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七年级探究应用新思维10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练习

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练习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类型1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解方程组:⎩⎪⎨⎪⎧a =2b +8,①a =-b -1.② 解:把①代入②,得2b +8=-b -1,解得b =-3. 把b =-3代入②,得a =-(-3)-1=2.∴这个方程组的解是⎩⎪⎨⎪⎧a =2,b =-3.2.解方程组:⎩⎪⎨⎪⎧y =2x ,①3y +2x =8.② 解:把①代入②,得6x +2x =8,解得x =1.把x =1代入①,得y =2.∴原方程组的解是⎩⎪⎨⎪⎧x =1,y =2.3.解方程组:⎩⎪⎨⎪⎧2x +y =3,①3x -5y =11.② 解:由①,得,y =3-2x.③把③代入②,得3x -5(3-2x)=11.解得x =2.将x =2代入①,得y =-1.∴原方程组的解为⎩⎪⎨⎪⎧x =2,y =-1.4.解方程组:⎩⎪⎨⎪⎧3m -2n =-13,①5m +8n =1.② 解:由①,得2n =3m +13.③把③代入②,得5m +4(3m +13)=1.解得m =-3.把m =-3代入③,得2n =3×(-3)+13.解得n =2.∴原方程组的解是⎩⎪⎨⎪⎧m =-3,n =2.类型2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5.(东营中考)解方程组:⎩⎪⎨⎪⎧x +y =6,①2x -y =9.②解:①+②,得3x =15.∴x =5.将x =5代入①,得5+y =6.∴y =1.∴原方程组的解为⎩⎪⎨⎪⎧x =5,y =1.6.(宿迁中考)解方程组:⎩⎪⎨⎪⎧x -2y =3,①3x +4y =-1.② 解:①×2+②,得5x =5.解得x =1.把x =1代入①,得y =-1.∴原方程组的解为⎩⎪⎨⎪⎧x =1,y =-1.7.解方程组:⎩⎪⎨⎪⎧x +0.4y =40,①0.5x +0.7y =35.② 解:①×0.5,得0.5x +0.2y =20.③②-③,得0.5y =15.解得y =30.把y =30代入①,得x +0.4×30=40.解得x =28.∴原方程组的解为⎩⎪⎨⎪⎧x =28,y =30.8.解方程组:⎩⎪⎨⎪⎧5x +4y =6,①2x +3y =1.② 解:①×2,得10x +8y =12.③②×5,得10x +15y =5.④④-③,得7y =-7.解得y =-1.把y =-1代入②,得2x +3×(-1)=1.解得x =2.∴原方程组的解为⎩⎪⎨⎪⎧x =2,y =-1.类型3 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9.解方程组:⎩⎪⎨⎪⎧x =y -52,①4x +3y =65.②解:把①代入②,得4×y -52+3y =65. 解得y =15.把y =15代入①,得x =15-52=5. ∴原方程组的解为⎩⎪⎨⎪⎧x =5,y =15.10.解方程组:⎩⎪⎨⎪⎧3x +5y =19,①8x -3y =67.② 解:①×3,得9x +15y =57.③②×5,得40x -15y =335.④③+④,得49x =392.解得x =8.把x =8代入①,得3×8+5y =19.解得y =-1.∴原方程组的解为⎩⎪⎨⎪⎧x =8,y =-1.11.解方程组:⎩⎪⎨⎪⎧x -y 2=9,①x 3-y 2=7.②解:①-②,得2x 3=2.解得x =3. 把x =3代入①,得3-y 2=9.解得y =-12. ∴原方程组的解为⎩⎪⎨⎪⎧x =3,y =-12.12.解方程组:⎩⎪⎨⎪⎧x 2=y 3,①3x +4y =18.②解:由①,得x =2y 3.③ 把③代入②,得2y +4y =18.解得y =3.把y =3代入③,得x =2×33=2. ∴原方程组的解为⎩⎪⎨⎪⎧x =2,y =3.13.解方程组:⎩⎪⎨⎪⎧x 4+y 3=13,3(x -4)=4(y +2).解:整理,得⎩⎪⎨⎪⎧3x +4y =4,①3x -4y =20.② ①+②,得6x =24.解得x =4.把x =4代入①,得3×4+4y =4.解得y =-2.∴原方程组的解为⎩⎪⎨⎪⎧x =4,y =-2.14.解方程组:⎩⎪⎨⎪⎧x +2y +12=4(x -1),3x -2(2y +1)=4.解:整理,得⎩⎪⎨⎪⎧6x -2y =9,①3x -4y =6.② ①×2,得12x -4y =18.③③-②,得x =43. 把x =43代入①,得6×43-2y =9.解得y =-12. ∴原方程组的解为⎩⎪⎨⎪⎧x =43,y =-12.15.(无锡中考)解方程组:⎩⎪⎨⎪⎧2x -y =5,①x -1=12(2y -1).② 解:原方程组可化为⎩⎪⎨⎪⎧y =2x -5,①2x -2y =1.② 将①代入②,得2x -2(2x -5)=1,解得x =92. 将x =92代入①,得y =4. ∴原方程组的解为⎩⎪⎨⎪⎧x =92,y =4.类型4 利用“整体代换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6.(珠海中考)阅读材料:善于思考的小军在解方程组⎩⎪⎨⎪⎧2x +5y =3,①4x +11y =5②时,采用了一种“整体代换”的解法: 解:将方程②变形:4x +10y +y =5,即2(2x +5y)+y =5,③把方程①代入③,得2×3+y =5.∴y =-1.把y =-1代入①,得x =4.∴原方程组的解为⎩⎪⎨⎪⎧x =4,y =-1. 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模仿小军的“整体代换法”解方程组:⎩⎪⎨⎪⎧3x -2y =5,①9x -4y =19;②(2)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3x 2-2xy +12y 2=47,①2x 2+xy +8y 2=36,② 求x 2+4y 2的值. 解:(1)将方程②变形:9x -6y +2y =19,即3(3x -2y)+2y =19,③把方程①代入③,得3×5+2y =19.∴y =2.把y =2代入①,得x =3.∴原方程组的解为⎩⎪⎨⎪⎧x =3,y =2. (2)①+②×2,得(3x 2+12y 2)+(4x 2+16y 2)=47+72,整理得7x 2+28y 2=119,即7(x 2+4y 2)=119,两边同时除以7,得x 2+4y 2=17.。

