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2013年泰安中考初三语文模拟题祥解

2013年泰安中考初三语文模拟题祥解

初三语文模拟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7页,第二卷8至10页。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ué)谄.媚(chán)莘.莘学子(shēn)鳞次栉.比(zhì)B.稽.首(qí)炮.制(páo)戛.然而止(jiá)惟妙惟肖.(xiào)C.绮.丽(qǐ)恫.吓(dòng)锋芒毕露.(lòu)乳臭.未干(xiù)D.惩.罚(chéng)褶.皱(zhě)气冲斗.牛(dǒu)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B.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C.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D.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B.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C.又间.(私自,偷着)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司马迁《陈涉世家》)D.怀怒未发,休.(不祥)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不辱使命》)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内容,应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代的一项是()A.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愚笨)了!B.它们有时把填空点缀..(点缀)得很阴森。

山东省泰安市迎春学校2013届初中语文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泰安市迎春学校2013届初中语文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泰安市迎春学校2013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客观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巢穴(xuã)庇护(bì)笨拙(zhuó)脍炙人口(huì)B.哄笑(hōnɡ)滑稽(jì)瞥见(piý)装模作样(mú)C.虐待(nûâ)祈祷(qǐ)强迫(qiánɡ)载歌载舞(zài)D.炫耀(xuàn)执拗(niù)琐屑(xiâ)锐不可当(dünɡ)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鹜趋之若鹜消逝销声匿迹B .慰籍一片狼藉符合随声附和C .荒僻惊慌失措重叠险象迭生D .隐蔽遮天敝日臂膀断壁残垣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我们周围的事物,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作出智慧的判断。

__再把它加到技能中去,这样就__有技能,__有判断能力,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社会一定非常欢迎你,___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能力的人。

A.如果既又因为B.所以要么要么因为C.如果要么要么因此D.所以既又因此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全球华人踊跃加入为地震灾区捐款和献血的行列中,展现出众志成城....的惊人凝聚力。

B.我们要使博物馆的静态保护和以民间产业开发为特色的动态保护相得益彰....。

C.那耸立在黄海之畔的天然巨石,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惟妙惟肖....,姿态各异。

D.经历过九年前大地震的台湾同胞更能对四川灾民感同身受....,除了出钱出力外,也为灾民祈求平安。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删除“独自”)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山东省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山东省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答在本试题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4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伫.(chù)立澄.(chãnɡ)清可望不可即.(jí) 暴殄.(tiǎn)天物B.冗.(rǒnɡ)杂绮.(qǐ)丽鲜.(xiǎn)为人知锲.(qiâ)而不舍C.稽.(jǐ)首确凿.(záo) 迥.(jiǒnɡ)乎不同怏.(yànɡ)怏不乐D.嫉.(jí)妒亘.(ɡân)古戛.(ɡá)然而止参.(cēn)差不齐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浓阴真谛险象迭生获益匪浅B.闲熟寒噤春华秋实苦心孤旨C.荒缪烦燥来势汹汹人迹罕至D.禁锢潦倒义愤填膺纭纭众生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B.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

著作有《汉宫秋》《牡丹亭》《黄粱梦》等杂剧15种。

与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并称“元杂剧四大家”。

C.《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名利场》《堂•吉诃德》《洗澡》等。

D.《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其代表作有《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4.下列诗句与其他三句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B.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C.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D.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词是()(3分)闻悉令尊..。

..府上,敬请见谅..,但路途迢迢,无以光临..贵体欠安,晚辈多蒙垂爱A.令尊B.垂爱C.光临D.见谅6.用意思相近的成语替换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并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2013年初中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试题

2013年初中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试题

2013年初中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试题2013年初中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试题命题人:张可发单位:泰安十八中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猝然( cù) 倜傥( tì) 媲美( pì) 销声匿迹(nì)B、濒临( pìn) 蹒跚(pán) 诙谐(huī) 锲而不舍(qì)C、炫耀(xuàn) 撰写(zhuàn) 栈桥(zhàn) 吹毛求疵(cī)D、惬意(qia) 骁勇(xiāo) 拮据(jū) 深恶痛绝(wù)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 班斓骄奢永往直前情有可原B. 戳穿座落油光可鉴不可思意C. 取缔慰藉出人头地传种接代D. 端详张皇轻飞曼舞红装素裹3.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好高骛远(追求)豁然贯通(突然)鳞次栉比(梳子)B.万恶不赦(赦免)怒不可遏(阻止)恪尽职守(谨慎而恭敬)C.吹毛求疵(缺点)有例可援(引用)廓然无累(轻松的样子)D.遍稽群籍(停留)锲而不舍(雕刻)狼狈不堪(不能忍受)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影视编剧倪匡老人碌碌终生,荣获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B.一批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区教育系统中的中流砥柱。

