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三节_寒潮台风(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知识点台风、寒潮、伏旱

高中地理——知识点台风、寒潮、伏旱寒潮是指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高中地理——知识点(1)寒潮寒潮主要发源于高纬地区,主要发生在9月~次年5月(3、4月高峰,11月次高峰),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降低到4℃以下,并且24小时内下降8℃以上,或48小时内下降10℃以上,或72小时内下降12℃以上的冷空气。
寒潮的产生机理如下图:(2)冻害防治植物的冻害,是指气温下降到冰点以下,细胞间隙结冰对植物造成的损害。
主要的冻害防治措施有:①抗冻锻炼,使得植物慢慢适应寒冷;②施肥(沃叶水溶肥),使得植被茁壮生长;③物理防冻,例如掩埋、包扎保温带、浇水等。
高考地理——真题(1)指出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发生寒潮的次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且等值线向东南方向突出。
这表明西北部、长治盆地发生的次数较多。
因此,影响寒潮次数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地形(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盆两高夹一盆的地形有利于冷空气侵入)。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答:水的比热容较大,当寒潮来临时,可以减小地面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进而减轻冻害。
台风、寒潮、伏旱一、台风低压气旋的杰出代表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
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32.7~41.4m/s)的热带气旋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
赤道地区没有台风因为没有地转偏向力台风多形成于5°N—20°N的热带洋面,那里海水温度高,蒸发旺盛,大量的湿热空气膨胀变轻,急剧上升,形成强大的气旋性漩涡。
不同的地区对低压气旋的说法不一样但是本质都是低压气旋监测台风形成用 RS 遥感技术预报及预测台风用 GIS 地理信息系统小提示:台风眼处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2.2 自然灾害:寒潮与台风

一下降10°C以上,并 且在这一天内,其最低气温又在5°C以下 的就称之为寒潮。
2.想一想: (1)形成寒潮源头的天气系统是气旋还是反气旋? 请画出简图(北半球近地面) (2)寒潮南下途中产生的天气系统,是冷锋还是
暖锋?请画出简图
观看下列图片: 寒潮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
(2)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寒潮不易侵入
二.影响我 国的寒潮
寒潮路径
4.(1)我国容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在哪里? (2)我国不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
5.合作探究:寒潮在我国的影响
(1)比较我国北方与南方,寒潮锋面形成的降水,在哪个地 区几率大一些?为什么? 南方;因南方空气湿润 (2)选择填空
2.台风的形成条件
☞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26摄氏度以上) ☞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 ☞动力条件:上升气流和地转偏向力
【合作探究】
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地转偏向力太小,所以不易生成台风。
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高纬度海面水温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
O台风眼
【探究活动】
阅读台风构造示意图,探究以下问题:
(1)台风警报 中,为什么说 “台风中心附 近最大风力”, 而不说“台风 中心最大风 力”? (2)海上船只 遇到台风时, 是否可进台风 眼里避难?
(1)台风警报中,为什么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 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台风眼的周围是宽十几米的云墙区,空气在此急 速旋转上升,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是台风中天气最 恶劣的区域,成为破坏力最强的地带,因此,台风警 报中,总是预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 风中心最大风力”
A
气压 (高)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精品PPT课件

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①耕地复种指数增 加 ;②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③人口的 增加,导致生活、工业用水量增多
雨季未到,降水少;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大; 正值春播,农业用水量大
资料2: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在1951年至l990年 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干旱次数占干旱 和洪涝总次数的56%。 资料3: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是经常的,例如北京地区在 1471~1949年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的。 l637~1643年和l939~1945年干旱竟连续7年之久。l949年以后, 干旱仍有连年发生的现象,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958~1961年连续4 年干旱,农业减产;1966~1968年连续3年干旱;l951~1980年我 国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和伏秋连旱的年份有14次。
7、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 受副高控制,出现高温晴朗 天气,形成“伏旱”
作物生长期、水电和 城市用水需求量大
西南地区降水主要依靠西南季风带 来的降水,一般5-10月为雨季,11 月至次年4月受东北季风影响,降 水少,为旱季,旱季降水不到全年 降水的15%,冬春连旱比较严重
对农作物的生长影 响很大
华南 夏秋 旱
(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 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 城市十分缺水。
5、旱灾应如何防御?
