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天门1

合集下载

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东湖位于我的家乡──天门

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东湖位于我的家乡──天门

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东湖位于我的家乡──天门
东湖位于我的家乡天门市,它是天门市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

我曾经去过东湖,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

东湖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和青山,湖面碧波荡漾,像一面明镜。

湖边有一条宽敞的步行道,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欣赏湖的美景。

湖的周围还有一些休闲设施,比如游乐场和公园,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东湖里面有很多鱼,我看见了好多鱼儿在湖里游来游去。

有红色的金鱼,有银色的鲤鱼,它们都非常漂亮。

我还看见了一只黑天鹅在湖面上游泳,它非常优雅。

每年春天,东湖边上的樱花树都会开满粉红色的花朵,非常美丽。

那时候,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欣赏樱花,拍照留念。

樱花下面也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很多人都来这里参加。

夏天是最热闹的时候,东湖里面会放上漂亮的彩色游艇。

我和家人一起租了一艘船,在湖上划行,感受微风拂面的凉爽。

湖边还有人做冰淇淋和小吃,我们吃着美食,欣赏湖的美景,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日时光。

秋天是东湖最美的季节,湖边的植物会变得金黄色,非常壮观。

有时候,湖面上会飘落一些树叶,就像一片金色的雨。

我喜欢走在湖边,听着落叶的声音,感受秋天的气息。

冬天,东湖的水面会结冰,郊游的人们会在湖上打冰球、滑冰。

我也会和朋友一起来湖边玩,我们会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度过一个快乐的冬日时光。

东湖是我家乡最美的地方之一,我非常喜欢它。

每次去东湖,我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

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够来到东湖,欣赏它的美丽,感受它的魅力。

我的家乡——天门

我的家乡——天门

我的家乡天门,因境内西北有天门山而得名。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在著名的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七、八千年以前的石(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粳稻和青铜器等文物,还发现了陶祖这一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的重要标志性文物。

石家河文化被写入“九五”高等教育重点教材《中国古代史》。

天门,古为云梦泽风国地,春秋为郧国地,战国时期为楚竟陵邑,因大洪山余脉在此终止,即“陵之竟也”而得名。

秦统一中国后,设竟陵县,隶属南郡。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为避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敬、竟同音),改竟陵县为景陵县,属直隶防御州,州治设此。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为避康熙墓名(景陵)讳,改为天门县,隶属湖北安陆府,此为第一次定名天门,沿用至今。

1932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天门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先后在本县东、西、南、北部与邻县边境地区结合部,建立了天潜、天汉、天京潜、天潜沔、县南、天北等县。

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恢复天门县建制,撤销天汉、天京潜县,划属湖北省荆州专区;同年7月,建立天门县人民民主政府,8月,改为天门县人民政府。

1987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天门县,设立天门市(县级)。

1994年10月,国务院批准天门市为湖北省直管市。

2002年,湖北省将天门市纳入武汉城市圈。

天门市现辖竟陵、杨林、岳口、侯口4个办事处;多宝、拖市、张港、蒋场、汪场、渔薪、黄潭、横林、彭市、麻洋、多祥、干驿、马湾、卢市、小板、九真、皂市、胡市、石河、佛子山20个镇;净潭1个乡;天门经济开发区,国营蒋湖农场(以上2个单位为副县级);仙北工业园区,沉湖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区,白茅湖棉花原种场。

全市共有787个村民委员会,4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982个村民小组。

全市总人口为163万人。

天门市境内公路纵横,汉(口)宜(昌)公路、荷(包湖)沙(洋)公路贯穿东西,李(场)毛(咀)公路沟通南北。

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东湖位于我的家乡──天门

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东湖位于我的家乡──天门

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东湖位于我的家乡──天门
我住在一个美丽的城市,叫做天门。

