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合集下载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4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4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4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感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以苦为乐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幻灯《本草纲目》和医学成绩,请同学们读一读,再谈谈感受。

2、《本草》医学成绩之高,让人张口结舌。

就来看看李时珍写《本草》的经历。

二、学习第一局部(简)。

1、揭题并考虑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灰尘、蜘蛛网还表示什么?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2、自由朗读感悟这一局部。

三、学习第二局部(详)。

1、师徒俩就在这样破败的古寺里过夜的,的确很苦。

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很艰苦?2、自由朗读,找一找(吃的是干粮,喝的是泉水。

)。

如此艰苦,他们有没有埋怨?我们来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3、出示师徒对话,初读感悟,读了之后你有哪些感受,说一说。

重点突出“笑”字,表示他们以苦为乐的精神。

理解:“常年累月地奔走,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出示资料,为什么待遇丰厚的御医不做,在外劳苦奔走?)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自由组合读,指名读。

再读再悟,体会人物以苦为乐,为国为民的精神。

四、学习第三局部。

1、借着月光,我们走近寺庙看看他们在干些什么。

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

)2、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怎么做的。

读一读,说一说(通过记载药物和药性和用法,可以看出他们工作的认真严谨。

)3、当记录到鸡肠草时,有个“。

”,表示什么意思?李时珍又是怎么做的?(李时珍一时无法分辨两种草药了,他扯下一点放在口中嚼嚼。

)4、你敢嚼吗?(出示资料,李时珍曾经尝药险些中毒丧命)。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时珍的生平和成就。

培养学生对古代医学的兴趣和认识。

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李时珍的生平简介。

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经历。

古寺的环境和氛围。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李时珍的生平和对医学的贡献。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古文,理解文意。

讨论法:分组讨论古寺的环境和氛围,分享感受。

第二章:李时珍的生平简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时珍的生平背景和成就。

2.2 教学内容李时珍的生活年代和社会背景。

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幻灯片或视频介绍李时珍的生平。

互动法:提问学生对李时珍的了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第三章: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经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经历和他的感受。

3.2 教学内容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情节。

李时珍对古寺环境和氛围的描述。

3.3 教学方法阅读法:让学生阅读古文,理解文意。

讨论法:分组讨论李时珍对古寺环境和氛围的描述,分享感受。

第四章:古寺的环境和氛围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描绘古寺的环境和氛围。

4.2 教学内容古寺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

李时珍对古寺环境和氛围的描述。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古寺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古寺的图片或视频,描述其环境和氛围。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和感受。

学生总结李时珍的生平和对医学的贡献。

学生分享对古寺环境和氛围的感受。

5.3 教学方法讨论法:分组讨论学生的总结和感受。

第六章:医学知识拓展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医学的知识和治疗方法。

培养学生对医学发展的兴趣和认识。

6.2 教学内容古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

李时珍的医学著作和对医学的贡献。

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李时珍的医学著作,理解其内容。

第七章:文化背景知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时珍所在时代的背景和文化特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背景故事,了解李时珍的医学成就。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背景故事及李时珍的医学成就。

2.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与李时珍有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学生分享自己对李时珍的了解。

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字典,学习生字词。

3.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3.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情景。

3.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布置课外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

(2)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

(3)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情况。

4.2 作业评价(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的正确性。

(2)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质量。

4.3 学习效果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李时珍医学成就的了解。

(3)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李时珍的人物形象和他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尊重科学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科学家李时珍的敬意和崇敬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勤奋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李时珍的人物形象和他的贡献。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诗词理解和翻译。

(2)李时珍的贡献和他在医学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医学史上的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字词和句子的理解问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古诗词理解和翻译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探究学习:(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李时珍的贡献和他在医学史上的地位。

(2)学生分组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朗读和背诵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

2. 写一篇关于李时珍的小短文,介绍他的贡献和他在医学史上的地位。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李时珍的贡献和他在医学史上的地位的了解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静谧的寺庙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3. 案例分析:选取李时珍的其他事迹,让学生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其人格魅力和贡献。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10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10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10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充分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通过资料拓展,对《本草纲目》有一定的了解,更深层次的让学生感受李时珍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为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了解李时珍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初读课文感知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老师简介李时珍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引导写好“珍、宿”4、读题质疑二、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解决刚才的问题。

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破败、断垣残壁、行囊、呃逆、涎滑、无涎”等词语,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自己对词的理解。

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三、再读课文1、学生再次读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能体现全文的句子。

(出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能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生读文)2、学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特点读出他们的艰辛。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厚厚的蜘蛛网。

”对比感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古寺。

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学生交流,师点拨:(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抓住“断垣残壁”一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说看到“断垣残壁”这个词,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一幅画面?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引导理解环境的苦:理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3、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前面课文,找原因。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优秀10篇)篇一: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篇一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朗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

2、思考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就没有其他人家投宿了吗?正当师徒俩感到焦急时,事情出现了怎样的转机?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灰尘、蜘蛛网还表示什么?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3、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想想还有哪里不懂。

4、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李时珍师徒俩就在古寺里是怎样过夜的呢?四人小组一起读第二部分,讨论。

