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硕士复试考试大纲
湖南师大00-11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科目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领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语)。
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上滋生的文学,当然具有民族性。
不同民族文学有自己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特定民族文学的民族形式,理应包含为本民族喜闻乐见的样式、风格以及技巧,是由该民族的民族性所决定的文学的独特民族风貌。
2.形象思维特征是与文学的审美特性相互联系、相互规定的。
文学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相应地,形象思维也就具有以感性意象为基本单位,以情感为原动力和以想象为中心环节的基本特点。
3.艺术风格特的审美风貌。
艺术风格主要由情思、识度、格调、趣味、气势和韵致六个方面构成。
艺术风格形成的主客体因素也有很多,主题因素主要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客体因素主要有作品的题材和体裁等多方面因素。
4.典型人物它是指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本质特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内涵,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它的主要特征有:①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②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性格内涵;③具有独特、诱人的艺术魅力。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答:文学的创作过程是创作主体的心灵物化过程,是作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复杂艺术构思并且借助语言这一物质载体得以传达自我精神结构的完整过程。
一般来说,文学的创作过程有三个基本阶段,即艺术积累阶段、艺术构思阶段、艺术传达阶段。
但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却并一定会遵循这样的时间逻辑,一个文本往往经历循环往复的积累、构思、传达、再积累、再构思、再写作这样的过程,以求达到艺术和审美的理想状态。
艺术积累阶段:作家的艺术积累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生命体验和知识积累。
艺术家与常人的区别之处在于他是一个诗性主体。
“诗性主体”的构建,首先取决于他的心理结构——恋美情结、超常之爱、人类良知。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复试《文化产业概论》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复试《文化产业概论》考试大纲考试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内容产业与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组织、文化产业投资、文化资源与文化竞争力、文化产业经营、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评估、文化产业的变迁与延续,以及新媒体、数字化、融合等内容。
考试内容:一、文化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一)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包括现代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分离有关、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等内容。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主要考察文化产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三)未来经济社会存在的文化方式。
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要求了解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经营性文化与文化产业,要求把握经营性文化的属性、文化产业的属性。
(三)公益性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属性,包括公益性文化与规模经济效益、公益性文化与公共物品、公益性文化的价值与市场价值等内容。
三、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一)要求掌握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二)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经济特性,包括文化资本属性、文化生产属性,以及企业组织运行模式等三个方面的经济特性。
(三)文化产业的历史演变及产业特征,包括技术发展的影响、产业发展阶段和产业形态,文化、内容和创意生产与产业结构升级,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产业分类特征等内容。
四、文化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组织(一)文化产业结构与产业价值链,包括文化结构与文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增长效应、文化产业价值链与授权产业。
(二)文化产业组织及其运动,包括文化市场结构与市场形态、文化企业行业与市场绩效、文化产业组织的运动与发展趋势。
(三)文化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组织的相互关系,包括文化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组织的一般关系、文化产业结构变动中的部门文化产业差别、中国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制度创新。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790f0b8f18583d048645955.png)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 百科知识(50分)一、单项选择(以下每道题有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
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选错或多选,均不得分)1.以下哪一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A.泼水节B.清明节C.圣诞节D.端午节【答案】C【解析】圣诞节为西方传统节日,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用来庆祝耶稣的降生。
2.奥运会上的马拉松比赛起源于( )。
A.游戏B.战争C.打赌D.锻炼【答案】B【解析】马拉松比赛起源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希波战争,雅典人战胜波斯人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后,统帅米勒狄派士兵菲迪皮茨回距离战争地42.193公里的城邦报信,士兵完成任务后倒地而亡。
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以纪念这一事件。
3.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
A.京杭大运河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马六甲运河【答案】A【解析】A项,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BC两项,为世界上最繁忙的两条运河,但不是最长。
D项,并不存在马六甲运河。
4.1588年在哪位英国皇帝/女皇治下的英西战争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A.亨利八世B.伊丽莎白一世C.维多利亚女皇D.乔治六世【答案】B【解析】英西战争发生于1585~1604年间,是指西班牙帝国与英格兰王国之间未经正式宣战的间歇性冲突。
它由多场大规模战役组成,发生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
在1588年的格拉沃利讷海战中,腓力二世的“无敌舰队”受到了严重的暴风雨天气的影响从而战败,胜利的英国开始走向建立海上霸权的时代。
