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级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武侠文学起源于先秦史书中的游侠传记,后至唐传奇、宋话本中的剑侠故事,再到明清《三侠五义》等侠义、公案小说,渐成气候。
20世纪20年代,向恺然以一部《江湖奇侠传》,开武侠之神怪风气。
进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武侠小说形成争鸣之势,最高成就归于王度庐等“北派五大家”。
每一次武侠文化的兴盛,都有其时代必然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金庸、梁羽生开创的新派武侠小说,与传统武侠小说产生的语境是相似的,所谓乱世出豪侠,乱世亦出制造豪侠的文学。
彼时的香港,社会开放,文化自由,但这一方乐土,同时置身于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及英美等各方之间,各种势力在这里公开共存,暗相角逐。
在此社会文化语境下,个性解放、民族融合、无政府主义等现代意识出现在金、梁小说中,大大迥异于传统武侠文学。
此外,新派武侠小说的兴盛离不开《大公报》《明报》等报纸副刊的蓬勃发展。
报刊的经济属性,使得连载小说娱乐化、商业化、大众化意味浓重;而报刊也不可能放弃其意识形态立场,金庸的“家国情怀”渗透在《明报》及其武侠小说当中。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派武侠小说便已出现衰颓之相,香港武侠小说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出现下滑趋势。
不过,影视转化和对外传播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新武侠小说的生命。
20世纪60年代,“邵氏片”开启了港台武侠影视作品的黄金时代,张彻和胡金铨拍摄的武侠片,更是全面革新了武侠电影语言。
20世纪80年代,新武侠小说进入内地文学场,受到内地文人群体的追捧,尤其金庸小说,更是从一个通俗小说品种逐渐完成“经典化”蜕变。
讽刺的是,伴随着正统文学体系对武侠小说的接纳和认同,它与大众读者的距离却越拉越大。
武侠文化兴于时,亦衰于时。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凸显,个人焦虑感日益加重,导致人们在文化消费品的选择上,普遍倾向于娱乐化、轻松化、治愈系。
高二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腹背受敌(fù bèi shòu dí)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C. 莲花(lián huā)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D. 突兀(tū wù)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比赛,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在这次活动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3. 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C.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4. 下列成语中,出自《诗经》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爱国之心,如日中天;报国之志,如磐石之坚。
B.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青春似火,热情似血。
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义词的一项是:A. 知识B. 美丽C. 高兴D. 智慧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没有发现,他的成绩一直在进步吗?B. 这样做,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C.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这样的错误,难道还会犯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青天白日,晴空万里。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1)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9分)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黑体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伺(cì)候愀(qiǎo)然作色偏裨(bí)前合后偃(yǎn)B.提(dī)防敷衍塞(sè)责帐簿(pù) 提纲挈(qì)领C、寒伧 (chen) 掎角之势 (jǐ) 对峙(zhì) 面面相觑(qù)D、粮囤 (tún) 称(chēng)心如意熨帖(yù) 有恃(shì)无恐2、下列四组词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租赁孤僻褴缕胁肩谄笑B.谬种撮和誊写挺而走险C.诡密丰韵袒护老态龙钟D.杜撰惦记玷辱恰如其分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易中天飞扬的神采,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他的“狡猾”,得益于他的妙语连珠....。
B.谁知此身一翻,竟浑身颤了几颤,一颗心像被线穿着吊了几吊,牵肚挂肠....。
C.他平时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是咬文嚼字....的,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D.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咱们千方百计去找,找到了,不是大家都可以放心了吗?②钱文忠为在“百家讲坛”讲好“唐三藏西域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 如果批阅只有/才B.如果披阅只有/才C. 万一批阅只要/就D.万一批阅只要/就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销售、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B.优秀的现代小说,入情入理而又生动逼真地提供了一幅幅精彩的生活画面,成为引导读者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3分)D2.(3分)C3.(3分)B4.(4分)按照总分总结构展开论证,首先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训练的观点,接着从词义推断、信息捕捉和写作三个方面举例论证,最后阐明渗透逻辑思维训练的效果。
5.(6分)逻辑错误:①犯了“假二择一”(“虚假两难”)的逻辑错误或改为“这个世界既是干活儿的地方,也是忧心忡忡地闲逛或瞎哼哼的地方”。
②犯了“条件缺失”的逻辑错误或改为“拧脾气要打掉,但不一定会打掉”。
③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或改为“花钱的多少与呆在学校里的好处没有关系”。
6.(3分)D7.(3分)C8.(4分)①提前交代了造桥失败的结果和原因,打乱了叙事顺序,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和可读性。
②已经知道曾祖父造桥失败了,再接着去看他当年本应当意气风发的场景,形成强烈的反差效果,暗示了曾祖父英雄形象的落幕,丰富了他的形象特点。
9.(6分)①曾祖父能带领徒弟和儿子给官家修桥,开采并制作出精美的双龙戏珠图案,这就是一个石匠的荣耀,是可以创造职业生涯巅峰的英雄形象。
②这种气概砥砺着匠人们精益求精,能成就很多能工巧匠。
如祖父孙有元就替曾祖父挽回了造桥失败而丢的面子。
