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卤肉制品加工过程各岗位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酱卤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酱卤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酱卤肉成品临盆功课指点书酱卤肉成品的界说:以鲜{冻}畜禽肉和可食副产品放在加有食盐.酱油(或不加).喷鼻辛料的水中,经预煮.浸泡.烧煮.酱制(卤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酱卤系列肉成品.运用猪头.耳.舌.蹄.尾.心.肚等副产品为原料,经由对传统加工工艺的改良,运用新型的食物配料,引入现代的包装情势及高温杀菌工艺,大大进步了该类品种的食物卫生安然性和货架期.其功课指点如下:一.工艺流程酱卤肉成品工艺流程图:原料倾销——验收——解冻——修整漂洗——预煮——调配辅料——酱卤——冷却——定量真空包装——高温杀菌——水冷却——保温磨练——擦袋贴标.打印日期.装箱入库二.配方设定:食盐.原料成品率的2.2%.糖稀.原料成品率的2——————————0.1%.三.工艺请求:—1%的明矾去除粘膜,漂洗干净.3. 每个品种应分类分时预煮,参考附表.4. 酱卤:采取滚水下锅,再沸后小火恒温浸味,留意翻炒包管温度平衡.酱卤时光温度参考附表(一).附表(一):原料名称预煮时光温度酱卤时光温度浸味时光温度5.出锅冷却:产品出锅装盘冷却至常温(气温高时需加排风)6.定量真空包装:根据产品规格设定净含量.包装袋规格.外形.真空时光.热封时光. 具体操纵按《小包装间岗亭义务制》履行.7.高温杀菌:根据产品及规格设定杀菌温度.时光.压力,参考附表(二).具体操纵按《杀菌间岗亭义务制》履行.附表(二):杀菌品种罐排空时光杀菌温度.时光.压力降温时光8.磨练包装:按照包装间岗亭义务和规范操纵.9.成品入库:按照成品贮存库规范操纵.四.症结掌握点:1.原料倾销验收:供给商供给三证,相符食用尺度,规格尺度相符倾销筹划或合同请求.仓库保管或车间根据质检员开具的物料进厂磨练单对原材料验质验量入库.2.原料出库:根据临盆发卖筹划,定量出货.解冻.修整.清洗.腌制等工序对原料的卫生.温度.时光.操纵程序等质量掌握有掌握措施.3.酱卤产品的配料:配料员应根据各品种的原料定量尺度投放辅料,以包管产品的风味一致,防止错放.漏放或尺渡过量.4.酱卤操纵:现实临盆中,每个品种的卤制时光.温度会因原料的品德.块型等原因有所差别,对于酱卤时光短的品种,应对不轻易出味的辅料如料包.葱.姜.蒜等提前烧沸出味40分钟以上,不轻易熔解的辅料应充分搅拌平均熔解,而后再将原料下锅.酱卤的品种卤制时光温度应分离列出具体的操纵规范.5.现实临盆中,卤水的耗溢可差别处理,溢则煮料包入味时耗去,耗则定量将水补足以包管老汤风味的一致性.6.天天临盆停止后及次日临盆前,将老汤烧沸,撇去浮油.沫,滤去沉渣,需清汤时作清汤处理.在高温季候,应包管天天临盆后,将老汤烧沸冷却,如不持续临盆,应将老汤入恒温库保管并按期烧沸,防止演变.7.高温杀菌的杀菌公式的确立应以细菌造就磨练为根据8.标签和标记:产品标签应相符GB7718的划定,包装运输标记应相符GB/T191的划定.9.包装:运用复合包装材料应相符GB9683和有关尺度划定的请求,其他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相符响应国度尺度和有关划定. 10.运输:运输产品时应防止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或影响产品德量的物品混装运输.运输对象应保持干净.湿润.无污染.散装发卖产品的运输应相符《散装食物卫生治理规范》.11.贮存:高温灭菌预包装产品及罐头工艺临盆的产品应在阴凉.湿润.通风处贮存;低温灭菌的产品应在0℃--4℃冷藏库内贮存,库房内应有防尘.防蝇.防鼠等举措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或影响产品德量的物品共存放.产品贮存离墙离地,分类存放.散装发卖产品的贮存应相符《散装食物卫生治理规范》.六.质量履行指标(未及尺度按GB/T23586-2009履行):预包装酱卤肉成品每批出厂磨练项目为感官请求.净含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罐头工艺临盆的酱卤肉成品出厂磨练为感官请求.净含量.贸易无菌.水份.食盐.蛋白质等项目磨练应许多于每7d一次.1.感官磨练:外不雅形态:外形整洁,无异物.光彩:酱成品概况为酱色或褐色,卤制为该品种应有的正常光彩.口感风味:咸淡适中,具有酱卤成品特有的风味.杂质: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净重:每袋重量许可误差+1%,固形物含量不低于90%.2.理化指标磨练:按GB/T23586-2009有关划定履行.3.微生物指标磨练:应相符GB2726的划定.罐头工艺临盆的酱卤肉成品应相符罐头食物贸易无菌的请求.。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肉制品是指以肉类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和处理工艺制成的食品。