1)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3)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农业生产,改 进生产方式和培育抗旱品种
地理选修五课件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寒潮的特点: 降温幅度大, 风力强,持续 时间长,影响
范围广
寒潮的危害:导 致农作物冻害, 影响交通和电力 供应,引发疾病
和事故
我国台风的分布和特点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浙 江等地
台风的形成与海洋温度、大气 压力、地球自转等因素有关
台风的特点包括:风力强、雨 量大、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
重损失
暴雨:引发洪水、泥 石流等自然灾害
交通中断:影响交通、 通讯等基础设施,导致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5
如何应对干旱、洪涝、 寒潮与台风
应对干旱的措施
节约用水:减少不必 要的用水,提高水资 源利用率
雨水收集:利用雨水 收集系统,收集雨水 用于灌溉和日常生活
节水灌溉:采用滴灌、 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灌溉效率
寒潮的影响和危害
寒潮对交通的影响:可能导 致道路结冰,影响交通出行
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可能导致 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收入
寒潮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导致感 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影响人
们的健康
寒潮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导致 能源消耗增加,影响经济运行
台风的影响和危害
强风:破坏建筑物、 树木、农作物等
风暴潮:导致沿海地 区海水倒灌,造成严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风速 条件,一般需要风速达到 15m/s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湿度 条件,一般需要湿度达到 70%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气压 条件,一般需要气压达到 980hPa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 形条件,一般需要地形较 为平坦,有利于台风的形 成和发展。
04
干旱、洪涝、寒潮与台 风的影响和危害
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提高城市内涝治理能力。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第一讲 常见的自然灾害教案(含解析)高一地理教案

〖第一讲常见的自然灾害〗之小船创作一、读洪涝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基础知识。
1.洪涝灾害的概念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洪涝灾害的分布(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由图甲可知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3.洪涝灾害产生的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
(2)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3)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4)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5)洪涝过后易引发瘟疫,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二、读常见气象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相关知识。
(一)干旱灾害1.概念干旱时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危害(1)造成农业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对畜牧业的影响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3.分布由图可知,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二)台风灾害1.构成由图甲可知,台风由外围大风区、漩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2.源地及其影响范围由图乙可知,西北太平洋是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3.危害(1)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近海养殖。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三)寒潮灾害1.概念寒潮是因为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新高一地理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气象灾害

新高一地理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气象灾害【学习目标】1.了解气象灾害的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洪涝灾害、干旱、台风以及寒潮等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基础知识】一、洪涝灾害1.概念: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3.危害(1)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3)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4)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4.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二、干旱灾害1.概念(1)干旱旱灾: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分布: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3.危害: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也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还会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此外,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三、台风灾害1.概念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2.危害(1)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四、寒潮灾害1.概念: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
初二地理教案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初二地理教案: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一、教学目标1.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形成原因2.掌握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影响和防御措施3.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二、教学过程1. 寒潮(1) 寒潮的概念和形成寒潮是指寒冷空气从北方或西伯利亚流入我国中、东部地区,引发的一种自然灾害,是冬季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
寒潮主要由西伯利亚高压南下所带来,一般是10℃以下,1—3天的时间内,气温明显下降。
寒潮会导致酷寒天气、道路结冰、农作物冻死等严重后果。
(2) 寒潮的影响和防御措施寒潮天气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对于人类和动植物来讲,寒潮的危害都不容小觑。