天门是一个山水宜人的地方,这里的自然风景非常优美。

作为我的家乡,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东湖了。

东湖是天门市的一颗明珠,位于市区中心。

它是天门市最大的湖泊之一,周围绿树成荫,山峦起伏,风景优美壮观。

每年春天,东湖的景色特别美丽。

迎春花开,樱花盛开,满湖红花绿叶翻滚,形成一幅绚烂多彩的春景画。

湖边还有一块宽敞的草坪,人们在草坪上放风筝、野餐、喝茶。

从这里望向湖面,春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

夏天,东湖的水是碧绿色的,湖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游动的身影。

这时候,许多人都会选择在东湖游泳。

我和我的同学们也常常来到这里,在湖边做游戏、烧烤、泡水。

湖边环境整洁优美,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秋天的东湖也十分美丽。

天空晴朗,湖面平静。

湖边的树叶变得五颜六色,金黄、红色、棕色的树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锦毯画。

在这个季节里,到东湖漫步,欣赏秋色,是非常惬意的事情。

冬天,东湖也有冬日风情。

雪后的东湖格外美丽,湖面上铺满了洁白的雪花,远远望去像一块银白色的镜子,反射着天空中的蓝色。

湖边的柳树枝上挂着小冰晶,给人一种神秘而寒冷的感觉。

我的家乡天门有着这样一处美丽的风景,我为此感到非常骄傲和幸福。

每当我回到这里时,我总是忍不住想多呆一会儿,去享受一下这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我相信,东湖的美丽将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激发我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

我的家乡--天门

我的家乡--天门
茶圣故里 状元之乡
—宝地”的美
正四年(公元1726年)更 誉,是闻名全国的
名天门。从秦置竟陵县算 内地侨乡、文化之
起,天门已有2000多年县 乡、蒸菜之乡和棉
制历史。1987年8月撤县 花之乡。还是茶圣
建市,1994年10月批准为 故里、状元之乡、
省直管市。
明间艺术
天门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底蕴 深厚。天门花鼓戏、天门皮影、天门糖塑等民间 艺术在天门民间以致江汉平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其中天门渔鼓、天门歌腔、天门说唱、三棒鼓、 莲花落等以其音乐旋律优美,曲调丰富,演唱不 拘一格,富于变化更是闻名全国。于2010年12月 3日,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了“中国曲艺之乡” 的称号。
竟陵派文学发源地,
连续多年进入全国
中小城市投资潜力
五十强之列。
天门是茶圣陆羽故里。陆 羽,唐复州竟陵人,毕生从 事茶学研究和考察,以其世 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名 贯古今,被誉为“茶圣”、 “茶神”。市内有陆羽纪念 馆、陆羽公园、西塔寺、文 学泉陆羽亭、涵碧堂、古雁 桥、陆子读书处、钟惺墓、 谭元春墓、南朝古刹白龙寺 等名胜古迹,是人们旅游休 闲的好去处。
制作人: 徐叶文
13
茶圣陆羽
❖ 陆羽,出生于天门,生活在唐朝时期,他 撰写的《茶经》,对有关茶树的产地、形 态、生长环境以及采茶、制茶、饮茶的工 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世界上 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成书后,对我 国茶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陆羽被后世尊 为“茶圣”,誉为“茶仙”。祀为“茶 神”。
陆羽公园
状元之乡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天门诞生了楚国令尹子文、世界文 化名人“茶圣”陆羽、唐末现实主义诗人皮日休、明代竟 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和谭元音、清朝状元蒋立镛等灿若星 辰的人物。在近代和现代的历史中,天门市的杰出人才更 是层出不穷。辛亥革命时期的武昌起义参加者李长龄、沈 肇年,同盟会干事白逾桓,国民革命军第15军军长、湖北 省省长刘佐龙等,民国时期任山东、浙江两省主席和海军 上将的沈鸿烈,国民革命军抗日名将卢醒等,均为天门人。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天门为国家输送大学生近10 万人,其中清华、北大194人。著名作家秦牧曾在《文汇 报》上撰文称“天门上了状元榜”,《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杜若原著文称颂“江汉才子出天门”,天门因此被誉 为“状元之乡”。

关于天门的乡土文化

关于天门的乡土文化

我的家乡作文1我的家乡——天门,它位于湖北江汉平原。

是闻名全国的内地侨乡、文化之乡和棉花之乡,还是茶圣故里、状元之乡……以前天门经济十分落后,道路又破又窄,到处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满地都是泥巴,而且只有一座天门大桥,所有的车辆都要从这里经过,交通十分拥挤。

人们都住着矮小的平房,看见二、三层的楼房就感到罕见,人们根本没有休闲娱乐的地方。

现在的天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小房子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坑坑洼洼的地面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柏油路,还新建了高速公路、铁路和大桥……使这里的交通更加便利。

