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完整版)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字词与句子翻译

部编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翻译参考第9课《桃花源记》陶渊明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他)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长)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扬扬。
3、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走)尽这片桃花林。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花林(在)溪水的发源地尽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亮。
5、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只能通过(一个)人。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植物)。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到处听到鸡和狗叫的声音。
8、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人。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愉快,自得其乐。
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村民)看见了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详细地回答他们。
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民)便邀请(渔人)回家,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渔人)。
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
1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村民)自己说先祖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和外面的人隔绝(往来)。
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古诗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古诗《关雎》诗题:《关雎》作者:无名氏(先秦)诗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题:《蒹葭》作者:无名氏(先秦)诗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式微》诗题:《式微》作者:无名氏(先秦)诗文: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诗题:《子衿》作者:无名氏(先秦)诗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唐)诗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 ◦ ◦ ◦2. ◦ ◦ ◦3. ◦ ◦ ◦4. ◦ ◦ ◦5. ◦ ◦ ◦6. ◦作者:孟浩然(唐)诗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唐)诗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送友人》诗题:《送友人》作者:李白(唐)诗文: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诗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苏轼(宋)诗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4首-知识点总结(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①式微【劳役者的悲歌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背弃暴政的决心】《邶风·式微》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近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诗是苦于劳役的人发出的怨词,表达了服役之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归的怨愤。
全诗采用设问等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宛转而富有情致,重章换字,韵律和谐,用词精巧,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役之人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背弃暴政的决心。
【创作背景】关于《邶风·式微》的主旨,近现代学者多认为这是人民苦于劳役,对国君发出的怨词。
《毛诗序》说是黎侯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
刘向《列女传·贞顺篇》说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她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
【原文赏析】式微,式微!胡不归⑶?微君之故⑷,胡为乎中露⑸!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⑹,胡为乎泥中![1]⑴邶(bèi)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
邶,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汤阴南。
⑵式:作语助词。
微:幽暗。
这里指天将黑。
⑶胡:为什么。
⑷微:非,要不是。
故:事,事情。
⑸乎:于,在。
中露:露中。
倒文以协韵。
⑹躬:身体。
一说通“穷”,困穷。
[2-3] [4]翻译: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赏析】《邶风·式微》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设问句起调,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关雎》诗文鉴赏及考点

雄雎鸠鸟在河中央长满青草和鲜花的小岛上悠闲地边散步边不停地鸣叫,它的歌声清脆悦耳,它在寻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K12 教育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找自己的配偶。 [来源:#中^@教网*&] (2)《关雎》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参考: [来源:&#中教*@网~] 1)描绘了一幅雎鸠鸟成双成对地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的美好画面。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2)运用了比兴手法,用水鸟和鸣来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引起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得
[www.z#z%&step*@.com]
(7)《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请结合《关雎》中的诗句,简析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K12 教育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三句体现了《诗经》重
[中国~教^%#育&出版网]
①运用了夸张修辞,写男主人公对意中人日夜思念,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②“悠哉悠哉”是心理描写,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辗转反侧”是动作描写,突出其内心不平 静。 ③虚写手法。男主人公想象意中人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使她快乐, 进一步表达深切的思慕之情。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淑女:窈窕,指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
好逑:好的配偶。逑,配偶。
[ww@w.z~#z&st*]
参差:长短不齐。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流:求取。
寤寐:这里意思是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初二语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人与自然》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人与自然》单元教学设计,共10个课时。
2、各课内容及关系: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全部都是科学文艺作品。