肉制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

为了确保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作业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肉制品的生产过程符合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三、作业流程1. 原料准备- 选择新鲜、优质的肉类原料,确保无异味和病变。

- 对肉类进行清洗、剁碎或切片等预处理工序。

2. 调味品准备- 准备各种调味品,如盐、糖、酱油、辣椒粉等。

- 按照配方要求进行称量和混合。

3. 混合和搅拌- 将预处理好的肉类原料和调味品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

- 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混合均匀。

4. 塑形和包装- 将混合好的肉制品放入模具中进行塑形。

- 确保模具表面光滑,避免产生气泡或破损。

- 对塑形好的肉制品进行包装,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

5. 熟化和熟制- 将包装好的肉制品放入熟化室中进行熟化,让调味品充分渗透。

-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蒸煮、烘烤、烟熏等熟制工艺。

6. 冷却和贮存- 将熟制好的肉制品放入冷却室中进行快速冷却。

- 将冷却好的肉制品进行包装,并储存于符合卫生要求的冷藏室中。

四、作业要求1. 卫生要求-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如佩戴工作帽、口罩、手套等。

- 工作区域和设备必须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

- 严禁在生产区域内吸烟、吃东西、喝水等行为。

2. 质量控制- 每批次生产前,必须进行原料的检验,确保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 在生产过程中,定期进行产品的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 对不合格产品,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返工或淘汰。

3. 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 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戴好安全帽、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作业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和储存等。

三、作业流程1. 原料采购- 选择新鲜、无异味、无变质迹象的肉类原料。

- 确保原料供应商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保留供应商的相关证明文件。

2. 原料处理- 对肉类原料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卫生安全。

- 剔除肉类中的骨头、筋膜和其他不可食用部分。

-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切割、切片或绞碎等处理。

3. 调味处理- 根据产品配方准确称量和混合调味料。

- 控制好添加剂的用量,遵循食品安全标准。

4. 加工-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腌制、熏制、烘烤或煮熟等加工过程。

- 控制加工时间和温度,确保产品的口感和色泽。

5. 包装- 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

- 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保鲜性。

- 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6. 储存- 将成品储存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

- 控制储存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定期检查储存环境和产品质量,及时处理问题。

四、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1. 个人卫生- 操作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和帽子,并保持个人卫生。

- 在操作过程中,应经常洗手,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

2. 设备卫生- 操作前应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洁和消毒加工设备,并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3. 温度控制- 在加工过程中,根据产品要求控制加热和冷却的温度。

- 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 食品安全- 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 对于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和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5. 质量控制- 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把关,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规定。

