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汪曾祺
汪曾祺:中国美食最具发言权的老饕

汪曾祺:中国美食最具发言权的老饕作者:来源:《餐饮世界》2020年第04期2020年,汪曾祺誕辰百年。
他出生于1920年元宵节,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也是袁枚之后的美食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高峰过后,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学的有序推进,久居在家的人们,在大好的春日,跟随这位美食家曾经走过的足迹,感受一方美食也是一件快事。
1920年-1935年:高邮·美食的故乡汪曾祺的家乡在江苏高邮,这是一个地处淮河与长江之间的小城,南接扬州,北望淮安。
秦始皇灭楚,经过这片遍布湿地沼泽的区域,偶然看到一片干净爽朗的高地,于是置驿站邮亭。
高邮之名,由此而来。
南方人眼中,那里是粗犷的江北;北方人眼中,那里是曼妙的江南;而在美食家眼中,那里则是淮扬菜系的核心区域。
高邮独特的风物人情,构成了汪曾祺的生平底色和性格特质。
他有北方汉子的潇洒不羁,也有江南士子的狷洁内敛。
对于饮食,他爱吃油荤,也能品清蔬,中国饮食历史包容、多元的性格,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汪曾祺的祖父是清末文官,父亲是多才有趣的人,善绘画、喜弹奏、爱打拳、会烧菜、能治病……在老爷子后来谈吃的文章中,很能看出这种传承自家庭的对生活的热爱。
《故乡的美食》是他散文的第一篇,炒米、焦屑、咸鸭蛋、咸菜茨菇汤、各种河鲜、各种水禽、蒌蒿,都是南方人耳熟能详的食物,但在他笔下却是这么色香味俱全,淮扬菜粗菜细作,在平凡中见工夫的特质,已经渗透进了汪曾祺的字里行间。
淮扬早茶是最丰富的,高邮人的早茶是蒸饺、包子和阳春面。
虾仁蒸饺好吃,皮薄,汤多,筷子夹一只放到小碟里,淋上一圈醋,低下头,轻轻一抿,肉皮熬制的皮汤立刻充满口腔。
虾仁不是广式虾饺的大海虾,而是更鲜美、更具江南风情的小河虾。
一只虾饺里能找到四、五个虾仁,和猪肉馅搅在一起,分外诱人。
高邮阳春面则是一种加碱的水面,和挂面、手擀面都不同,细且有韧性,煮面时要用冷水激面几次,内芯尚是半生的,有嚼劲。
汤里加了猪油、酱油、盐、葱花和五香粉,用清澈的鸡汤一冲,香气撩人。
扁豆花香 阅读答案

扁豆花香①汪曾祺先生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中写道:“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下沙沙振翅,至有情味。
”显然,他非常喜欢这个“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的时节,站在一架扁豆前,从藤叶中摘取“月亮菜”,有点“采菊东篱下”的悠然闲适。
②扁豆在我的家乡叫“月亮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豆角。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开白色或紫色小花,荚果长椭圆形,扁平,宛如清纯少女的“俏峨眉”,因此又被称为南扁豆、峨眉豆、羊眼豆等等。
这种蔬菜的颜色,与花儿一样,分白色和紫色两种,紫色的花结紫扁豆,白色的花结白扁豆。
那一排排、一串串,成群结队地争着、抢着、挤着、挨着……以千娇百媚的姿态竞相媲美,一轮接一轮地开花、结果,把乡村装点得赏心悦目,孕育着一段乡下的童话。
③我喜欢扁豆,自小就喜欢。
记忆中的秋天,扁豆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
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能够见到它窈窕的身姿,儿时,母亲总会在老家屋后菜园里种下几颗扁豆籽。
扁豆的生命力极强,繁殖速度也极快。
不经意间,一架长长的扁豆藤蔓,蜿蜒匍匐长达数丈,一团团、一丛丛热烈地爬满了篱笆架,藤藤蔓蔓,缠缠绕绕;翠叶叠叠,挤挤挨挨,亲热得不留一丝缝隙。
嘟嘟含苞绽放的扁豆花,欢天喜地装扮着大自然,淡紫的,粉白的,宛如无数的蝴蝶停栖枝头,一扫秋天的萧瑟和寂寥。
每当风轻轻地吹过,蝶儿翩跹,藤叶摇曳,偶尔坠落也是那样迷人。
郑板桥有一联曰:“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花朵临风而立,俊秀芬芳,娇柔艳丽的花瓣,擎着丝丝淡淡的馨香,深深的吸上一口,清爽而透人肺腑。
欣赏时的美景,以至傻傻地站在那里,一直凝望着,遐想着,温婉的她们,究竟在为谁痴情守望呢?④扁豆花开后,结出一个个粉嫩的弯月,细密娇嫩,等到豆荚饱满时,提篮跟着母亲去采摘,撩开满家的秧藤,掩映在花、叶之中的累累豆荚映入眼帘,成串成串,煞是可人。
吃完一茬,又长出新的一茬,一直到深秋,一轮接一轮,把秋日的饱满与丰美挥洒得淋漓尽致。
⑤扁豆荚片阔大,除煮着吃外,还可以切成细丝,与肉丝同炒,还可以焖、蒸,吃法多样。
现代文阅读—2018-2020郑州七下语文汇编

现代文阅读—2018-2020郑州七下语文汇编1.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喇叭老王马卫东①在中学任教那几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就是王守智老师,他是学校的政教主任。
只因他从早到晚的工作,都离不开那个挂在教学楼上的老式大喇叭,由此得名喇叭老王。
②得此雅号,并不为过,我们是真真切切领教到了他大喇叭的厉害。
只要每天五点五十的起床铃一响,老王的大喇叭就准时打开。
“同学们,起床了,起床了,再不起床就要扣分喽!”一口浓重的河南话瞬间传遍校园内外,传到黄河两岸。
并且这个声音此起彼伏,源源不断。