以不同的体裁、形式,表达了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
通过学习这些文章,要引导学生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思考由于人类的盲目性导致日益恶化的生态问题,从中获得启示。
《敬畏自然》是篇议论性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告诉我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以报告文学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罗布泊由一个美丽的仙湖变成了一个人鸟不敢飞越的神秘的沙漠的内在原因:1、国民党的改道;2、“四盲”。
告诉我们在搞开发时,要注意克服盲目性;在进行西部大开发时,把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考虑。
《旅鼠之谜》是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对旅鼠三个难解之谜的介绍,适当引导议论: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增长,否则将会是旅鼠的命运。
《大雁归来》是一篇抒情性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喂,出来》以符合情理的想象,用奇特的结构,表现了主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其想象特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1、先想象一个基本点,一个基本情节。
2、再想象各个具体的细节。
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人文关怀意识是重点。
二、单元整体目标分析知识和技能:1、掌握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达到能读、能写、能用,以课文下的注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为标准。
2、能熟练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总结段意的能力。
3、知道每一课写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哪一方面的问题。
4、理解每一课的主要观点。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过程和方法:1、在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中,把握课文内容与课文所表现出的观点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三单元古诗文试卷

八年级下册(一)桃花源记知识梳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缘:(2)落英缤纷..缤纷:(3)仿佛..若有光仿佛:(4)初极.狭极:(5)才.通人才:(6)豁然开朗....豁然开朗:(7)屋舍俨然..俨然:(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9)阡陌..交通阡陌:(10)鸡犬相闻..相闻:(11)悉.如外人悉:(12)具.答之具:(13)咸.来问讯咸:(14)遂与外人间隔..间隔:(15)皆叹惋..叹惋:(16)便扶向..路扶:向:(17)处处志.之志:(18)及.郡下及:(19)诣.太守诣:(20)欣然规.往规:(21)后遂无问津..者问津: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内容理解。
(1)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先写渔人如何发现桃花源,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精题演练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欲穷.其林穷:(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得其.船流辈甚称其.贤B.闻之.,欣然规往泻出于两峰之.间者C.不复出焉.万钟于我何加焉.D.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6.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自云/先世/避秦时乱D.后遂/无问津者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对比阅读【甲】见“原文呈现”第①②段。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099 桃花源记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陶渊明,名潜,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此篇需背诵。
二、全文展示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三、主题概述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二)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仿佛若有光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今义:似乎,好像。
3.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4.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5.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 (共38张PPT)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混(hùn) 蒸(zhēng )
楫(jí) 羡(xiàn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夸张。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想 出仕却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 方的援引。
5、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C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 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 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和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 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情。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 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赏析:在太平圣世时,闲着不做事,有愧于圣上,对不 起这个时代。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 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 向往的。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 骚。采用了类比的手法,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 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借双关(“济”,渡水, 又有救助、拯救的含义。如“同舟共济”“穷则独善其 身,达则兼济天下”、“直挂云帆济沧海”)委婉地表 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 民谋利,深感惭愧。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男生读)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 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 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 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
