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丰收之歌_精品文档

丰收之歌
我们在丰收的季节
歌唱丰收之歌
大地生机勃发
金黄的麦浪翻滚
农民们劳作一年
辛勤的汗水洒满田野
庆祝收获的日子来到
欢呼歌声充满了整个大地
丰收之歌唤起人们的欢笑
感恩大地的恩赐和保佑
让我们一起歌唱
丰收的喜悦真美妙
大家团结一心
收割庄稼的劳动不辞劳苦
尽情享受收获的果实
丰盈的粮仓让人满怀喜悦
丰收之歌唤起人们的欢笑感恩大地的恩赐和保佑让我们一起歌唱
丰收的喜悦真美妙
看啊,田野麦浪金黄摇曳收获的果实丰满饱满
丰收的喜悦如潮水般涌动幸福在心头放声歌唱
丰收之歌唤起人们的欢笑感恩大地的恩赐和保佑让我们一起歌唱
丰收的喜悦真美妙
让我们一起歌唱
丰收之歌响彻天地。
丰收之歌 教材分析

《丰收之歌》外沟门中心校学——张健一、教材分析:歌曲《丰收之歌》是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个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者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
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全曲六个乐句构成结构图式是‖:a+b:‖+c+b这首歌曲大多呈分解和弦式进行(如第一乐句完全由分解和弦组成)因而歌曲旋律多为跳进,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解农村。
让学生回到大自然。
(二)学情分析:由于小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的。
因此,创造音乐课堂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
针对以上情况,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劳动的艰辛,收获要付出心情的劳动。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地体验音乐。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音乐新课标》确立的阶段目标和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
针对四年级学生自我感知能力欠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难点:2、教学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二、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
只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愉快的心境。
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以下教法:1、兴趣引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学生喜欢的谜语导入,而谜语的答案又是和本课很好的结合。
2019-2020年(秋)二年级音乐上册 第2课《丰收之歌》教案 湘艺版

2019-2020年(秋)二年级音乐上册第2课《丰收之歌》教案湘艺版教学内容唱(奏):《丰收之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丰收之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艰辛以及收获成果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大自然。
2、通过创编、表演集体舞《丰收之歌》,让学生体验、感受丰收的喜悦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相互协作的精神。
3、进一步巩固已学会的竖笛演奏技术,让学生借助竖笛这一“学具”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曲内容,能用活泼明朗的声音演唱(奏)歌曲。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全曲由六个乐句构成,旋律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及相关课件,钢琴,竖笛,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歌曲导入1、师:现在老师来带领大家做个热身运动。
(一)动动手指:学生手持竖笛,随老师指音吹奏。
①、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 1 0 | |。
②、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 |。
③、1 1 | 7 2 5 | 2 2 | 1 3 5 | |(二)动动脚丫:边打节拍边演奏。
(三)动动嘴巴:根据发声方法唱唱乐谱。
2、排列乐句编成乐曲。
师:若把以上乐句排列成为一首乐曲,哪一条乐句具有结束感,可以放在曲终。
生思考并回答。
〔提示,作曲中可以运用“重复”的手法,引导学生重复①乐句,使乐曲变得完整。
〕结论:②+①+③+①曲式结构: A + B + C+ B老师添加反复记号使乐曲更完美:‖:A+B :‖C+B ‖3、跟琴齐唱排列的乐曲,再回答问题。
⑴乐曲所表现的情绪?生:欢快明朗⑵若配上歌词,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生:秋天丰收的情景。
4、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理解歌曲情意。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丰收之歌|苏少版 (2)

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2.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常见的劳动工具,创编歌曲,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宣布上课
1.师生问好
2.音阶练习
开
放
的
导
入
核
心
推
进
一、情境创设
看《丰收舞》表演,提问:你能看出来舞蹈中表演的是怎样的场面吗?舞蹈中的动作你能模仿一下吗?
3、跟着音乐轻声的哼唱。
4、跟着钢琴唱一唱,过程中发现错误老师及时纠正。
5、歌曲情绪处理。
观看视频、模仿动作
节奏律动
观看视频,体会歌曲情绪
了解歌词内容
学习歌曲
创设情境,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热闹场面
节奏练习为接下来歌曲的学习做准备,也为最后歌曲的创编做铺垫。
开
放
的
延
伸
四、歌曲表演、创编
1、同座位讨论还能用怎样的方法,来烘托歌曲所表达的那种劳动的喜悦之情?
2、小组合作练习
3、小组展示、评价。
五、总结下课
讨论创编
展示、评价
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劳动工具,小组合作为歌曲表演,孩子会觉得贴近生活,劳动是喜悦的。体现育人价值。
反思重建
歌曲难度不大,旋律朗朗上口,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都是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的。我猜测少数几个难点会在一音多字的小节上面,四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纠正。另外第5乐句音比较高,既要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又要指导学生合理的运用自己的声音,不要大喊大叫。
学情分析:四(1)班孩子特点是,绝大多数孩子上课习惯好,乖巧,学习能力较强,本节课我的任务是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
《丰收之歌》PPT课件2

