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智能安防系统安装调试指南

智能安防系统安装调试指南第一章概述 (3)1.1 系统简介 (3)1.2 安装前准备 (3)第二章硬件设备安装 (4)2.1 摄像头安装 (4)2.1.1 安装位置选择 (4)2.1.2 安装高度 (4)2.1.3 固定方式 (4)2.1.4 线缆连接 (4)2.2 传输设备安装 (4)2.2.1 设备选型 (4)2.2.2 设备安装 (4)2.2.3 线缆连接 (4)2.3 控制中心设备安装 (5)2.3.1 设备选型 (5)2.3.2 设备安装 (5)2.3.3 线缆连接 (5)2.3.4 软件配置 (5)第三章软件系统配置 (5)3.1 操作系统安装 (5)3.1.1 安装准备 (5)3.1.2 安装步骤 (5)3.2 应用软件安装 (6)3.2.1 安装准备 (6)3.2.2 安装步骤 (6)3.3 网络配置 (6)3.3.1 网络参数设置 (6)3.3.2 网络诊断与测试 (6)第四章系统集成 (6)4.1 与其他安防系统连接 (6)4.2 与报警系统连接 (7)4.3 与消防系统连接 (7)第五章系统调试 (7)5.1 设备调试 (7)5.2 网络调试 (8)5.3 功能调试 (8)第六章系统测试 (8)6.1 功能测试 (8)6.1.1 测试目的 (9)6.1.2 测试内容 (9)6.1.3 测试方法 (9)6.2.1 测试目的 (9)6.2.2 测试内容 (9)6.2.3 测试方法 (9)6.3 安全性测试 (10)6.3.1 测试目的 (10)6.3.2 测试内容 (10)6.3.3 测试方法 (10)第七章系统维护 (10)7.1 定期检查 (10)7.1.1 检查内容 (10)7.1.2 检查周期 (11)7.1.3 检查方法 (11)7.2 故障处理 (11)7.2.1 故障分类 (11)7.2.2 故障处理流程 (11)7.3 软件升级 (11)7.3.1 升级目的 (11)7.3.2 升级内容 (11)7.3.3 升级方法 (12)7.3.4 升级周期 (12)第八章系统使用与操作 (12)8.1 系统登录与退出 (12)8.1.1 系统登录 (12)8.1.2 系统退出 (12)8.2 实时监控 (12)8.2.1 监控界面 (12)8.2.2 监控操作 (13)8.3 录像回放 (13)8.3.1 录像查询 (13)8.3.2 录像回放 (13)第九章安全防范与应急预案 (13)9.1 安全防范措施 (13)9.1.1 防范目标 (13)9.1.2 防范措施 (14)9.2 应急预案制定 (14)9.2.1 应急预案内容 (14)9.2.2 应急预案制定原则 (14)9.3 应急预案演练 (15)9.3.1 演练目的 (15)9.3.2 演练内容 (15)9.3.3 演练组织与实施 (15)第十章系统验收与交付 (15)10.1 系统验收标准 (15)10.1.2 功能指标 (16)10.1.3 安全性 (16)10.2 验收流程 (16)10.2.1 验收准备 (16)10.2.2 验收实施 (16)10.2.3 验收结果判定 (16)10.3 交付使用 (16)10.3.1 交付条件 (17)10.3.2 交付流程 (17)第一章概述1.1 系统简介智能安防系统是一种集成度高、功能强大的安全防护系统,主要由前端感知设备、传输网络、后端处理平台及用户应用终端组成。
MHK考试系统_监考机_用户手册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监考机系统用户手册2011年9月19日前言前言本手册提供了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监考机系统的详细说明和操作步骤。
包括:●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监考机系统功能的详细描述●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监考机系统的安装及考场布置●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监考机系统的考试流程基本操作●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监考机系统的其它辅助功能使用者需要具备如下的知识:●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关于本手册第一章:系统综述第二章:系统安装第三章:考试流程操作第四章:其它功能目录第1章系统综述 (1)1.1系统功能综述 (1)第2章系统安装 (2)2.1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要求 (2)2.2系统的安装 (2)2.2.1安装前的准备 (2)2.2.2安装流程 (3)2.2.2.1找到安装文件 (3)2.2.2.2运行安装程序 (4)2.2.2.3设置安装路径 (4)2.2.2.4安装进度显示 (5)2.2.2.5安装完毕 (5)2.2.3运行 (6)2.3软件注册 (6)2.3.1注册方式选择 (6)2.3.2自动注册 (8)2.3.2.1基础信息录入 (8)2.3.2.2网络连接控制 (8)2.3.3手工注册 (11)2.4数据存储路径设置 (12)第3章监考机考场布置模式 (1)3.1考场布置概述 (1)3.2监考机考场布置流程 (1)3.2.1启动监考机考场布置模式 (2)3.2.2导入考场布置用学生库 (3)3.2.3导入考场布置用试卷 (3)3.2.4系统自动测试 (4)第4章考试流程操作 (1)4.1考试控制流程 (1)4.2监考机考试操作流程 (2)4.2.1登录系统 (2)4.2.2主界面 (3)4.2.3系统初始化 (5)4.2.4系统设置 (7)4.2.5载入考生 (7)4.2.5.1设置考场信息 (8)4.2.6试卷管理 (10)4.2.6.1试卷导入 (10)4.2.6.2分发规则 (13)4.2.6.3试卷删除 (14)4.2.7允许登录 (15)4.2.8开考前异常考生处理 (16)4.2.8.1标志设置 (16)4.2.8.2取消登录 (17)4.2.8.3更改座位号 (18)4.2.8.4修改考生姓名 (19)4.2.8.5修改考生性别 (20)4.2.8.6增加异常考生 (21)4.2.9考试 (23)4.2.9.1开考条件检查 (23)4.2.9.2考试信息实时显示 (24)4.2.9.3考中异常考生设置 (25)4.2.9.4答卷上传 (25)4.2.9.5手工导入答卷 (26)4.2.10考试完毕 (27)4.2.11批量导入考生答卷 (30)4.2.12继续下场 (32)4.2.13系统锁定 (32)4.2.14退出系统 (33)4.2.15考生机自动关闭 (33)4.2.16答卷导出 (33)4.2.17答卷校验 (37)第5章其它功能 (1)5.1系统日志管理 (1)5.1.1考生机日志导入 (1)5.1.2系统日志导出 (2)5.2日志信息查询 (4)5.2.1异常事务查询 (4)5.2.2系统日志查询 (5)5.2.3所有考生信息查询 (6)5.3管理员密码设置 (7)5.4统计报表查询 (8)5.4.1批次情况统计 (8)5.4.1.1考生考试情况统计表 (8)5.4.1.2批次收卷结果统计表 (9)5.4.1.3批次需重考考生统计表 (11)5.4.2考场情况统计 (13)5.4.2.1收卷结果统计表 (13)5.4.2.2需重考考生统计表 (14)5.4.2.3已重考考生统计表 (15)5.4.2.4缺考考生统计表 (16)5.4.2.5违规考生统计表 (16)5.4.2.6考试过程情况统计表17第1章系统综述为了使用户对监考机系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章主要讲述如下内容:●系统功能综述1.1系统功能综述监考机系统采用先进的局域网测试技术,能够提供自动化的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解决方案,具有交互自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安全可靠等特点,可有效提高考试的安全性、保密性,减少试题泄漏的可能性。
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 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安装手册

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安装手册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编写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Red Flag Software Co., Ltd.本手册将帮助您顺利地安装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具有友好的安装界面、简捷的安装配置步骤和个性化的安装风格,整个安装过程清晰明了。
第 1 章安装前的准备安装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之前,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它们是备份数据、收集系统资料、制作安装引导盘和准备硬盘分区。
1.1 备份数据安装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之前,最好将硬盘上的重要数据备份到软盘、光盘或磁带上。
通常要做备份的内容包括系统分区表、个人生成的重要文件和数据等。
1.2 系统基本硬件需求安装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至少需要如下基本硬件配置:Intel Pentium 兼容CPU,建议使用PII以上的CPU和64MB以上内存2G以上的自由空间VGA兼容或者更高分辨率的显卡1.3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和网络信息为保证后面的安装与配置能够顺利进行,在安装之前还应收集以下几方面的机器信息。
