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大学教案

授课班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教学目标:1. 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熟悉人体测量和服装号型的基本知识。
4. 能够根据设计需求绘制服装结构图,并理解其应用。
教学内容:一、引言1. 介绍服装结构制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阐述服装结构制图在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中的作用。
二、人体测量与服装号型1. 人体测量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2. 服装号型的定义和分类。
3. 不同号型服装的制图特点。
三、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1. 立体构成法和平面构成法。
2. 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步骤:起稿、放样、调整、完成。
3. 服装结构制图的工具和材料。
四、服装结构制图的实例分析1. 分析常见服装款式(如连衣裙、西装、衬衫等)的结构制图。
2. 学习服装结构制图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五、作业与练习1. 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件简单服装的结构图。
2. 分析并修改给定服装结构图的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服装结构制图?它在服装设计中有什么作用?2. 教师讲解服装结构制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人体测量与服装号型1. 教师讲解人体测量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2. 介绍服装号型的定义和分类,并结合实例讲解。
三、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1. 教师讲解立体构成法和平面构成法。
2. 详细讲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步骤。
3. 演示服装结构制图的工具和材料。
四、服装结构制图的实例分析1. 教师展示常见服装款式(如连衣裙、西装、衬衫等)的结构图。
2. 分析服装结构制图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五、作业与练习1. 教师布置作业:绘制一件简单服装的结构图。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修改结构图。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作业成果,教师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作业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第二章 第一节 服装制图的内容

第一节服装制图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服装制图的种类。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服装制图的种类及各种服装制图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服装制图的了解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服装结构图。
服装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授记录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1、什么是放松量?2、服装放松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第二章制图基础知识第一节服装制图的内容一、效果图服装穿着在人体上的图成为服装效果图。
效果图根据设计的需要可分为彩色效果图和黑白效果图,它能够直接地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及穿着服装后的整体效果。
师生问候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学生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教师提问学生观察回答教师结合电脑演示讲解学生看并记录二、款式图服装款式图是按服装的实际比例绘制的式样图,它以正视图为主,背面图比正面图略小,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部位,还应画出局部放大图,并作一些文字说明。
款式图比例要准确,省、褶裥、袋位、扣位及各部件的组合关系要表达清楚,分割位置、缉线要求等都要在图上标明。
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三、结构图服装结构图也是服装裁剪图,是裁剪服装的依据,是在服装设计效果图或款式图的基础上,按照服装结构的组合原理,画出衣片的各个部件,并详细标明各部位线条的绘制方法及计算公式等。
1.服装结构图2.各服装图的特点。
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小结巩固练习1.表现服装的图有哪些?2.什么是服装结构图?总结所讲内容教师布置作业。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第一章 第三节 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

第三节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人体各部位的具体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对人体各部位的测量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
人体各部位。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授记录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人体体型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第三节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一、测量工具(1)软尺是测量人体的主要工具。
(2)腰节带测量腰节所用。
(3)人体测高仪二、测量方法(1)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测量,以防漏测或重复。