人们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防御寒潮灾害:•防寒保暖:在室外行动时,要选择适当的服装,穿戴保暖的衣物,尤其是注意保护好头、手、脚等易受寒的部位。
•防止冻伤:注意保暖的同时,要做好冻伤预防工作,如涂抹防冻膏、多喝热水等。
•防止石化:寒潮天气还容易导致建筑物和道路的出现石化现象,特别是连续的寒潮天气容易导致路面或墙面的石化和盐蚀,对行车和建筑物的安全产生较大隐患。
2. 台风(1) 台风的概念和形成台风是海洋上一种强烈的气旋风暴,它由气压低而强劲的风暴潮组成,是我国南方沿海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一般每年6月至11月是台风季节。
台风是随着海洋水温升高,气压变化导致的风暴。
(2) 台风的影响和防御措施台风天气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对于人类和动植物来讲,台风的危害都不容小觑。
人们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防御台风灾害:•尽量不要在台风天气出门,避免危险。
•及时关好窗户、门窗,锁好栅栏,尽量保证房屋的稳固。
•在风强较大的地方,要加固电线杆、防护栏杆等物品,以免被风吹倒。
•遇到危险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报警或求助。
3. 水旱灾害(1) 水旱灾害的概念和形成水旱灾害包括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水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如台风、暴雨、雪灾等天气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等。
(2) 水旱灾害的影响和防御措施水旱灾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三节寒潮

3.寒潮的利弊 寒潮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 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
2.寒潮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很大。读下图,回 答问题。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 害的原因。
(2)除了冻害,寒潮还会带来什么危害? (3)寒潮天气不仅能造成危害,也有许多益处,请简 要说明。 解析:第(1)题,据图例的分布状况可知冻害随纬度
(2)天气系统:快行冷锋。
2.多发季节
(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出现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 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
(2)原因主要是考虑降温幅度,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 转换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 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 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思考探究:本次我国寒潮是何种因素导致? 提示:冷锋。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升高而更加严重。
由经纬度位置推出甲位于四川盆地,周围高山阻挡了 寒潮的侵入,故无冻害。第(2)题,联系所学知识及亲身 经历可知除了冻害之外寒潮还会带来大风、雪灾等,会影 响海上船只通讯、通电、交通等。第(3)题,联系实际进 行思考可知寒潮有以下益处:带来风力资源、解除旱灾、 杀灭害虫等。
答案:(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寒潮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知道:寒潮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小时内
可能或者 已经受热 带气旋影 响,平均 风力12级 以上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8级 以上。 防御措施: 1.幼儿园、托儿所和中小学停课,学校和托幼机构应指派专 人负责保护到校的学生和入园(托)的儿童; 2.进入防风状态,停止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船舶到避风 场所避风; 3.危险地带人员撤离,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4.各职能部门做好相关防御准备,临时避险场所开放。
业等
2、台风防御
加强监测、预报 搞好宣传、提高防台风意识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
探究:试评价台风的功与过。
过:台风登陆时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大 量的财产损失和部分的人员伤亡,并可能引发山洪、滑 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功:台风登陆能够给陆地带来大量的降水,同时也可 以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附1)
(2.和3.题)归纳总结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影响: ①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削弱作用:地形的走向与冷空气 移动方向垂直,阻挡冷空气前行,从而削弱冷空气的影 响,如我国的阴山、秦岭、南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②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助长作用:地形的走向与冷空气 移动方向平行,形成冷空气的前行通道,进而加剧冷空 气的移动,如我国东部像太行山这样的大致呈南北走向 的山脉或山地缺口处,使入侵我国的寒潮很容易进入黄 河流域,甚至是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 ③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涉引作用:如大兴安岭西坡缓东 坡陡,西部缓坡涉引冷空气很容易爬上山顶后长驱直下, 加剧东北部地区的降温幅度。
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热带气旋强烈发 概念: 展。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 最多的海域
发生季节: 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台 风
路径: 从源地向西北、北、东北等方向。 影响范围: 台风在我国登陆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 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我国沿海其他省 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 灾害形式: 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狂风具有巨 大的摧毁力;特大暴雨,常造成洪水灾 害,及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有利方面: 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可以解除或缓和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 预防:加强监测和预报
呼吸道疾病:感冒、 气管炎、哮喘 心血管疾病:冠心 病、中风、心肌梗 塞、心绞痛
寒潮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很 多灾难,那它是不是一无是处呢?
寒 潮 的 功
寒潮带来的大雪可保护农作物安全越冬; 春暖融化又可减轻农田春旱; 强烈低温可以冻死一些害虫; 寒潮能带来风力资源;
总体上看“过” > “功”
2、如何预防
气温 很低
空气密度 很大,气 压很高
强冷空气 吹向低纬 地区
快行 冷锋
大风、降温、雨 雪、冰冻等天气
暖气团 冷气团
寒 潮 入 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 国 路 线图
影响我国的寒潮
阅读思考
1.影响我国的强冷空气的源地在哪里?产生
寒潮的主要动因是什么?
源地: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动因:强冷高压与南方的低压形成气压梯度
台风结构图
旋涡风雨区
台风眼
外围大风区
A
O
B
试在下列坐标图中分别作出上图中沿AB线的气压、气温、 降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气压 气温 降水
O
O
O
探究
海上船只遇到台风时,是否可以躲进台风眼里避难?