- 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和处理情况。

六、应急措施1. 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2. 发现异常情况或食品安全问题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上报相关部门。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操作指导和注意事项,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指导书包括肉制品的原材料准备、加工步骤、加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以及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二、原材料准备1. 选择新鲜肉类作为原材料,确保肉类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2. 对肉类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去除骨头、皮肤等,并切割成适当的大小和形状。

三、加工步骤1. 调制调味料:根据产品配方准确称量和混合调味料,确保配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腌制:将肉类放入腌料中,按照指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腌制,使肉类入味。

3. 烹饪:将腌制好的肉类放入烹饪设备中,按照指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烹饪,确保产品的口感和熟度。

4. 冷却:将烹饪好的肉制品放置在冷却设备中,使其迅速降温,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四、加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1. 切割工具:使用适当的切割工具,如刀具、切割机等,确保切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烹饪设备: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烹饪设备,如炉灶、烤箱等,确保产品的熟度和卫生。

3. 冷却设备:使用冷却设备,如冷库、冷却架等,确保产品的冷却效果和质量。

五、质量控制1.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在使用原材料之前,进行外观、气味和口感等方面的检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合格。

2. 监控加工过程: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温度、时间、湿度等方面的监控,确保加工过程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3. 进行产品检验:对加工好的产品进行外观、口感、气味等方面的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进行微生物检测:定期对产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六、安全措施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卫生。

2. 防止交叉污染: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之间的交叉污染,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3. 定期清洁和消毒:定期对加工设备、工作台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卤肉制品企业作业指导书

卤肉制品企业作业指导书

卤肉制品企业作业指导书酱卤肉制品工艺流程图原料验收解冻、清理腌制配料●蒸煮熟制压力0.3Mpa,温度90℃冷却真空包装杀菌●压力0.25Mpa,温度110℃成品包装金属探测储藏注:●为关键控制点工艺描述一、原料验收:原料按初加工产品标准验收。

二、解冻、清理:1、解冻槽、解冻台等使用前清洗干净,经过消毒后清洗干净无异味方可使用,使用完毕需立即清洗干净,消毒并冲洗干净,然后擦干或晾干。

2、解冻用水必须清洁卫生。

3、根据不同的产品选择不同的解冻方式如自然解冻、静水解冻、流水解冻等。

解冻时应详细记录解冻的参数,解冻前产品温度,解冻时产品温度,解冻时间,解冻后产品中心温度。

4、解冻后的原料,应清理鸡毛,黄皮等杂质,挑出残次等不合格的原料。

5、对于解冻前后及清理后的原料重量要准确称重记录。

三、腌制:经检验合格后的产品用配制的调料腌制,腌制温度0-5℃,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四、酱汁配制:1、香辛料配制:按工艺配方配制香辛料,在称重前要对电子称进行校对、清理。

按比例配制完后统一放入料包内,将袋口系好。

2、将夹层锅用清水洗净后,将150公斤清洁水放入夹层锅,把配制好的料包放入夹层内,打开蒸汽阀将水温控制在90℃以上煮2小时后,关阀门待用。

3、称配辅料:按工艺配方称配辅料,称好后逐一倒入装有香辛料汁的夹层锅中,打开蒸汽阀门煮30分钟后,关阀门待用。

五、蒸煮:1、将配制好的酱汁放入夹层锅内,打开阀门温度控制在90℃以上。

2、将解冻、清理后的原料称重,每次投料50公斤,放入装有酱汁的夹层锅内,打开蒸汽煮沸3分钟,温度控制在80℃-90℃之间煮制20分钟。

捞出放在筛网上降温。

3、酱汁使用完毕后,将漂油撇净后煮沸待用,如不能连续生产需放入零下18℃的库房内冷藏。

4、工器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并经消毒冲洗,控干水后确保无异味。

六、烘干1、使用前要检查烟熏炉的电脑操作盘,送水管道,压缩空气是否正常。

2、根据所生产的产品工艺要求设定程序,设定的程序要准确无误。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肉制品是指以肉类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食品。

