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道窑设计计算指导书

合集下载

辊道设计计算书2020

辊道设计计算书2020

轮 胎 辊 道 输 送 机科研设计计算书(1)辊子输送机的型式、长度以及布置方式。

(2)物品的输送量(单位时间内输送的物品件数)、输送速度、载荷在辊子输送机上的分布情况。

(3)单个物件的质量、材质、外形尺寸。

(一)辊子长度圆柱形辊子输送机直线段的辊子长度一般可参照图18-17,按下式计算:L=B+△B 18-1式中 L=辊子长度,mmB=物件宽度, mm△B=宽度裕量,mm,可取△B=50~150mm图18-17 圆柱形辊子输送机断面图对于底部刚度很大的物件,在不影响正常输送和安全的情况下,物件宽度可大于辊子长度。

采用轮形辊子的多辊(短辊)输送机,其输送宽度一般可参照图18-18,可按下式计算:W=B+△B 18-2式中 W=输送宽度,mmB=物件宽度,mm△ B=宽度裕量,mm,可取△B=50mm。

图18-18 多辊(短辊)输送机断面图 图18-19 圆弧段的圆锥形辊子当多辊少于4列时,只宜输送刚度大的平底物件,物件宽度应大于输送宽度,可取W=(0.7~0.8)B。

辊子输送机圆弧段的圆锥形辊子,其辊子长度可参照图18-19,按下式计算: l=B R L B R △+-++22)2/()( 18-3式中 l=圆锥形辊子长度,mmR=圆弧段内侧半径,mmB=物件宽度,mmL=物件长度,mm△B=宽度裕量,mm,可取△B=50~150mm,B 较大时取大值。

在既有直线段又有圆弧段的辊子输送机线路系统中,输送同一尺寸宽度的物件,圆弧段的辊子长度要大于直线段的辊子长度。

一般取圆弧段的辊子长度作为该线路系统统一的辊子长度。

(二)辊子间距辊子间距P 应保证一个物件始终支撑在3个以上的辊子,一般情况下可按下式选取 P=31L 18-4 对要求输送平稳的物品 P=(5141~)L 18-5式中 P---辊子间距mmL---物件长度mm(三) 辊子直径辊子直径D 与辊子承载能力有关,可按下式选取:F≤[F] 18-6式中 F---作用在单个辊子上的载荷,N[F]---单个辊子上的允许载荷,N作用在辊子上的载荷F,与物件质量,支承物件的辊子数以及物件底部特性有关,可按下式计算:F=mg/(K 1K 2n) 18-7式中 m---单个物件的重量,kgK 1---单列辊子有效支承系数,与物件底面特性及辊子平面度有关,一般可取K 1=0.7,对底部刚度很大的物品,可取K 1=0.5;K 2---多列辊子不均衡承载系数,对单列辊子,取K 2=1,对双列辊子,取K 2=0.7~0.8:n---支承单个物件的辊子数g---重力加速度,取g=9.81m/s 2单个辊子的允许载荷[F],与辊子直径及长度有关,可从产品样本中查取。

辊道窑设计计算

辊道窑设计计算

我说设计的生产抛光砖的辊道窑,长131m,宽2m,高1.2m(辊上0.5m,辊下0.7m),年生产任务350万片,属大型辊道窑。

最高温度为1350℃,使用的燃料为焦炉煤气。

一: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院(系)材料学院2010 年7 月1日二. 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2.1 内宽的确定2.1.1 窑内宽初步确定内宽坯体尺寸=产品尺寸/(1-烧成收缩)=600/(1-10%)=666.67mm为计算窑内宽方便取为667mm,我设计的是两片并排烧,两侧坯体与窑墙之间的距离取185mm,两片砖间距300mm. 所以B=2×667+2×185+300=2000mm,取B=2000mm。