2、讨论,交流。

3、理解:“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4、练习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自由组合读,指名读。

5、说说这部分的意思。

四、学习第三部分。

1、自由默读第三部分。

2、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3、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4、12段中有两个“……”,它们的意思相同吗?分别表示什么?5、李时珍是怎么分辨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的?这表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严肃认真,非常负责)6、分角色读这一部分,注意语气。

7、小结。

五、作业查找李时珍的资料、故事;一些中药及其药效。

板书设计:16、李时珍夜宿古寺(破败)喝水、啃干粮边忆边写端详、扯下、嚼嚼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教学后记:《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主要记叙了,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他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时,让学生先搞清寺庙如何“破败”,边讲边读;在体会李时珍和弟子庞宪的对话,明白“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的含义;最后理解他们虽累了一天,但还要记下当天的寻访所得,以及李时珍在分辨不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时,是亲自品尝,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背景及意义。

(2)培养学生对古代医学家李时珍的尊敬和热爱。

(3)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情节。

(2)运用翻译技巧,解读古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3)学会通过故事感悟人生道理,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情节。

(2)能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通过故事感悟人生道理,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2. 教学难点:(1)古文中的一些特殊词汇和句式的翻译。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人生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兴趣。

(2)提问:“你们听说过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该故事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李时珍为什么夜宿古寺?他在古寺中遇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翻译练习:(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2)学生展示翻译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故事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人生道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四、作业布置1.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写一篇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故事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5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5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精选5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为大家的《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送大家分享。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辨析形近字“详、祥”。

通过、结合课文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说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词的意思,并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描述夜晚景色。

2、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学习按事情开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写出段落大意,并能据此复述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抓住李时珍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他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4、品读文章结尾局部的景物描写,初步感知景物描写与塑造人物形象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按时间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并概括段落大意。

1、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给的几个提示,猜出相关人物。

(1)19年史学家砸缸《资治通鉴》(2)远渡重洋生物学家青蛙卵剥离手术(3)江苏宜兴《奔马》画家(4)一万余里“医林二圣”之一《本草》2、出示李时珍画像,对李时珍你了解他多少?能用一两句话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3、出示课件,简介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和张仲景一起被称为“医林二圣”。

李时珍的一生成就很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过八百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为了察访药材,行程一万余里。

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4、揭题: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期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那么,板书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齐读)理解题目:宿:住宿,过夜。

夜宿古寺:夜晚住宿在古寺里5、再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为什么“夜宿”古寺;“古寺”是怎样的?在“夜宿古寺”时做了些什么?)(设计意图:课始用猜人名的游戏导入,一为课堂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二是通过抓关键词帮助学生回忆本学期课文中学到的一些具有不怕吃苦的高贵品质的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时珍抛开这些苦却说——“嗯,长年累月……”面对这么令人担忧古书的环境李时珍却说——“嗯,长年累月……”
4、你读出了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为民造福)
5、这正是一人吃苦,为的是万民得福。(板书:为民造福)师补充:为什么修订好((本草纲目 》 ,就能让万民得福?原有的草药类书籍有一些信息不够准确,结果发生了很多按药书抓药,吃错药,药死人的现象。李时珍编写 《本草纲目 》,历时 27 年,曾三易其稿,为求每个信息的准确,让药书能真正造福于民。
南京市东山小学 盛慧
设计理念:
友善用脑的理念认为:“每一个孩子即便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我的教学方法,那就让我基督徒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将研读的自主权真正交还给讲义学生,让他们拥有更多自主、探索的权利,去反复研读文本,咀嚼文本的精华所在,体悟文本内蕴的情感,领会文字中蕴含的诗意。教师要努力营造开放而富有的课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让学生在民主对话、多维对话、充分对话绝妙中会领悟课文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能够荣膺课文的意蕴和主旨,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使友善的语文课堂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4、生读
二、 品读课文
(一) 过度:他们到底吃到了哪些苦呢?孩子们,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交流:
(1)通过第1自然段,体会他们走的路很多,时间很长。
(2)住的地方条件差(第四自然段)
3、指导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幻灯片)理解住这样的古寺的原因。
4、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专心扑在修订《本草纲目》上,所以深知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齐读)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李时珍不怕艰困,认真工作,为民造福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会的重点语句,感悟李时珍的高尚品质。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轻盈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
【设计意图】友善用脑的理念认为:“精神压力是大多数人学习困难的根源,而音乐可以立刻为你的课堂营造舞蹈有益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凝神倾听轻松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减小财务压力,将思绪回归课堂,用愉悦的情绪迎接新的学习。
(5) 准确地朗读相关拓展阅读扩充材料,搜集认识几类中药材。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2) 通过各种性质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通过诠释对人物的认识,磨练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消极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篇一:《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生字,学写“宿”字。理解词语“断垣残壁”。
3、熟读课文,理清脉络。抓关键词“苦”品读课文,摸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4、完成课后的小练笔。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清脉络,慨括段意。
是呀,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之下,李时珍却一点都不怕苦,本草轻轻推开们,只见里面——,断垣残壁上——,末端的神像蒙上了——。李时珍对庞宪说——。
(2)吃 ― 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干粮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馒头和烙饼类的面食。为什么要“啃”呢?
馒头又硬又干,像石头一样,只能用力啃,作者用词多正确呀,请你来读。 你觉得这豆腐味道怎么样?(不好吃)可本草他们却顾不上这么多,你来读句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
一、教学内容
本篇课文需要2课时80分钟,此节课是第二课时。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的第16课,主要记叙的是我国大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古代,为修订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为了记载准确,李时珍不怕风险,亲自品尝草药,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出示图片和词语:
夜幕 降临 隐隐约约 飞鸟归林
皎洁 轮廓 岌岌可危月色晓行夜宿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苦 (宿 吃 行)段意合并法 ︱

