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 颗粒级配
粗集料颗粒级配作业指导书操作细则

1.目的及适用范围1.1 测定粗集料( 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1.2 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楼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
2.执行标准2.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仪器设备3.1 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3.2 摇筛机。
3.3 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 0.1%。
3.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4.试验前的准备工作4.1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1 筛分用的试样质量5.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干筛法试验步骤5.1取试样一份置 105 ℃±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 (m0),准确至,准确至 0.1%。
5.2 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
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 0.1%为止;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
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应确认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 0.1%为止。
注:由于 0.075mm筛干筛几乎小能把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 0.075mm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0.075 mm通过率的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mm为筛的筛下部分全部作为 0.075mm的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0.075mm为通过率假设为 0 。
(完整版)颗粒级配

(完整版)颗粒级配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的应用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是土工上最常用的曲线,从这曲线上可以直接了解土的粗细,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和级配的优劣.土的粗细常用平均粒径d50表示,它是指土中大于此粒径和小于此粒径的土的含量均占50%。
d10:小于此种粒径的土的质量占总质量的10%,也称有效粒径。
d30:小于此种粒径的土的质量占总质量的30%。
d60:小于此种粒径的土的质量占总质量的60%.也称控制粒径。
定义土的不均匀系数Cu为:
C u=d60/d10
C u愈大,表示土愈不均匀,即粗颗粒与细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
如果颗粒级配曲线是连续的,C u愈大,则曲线愈平缓,表示土中含有许多粗细不同的颗粒,也即颗粒的变化范围宽.C u>5的土称为不均匀土,反之称为均匀土。
不均匀土经压实后,细颗粒充填于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容易得出较高的密度和较好的力学特性。
土的颗粒级配累积曲线的斜率是否连续可用曲率系数Cc表示,其定义为:
C c=d²30/(d60*d10)
当级配连续时,C c的范围约为1—3.因此,当C c<1或Cc>3时,均表示级配曲线不连续。
从工程观点看,土的级配不均匀(C u>=5),且级配曲线连续(C c=1—3)的土,称为级配良好的土,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要求的土,称为级配不良的土。
颗粒级配名词解释

颗粒级配名词解释颗粒级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一批颗粒物料按照一定的粒径范围进行分类分级的过程。
它主要用于对颗粒物料的粒径、比表面积等进行分析和控制。
颗粒级配是颗粒物料工程中常用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颗粒级配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和控制颗粒物料的品质和性能。
通过控制颗粒级配,可以使颗粒物料具备更加理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能,以满足特定的工程要求。
这对于各类颗粒物料的生产过程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颗粒级配的分类主要依据颗粒物料的尺寸大小。
一般将颗粒物料分为粗颗粒、中颗粒和细颗粒三个级别。
其中,粗颗粒指的是较大的颗粒,尺寸通常大于5mm;中颗粒指的是中等大小的颗粒,尺寸通常在5mm到0.5mm之间;细颗粒指的是较小的颗粒,尺寸通常小于0.5mm。
颗粒级配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筛分法和激光粒度分析法。
筛分法是将颗粒物料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根据能够通过筛网的尺寸将颗粒物料分为不同的级别。
激光粒度分析法则是利用激光散射原理,通过测量颗粒物料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来确定颗粒物料的粒径分布情况。
颗粒级配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颗粒级配可以对颗粒物料的品质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颗粒物料符合要求的技术指标。
其次,颗粒级配可以为颗粒物料的混合、输送、储存、加工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再次,颗粒级配可以为颗粒物料在不同的工程应用中提供合适的选择和设计,以满足特定工程要求。
最后,颗粒级配可以为颗粒物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能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总的来说,颗粒级配是对颗粒物料进行分类分级的技术手段,它主要用于评估和控制颗粒物料的品质和性能。
颗粒级配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为颗粒物料的应用提供合适的选择和设计,以满足特定的工程要求。
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学习目标 :
1、理解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2、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学习重点 :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砂的粗细程度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砂的颗粒级配图并判断颗粒级配
学习难点 :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1、学科组长汇报Βιβλιοθήκη 组课前预习成果。 2、学科组长公布预习答案并分析讲解。
3、学科组长提出预习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 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注意事项。
4、随机抽取一位同学重复上面第3步。
每组组长上讲台随机领取一份砂筛分实验 所得的筛余量数据,注意筛余量数据是打 乱的,需要自己重新排序。然后填入表格 分计筛余量一栏,计算分计筛余百分数和 累计筛余百分数,最后在表格下面计算细 度模数并判断砂的粗细程度。
4 ------------什么还没有读懂
5
-----体会感触
记分员宣布:
优胜小组: 优秀个人:
小组讨论下图(材料书P48图5-3)的 含义及特征,然后根据上题计算所得 的累计筛余百分数绘制砂的筛分曲线,
并判断该砂的颗粒级配。
自主完成训练案第1题,组 内讨论完成后2题。结合书 布置工本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
作任务
1 ----------学习内容
工作任务
2 --------------学习方法 3 -----------注意事项
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名词解释