A 即使你睡得再死,他的声音也能穿透墙壁,越过门窗,直冲被窝,把你从美梦中硬生生拽起。
B 如果再想睡下去,那是不可能的了,他的喇叭声好像是长着翅膀的苍蝇一样,在你的耳畔来回盘旋。
即使用被子捂着脑袋,这声音也一定会顺着床边,沿着缝隙,再次响在耳际。
让你不得不立马起床,赶快走进早读课堂。
③接着,预备铃刚敲过,喇叭声又开始了:“同学们,快进班啦,快进班啦,迟到一人扣五分。
”这句话依旧会反复到上课铃声响起方会罢休。
然后,只要是每节课的下课铃一响,老王的喇叭声就又继续响起。
要么是哪班同学向窗外扔垃圾了,扣多少分;要么是哪班的清洁区没打扫干净,扣多少分,要么是哪个同学的饭卡丢了……总之,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却在每个课间十分钟反复吆喝。
他的大喇叭声会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半,学生寝室都熄灯了才会告一段落。
④喇叭老王的大喇叭换来了干净的学校环境,也换来了学生的良好纪律,更换来了老师们的怨声载道。
每天只要老王的喇叭声一响,办公室的老师们就会齐声哎呦一声。
紧接着,这个说:“喇叭老王真烦人。
”那个说:“那就不会让喇叭歇歇……”大家七嘴八舌的抱怨着。
特别是班主任们,每每听到他们班因为什么扣了多少分时,更是气的七窍生烟。
老师们都认为这样做太不给他们面子了,心中的不平就会逐渐形成,时间长了,个别班主任就会在某一天爆发,找老王说道说道。
可是老王面对气势汹汹的来客,从来都是耐心解释再三,让班主任们带气而来,带笑而归。
《一篱秋色扁豆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篱秋色扁豆花周寿鸿①秋风起,豆花开。
九月,是扁豆花的月令。
②月色如水的夜晚,扁豆丛里秋虫浅唱低吟。
明代王伯稠诗云:“豆花初放晚凉凄,碧叶荫中络纬啼”,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有咏:“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中,也有“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下沙沙振羽,至有情味”的描述。
③扁豆是一种生性随和的豆蔬。
乡下种扁豆,不择地点,墙角、树下、灌木丛边,随处可点几颗,不用施肥浇水。
村人护院,多以树枝、秸秆编为篱笆,家家户户,种豆篱笆下。
秋天到了,扁豆花、扁豆荚缀满篱笆,蓬蓬勃勃,挤挤挨挨,把庭院遮掩得密匝匝的。
也有一些人家,在菜园内搭了豆棚,棚上豆荚累累,地上一畦绿韭青椒、红番紫茄。
开门推窗,秋实满园,让人有说不出的欢喜。
④一篱秋色,数扁豆花最美。
⑤整个夏天,扁豆牵藤绕蔓,攀墙爬架,或扶摇直上,或匍匐前行,一个劲儿扩张地盘,却只长叶不开花。
秋风为号,扁豆蔓儿仿佛突然醒了,矮棚浮绿,纤蔓萦红,一开就是一连串。
白扁豆开白花,红扁豆开紫花,粉白如云,艳紫如霞,轻盈似蝶,一嘟噜一嘟噜,在风中发出盈盈的笑声。
⑥记忆中的老家,村路弯弯,巷陌纤纤,篱笆挨着篱笆,家家的篱笆爬满了红红白白的扁豆花。
走在村巷的路上,仿佛走在扁豆花的长廊,心里充满了温暖。
如今,家家户户早已没了篱笆,院墙建得越来越高,再也见不到这种画面了。
⑦汪曾祺说,“扁豆花是最具平民色彩的花”。
⑧秋风秋雨中,扁豆花一扫秋天的寂寥,仍然摇曳生姿,顾盼多情。
这个时节的雨有一个诗意的名称:豆花雨。
晚明诗人曹学佺的“疏篱豆花雨,远水荻芦烟”,让扁豆花美得疏朗迷离;清代学者查学礼的“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让扁豆花美得妩媚多情,楚楚可怜。
最有名的就是郑板桥的那副对联了——“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让扁豆花美得平静、亲切、淡泊。
当年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寄寓于大悲庵里的郑板桥,随遇而安,笑对秋风秋雨,写美了田园风光。
亦俗亦雅汪曾祺 黄波

亦俗亦雅汪曾祺黄波黄波《亦雅亦俗汪曾祺》原文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
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
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
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
”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
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
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
”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
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
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
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趣味传递给了我们。
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
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
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