肉制品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为了确保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二、材料准备1. 肉类:选择新鲜、无异味、无病变的肉类作为原料,如猪肉、牛肉、羊肉等。

2. 辅料:根据产品需要,准备适量的盐、糖、淀粉、调味料等。

3. 添加剂:根据产品需要,选择合适的防腐剂、增稠剂等。

三、加工工艺1. 肉类处理:a. 将肉类去除杂质,如筋膜、骨头等。

b. 将肉类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条状。

c. 对于需要腌制的产品,可将肉类放入腌料中进行腌制,时间根据产品要求而定。

2. 调味处理:a. 根据产品配方,将适量的盐、糖、淀粉、调味料等加入到肉类中。

b. 充分搅拌均匀,使调味料充分渗透到肉类中。

c. 对于需要熟化的产品,可将肉类放置在低温环境中,进行熟化处理。

3. 加工成型:a. 根据产品要求,将调味好的肉类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b. 模具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选择,如圆形、长方形等。

c. 确保肉类充分填满模具,表面平整。

4. 烹饪处理:a. 将成型好的肉制品放入蒸锅或烤箱中进行烹饪。

b. 烹饪时间和温度根据产品要求而定,确保肉制品熟透。

c. 对于需要炸制的产品,可将成型好的肉制品放入油锅中炸制,直至表面金黄。

5. 冷却包装:a. 将烹饪好的肉制品取出,放置在通风的环境中进行冷却。

b. 冷却后,将肉制品包装起来,以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四、质量控制1. 原料检验:对采购的肉类进行外观、气味、质地等方面的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卫生控制:加工过程中要保持操作场所的卫生,使用洁净的器具和设备,避免交叉污染。

3. 温度控制:在加工过程中,要控制好肉类的温度,避免细菌滋生和食品变质。

4. 味道控制:根据产品要求,调配适当的调味料,确保产品的口感和风味。

作业指导书-酱卤

作业指导书-酱卤

酱卤生产品控人员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规范酱卤生产品控人员作业流程,对酱卤车间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生产流程的规范,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酱卤车间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3.品控员职责3.1 负责车间生产流程的工艺监督检查和人员规范操作控制,并做好记录。

3.2 负责协助解决入库前不合格品。

3.3 负责车间生产环境的控制工作。

3.4 负责生产人员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

3.5 负责对设备管理、生产用具等的清洗消毒的监督工作。

3.6 负责生产过程质量问题的纠正预防工作,并协助做好不合格品的处理工作。

3.7 负责记录和整理关键控制点参数和反映质量状况的数据。

3.8 负责对各相关环节出现的违规、违纪等情况进行考核。

3.9 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4.品控员工作细则4.1 原料接收工序4.1.1检查运输车辆的卫生情况,是否清洗消毒,无污染异物。

4.1.2抽查原料是否符合原料标准要求。

4.1.3若是鲜品——检查原料是否新鲜,外表完整无破损,无杂质污染,无杂毛,无淤血等。

4.1.4 若是冻品——抽查冻品中心温度是否在-15℃以下,解冻后是否有异味,其他按鲜品标准执行。

4.2 前处理工序4.2.1检查前处理车间设施、工器具、加工设备和人员是否经过清洗消毒作业,符合车间现场管理规范。

4.2.2检查现场加工产品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加工记录是否完整准确。

4.2.3 跟踪记录工艺调整后的产品质量。

4.2.4 检查前道工序产品是否符合进入下一道工序要求,检查产品经腌制后是否符合感官标准要求。

4.2.5 抽检产品加工后的不合格率,对不合格率超过标准的作返工处理。

4.2.6 检查加工工序中各加工信息是否准确记录于工艺跟踪卡上。

4.2.7 新进原料首次投入使用时,测定记录新进原料的失水率和不良率,并取样化验;还应与下道工序品控员做工作交接,跟踪产品加工品质。

4.3 卤煮工序4.3.1检查卤煮车间设施、工器具、加工设备和人员是否经过清洗消毒作业,符合车间现场管理规范。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肉制品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肉制品是一种广泛消费的食品,包括各种肉类加工品,如火腿、香肠、腊肉等。