数学竞赛】七年级数学思维探究(10)二元一次方程组(含答案)

数学竞赛】七年级数学思维探究(10)二元一次方程组(含答案)

数学竞赛】七年级数学思维探究(10)二元一次方程组(含答案)___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为《周髀算经》作注,其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总结了我国东汉以来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在世界上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直角三角形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

___在《勾股圆方图注》中推导出了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发展的。

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即通过消去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代入法和加减法是常见的消元方法。

解决未知数系数较大、方程个数较多等复杂的方程组时,常用到整体叠加、整体叠乘、换元转化、辅助引参等技巧方法。

这些技巧方法的运用是建立在对方程组系数特点的观察和对方程组整体特征的把握基础上的。

方程组的解是方程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代解法、求解法是处理方程组的解的基本方法。

对于含有字母系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进一步探究解的个数、解的特征。

基本思路是在消元的基础上,把方程组的解的讨论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解的讨论。

已知方程组 $\begin{cases} ax+by=-16 \\ x=8\end{cases}$ 的解应为 $\begin{cases} cx+20y=-224 \\ y=-10\end{cases}$。

试将相应的解代入原方程组,先求出$a$、$b$、$c$ 的值。

然后求 $a^2+b^2+c^2$ 的值。

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 $\begin{cases} x+ay+1=y \\ bx-2y+1=0 \end{cases}$,有无整数解,则$a$、$b$ 的值为()。

解下列方程组:begin{cases} 23x+17y=63 \\ x-16y-3=0 \end{cases}$。

begin{cases} 17x+23y=57 \\ 2x-22y-1=0 \end{cases}$。

begin{cases} x_1+x_2=x_2+x_3=x_3+x_4=。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迅速,有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倡导采用以探究、实践为主的课堂模式,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校采取了“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实现对新技能、新知识的探究与应用,渗透跨学科连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得更加明显。

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综合分析数据,培养从多角度探究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围绕某一学科数学知识,使学生深入探究、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多角度探究、探究思维的形成成为可能;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新发现的知识,发现一些规律,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最后,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能发挥自己身上的能力,用独到的角度、思维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在探究应用过程当中,教师要采用较多的多媒体和科技设备,比如电脑设备、科学仪器等,通过这些辅助设备,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更加有效、有趣、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学会以多方面角度探究和解决问题。

