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通道噪声不一致性校正方法
阵列幅相误差校正 知乎

阵列幅相误差校正知乎
阵列幅相误差校正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其在雷达、天线和通信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作用是对阵列天线中不同元件相位误差进行校正,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精度。
在阵列天线中,由于元件之间的布局差异、制造误差或工作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天线元件之间的相位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些相位误差会对信号的接收和处理产生很大的影响,降低系统的灵敏度和信号质量。
因此,对于阵列天线而言,准确地校正相位误差至关重要。
阵列幅相误差的校正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校正信号的研究。
该方法通过引入已知幅相误差的参考信号,与待校正信号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每个天线元件的相位偏差。
然后,根据相位偏差的大小及分布情况,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如调整天线元件的位置、优化电路设计等,以减小相位误差。
另一种常见的校正方法是基于数学算法的优化。
该方法利用数值计算技术,通过解算相位误差的数学模型,寻找最优的校正方案。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利用优化算法,如梯度下降法、最小二乘法等,实现对相位误差的精确校正。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并能适应不同阵列天线的特点和需求。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阵列幅相误差校正方法,如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基于反馈控制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误差校正。
总的来说,阵列幅相误差的校正是提高阵列天线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选择校正方法和实施校正方案,可以减小相位误差,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定位精度和数据传输质量。
因此,在阵列天线的设计和应用中,校正幅相误差的工作不容忽视,应予以重视和深入研究。
阵列天线阵元位置误差、通道不一致性和互耦的校正

阵 列 天 线 阵 元 位 置 误 差 、 道 不 一 致 性 和 互 耦 的 校 正 通
章 宏 , 陈 荆 花 , 周 希 朗
( 海 交 通 大 学 电子 工 程 系 , 海 2 0 3 ) 上 上 0 0 0
摘 要 :采 用 单 个连 续 波校 正 源 , 过 旋 转 阵 列 天 线 在 多 个校 正 方位 测 得 校 正数 据 , 过 求 解 可 分 通 通
数 化 方 法 不 仅 可 以 减 少 校 正 工 作 量 , 且 在 不 易 获 而
得 校 正 源 的 条 件 下 , 可 为 对 上 述 参 量 和 变 量 同时 还
进 行 估 计 的 自校 正 方 法 提 供 初 值 , 对 于 在 初 始 校 这
正 后 的使 用 过 程 中 , 阵列 天 线 流 形 向量 受 时 间 、 境 环 因 素 影 响 而发 生 变 化 的情 况 是 非 常有 利 的 .
中 图分 类 号 : TN 9 1 7 1 .
文献标识码 : A
Cal aton Tec ni e f i br i h qu or Sen or Pos ton Un s ii cerai t t n y, Ch nel an M im at h an u u s c d M t alCou g o pl f Sen or Ar ay i n s — r
维普资讯
第 3 6卷 第 9期
20 0 2年 9月
学
学
报
V o 3 I 6 No .9
S p 2 0 e . 0 2
J Ou RN AL OF SHANGHAI J A0TONG I UNI VERS TY I
文 章 编 号 :0 62 6 (0 2 0 —2 40 10 —4 7 2 0 ) 91 8—4
对舰载地波雷达通道幅相不一致性的补偿

t n ma e h e ou in i r v d i k s ters l t mp o e . o o
[ e r s s ib r erd r a l u e a dp aedso d n e hg e ou inag r h K y d 】 h p o n a a , mpi d n h s i r a c , ihr s lt lo i m t c o t
