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小信号放大器)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学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年月日目录一、前言 (3)二、电路基本原理 (3)三、主要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5)1、谐振频率 (7)2、电压增益 (7)3、通频带 (8)4、矩形系数 (9)四、设计方案 (10)1、设置静态工作点 (10)2、计算谐振回路参数 (10)3、电路图、仿真图和PCB图 (11)五、电路装调与测试 (13)六、心得体会 (14)七、参考文献 (15)一、前言高频调谐放大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和其它无线电系统中,特别是在发射机的接收端,从天线上感应的信号是非常微弱的,这就需要用放大器将其放大。
高频信号放大器理论非常简单,但实际制作却非常困难。
其中最容易出现问题是自激震荡,同时频率选择和各级建阻抗匹配也恶化你难实现。
Protel DXP软件能实现从电学概念设计到输出物理生产数据,以及这之间的所有分析、验证、和设计数据管理。
今天的Protel DXP 软件已不是单纯的PCB设计工具,而是一个系统,它覆盖了以PCB 为核心的全部物理设计。
使用Protel、等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进行辅助设计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类软件的问世也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人员在机械、电子等行业的产品设计质量与效率。
通过《通信电子线路》的学习,使用Protel DXP软件设计了一个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二、电路的基本原理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用就是五失真的放大某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按其频带宽度可以分为窄带和宽带放大器。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是通信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功能电路,它所放大的信号频率在数百千赫。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能是实现对微弱的高频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从信号所含频谱来看,输入信号频谱与放大后输出信号的频谱是相同的。
如图所示电路为共发射极接法的晶体管高频小信号单极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它不仅要放大高频信号,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为LC 并联谐振回路,在高频情况下,晶体管本身的极间电容及连接导线的分布参数等会影响放大器射出信号的频率或相位。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用于教授通信电子学中相关的电路原理和技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内容、特点以及应用。
一、课程内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一门涉及电路分析、电路设计和电路实现的综合性课程。
在此类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一系列的电路和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包括:1. 电容、电感和电阻器等基本元件的电路原理和作用。
2. 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和混频器等基本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技术。
3.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数字滤波器、数字调制与解调以及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4. 通信系统中的模拟、数字和混合信号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5. 通信电子线路仿真与调试技术。
二、课程特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主要特点如下:1. 具有实用性。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将被广泛应用。
2. 需要强的理论基础。
通信电子线路设计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电子电路理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设计的相关知识。
3. 基于实际需求。
通信电子线路设计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质量贴近实际需求,学生将能够掌握当今通信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电路设计理论和实践技术。
4. 有一定的难度。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一门相对难度较高的课程,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学和思维能力,才能够顺利完成相关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三、应用场景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领域。
在当今的通信领域中,众多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等都需要用到各种电路设计和开发技术,包括信号放大、滤波、变换和调制等。
2. 汽车电子领域。
随着汽车电子的普及,许多汽车电子设备也需要用到通信电子线路设计和开发技术,包括汽车音响系统、GPS导航系统、车载通讯系统等。
3. 工控领域。
现代智能工厂、机器人等控制系统需要采用各种通信电子线路设计和开发技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算法、通讯模块等。
通信电子线路1-2章教学设计 (3)

通信电子线路1-2章教学设计简介本文档主要针对通信电子线路1-2章的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1-2章主要涵盖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电路分析方法、戴维南定理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电子线路的原理与应用有深入的了解。
教学目标1.理解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特性、参数及应用。
2.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理、戴维南定理等。
3.掌握电子线路中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电子元器件一、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及特性1.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等。
2.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等被动元件。
3.电源和信号发生器等主动元件。