此外,学校可以在开展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开展科技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建立起学术论文写作与课程学习的联系,真正做到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以探究、实践为主的思维,获得真正的数学学习成果。

教学改革是一场长期的斗争,紧密相连的每一节课都要为改革的深入而努力。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的教学模式正是让学生拥有更多学习数学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学会以探究、实践为主的思维,从而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更好、更深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近年来,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就是一种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由学生自主探究而得到,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驱动回答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首先,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以学生为主体,由他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不仅注重学生心智发展,而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例如,从学生现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尝试推翻概念,解决问题,拓展、发掘学生原有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思考和发现新的概念,进行探究,形成新的数学知识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推理、创新能力。

其次,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由学生自主发现,选择新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自我协调和研究。

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学会使用新方法,熟练掌握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此外,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还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培养学生勤奋努力、勇于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新思维。

通过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发挥学生创造力、挑战性思维,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
能力,更加深入和灵活地学习数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因此,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在七年级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7年级1-10

2020年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7年级1-10

作者:败转头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时间:2020.12.131.数形结合话数轴解读课标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学科,从古希腊时期起,人们就已试图把它们统一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对有形的东西认识比较快,而对抽象的东西认识比较慢,这正是现阶段数学学习的特点,以形助数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现阶段数轴是数形联系的有力工具,主要反映在:1.利用数轴形象地表示有理数;2.利用数轴直观地解释相反数;3.利用数轴解决与绝对值有关的问题;4.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问题解决例1 (1)已知a 、b 为有理数,且0a >,0b <,0a b +<,将四个数a 、b 、a -、b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试题)(2)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那么点B 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广西竞赛题)试一试 对于(1),赋值或借助数轴比较大小;对于(2)确定A 、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充分考虑A 、B 两点的多种位置关系.例2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点A 、B 、C 、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a 、b 、c 、d ,且210d a -=,那么数轴的原点应是( ).A.A 点B.B 点C.C 点D.D 点(江苏省竞赛题) 试一试 从寻找d 与a 的另一关系式入手.例3 已知两数a 、b ,如果a 比b 大,试判断||a 与||b 的大小.试一试 因a 、b 符号未定,故a 比b 大有多种情形,借助数轴可直观全面比较||a 与||b 的大小.例4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0K ,第一步从0K 向左跳1个单位到1K ,第二步由1K 向右跳2个单位到2K ,第三步由2K 向左跳3个单位到3K ,第四步由3K 向右跳4个单位到4K ,……,按以上规律跳了100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100K 所表示的数恰是19.94,试求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0K 点所表示的数.(“希望杯”邀请赛试题)试一试 设0K 点表示的数为x ,把1K 、2K 、、100K 点所表示的数用x 的式子表示. 例5 已知数轴上的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为28个单位长度,点A 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8个单位长度,点B 在原点的右边.(1)求A 、B 两点所对应的数.(2)数轴上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出发问左运动,同时点B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在点C 处追上了点A ,求C 点对应的数.(3)已知在数轴上点M 从点A 出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N 从点B 出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线段NO 的中点为P (O 为原点),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PO AM -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分析与解 对于(3),设M 点运动时间为t 秒,把PO AM -用2的式子表示.(1)A 、B 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为8,20-;(2)C 点对应的数为22-; (3)202,102t AM t OP t +===+(为什么?),则1010PO AM t t -=+-=,即PO AM -的值不变.生活启示例6 李老师从油条的制作中受到启发,设计了一个数学问题.如图,在数轴上截取从原点到1的对应点的线段AB ,对折后(点A 与点B 重合),固定左端向右均匀地拉成1个单位长度的线段,这一过程称为一次操作(例如,在第一次操作后,原线段AB 上的14,34均变成12;12变成1;等等).那么在线段AB 上(除点A 、点B 外)的点中,在第二次操作后,求恰好被拉到与1重合的点所对应的数字之和.(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分析 捕捉问题所蕴含的信息,阅读理解“一次操作”的意义:将线段沿中点翻折,中点左侧的点不动,中点右侧的点翻折到左侧的对应位置上,由原来的一个等分点变为两个等分点.