2.1.2确定内宽窑内宽B=667+2×185+300=2000mm,取B=2000mm。

2.2 窑体长度的确定2.2.1 窑体长度的初步确定生产任务G同一列砖砖距取50 mm ,则装窑密度(件/每m窑长)所以窑长=129m2.2.2窑体有效长度的计算因为是辊道窑,设设三个砖为一节,则每节长度为(667+50) 3=2150mm ,节数=(节)取节数为 60节。

因而窑长度为: mm再加上进口和出口各两米所以总长为129+4=133m2.3 窑内高度的确定辊道窑的内高被辊子分隔成辊上高和辊下高两部分。

内高是制品在窑内传热和烧成的空间,内高必须合理,既能有利于产品换热满足烟气有足够的流动空间,又必须满足一定的烧成空间和冷却空间,所以,内高的确定有一定的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查阅资料,我设计的窑炉内高如下表:三烧成制度的确定窑炉的烧成制度取决于坯釉料的组成和性质、坯体的造型、大小和厚度以及窑炉结构、装窑的方法、燃料种类等等因素。

而烧成制度主要包括温度曲线、压力曲线和气氛控制。

烧成制度的制定原则有以下四点:•在各阶段应有一定的升降温速度,不得超过;•在适宜的温度下应有一定的保温时间,以使制品内外温度趋于一致,皆达到烧成温度,保证整个制品内外烧结;•在氧化还原阶段应保持一定的气氛制度;•全窑应有一个合理的压力制度,以确保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的实现。

年产70万㎡玻化砖气烧辊道窑设计教材

年产70万㎡玻化砖气烧辊道窑设计教材

年产70万㎡玻化砖气烧辊道窑设计(窑炉课程设计)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14级材料工程技术学生姓名:柳俊峰指导老师:肖素萍2016年 06月 24日一、原始资料收集设计前必须根据设计任务收集所需的原始资料。

设计原始资料如下:1.产量:年产700000㎡地砖;2.产品规格:500×500×12 (㎜),密度:2.3㎏×310kg/3m ;3.年工作日:335天;4.燃料:液化石油气(热值100 3/MJ m ,主要成分丙烷,丁烷,气液共存压力0.88~1.47Mpa ,出自《热工手册》);5.坯入窑含水量:≤2﹪;6.原料组成:2SiO 23AL O23Fe O 2TiOCa O MgO 22K O Na O + 灼减 7019.5 0.4 0.2 0.1 0.84.0 4.2 7.最高烧成温度:1250℃;8.烧成合格率:90%;9.烧成制度:(1)温度制度:烧成周期—48分钟;(2)气氛制度:全窑氧化气氛;(3)压力制度:预热带负压操作-40-25Pa 烧成带微正压<8Pa,冷却带正压;二、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2.1进窑砖坯尺寸:产品规格:500×500×12 mm产品宽度500mm ,考虑烧成收缩为5%,四周预留抛光尺寸为7mm,则:坯体尺寸=产品尺寸÷(1-烧成收缩)=500÷(1-5%)+2×7 540≈mm2.2内宽的确定与排砖方法:由于现在的辊棒等材料性能的提高,且辊道窑大多采用吊顶结构,所以此次设计成宽体辊道窑。

再根据产量,所用的燃料(液化石油气)等因素,所以暂定窑内宽B =2000mm 。

而坯体离窑墙内壁一般有100~200 mm 间隙,取150 mm 。

根据了解,横向的坯体是紧贴在一起,并没有留间隙。

所以内宽等于砖坯尺寸×每排片数+砖坯离窑内壁的间距。

则可排砖数为:n (20002150)540 3.15=-⨯÷≈ 片故确定并排3片,则窑内宽 B=540×3+150×2=1920 ㎜最后定窑内宽为 1920 mm 。

辊道窑窑炉设计

辊道窑窑炉设计

辊道窑窑炉设计辊道窑窑炉设计1 前言陶瓷窑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歇式窑炉,比如梭式窑;另一种是连续式窑炉,比如本设计书设计的辊道窑。

