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8 广玉兰|苏教版 (3)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广玉兰苏教版

《广玉兰》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读通课文,认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叹广玉兰的。
2、能选择自己喜爱的片断,试试初步赏读。
3、书写生字,能正确鉴别形近字。
教课要点:读通课文,认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叹广玉兰的。
教课难点:能选择自己喜爱的片断,试试初步赏读。
教课过程:(一)、图片导入:1、老师这儿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赏识。
(逐个出示)2、经过方才的赏识,你能谈谈自己的感觉吗?3、正像同学们说的,这就是广玉兰。
(相机板书:广玉兰,学生齐读课题)那课文又是如何给我们描述广玉兰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把课文认真读一读。
(二)、自读、检查:、指名逐段读,正音。
2、发问: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广玉兰的呢?(相机板书:香味、花瓣、形态、叶子)3、我想,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喜爱的一方面,是吗?4、下边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方面的相关语句来读一读,并谈谈为什么喜爱。
(三)、书写生字:1、学生描红。
2、实物投影展现评析。
3、形近字辨析:明()盾()牲()恬()缨()经()盈()绣()程()阴()质()牲()括()婴()茎()孕()锈()呈()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依靠详细的语言资料,朗诵感悟作者为何爱上了广玉兰,培育学生的审美情味。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试试有选择的背诵第 3 自然段。
教课重难点:指引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样形态的语句,从而领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旧知: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广玉兰给你初步留下了如何的印象?(指名回答)第2页 /共8页2、入:本文作者荒煤在林中漫步,被一种淡淡的清香吸引,从而了广玉,并致的欣。
,我跟从作者的脚步一同走近广玉。
(二)、学第 2 自然段:1、同学自文第 2 自然段,思虑:段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段主要写了广玉的色彩和感)2、文中哪句侧重描的?(依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我没法用文字⋯⋯它又得那柔而有性。
)3、广玉的色彩有什么特色?(依据学生回答,相机用粉笔圈出“ 白”)是白的?(相机用粉笔圈出“淡淡的青色浸显出来”)4、感呢?(用粉笔圈出“玉琢冰雕”)引:“玉”,你到没有?摸上去很圆滑、看上去晶剔透,“冰” 人的感也是这样。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广玉兰》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广玉兰》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朗读《广玉兰》课文。
2.能够理解并描述小平的父亲为什么那么努力并且愿意为家庭牺牲一切。
3.能够理解并描述小平的父亲为家庭所作的种种贡献,对父母孝顺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小平的父亲为家庭所作的种种贡献,对父母孝顺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难点描述小平的父亲为什么那么努力并且愿意为家庭牺牲一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回顾上一课学过的内容,对比两课文章主题的异同点。
2.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与小平父亲的牺牲事迹相关,带领学生探究。
阅读与理解(15分钟)1.每个学生轮流读课文,然后教师提问。
2.提问内容: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家里有几个孩子?在故事中小平的父亲为家庭付出了什么?问题反思:为什么小平的父亲要这么努力的赚钱?分组讨论(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小平的父亲为家庭所作的种种贡献。
2.讨论中,老师可以起到引导作用。
3.每个小组让代表作出一个总结,呈现给全班。
课堂演讲(20分钟)1.老师请几位学生就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演讲。
2.请演讲者尽可能生动形象地表述小平的父亲为家庭所作的种种贡献,并阐述自己的理解。
3.让同学们对演讲者的演讲进行点评。
总结(5分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小平的父亲为家庭所作的种种贡献,并对父母孝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课后作业思考并写下一篇关于自己和家人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和感激,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
总结通过对《广玉兰》的学习,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小平的父亲为家庭所作的种种贡献,同时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孝顺的含义。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让孩子们明白父母为他们所作的一切,恰恰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课堂中的讨论、演讲和点评等环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能力,还让他们形成了一种彼此尊重、相互关爱的健康心态。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广玉兰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教材分析】《广玉兰》是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十八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本节主要体会广玉兰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独特,深刻感受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
尤其对广玉兰花、叶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
【学情分析】虽然同学们对很多花都很熟悉,但如果要他们将某种花按照一定的条理介绍给大家,表达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难。
因而,本课难点是要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学习作者善于观察的精神,以及描述事物的写作方法,进而指导自己的写作。
同时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的教学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教学策略和设计说明】以“美”为主线,通过让学生欣赏广玉兰的图片,然后对照课文的语言文字,在学生自主感悟语言的基础中,受到美的熏陶,并力争把课文读美。
(即欣赏美图——品读美文——拓展练习)《广玉兰》一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相结合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情景资源,创设情景;运用教材,感知课文;整合课程资源,深入研究学习;拓展练习,处理、内化信息等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理清课文思路,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喜爱、赞美广玉兰的原因。
3、能通过对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句子的朗读及广玉兰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句的赏读,体会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清本节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广玉兰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广玉兰,并一起感受广玉兰的美。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18《广玉兰》苏教版

广玉兰一、教学目标.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的个生字,掌握“茎、凋”的读音。