解故在第二次操作后,恰好被拉到与1重合的点所对应的数字之和是13144+=. 数学冲浪知识技能广场 1.数轴上有A 、B 两点,若点A 对应的数是2-,且A 、B 两点的距离为3,则点B 对 应的数是__________.2.电影《哈利·波特》中,小哈利,波特穿墙进入“394站台”的镜头(如示意图中的M 站台),构思奇妙,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若A 、B 站台分别位于2-,1-处,2AN NB =,则N 站台用类似电影中的方法可称为“__________站台”.(“《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试题)3.已知点A 、B 、P 在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为6,8AB =,5AP =,那么点P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4.如图所示,按下列方法将数轴的正半轴绕在一个圆(该圆周长为3个单位长,且在圆周的三等分点处分别标上了数字0、1、2)上:先让原点与圆周上数字0所对应的点重合,再将正半轴按顺时针方向绕在该圆周上,使数轴上1、2、3、4、所对应的点分别与圆周上1、2、0、1所对应的点重合.这样,正半轴上的整数就与圆周上的数字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1)圆周上的数字a 与数轴上的数5对应,则a =__________;(2)数轴上的一个整数点刚刚绕过圆周n 圈(n 为正整数)后,并落在圆周上数字1所对应的位置,这个整数是__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江西省中考题)5.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0a b +>B.0ab >C.||0a b +<D.0a b -> (201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6.文具店、书店、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西20米,玩具店位于书店东10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走了40米,接着又向东走了60-米,此时小明的位置在( ).A.文具店B.玩具店C.文具店西边40米D.玩具店东60-米7.将一刻度尺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 ),刻度尺上的“0cm ”“15cm ”分别对应数轴上的 3.6-和x ,则( ).A.910x <<B.1011x <<C.1112x <<D.1213x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8.在数轴上任取一条长度为119999的线段,则此线段在这条数轴上最多能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是( ).A.1998B.1999C.2000D.2001(重庆市竞赛题)9.一个跳蚤在一条直线上,从O 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晾左跳2个单位,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剧下去,当它跳第100次落下时,求落点处离O 点的距离(用单位表示).(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10.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 与原点O 的距离的和.(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思维方法天地--11.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13-和15,则线段AB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 12.在数轴上,表示数(2)2a +,的点M 与表示数(3)3a +,的点N 关于原点对称,则a 的值为__________.13.数形相伴(1)如图所示,点A 、B 所代表的数分别为1-,2,在数轴上画出与A 、B 两点的距离和为5的点(并标上字母). (2)若数轴上点A 、B 所代表的数分别为a 、b ,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 a b =-,那么,当|1||2|7x x ++-=时,x =__________;当|1||2|5x x ++->时,数x 所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是在__________.(《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试题)14.点A 、B 分别是数3-、12-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使线段AB 沿数轴向右移动为A B '',且线段A B ''的中点对应的数是3,则点A '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点A 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江苏省竞赛题)15.点1A 、2A 、3A 、、n A (n 为正整数)都在数轴上,点1A 在原点O 的左边,且11A O =,点2A 在点1A 的右边,且212A A =;点3A 在点2A 的左边,且323A A =,点4A 在点3A 的右边,且434A A =,,依照上述规律,点2008A 、2009A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 ). A.2008,2009-B.2008-,2009C.1004,1005-D.1004,1004-(福建省泉州市中考题)16.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点A 、B 、C 、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a 、b 、c 、d ,且29b a -=,那么数轴的原点对应点是( ).A.A 点B.B 点C.C 点D.D 点 17.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式子||||a b ++||||a b b c ++-化简结果为( ). A.23a b c +- B.3b c - C.b c + D.c b -18.不相等的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点分别为A 、B 、C ,若||||||a b b c a c -+-=-那么点B ( ).A.在A 、C 点右边B.在A 、C 点左边C.在A 、C 点之间D.以上均有可能 (“希望杯”邀请赛题)19.在数轴上,N 点与O 点的距离是N 点与30所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的4倍,那么N 点表示的数是多少?(“CASIO 杯”河南省竞赛题)20.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1)问多少秒后甲到A 、B 、C 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2)若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1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3)在(1)、(2)的条件下,当甲到A 、B 、C 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作者:败转头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时间:2020.12.1321.操作与探究对数轴上的点P 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P 表示的数乘以13再把所得数对应的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P 的对应点P '.点A ,B 在数轴上,对线段AB 上的每个点进行上述操作后得到线段A B '',其中,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如图所示,若点A 表示的数是3-,则点A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若点B '表示的数是2,则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已知线段AB 上的点E 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E '与点E 重合,则点E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2012年北京市中考题〕22.—动点P 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以每前进5个单位、后退3个单位的程序运动.