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名词解释
《水泥与混凝土》考试名词解释汇总(中国矿业大学)

硅酸盐水泥部分1 胶凝材料:凡能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它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凝材料。
2 水泥: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粒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3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熟料所制成的水泥的总称,又专指一种水泥。
4 硅酸盐水泥熟料系指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产物5 活性混合材料: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混合材料,6 非活性混合材料:质量的活性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潜在水硬性或火山灰性的水泥混合材料,以及砂岩和石灰石7 矿渣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混入适量粒化高炉矿渣及石膏磨细而成。
8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材料及石膏按比例混合磨细而成。
9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加适量石膏混合后磨细而成。
10烧失量烧失量是样品中各种化学反应在重量上的增加和减少的代数和。
11 废品: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不符合标准规定。
12 粘土多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混合体。
13 天然粘土质原料:黄土、粘土、页岩、泥沙、粉砂岩及河泥等。
14黄土无层理的粘土与微粒矿物的天然混合物,轻质而多孔15 预均化原料在储存、取用过程中,通过采用特殊的堆取料方式及设施,使原料化学成分波动范围减小,为入窑前生料成分趋于均匀一致而作的必要准备过程。
简言之,所谓原料的预均化就是原料在粉磨之前所进行的均化。
16 机械倒库:利用螺旋运输机和提升机反复将库内物料卸出和装入,以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17 压缩空气搅拌库:生料经压缩空气充气后,体积膨胀,产生上下翻滚的对流运动,使生料成分搅拌均匀。
18 固溶有少量氧化物的C2S称为贝利特,简称B矿。
19 填充在阿利特、贝利特之间的物质通称中间相20 玻璃体熟料通常冷却较快,部分液相来不及结晶就成为玻璃体,质点排列无序,组成也不固定。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建筑材料第一章材料的物理性质:指表示材料物理状态特点的性质,主要是指材料的质量(重量)、水、热、声有关的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的性质和地看破坏的能力。
耐久性:是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其自身及环境因素的长期破坏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不变质、不破坏的能力,及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到极限状态的性制。
体积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也称容重。
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也叫视密度,是指直接以排水法求得的体积作为绝对密实状态下体积的近似值,按该体积计算出的密度。
堆积密度:指散粒材料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密实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即材料中固体物质的体积占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的百分率。
空隙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填充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颗粒体积占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百分率。
亲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湿润的性质称为亲水性。
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憎水性:也叫疏水性。
指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湿润的性质。
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吸水性: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吸水性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湿性。
吸湿性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质量吸水率:指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吸收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
用公式表示为;%10010120⋅⋅-=wV m m W ρ。
式中0W 为体积吸水率;21,m m 分别为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和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g );0V 为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w ρ为水的密度。
开口孔隙率:是指材料中能被水所饱和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其数值等于材料的体积吸水率。
含水率:材料在自然状态含水状态下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时质量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含水率。
砂的粗细及颗粒级配的确定教学设计

8.学会查建材的国家标准
9.引出下一问题
10.教会学生实际处理问题能力
三、
小结
1.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的定义
2.砂的颗粒级配的及其测定
3.砂的合格性判定及实际工程级配确定
学生听讲
学生整体掌握知识点
四、
课后
思考
预习
预习思考问题:
联系2013年3月13号央视3.15报到的深圳海沙危楼事件,提出思考题:海沙未经处理,为什么不能用于拌制建筑用混凝土?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砂的粗细及颗粒级配的定义;
认识砂的筛分实验;
熟练掌握细度模数的计算和砂的颗粒级配合格性的判定;
学会实际工程用砂级配的确定。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依据建材国家标准,判定材料合格性的能力;
查阅建筑材料国家标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8分
钟
一、
导入
新课
以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导入新课,给学生展示2组图片。
第一组图片给学生展示城市的高楼、东营职业学院图书大楼、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这些建筑物的构筑都离不开混凝土,建筑物质量与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息息相关。
第二组图片展示了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拌合、浇筑、和强度测定。通过图片提出问题:混凝土中总体积的70-80%都是粗细骨料,如何选择骨料,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引出骨料的分类及技术性能,导入新课:砂颗粒级配的确定
学生回答
学生听讲
学生思考
学生听讲
1.通过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颗粒级配与粗细程度最新