③曾祖父失败了还在儿子和徒弟面前嘴硬,想保留英雄权威;也能深明大义,主动担责,去城里请罪,写出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
④满身的力气和本领的祖父孙有元,却最终英雄气短,也给我们展现了农村匠人的生存状态与境遇,个体的渺小无法在时代的洪流中彰显英雄本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0.(3分)BCF11.(3分)B12.(3分)B13.(8分)(1)桓公生了病,派人召回兹父,说:“你不回来,这将使我忧愁而死。
”(2)晋灵公暴虐,赵宣子屡次进言规劝,灵公憎恶(厌恨)他,派之弥去杀害他。
14.(3分)态度:拒绝。
原因:战前看不上他们的勇气,战斗中以利诱惑他们;阵前杀敌是他们的职责。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9小题,总分40分)1.(4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中国政府相继向意大利米兰、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等地派出医疗专家,提供抗疫经验。
6月8日上午,雨过天晴,主要由海南省医务人员组成的中国医疗专家组,携带大批医疗援助物责,飞抵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沙阿贯拉勒国际机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某地理老师看到海南医疗专家奔赴孟加拉国的新闻后,即兴创作对联“同风共雨,兄弟携手抗新冠;一河相通,我首你尾心相连”。
“同风”“一河”分别指()A.西南季风、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B.西南季风、澜沧江——湄公河C.东南季风、怒江——萨尔温江D.东南季风、元江——红河2.与米兰(45.5°N,9.2°E;地中海气候)相比,导致贝尔格莱德(44.7°N,20.5°E;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均温更低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副高C.洋流D.地形2.(4分)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是A.M地B.N地C.P地D.Q地4.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游牧业3.(4分)读世界某区域图及乙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5.甲位于紧邻阿留申群岛之南,该地宏观地形及成因可能是( )A.岛弧-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形成B.海沟-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形成C.海岭-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形成D.海沟-美洲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6.乙地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有( )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少②冬季南北温差大,西风更强劲③暖流较强④属于地中海气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4分)瓜达尔基维尔河全长657km,流域面积约为6.3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66亿m3,该河39条支流上建有68座水库。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震耳欲聋B. 青涩油光可鉴C. 莲步轻移震古烁今D. 惊鸿一瞥融会贯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 环保意识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强烈。
C.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使全体同学深受感动。
D.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这让她感到非常高兴。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表达生动的一项是: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下列作家中,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是:A. 莫言B. 巴金C. 郭沫若D. 老舍5.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狐假虎威C. 画龙点睛D. 指鹿为马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
C. 《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代表作。
D.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代表作。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B. 她的声音如黄鹂般清脆。
C. 这本书像一座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D. 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8. 下列词语中,含有“水”字的一项是:A. 河流B. 沙漠C. 森林D. 高山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中的花朵在微笑。
B. 风儿在轻轻吹拂着湖面。
C. 月亮在夜空中闪耀。
D.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她的歌声美妙动听。
C. 他的力量大得惊人。
D.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2.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试卷(附答案)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但是这种追求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人们的孤独感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2.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选择独立生活,但是这也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疏远和不稳定。
3.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信息。
1.当代社会,个人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日益普及,但这种追求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孤独感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2.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选择独立生活,但也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疏远和不稳定。
3.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信息。
在中国古代,没有将“诗心”作为一个诗论范畴来使用。
然而,“诗心”应该是一种超脱、淡泊、自由的审美胸怀。