征求被测者的意见要求。
测量者要注意观察被测者的体型特点,并加以记录。
(2)被测者在测量时,服装厚薄要便于测量,保持自然站立,正常呼吸。
(3)测量时注意软尺松紧适宜,不松不紧。
(4)数据测量精确(净尺寸),根据款式在剪裁时适当加放放松量。
三、人体测量的部位1.垂直部位(1)身高(2)颈椎点高(3)颈椎点高(直线测量)(4)颈椎至膝弯长(5)颈椎至膝弯长(直线测量)(6)腰围高(7)腰至臀长(8)腿外侧长(9)膝高(10)坐姿颈椎点高(11)背腰长(12)前腰长师生问候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学生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教师提问学生观察回答教师结合电脑演示讲解学生看并记录学生观察教师指导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13)肩颈点至乳峰点长(14)上臂长(15)臂长(16)臂长(直线测量)(17)颈椎至腕长2.水平部位(18)头围(19)颈围(20)总肩宽(21)胸围(22)下胸围(23)乳距(24)腰围(25)臀围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教师分组示范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回答小结巩固练习1.测量方法。
2.人体测量的部位。
垂直部位水平部位人体测量有哪些主要的部位?总结所讲内容。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教师:余冬娥班级: 09服装班一1-3课时课题: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人体体型和人体测量)目的:1、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为以后的制图作准备。
2、简单了解本课程所学的内容。
重点:1、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2、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
3、理解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并能动手操作。
难点:1、激发学生兴趣。
2、人体测量。
方法:理论讲解与操作相结合。
准备:1、测量工具:皮尺、直尺、记录笔、腰节带。
2、临时测体对象。
课时安排:3课时过程:A、讲解本课程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B、讲授新课: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
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片。
二、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1、人体。
(主要依据)所谓“量体裁衣”,精辟地概括了人体和服装的关系。
2、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的规格数据。
(直接数据)注:人体运动规律则是作为服装放松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人体体型:可分人体比例和人体结构两个方面理解:(一)人体比例:测量单位:头正常人体:成年男性:7.5个头成年女性:7个头1—2岁: 4个头5—6岁: 5个头14—15岁:6个头16岁:接近成年人25岁:达到成年人身高(二)人体结构:为方便测量,可将人体的体表部位用假设的点、线、面表示。
1、点如:颈间点、肩端点、颈窝点、胸高点、等等。
2、线:如:颈围线、颈根围成、前中心线、胸围线、腰围线。
臀围线等等3、面:如:肩部、胸部、腰部、腹部、膝部、等等。
4、人体服装相对应的部位:在以后边制图边讲解,首先自己了解。
四、人体测量: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测体工具(常用)软尺:主要工具。
3、腰节带:围绕在腰节最细处,测量腰节所用工具。
(二)测体方法:(以女体为例讲解)测净体规格(仅穿内衣)。
服装设计结构制图教案模板

服装设计结构制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工具和技能;3.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兴趣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工具和技能;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三、教学内容。
1.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定义和作用;(2)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要素;(3)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原则。
2.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工具和技能。
(1)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常用工具和材料;(2)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1)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3)通过作业和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教学方法;3.实践操作和实习的教学方法;4.作业和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介绍一些知名服装设计师的作品,引导学生对服装设计结构制图产生兴趣。
2.讲解,讲解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常用工具和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服装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服装设计结构制图。
4.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5.作业和考核,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考核,检验其学习效果。
六、教学工具。
1.投影仪;2.黑板和彩色粉笔;3.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样品和模型;4.常用的服装设计工具和材料。
七、教学评价。
1.学生的课堂表现;2.学生的作业和考核成绩;3.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习情况。