已知点P 每秒前进或后退1个单位,设n x 表示第n 秒点P 在数轴上的位置所对应的数(如44x =,55x =,64x =),求2011x 所对应的数. 2.聚焦绝对值绝对值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这一概念是学习相反数、有理数运算、算术根的基础;绝对值又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绝对值与其他知识融合形成绝对值 方程、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函数等,在代数式化简求值、解方程、解不等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理解、掌握绝对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脱去绝对值符号是解绝对值问题的切入点脱去绝对值符号常用到相关法则、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知识方法.2.恰当地运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从数轴上看||a 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a b -表示数a 、数b 的两点间的距离.3.灵活运用绝对值的基本性质①||0a ≥;②222||||a a a ==;③||||||ab a b =⋅;④||||()||a ab a b b =≠例1已知: |||20||20|y x b x x b =-+-+--其中020b <<,20b x ≤≤,那么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CASIO 杯”河南省竞赛题)试一试 结合已知条件判断出每一个绝对值符号内式子的正负性,再去掉绝对值符号.例2式子||||||a b ab a b ab ++的所有可能的值有( ). A.2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试一试根据a 、b 的符号所有可能情况,去掉绝对值符号,这是解本例的关键.例 3 (1)已知|2||2|0ab a -+-=,求111(1)(1)(2)(2)ab a b a b ++++++1(2005)(2006)a b +⋅⋅⋅+++的值.(“华罗庚杯”香港中学竞赛题)(2)设a 、b 、c 为整数,且||||1a b c a -+-=,求||||||c a a b b c -+-+-的值.(“希望杯”邀请赛试题)试一试 对于(1),由非负数的性质先导出a 、b 的值;对于(2),1写成两个非负整数的和的形式又有几种可能?这是解(2)的突破口.例4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有关问题:我们知道(0),||0(0),(0).x x x x x x >⎧⎪=-⎨⎪-<⎩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一结论来化简含有绝对值的代数式,如化简代数式|1||2|x x ++-|时,可令:10x +=和20x -=,分别求得1x =-,2x = (称1-,2分别为|1|x +与|2|x -的零点值)在有理数范围内,零点值1x =-和2x =可将全体有理数分成不重复且不遗漏的如下3种情况:(1)1x <-;(2)12x -≤<;(3)2x ≥.从而化简代数式|1||2|x x ++-可分以下3种情况:(1)当1x <- 时,原式(1)(2)21x x x =-+--=-+;(2)当12x -≤<时,原式1(2)3x x =+--=;(3)当2x ≥时,原式1221x x x =++-=-.综上讨论,原式21(1),3(12),21(2).x x x x x -+<-⎧⎪=-≤<⎨⎪-≥⎩通过以上阅读,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分别求出|2|x +和|4|x -的零点值;(2)化简代数式|2||4|x x ++-.(云南省中考题)试一试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化简求值.例5 (1)当x 取何值时,|3|x -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多少?(2)当x 取何值时,5|2|x -+有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多少?(3)求|4||5|x x -++的最小值.(4)求|7||8||9|x x x -+-+-的最小值.分析对于(3)、(4)可先运用零点分段讨论法去掉绝对值符号,再求最小值;也可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即在数轴上找一表示x 的点,使之到表示4、5的点 (:或表示7、8、9的点)的距离和最小.解(1)当3x =时,原式有最小值,最小值为0.(2)当2x =-时,原式有最大值,最大值为5.(3)当45x ≤≤时,原式有最小值,最小值为1.(4)当8x =时,原式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对于(3),给出另一种解法:当4x ≤时,原式(4)(5)92x x x =----=-,最小值为1;当45x <≤时,原式4(5)1x x =---=,最小值为1;当5x >时,原式4529x x x =-+-=-,最小值为1.综上所述,原式有最小值等于1.以退求进例6少年科技组制成一台单项功能计算器,对任意两个整数只能完成求差后 再取绝对值的运算,其运算过程是:输人第一个整数1x ,只显示不运算,接着再输人整数2x 心后则显示12||x x -的结果,此后每输入一个整数都是与前次显示的结果进行求差取绝对值的运算.现小明将从1到1991这1991个整数随意地一个一个地输人,全部输入完毕之后显示的最后结果设为P ,试求出P 的最大值,并说明理由.分析 先考虑输入个数较少的情形,并结合奇偶分析调整估值,一步步求出P 的最大值.解 由于输入的数都是非负数,当10x ≥,20x ≥时,12||x x -不超过1x 、2x 中最大的数,对10x ≥,20x ≥,30x ≥,则123||||x x x --不超过工1x 、2x 、3x 中最大的数,设小明输入这1991个数的次序是1x ,2x ⋅⋅⋅,1991x .相当于计算: 12319901991||||||||x x x x x P --⋅⋅⋅--=,因此P 的值1991x ≤.另外从运算奇偶性分析,1x 、2x 为整数,12||x x -与12||x x +奇偶性相同,因此P 与121991x x x ++⋅⋅⋅+的奇偶性相同,但121991121991x x x ++⋅⋅⋅+=++⋅⋅⋅+=偶数.于是断定1990P x ≤,我们证明P 可以取到1990.对 1,2,3,4,按如下次序:|||13|4|2|0---=,|||(41)(43)|(44)|(42)|0k k k k +-+-+-+=,对于0,1,2,k =⋅⋅⋅均成立.因此,1~1988可按上述办法依次输入最后显示结果为0,而后||19891990|1991|1990--=,故P 的最大值为1990.数学冲浪知识技能广场1.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1|2a +=,则|37|a +=____.2.已知||5a =,||3b =,且||a b b a -=-,那么a b +=____.3.化简1111111120032003200220022001202004200401-+-+--=____. (北京市竞赛题)4.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如图所示: ,则|1|||||c a c a b -+-+-化简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5.已知整数1a ,2a ,3a ,4a ,⋅⋅⋅满足下列条件:10a =, 21|1|a a =-+,32|2|a a =-+,43|3|a a =+,⋅⋅⋅,依次类推,则2012a 的值为( ).A.1005-B.1006-C.1007-D.2012-〔2012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题)6.已知||a a =-,化简|1||2|a a ---所得的结果是( ).A.1-B.1C.23a -D.32a -7.若m 是有理数,则m m -一定是( ).A.零B.非负数C.正数D.负数8.有理数a 、b 、c 的大小关系如图: 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A.0a b c ++>B.||a b c +<C.||||a c a c -=+D.||||b c c a ->-(“希望杯”遨请赛试题)9.化简(1)|3|x -;(2)|1||2|x x +++.10.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 作者:败转头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时间:2020.12.13。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10.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 湘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10.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 湘教版.doc