万民得福
篇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产品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商洛城关希望小学 孙秀珍 13991463052
2. “ 宿”是本课的生字,从甲骨文字形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在两间房子里休息,旁边还有一张床,有夜里睡觉、过夜的意思。宝盖是房子的演变,写的时候要罩住下面的新字。
教师范写(师述:上小下大,第三笔是横钩,收笔要快),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认读。
住宿 药材 徒弟 灰尘 煮饭
(2)学生能够通过文章学习,学习李时珍的优秀品质。
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2)班的学生。这个班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经过半年多的试验教学后,这个班学生思维较活跃,有很浓的阅读兴趣,表达愿望比较强烈;
(2) 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写作方法指导以及通过方式其他来表达体现中心的能力培养;
3、正因为他的心里装着万民的幸福,万民的健康,害所以李时珍认为他吃的苦是值得的。
4、是他提前完成的这种精神完成了这本书,此时,瞻仰着他的像,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夜宿荒凉古寺 一心为民
冒险品尝草药 心系万民
月下记载药材 万民得福
篇三:《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吃的东西太简单,查访药材是辛苦的,吃的就更苦了。
他们查访一次就是几个年初,这馒头也许尽管发霉了,可是没有吃的,只能啃,请你来读。
有时,时间太久,的确连发霉的馒头都没有了,你想:他们该怎么办? 请用一个字来形容他们查访药材的生活!(苦!)
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3)行 ― 边走边东凯努瓦县走了好儿个月。(抓住关键词:“赶路、察访、好几个月”,展开想象,体会行程之苦)。
设计特色:
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教师各种学习教育资源,围绕 张仲景军事训练所说的话进行言语和思维训练。以谜题课文中李时珍的语言为线索,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培养潜能学生课堂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学,小组质疑、协作学习、口语交流、完成课文教学,并在讲课此基础上学习写作方法,促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五、 教学资源选择与设计
(1) 本节课是在学生资料室实施昭仁殿的。
(2)小学苏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
(3)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
2、大家回忆一下,在医家投宿古寺这一夜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看来,李时珍夜宿古寺,给大家浓留了非常深的印象,(出示幻灯片1)记得师徒俩说的这样一番话吗?谁来读读(幻灯片2)
教学难点:以苦为点,感知人物形象。
一、揭题导入
1 . (板书课题)了解李时珍及 《 本草纲目 》 。哪位同学能说体会说你对李时珍的了解?师随机补充:唐代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的 《 本草纲目 》 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相继被译成十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2021 年 3 月人选“世界记忆亚太遗产名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到 《 李时珍夜宿古寺 》 这篇课文,了解李时珍修订 《 本草纲目 》 的故事。
皎洁 轮廓 骤变月色晓行夜宿
这些词能帮助我们把的景色描写好来,那么用这些词前我们应该认知它,谁来说说,这些词汇可以用来描写记叙什么的?
你能用这个词其实一句话吗?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刘天祺了,皎洁的月光透过树林,照出了斑驳的放眼望去,此时无风,树都静立着,有的如老人沉思,有的如高山独立。远处,隐隐约约能看到村庄的影子,多美的月景!多美的夏天啊!
(3)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需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提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自学、小组交流、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控制能力及表达能力。采用抒发感受、情感朗读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指导和综合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寺庙 修订 砖头 详细 扯下(红色的是生字)
太阳下山 露出轮廓 断垣残壁
夜幕降临 陶碗舀水 长年累月
月光皎洁 笔墨砚台 若有所悟
2、观察第六个每行首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表示时间的词语)
3、自由读课文,找寻这三个辞汇词语所在的段落,并分段。
4、督促学生概括段意。
5、指导学生概括次要内容:请你看着屏幕,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过度:李时珍的“苦”绝不仅仅如此。同学们爱读课文的第8-13
自然段,相信你们对苦会有了悟更多的领悟。
1、汇报,提醒抓住人物的动作成功进行体会。
2、小结,这一段抓住了“端详、扯下、嚼嚼”这些动词,把一个工作严谨的李时珍描写的生动传神。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草药,心中只有天下百姓。
3、同学们,这一切的担心和所研究揣摩,全在纸上,(出示幻灯片)读
5、理解李时珍的品质:一心为民
(二) 过度:他还吃了那些苦?
1、指导学生读5-7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