基本硬件配置信息硬盘数量、容量大小、接口类型(IDE或SCSI)、参数(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如装有多个硬盘,要明确其主从顺序内存计算机内存的大小光驱接口类型(IDE,SCSI或其它类型);如果是非IDE、非SCSI光驱,要明确其制造者和型号;如果是IDE光驱,它连接在第几个IDE口上SCSI设备记录其制造者和型号鼠标类型(串口、PS/2、USB或总线鼠标)、按键数目,串行鼠标连接的串行端口号声卡记录声卡的类型、中断号、DMA和输出端口显示设备显卡制造商、显卡型号(或使用的芯片组型号)、显存的大小显示器制造商、显示器型号、水平和垂直刷新频率的范围网络配置信息(如果主机要进行网络连接)网卡制造商、型号,中断号及端口地址调制解调器制造商、型号及连接端口号其它主机名称,所属域名、网络掩码、路由器(网关)地址、DNS地址等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具有良好的硬件兼容性,应该与近年来生产的大多数硬件兼容。
海德商业管理系统安装手册

深圳世纪海德科技海德商业管理系统安装手册深圳世纪海德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运行环境要求 (2)一,单机和网络版 (2)二,连锁版 (2)第二章安装前准备 (3)一,系统硬件准备 (3)二,系统软件准备 (3)三,软件产品准备 (3)第三章开始安装 (4)一,安装步骤 (4)二,装操作系统。
(4)三,安装数据库服务器 (4)四,安装“海德商业管理系统”帐套,后台和前台程序 (7)五,安装海德软件产品加密狗。
(8)第四章配置系统,开始使用 (10)一,安装程序所需帐套套装 (10)二,后台第一次使用 (11)三,前台第一次使用 (12)第五章卸载 (14)一,如何卸载 (14)第一章运行环境要求一,单机和网络版二,连锁版一,店和总部的数据传输须安装Modem(56K或以上)或其他的连网设备,如VPN、DDN等。
建议采用中国电信的ADSL上网方式。
二,其它硬件、软件需求请参考单机和网络版。
说明:由于用户使用规模的不同,用户可根据以上的配置为基准(以上配置是按照:单店网络10个POS点和5个后台,10000个单品为基准)适当地调整。
建议采用本公司建议配置以上的机器。
第二章安装前准备一,系统硬件准备一,在安装“海德商业管理系统”软件产品之前,你必须按照第一章的“运行环境要求”准备好所有的硬件。
二,如果是网络版或连锁版,同时要求必须准备好网络连接设备,如交换机、网卡、网线、总部和分部的通讯设备(如:Modem(56K或以上)或其他的连网设备,如VPN、DDN,路由器等)。
二,系统软件准备一,安装“海德商业管理系统”软件产品之前,你必须按照第一章的“运行环境要求”准备好并安装好需要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程序必须的数据库系统。
二,如果是网络版软件,则需要局域网内的电脑采用TCP/IP协议连通。
连锁版,这需要总店和连锁店的电脑能够连上互联网,并且总店能够直接上网。
关于连锁网络具体要求请参考海德软件连锁软件相关资料,或致电海德软件公司,将有专人为你服务。
智能家居系统安装与维护教程

智能家居系统安装与维护教程第1章智能家居系统概述 (3)1.1 智能家居的定义与发展 (3)1.2 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3)1.3 智能家居系统的优势与应用场景 (4)第2章系统安装前期准备 (5)2.1 选择合适的智能家居平台 (5)2.2 确定智能家居设备需求 (5)2.3 了解房屋结构及布线情况 (5)第3章硬件设备安装 (6)3.1 智能家居主控制器安装 (6)3.1.1 主控制器选择 (6)3.1.2 安装位置 (6)3.1.3 安装步骤 (6)3.2 网关、传感器等设备安装 (6)3.2.1 网关安装 (6)3.2.2 传感器安装 (6)3.3 智能家居设备接线与调试 (6)3.3.1 接线 (6)3.3.2 调试 (7)第4章软件系统配置 (7)4.1 智能家居APP与安装 (7)4.1.1 选择合适的应用商店 (7)4.1.2 搜索智能家居APP (7)4.1.3 与安装 (7)4.2 系统账号注册与登录 (7)4.2.1 注册账号 (7)4.2.2 登录账号 (7)4.3 添加智能设备与房间管理 (7)4.3.1 添加智能设备 (7)4.3.2 房间管理 (8)第5章设备联动与场景设置 (8)5.1 设备之间的联动设置 (8)5.1.1 选择联动设备 (8)5.1.2 设定联动条件 (8)5.1.3 配置联动动作 (8)5.1.4 测试与调整 (8)5.2 创建个性化智能场景 (8)5.2.1 分析需求 (9)5.2.2 选择设备 (9)5.2.3 设定触发条件 (9)5.2.4 配置场景动作 (9)5.3 语音与智能家居的对接 (9)5.3.1 选择语音 (9)5.3.2 绑定智能家居设备 (9)5.3.3 设定语音控制命令 (9)5.3.4 语音训练与优化 (9)第6章系统调试与优化 (10)6.1 系统稳定性测试 (10)6.1.1 测试目的 (10)6.1.2 测试方法 (10)6.1.3 测试标准 (10)6.2 网络信号优化 (10)6.2.1 优化目的 (10)6.2.2 优化方法 (10)6.2.3 优化标准 (10)6.3 系统功能评估与调整 (11)6.3.1 评估目的 (11)6.3.2 评估方法 (11)6.3.3 调整策略 (11)第7章智能家居系统使用技巧 (11)7.1 设备远程控制与监控 (11)7.1.1 远程控制基础 (11)7.1.2 配置远程控制功能 (11)7.1.3 远程控制操作 (12)7.2 家庭安全防护设置 (12)7.2.1 家庭安全防护概述 (12)7.2.2 配置安全防护设备 (12)7.2.3 安全防护操作 (12)7.3 能源管理与节能技巧 (12)7.3.1 能源管理概述 (12)7.3.2 能源管理设置 (12)7.3.3 节能技巧 (13)第8章常见问题排查与解决 (13)8.1 硬件设备故障排查 (13)8.1.1 设备无法启动 (13)8.1.2 设备响应缓慢或无法响应 (13)8.2 软件系统故障处理 (13)8.2.1 系统崩溃或死机 (13)8.2.2 应用程序无法正常运行 (14)8.3 网络连接问题解决 (14)8.3.1 设备无法连接到网络 (14)8.3.2 网络连接不稳定 (14)第9章系统升级与扩展 (14)9.1 硬件设备升级 (14)9.1.2 设备安装 (15)9.1.3 设备配置 (15)9.1.4 设备调试 (15)9.2 软件系统更新 (15)9.2.1 检查更新 (15)9.2.2 更新 (15)9.2.3 更新准备 (15)9.2.4 安装更新 (15)9.2.5 更新验证 (15)9.3 智能家居系统扩展与兼容性 (15)9.3.1 设备兼容性 (15)9.3.2 系统集成 (16)9.3.3 网络扩展 (16)9.3.4 系统升级 (16)第10章系统维护与保养 (16)10.1 硬件设备清洁与保养 (16)10.1.1 设备清洁 (16)10.1.2 设备保养 (16)10.2 软件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 (16)10.2.1 数据备份 (16)10.2.2 数据恢复 (17)10.3 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保障措施 (17)第1章智能家居系统概述1.1 智能家居的定义与发展智能家居(Smart Home)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舒适、安全和环保的生活环境。
智能家居系统安装与维修手册

智能家居系统安装与维修手册第1章智能家居系统概述 (3)1.1 智能家居的定义与发展 (3)1.2 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1.3 智能家居系统的优势与应用 (4)第2章系统安装前期准备 (5)2.1 施工现场勘查 (5)2.2 设备选型与采购 (5)2.3 施工工具与材料准备 (5)第3章系统布线与施工 (5)3.1 布线规划与设计 (5)3.1.1 布线需求分析 (6)3.1.2 布线材料选择 (6)3.1.3 布线设计原则 (6)3.2 线缆敷设与接线 (6)3.2.1 敷设方式 (6)3.2.2 敷设要求 (6)3.2.3 接线操作 (6)3.3 设备安装与调试 (6)3.3.1 设备安装 (6)3.3.2 设备调试 (7)第4章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配置 (7)4.1 系统软件安装与设置 (7)4.1.1 软件获取与安装 (7)4.1.2 账户注册与登录 (7)4.1.3 系统设置 (7)4.2 硬件设备接入与配置 (7)4.2.1 设备接入 (7)4.2.2 设备识别与绑定 (7)4.2.3 设备配置 (8)4.3 系统网络连接与优化 (8)4.3.1 网络连接 (8)4.3.2 网络优化 (8)第5章智能家居各子系统安装 (8)5.1 智能照明系统安装 (8)5.1.1 准备工作 (8)5.1.2 安装步骤 (8)5.2 智能安防系统安装 (9)5.2.1 准备工作 (9)5.2.2 安装步骤 (9)5.3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安装 (9)5.3.1 准备工作 (9)第6章系统调试与测试 (10)6.1 设备功能测试 (10)6.1.1 单一设备功能测试 (10)6.1.2 设备间交互功能测试 (10)6.2 系统联动测试 (10)6.2.1 系统级联动测试 (10)6.2.2 系统与外部设备联动测试 (10)6.3 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测试 (11)6.3.1 系统稳定性测试 (11)6.3.2 系统可靠性测试 (11)第7章智能家居系统使用与操作 (11)7.1 系统启动与关闭 (11)7.1.1 启动系统 (11)7.1.2 关闭系统 (11)7.2 设备控制与操作 (11)7.2.1 设备添加与配置 (11)7.2.2 设备控制 (12)7.3 系统场景模式设置 (12)7.3.1 创建场景模式 (12)7.3.2 配置场景动作 (12)7.3.3 激活与使用场景模式 (12)第8章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12)8.1 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12)8.1.1 故障现象收集 (12)8.1.2 故障原因分析 (12)8.1.3 故障定位 (12)8.1.4 故障验证 (12)8.1.5 故障处理与记录 (13)8.2 硬件设备故障排除 (13)8.2.1 电源故障 (13)8.2.2 硬件设备损坏 (13)8.2.3 传感器故障 (13)8.2.4 通信故障 (13)8.3 软件与网络故障处理 (13)8.3.1 软件故障 (13)8.3.2 网络故障 (13)8.3.3 云服务故障 (13)8.3.4 移动端应用故障 (13)第9章系统维护与保养 (14)9.1 硬件设备维护与保养 (14)9.1.1 设备清洁 (14)9.1.2 设备检查 (14)9.1.3 电池更换 (14)9.2 软件系统升级与优化 (14)9.2.1 定期升级 (14)9.2.2 优化系统设置 (14)9.2.3 系统备份 (14)9.3 系统日常检查与巡检 (14)9.3.1 日常检查 (14)9.3.2 定期巡检 (14)9.3.3 故障排查 (15)9.3.4 用户培训 (15)第10章智能家居系统拓展与应用 (15)10.1 系统功能拓展 (15)10.1.1 远程控制功能 (15)10.1.2 自动化场景设置 (15)10.1.3 语音控制功能 (15)10.2 智能家居与物联网的融合 (15)10.2.1 物联网平台接入 (15)10.2.2 跨品牌设备兼容 (15)10.2.3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5)10.3 创新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 (16)10.3.1 案例一:智能照明系统 (16)10.3.2 案例二:智能安防系统 (16)10.3.3 案例三: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16)10.3.4 案例四:智能家电控制系统 (16)第1章智能家居系统概述1.1 智能家居的定义与发展智能家居系统,指的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将家庭内的各种设备、设施进行集成,实现远程控制、智能管理、便捷操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家居环境。
最新指纹门禁考勤一体机安装手册v10

指纹门禁考勤一体机安装手册v10指纹门禁考勤一体机安装手册Rev: 1.0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目录安装前 ..................................................................................................... - 4 -1.1.安装注意事项 (4)1.2.操作面板概览 (5)1.3.包装组件 (6)1.4.其它配件 (6)第二章系统结构 ..................................................................................... - 8 -第二章-8-2.1.系统安装示意图 (8)2.2.通讯连接示意图 (8)第三章安装........................................................................................... - 10 -3.1.详细安装过程 (10)3.2.连接外围设备 (11)3.2.1.门磁................................................................................... - 12 -3.2.2.出门按钮........................................................................... - 12 -3.2.3.报警器............................................................................... - 12 -3.2.4.门铃................................................................................... - 12 -3.2.5.门锁................................................................................... - 12 -3.2.6.