5.“知天命”是指大约什么年纪?( )A.三十岁B.四十岁C.五十岁D.六十岁【答案】C【解析】“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文化经济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文化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一)基础部分占40%,40分(二)综合部分占60%,60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文化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正确理解文化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并能运用文化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经济现象和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一、导论(一)理解文化经济与文化经济学的性质(二)了解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以及目标与方法二、文化与经济的基础性关系(一)文化与经济的共生、同构与互动(二)文化增长与经济增长(三)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价值和作用(四)文化与经济一体化三、文化经济的存在形态与结构(一)文化经济的存在形态与结构划分(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经济(三)公共与非公共文化经济(四)文化经济存在的时空形态与结构四、文化生产(一)文化生产、现代文化生产与文化生产者(二)现代文化生产的性质与特征(三)现代文化生产的双重运动五、文化需求、供给与均衡(一)文化需求(二)文化供给(三)文化均衡六、文化消费(一)文化消费的性质、特点与作用(二)文化消费关系与结构(三)文化消费运动及实现七、文化市场(一)作为公共领域的文化市场理(二)文化市场主体及其关系(三)文化市场形态与结构八、文化商品(一)文化商品的意义与特征(二)文化商品价值(三)文化商品价格理论九、文化投资(一)文化投资的性质与特点(二)文化投资的运动过程(三)文化成本与收益十、文化战略(一)文化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二)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三)文化发展战略的构成、类型和模式十一、艺术家劳动市场和版权(一)艺术家劳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理论分析(二)艺术家劳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实证研究(三)版权经济学十二、创意产业(一)创意产业经济学(二)音乐产业经济学(三)电影产业经济学(四)节庆、创意城市和文化旅游经济学三、参考书目[1]胡惠林.文化经济学(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Ruth Towse.A Text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历史传统悠久,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著名的文学家魏猛克、孙俍工、韩罕明先生曾在本学科任教,使本学科在国内享有较大的知名度。
80年代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努力,本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为湖南省重点学科,1996年成为校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湖南省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带头人凌宇教授,是国内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著名专家,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一、1997年以来,本学科点的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建立起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学术队伍。
本学科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在读博士生2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
教师大多毕业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名牌学府,具有年轻化、高学历与开放性的突出优势。
2、在科研成就与教学水平上都已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本学科成员共主持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13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科研等级奖1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国家级权威刊物论文30余篇。
本学科于在九五期间培养硕士研究生共38人,目前在读硕士生36人。
本学科的导师群体十分重视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毕业的硕士生中已有20余人考取博士生,有的硕士生的毕业学位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国家级权威刊物上。
3、在硬件建设方面,本学科拥有重点学科资料室,收藏本专业各类图书、杂志与音像资料5万余册,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等教学科研设备,为学科建设提供了现代化的科研与教学条件。
《文学院》参考书汇总【最新版】17年考研专用

《对外汉语》专业初试科目专业一:713—语言综合1、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3、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前面两册即可】专业二:861—现代汉语及中国文化1、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复试笔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参考书目: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硕】初试科目专业一:345—汉语基础1、《现代汉语》(增订四或者五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3、《古代汉语》王力版本(前面两册即可)。
4、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
专业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语言分析及写作主要参考书目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初试科目专业一:713—语言综合1、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3、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专业二:826—语言理论及其应用1、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版。
2、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社会学研究方法》硕士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大考研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社会学研究方法》硕士复试考试大纲一、社会研究基础(一)导论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研究的过程。
(二)理论与研究理论及其层次;理论的构成要素;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三)选题与文献回顾研究问题及其来源;选题的标准;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文献回顾。
(四)研究设计研究目的;研究性质;研究方式;分析单位;时间维度;具体方案。