为了确保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产品要求1. 质量要求:肉制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无异味、无色素添加、无添加剂等。

2. 安全要求:肉制品应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如无细菌污染、无重金属残留等。

3. 外观要求:肉制品应具有良好的外观,如色泽鲜艳、形状规整、表面光滑等。

4. 储存要求:肉制品应储存在低温环境下,以确保其保质期和口感。

三、生产流程1. 原料准备:a. 选择新鲜、优质的肉类作为原料。

b. 对原料进行清洗、去骨、去皮等处理。

2. 调配配料:a. 根据产品配方,准确称量各种配料。

b. 将配料充分混合搅拌,确保均匀分布。

3. 细绞混合:a. 将原料和调配好的配料一起放入细绞机中。

b. 运行细绞机,将原料和配料混合均匀。

4. 塑形成型:a. 将细绞混合好的肉料放入成型机中。

b. 运行成型机,将肉料塑形成产品的形状。

5. 加工熟化:a. 将成型好的肉制品放入熟化室中。

b. 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使肉制品熟化。

6. 烹饪处理:a.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烤等。

b. 控制烹饪时间和温度,确保产品熟透。

7. 冷却包装:a. 将烹饪好的肉制品放入冷却室中,使其降温。

b. 将冷却好的产品进行包装,确保产品的卫生和保鲜。

四、质量控制1. 原料检验:a. 对原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气味、细菌检测等。

b. 检查原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如有问题及时报告。

2. 过程监控:a. 在生产过程中,定期抽样检验产品的质量。

b. 检查产品的外观、口感、气味等,确保符合要求。

3. 成品检验:a. 对生产好的肉制品进行全面检验。

b. 检查产品的外观、质地、口感、包装等,确保质量合格。

4. 不良品处理:a. 对于发现的不良品,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

b. 分析不良品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酱卤肉制品加工过程各岗位作业指导书
1.酱卤肉制品加工酱卤岗位作业指导书
2.酱卤肉制品加工高温杀菌岗位作业指导书
3.酱卤肉制品加工半成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4.酱卤肉制品加工成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1.酱卤肉制品加工酱卤岗位作业指导书
原料处理完成原料处理后的预煮、油炸、酱制、熏制等工艺,是整个肉制品生产工序中关键岗位。

产品最终的色、香、味、形,将在本工序定型。

质量标准一旦确定,保证每个酱制品种的感观及内在质量始终如一,是本工序力争的目标。

岗位责任如下:
1、配料员要熟悉辅料品种、质量、用法,对生产所需辅料
提前一天上报计划到办公室,确保生产用料。

操作时要一丝不苟按生产品种配方要求,准确配料,与酱煮人员协调沟通。

防止错放、漏放、少放、重放等现象发生。

协调操作好每一锅产品,调整好色、香、味,需要品评的酱汤,产品要认真品评、分析、校正。

2、酱煮人员班前应将工作台案、器具、周转箱、车、场地提前用沸水灭菌处理。

酱制的卤水提前撇油、沫、滤渣处理后烧沸备用。

3、对上工序转来的原料,认真检查验收,对异味、变质、修整不净、有浮毛污物的原料应拒绝接收。

通知上工序整改或上报车间处理,严禁将不符合卫生及食用标准的原料进行酱制加
工。

4、预煮原料应分品种预煮,严格掌握品种予煮温度、时间及时出料。

预煮水要常撇浮沫、污物,经常更换,保持水的清洁,保证预煮后原料的干净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