台风在水平方向上有三个明显的不同部位。从中心向外,依 次是台风眼区、云墙区和旋转雨带。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 该处气压最低,温度最高,天气晴朗。其直径平均为25千米, 大的可达60~70千米。身临其境的海员把台风眼称为台风中 的“世外桃源”。台风眼的周围是宽十几米的漩涡云雨区, 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地区,凡摧毁性的大风、暴雨均集中 于此。漩涡云雨区外是大风区,风力大降水相对减少。 不可以。因为台风是一边旋转一边前进的,也就是说台风 眼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要想使船只始终保持在台风眼区 是很难办到的。更何况,台风眼四周有巨大的云墙和狂风 恶浪,破坏力最强,船只很难安全进入台风眼。所以,若 遇台风,最好设法避开它,千万不要盲目往台风眼里闯。
⑶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 ABDE 是____(多项选择)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频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羽绒服装热销 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 物生长
新高中地理课程授课:课题
600-1000km
台风—西北太平洋上(海面温度在26℃)中心
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 ◆读一读◆热带气旋强度等级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呢?主要发生 在什么季节?
西北太平洋 —频率最高, 强度最大
我国沿海地区 (主要集中在 广东、海南、 福建等省)频 受台风袭击。
每年夏秋季节
世界台风(飓风)多发区域:西北太平洋(发生频率最高、 强度最大)、西大西洋、北印度洋
台风灾害与防御
1、台风灾害 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造成。 拔树倒屋、摧毁设施(损坏地面建筑和 通信设施) 生命伤亡 河堤决口、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 财产受损 破坏海堤、淹没岛屿、影响各种海上作
(1)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中国气象局发布寒潮的标准:当冷空气过境后, 凡气温24小时内下降10º C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的最低 气温在5º C以下。
(2)人们做好防寒潮准备
例一、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 严重影响。联系2005年元旦前后上海市经历的一次寒潮过程, 回答问题。 ⑴.读“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分析这次寒潮过境 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气温较高(受暖空气控制)、气压较低 过境前: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骤降,风力加大(伴有雨雪) 过境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较低(受冷空气控制)、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过境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伯利亚、蒙古 ⑵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于__________一带。
知 识 回 顾
冷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
冷锋:阴雨雪、大风、降温
暖锋:连续性降水
低
高
气旋——阴雨天气
反气旋——晴朗天气
第 三 节
一、寒潮发生的原因
日照时间短, 冬半年 太阳高度小 高纬度 冰雪对太阳辐 地区 射的反射力强
寒
潮
概念: 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并伴有
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深圳市台风预警信号分为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 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48小时内 可能受热 带气旋影 响
24小时内 可能或者 已经受热 带气旋影 响,平均 风力6级 以上
24小时内 可能或者 已经受热 带气旋影 响,平均 风力8级 以上
12小时内 可能或者 已经受热 带气旋影 响,平均 风力10级 以上
七、危害
1、农牧业生产
强降温、雨雪—— 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
大风——
海上渔业生产的大敌
摧毁建筑物
沙尘暴
2、交通运输
今年的雪灾, 使一些车站道岔冻 结,铁轨被埋,列 车运行受阻。
雨雪过后,道 路结冰打滑,致使 京珠高速部分路段 封道。
3、通信和输电线路
通信、输电线路中断
4、人体健康
大风降温——
阅读思考
问题探究
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3.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
影响我国的台风
三、台风的路径
①影响我国的台风 形成源地在哪里? 移动方向如何? ②读图说出:影响 我国的台风路径有 几条?
阅读思考
C
◎B 福州
左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运行路线图,看图 回答: 偏北 1、当台风中心位于A位置时,福州吹 风; 静 2、当台风中心位于B位置时,福州 风; 晴朗无雨 天气情况是 ; 偏南 3、当台风中心位于C位置时,福州吹 风。
中心附近最 6~7级 8~9级 10~11 大风力 级
热带 低气压 热带 风暴 强热带 风暴
>12级
名 称
西北太平洋 —台风 大西洋、印度洋
—飓风
低压与气旋
低
低
北半球逆时针
南半球顺时针
地 面
以阴雨天气为主
影响我国的台风
一、台风的形成 1.台风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哪些? ①洋面条件:足够广阔的热带或副热带洋面, 温度在26°C以上; ②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 ③动力条件: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升, 水平方向上受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 2.台风能量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海水蒸发,水汽凝结成云而释放的大量热能。 3.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夏秋季节(7—9月最多)
2.寒潮锋面过境时,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状况?
(降温,阴、雨、雪,大风等)
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
影响我国的寒潮
问题探究
1.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 岛等地不易受寒潮侵袭,为什么? 原因: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 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冷空气势力不断减 弱;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因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