”黄瓜皮在他那里也是下酒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段,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
……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
此法得之海拉尔一曾治过国宴的厨师。
一盘瓜皮,所费不过四五角钱耳。
”“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记脆声?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因为他原无意在画家中争一席地。
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
汪曾祺《钓鱼的医生》全文赏析

钓鱼的医生汪曾祺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他家挨着一条河。
出门走几步,就到了河边。
这条河不宽。
会打水撇子(有的地方叫打水漂,有的地方叫打水片)的孩子,捡一片薄薄的破瓦,一扬手忒忒忒忒,打出二十多个,瓦片贴水飘过河面,还能蹦到对面的岸上。
这条河下游淤塞了,水几乎是不流动的。
河里没有船。
也很少有孩子到这里来游水,因为河里淹死过人,都说有水鬼。
这条河没有什么用处。
因为水不流,也没有人挑来吃。
只有南岸的种菜园的每天挑了浇菜。
再就是有人家把鸭子赶到河里来放。
河南岸都是大柳树。
有的欹侧着,柳叶都拖到了水里。
河里鱼不少,是个钓鱼的好地方。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的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
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他钓鱼很有经验。
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
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
——这条河里的鱼以白条子和鲫鱼为多。
白条子他是不钓的,他这种钓法,是钓鲫鱼的。
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鱼就熟了。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谈人。
中国以淡人为字的好像特别多,而且多半姓王。
他们大都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一定还带一个菊字。
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多少人的名字。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
门口倒没有特别的标志。
汪曾祺谈吃及读后感

汪曾祺谈吃及读后感汪曾祺谈吃及读后感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汪曾祺谈吃及读后感,欢迎阅读。
有一个时期附近小山下柏树林里飞来很多硬壳昆虫,黑色,形状略似金龟子,老鲁说这叫豆壳虫,是可以吃的,好吃!他捉了一些,撕去硬翅,在锅里干爆了,撒了一点花椒盐,就起酒来。
在他的示范下,我们也爆了一盘,闭着眼睛尝了尝,果然好吃。
有点像盐爆虾,而且有一股柏树叶的清香,——这种昆虫只吃柏树叶,别的树叶不吃。
于是我们有了就酒的酒菜和下饭的荤菜。
这玩意多得很,一会儿的工夫就能捉一大瓶。
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
“炙子”是一根一根铁条钉成的圆板,下面烧着大块的劈材,松木或果木。
羊肉切成薄片,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点水,交给顾客,由顾客用长筷子平摊在炙子上烤。
“炙子”的铁条之间有小缝,下面的柴烟火气可以从缝隙中透上来,不但整个“炙子”受火均匀,而且使烤着的肉带柴木清香;上面的汤卤肉屑又可填入缝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
杭州知味观有一道名菜:炸响铃。
豆腐皮,瘦肉剁成细馅,加葱花细姜末,入盐,把肉馅包在豆腐皮内,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许长的小段,下油锅炸得馅熟皮酥,即可捞出。
油温不可太高,太高豆皮易煳。
这菜嚼起来发脆响,形略似铃,故名响铃。
做法其实并不复杂。
肉剁极碎,成泥状(最好用刀背剁),平摊在豆腐皮上,折叠起来,如小钱包大,入油炸,亦佳。
不入油炸,而以酱油冬菇汤煮,豆皮层中有汁,甚美。
四川的豆花是很妙的东西,我和几个作家到四川旅游,在乐山吃饭。
几位作家都去了大馆子,我和林斤澜钻进一家只有穿草鞋的乡下人光顾的小店,一人要了一碗豆花。
豆花只是一碗白汤,啥都没有。
豆花用筷子夹出来,蘸“味碟”里的作料吃。
味碟里主要是豆瓣。
我和斤澜各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很美。
豆花汤里或加切碎的青菜,则为“菜豆花”。
北京的豆花庄的豆花乃以鸡汤煨成,过于讲究,不如乡坝头的豆花存其本味。
汪曾祺的散文(精选13篇)

汪曾祺的散文汪曾祺的散文(精选1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
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汪曾祺的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汪曾祺的散文篇1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