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是用来描述颗粒物料或颗粒体系中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情况的术语。
1. 颗粒级配(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指在一个给定的颗粒体系中,不同粒径范围内颗粒的分布情况。
它描述了颗粒的大小范围和数量分布的关系。
颗粒级配可以通过粒度分析实验或其他相关方法得到,通常以粒径为横坐标,颗粒百分比或体积百分比为纵坐标进行表示。
2. 粗细程度(Coarseness/Fineness):用于描述颗粒物料或颗粒体系中颗粒的粗细程度。
粗细程度与颗粒的平均粒径相关,通常用来表达颗粒的整体大小或粒度分布的均匀性。
粗细程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评估,如比表面积、平均粒径、粒度分布的宽度等。
这些术语常用于材料科学、土木工程、粉体工程等领域,用于描述颗粒物料的特性和性质。
了解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对于研究和应用颗粒体系的行为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砼粗骨料的级配与粒径控制措施

砼粗骨料的级配与粒径控制措施粗骨料级配骨料的级配是指各级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通常用筛分曲线来表示。
颗粒级配是骨料的重要性能指标,良好级配的骨料具有各个粒级含量合理,既不过不多也不过少,具有较低的空隙率,在混凝土工作性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
对于级配良好的骨料应具有以下特征:1.较低的空隙在混凝土体系中,粗骨料的空隙需要砂浆来填充,粗骨料的空隙率越小,需要填充粗骨料间空隙的砂浆也相对较少,起润滑作用的砂浆体积也越多,混凝土流动性(或坍落度)也相对较大。
当混凝土工作性相同时,具有良好级配的骨料往往具有较低的空隙率,可以降低浆体用量,使用较低胶凝材料,成本较低。
2.骨料具有适当小的比表面积混凝土拌合物中,浆体除了填充骨料间的空隙外,尚需将骨料包裹起来。
在骨料达到最大密实度的条件下,要力求减小其比表面积,改善混凝土工作性。
骨料比表面积越小,同样的浆体包裹在其表面厚度越大,摩擦力越小,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也越好。
能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时,应尽可能地采用最较大粒径的骨料,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级配曲线的区间,降低骨料的空隙率,又可以降低小颗粒骨料的含量,降低比表面积。
3.有适当的细颗粒含量连续级配优良的骨料应具有适当的细颗粒含量,实践中采石场生产的骨料经过装料、运输和卸料,再加上生产混凝土时上料,会使骨料大小颗粒分离重新分布失去良好的级配。
由于骨料生产者的不重视,一些号称连续级配的骨料,实际上小于10mm 的颗粒极少,几乎没有。
针对此种情况,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首先应对已有的骨料级配进行复配优化,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骨料按不同比例、对不同粒径进行混合,分别测定其容重,选用空隙率最低容重最重时的比例作为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4.ACI302.1R对骨料的筛余建议ACI302.1R对混凝土各级骨料的筛余提供了相应的建议:最大孔径的筛子上的筛余和0.15mm筛子上筛余的推荐范围分别为0%~4%和1.5%~5%;0.6mm和0.3mm筛子上的建议筛余为8%~15%;对于最大粒径大于25mm的骨料,余下各级筛子的筛余量应在的8%~18%范围内,对于最大粒不大于25mm的骨料,如25mm或20mm,余下各级筛子的筛余量应控制在的8%~22%范围内。
粗集料颗粒级配-纵表