指导“漾、涵”等字的写法;指导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玉琢冰雕、含羞待放、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学会借助中心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介绍广玉兰的方法,品味文中比喻、拟人等优美语句,从而感受广玉兰幽香、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课文总分总的行文结构,用习得的写法,观察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抓住它的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词句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介绍广玉兰的方法,品味文中比喻、拟人等优美语句,从而感受广玉兰幽香、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课文总分总的行文结构。
难点:.理解“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无法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体会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以及句子间的关系。
三、教学评价设计.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交流评价等形式了解学生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在初读感知环节,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练习课文主要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 .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广玉兰幽香、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教师:.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制作《广玉兰》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
(收集关于广玉兰和作者陈荒煤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写作预设。
.(出示课前拍摄的学校教学楼前的广玉兰图片)(师配乐深情叙述: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教学楼前的两棵树,她幽香清丽、洁净高雅;她玉琢冰雕;她的美,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含羞待放是她的甜柔,挺立枝头是她的刚劲,终年不败是她的豪放,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向世人展示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她,就是广玉兰。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广玉兰-苏教版

教学目标:1、理解广玉兰特征的过程中感受外在美,感悟内涵美(理趣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知道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广玉兰。
2、逐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事物的美。
3、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广玉兰喜爱之情,并能加入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逐步渗透广玉兰的高大形象的认识,包括花朵的硕大)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句子的朗读及广玉兰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设计理念:1、以“美”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
通过构建整体美,体会外在美,发现理趣美,感受情感美,提升认识美等环节,用欣赏广玉兰的图片与对照课文的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在学生自主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受到美的熏陶,并力争把课文读美。
2、“事与身接则境生,境与身接则情生。
”通过课件指导欣赏广玉兰的图片与对照课文语言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画面,聆听着美文,品味着人生。
以景触动学生的情,学生带着情再去感悟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乃至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意味油然而生。
在学生自主感悟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到广玉兰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要通过研读课文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并能使用这些方法,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构建整体美1、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广玉兰》的第一课时。
广玉兰的气味幽香,花瓣纯洁。
在陈荒煤先生的细腻描绘下广玉兰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能用书中词语说说广玉兰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如:{ }的广玉兰。
2、老师把同学们刚才提到的词语凝练在一首诗里,一起读一读。
师生分角色配乐朗诵:她有一个冰清玉洁的名字——广玉兰她,幽香飘逸,微风中携来一丝香甜她,纯洁高雅,阳光下尽显妩媚姿色她,更有那——相机动画出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3、上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陈荒煤在丛林中散步,被什么所吸引,从而认识了广玉兰?板书:气味淡淡幽香二、理解特点,体会外在美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2至第5自然段,想一想,作者通过几天的观赏,他发现广玉兰哪几个方面很有特点呢?花瓣的色彩与质感;花开的各种形态多;叶片富有光泽且四季常青板书:花朵形态叶片2、接下来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观赏一下广玉兰。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广玉兰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广玉兰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春》这篇课文,了解春天的天气、景色、特点等,培养学生对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的感受和认识。
2.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此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情感,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
二、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在阅读中锻炼学生领悟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通过云朵的形状描述春天的美景。
2.面对长句,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和理解的效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复习上一课,询问学生上一次课后的感受。
2.介绍本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春天的图片或者视频,并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比如“春天是怎么来的?”,“春天有哪些特征?”等等。
2. 阅读课文(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重点标记不理解的词汇和长句。
2.教师对课文进行语音朗读,学生边听边读,加深理解。
3.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汇与短语,特别是内容较为抽象的词语。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 分组讨论与练习(20分钟)1.分组讨论:小组内讨论和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文章的感悟,观点与理解。
2.背诵:选取重点句型进行背诵,并结合课文进行口头复述。
3.填空练习:分组进行填空练习,检验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