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
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
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
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
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
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
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不过也还是冷的。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
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
棉衣在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了。
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
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
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
里面烧的是粗糠。
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我们那里烧芦苇,叫做“芦柴”)的红灰盖在上面。
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儿,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
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
老太太们离不开它。
闲来无事,打打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
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
脚炉暖人。
脚不冷则周身不冷。
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
仿日本俳句,可以作一首诗:“冬天,脚炉焦糠的香。
”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质的。
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
手炉有极小的,中置炭墼(用炭末做成的块状燃料,多呈圆柱形),以纸媒头引着。
一个炭墼能经一天。
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
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豆,汪曾祺篇一:语文第二学期考试卷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卷初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书写要规范、工整。
一、卷面(6分)二、积累与运用(28 分)1. 将所要默写的内容端正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何人不起故园情。
①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 。
(《竹里馆》)②,竹中窥落日。
(《山中杂诗》)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
(《逢入京使》)④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⑤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⑥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春天的,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诗句。
(课内外均可),。
6.综合性学习:(5)班级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请结合活动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
(不超过20字)②语文就是生活,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德芙巧克力的广告语是“牛奶香浓,丝般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辔头()哺育()踱来踱去()...崎qū()chóu()怅白驹过xì()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B.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罕:纳罕)....C. 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
(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D. 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