24
3
3
以上 5 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它们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相
同点和不同点?这 5 个方程的共同点是什么?
两边都 是
,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都是
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 方程。
,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x=1
比如:
是二元一次方程 x+y=18 的解,你 还能找出这个
y=17
教学活动方案
随记
Y=2z﹣1;
xy=2;
2x+3y=5;
(4)2x﹣y=3,(5) 1 +6=1,(6) x﹣y=3,
x
2x+3y=4,
y=6;
x+y= 2 ; 3
3x+2y=10
在上边 6 个方程组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如果不是,说出
为什么不是?
3.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
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解。
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组。
3x﹣10y=5 的解? x﹣3y=3
(2) 哪对值是方程组
的解?
【释疑解惑】
3x﹣10y=5
1. xy=4 是二元一次方程吗?为什么?
2 . x=2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吗?为什么? .【.巩固训y+练1=】3 1. 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y=3z B. 2xy﹣y=7 C.x﹣y=0 D. 1 - 1 =3 yx
教学活动方案
随记
2. 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1 y 2 B. x y 9 C. x 1 2 D. 1 y+x=2
x
2
y
2
x=3
y=4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如今,数学教育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以探究为基础应用新思维是这一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探究数学思维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手段,为学生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帮助学生发现和应用数学规律,从而引发他们更多的学习兴趣。