说明:本表干筛法和水洗法共 用 如果是干筛法,只填写干燥 试样 重作为筛前总重即可。
JTG E42-2005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2015-QY-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集料种类及规格
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方法
试验日期 □干筛法 □水洗法
第1组 干燥试样总重(g) 水洗后筛上质量(g) 0.075mm 筛下质量(g) 0.075mm 通过率(%) 筛孔 尺 筛上重 分计筛 累计筛 寸 (mm) (g) 余(%) 余(%)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筛底
试验方法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2014-QY-
□干筛法 □水洗法
第1组 干燥试样总重(g) 水洗后筛上质量(g) 0.075mm 筛下质量(g) 0.075mm 通过率(%) 筛孔 尺 寸 (mm)
第2组 干燥试样总重(g) 水洗后筛上质量(g) 0.075mm 筛下质量(g) 0.075mm 通过率(%)
试验方法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2014-QY-
□干筛法 □水洗法
第1组
干燥试样总重(g)
水洗后筛上质量(g)
0.075mm 筛下质量(g)
0.075mm 通过率(%)
筛孔 尺 筛上重 分计筛 寸 (mm) (g) 余(%)
31.5
累计筛 余(%)
19
9.5
第2组
干燥试样总重(g)
第2组
干燥试样总重(g)
水洗后筛上质量(g)
0.075mm 筛下质量(g)
0.075mm 通过率(%)
通过百分 筛上重 分计筛 累计筛
11 粗集料颗粒级配

试验技能答辩综合考核打分表(粗集料颗粒级配)序号考核内容考核情况优秀满意合格较差1 目的测定粗集料的颗粒组成(水泥混凝土用碎石可采用干筛法,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碎石必须采用水洗法),判定颗粒组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0 9-7 6-4 3-02 原理采用符合标准形状和尺寸规格要求的样品筛,按照一定规律筛取筛余量。
20 19-15 14-10 9-03 主要设备1、烘箱,能控制温度(105℃±5℃),向学…员提问烘箱的控温温度;2、摇筛机;3方孔筛;4、电子台称(10kg,感量1g;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公路))。
10 9-7 6-4 3-04 环境条件试验室温度20±5℃。
10 9-7 6-4 3-05 取样制样料堆:上中下不同部位取样大致等量(15份GB,公路若干份能具有代表性)轮船、汽车: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取样大致等量(16份,公路若干份能具有代表性)皮带:出料处等皮带宽取样大致等量(8份,公路间隔3次以上能具有代表性)四分法缩分至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常用:GB:9.5m 1.9kg;16m 3.2kg;19m 3.8kg;26.5m 5kg;31.5m 6.3kg;37.5m 7.5kg;公路:9.5m 1kg;16m 1kg;19m 2kg;26.5m 2.5kg;31.5m 4kg;37.5m 5kg;),根据最大粒径确定称取试样的质量。
)15 14-11 10-6 5-06 试验步骤称取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至1g,准备组合套筛。
机筛10min,再逐个手筛至达到要求为止。
逐个称取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值精确到1g。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精确至0.1%。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精确到1%。
所有筛余和筛底筛余量之和与原试样质量差1%时,须重新试验。
(JTJ:1min通过筛的质量应小于筛上质量的0.1%,GB:通过筛的质量应小于式样总量的0.1%)20 19-15 14-10 9-07 记录、报告及结论公路标准:损耗率超过0.3%重新试验,两次P0.075相差超过1%重新试验,累计0.1%15 14-11 10-6 5-0国标:所有筛余和筛底筛余量之和与原试样质量差1%时,须重新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作业指导书集料
一、粗集料筛分试验
1、参数定义
粗集料筛分:是测定粗集料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2、试验方案
3、细集料筛分试验流程
4、数据整理及计算
4.1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筛余质量÷总质量)×100
4.2各筛累计筛余百分率(%)=本筛分计筛余百分率+大于本筛的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4.3各筛质量通过百分率(%)=100—各筛累计筛余百分率
4.4均准确至0.1%
试样总质量—(各筛筛余量之和+底盘质量)
4.5损耗率(%)= ×100
试样总质量
4.6备注:要求进行两次平行试验。
第页,共页
JJ0201a
粗集料筛分(干筛法) 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第 3 页,共 3页
JB010201
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审核:批准:日期:年月日(专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