辊道窑是当代陶瓷工业的先进窑炉,我国70 年代开始已陆续应用于日用陶瓷工业、建筑陶瓷工业。

80 年代后,滚到窑已广泛地用于我国建陶工业中。

辊道窑由于窑内温度场均匀,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也为快烧提供了条件;而快烧又保证了产量,降低了能耗。

产品单位能耗一般在2000~3500 kJ/kg ,而传统隧道窑则高达5500~9000 kJ/kg 。

所以,辊道窑是当前陶瓷工业中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先进窑型,在我国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烧成在陶瓷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

烧成过程严重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烧成也由窑炉决定。

在烧成过程中,温度控制是最重要的关键。

没有合理的烧成控制,产品质量和产量都会很低。

要想得到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提高产量,首先要有符合产品的烧成制度。

然后必须维持一定的窑内压力。

最后,必须要维持适当的气氛。

通过对其窑炉结构和控制的了解,借鉴经验数据,本文设计的辊道窑,全窑长200 米,内宽2.81米,烧成温度是1180 摄氏度,燃料采用天然气,单位质量得产品热耗为2543.6 kJ/kg。

热效率高,温度控制准确、稳定,传动用电机、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结构,联接方式主要采用弹簧夹紧式,从动采用托轮磨擦式,传动平衡、稳定,维护方便,控制灵活。

经过紧张的三周,有时候,特别是画图时,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我们来说,很是不容易,进入状态时饭也顾不上吃,叫外卖,夜以继日的,就像绣花一样,不经历还真不知道这其中的滋味,我想这次的窑炉设计实习,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设计的本身,还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细致,什么叫技术。

在此,特别感谢周露亮、朱庆霞、孙健、李杰几位老师的细心指导,没有他们的指导,我们就无从下手。

由于水平所限,设计书中一定有不少缺点和不足之处,诚挚地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2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日产10000 平米玻化砖辊道窑设计设计任务:日产10000 平米玻化砖天然气辊道窑炉设计(一)玻化砖1.坯料组成(%):SiO2 Al2O3 CaO MgO Fe2O3 K2O Na2O I.L68.35 16.27 2.30 2.65 0.85 1.76 2.15 4.852.产品规格:400×400×8mm,单重3 公斤/块;3.入窑水分:<1%4.产品合格率:95%5.烧成周期:60 分钟(全氧化气氛)6.最高烧成温度:1180℃(温度曲线自定)(二)燃料天然气CO H2 CH4 C2H4 H2S CO2 N2 O2 Qnet(MJ/Nm3)0.2 0.2 95.6 3.5 0.3 0.1 0.1 0 41.58(三)夏天最高气温:37℃3 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3.1 窑内宽的确定产品的尺寸为400×400×10mm,设制品的收缩率为8%。

辊道窑窑炉设计说明

辊道窑窑炉设计说明

辊道窑窑炉设计说明辊道窑窑炉设计1 前言瓷窑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歇式窑炉,比如梭式窑;另一种是连续式窑炉,比如本设计书设计的辊道窑。

辊道窑是当代瓷工业的先进窑炉,我国70 年代开始已陆续应用于日用瓷工业、建筑瓷工业。

80 年代后,滚到窑已广泛地用于我国建工业中。

辊道窑由于窑温度场均匀,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也为快烧提供了条件;而快烧又保证了产量,降低了能耗。

产品单位能耗一般在2000~3500 kJ/kg ,而传统隧道窑则高达5500~9000 kJ/kg 。

所以,辊道窑是当前瓷工业中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先进窑型,在我国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烧成在瓷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

烧成过程严重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烧成也由窑炉决定。

在烧成过程中,温度控制是最重要的关键。

没有合理的烧成控制,产品质量和产量都会很低。

要想得到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提高产量,首先要有符合产品的烧成制度。

然后必须维持一定的窑压力。

最后,必须要维持适当的气氛。

通过对其窑炉结构和控制的了解,借鉴经验数据,本文设计的辊道窑,全窑长200 米,宽2.81米,烧成温度是1180 摄氏度,燃料采用天然气,单位质量得产品热耗为2543.6 kJ/kg。