维普资讯
20 0 2年 1月
现 代 雷达
第 1 期
对 舰 载地 波 雷达 通 道 幅相 不 一 致性 的补偿
张 忠 袁业 术 孟 宪德 ( 尔滨I业 太 学 哈 哈 尔滨 l00 ) 0 1 5
致 性 导 致 超分 辨 算 法 性 能 严 重 下降 , 文 通 过 在 本
有 效 性
得 到较大 的 改善 。 问题 描述 :
设 有 D 个 处 于 天 线 阵 远 场 的 窄 带 信 号 入 射 到 阵 元 间 距 为 d 的 元 均 匀 直 线 阵 上 , 第 m 个 阵 则
元 的输 出 为 :
0)= ∑ S 0) ( )+ ( ) 日 ,
Co mp n a ic fAm p iu e a d P a e Dic r a c n l d n h s so d n eo t S i b r eSu f c a e Ra a h p o n ra e W v d r
^一 】
一 1 2… , , , Af
【 要 】 舰 载 雷达 情形 下 进 行 阵 列 信 号 处 理 时 , 遭 幅 相 不 摘 通
接 收 机前 端 加 模 拟 信号 振 , 经 过 距 离 与 速 度分 辨后 , 回 渡数 据进 行 了 有 效 补 偿 通 过 补 偿 前后 空 间谱 估 计效 果 在 对
利用雷达发射信号对接收阵列实时校正的方法

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利用雷达发射信号对接收阵列实时校正的方法李春林赵怀坤 吴琳拥(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绵阳市621000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利用雷达发射信号,对接收阵列及通道实现实时校正的方法。
数字化阵列雷达将接收阵列天线上每个阵元 接收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后,通过数字波束形成(DBF)形成一个或者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而每个阵元的信号需要经过不同的通路,不可 避免的会存在幅相差异,导致通道间的特性不一致,所以在DBF 之前,必须完成通道一致性的校正,而通道特性又随着环境变化存在时变 特性,所以对高精度的雷达往往需要进行实时校正。
关键词:DBF;实时校正;接收阵列;雷达发射信号;单脉冲雷达;幅相测量数字化阵列雷达的核心是DBF(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利用数 字方式同时产生多个独立可控的波束并使其同相叠加,在特定方向 上能量最大并且形成天线方向图主瓣的技术⑴。
其具有低副瓣、高 信噪比、波束特征灵活可变、天线有较好的自校正能等特点【2】。
DBF 雷达因为体制灵活而得到广泛应用,但DBF 的性能直接 受数字阵列校正结果的影响,因为数字阵列的发射通道和各个接收 通道间相互独立,不可避免的存在幅相误差,利用DBF 技术进行 雷达目标检测,就必须对雷达的天馈系统中每个通道的幅度和相位 进行校准,相控阵天线的快速测量和校准一直是相控阵天线研究的 热门问题。
目前主流的校准方法有近场测量法、旋转矢量法、互耦 校准法、换相测量法等,以上测量方法的测量速度都不够快,一般 用于相控阵天线研制阶段的验证校准工作,不能满足大量工程需求 的测量校准t3'6]o 而且为了使雷达在工作期间处于规定的技术范围 内。
还需要相应的手段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校正,确保在全寿命周 期内的性能"】。
电子设计中常见的噪声问题及解决方法

电子设计中常见的噪声问题及解决方法在电子设计中,噪声是一个常见且影响深远的问题。
它会对系统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电子设计中常见的噪声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噪声。
在电子设备中,噪声是指系统中出现的不希望的干扰信号,会导致输出信号的失真或降低信噪比。
电子设备中的噪声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外部噪声和内部噪声。
外部噪声是来自环境中的干扰,比如电源线上的电磁干扰、无线电信号等;内部噪声则是电子设备本身产生的信号干扰,比如器件本身的热噪声、晶体管的噪声等。
常见的电子设计中的噪声问题包括:热噪声、1/f 噪声、射频干扰以及电源干扰等。
热噪声是由于电阻器、晶体管等器件的热运动引起的,通常可以通过降低工作温度或选择低噪声器件来减小;1/f 噪声是一种与频率成反比的噪声,通常可以通过滤波器进行抑制;射频干扰是来自无线电频段的干扰信号,通常可以通过屏蔽、滤波等技术进行减小;电源干扰则是由电源波动等因素引入的干扰信号,可以通过滤波器、稳压器等措施进行消除。
为了解决这些噪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法。