(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气氛....或意境)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写的《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充满劳动热情的人,伟大B.“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可翻译为:悄悄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来对待,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C.《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滁州西涧的景色,生在涧边的野草,岸上树林的黄鹂啼鸣,带雨的春潮,野渡的小船自然摆横,给我们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
D.《木兰诗》中表现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根据课文内容或相关知识填空。
(7分)感受”。
请你说说这个广告语好在何处?7、判断下句中划线词的词性。
(2分)据一部流传到西方的珍贵的手抄本介绍,14世纪末,有个名叫万户的明朝官吏,在椅子上绑了四十七支火箭,自己坐上去,然后点燃----- 珍贵()介绍()万户()支()自己()8 名著阅读:(5分)请你帮助学校图书馆制作一个“名著推荐卡”。
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写。
《鲁宾孙飘流记》《童年》《昆虫记》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
名著推荐卡三、阅读(42分)(一)(14分)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8.文中空白处应填上:,。
(2分)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①吾资之昏()②屏弃而不用()③天下事有难易乎()④不逮人也()1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吾欲之南海,何如”一句表现了贫僧在困难面前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心和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
B.文中两处“子何恃而往”含义完全相同。
C.“以告富者”这句话是省略句,介词“以”后省略“之”。
D.“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天下事/有难易乎?”两句话节奏划分都正确。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2.文中说“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二)18英里的惩罚(12分)我成长在西班牙南部一个叫伊斯蒂普纳的小社区里。
16岁那年的一个早上,父亲说我可以开车载他到一个叫米加斯的村庄,大概18英里之外的一个地方,然后我需要把车开到附近的一个加油站去加油。
那时候我刚刚学会开车,并且我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以用车,所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开车把父亲送到了米加斯,说好下午4点再来接他,然后我去了附近的一个加油站,把车放在了那里。
因为我还有好几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我决定去加油站附近一家电影院看电影。
然而,我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之中了,以至于忘记了时间。
当最后一部影片结束的时候,我看了看表,下午6点。
我迟了整整两个小时!我想父亲如果知道我一直在看电影的话一定会非常生气,他肯定不会再让我开车了。
我决定告诉他车出了一些毛病,需要修理,可是他们花了太长的时间。
然后,我把车开到了我们约定的地点,父亲正坐在一个角落里耐心地等待着。
我首先为我的迟到道了歉,再告诉他我本来是想尽可能快地过来的,但是这辆车的一些主要部件出了毛病。
我将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他看我的眼神。
“对于你认为你必须对我撒谎这一点,我感到非常失望,杰森。
” “噢,你说什么呀?我讲的全都是实话。
” 父亲又一次看了我一眼。
“当你没有按时出现的时候,我就打电话给加油站问是否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告诉我你一直没有过去取车。
所以,你瞧,我知道车根本没有任何毛病。
”一阵负罪感顿时袭遍了我的全身,我无力地承认了我去看电影的事实以及迟到的真正原因。
父亲专心听着,一阵悲凉掠过他的脸庞。
“我很生气,不是对你,而是对我自己。
你看,我已经认识到作为一个父亲其实是很失败的,如果这么多年你仍然感觉你必须对我撒谎的话。
我很失败是因为我养了一个甚至不能跟他的父亲说真话的儿子。
我现在要走回家去,并对我这些年做错的一些事情进行谴责。
”“但是父亲,从这儿回家有整整18英里。
天已经黑了,你不能走回去。
”我的抗议,我的道歉,以及我的后来所有的语言都是徒劳的。
