版连带责任奖罚办法(修订)》(下文简称:奖罚办法<修订>)执行。
图书出版流程及编辑规范

图书出版流程及编辑规范第一章:图书策划与选题 (3)1.1 选题策划 (3)1.1.1 选题的来源 (3)1.1.2 选题的筛选 (4)1.1.3 选题的策划 (4)1.2 选题论证 (4)1.2.1 市场分析 (4)1.2.2 选题的价值评估 (4)1.2.3 可行性分析 (4)1.3 选题审批 (4)1.3.1 提交材料 (4)1.3.2 审批流程 (4)1.3.3 审批结果 (5)第二章:作者与编辑合作 (5)2.1 作者选择 (5)2.2 编辑沟通 (5)2.3 签订合同 (5)第三章:稿件撰写与提交 (6)3.1 稿件撰写 (6)3.1.1 确定稿件主题 (6)3.1.2 拟定稿件结构 (6)3.1.3 撰写稿件 (6)3.2 稿件提交 (7)3.2.1 提交时间 (7)3.2.2 提交格式 (7)3.2.3 提交内容 (7)3.3 稿件审查 (7)3.3.1 内容审查 (7)3.3.2 格式审查 (7)3.3.3 引用审查 (7)3.3.4 综合评价 (7)第四章:编辑加工与审稿 (8)4.1 稿件编辑 (8)4.2 稿件审稿 (8)4.3 稿件修改 (9)第五章:图书设计制作 (9)5.1 封面设计 (9)5.2 版式设计 (10)5.3 插图与排版 (10)第六章:校对与质量检查 (10)6.1 校对流程 (10)6.1.1 初校 (10)6.1.2 二校 (11)6.1.3 终校 (11)6.2 质量检查 (11)6.2.1 内容检查 (11)6.2.2 形式检查 (11)6.3 错误处理 (11)6.3.1 错误分类 (11)6.3.2 错误处理方法 (12)6.3.3 错误反馈 (12)第七章:图书印刷与装订 (12)7.1 印刷工艺 (12)7.2 装订工艺 (13)7.3 印装质量检查 (13)第八章:图书营销与发行 (14)8.1 营销策略 (14)8.1.1 精准定位 (14)8.1.2 品牌塑造 (14)8.1.3 线上线下融合 (14)8.1.4 营销活动 (14)8.1.5 口碑传播 (14)8.2 发行渠道 (14)8.2.1 实体书店 (14)8.2.2 电商平台 (14)8.2.3 图书馆、学校等机构 (15)8.2.4 网络文学平台 (15)8.2.5 电子书 (15)8.3 销售与反馈 (15)8.3.1 销售数据分析 (15)8.3.2 读者反馈 (15)8.3.3 营销效果评估 (15)8.3.4 市场动态监测 (15)第九章:版权管理与授权 (15)9.1 版权登记 (15)9.1.1 版权登记的定义 (16)9.1.2 版权登记的流程 (16)9.1.3 版权登记的好处 (16)9.2 版权授权 (16)9.2.1 版权授权的定义 (16)9.2.2 版权授权的类型 (16)9.2.3 版权授权的注意事项 (17)9.3 版权纠纷处理 (17)9.3.1 版权纠纷的类型 (17)9.3.2 版权纠纷的处理方式 (17)第十章:图书评价与反馈 (17)10.1 图书评价 (18)10.1.1 评价标准 (18)10.1.2 评价方法 (18)10.1.3 评价结果 (18)10.2 读者反馈 (18)10.2.1 反馈渠道 (18)10.2.2 反馈内容 (18)10.2.3 反馈处理 (18)10.3 改进措施 (18)10.3.1 加强选题策划 (18)10.3.2 提高编写质量 (19)10.3.3 优化排版设计 (19)10.3.4 加强宣传推广 (19)第十一章:图书数字化与网络出版 (19)11.1 数字化出版 (19)11.2 网络出版 (19)11.3 电子书与有声书 (20)第十二章:出版法律法规与伦理 (20)12.1 出版法律法规 (20)12.1.1 出版法律法规的制定 (20)12.1.2 出版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20)12.2 出版伦理 (21)12.2.1 出版伦理的主要内容 (21)12.2.2 出版伦理的实践 (21)12.3 出版违规处理 (21)12.3.1 出版违规行为的分类 (22)12.3.2 出版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 (22)第一章:图书策划与选题1.1 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图书的定位、内容和市场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十二五”科技进展丛书》
编写规范要求
一、编写原则
(1)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结构严谨、繁简得当、文字精练。
(2)注意稿件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书稿中介绍的概念、定义务必正确、严谨,理论、技术先进适用(即现有的);数据、图表、公式、参数符号、计量单位等均需核对无误。
(3)数据要用最新标准、规范的数据,力求科学、准确、适用。
二、封面及文前
(1)封面应包括书名和作者署名,原则上封面上最多只能署3个人的名字,多人著作只取前3个人,如:
张强李强王强等编著
(2)文前内容包括:内容提要(200~300字,对全书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委会、序言和(或)前言、目录。
三、标题和层次
标题应紧扣内容,提纲挈领,简明扼要,逻辑性强。
层次不宜过多,要求做到层次分明。
标题编排格式及层次要求如下:
前面5级为标题,必须顺序使用,但不一定要全用。
如用到“1”级就够了,则可以不用“1)”级;后面两级为内容的顺序号,也按顺序使用,后面两级为正文,不是标题。