首先,选择低噪声器件是很关键的,因为器件本身的噪声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其次,合理布局电路板是很重要的,可以避免信号叠加引入额外的干扰。
此外,使用合适的滤波器、隔离器等器件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将不需要的干扰信号滤除。
在面对射频干扰时,可以采用屏蔽罩、隔离器件等技术来隔离干扰信号,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以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进行噪声消除。
通过滤波、降噪算法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成分,提高系统的信噪比。
此外,还可以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差分输入放大器等技术来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总的来说,电子设计中的噪声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但是只要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减小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与相关技术

图片简介:本技术介绍了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属于室内定位技术领域。
实现步骤如下:对CSI测向算法进行建模;利用单天线数据计算直达波飞行时间ToF;成对天线间CSI数据平滑处理增加接收阵列孔径;利用直达波飞行时间ToF和直达波入射角度先验信息进行成对天线间幅相误差计算;根据离线数据建立不同来波方向情况下幅相误差表格,在线过程中对照表格动态选取Γ值,进行通道幅相误差校正和迭代测向。
本技术解决了商用Wi Fi网卡复杂的通道间幅相误差校正问题,保证了Wi Fi网卡CSI测向的精度,有效降低基于商用Wi Fi网卡的室内定位系统部署使用的复杂度和成本,应用前景广阔,而且操作简单、不需要专用设备、能有效适应室内多径环境。
技术要求1.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步骤二、接收信号模型建立,根据阵列信号处理相关知识,将接收信号建模为X(t)=AS(t)+N(t);步骤三、直达波飞行时间ToF的计算,使用CSI数据同一天线的各子载波间的相位差计算出直达波飞行时间ToF;步骤四、成对天线间CSI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增加天线孔径;步骤五、通道间幅相误差计算;步骤六、在线迭代测向,依据离线过程不同来波方向下幅相误差值,我们对在线数据迭代测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达波飞行时间ToF的计算具体为:ToF在子载波间引入可测量的相移,相邻子载波之间的相移函数可表示为可以得到阵列流型为A=[a(τ1),a(τ2),...,a(τN)],其中导向矢量为使用空间谱理论对CSI数据进行ToF值的求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对天线间CSI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增加天线孔径具体为:选取两个天线进行空间平滑处理可以避免通道幅相误差值Γ与AoA、ToF的耦合,进行成对天线间通道幅相误差Γ的独立求解,同时增加接收天线孔径,设一个天线平滑之后阵元个数为L,则成对天线平滑之后CSI矩阵的快拍数为Nsub-L+1,天线1对与天线i平滑结果如下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间幅相误差计算具体为:根据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关系构造目标优化函数,其中,θ0为已知直达波的入射角度AoA,τ0为权利要求2中计算得到的直达波飞行时间ToF,基于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原理,可以利用谱峰索或解析法对目标函数解得到两个通道幅相误差参数Γ,遍历所有天线就可以得出接收阵列对于参考天线的幅相误差,使用已知角度入射信号计算得到的通道幅相误差值建立不同来波方向对应的通道幅相误差表。
一种宽带接收阵列天线通道幅相校准方法及系统

一种宽带接收阵列天线通道幅相校准方法及系统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宽带接收阵列天线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设备,在无线通信系统、雷达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通道幅相误差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接收阵列天线的性能和稳定性。