农民伯伯通过勤劳的双手
获得了物质上的大丰收, 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够 自己的努力,在学业上 获得知识的大丰收! 通过
•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丰收之歌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唱《丰收之歌》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2 .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 .在“视,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第四单元“采金秋”中的音乐作品,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
一拍一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全曲由六个乐句构成,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教学难点:表演简单的集体舞。
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境创设,感受音乐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谁的童话故事啊?恩,好多同学喜欢安徒生童话故事呢,老师也喜欢安徒生童话故事,可是你们知道他的家在哪里吗?今天老师会带你们到安徒生的家乡,素有童话王国之称的丹麦去走一走、看一看。
2、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呢?齐答:秋天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在丹麦最美丽的秋天里的你们会想到什么呢?(生讨论回答)三、学唱歌曲《丰收之歌》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同学们仔细地听,边听边看歌谱边想。
听完后告诉老师,这首歌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情绪?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听歌曲,然后学生回答。
)师小结:歌词描述了丹麦的庄稼、水果等一片丰收的景象。
那同学们哪句留给你们印象最深呢?(请同学来读一读。
)2、请同学们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跟着老师有节奏地学习歌词。
节奏训练(1)XXXXIXOIXIXXX1XXX1XX1干草堆成堆。
果园里甜美的水果已摘完XXXXIXXXXI XXXX IXOI背起筐儿欢欢喜喜回家庆丰年弹琴跟读,学唱歌曲节奏训练(2)、XXI XX XIXXIXXXI采果的劳动者不会白流汗XX XXIXX XX IXXXXIXOI新摘的果儿我们大家都来尝一尝弹琴跟读,学唱歌曲3、播放音乐,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模唱4、跟着录音,再次齐唱。
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丰收之歌》教案2