2-4周,每周3学时,共计9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基础情况适当调整。
二、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1.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原理及特性。
2.整流、放大、稳压等应用。
3.单向导电性元件与双向导电性元件。
5-6周,每周3学时,共计6学时,注重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二极管的理解。
第二章电路分析基础一、基尔霍夫定律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及其应用。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及其应用。
3.基尔霍夫定律在串并联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7-9周,每周3学时,共计9学时,可结合实际电路进行分析实验。
二、戴维南定理1.戴维南定理的引用及其适用条件。
2.戴维南等效电路的推导及应用。
3.戴维南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10-12周,每周3学时,共计9学时,注重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
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电子元器件进行探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加深对电子线路的理解和应用。
3.建立互动式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评价1.期中考试,掌握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特性及应用。
2.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电路分析方法、戴维南定理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讲义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锁相环的测量与应用一、锁相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CMOS-CD4046数字锁相环内部电路介绍三、环路参数测量四、锁相环的应用--频率合成器锁相环(Phase lock loop)简称PLL,是广泛应用于广播通讯、自动控制、电子检测等领域内的一种功能部件。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锁相环部件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一种价格比较便宜、功能也比较好的CMOS锁相环CD4046(国产的5G4046)应用比较广泛。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锁相环的参数,熟悉一种集成电路锁相环并通过典型应用——频率合成器来巩固、扩展、深化已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把功能电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一、锁相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二、CMOS CD4046数字锁相环内部电路介绍三、环路参数测量3.环路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同步带和捕捉带分别测量2次,记录2次的测量值,并计算2次测量的平均值。
4.鉴相器测试在环路锁定情况下测量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的鉴相特性曲线。
测试方法:在环路同步带内14脚接高频信号源,输入正弦波信号,改变14脚输入信号的频率,从小到大变化。
用示波器分别测试14脚和3脚的电压波形,观察它们之间相位差的变化,同时测出9脚对应的输出电压值。
针对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分别展开测试,测试数据填入下表,分别作出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的鉴相特性曲线。
表5-1 鉴相器P c I相位差Δθ(弧度)0V d(V)表5-2 鉴相器P c II相位差Δθ(弧度)0V d(V)5.锁相系统静态测量测试环路在锁定状态时,相位比较器输出的误差电压与输入频率之间的关系。
四、锁相环的应用—频率合成器2122。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在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电路设计和通信系统的知识,同时也积累了一些设计经验和技巧。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1. 充分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和要求:在设计通信电子线路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所设计系统的原理和要求。
这包括了解信号的特性、噪声和失真的限制以及通信协议等。
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些要求,才能更好地进行电路设计。
2. 熟悉常用的电路元件和工具:通信电子线路设计中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电路元件和工具,如电阻、电容、晶体管、放大器、滤波器等。
熟悉这些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以及掌握相应的电路设计工具,可以更高效地完成设计任务。
3. 掌握信号处理和调制技术:通信电子线路设计涉及到信号的处理和调制。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利用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利用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利用调制器对信号进行调制等。
掌握这些信号处理和调制技术,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4. 注意噪声和失真的处理:通信系统中常会遇到各种噪声和失真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噪声和失真的影响。
这包括使用低噪声的元件、采取合适的滤波措施、进行信号整形和再生等。
只有有效地处理噪声和失真问题,才能保证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质量。
5.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通信电子线路设计中,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通过实际操作和调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设计的原理和技巧。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进行实际操作,不断尝试和调试,从中积累经验和提高技能。
总的来说,通信电子线路设计是一项很有挑战性但也很有趣的任务。