热效率高,温度控制准确、稳定,传动用电机、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结构,联接方式主要采用弹簧夹紧式,从动采用托轮磨擦式,传动平衡、稳定,维护方便,控制灵活。

经过紧的三周,有时候,特别是画图时,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我们来说,很是不容易,进入状态时饭也顾不上吃,叫外卖,夜以继日的,就像绣花一样,不经历还真不知道这其中的滋味,我想这次的窑炉设计实习,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设计的本身,还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细致,什么叫技术。

在此,特别感周露亮、朱庆霞、健、杰几位老师的细心指导,没有他们的指导,我们就无从下手。

由于水平所限,设计书中一定有不少缺点和不足之处,诚挚地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2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日产10000 平米玻化砖辊道窑设计设计任务:日产10000 平米玻化砖天然气辊道窑炉设计(一)玻化砖1.坯料组成(%):SiO2 Al2O3 CaO MgO Fe2O3 K2O Na2O I.L68.35 16.27 2.30 2.65 0.85 1.76 2.15 4.852.产品规格:400×400×8mm,单重3 公斤/块;3.入窑水分:<1%4.产品合格率:95%5.烧成周期:60 分钟(全氧化气氛)6.最高烧成温度:1180℃(温度曲线自定)(二)燃料天然气CO H2 CH4 C2H4 H2S CO2 N2 O2 Qnet(MJ/Nm3)0.2 0.2 95.6 3.5 0.3 0.1 0.1 0 41.58(三)夏天最高气温:37℃3 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3.1 窑宽的确定产品的尺寸为400×400×10mm,设制品的收缩率为8%。

辊道窑窑炉设计说明

辊道窑窑炉设计说明

辊道窑窑炉设计1 前言瓷窑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歇式窑炉,比如梭式窑;另一种是连续式窑炉,比如本设计书设计的辊道窑。

辊道窑是当代瓷工业的先进窑炉,我国 70 年代开始已陆续应用于日用瓷工业、建筑瓷工业。

80 年代后,滚到窑已广泛地用于我国建工业中。

辊道窑由于窑温度场均匀,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也为快烧提供了条件;而快烧又保证了产量,降低了能耗。

产品单位能耗一般在 2000~3500 kJ/kg ,而传统隧道窑则高达 5500~9000kJ/kg 。

所以,辊道窑是当前瓷工业中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先进窑型,在我国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烧成在瓷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

烧成过程严重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烧成也由窑炉决定。

在烧成过程中,温度控制是最重要的关键。

没有合理的烧成控制,产品质量和产量都会很低。

要想得到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提高产量,首先要有符合产品的烧成制度。

然后必须维持一定的窑压力。

最后,必须要维持适当的气氛。

通过对其窑炉结构和控制的了解,借鉴经验数据,本文设计的辊道窑,全窑长 200 米,宽2.81米,烧成温度是 1180 摄氏度,燃料采用天然气,单位质量得产品热耗为 2543.6 kJ/kg。

热效率高,温度控制准确、稳定,传动用电机、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结构,联接方式主要采用弹簧夹紧式,从动采用托轮磨擦式,传动平衡、稳定,维护方便,控制灵活。

经过紧的三周,有时候,特别是画图时,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我们来说,很是不容易,进入状态时饭也顾不上吃,叫外卖,夜以继日的,就像绣花一样,不经历还真不知道这其中的滋味,我想这次的窑炉设计实习,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设计的本身,还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细致,什么叫技术。