《丰收之歌》教学目标:1、了解丹麦音乐的特点,正确把握歌曲《丰收之歌》的情绪,能运用恰当的声音、情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2、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3、能尝试不同形式的创编。
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传统的欢庆方式,并在创造和表现中获得欢乐。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
教学难点:歌曲创编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唱法、欣赏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钢琴、DVD、音响、手鼓、铃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一段配乐短片,提问:在音乐声中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2、学生集体回答,教师小结:在一段抒情流畅、委婉动人音乐的衬托下我们看到了金色的麦田、沉甸甸的谷穗、洁白的棉花、枝头累累的果实、渔歌晚唱的渔民和载满船舱的鱼儿,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3、教师:我们现在正沐浴着明媚的春光,而农民们此时却在辛勤地耕耘。
他们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到了秋天才能享受丰收的欢乐。
今天,我们将感受到的丰收不仅仅是稻麦金黄、硕果垂枝、荷塘飘香,还有人们在喜庆丰收时的鼓乐欢歌。
(展示课题——丰收之歌)。
二、歌曲教学《丰收之歌》1、聆听教师演唱,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思考歌曲段落特点。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是一首活泼、优美、生动的丹麦民歌,整首歌曲洋溢着欢乐的舞蹈节奏,表达了勤劳、智慧的丹麦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喜获丰收的欢乐之情。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唱谱,注意A段的重复乐句。
遇到困难或学生唱不准确的地方,重点练习,加以纠正。
4、第二遍在钢琴伴奏下用“啦”模唱歌曲旋律。
5、欣赏歌曲的演唱。
6、会唱后,体会A段和B段的情感,合理设计情绪和音色,完整地表现歌曲。
A段:旋律起伏跌宕,应用热烈奔放的声音来表现;B段:旋律平稳抒情,应用平稳流畅的声音来表现。
7、完整地、声情并茂地演唱,要求:吐字清晰、气息流畅、感情投入、音色优美。
三、歌曲创编(一)创编演唱形式1、提问:可加入哪些演唱形式?2、教师与录音合唱,提问分别用了哪些演唱形式?3、讨论并设定:A段:齐唱、轮唱(第二段歌词)B段:合唱(加入伴唱啦啦啦,形成简单的复调)A段:齐唱4、先播放音乐原唱,教师伴唱示范,给学生以总体印象;5、学生分组分段二部合唱练习;6、跟伴奏带进行二部合唱,教师为伴唱声部带唱并指挥;(二)创编舞蹈与打击乐器1、导入:我们已经会用自己的歌声来表现歌曲的情感了,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体会丰收的喜悦,使歌曲表现得更具丹麦风情,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舞蹈,并加入一些打击乐器。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四年级上册《丰收之歌唱:丰收之歌打麦号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四年级上册《丰收之歌唱:丰收之歌打麦号子》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丰收之歌》
教材简析: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
曲调欢快活泼,一拍一音,节奏带有舞蹈性。
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丰收果实边唱边跳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喜悦。
全曲由六个乐句构成,结构图式是a+b+a+b+c+b。
这首歌曲的旋律大多呈分解和弦式的进行(如第一乐句完全由主和弦“1 3 5”分解构成),因而歌曲旋律多为跳进。
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教学目标:
1.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与欢快活泼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丰收之歌》,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喜悦。
2.通过“猜谜语”、“音乐创编”等综合活动对秋天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节奏训练更好的把握歌曲。
3.在“视、听、唱、动”的系列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
教学内容:
1.唱:《丰收之歌》。
2.动:“激趣猜谜”、音乐“闯关”游戏、节奏练习等。
3.分享:拓展欣赏与“丰收”相关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学生能尝试用唱、奏、舞等不同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水果卡通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丰收之歌》
2、视唱《丰收之歌》的歌谱
教
材
分
析
《丰收之歌》是第四单元“丰收之乐”中的音乐作品,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全曲由六个乐句构成,结构图式是a+b+a+b+c+b。这首歌的旋律大多呈分解和弦式的进行(如第一乐句完全由主和弦分解构成),因而歌曲旋律多为跳进,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不但欣赏了各地的迷人风光,而且我们还跟丹麦人民一起劳动,一起歌唱。其实,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也有着他们的丰收之歌,你们听!
师: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天捧起丰收的欢乐,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换来喜人的丰收,同学们就让我们再次唱起丰收之歌,跳起丰收之舞,体会劳动的快乐,体会丰收的喜悦吧!
谱
例
3、仔细聆听,分析歌曲结构
师:让我们休息休息,听听看这段音乐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仔细听!(播放伴奏乐并出示歌谱)
请学生上台指,找出相同处
4、模唱歌曲旋律
出示三句歌谱,模唱旋律(用接龙等方式模唱)
这首乐曲就是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5、加词唱歌曲生自己加词唱
完整演唱歌曲可用比赛、接龙等方式演唱歌曲
6、歌舞表演分组表演《丰收之歌》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程序
师生活动
意图
一、导入
二、节奏练习
三、歌曲教学
四、总结
师:同学们,今年在我们身边有个全世界的盛会——世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世博会转一转吧!
1、苹果大丰收
师:每个馆都别具特色,你们看!这是我们的邻国朝鲜馆,我们来的正是时候,馆里正在进行表演呢!(视频:朝鲜歌舞表演《苹果丰收》)
出示节奏(加动作念)除虫:2/4X XX X|X XX X|X XX X| X 0||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出示节奏搬水果:
2/4 XX X| XX X| XX X| X X ||
嘿哟哟嘿哟哟嘿哟哟嘿嘿
1、走进丹麦
师:丹麦不仅有着童话般的风景,那里的人们勤劳善良。在这个秋高气爽,丰收的季节,他们又在忙些什么呢?(出示劳动图片:收割、摘果……)
2、感受歌曲情绪,体验劳动快乐
师: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劳动队伍吧!配乐律动
金山小学四年级音乐备课
主备人:复备人:
编号
409
备课
时间
9月15日
上课
时间
月日
教具
录音机课件
教
学
内
容
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音程及节奏的练习
根据歌曲情绪,创编简单舞蹈动作
教
学
目
的
1、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2、通过活动,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让学生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