以太网连接....................................................................... - 15 -3.2.7.RS485连接........................................................................ - 16 -3.2.8.指纹门禁考勤一体机全功能连接 ................................... - 16 -第三章 ............................................................................................... - 17 -3.1. ..................................................................................................... - 17 -第四章安装后的检查............................................................................ - 18 -第五章防拆开关 ................................................................................... - 20 -第六章常见问题解答............................................................................ - 21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3 -第一章安装前1.1.安装注意事项安装前请仔细阅读本指纹门禁考勤一体机的安装注意事项。
工业自动化系统操作规程

工业自动化系统操作规程第一章工业自动化系统概述 (2)1.1 系统简介 (2)第二章系统安装与调试 (4)1.1.1 安装前准备 (4)1.1.2 安装流程 (4)1.1.3 注意事项 (4)1.1.4 调试前准备 (4)1.1.5 调试流程 (4)1.1.6 注意事项 (5)第三章系统操作准备 (5)1.1.7 培训目的 (5)1.1.8 培训内容 (5)1.1.9 培训方式 (5)1.1.10 培训周期 (5)1.1.11 培训要求 (5)1.1.12 设备检查目的 (6)1.1.13 设备检查内容 (6)1.1.14 设备检查周期 (6)1.1.15 设备检查要求 (6)第四章设备操作规程 (6)1.1.16 启动前准备 (6)1.1.17 启动操作 (7)1.1.18 启动注意事项 (7)1.1.19 运行监控 (7)1.1.20 运行维护 (7)1.1.21 运行注意事项 (7)1.1.22 停机操作 (7)1.1.23 停机检查 (8)1.1.24 停机注意事项 (8)第五章系统监控与维护 (8)1.1.25 监控系统概述 (8)1.1.26 监控系统构成 (8)1.1.27 监控系统操作规程 (8)1.1.28 维护保养目的 (9)1.1.29 维护保养内容 (9)1.1.30 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9)第六章故障处理与排除 (9)1.1.31 概述 (9)1.1.32 故障分类 (9)1.1.33 故障发觉与报告 (10)1.1.34 故障诊断 (10)1.1.35 故障处理 (10)1.1.36 故障原因分析 (10)1.1.37 故障预防与改进 (11)1.1.38 故障记录与反馈 (11)第七章安全生产 (11)1.1.39 操作前准备 (11)1.1.40 操作流程 (11)1.1.41 操作注意事项 (11)1.1.42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 (11)1.1.43 人员伤害应急处理 (12)1.1.44 火灾应急处理 (12)1.1.45 其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12)第八章质量控制 (12)1.1.46 质量标准概述 (12)1.1.47 质量标准内容 (12)1.1.48 质量标准制定原则 (13)1.1.49 质量检测概述 (13)1.1.50 质量检测方法 (13)1.1.51 质量检测流程 (13)1.1.52 质量检测要求 (13)第九章系统升级与改造 (14)1.1.53 系统升级目的 (14)1.1.54 升级前的准备工作 (14)1.1.55 升级流程 (14)1.1.56 升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4)1.1.57 改造背景 (14)1.1.58 改造目标 (14)1.1.59 改造方案 (15)第十章系统管理 (15)1.1.60 目的与意义 (15)1.1.61 适用范围 (15)1.1.62 组织架构 (15)1.1.63 管理制度 (15)1.1.64 运行管理措施 (16)1.1.65 安全管理措施 (16)1.1.66 维护管理措施 (16)1.1.67 人员管理措施 (16)第一章工业自动化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工业自动化系统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利用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自动调节和自动管理的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准备篇