在此,特别感周露亮、朱庆霞、健、杰几位老师的细心指导,没有他们的指导,我们就无从下手。

由于水平所限,设计书中一定有不少缺点和不足之处,诚挚地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2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日产 10000 平米玻化砖辊道窑设计设计任务:日产 10000 平米玻化砖天然气辊道窑炉设计(一)玻化砖1.坯料组成(%):SiO2Al2O3CaOMgOFe2O3K2ONa2OI.L2.产品规格:400×400×8mm,单重 3 公斤/块;3.入窑水分:<1%4.产品合格率:95%5.烧成周期:60 分钟(全氧化气氛)6.最高烧成温度:1180℃(温度曲线自定)(二)燃料天然气COH2CH4C2H4H2SCO2N2O2Qnet(MJ/Nm3)(三)夏天最高气温:37℃3 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3.1 窑宽的确定产品的尺寸为400×400×10mm,设制品的收缩率为 8%。

窑炉设计辊道窑

窑炉设计辊道窑

景德镇陶瓷大学《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245万平米玻化砖液化气辊道窑设计学号:.201310260130姓名:黄慧莹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O一六年六月六日目录1前言 (1)2设计任务书 (2)3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3)4烧成制度的确定 (5)5工作系统的确定 (6)5.1 排烟系统 (6)5.2 燃烧系统 (6)5.3 冷却系统 (6)5.4 传动系统 (7)5.5 窑体附属结构 (8)5.6 窑体加固钢架结构形式 (9)6燃料燃烧计算 (10)6.1 空气量 (10)6.2 烟气量 (10)6.3 燃烧温度 (11)7窑体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11)8热平衡计算 (13)8.1 预热带及烧成带热平衡计算 (11)8.2 冷却带热平衡 (19)9烧嘴的选用 (26)参考文献 (29)1.刖言《热工过程及设备》作为一门热工以及材料专业的专业课程,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热工过程及设备》课程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根据当前的社会和科学环境,不断创新,最大可能的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方面考虑,设计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窑炉,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智力支持。

通过课程设计辊道窑,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去研究解决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本设计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设计与绘图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窑炉设计的程序、过程和内容;进一步了解窑炉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窑炉设备的工作原理,工程制图方法和编制设计说明书的方法。

辊道窑属于连续性窑炉,传动方式有斜齿轮传动及链条传动两种形式,一般以刚玉瓷辊作为传动辊子运载产品。

按加热方式可分为火焰加热辊道窑炉和电加热辊道窑炉两类。

可根据要求通气氛。

辊道窑是当代陶瓷工业的先进窑炉,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快烧连续式工业窑炉,目前已广泛用于釉面砖、墙地砖、抛光砖、彩釉砖等建筑陶瓷工业生产中。

辊道窑炉设计书 3

辊道窑炉设计书  3

景德镇陶瓷学院《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105万平米玻化砖辊道窑设计目录前言 (3)一:设计任务书 (4)二: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5)三:工作系统的确定 (9)四:窑体材料的确定 (13)五:燃料及燃烧计算 (14)六:预热带、烧成带热平衡计算 (15)七:冷却带热平衡计算 (22)八:排烟管道尺寸 (28)九:参考文献 (29)前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陶瓷工业在人民生产、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陶瓷的发展与窑炉的改革密切相关,一定结构特点的窑炉烧出一定品质的陶瓷。

因此正确选择烧成窑炉是获得性能良好制品的关键。

陶瓷窑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歇式窑炉,比如梭式窑;另一种是连续式窑炉,比如辊道窑。

辊道窑由于窑内温度场均匀,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也为快烧提供了条件;而辊道窑中空、裸烧的方式使窑内传热速率与传热效率大,又保证了快烧的实现;而快烧又保证了产量,降低了能耗。

产品单位能耗一般在2000~3500 KJ/Kg ,而传统隧道窑则高达5500~9000 KJ/Kg 。

所以,辊道窑是当前陶瓷工业中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先进窑型,在我国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烧成过程中,温度控制是最重要的关键。