C.德州市政府因地制宜,打造了别具特色的减河湿地公园。

D.在明察秋毫的班主任灼灼目光的逼视下,佯装冷静的他不禁有些惊慌失措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B.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能否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说,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很高兴来到山东代表团,看望各位代表和同志们。

泰安市岱岳区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泰安市岱岳区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浙江省衢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卷命题学校:衢州菁才江山实验龙游华外命题人:詹月花何利琴饶国兵考生须知:全卷满分为120分(含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走进春天,固然要以浓烈的深情抒写壮志,以chàng( )快的豪情激荡锐气,但更需要以清醒的头脑沉diàn( )躁动,以厚道的心地稳住偏激,以沉稳的步履踏破沉醉。

走进春天,请不要用piāo( )缈的辉煌打扰我清新的构思,请不要用遥远的成功动摇我亲切的脚步……2.修改病句(2分)(1)傅华同学很勤奋也很智慧,他的数学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

(2)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好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3.古诗词名句默写。

((1)~(3)题必做,(4)(5)两题选做一题)(6分)(1),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2),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冀《论诗》)(3)我校许多退休教师,退而不休,仍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默默地发挥自己的余热,正如清朝龚自珍的诗句说的“,”一样。

(4)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伴的同学即将分别,请你用连续的两句诗来表达离别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雨”的诗句。

(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示例】原句: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改为语气更为强烈的句子: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原句:地球就是我们共有的家园。

改为语气更为强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名著阅读。

(2分)“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半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山东省泰安市青云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青云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青云实验学校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第Ⅰ卷答案请填写在答题栏内。

2.本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颤(chàn)抖狩(shòu)猎骇(hài)人听闻忧心忡(chóng)忡B.奢(shē)望喑(yīn)哑杳(yǎo)无消息获益匪(fěi)浅C.讪(xiān)笑动弹(dàn)怒不可遏(è)从(còng)容不迫D.炽(zhì)痛掺(chān)杂蓬(pén)断草枯广阔无垠(yín)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女佣在一旁说:“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张,我曾想收拾一下,后来发现那是徒劳的。

”B.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谛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C.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阴郁而暗然失色,罩上阴云。

D.杜雍和只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项为之强.(通“僵”,僵硬)惩.(苦于)山北之塞B.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恰当)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放开)C.濯清涟而不妖.(美丽而不端庄)弗敢加.(虚报)也,必以信D.宾客意.(心情)少舒余立侍左右,援疑质.(询问)理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与愿违....,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适得其反)B.当我国体操健儿在奥运会中取得男子团体冠军的那一刻,鸟巢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振聋发聩)C.单位给我俩各派重任,我和他在车站挥手告别,然后就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

泰安市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试题3

泰安市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试题3

泰安市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提.防(tí)蹒.跚(pán)桑梓.(zí)挑拨离间.(jiàn)B、辍.学(chuî)确凿.(zaï)憎恶.(â)肆无忌惮.(dàn)C、隔阂.(hã)烨.(yâ)然笃.(dǔ)信众目睽睽.(kuí)D、罹.难(lí)造诣.(zhǐ)修葺.(qì)接踵.而至(zhǒng)2.选出下列用形似字组词有错误的一项()A、闻名遐迩目不暇接白璧微瑕B、立功渎罪案牍劳形赎职之罪C、百战不殆贻患无穷心旷神怡D、烟雾缭绕字迹潦草脚镣手铐3、以下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B、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C、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D、潭西南而望,斗.(北斗星)折蛇行,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4、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A、它们(鹤群)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乡后方笔直挺身,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不言而喻)。

B、去年,《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与时俱进)。

C、两个杀人狂被美化成“英雄”和“武士”,在日本国内鼓噪..(喧嚷)一时,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受此蛊惑,参军来到中国战场,进行野蛮的杀戮。