安 装 操 作 系 统 前 需 要 进 行 CMOS 设 置、硬盘分区与格式化等一些准备工作。
第1章 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经历了一整天和商家的讨价还价,终于将心爱的电脑抱回家了。
也许电 脑城的伙计会把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一并装好,但这样岂不是没有挑战性? 毕竟安装操作系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所以,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1.1 从一台刚组装的电脑开始
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主板 CMOS 设置,接着对硬盘进行分区格 式化,再安装操作系统,然后安装声卡、显卡、网卡等各种设备的驱动程序, 最后安装常用的应用软件,下图所示为详细的系统安装流程图。
自己动手才有 挑战性嘛,如果买了 品牌机,又怎么能够 体会到 DIY 的乐趣 呢? 自己安装系统, 就从这里开始吧! 安装常用软件 安装驱动程序 安装操作系统 刚组装的电脑 主板 CMOS 设置 硬盘分区格式化
上面的流程示意图基本上将电脑组装后所需要操作的过程描绘完整, 其中 主板 CMOS 设置和硬盘分区格式化是安装操作系统的准备工作,而安装驱动 程序则是辅助工作。
我们只要按照流程图一步一步地进行,就可以轻松地将系 统安装完成。
2
第 1 章 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2 CMOS 设置
1.2.1 什么是 CMOS 设置
系统安装的第一个准备工作就是对主板的 CMOS 进行设置。
在了解 CMOS 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 BIOS 和 CMOS 的区别。
CMOS 是指主板上的一个 RAM 芯片,其中存储了一些参数。
而 BIOS 则是集成在主板上的一个 ROM 芯 片,通过 BIOS 中存储的程序,我们可以对 CMOS 的参数进行修改。
什么是 BIOS? BIOS 是 BasicInput-Output-System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它是集成在主 板上的一个 ROM 芯 片,负责在开机的时 主板上的 BIOS 芯片 候对系统各硬件进 行初始化和测试,以 保证系统能够正常 运行。
如果有硬件发 生异常现象,BIOS 自检会无法通过,并 给读者提示信息。
如果用一个饼状示意图来表示电脑的结构, 那么最底层的就应该是电脑硬 件,在硬件基础上是 BIOS,在 BIOS 的基础上是操作系统及相应的驱动程序, 最上层是常见的应用程序。
由此可以看出,BIOS 可以看作硬件与软件之间的 一个接口程序。
BIOS 包含了很多选项,但对于读者来说,只需要知道其中一些常用选项 的功能和设置方法就足够了。
而且大部分选项的参数默认就已经是正确的设 置,几乎不需要进行任何改动。
当然,在安装操作系统之前,一些必要的参数 修改还是必须的。
1.2.2 如何进入 CMOS 设置
启动电脑,当屏幕上显示提示“Press DEL to Enter Setup”时,按下 Del 键,进入 CMOS 设置界面。
3
不同的电脑可能会采用不同的 CMOS 设置界面,但是功能基本上是一样 的。
只要读者掌握了一种 CMOS 的设置方法,其他的自然也就会了。
什么是 CMOS? CMOS 是 Compl ementary-Metal-Oxid e-Semiconductor 的英 文缩写,它是电脑主 板上的一块 RAM 芯 片,存储了电脑系统 的实时时钟信息等, 共计 128 个字节。
当电脑系统加电 引导时,读取 CMOS 信息,用来初始化各 部件状态。
它依靠系 统电源和后备电池供 电,即使系统断电后 其存储的信息也不会 丢失。
进入 CMOS 设置界面后,只需要利用键盘上的四个方向键和 Enter 键,即 可选定各个菜单,通过 PageUp 或 PageDown 键盘即可在子菜单区域里进行相 应的参数修改。
除了上述常见的 BIOS 设置界面之外,读者可能还会见到另一种 Phoenix 的 BIOS,这种 BIOS 设置界面和上面介绍的稍有不同,不过实现的功能还是 大同小异的。
1.2.3 调节系统时间
电脑的系统时间是由 BIOS 控制的,如果有所偏差,往往会影响到电脑软 硬件的时间判断,因此在安装系统之前,不妨先在 BIOS 中将时间设置准确。