没有合理的烧成控制,产品质量和产量都会很低。

要想得到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提高产量,首先要有符合产品的烧成制度。

然后必须维持一定的窑内压力。

最后,必须要维持适当的气氛。

这些要求都应该遵循。

我设计的辊道窑是连续式窑。

窑炉总长余米,内宽米,烧成温度是摄氏度。

燃料采用0#柴油。

我设计的辊道窑,窑体趋向轻型化,燃料清洁化,烧成质量好,产量高,年产量达百万平方米。

全窑采用新型耐火材料,改善了窑炉的保温性。

一、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年产量105万m2玻化砖辊道窑设计1.2 设计技术指标、参数:1、坯料的化学组成(%):2、产品的规格:600×600×11mm3、入窑水分:1.2%4、产品合格率:98%5、工作日:3306、烧成周期:68分钟7、最高烧成温度:1190o C8、气氛制度:全氧化气氛 9、燃料:0#柴油Qnet=41800KJ/Nm 3二、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2.1 窑内宽的确定产品规格:600×600×9 mm ,可知砖的宽度为600 mm ,考虑到烧成收缩率为10%,则:1产品尺寸坯体尺寸=-烧成收缩率600110%=-666.7 m m =坯体离窑墙内壁一般应有100~200 mm 间隙,取150 m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辊道窑设计计算指导书辊道窑的设计计算包括:窑体主要尺寸计算,燃料燃烧计算、热平衡计算、通风阻力计算等。

一、原始资料收集设计前必须根据设计任务收集所需的原始资料,设计原始资料如下:1、产量:年产150万m2瓷砖。

2、产品规格: 400×400×9(mm)3、年工作日:300天4、燃料:半水煤气,热值5100.6kJ/m3,压力0.1—0.16MPa,供气量800m3/h。

5、坯入窑含水量:≤2%6、原料组成:中粘性土,低粘性土,风化长石各占30%。

还有适量低温溶剂原料。

7、烧成制度(1)温度制度①烧成周期:60min②各带划分:各段温度与时间划分如表1。

表1 各段温度的划分与升温速率(2)气氛制度:全窑氧化气氛。

(3)压力制度,预热带-40~-25Pa;烧成带<8Pa。

二、窑型选择选择全窑氧化气氛辊道窑,利用余热干燥生坯和进窑坯,热效率高;温度控制准确、稳定;传动用传统链条传动,磨擦式联接辊筒,传动平衡,维护方便,无级调速,控制灵活。

三、窑体主要尺寸的计算1、窑内宽:这里以400mm×400mm产品进行计算,取内宽1.9 m,可并排4片砖。

2、内高取:第1—4节、20-29节:582mm;第5-20节;825mm。

3、窑长:按式(1—2)计算窑容量:窑容量=同一列砖砖距取40mm,则:装窑密度=(m2/每m窑长)故窑长L=240/1.45=165.5172m利用装配式,由若干节联接而成,设计每节长度为6360mm,节间联接长度8mm,总长度6368mm,节数=166/0.6368=26.06节,取节数为27节。

因而窑长度为:L=6360×27=171720mm各带长度:窑前段:171720×13%=22323,取4节,长度=25472 (mm)预热带:171720×33%=56667.6,取9节,长度=57312 (mm)烧成带:171720×20%=34344,取6节,长度=38208 (mm)冷却带:171720×34%=58384,取10节,长度=63680(mm)四、工作系统A.通风系统在第5节窑顶及两侧下方各设置一对抽烟口(主抽烟口),设置抽烟风机A抽出烟气(抽烟管中间设置热交换器);A风机抽出烟气部分送入窑前段(在第4节窑顶、辊道下部设置进气口),部分经烟囱排出;在第1节窑顶、辊道下部设置一抽风口,由窑前段抽风机抽出烟气经烟囱排空。

由助燃风机B供应燃烧器的燃烧空气;由急冷风机C供应第19节急冷空气。

在第21—23节窑顶部、下部各设置一抽热风口,第21节为主抽风口,由抽风机E抽出热风部分送入窑下面干燥器(在窑下干燥器的第19节一侧窑墙设置一进热风口),其余热风经烟囱排空。