在这种新的数学思维方式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来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只依靠抽象思维来记忆。

首先,探究数学思维方法主要强调“以研究为基础”,这意味着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分析、思考,甚至创新,从而探究数学知识的意义,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说,学生将从数学的概念和定律出发,大胆研究,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自然规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不是被动地记忆知识。

其次,在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教授七年级数学时,老师需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搭建平台,让他们运用探究的思维方式去探究数学中的规律,帮助他们发现和把握数学中的规律。

当学生们掌握了探究的技巧后,老师还需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更加自信地把握这些技巧,让他们在学习数学中更充实更快乐。

最后,当老师教学时,他还需要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

通过积极激发并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出不同的探究课题,让学生自己探究,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实践环节,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的方法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加兴趣地学习,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学习效果。

只有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们才能充分利用探究数学思维方法,真正融入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探究应用新思维七年级讲解

探究应用新思维七年级讲解

探究应用新思维七年级讲解一、引言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越来越需要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以应对日新月异的问题和挑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探究应用新思维。

本篇文章将深入浅出地讲解新思维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思维方式。

二、新思维的概念探究应用新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运用创新的方法和视角,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这种思维方式重视实践应用,鼓励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修正我们的思维。

三、新思维的特点1. 创新性:新思维强调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勇于挑战常规,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

2. 实践性:新思维强调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修正我们的思维。

3. 系统性:新思维强调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深入剖析,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4. 开放性:新思维鼓励接纳和吸收各种有益的思想和资源,不断拓展我们的思维边界。

四、新思维的应用1. 创新解决问题:运用新思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我们不仅可以从技术层面入手,还可以从政策、教育等方面寻找解决方案。

2. 提升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新思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通过多角度理解知识点,可以加深记忆和理解。

3. 促进团队合作:在团队工作中,运用新思维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率。

例如,在项目策划中,鼓励团队成员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集思广益,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4. 引领未来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运用新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例如,在科技领域,运用新思维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潮流。