4. 总结归纳(5分钟)1.听选一些学生的讲述,适时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课文,强化学生的记忆。
五、作业1.朗读课文3遍,提高学生的朗读与音感。
2.完成相关练习题和填空作业。
3.完成一篇小作文(100字左右),写出你对春天的感悟,字迹工整,格式正确,标点规范。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所提升,但还需要更多时间的练习和巩固。
2.在课堂上,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渗透非常重要,要适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向课外联系,达到知识与生活的结合。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课文18《广玉兰》苏教版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广玉兰》这篇课文时,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总之,我将竭尽全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课堂,帮助他们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成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广玉兰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2.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和保护植物,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的存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4.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学会分享和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运用多媒体展示广玉兰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广玉兰的美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广玉兰的生长过程和花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3.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语文教案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其中2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教学难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准备: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其中2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其中2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广玉兰图片。
师:她,幽香飘远,微风中夹着一丝香甜。
她,高雅洁净,阳光下尽展无限纯美。
她,生生不息,风雪中铸就铁色柔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她,走近她美的世界。
一齐读题。
师:谁来读?你为什么这么读?师:还有谁想读?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的?师:读的好,说的更好。
让我们把感情送进去,齐读师:记住,我们语文朗读最讲究一个情字,一篇文章,一段话,哪怕是一个词,都要用情去读。
2.你见过广玉兰吗?给大家说说。
3.学生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自己见过的广玉兰。
二、读通感知,识字质疑1.文章是怎样具体描绘广玉兰的呢?自己读课文。
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2.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几个重要的生字词:荡漾内涵绽放铁锈色凋谢柔韧婴儿弹性圆茎孕育花蕊衬托数世同堂玉琢冰雕(2)数世同堂,这里的数是多音字。
读第三声时可以组哪些词?这里读第四声,表示什么?小结:一个字,读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广玉兰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8个生字,相机理解“质感”、“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理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广玉兰、赞美广玉兰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感受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2)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基础性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第二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相机理解“质感”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几方面来描写广玉兰的。
4. 品读广玉兰的洁净、高雅,学习表达方式。
【提高性目标】学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并会仿写。
教学过程:学习板块一:检查预习一、播放各种形态的广玉兰花,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结合图片和自己的观察,谈谈这些广玉兰花的图片给自己的感觉。
2.学生交流感受。
3.你能否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你所看到的广玉兰?()的广玉兰二、检查生字词这篇课文,昨天已经布置大家预习,我相信大家都去做了。
但是谁预习得更认真呢?我得检查一下。
1.出示生字词幽香荡漾玉琢冰雕内涵绽放婴儿花蕊圆茎数世同堂生生不息铁锈色提示:漾婴茎是后鼻音;涵绽是前鼻音。
2. 2分钟记忆,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两题。
3.同桌互批,订正。
指导“漾”的写法:右上的“羊字头”的竖和右下“永”字横折钩的折画要在一条竖中线上;“蕊”要注意草字头下面的三个“心”的大小与位置,上面一个“心”在正中稍大些,下面的两个“心”分列左右,一般大小;“婴”要注意上面的两个“贝”应写得小些,下面的“女”要写得宽些,托住两个“贝”。
学生在右边订正栏里再试着写一个。
4.抽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学生专心听读,读后进行评议。
每读完一段,引导学生概括段意。
知道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总结全文,直抒胸臆)小结:在描景状物时,在最后一段对前文的内容做个总结,写一两句话直接表达感情,能对全文有个很好的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小结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广玉兰的?板书(香味花瓣的色彩和质感花开的各种形态叶片的情趣)学习板块二:品悟广玉兰的洁净、高雅,学习表达方式过渡:一天晚上,作者陈荒煤独自在丛林中散步,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原来,那幽香就是从广玉兰树上散发出来的,广玉兰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使作者每当散步时,都要去观赏一下呢?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
1.自学提示:(1)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广玉兰花瓣色彩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广玉兰花质感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所画的句子,读好关键词,想象广玉兰花瓣的色彩与质感。
(3)再读描写广玉兰花瓣色彩和质感的句子,仔细揣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作者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好在哪里?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交流反馈:第一题直接在屏幕上对照答案;第二题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广玉兰的洁净、高雅。
相机理解:“玉琢冰雕”给人的感觉虽美,但美中带硬。
广玉兰的质感没有这样的遗憾——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什么叫“质感”?摸摸身上衣服的料子,绒布的衣服柔柔的,棉布软软的,牛仔裤的面料硬硬的,再想一想:钻石亮闪闪的,水晶亮晶晶的,珍珠圆润,玻璃透明,这些都是物品的质地给人的感觉。
广玉兰的质地柔韧,有弹性。