求你对这批砂进行颗粒级配以及粗细 建筑用砂的颗粒级配(GB/T 14684—2001)
a1=(m1/500)×100% 综上,南通三建怡海项目部新进的砂属于中砂并且级配符合要求,圆满的完成了公司的任务。
程度的检测,该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 a4=(m4/500)×100%
分计筛余百分率 (%)
5.5 8.4 9.4
38.3 20.5 16.4
累计筛余百分率 (%)
5.5
13.9 23.3 61.6
82.1 98.5
你的成就将永远不会比你的自信的高度高出一厘米。 生命是无尽的享受,永远的快乐,强烈的陶醉。
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 开始。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乐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在灾难面前不屈服,而应更加勇敢地去正视它。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意义来论“孤独”说,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 可说是来自禽兽而不是来自人类。——培根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勤奋,是步入成功之门的通行证。 每一片绿叶都有向阳的需要,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教师的呵护。(刘玉春) 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每天都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杨丽娜
100吨砂,你是公司的质检员,公司要 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
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在土木工程中,粒径大于5mm的骨料为粗骨料,又称为“石子”;粒径小于5mm的骨料为细骨料,又称为“砂”。
我们可以通过筛分析,计算砂子的大小搭配状况,判断砂子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大小。
通常用细度模数(Mx)表示,其值并不等于平均粒径,但能较准确反映砂的粗细程度。
细度模数Mx越大,表示砂越粗,单位重量总表面积(或比表面积)越小;Mx越小,则砂比表面积越大。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
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
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
因此,砂颗粒级配反映空隙率大小。
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的测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用筛分析方法测定,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细,用级配区表示砂的级配。
根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筛分析是用一套孔径为4.75,2.36,1.18,0.600,0.300,0.150mm的标准筛,将500克干砂由粗到细依次过筛(详见试验),称量各筛上的筛余量(g),计算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率(%),再计算累计筛余率(%)。
(JGJ52采用的筛孔尺寸为5.00、2.50、1.25、0.630、0.315及0.160mm。
其测试和计算方法均相同,目前混凝土行业普遍采用该标准。
) 细度模数根据下式计算(精确至0.01):根据细度模数Mx大小将砂按下列分类:Mx>3.7 特粗砂;Mx=3.1~3.7粗砂;Mx=3.0~2.3中砂;Mx=2.2~1.6细砂;Mx=1.5~0.7特细砂。
砂的颗粒级配根据0.600mm筛孔对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4,分成Ⅰ区、Ⅱ区和Ⅲ区三个级配区。
级配良好的粗砂应落在Ⅰ区;级配良好的中砂应落在Ⅱ区;细砂则在Ⅲ区。
实际使用的砂颗粒级配可能不完全符合要求,除了4.75mm和0.600mm对应的累计筛余率外,其余各档允许有5%的超界,当某一筛档累计筛余率超界5%以上时,说明砂级配很差,视作不合格。
工程检测公司内部培训砂粗集料检测培训