八、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2.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3.下一步的教学改进和计划。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教案标题: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服装结构制图的相关教学资料和示范样本。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纸张、铅笔、直尺、曲线尺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服装结构制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基本概念和原则(15分钟)1. 教师讲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如平面图、立体图、剖视图等。
2. 教师介绍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则,包括比例、对称、平衡等。
步骤三:示范演示(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件服装的结构制图示范样本,解释每个部分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 教师通过示范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服装的平面图、立体图和剖视图。
步骤四:学生练习(3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使用纸张、铅笔等绘图工具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服装结构制图作品,并分享制图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进行结构制图的练习,提升技巧和创意。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服装结构制图,提高效率和精确度。
教学资源:1. 服装结构制图的教学资料和示范样本。
2. 纸张、铅笔、直尺、曲线尺等绘图工具。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绘图技巧的运用情况。
2. 学生展示的服装结构制图作品的质量和准确度。
教学反思:在教案撰写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并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安排。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绘图技巧和创意思维,培养其对服装结构制图的兴趣和热爱。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3.能够独立完成服装结构制图。
二、教学内容1. 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服装结构制图是指将服装的各个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和尺寸绘制出来,以便于制作服装的过程中进行参考和调整。
服装结构制图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服装制作的基础。
2. 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在进行服装结构制图之前,需要对服装的各个部分进行测量,以便于确定各个部分的尺寸和比例。
测量时需要使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准确测量各个部分的长度、宽度、角度等。
(2)绘制绘制是服装结构制图的核心环节,需要根据测量结果,按照一定比例和尺寸,将服装的各个部分绘制出来。
绘制时需要使用铅笔、橡皮、直尺、曲线尺等工具,准确绘制各个部分的形状和大小。
(3)标注在绘制服装结构图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部分进行标注,以便于制作过程中进行参考和调整。
标注内容包括各个部分的尺寸、比例、位置等。
(4)调整在绘制完成后,需要对服装结构图进行调整,以确保各个部分的比例和尺寸符合实际需要。
调整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3. 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测量准确测量是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需要掌握使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2)熟练绘制熟练绘制是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关键,需要掌握使用铅笔、橡皮、直尺、曲线尺等工具进行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3)合理标注合理标注是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必要条件,需要掌握对各个部分进行标注的方法和技巧。
(4)灵活调整灵活调整是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讲授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
2. 演示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具体操作过程,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实际操作技巧。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并掌握服装平面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服装结构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服装款式设计。
二、教学内容1. 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服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包括服装的平面结构、立体结构和平面与立体结构的相互转换。
2. 服装平面制图的基本方法:学习使用直线、曲线等基本线条进行服装平面制图,掌握服装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3. 服装立体结构的设计:学习并掌握服装立体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人体的测量、服装的量身定做和立体结构的调整。