“平”字写出了水的充盈和湖面 之阔;“涵”“混”两字呈现了 洞庭湖的无边无际,与天相接。 吞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理)(北京卷)本试卷共5页,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学科&网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集合A ={x |–2x 1},B={x |x –1或x 3},则A B =(A ){x |–2x –1} (B ){x |–2x 3} (C ){x |–1x 1} (D ){x |1x 3} 【答案】A【解析】{}21A B x x =-<<-I ,故选A.(2)若复数(1–i )(a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 (B )(–∞,–1) (C )(1,+∞) (D )(–1,+∞) 【答案】B【解析】()()()()111z i a i a a i =-+=++-,因为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所以1010a a +<⎧⎨->⎩,解得:1a <-,故选B.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A )2 (B )32 (C )53(D )85【答案】C【解析】0k =时,03<成立,第一次进入循环111,21k s +===,13<成立,第二次进入循环,2132,22k s +===,23<成立,第三次进入循环31523,332k s +===,33< 否,输出53s =,故选C. (4)若x ,y 满足32x x y y x ≤⎧⎪+≥⎨⎪≤⎩,,, 则x + 2y 的最大值为(A )1 (B )3 (C )5 (D )9 【答案】D【解析】如图,画出可行域,2z x y =+表示斜率为12-的一组平行线,当过点()3,3C 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max 3239z =+⨯=,故选D.(5)已知函数1()3()3xx f x =-,则()f x (A )是奇函数,且在R 上是增函数 (B )是偶函数,且在R 上是增函数(C )是奇函数,且在R 上是减函数 (D )是偶函数,且在R 上是减函数 【答案】A【解析】()()113333xxx x f x f x --⎛⎫⎛⎫-=-=-=- ⎪⎪⎝⎭⎝⎭,所以函数是奇函数,并且3x 是增函数,13x⎛⎫⎪⎝⎭是减函数,根据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所以函数是增函数,故选A.(6)设m ,n 为非零向量,则“存在负数λ,使得λ=m n ”是“0<⋅m n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若0λ∃<,使m n λ=r r,即两向量反向,夹角是0180,那么0cos1800m n m n m n ⋅==-<r r r r r r ,反过来,若0m n ⋅<r r,那么两向量的夹角为(090,180⎤⎦ ,学科网并不一定反向,即不一定存在负数λ,使得λ=m n ,所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7)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最长棱的长度为(A )32 (B )23 (C )22 (D )2【答案】B【解析】几何体是四棱锥,如图红色线为三视图还原后的几何体,最长的棱长为正方体的对角线,l =,故选B.(8)根据有关资料,围棋状态空间复杂度的上限M 约为3361,而可观测宇宙中普通物质的原子总数N 约为1080.则下列各数中与M N最接近的是(参考数据:lg3≈0.48)(A )1033 (B )1053 (C )1073 (D )1093 【答案】D 【解析】设36180310M x N == ,两边取对数,36136180803lg lg lg3lg10361lg38093.2810x ==-=⨯-=,所以93.2810x =,即M N 最接近9310,故选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若双曲线221y x m-=m =_________. 【答案】22m ==(10)若等差数列{}n a 和等比数列{}n b 满足a 1=b 1=–1,a 4=b 4=8,则22a b =_______. 【答案】1【解析】322131383,211(2)a d q d qb -+-+=-=⇒==-⇒==-⨯- (11)在极坐标系中,点A 在圆22cos 4sin 40ρρθρθ--+=上,点P 的坐标为(1,0),则|A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答案】1【解析】2222:2440(1)(2)1C x y x y x y +--+=⇒-+-=e ,所以min ||||211AP AC r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角α与角β均以Ox 为始边,它们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若1sin 3α=,cos()αβ-=___________. 【答案】79- 【解析】222sin sin ,cos cos cos()cos cos sin sin cos sin 2sin 1βαβααβαβαβααα==-∴-=+=-+=-=-Q(13)能够说明“设a ,b ,c 是任意实数.若a >b >c ,则a +b >c ”是假命题的一组整数a ,b ,c 的值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3解析】123,1(2)3->->--+-=-(14)三名工人加工同一种零件,他们在一天中的工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点A i 的横、纵坐标分别为第i 名工人上午的工作时间和加工的学科&网零件数,点B i 的横、纵坐标分别为第i 名工人下午的工作时间和加工的零件数,i =1,2,3.①记Q 1为第i 名工人在这一天中加工的零件总数,则Q 1,Q 2,Q 3中最大的是_________.②记p i 为第i 名工人在这一天中平均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数,则p 1,p 2,p 3中最大的是_________.【答案】1Q ;2.p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13分)在△ABC 中,A ∠ =60°,c =37a .(Ⅰ)求sin C 的值;(Ⅱ)若a =7,求△ABC 的面积. 【答案】(1)根据正弦定理×sin 33333=sin ==sin60==sin sin 77。
⇒⨯⨯a c C A C A C a (2)当=7a 时3==37c a sin =3314C <c a3cos sin 1421∴=-=C C △ABC 中sin =sin[π-(+)]=sin(+)B A C A Csin cos cos sin ⨯⨯=A C +A C 33133=+142⨯⨯ 33=1139S =sin =733322144△=∴⨯⨯⨯⨯ABC ac B (16)(本小题14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平面PAD ⊥平面ABCD ,点M 在线段PB 上,PD//平面MAC ,PA =PD =6,AB=4. (I )求证:M 为PB 的中点; (II )求二面角B -PD -A 的大小;(III )求直线MC 与平面BDP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连接AC ,BD.AC BD =O I .连接OM ∵PD ∥平面MAC 且平面PBD I 平面MAC=MO∴PD ∥MO ∵O 为BD 中点 ∴M 为PB 中点(2)取AD 中点E ,连接PE ∵PA=PD ∴PE ⊥AD又∵平面PAD ⊥平面ABCD 且平面PAD I 平面ABCD=AD ∴PE ⊥平面ABCD 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则B(-2,4,0) P(0,02) D(2,0,0) A(-2,0,0)易知平面PDA 的法向量()0,1,0=m u r设平面BPD 的法向量()000=n x ,y ,z r,则()(()()00000000002,0,22204,4,0440⎧=-=-+=⎪⎨⎪=-=-+=⎩n DP x ,y ,z x z n DB x ,y ,z x y r u u u rg r u u u r g ∴(=1,1,2n r∴二面角B-PD-A 的平面角θ()cos cos 22211231112πθθ===∴=++m n m,n=m n u r r u r rg u r rg(17)(本小题13分)为了研究一种新药的疗效,选10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名,一组服药,另一组不服药.一段时间后,记录了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x 和y 的数据,并制成下图,其中“*”表示服药者,“+”表示为服药者.(Ⅰ)从服药的50名患者中随机选出一人,求此人指标y 的值小于60的概率; (Ⅱ)从图中A ,B ,C ,D 四人中随机学科网.选出两人,记ξ为选出的两人中指标x 的值大于1.7的人数,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 (ξ);学¥科网(Ⅲ)试判断这100名患者中服药者指标y 数据的方差与未服药者指标y 数据的方差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分布列如下ξ12p 162316121=0+1+2=1636E ξ⨯⨯⨯(),即所求数学期望为1.(Ⅲ)由图知100名患者中服药者指标y 数据的方差比未服药者指标y 数据的方差大。
(18)(本小题14分)已知抛物线C :y 2=2px 过点P (1,1).过点(0,12)作直线l 与抛物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OP 、ON 交于点A ,B ,其中O 为原点.(Ⅰ)求抛物线C 的方程,并求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Ⅱ)求证:A 为线段BM 的中点. 【答案】(Ⅰ)把P (1,1)代入y 2=2Px 得P=12∴C:y 2=x ∴焦点坐标(14,0)准线:x=-14。
(Ⅱ)设l :y=kx+12,A (x 1,y 1),B(x 2,y 2),OP :y=x ,ON :y=22y x x ,由题知A(x 1,x 1),B(x 1,122x y x ) 21y >kx+2y =x⎧⎪⎨⎪⎩⇒k 2x 2+(k-1)x+14=0,x 1+x 2=21-k k ,x 1·x 2=214k 。
1112121112221x (kx +)x y x +x 12y +kx ++=2kx +x 2x 2x =,由x 1+x 2=21-kk ,x 1x 2=214k, 上式21111211-k k 2kx +=2kx +(1-k )2x =2x 12x 4k x =⋅∴A 为线段BM 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