D、上中学时的我只能偷偷的看闲书,如今我三十八岁了,也可以像父亲当年一样大摇大摆....(摇摇晃晃)地看闲书了。

5、对下列各项的语法分析不完全正确的是()A、“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狡兔三窟、改革开放”都是主谓短语。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泰安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题第Ⅰ卷(共50分)一、积累运用(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濒(bīn)临悄(qiāo)然鲜(xiān)为人知B.提(tī)防角(jiǎo)色满载(zài)而归C.泥泞(nìng)狩(shòu)猎叱咤(zhà)风云D.栈(zhàn)桥附和(hé)浑身解(jiè)数2、下列词语全都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迫不急待洗濯险象迭生清洌水波鳞鳞B、锲而不舍谰语跚跚来迟噩耗提心掉胆C、头晕目眩决别油光可鉴庖代粼次栉比D、囊萤映雪晨曦不求甚解荫庇天伦之乐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时下,网络最流行的语言是“史上最牛的人”,牛人,多用于贴吧、论坛。

(牛人:喻指那些非常厉害让人赞叹或惊讶的人。

)C、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去国怀乡(国:国都,京城)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砂石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B、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待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5、作品、作家和国籍搭配有误的是()A.《变色龙》高尔基俄国B.《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英国C.《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安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题第Ⅰ卷(共50分)一、积累运用(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濒(bīn)临悄(qiāo)然鲜(xiān)为人知B.提(tī)防角(jiǎo)色满载(zài)而归C.泥泞(nìng)狩(shòu)猎叱咤(zhà)风云D.栈(zhàn)桥附和(hé)浑身解(jiè)数2、下列词语全都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迫不急待洗濯险象迭生清洌水波鳞鳞B、锲而不舍谰语跚跚来迟噩耗提心掉胆C、头晕目眩决别油光可鉴庖代粼次栉比D、囊萤映雪晨曦不求甚解荫庇天伦之乐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时下,网络最流行的语言是“史上最牛的人”,牛人,多用于贴吧、论坛。

(牛人:喻指那些非常厉害让人赞叹或惊讶的人。

)C、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去国怀乡(国:国都,京城)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砂石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B、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待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5、作品、作家和国籍搭配有误的是()A.《变色龙》高尔基俄国B.《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英国C.《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D.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小说“边城”中故事发生的圆形地——湘西茶垌镇去旅游。

7.对下面加线病句,修改不当的一项是()我深深体会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

②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

③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

④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A.①句删去“是否”B.②句“就”改为“才”C.③句“思想开小差”与“小动作”对调D.④句“可能”改为“必定”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地歌。

二、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分,每小题2分)《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这;今义:判断动词)B、委而幸之(去:离开;今义:往、到)C、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兵器;今义:士兵)D、池非不深也(池:池子,用于农业灌溉;今指水塘。

)10、下列各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11、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翻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虽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得到道业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没有得到道业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C、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D、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可是这样却不能够取胜,这是因为天然的时运比不上地理的优势啊。

12、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接着用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13、下列名言警句全部与“人和”有关的一项是()A、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卒子过河,意在吃帅。

B、家和万事兴。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C、吃一堑,长一智。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D、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心齐,泰山移。

(二)、《孔乙己》(10分,每小题2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脸乱蓬蓬的胡子。

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已”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吁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洪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4、“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句揭示了( )A、孔乙己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

B、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地位低下,穿长衫说明他放不下儒生的臭架子。

C、孔乙己是个思想迂腐的读书人。

D、孔乙己没钱,所以只能站着喝。

当时读书人都穿长衫。

所以孔乙己也穿长衫。

15、掌柜的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着钱。

B.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

C.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

D.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

16、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心理特征?对此概括最恰当的词语是()A. 自高自大B. 自鸣得意C. 自欺欺人D. 自我标榜17、此段文字刻画孔乙己,使用的描写方法有()(2分)A、肖像、语言、动作B、肖像、语言、心理C、动作、心理、语言D、心理、语言、肖像18、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增强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

B.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

C.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

D.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

(三)、《大自然的语言》(10分,每小题2分)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甲) 。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乙) 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丙) 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丁) 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9、(甲)(乙)(丙)(丁)四处应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甲)经度 (乙)纬度 (丙)高下 (丁)古今B 、(甲)纬度 (乙)经度 (丙)高下 (丁)古今C 、(甲)经度 (乙)纬度 (丙)古今 (丁)高下D 、(甲)纬度 (乙)经度 (丙)古今 (丁)高下2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的一项是( ) A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B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C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D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21、对第③段中“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举例子 作比较B 、作比较 打比方C 、打比方 列数字D 、举例子 列数字22、对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中的“后者”指代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指第⑤第一句。

B 、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C 、指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D 、指春天提前九天。

23、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B、③段中“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