步骤1 将光标移动到“Standard CMOS Features”项,按下 Enter 键即可 进入系统时间设置区域。
4
第 1 章 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步骤2 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将光标移动到要更改的日期(Date)或时间 (Time)区域。
步骤3 再用 Page up/Page Down 键来调整时间, 完成后按 Esc 键返回主界 面。
对于一些品牌机 和笔记本电脑,其进 入 CMOS 设置方式 可能略有不同,在开 机的时候注意屏幕上 的提示文字按下相应 的键即可。
1.2.4 查看硬盘容量
现在的硬盘容量越来越大, 但并不是所有的主板都能够完整识别所有的硬 盘空间,所以一定要在 BIOS 里详细查看一下硬盘空间是否和标称值相符。
而且,所有的 IDE 设备都是受 BIOS 控制的,正确启用硬盘和光驱等 IDE 设备才不会影响到后期的使用。
步骤1 在 BIOS 主界面中将光标移动到“Standard CMOS Features”项, 按下 Enter 键进入详细设置。
在 CMOS 设置 中是不支持鼠标操 作的,因此大家要尝 试着只用键盘来完 成设置。
主要的操作键 只有 Enter、 Page up、 Page Down 和 Esc 这 几个,大家只需要记 Page 住 Enter 是确认, up、Page Down 是修 改, 是退出即可。
Esc
5
步骤2 选择要调整的 IDE 设备,这里一般依次选择各项,并按 Enter 键 设置为“Auto”即可。
现在的硬盘动 不动就是上百个 GB 的容量,如果主板不 够新,可能会导致无 法识别全部的硬盘 容量啊。
当然,即使主板 支持大容量硬盘,也 需 要 我 们 在 CMOS 中进行适当的设置 调整才可以避免在 今后的使用过程中 出现问题。
步骤3 如果使用的是大容量硬盘,还需要将“Access Mode”项设置为 “LBA”模式或“Auto”模式,才可以完整支持大硬盘。
1.2.5 设置启动顺序
电脑可以通过硬盘、光驱或软驱引导启动,具体的启动顺序可以在 BIOS 中进行设置。
第一次安装操作系统通常都从光盘开始安装,因此需要进行一些 调整。
步骤1 在 BIOS 主界面中将光标移动到“Advanced BIOS Feature”项。
6
第 1 章 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步骤2 按 Enter 键进入“First Boot Device”设置窗口,如下图所示。
当电脑启动时, 系统首先会执行一 个自检过程,这是 BIOS 功 能 的 一 部 分,通常称为“加电
步骤3 用上下方向键移动光标选择“CD-ROM”项为第一启动设备。
Power 自检” (POST, On Self Test) 。
完整的 POST 自 检包括对 CPU、 系统 主板、基本 640KB 内存、 1MB 以上的扩 展内存、系统 BIOS 测试、 CMOS 中的系 统配置校验、初始化 视频控制器、测试视 频内存、检测视频信 号和同步信号、测试 CRT 接口、检查键 盘、硬盘及光驱子系 统、检查并行接口和 串行接口等。
自检如果发生 错误,将会给出警告 或停机;自检如果通 过,则转入 BIOS 的 下一步骤,尝试从启 动设备启动并将控 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1.2.6 设置 CMOS 默认值
在 CMOS 中有这样的设置项,就是针对把 CMOS 设置乱了后,能够再把 CMOS 改回出厂的默认值,让电脑能够安全启动。
设置 CMOS 默认值的步骤 如下: 步骤1 将光标移到“Load Optimized Defaults”选项,这是“调入最佳设 定值”的意思,即在一般情况下最优化的默认设置。
步骤2 按 Enter 键,屏幕提示“是否载入默认值” 。
步骤3 这里输入“Y”然后回车。
这样,CMOS 中的众多设置选项都变成 默认值了。
如 果 在 该 设 置 下 电 脑 出 现 异 常 , 可 以 用 该 项 上 面 的 “ Load Fail-Safe Defaults”选项来恢复 CMOS 的默认值,该项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安全的设置, 在这种设置下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电脑的性能也可能得不到最充分的发挥。
1.2.7 保存 CMOS 设置
进行上述一系列的 CMOS 设置更改后,必须进行保存并重新启动系统, 所修改的设置才会生效。
步骤1 设置完成后, 连续按 Esc 键返回 CMOS 设置主界面, 并选择 “Save & Exit Setup”项,如下图所示。
7
步骤2 这时会弹出一个红色的警告窗口,询问是否保存并退出,这里输 入“Y” ,并按 Enter 键确认,电脑会自动重新启动,使新的 CMOS 设置生效。
我们前面所做 的改动都需要经过 保存并重新启动才 能够生效哦,一定要 记住!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