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以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通信电子线路的知识,为通信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信电子线路1-2章教学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1-2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1.了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掌握简单的电路分析方法;3.了解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和特性;4.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电路的性能;5.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包括以下两个章节:1.第一章:基本电子元器件;2.第二章: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3. 教学方法3.1 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简单的电路分析方法等内容。
3.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和特性,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电路的性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教学流程4.1 第一章:基本电子元器件1.1 课前预习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内容,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和应用。
1.2 讲解和讨论教师讲解和讨论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和结构特点,包括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等。
1.3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电子元器件实验,在实验中了解常见元器件的结构和特性,绘制IV特性曲线等内容,并记录实验数据。
1.4 总结和作业教师总结本章内容并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4.2 第二章:基本电路分析方法2.1 课前预习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内容,了解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2.2 讲解和讨论教师讲解和讨论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包括电路定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等)和分析方法。
2.3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电路分析实验,在实验中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等内容,并记录实验数据。
2.4 总结和作业教师总结本章内容并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评价1.参与实验操作的学生,根据实验报告的质量评分;2.考试成绩,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课堂表现,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表现等。
6. 总结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讲解法和实验法,帮助学生了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电路分析方法,了解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和特性,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实验课性质:课程设计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程既是配合“通信电子线路”理论与实验课的教学环节,又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通信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十分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而该课程设计是其实践性的一个体现,是集基本技能、技能训练、理论知识的综合与应用,是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巩固和提高,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又有足够的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综合能力、实验技术、创新思想得到全面提升。
二选题原则1.选题范围单元电路设计、印制板设计、电路的组装与调试2.选题要求电路设计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扎实的电子线路理论是成功设计电路的基础。
其要求是:(1)功能和性能指标分析:对题目的各项要求进行分析,整理出系统和具体电路设计所需的更具体、更详细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性指标数据,以求得设计的原始依据。
(2)选择元器件:很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利用计算公式,选择合理的元件参数,且应降低成本,减少器件品种,减少元器件的功耗和体积。
(3)画出总体电路图初稿并审图,将错误降到最低程度,保证仿真顺利完成。
(4)仿真和实验:通过仿真和实验,检查各元器件的性能、参数、质量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查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和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5)画出总体电路图,要求按相关规定,布局合理,图面清晰,便于对图的理解和阅读,为印制电路板,并组装、调试和维修时做好准备。
3.参考选题(1)无线话筒发射装置掌握无线话筒的设计制作方法,了解高频电路在设计印制板时应注意的问题,了解调频与调幅方案的优缺点,主要性能指标有:发射频率,发射距离,供电电源,接收发射信号的装置,电路板面积、整机体积等。
(2)无线对讲/收音两用机掌握无线对讲/收音两用机的设计、制作方法;掌握混频、中频放大、检波等概念;掌握高频振荡电路和变频电路的设计。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各类通信电子电路的功能、构成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通信电子电路中存在的问题。
3. 让学生了解通信电子电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通信技术发展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通信电子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通信电子电路的兴趣,培养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程。