儒家“心性论”的“心”是以“善”为根本的“道德心”。
这种“道德心”包含着像___、___那种积极“入世”,关怀家国命运、民间疾苦,“执着”地、真情地去抒写世道沧桑、生命悲欢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之心。
这是一种充满社会关怀、现实关怀、人类生存关怀的富有人文主义精神之心。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家与的心性论所阐述的“心”或“性”更切合作为审美胸怀的“诗心”的本质特征。
认为必须不执着于物,不生贪念,不被五光十色的尘世现象引诱迷惑,经常保持清净的心态。
这种禅境既是美好的人生境界,也正是我们所谓审美胸怀、所谓“诗心”的境界。
当然,单从儒、道、禅的心性论理解“诗心”的性质特征是不够的,“道德心”和“智慧心”还不是“诗心”的特质。
从中国传统诗论看,“诗心”的特质在于情感性——“诗心”是一种以情感为特质的性灵之心。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虽是女性的悲剧,女性的颂歌,但全局最中心的人物,还是男性的贾宝玉。
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胚胎。
他为女性唱颂歌,唱悲歌,都是他作为“新人”的表现。
所谓“新人”,就是有了“人的觉醒”的人。
但是贾宝玉的觉醒,不是看到了自己是个“人”,自感人的尊严,倒是看到自己是人当中的“渣滓浊沫”,自惭形秽。
这似乎很奇怪,其实也不奇怪,无非他还仅仅是“新人”的胚胎的缘故。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并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
他对一切“峨冠博带”的“须眉男子”深恶痛绝,又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边,长期接触到那么多的美丽聪明的青年女性,看到她们受到不应有的轻视,看到她们的地位是那样屈辱,命运是那样悲惨,对她们又爱又敬,为她们又悲又愤,回过来就更对“须眉男子”深恶痛绝。
他对女性的尊重,看来也许有过于美化的地方,其实那只是他所理想的最完美的“人”,穿着女装罢了。
他在穿着女装的“人”面前自惭形秽,就是以理想的完美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实际上人类的“渣滓浊沫”并不是宝玉,而是贾琏、贾环、薛蟠之流,正因此,他们决不会自惭形秽,他们正自幸生为“须眉男子”,可以奴役女人,在女人面前自觉高她们一等。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实质上就是对“人”的尊重。
他理想着完美的“人”,但是现实中的男人他觉得太丑恶了,只有美丽的女性才比较能做他塑造“人”的完美形象的原型。
他唱的女性的颂歌,其实就是“人”的颂歌。
但是,他又眼见一幕又一幕的女性的悲剧,眼见这人世间仅有的美,逃不了毁灭的命运。
开始觉醒者寻到的光明总是微弱的。
贾宝玉所能寻到的一点光明是微弱的,他的心情是悲凉的,但是他这个艺术形象作为“新人”(尽管还只是胚胎)的力量却是强的。
这个艺术形象十分可爱。
书中有人给他勾出一幅速写肖像:他自己被烫了手,倒问烫了他的那位姑娘疼不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新课标】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剥.落(bō) 栖.息(qī) 周公吐哺.(fǔ) 蜗角.虚名(jiǎo)B.笑靥.(yè) 龟.裂(jūn) 放浪形骸.(hái) 运筹帷.幄(wéi)C.粗糙.(cāo) 浸渍.(zì) 呱.呱坠地(gū) 陨.身不恤(yǔ)D.慰藉.(jí) 铁砧.(zhēn) 茕.茕孑立(qióng) 异曲.同工(qǔ)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如果认识到我们对于生活在我们四周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很多不了解的,那么关于物种的起源问题,我们即使有很多地方不能解释,也就不足为奇了。
B.大多数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基因组的差异与调节基因的环境不协调而引起的,所以,要与我们的基因建立起和谐关系,善待自己。
C.写作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情感,要“会爱会恨”,同时也要敢爱敢恨,爱什么、恨什么,如何爱、如何恨,都是我们写作的内容。
D.“弘扬传统孝道,体验亲情,学会感恩”大型报告会将于2013年1月26日在校大礼堂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作演讲。
3.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它们都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B.古诗文常常在篇名上反映出文体特点,如《兰亭集序》《陈情表》等。
《陈情表》中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C.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其中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D.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戏剧代表作之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只填序号)(4分) 荔枝呈心脏彤、卵圆形或圆形,通常上大而下稍小。
,这些品种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没有了。
①旧记载有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②蒂部略凹,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④下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③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5.某中学高二年级准备开展“《史记》读书沙龙”活动,请你为此活动写一则宣传语。
(5分) 要求:①联系该书内容;②表达简明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不超过40字。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留侯论①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故日: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庄王日:“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人,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苏轼文集》)注:①留侯:即张良,字子房,辅佐刘邦平定天下,被封为留侯。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间.不能容发间:中间,空隙B.句践之困于.会稽于:被C.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卒:通“猝”,突然D.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所以:……的原因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本文围绕“忍”字,选取张良寻人刺秦、圯上受书和辅汉建功几件事,说明了张良最终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
B.本文写了不少历史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的能忍。
写荆轲、聂政、项羽以及郑伯是反衬;而写勾践则是正衬;写刘邦既是正衬又是反衬。