如何对接收阵列天线进行通道幅相校准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宽带接收阵列天线通道幅相校准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高接收阵列天线的性能和稳定性。
该方法及系统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确定校准信号:需要确定一种适合的校准信号,该信号需要满足在整个宽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性和相位特性。
2. 信号发射:通过发射设备向接收阵列天线发送校准信号,确保信号在整个宽带范围内能够被接收到。
3. 信号接收:接收阵列天线接收到校准信号后,将信号经过预处理和放大等操作,使其满足后续处理的要求。
4. 通道幅相测量:利用专门的测量设备对接收到的校准信号进行幅相测量,得到每个通道的幅相误差。
5. 幅相校准算法:根据测量得到的幅相误差,设计相应的幅相校准算法,对接收阵列天线的通道进行校准。
6. 系统验证:经过幅相校准后,需要对系统进行验证,确保幅相校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该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 宽带范围:能够对接收阵列天线在整个宽带范围内进行幅相校准,保证幅相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 精度高:采用专门的测量设备进行幅相测量和校准算法设计,能够保证幅相校准的精度和稳定性。
3. 自动化:该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幅相校准的自动化操作,减轻了人工干预的工作量,提高了校准的效率和准确性。
该方法及系统在宽带接收阵列天线通道幅相校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际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接收阵列天线的性能和稳定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希望该方法及系统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宽带接收阵列天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如何解决电脑音频杂音和畸变问题

如何解决电脑音频杂音和畸变问题电脑音频杂音和畸变问题经常困扰着许多用户,它会影响我们的娱乐体验、工作效率甚至是实时语音通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帮助大家应对这些问题。
一、检查硬件连接首先,我们需要检查电脑的硬件连接。
确保你的音箱、耳机或其他音频设备正确连接到电脑的音频输出插孔。
确保连接稳固、插头干净,没有松动或脏污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音频杂音或畸变。
二、调整音量和声道设置如果你遇到了杂音或畸变问题,可以尝试调整音量和声道设置。
有时候过高的音量或错误的声道配置会导致音频质量下降。
通过调节音量、平衡左右声道来解决问题。
可以在操作系统的音频设置中进行调整,或通过音频软件来进行精细调节。
三、更新或安装正确的音频驱动程序音频驱动程序是连接操作系统和音频设备之间的关键组件。
旧版或损坏的驱动程序可能会导致音频问题。
你可以尝试更新驱动程序,或者重新安装与你的音频设备相匹配的正确驱动程序。
可以通过访问电脑制造商的官方网站或音频设备制造商的网站来下载最新的驱动程序。
四、使用杂音滤波器或隔离器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解决问题,可以考虑使用杂音滤波器或隔离器。
这些设备可以在音频信号传输过程中滤除杂音干扰。
杂音滤波器通常是一个独立的设备,你可以将其连接到音频设备和电脑之间,起到消除杂音的作用。
而隔离器则是将音频设备与电脑进行隔离,以避免干扰和干扰反馈。
五、消除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导致音频杂音和畸变的常见原因之一。
附近的电子设备、电源线路、无线电波等可能会干扰到音频信号的传输。
尽量远离这些干扰源,或者通过使用屏蔽线缆、滤波器等来隔离干扰。
六、避免软件冲突有时安装了与音频有关的软件可能导致冲突或不稳定的音频输出。
你可以尝试关闭其他正在运行的音频软件或进程,确保只有需要的软件在运行。
同时,也可以尝试更新或重新安装相关软件,以解决潜在的兼容性问题。
七、修理或更换音频设备如果上述方法仍然无法解决音频问题,可能意味着你的音频设备本身存在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阵列通道噪声不一致性校正方法