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通信技术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国家和民族事业作贡献的信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通信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调制解调器等基本电路的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三章- 内容列举:放大器电路、滤波器电路、调制解调电路2. 通信电子电路设计方法:介绍通信电子电路的设计流程、电路仿真及实验操作。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内容列举:设计流程、电路仿真、实验操作方法3. 通信电子电路实际应用:分析典型通信电子电路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内容列举:无线通信电路、光纤通信电路、移动通信电路4. 创新设计与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 教材章节:第六章- 内容列举:项目设计、实验操作、成果展示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通信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学习第二周:通信电子电路设计方法学习第三周:通信电子电路实际应用分析第四周:创新设计与实践第五周:项目总结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8
贴片电容
RAD0.2
4700pf
R1
电阻
AXIAL0.4
4.7KΩ
R2
电阻
AXIAL0.4
33KΩ
R3
电阻
AXIAL0.4
100Ω
R4
电阻
AXIAL0.4
33KΩ
R5
电阻
AXIAL0.4
180Ω
MK
Mic
RAN0.2
T1
三极管
TO-18
9018
T2
三极管
TO-18
9018
L
电感
DIANGAN
10PF
]
[
C6
RAD0.2
4700PF
]
[
C7
RAD0.2
47PF
]
[
C8
RAD0.2
4700PF
]
[
MK1
AXIAL0.4
MICROPHONE2
]
[
R1
AXIAL0.4
4.7K
]
[
R2
AXIAL0.4
33K
]
[
R3AXIAL0ຫໍສະໝຸດ 4100][
R4
AXIAL0.4
33K
]
[
R5
AXIAL0.4
180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学 院信息工程学院班 级通信0711
姓 名邱加钦学 号2007830029
成 绩指导老师马中华 陈红霞
2010年1月4日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名称:调频无线话筒的设计
二设计时间:2010年1月1日~1月5日
三设计地点: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实验室
四指导老师:马中华、陈红霞
4,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中应当注意几点:
(1)尽量按照试验原理图进行布线。这样在进行电路检查时更方便。
(2)电感周围的线尽量与电感垂直。当电路线与电感平行时会影响电感值。
(3)电感底下不走线。走线影响电感值。
(4)布线时尽量减少跳线。
(5)布线应当尽量做到美观大方。
5,调频测试
(1)中心频率的测试。需要用到示波器,进行中心频率的测量。
4,调频是一项细致活。最好的频段有时候一晃就过。需要非常细心的进行频率的选取。
无论是在protel设计,还是在电路板的焊接以及调频过程,细心谨慎都是一定要具备的。
学工科,一定要培养严谨的求学态度与精神。用事实说话。
2,元件封装引脚不对应
默认的电感L的两个管脚为0脚、1脚。如果这样导入,在pcb图中将没有电感连线。
须将设计两管脚的编号分别编为1号、2号。这时在导入到pcb图时电感元件就与原理电路图相连接了。
3,电感的制作
电感制作直接影响到谐振频率的大小,也影响了电路工作的效率。电感的绕制要均匀,要先密绕11圈后进行拉伸,拉伸到14mm。在进行电感的焊接时容易将电感扭曲变形。解决办法是将用于绕制的签字笔笔芯不拆卸。直到电感顺利焊接完成后在将签字笔笔芯拆下。
加至T1管基极的音频信号电压,会使c-b结电容随它变化,从而实现调频。
C4可改变中心频率的选择(88~108MHz)。
T1输出调频信号,通过C7耦合到T2管的基极,经过T2管放大后从天线辐射出去。T2管构成高频放大器,还有缓冲作用,隔离了天线对高频振荡器的影响,使振荡频率更加稳定。
七设计内容
1,protel设计
(2)中心频率可能和电台频率重叠。调可变电容,将中心频率尽量与电台频率错开。减小电台对发射信号的影响。
(3)天线应当适当长些。不要弯曲天线。减小天线的抖动。弯曲天线,天线抖动都将影响发射信号的质量。
(4)调频过程中可能在多个频段内接收到音频信号。这是主瓣、旁瓣的影响。应当将频率调至最清晰,声音最大的频段内。
五设计目的:
1,了解无线话筒的发射原理;
2,熟练掌握protel设计;
3,完成简单的无线话筒制作;
4,通过制作和检测无线话筒,加深对放功率放大器的认识。
六设计原理
调频无线话筒是一种可以将声音或者歌声转换成88~108MHz的无线电波发射出去,距离可以达到30~50m,用普通调频收音机或者带收音机功能的手机就可以接收。
(1)电路原理图设计。按设计原理图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如图3示。
(2)元件及元件封装
序号
名称
封装
型号
备注
C1
贴片电容
RAD0.2
0.04uf
C2
贴片电容
RAD0.2
4700pf
C3
贴片电容
RAD0.2
1000pf
C5
贴片电容
RAD0.2
10pf
C6
贴片电容
RAD0.2
4700pf
C7
贴片电容
RAD0.2
3,焊接元器件。按pcb板图进行元件的焊接。其中绕制电感规格:直径4.5mm,匝数14匝,长14mm。绕制电感用表面镀绝缘漆的漆包线。
4,调试
(1)找谐振点。将天线接至示波器,电路通电后可观察到有正弦波。该正弦波是由T1管振荡,作为载波。调整变电容C4,使得波形有最大幅值。并记下谐振频率。
(2)调频。将收音机调至谐振频率。并通过mic测试发射机,进行频率细调,使收音机接受到声音最清晰。测试得谐振频率为87.1MHz。
]
[
S
AXIAL0.6
SW-SPST
]
[
T1
To-18
9018
]
[
T2
To-18
9018
]
(
GND
3V-2
C2-2
C3-2
C6-2
C8-2
MK1-1
R3-1
T2-3
)
(
NetC1_1
C1-1
C3-1
R2-1
T1-1
)
(
NetC7_2
C7-2
R4-1
T2-1
)
(
NetMK1_2
C1-2
MK1-2
R1-1
)
(
NetR1_2
C2-1
C4-1
C6-1
C8-1
R1-2
R2-2
R4-2
R5-2
S-1
)
(
NetS_2
3V-1
S-2
)
(
NetT1_2
C4-2
C5-2
T1-2
)
(
NetT1_3
C5-1
R3-2
T1-3
)
(
NetT2_2
R5-1
T2-2
)
(4)pcb板设计,设计pcb板如图5示。
图5 PCB板图
2,印刷电路板的转印、腐蚀及打孔、上保护层。
封装见图4
C4
变电容
RAD0.3
图4电感封装(DIANGAN)
(3)生成网络表
生成网络列表:
[
V?
Component_1
]
[
3V
AXIAL0.8
VOLTAGE
]
[
C1
RAD0.2
0.04UF
]
[
C2
RAD0.2
4700PF
]
[
C3
RAD0.2
1000PF
]
[
C4
RAD0.4
22PF
]
[
C5
RAD0.2
八心得体会
1,在PCB制图时,元件的布局通常采用和电路原理图相同的布局,但需要适当调整,使得连线尽可能地减少交叉,总体布局尽可能地美观大方。
2,在PCB连线时一定要先进行规则的定义,不同的电路有不同的规则。规则定义包括:线宽、线距、孔径、板层等。
3,电路板的焊接一定要耐心谨慎。不可粗心大意造成虚焊,漏焊。
(3)发射机工作距离的测量。将发射机固定在一段,并不停讲话。收音机不断远离发射机,直到听到的声音模糊不清。测量此时发射机和收音机之间的距离。测量距离得发射机工作距离为30m。
七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注意事项
1,元件封装设计时容易将KEEPOUT层的边界线漏画。
打开PCB LIBRARY DOCUMENT工作界面,选择工作层面为KEEPOUT层。进行边线的划线。这时边线颜色为黄色。
将声音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可以用调幅的方法,也可以用调频的方法。
与调幅相比,调频具有保真度好,抗干扰性强的优点,缺点是占用频带较宽。
调频的方式一般用于超短波波段。
1、调频无线话筒的框图如下:
图1调频话筒框图
2、设计原理图:
图2 试验原理图
晶体管T1和其周围的电路构成高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由L、C4、C5、T1的结电容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