砂/粗集料(筛分析/颗粒级配/筛分、含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题一、名词解释1、碎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卵石: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3、针、片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指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4、含泥量:粒径小于0.080mm颗粒的含量。
5、泥块含量:集料中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颗粒的含量。
6、压碎指标值: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7、坚固性:碎石或卵石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碎裂的能力。
8、碱活性集料:能与水泥或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的集料。
二、填空题1、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级。
2、天然砂按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山砂。
3、砂按0.630mm筛孔累计筛余量(以重量的百分率计)分成三个级配区Ⅰ、Ⅱ、Ⅲ级。
4、砂中含泥量砼强度等级≥C30应≤3.0%,<C30应≤5.0%。
5、砂中泥块含量砼强度等级≥C30应≤1.0%,<C30应≤2.0%。
6、砂的细度模数,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
三、判断题√×1、石子筛孔尺寸有20mm筛孔尺寸。
(×)2、砂也有单粒级配和连续级配。
(×)3、石子分为卵石和碎石。
(√)4、JGJ53-92为国家标准。
(×)5、GB/T14685-2001为行业标准。
(×)6、细度模数3.0-2.3为中砂。
(√)7、砼宜优先选用Ⅱ级砂。
(√)8、碎石缩分也可以用分料器缩分。
(×)9、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增加砂率以保证砼强度。
(×)10、对于C10和C10以下砼用砂,根据水泥,其泥块含量可以放宽。
(√)四、单项选择题A、B、C、D1、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 D )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带答案)

四、普通混凝土及砂浆一、填空题1.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水)以及必要时掺入的(外加剂)组成。
2.普通混凝土用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4.75㎜)的岩石颗粒。
细骨料砂有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天然砂按产源不同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3.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按(0.6)mm筛的累计筛余率分为(1)、(2)和(3)三个级配区;按(细度)模数的大小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
4.普通混凝土用粗骨料石子主要有(天然卵石)和(人工碎石)两种。
5.石子的压碎指标值越大,则石子的强度越(小)。
6.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对于实心板,可允许使用最大粒径达(1/3)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
7.石子的颗粒级配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两种。
采用(连续)级配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好,不易发生离析。
8.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测定采用定量测定(流动性),方法是塑性混凝土采用(坍落度)法,干硬性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法;采取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9.混凝土拌合物按流动性分为(流动性混凝土)和(干硬性混凝土)两类。
10.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潮湿条件下养护(28)d,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的抗压极限强度,用f)表示,单位为(MPa)。
符号(cc1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照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用(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有(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 )、(C80)共16个强度等级。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建筑材料第一章材料的物理性质:指表示材料物理状态特点的性质,主要是指材料的质量(重量)、水、热、声有关的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的性质和地看破坏的能力。
耐久性:是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其自身及环境因素的长期破坏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不变质、不破坏的能力,及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到极限状态的性制。
体积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也称容重。
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也叫视密度,是指直接以排水法求得的体积作为绝对密实状态下体积的近似值,按该体积计算出的密度。
堆积密度:指散粒材料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密实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即材料中固体物质的体积占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的百分率。
空隙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填充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颗粒体积占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百分率。
亲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湿润的性质称为亲水性。
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憎水性:也叫疏水性。
指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湿润的性质。
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吸水性: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吸水性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湿性。
吸湿性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质量吸水率:指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吸收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
用公式表示为;W二m2m i-1-loo%。
式中W为体积吸水0V P00w率;m,m分别为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和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12(g);V为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P为水的密度。
0w开口孔隙率:是指材料中能被水所饱和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其数值等于材料的体积吸水率。
含水率:材料在自然状态含水状态下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时质量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含水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是用来描述颗粒物料或颗粒体系中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情况的术语。
1. 颗粒级配(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指在一个给定的颗粒体系中,不同粒径范围内颗粒的分布情况。
它描述了颗粒的大小范围和数量分布的关系。
颗粒级配可以通过粒度分析实验或其他相关方法得到,通常以粒径为横坐标,颗粒百分比或体积百分比为纵坐标进行表示。
2. 粗细程度(Coarseness/Fineness):用于描述颗粒物料或颗粒体系中颗粒的粗细程度。
粗细程度与颗粒的平均粒径相关,通常用来表达颗粒的整体大小或粒度分布的均匀性。
粗细程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评估,如比表面积、平均粒径、粒度分布的宽度等。
这些术语常用于材料科学、土木工程、粉体工程等领域,用于描述颗粒物料的特性和性质。
了解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对于研究和应用颗粒体系的行为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