四、名词术语及单位
石油专业名词术语要以SY/T 6580—2004《石油天然气气藏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中的术语、物理量及单位为准。
做到全书规范、统一,如泥浆✂钻井液,泥浆泵✂钻井泵,泥浆马达✂井下涡轮钻具,岩芯✂岩心;生产气油比用“R go”或GOR表示,单位用“m3/t”;渗透率用大写斜体K表示,单位“mD”;压力用小写斜体p表示,单位为“MPa”。
所有单位均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用正体,如:MPa,mPa·s, m3等。
其他特殊需要也可在公制单位后标注英制单位,如管柱直径单位为127mm (5in)。
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如:p,μ,V 等;外国人名及地名用正体,如:Darcy。
五、公式
(1)公式的内容应与正文一致,不能出现矛盾的现象。
重要公式应按章顺序编号,格式为“章-公式编号”。
(2)公式应单独占行,居中排。
(3)公式中所有符号均应给出解释,注明单位,公式格式如下:
K
=0.00133H +0.870 (1-1)
d
式中K d──地层可钻性级值;
H──井深,m。
特别提示:公式中物理量的符号为斜体(如上式中的K d,H),单位符号为正体(如上式中的井深,m)。
一般下角标若为物理量符号、坐标轴、连续数或表示数的字母符号者应为斜体,其他为正体。
六、表
(1)所有表格应为word编辑表格(不能为图片格式)。
表头的设计应简洁明了,正文和表要呼应,表的内容和正文不能有冲突。
表名居中在上方,表序号按章顺序编号,格式为“章-表编号”。
例:
物理量和单位之间在同一行用逗号隔开,单位单独占行去逗号。
表内文字小五宋。
(2)表注(包括呼应注和全表注)置于表的下方。
呼应注在表中加注之处的
右上角编码,如①、②;全表注前空两格写“注:”后接序号“(1)、(2)”等,再接写注义。
若该表既有全表注,又有呼应注,则先列全表注,后列呼应注。
例如:
表1-1 ************(小五黑,居中)
压力p ,MPa
渗透率K , mD
井数①
,口
冲次②
,次/min
注:(1)表中数据为3月份的平均值; (2)表中数据未考虑**变化的影响。
①不包括实验区的3口井; ②********************。
(3)表内文字最后一律不用句号。
七、图
(1)插图(包括照片)的内容、图题和图注要正确,且要与正文(含表格)相关并一致,应在正文相应位置注明“如图1-1所示”或括注“(图1-1)”。
(2)图中文字、外文字母、数字和符号必须清楚;易混淆的字母、符号等要注明文种、正斜体、大小写。
(3)图按章顺序编号,格式为“章-图编号”。
(4)图名在图下,有图注的要排在图名下,注意图注和图要一致,正文和图要一致。
图中物理量用斜体,上下角清楚。
例如:(注意图名图注的格式及标点符号)
图1-1 钻具投入式止回阀(宋体,小五,居中)
1—止回阀;2—封隔器;3—尖型头部;4—爪盘螺帽;5—止推垫圈; 6—爪盘;7—卡瓦体;8—止推垫圈;9—止失推垫圈螺钉;10—本体;
11—浮球;12—弹簧;13—联顶接头;14—止动环
( a )下部 1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 b )上部
13
14
上图如果是彩色印刷,曲线用颜色区分,但如果黑白印刷需要进行技术处理,即对曲线进行编号1,2,3,…然后图例或图注对应解释。
特别提示:图中文字、曲线必须清楚(本图图例文字是虚的,看不清,类似这种图就不合格,需要重新提供)。
八、参考文献
(1)请编写人注意一定将引用文献列出,避免出现侵犯他人著作权问题。
(2)本书按章列出参考文献,并且正文参考之处列出对应文献编号(呼应)。
(3)正式出版物,或正式出版的杂志及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以及网络、正式专业会议、学位论文发表的文章等列入参考文献。
重要非正式出版物以页下注表示,一般内部文献无需列出。
(4)书写格式如下(按出版年排序):
[1]著者.书名[文献类型标志]. 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时间
[2]著者.文章名称[文献类型标志]. 刊物名称,出版年,卷(期):页码
举例:
[1]翁文波.预测论基础[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
[2]赵东.对油田产量的预测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2): 20-30.
[3]孙宁,等.钻井工程技术进展[M] //周吉平.中国石油“十五”科技进展丛书.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4]L 约翰,等.气藏工程[M].王玉普,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5]刘科,等.深水钻井过程中钻具和钻材用量研究[M].//《第七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论文集》编委会.第七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
出版社,2008
(5)文献类型标志:普通图书 M,会议录 C,汇编 G,期刊 J,学位论文D,专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