张广宇;王克让;王笃祥;李娟慧
【摘要】以提高阵列系统波束合成信噪比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噪声测量的通道噪声不一致校正方法,建立了通道噪声不一致校正的系统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经此方法校正的波束合成信噪比优于传统幅度校正方法,给出了噪声不一致校正的步骤.此方法无需额外信号输入,可瞬时校正带宽,实现简单.仿真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优越性.【期刊名称】《航天电子对抗》
【年(卷),期】2015(031)002
【总页数】3页(P42-44)
【关键词】波束形成;幅度误差;接收通道校准
【作者】张广宇;王克让;王笃祥;李娟慧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所,江苏南京210007;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所,江苏南京210007;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所,江苏南京210007;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所,江苏南京2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7
传感器在空间位置的不同会引入波程差,导致了相位差,波束形成技术通过对此相位差进行补偿,实现各接收通道信号之间同相叠加,使得在特定方向最大信噪比(SNR)接收[1],在声纳、雷达、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过波束形成技术对阵列系统的幅相误差比较敏感,虽然工程设计人员尽力从硬件设计、电路制造和机
械加工上保证各通道的一致性,但是由各通道中放大器、滤波器、衰减器、电缆等模拟器件电路特性的不一致带来的通道间幅相误差仍不可避免,其对系统合成增益、波束指向、零陷深度等会产生较大影响[2-3]。
通道的幅度误差与相位误差的测量校准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二者可以同时校正也可分开校正。
现有的幅度误差校正方法,一般认为通道的幅度误差主要来源于接收通道增益的不一致,因此常规校正都是从外部输入已知或者未知的信号,对经过通道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幅度误差[4]。
但是实际阵列系统中,除通道增益不一
致外,各个通道噪声系数也不一致,最终导致各个通道的噪声能量并不一致,并且这种不一致与信号增益的不一致存在一定差异。
利用常规幅度校准方法校准后的系统,各个通道的噪声电平仍不相同,会影响阵列系统的合成增益。
本文在研究常规阵列幅度误差校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阵列通道噪声不一致性校正方法。
该
方法可以使系统获得比常规幅度校正更高的合成增益,有利于提高阵列系统波束合成性能。
设M阵元阵列接收系统输入信号为s(t),则系统各通道输出信号可表示为:
式中,sm(t)=αms(t)为各接收通道信号分量,αm>0为第m通道的信号幅度不一致性系数,其由通道增益的不一致性引起;nm(t)为该通道噪声分量,可以假设各通道噪声相互独立且为零均值高斯白噪声,其方差E(|(nm(t))2|)=βmσ2,βm>0
定义为通道噪声不一致性系数,由通道的噪声系数和增益不一致性共同决定。
幅度校准的过程即通过某一校正系数来修正通道间的不一致性,消除各通道间由
αm或βm引起的差异。
通道幅度误差校准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幅度误差校正后波束合成信号可表示为:
式中,Cm为第m通道的校正系数。
由于一般情况下实际系统中αm与βm并不相同,因此各通道内信号幅度不一致
和噪声不一致不能同时保持一致,消除哪一种差异对最终波束合成信噪比的提高更
加有利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1.1 常规幅度校准方法
常规幅度校准方法是利用给定校准参考信号,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处理获得信号的幅度变化情况,以获得信号幅度误差[5],因此最终获得的校正系数为各通道的信号幅度不一致性系数的倒数(即Cm=1/αm),各通道噪声也按同样大小进行修正。
使用常规校正方法校正后波束合成的信号可表示为:
假设信号功率为Psin,那么式(3)中的合成信号分量的功率为:
根据概率论原理,相互独立的高斯噪声之和的方差等于各高斯噪声方差之和,因此式(3)中的噪声分量功率为:
此时,经过合成后系统获得信号的信噪比为:
1.2 噪声不一致校准方法
本文的校正方法是获得通道噪声的不一致性,因此最终校正系数为各通道噪声不一致性系数的倒数(即Cm=1/βm)。