4. 服装平面与立体结构的相互转换:学习如何将服装平面结构转换为立体结构,以及如何将立体结构转换为平面结构。
5. 简单服装款式的结构设计与制图: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服装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并制图出简单的服装款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服装平面制图的方法和步骤。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和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的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材或教辅资料。
2. 工具:准备服装平面制图所需的直尺、曲线板、橡皮擦等工具。
3. 示范服装:准备一些示范的服装款式,以便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生实际操作的演示和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设计作品:评估学生设计的服装款式的结构合理性、创意性和实用性,以及制图的准确性。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服装款式图片,引发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服装平面制图的方法和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
装
结
构
制
图
教案
李春青
目录课题一:男衬衫的制图课题二:男西裤的制图课题三:女西裤的制图课题四:牛仔裤的制图课题五:男西服的制图
教
学
(三)、前开口结构变化:门襟翻边明纽开口过
程
教学
过程
四、男西裤完成纸样
1.后裤片描出男西裤后裤片原型纸样,标明原有的点25,取25-D=6cm,点D为后袋口的中点位置。
取后袋口宽l4cm,画出后袋口线位置。
在裤脚口弧线处加上5cm的缝份,裁两片,取布纹经线。
2.前裤片描出男西裤前裤片原型纸样,在侧缝迹线上腰点标明为点A,取A-B=5cm,取B-C=l9cm为袋口线,用直线连接点B和侧缝迹线上点C,在前斜袋口线B-C处加上lcm的缝份,在裤脚口线处加上5cm的缝份。
裁两片,取布纹经线。
3.前袋垫布在前裤片纸样基础上,将袋口线B-C平行加出5cm为D-E,C-F=2.5cm,描出A -D-E-F为前袋垫布(袋衬)纸样。
裁两片,取布纹经线。
4.前袋贴边在前裤片纸样基础上,将袋口线B-C平行加出5cm,并在B-C线加上lcm缝份,描出B-D-E-F为前袋贴边纸样。
裁两片,取平行B-C线为布纹线。
四、男西裤的排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⑤后裆缝线在腰口线处,取②~③的1/2与后臀围大连接并延长,上端提高2 cm为后翘高,
下端与后裆低落处相交。
⑥后腰围大由后翘高点量起W/4+1+4.5(省)=23 cm,在腰口线上相交。
⑦后裆宽由后裆缝线与后裆低落交点量起为H/10=10 cm。
⑧后中裆大以烫迹线为对称线两边平分。
⑨后脚口大按脚口规格20+2=22cm,以烫迹线为对称线两边平分。
⑩侧缝线由脚口大连至中裆大,再与臀围线和①的交点连接,中间凹进0.5cm,再连接至
⑥,用弧线画顺。
⑾后裆缝弧线在后裆缝线上,由③至⑦用弧线画顺。
⑿下裆缝线由脚口大连至中裆大,再连至⑦,中间凹进1cm。
⒀后省将后腰围大三等分确定两只后省的位置,侧缝省长10 cm,大2 cm;后缝省长11 cm,大2.5 cm,与腰口线垂直。
教学过程四、完成后的女西裤纸样
五、女西裤的排料
教学过程
一、牛仔裤款式特点:
直腰头,有挂耳,前中开门里襟,前裤片设有弯形插袋,后裤片腰缝下有育克并在育克下设有明贴袋,主要特色是各线缝缉明线
二、牛仔裤主要制图公式
部位公式部位公式
裤长裤长-3+1 前脚口宽1/2脚口-2
前直档深1/5臀围+4.5 后臀围宽1/4臀围+1.5
前臀围宽1/4臀围-1.5 后裆宽1/10臀围-2
小裆宽1/20臀围-1 后腰围宽1/4腰围+1+4
前腰围宽1/4腰围-1+7
三、牛仔裤绘图步骤:
(一)前裤片制图顺序
开格顺序(图3-9)
(1)下平线(基本线):与布边垂直,以纬向作横线。
(2)上平线(裤长线):按裤长-3+1 cm,由下平线量上,作横线。
(3)侧缝直线:由布边量进2CM作竖线,相交于下平线和上平线。
教学过程
一、设计说明:
这是男西装的基本型,也是一般型的样式,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设计上虽相同,但依其材料、色彩、花样的选择不同,所得到的效果也不同,因此,要配合目的来选择衣料。
二、面辅料使用量
表布140cm幅宽:
三件套时290cm
二件套时270cm
里布140cm幅宽:
三件套时270cm
二件套时250cm
粘合衬90cm幅宽:
三件套时200cm
二件套时150cm
黑碳衬90cm幅宽:50cm
胸衬、领底呢、肩垫等使用现成品
三、结构制图要点
1、衣身
使用男子西服原型制图,因为形体构成为倒梯形,所以西服的结构就采用了增大胸部及大肩的宽度,收腰收臀的方式。
但胸部、腰部、臀部的尺寸加放值,根据流行、体型和材料的不同可以增减,破缝线的位置,根据具体体型而掌握。
前身原型以A点为基点,向后倾倒增大胸宽,腰围线在原型的基础上拾高3cm,胸省收到袋口处不是尖形时,要把省量追加到侧缝线上。
教学过程
2、领子
与女西服不同的是,领面增加了座领与翻领的分割线,这样领子紧贴脖领造型美观。
但领子与驳头的高低、宽窄受流行趋势的影响,领子的倾倒量与领宽成正比,男西服的领宽较窄,所以,领子的倾倒量也不大。
3、袖子
袖子为二片袖,向前的方向性很强,袖口的装饰钮扣普通缝三个、礼服缝四个。
制图绘好以后,要仔细的核实尺寸。
因为,制图是按胸围尺寸计算出来的,背宽、肩宽、胸宽、腰部、臀部都要符合实际穿着的尺寸及人体的特征。
四、样板的制作要点
1、挂面
①.把挂面的翻驳线剪开,放出驳头的翻转量,此量要根据面料的薄厚而增减。
教
学过程2、领面:制图上的领子作为领里,以领里为基础.制作领面的样板。
②把翻折线以下的分割线剪开。
③剪开后的翻领与座领。
④把翻折线剪开放出翻转量,要与贴边的翻转量相同,后中心放出0.4cm—0.5cm
的量,折叠领中心口同时,座领也折叠与翻领相同的尺寸,使领子抱脖。
⑤加放缝头量后,就成为领面的样板。
3、面料的裁剪
排板时,有倒顺毛的要排成同一方向,没有的可以颠倒,但尽可能排成同向比较好。
需要对格子的,那么,面料就要多准备10%左右。
排好后,用画粉画下裁剪线再裁,合印点的标记用打0.5cm左右的剪口来表示。
里领使用既制的领底呢。
4、衬的裁剪
前身用厚衬,其余部位使用薄衬。
里领衬使用绅士用的粘合领衬(麻),同领底呢一样使用斜纱,整片。
领面在两端粘10cm左右。
五、男西服纸样的绘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过程六、男西服完成的纸样
1、面料完成纸样
2、衬料完成纸样
教学过程
3、里料完成纸样
七、男西服纸样的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