第27节窑顶部、底部各设置一排风扇,以450向窑内吹入冷空气。

热交换风机G将冷空气送入热交换器,空气被加热后送入窑下干燥器(在窑下干燥器的第3节一侧设置一进气口),在干燥器第1节一侧设置一抽风口,由干燥器抽风机F抽出废气经烟囱排出;在干燥器第24节一侧设置吹冷风机。

在第5—18节,节之间辊道上、下方各设置档板,上方采用耐火纤维板吊挂,下方用高铝砖砌筑;12节、16节在靠近窑尾处再增设一档板。

在进窑口,第3节靠近窑尾处,第3、4节,18、19节,21、22节,节之间设置闸板。

B.燃烧系统1、烧嘴设置在第5—16节和第18节,每节分别在辊上、下各设置两对烧嘴,辊上下烧嘴及对侧烧嘴均互相错开排列。

在辊道上方每个燃烧器对侧窑墙分别设置一个火焰观察孔。

2、煤气输送装置煤气由升压风机升压,通过管道、阀门、总管煤气处理系统,送至各节烧嘴,助燃空气由风机通过管道、阀门送到烧嘴。

总管煤气处理系统:汽水分离器→过滤器→过滤器→调压器。

煤气总管尺寸,参考引进窑尺寸,考虑本厂煤气热值较低及为了较好稳定煤气压力,内径选取偏大值,故内径取200mm。

C、检查处理系统第1—3节,每节分别在两侧辊上、下各设一对检查处理口,上、下对侧互相错开;第4节、17节在两侧辊下方各设置一个检查处理口,位置靠近窑尾方向;第5—16节和第18节,每节分别在辊下方设置一个检查处理口,对侧错开;第19—23节,每节分别在两侧下方各设置3个检查处理口,对侧相对。

五、窑体材料整个窑体由金属支架支承,窑体外壳除第4—8节的顶部外,都由金属板构成,第24节全部由金属板及支架构成。

支承钢架结构仿制引进窑,省略设计计算。

窑体材料的选择如表3所示。

表3窑体材料的选择六、燃料燃烧计算1、空气量(标准情况下)当Q DW<5100.6kJ/m3时,用经验公式:理论空气量=0.209*5100.6/1000=1.066取空气过剩系数1.66实际空气量:=1.22592、烟气量(标准情况下)当Q DW<5233.8kJ/m3时,用经验公式:理论空气量0.173*5100.6/1000 +1=1.882实际烟气量:V g=1.882+(1.15-1.0)×1.066=2.0419(m3/m3煤气)3、燃烧温度理论燃烧温度已知t a=t f=20℃→℃),c f=1.32kJ/(m3·℃)设t th=1500℃,查有关表得c f=1.635(kJ/m3·℃)T=1545.26(℃)求得温度与假设温度相对误差:1545.26-1500/1545.26=2.9%,所设合理,取高温系数=0.85,实际温度t p=0.85×1564=1329℃,比要求温度1245℃高出68.25℃,基本合理。

热平衡计算热平衡计算包括预热带、烧成带热平衡计算和冷却带热平衡计算,这里仅以预热带、烧成带热平衡计算为例来说明其计算方法,冷却带热平衡计算在此略去。

预热带、烧成带热平衡计算的目的在于求出燃料消耗量。

热平衡计算必须选定计算基准,这里时间以1h为计算基准,0℃为基准温度。

A.热收入项目第1-3节热源为烟气余热,即利用烟气带走显热,所以1—3节不列入热平衡计算中,但是计算时,应以第3节坯体计算坯体带入显热,以第4节烟气温度值计算烟气带走显热。