(五)测量与操作化测量的概念与层次;概念的操作化;指数与量表;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六)抽样抽样的意义与作用;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概率抽样方法、户内抽样与PPS抽样;非概率抽样方法;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及其应用领域;问卷设计;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调查研究的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研究实验的概念与逻辑;实验的程序与类型;基本实验设计;实地实验;影响实验正确的因素。
(三)文献研究文献与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二次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文献研究的特点。
(四)实地研究实地研究及其类型;实地研究的过程;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实地研究的特点及应用。
三、资料分析与表达(一)定量资料分析资料的整理与录入;单变量统计分析;双变量统计分析;多变量统计分析。
(二)定性资料统计分析定性资料及其形式;定性资料分析的若干性质;定性资料的整理;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三)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类型与撰写步骤;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摘要、参考文献及附录;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定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三、主要参考书陈成文主编:《社会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文学原理》硕士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文学原理》硕士考试大纲考试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性质,文学的内在构成及表现形式,文学创作的内在过程及各种创作方法,文学的鉴赏和批评方法,文学的生产和传播规律以及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
2、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文学知识分析、评论各种文学作品、文学现象。
3、能够把文学和艺术、思想、政治等联系起来,从各种文化视点考查文学,以及用文学的相关原理考查文化现象。
考试内容:一、文学本质论(一)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与政治、法律、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差异。
文学审美性的特点。
(二)文学的语言特征。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与绘画、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有何区别。
二、文学构成论(一)理解文学形象的形成和表现形式,掌握意象、典型、意境等概念的内涵。
(二)理解文学文本的各个层次的构成。
把握语言、结构、意象、情节、题材与主题等各个要素的基本内涵。
三、文学创作论(一)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心理规律,艺术思维的基本特点。
(二)文学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内涵及特点;文学风格和流派的有关论述。
四、文学接受论(一)文学接受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
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主要概念。
文学鉴赏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二)文学批评性质和特点、原则与方法、职能与作用。
五、文学生产论文学生产特点;文学消费的性质与特点;文学传播的意义与方式;文学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六、文学发展论文艺起源的各种学说;文学发展的特殊规律;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全球与地方。
主要参考书赵炎秋主编:《文学原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年《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硕士复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本试卷分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两大部分 (1)文学理论(100 分) 文学本质论约 25 分 文学作品论约 25 分 文学创作论约 20 分 文学接受论约 20 分 文学发生发展论约 10 分 (2)文学评论(50 分) 4、题型结构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100 分) 填空题:5 小题,10 个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名词解释题: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简答题: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分析论述题: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第二部分:文学评论(50 分) 文学评论题:要求考生阅读试卷提供的材料,写一篇评论文章。评论角度自选,可整体上谈,也可就 内容或形式的某一方面立论。5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文学理论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系统掌握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能运用文学理论的基本理论和观念来解决文学领域的现实问题,分析具体的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 1、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①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③文学是人类掌握世纪的一种方式 ④文学的社会作用 2、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 ①文学形象 ②文学形象的审美形态 3、文学作品的构成 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①文学体裁的涵义、区分、特点与意义 ②诗歌、小说、散文 ③戏剧文学、影视文学 5、文学的创作 ①文学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 ②文学的创作过程 ③文学创作与文学传统 ④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思维 6、文学的创作方法、风格和流派 ①创作方法的涵义和原型 ②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 ③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与方法 ④社会主义文学及其创作方法 ⑤文学风格 ⑥文学流派 7、文学的接受 ①文学的接受活动 ②文学鉴赏 ③文学批评 8、文学的生产、消费与传播 ①文学生产 ②文学消费 ③文学传播 ④文学与文化产业 9、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①文艺的起源 ②文学的发展 ③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的文学 第二部分:文学评论 根据试卷提供的文章,写一篇文学评论文章。要求:1、要体现评论文章的体裁特点,不可写成抒情散 文或泛泛而谈的读后感。2、要扣住所给材料进行评论,不能抛开材料另起炉灶。3、要求有一定的理论背 景,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4、字数控制在 900 字到 1100 字之间。 三、主要参考书 1、文学理论:赵炎秋主编:《文学原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2、文学评论:赵炎秋主编:《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修订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1 版,2011 年第 2 次印刷。(注:此书只供考生写作文学评论参考,不进入文学理论的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