C.本文结尾用张良的“状貌”反衬他能忍的胸怀,从另一角度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同时也是对上文的进一步引申阐发,含蓄而余味无穷。
D.与《史记》中关于刘邦“有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看法不同,本文认为,刘邦的胜利和项羽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
8.用斜线“/”给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限6处)(3分)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甜译成现代汉语。
(i0分)(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3分)(2)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3分)(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4分) 。
三、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①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①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 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中的“飞将”原指谁?司马迁为他写的列传结尾引用一句赞扬他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受到人们敬仰的谚语是什么?(2)本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其中的“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3)请简要概括诗中这位边防将帅的形象特点。
(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旬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论语·子路篇》)(2) ,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4) ,衣食足而知荣辱。
(司马迁《史记·管仲列传》)(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6)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7)惨象,;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l2~15题。
司马祠和谷①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
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而对韩城心仪已久。
在这次的游览的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城郭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
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
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
汉武帝喜得瑞药,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
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③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
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
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
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
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
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④“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
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
这条险峻的山脊,是后人垫沟筑起的,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用意取之于《易经》中的释义,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
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义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
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⑤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
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之侍妾,叫随清娱,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铭。
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
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
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岗上的。
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
这是谁的悲哀呢?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宇轩昂,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
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八卦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
墓顶一柏分为五指,人称五子登科,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⑥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
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一起歌舞。
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
读直的牌坊和山门,再读弧形的古石坡和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选自2003年6月1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2.文章是围绕游谒“司马祠”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6分)13.第③段中的“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14.请赏析文章结尾画线的语句。
(4分)15.请联系全文,探究文中的“这是天问”中司马迁“天问”的深层意蕴。
(6分)六、现代文阅读:议论类文本(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6~18题。
想象空间和现实空间王福仁①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
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