五、结语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到探究应用新思维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培养和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希望本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爽是我国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数学家,他曾为《周髀算经》作注,其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总结了我国东汉以来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在世界上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直角三角形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赵爽在《勾股圆方图注》中推导出了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10.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发展的.“消元”是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即通过消去一个未知数,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代入法和加减法是常见的消元方法.
解未知数系数较大、方程个数较多等复杂的方程组时,常用到整体叠加、整体叠乘、换元转化、辅助引参等技巧方法,这些技巧方法的运用是建立在对方程组系数特点的观察和对方程组整体特征的把握基础上的.
方程组的解是方程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解法、求解法是处理方程组的解的基本方法,对于含有字母系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进一步探究解的个数、解的特征,基本思路是在消元的基础上,把方程组的解的讨论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解的讨论.
问题解决
例1 已知方程组1620224ax by cx y +=-⎧⎨+=-⎩的解应为810x y =⎧⎨=-⎩
,小明解题时把c 抄错了,因此得到的解是12
13x y =⎧⎨=-⎩,则
222a b c ++的值为________.
(“华罗庚金杯”香港中学邀请赛试题)
例2 关于x ,y 的方程组10210x ay bx y ++=⎧⎨-+=⎩
有无数组解,则a 、b 的值为( )
A .0a =,0b =
B .2a =-,1b =
C .2a =,1b =-
D .2a =,1b =
(第19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例3 解下列方程组:
(1)231763172357x y x y +=⎧⎨
+=⎩ (2)1
211631102221x y x y ⎧+=⎪--⎪
⎨⎪-=⎪--⎩
(3)⎩⎨
⎧=++++=+=+==+=+=+1999
...1
...19991998211999199819974332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998
(第7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试题)
例4 已知m 是整数,方程组436
626
x y x my -=⎧⎨+=⎩有整数解,求m 的值.
例5 阅读材料:善于思考的小军在解方程组
时,采用了一种“整体代换”的解法:
解:将方程②变形:4x+10y+y=5 即2(2x+5y )+y=5③ 把方程①带入③得:2×3+y=5,∴y=-1 把y=-1代入①得x=4,∴方程组的解为.
请你解决以下问题:
(1)模仿小军的“整体代换”法解方程组
(2)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
(i )求x 2+4y 2的值;(ii )求+的值.
(广东珠海中考题)
叠加、叠乘
叠加、叠乘是指解系数有特点的方程组时,不拘泥于一般意义上的代入或加减,而是从整体上把方程组中的几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或相乘,从而达到简化方程组的目的.
例6 将若干个自然数按某种规律排列,若前8个数依次是1,3,6,10,15,21,28,36,则第50个数是多少?
(世界数学团体锦标赛试题)
数学冲浪
知识技能广场
1.已知24
328a b a b +=⎧⎨+=⎩
,则a b +=_______.
(山东德州中考题)
2.已知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 的值为________.
(四川南充中考题)
3.如果()2
230x x y -+-+=,那么()2
x y +的值为________.
(湖北荆州中考题)
4.已知方程组23133530.9a b a b -=⎧⎨+=⎩的解为8.31.2a b =⎧⎨=⎩,则方程组()()()()223113
325130.9x y x y ⎧+--=⎪⎨++-=⎪⎩
的解是______.
(山东枣庄中考题)
5.解方程组274ax y cx dy +=⎧⎨-=⎩时,一学生把a 看错后得到51x y =⎧⎨=⎩
,而正确的解是3
1x y =⎧⎨=-⎩,则a 、c 、d 的值为( )
A .不能确定
B .3a =,1c =,1d =
C .c 、d 不能确定,3a =
D .3a =,2c =,2d =-
(福建福州中考题)
6.已知a ,b 满足方程组⎩
⎨⎧=-=+4312
5b a b a ,则a+b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
(广东广州中考题)
7.若关于x 、y 的方程组39
21
ax y x y +=⎧⎨-=⎩无解,则a 的值为( )
A .6-
B .6
C .9
D .30
8.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59x y k
x y k +=⎧⎨-=⎩
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236x y +=的解,则k 的值为( )
A .34-
B .34
C .43
D .4
3
-
(山东中考题)
9.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解下列方程组(直接写出方程组的解即可) ①
的解为______ ②
的解为______ ③
的解为______
(2)以上每个方程组的解中,x 值与y 值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请你构造一个具有以上外形特征的方程组,并直接写出它的解.
(山东滨州中考题)
10.三个学生对问题“若方程组的解是,求方程组的解.”
提出各自的想法.
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 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
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 谈谈你的看法(若不能求解,请说明理由;若能够求解,请写出求解过程)
思维方法天地
11.m 为正整数,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210
320
mx y x y +=⎧⎨-=⎩有整数解,则2m =______.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12.若对任意有理数a 、b ,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a b x a b y a b --+=+有一组公共解,则公共解为________. 13.若
1235x y z ++=,3217x y z ++=,则111
x y z
++=________. (广州茂名中考题)
14.已知532=++z y x ,10234=++z y x ,则z y x ++的值为 .
(“五羊杯”竞赛题)
15.若4360x y z --=,()2700x y z xyz +-=≠,则222
222
522310x y z x y z +---的值等于( )
A .12-
B .19
2
- C .15- D .13-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
16.已知三个数a 、b 、c 满足
13ab a b =+,14bc b c =+,15ca c a =+,则abc
ab bc ca
++的值为( ) A .
16 B .112 C .215 D .1
20
(“信利杯”竞赛题)
17.如图,三个天平的托盘中形状相同的物体质量相等.图(1)、(2)所示的两个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要使第3个天平也保持平衡,则需在它的右盘中放置( ) A .3个球 B .4个球 C .5个球 D .6个球
(第19届江苏竞赛题)
18.方程组12
6x y x y ⎧+=⎪⎨+=⎪⎩
的解的个数为( )个.
A .1
B .2
C .3
D .4
(“《数学周报》杯全国竞赛题”)
19.若15~x x 满足下列方程组123451234512345123
451234526
212224248
296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求4532x x +的值.
(美国数学邀请赛试题)
20. 已知正数a 、b 、c 、d 、
e 、
f 满足4bcdef a =,9acdef b =,16abdef c =,14abcef d =,19
abcdf e =,1
16abcde f =,求()()a c e b d f ++-++的值.
(武汉市“CASIO 杯”竞赛题)
应用探究乐园
21.某市中学生举行足球联赛,共赛17轮(即每队均需参赛17场),记分办法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1)在这次足球赛中,若小虎足球队踢平场数与踢负场数相同,共积16分,试求该队胜了几场?
(2)在这次足球赛中,若小虎足球队总积分仍为16分,且踢平场数是踢负场数的整数倍,试推算小虎足球队踢负场数的情况有几种.
(内蒙古包头中考题)
22.能否找到7个整数,使得这7个整数沿圆周排成一圈后,任3个相邻数的和都等于29?如果能,请举一例;如果不能,请简述理由.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