1、坯体带入显热Q1取烧成灼减5%入窑干制品质量1500000*17.87/300*24*0.9*0.95=4354入窑制品含自由水2%,湿基制品质量4443制品入窑第4节时温度t1=250℃,入窑制品比热容C=0.84+26*10*250=0.905(℃)4354*0.905*250=9850922、燃料带入化学热及显热Q f煤气低热值Q DW=5100.6kJ/m3入窑煤气温度t f=20℃,20℃时煤气比热溶C f=1.32kJ/(m3·℃)设煤气消耗量为xm3/h=x(5100.6+1.32*20)=5127x3、助燃空气带入显热Q a助燃空气温度t a=20℃,20℃时空气比热容C a=1.30kJ/(m3·℃)助燃空气实际总量V a,总=V a·x=1.23x(m3/h)=V a,总c a t a=1.23x×1.3×20=31.9x(kJ/h)4、预热带漏入空气带入显热Q。

取预热带空气过剩系数,漏入空气温度t a=20℃, C a=1.3漏入空气总量x(2-1.15)*1.066=0.906x0.906x*1.3*20=23.6xB.热支出项目1、产品带出显热Q2烧成产品质量G3=G1·95%=4354×95%=41363 (kg/h)制品出烧成带(第16节)温度t2=1245℃制品平均比热容C2=0.84+26×10-5×1245=1.16[kJ/(kg·℃)]59736442、窑体散失热将计算窑段分为两部分,即第4—11节:400~1000℃,取平均值700℃;第12—16节:1000~1245℃,取平均值1123℃。

(1)第4—11节,窑外壁表面平均温度40℃,窑内壁平均温度700℃。

a.窑顶高铝砖导热系数℃),厚度耐火纤维导热系数℃),厚度热流窑顶散热面积A顶=b. 窑墙:高铝砖平均导热系数℃),厚度耐火纤维导热系数℃),厚度热流一侧窑墙散热面积c.窑底:在窑下面与干燥器间装有100mm厚耐火纤维起保温作用。

高铝砖导热系数℃),厚度硅藻砖导热系统℃),厚度耐火纤维导热系数℃),厚度热流窑底散热面积窑体总散热量:Q3=62395+67423+48529+71816+104267+72323=426753(kJ/h)3.物化反应耗热Q4(1)自由水蒸发吸热Q w自由水质量G w=G2-G3=4443-41363=307(kg/h)烟气离窑温度t g=400℃=307*(2490+1.93*400)=1001434(2)其余物化反应热Q r用Al2O3反应热近似代替物化反应热入窑干制品质量G1=783.8kg/h,Al2O3含量=20%=1828680故Q4=28301144、烟气带走显热Q g离窑烟气总量(1.882+1*1.066)x=2.948x烟气离第4节窑温度t g=400℃,400℃时烟气比热容C g=1.45(kJ/m3·℃)1.45*400*2.948x=1709.84x5.其他热损失Q5根据经验占热收入的5%Q5=(Q1+Q f+Q a+Q a)×0.05=(985092+5127x+31.9x+23.56x)×0.05=49254.6+259.12xC.热平衡方程=985092.5+5127x+31.9x+23.56x=5973644 +6015678.4+2830114+1709.8x+49254.6+259.12xX=2843.5每小时烧成产品质量为4136.3kg/h.所以,公斤产品热耗=2843.5*5100.6/4136.3=3506.6表4为预热带、烧成带热平衡表。

八、烧嘴的选择考虑到该厂已有引进窑,选用WELKO公司HS20000型烧嘴,它由煤气喷嘴、助燃空气喷嘴和烧嘴砖组成。

煤气节流孔板孔径:烧成带第12—16节,取直径8.7mm,预热带第5-11节,取直径5.6mm。

空气喷嘴瓷管内径:烧成带第12-16节,取直径6.5mm,预热带第5-11节,取直径4.5mm.。

烧嘴砖耐火材料选用:莫来石轻质高铝砖,最高使用温度1420℃,密度1.2g/cm3。

九、管道计算、阻力计算、风机选型A.计算抽烟风机的管道尺寸、阻力损失,对风机选型(1)管道尺寸排烟系统需排除烟气量;(1.882+1*1.066)*2843.5=8382.638烟气在金属管中流速,据经验数据取。

烟气抽出时实际体积V;5.75(1)总烟管尺寸内径0.85总管内径取直径为360mm,长度4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