我不得不让父亲走在车外,并将要学到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一课。
父亲开始沿着尘土弥漫的道路行走。
我迅速跳到车上并紧紧地跟着他,希望他可以发发善心停下来。
我一路上都在祈祷,告诉他我是多么难过和抱歉,但是他根本不理睬我,继续沉默着,思索着,脸上写满了痛苦。
整整18英里的行程,我一直跟着他,时速大约为每小时5英里。
看着父亲遭受如此肉体上和情感上的双重痛苦是我所面对过的最令人难过和疼痛的经历。
然而,它同样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课。
自此,我再也没有对父亲说过谎。
16、“我不得不让父亲走在车外,并将要学到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一课”,为什么说是“最痛苦的一课”?结尾又为什么说“它同样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课”?(4分)17、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父亲在尘土弥漫的道路上行走的情景。
(3分)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的性格特点。
(2分)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你是否也有过差点养成不良习惯,而因为某种原因猛然悔改的经历和体验?你能用一个片断把它写出来吗?(3分,50字以内)(四)(16分)心中有朵扁豆花①“文革”时期,著名作家汪曾祺受到不公正待遇,被迫搬进了拥挤霉湿的大杂院。
汪老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他把那间简陋的小屋收拾得一尘不染,还用破缸种了一棵扁豆让老伴画画。
扁豆藤蔓越长越密,无数蝴蝶一样的小紫花次第开放,把前屋人家窗户遮得严严实实。
② 窗户后面,时常可见一双幽深的眼睛注视着汪老,注视着汪老的老伴一笔一画地在宣纸上涂抹。
③秋天里,扁豆花落了,扁豆长起来,汪老摘了几斤送到前屋人家。
当敲开门时他吃了一惊,只见男主人五大三粗,脸上横卧着一条蜈蚣似的刀疤。
见了汪老,男主人开口道:能不能送我一幅扁豆花的画?汪老马上答应,回家挑了一幅最好的送给他。
后来有邻居告诉汪老:你真是吃了豹子胆,敢把他家窗户遮得密不透风?他是本地地头蛇,坐牢10年,人见人怕——可他对汪老总是极好,在窗口照面,一定会送来一个善意的微笑,那幅扁豆花,一直贴在他家显眼处。
④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在圣地亚哥求学。
一天,在小酒馆里,两个流氓大打出手,聂鲁达上前劝解,恶战双方的拳头同时砸向管闲事的聂鲁达,文弱的诗人哪里受得了流氓的拳头?但是。
奇妙的一幕出现了:高举的拳头缓缓落下,松开成手掌,并且慢慢地犹豫地伸向聂鲁达——你是聂鲁达?诗人点点头。
流氓的眼睛一亮,惊喜万分地说:我深爱的女子最喜爱你的诗歌。
他注视着聂鲁达,眼睛里面不再有凶恶与杀气,而是充满了虔诚与尊敬。
聂鲁达握着他的手幽默地说:你被诗歌打败了。
⑤汪曾祺肯定斗不过地头蛇,聂鲁达也打不赢小流氓,是什么让我们的作家和诗人反败为胜?是诗歌的力量,是艺术的力量,是人世间最纯真的美与爱的力量。
每一个人都有着对美与爱的本能向往,这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在人心中最隐秘的角落,总会有一朵扁豆花在幽幽绽放。
20.请用‖把原文分为两大部分,并表述你划分的理由。
(3分)①②③④⑤ 理由:21.文章写了两个故事,分别把它们概括出来。
(4分)22.赏析文中画线句。
(4分)①扁豆藤蔓越长越密,无数蝴蝶一样的小紫花次第开放,把前屋人家窗户遮得严严实实②高举的拳头缓缓落下,松开成手掌,并且慢慢地犹豫地伸向聂鲁达——你是聂鲁达?23.文末“在人心中最隐秘的角落,总会有一朵扁豆花在幽幽绽放”这句话蕴含了怎样的含义?(3分)24.美与爱的力量是伟大的,请以“爱”为开头,仿照例句在下面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
(2分)美,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
爱,四、写作(50分)25.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既指大自然的春风,又可喻指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动人的场景,一件感人的事情,一个新的好的政策??。
请以“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 字。
篇二:(2015年6月)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015.6.5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重荷(hé)炽(zhì)痛鳞次栉比(zhì)即物起兴(xīng)...B. 骈进(pián)悚然(sù)百战不殆(dài)溯洄从之(suò) ....C. 窥伺( cì )归咎(jiù)颔首低眉(hàn)强聒不舍(guō) ....D. 穷匮(kuì)稽(qǐ)首悄怆幽邃(qiǎo)碧瓦飞甍(méng)....2. 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殷红伫立驻足顶礼膜拜委曲求全闲情逸致B. 轻捷塑象焦灼引精据典急不可耐谈笑风声C. 荒谬喑哑造型明查秋毫因地制宜山清水秀D. 逞辩陨落延袭骇人听闻转弯抹脚别出心裁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