本文方法校正后波束合成信号可表示为:
同理,可得到波束合成信号信噪比:
SNRn=Psn/Pnn=(∑Mm=1
2.1 两种方法校正结果分析
下面从理论上分析两种方法获得的合成信噪比大小。
二者信噪比之比可表示为:由定理:几个数的算术平均值的绝对值不超过这些数的均方根,即:
当a1=a2=…=aM等号时成立,可得:
则对式(9)分母做不等式变换:
由柯西不等式:
得式(9)分母:
故可得SNRg/SNRn≤1,即SNR g ≤SNRn ,当且仅当αm=βm,m=1,2,…,M时等号成立。
经上述分析可知,只有当各通道内信号幅度不一致性系数与通道噪声不一致性系数完全一致时,传统幅度校正方法合成信号的SNR才与本文提出的校正方法相同,除此之外均劣于本文方法。
2.2 校正方法的工程实现
基于该方法的阵列系统幅相误差校正的工程实现可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
1) 通道前端接匹配负载,调节通道增益,使得噪声电平与模数转换器相匹配。
2) 对接收通道输出数据做FFT运算,获得其功率谱。
如果为窄带系统,则对带宽
内的频谱点功率做平均,即可获得不同通道间噪声不一致性系数;如果为宽带系统,将工作频带划分为多个子带,然后利用窄带方法得到不同通道各子带的噪声不一致性系数。
3) 对上述得到各通道的噪声不一致性系数进行归一化,即可得到系统幅度误差校
准系数。
4) 通道间的相位误差校正可按常规的相位校正方法和步骤进行,最终将幅度校正
系数和相位校正系数相结合,即可完成系统最终的幅相误差校正。
由于短时间内对噪声的测量结果难以达到理想精度,因此可以多次测量求得均值,以一段时间内噪声能量的平均水平作为各通道的噪声不一致性系数。
仿真1:假设通道数为2个,由接收机通道增益不一致引起的幅度误差不一致性系数α1=1,α2=2,噪声不一致性系数为β1=1,β2=1.2,输入信号信噪比为
10dB,则未校正时各通道信号信噪比、常规方法和本文方法校正后波束合成信噪
比的理论值和10000次蒙特卡洛仿真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无论是传统校正方法合成还是本文校正方法合成后信噪比理论和
仿真一致,说明了本文理论分析及公式的正确性;而且,经过本文校正方法合成后信噪比比常规方法高0.8dB左右,可见传统校正方法进行通道幅度误差校正后,
虽然保证了各通道信号以同样幅度相干叠加,但是各通道噪声能量的不一致会影响
最终合成信噪比,造成合成增益损失,而本文方法在保证所有通道噪声功率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信号相干叠加,合成信噪比提升更多,波束形成能力更优。
仿真2:下面通过仿真验证本文校正方法提升信噪比的性能。
假设通道个数为4的阵列系统,定义其各通道噪声不一致性系数之比αm/βm=ωm(m=1,2,3,4),
ωm>0代表通道不一致性系数之间的差异大小。
仿真中令10lg10 (ωm) 服从零均值方差为δ 的正态分布,10000次蒙特卡洛试验后,本文方法与常规方法获得合成信噪比之比SNRg/SNRn随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只有当通道信号幅度不一致性系数与噪声不一致性系数相同时(即
δ=0),两种校正方法合成信噪比相同。
在其他情况下,本文校正方法获得合成信噪比皆优于常规方法,且两种不一致性系数差别越大,本校正方法获得的合成信噪比提升越多。
因此,采用阵列噪声不一致校准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合成信噪比,可使系统获得更好的波束合成性能。
本文分析了传统幅度校正方法中影响阵列接收系统合成信噪比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阵列通道噪声不一致校正方法,经该方法校正后的合成信号信噪比要优于常规幅度校正方法,且校正无需外加信号,实现简单、对校正带宽无限制。
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强实用性。
■
【相关文献】
[1] 陈文俊,王建,聂在平.数字阵列天线接收通道宽带信号校准与波束形成技术研究[J].电子学
报,2013,41(3):582-586.
[2] 王鼎,吴瑛.一种新的阵列误差有源校正方法[J].电子学报,2013,38(3):518-523.
[3] 朱丽,龚文斌,杨根庆.多波束天线通道幅相一致性校正及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7-2):158-160.
[4] 左平.有源相控阵雷达多通道幅相校准研究[J].现代雷达,2009,31(10):14-16.
[5] 冷红英,张扬,唐斌.阵列通道误差校正算法及DSP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33(5):512-
513.
[6] 朱华,黄辉宁,李永庆,等.随机信号分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