但光是“柔韧,有弹性”的广玉兰不够美,而且也不能表现它的洁净、高雅,所以作者又用了一个“玉琢冰雕”——精致、高贵、洁白、纯净。
广玉兰有玉琢冰雕的纯洁、精致、美丽,但又不像玉和冰那么冰冷坚硬。
用手摸一摸,能感觉到它的柔韧而有弹性。
所以作者说“无法用文字准确地形容”,“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这说明了在作者的眼里和心中,广玉兰花的洁净和高雅是不能言喻的,美得无法用语言表达。
陈荒煤那样的大作家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可见它的内涵是多么丰富!内涵对一个人来说,是他的素养,他的知识和能力等,对一个物来说,就包括它的品质和特性。
这里其实暗含了作者是把广玉兰当做人来看待的。
第三题: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句式整齐、前后矛盾好处:增强表达效果,更好地表现出了广玉兰的洁净、高雅,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小结拓展:这样的写法极其巧妙,著名的文学家老舍先生在他的名篇《猫》一课中也这样写道: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去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指名朗读。
师小结:老舍先生的这段看似矛盾的描写,把猫的老实与贪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猫的无比喜爱之情。
4.练习背诵。
这么经典的语句我们应该牢牢地记住。
2分钟时间准备,看谁最先记住。
出示:在绿油油的叶丛中,……弹性。
学生练习背诵。
师检查2名学生背诵情况。
齐背。
当堂训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这样的表达方法也来写一段话:(1)我的小表弟呀,嘿,可真是没话说。
说他调皮吧,();说他乖巧吧,()。
(2)我那个老爸呀!说他()吧,();说他()吧,()。
过关检测:1.在文中找出几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3.完成《补》第三题。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基础性目标】1. 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广玉兰花旺盛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学习第三段的表达方法。
【提高性目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广玉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广玉兰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2.广玉兰给你们留下了这么美好的印象,作者在文章结尾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揭示)(齐读)3.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美丽的广玉兰,一起去细细地欣赏一番。
学习板块一:品读课文语言,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一、自学提示:(5分钟)1. 自由读课文第(3——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够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细细品读。
(友情提醒:圈画出关键词语,写写批注)2.小组交流。
二、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三、交流反馈预设一:第三自然段: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大多数同学都关注到了这样一句话——1.直接出示——“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2.齐读3.说说理由,为什么画这一句?理解“数世同堂”、“生生不息”。
(在文中指在同一棵树上有各种形态的广玉兰。
一代一代的繁衍,不停息。
)跟进:1.自学提示:(1)细细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看到了哪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花?(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这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花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想一想理由,组内交流。
(3)尝试背诵广玉兰花各种的形态,能背出2种的得★,全会背的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请一小组交流,其他同学补充)A、在学生自己喜欢的形态时,相机指导朗读。
师提示:第一句应该读得羞答答的。
特别要读好两个词语:含羞待放、鲜嫩可爱。
第二句:刚刚开放,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多着急啊!婴儿的脸是最甜美的,请你甜甜地读。
第四句;新生命是充满希望的,所以在读的时候心里是要充满快乐,充满希望。
“挺立”这个词语读得再有力点。
这一部分比较难读,我们再读一遍。
B、引读:因为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所以,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4.学习表达:(同时呈现以下两段)“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你看,这是一朵()玉兰花,();这是一朵()玉兰花,();这是一朵()玉兰花,();这是一朵()玉兰花,()。
”你会说吗?如这样说,你又有什么感受呢?(3)你们理解得真不错,由此看来,文中作者用词造句真可是颇具匠心那!5.检查背诵。
过渡:你们深情并茂的诵读让老师眼前也仿佛出现了各种形态的广玉兰,含羞待放的鲜嫩可爱,刚刚绽放的清香四溢,盛开的洁白柔嫩,凋谢的还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远远看上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是一株美丽的树,更是一株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树。
预设二:第四、五自然段。
1.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广玉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1)“秋冬时节,许多树……装点着自然。
”(2)“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叶片富有生命力)(因为在作者眼里,广玉兰花就像孩子一样美丽可爱,生机勃勃,文中有好几处都是这样写的,从字里行间表达出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师:“活泼”一词用得很传神,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广玉兰的勃勃生机。
看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若能从作者的角度去品味用词造句,就能更准确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广玉兰的叶片从外形上看,又是什么样的呢?老师这就有一张广玉兰的叶片,你能看着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生介绍)3.咱们再来看看书上怎么写的吧。
4.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记住这张充满生机的绿叶吧!学习板块二: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广玉兰的确美,花香美,花瓣美,形态美,叶片美,美得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让我们再和作者一起大声地赞美,把我们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其读结尾句)陈荒煤一生坎坷,他的生命就像这广玉兰花一样,曾经辉煌,但又经历种种磨难,而他却从凋谢后的广玉兰花,看出了蕴藏着生命之美﹑希望之美﹑力量之美!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礼赞,他其实是在用花自比!2.这篇散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吗?(观察仔细抓住特点)小结:正是因为作者仔细观察,反复观察,而且是用心观察,带着感情观察,所以才写出了这文质兼美的文章。
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所要掌握的方法。
过关检测:★完成《补充习题》三、四题。
★★小练笔:课后第4题1.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2.模仿本课有特色的句式。
如“说它……吧,又……”3.至少选用本课两种表达方法。
如总分分构段方式、首尾呼应、侧面衬托、对比衬托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
板书:广玉兰香气淡淡的幽香纯白中透出青绿色花瓣玉琢冰雕而有弹性含羞待放的刚刚绽放的花完全盛开的(各种形态)已经凋谢的叶片富有情趣终年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