家乡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人们穿衣服只需要保暖,现在既要好看又要保暖,而且还要穿着舒适;以前人们只要吃饱就足够了,现在不仅要吃好,还要吃有营养的食物;以前人们出行都是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现在到处都摩托车或电动车,甚至还有的开着小汽车;以前人们一家几口都挤在一间小房子里,现在都住进了楼房,而且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

以前人们没有电视、电脑、空调和手机。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手机,通讯十分方便了,都买了大屏幕的彩电,装上了空调,再也不怕寒冬酷暑,很多家庭都买了电脑,并装上宽带网,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大事。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家乡——天门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我的家乡作文2我生在这儿,住在这儿,心,也在这儿;我在这儿吃,在这儿喝,也在这儿嬉笑;这儿藏匿着我的笑,也沉淀着我的泪。

这儿是我深爱的地方,是我心灵的归宿,这儿……是我的家。

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每一花每一草,都与我心灵相通。

承载着无限美好回忆的童年,都完好的保留在这似梦似幻的仙境里。

远处的山,是我的依靠。

夜里,寒月当头,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一番别样的美景。

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层层黑影,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

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首神秘的夜曲。

伴着那夏日里此起彼伏的蝉鸣,草丛间不明原委的“唆唆”声……如此熟悉。

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东湖位于我的家乡──天门

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东湖位于我的家乡──天门

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东湖位于我的家乡──天门我家乡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的地方,位于湖北省的天门市。

在天门市中,有一座美丽的东湖,它就像一个蓝宝石一样闪耀着光芒。

东湖是我家乡最大的湖泊,它的面积非常广阔。

湖水呈现出绿色,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湖岸边有茂密的树木,绿树成荫,给湖泊增添了几分生机。

每当夏天来临,我最喜欢去东湖游泳。

湖水清澈见底,我可以看见鱼儿在湖底自由自在地游动。

在湖边,还有一片宽广的沙滩,沙滩上的细沙软绵绵的,我喜欢在上面踩踏,感受沙滩带来的柔软与舒适。

东湖的周围是一片美丽的自然风光。

湖水与天空融为一体,山脉与湖泊相映成趣。

有时,我还能看见湖边的小花儿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向我招手。

湖面上偶尔还会有几只小船悠闲地划过,带给湖泊一些安静和宁静。

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和家人一起去东湖钓鱼。

我们会早早起床,带上钓鱼竿和饵料,来到东湖边。

阳光温暖,微风吹过,湖水静悄悄地。

我们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悄悄地将鱼饵放入湖水中。

渐渐地,我能感受到有鱼儿被鱼饵吸引了。

我轻轻地拉起钓竿,鱼儿就像给我打招呼一样,跳了出来。

我高兴地大叫起来,家人也笑了起来。

东湖不仅仅是个美丽的风景,它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它是我家乡一座重要的名胜古迹。

每年,有很多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东湖观光。

在湖边,还修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碑廊,上面刻满了历史人物和名人的名言警句,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也能吸收一些文化知识。

东湖是我家乡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

它的美丽和独特让人流连忘返。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东湖!。

我的家乡-天门

我的家乡-天门

3.我想带你去看看天门的 风景和名胜

春天,田野里会开满 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夏日的西湖, 荷叶何田田
公园一隅的红亭, 守望着碧水蓝天
陆羽故园
陆羽故园,原名“西湖公园”、“陆羽公园”,坐 落于湖北省天门市竟陵中心城区,陆羽故园 依茶圣陆羽出生地竟陵西湖而建,是一座以 茶文化为主题、为纪念茶圣陆羽而建的开放 式综合公园,是茶圣故里园的核心景区。也 是世界最大的茶文化主题公园、湖北省茶文 化旅游示范区,定位为国际茶文化旅游中心, 是天门市陆羽文化产业园的组成部分,其所 环抱的西湖与天门河、前壕、后壕以及东湖 共同构成了天门环城水系。
陈东升,中国企业家,1957年出生于湖北天门,1983年7月 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03年被评为武汉大 学第三届杰出校友。先后创办嘉德拍卖、宅急送、泰康人寿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横跨金融保险、艺术拍卖、物 流领域,且均已成为行业翘楚。 陈东升早期在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研究 工作,首开“中国500家最大企业”评价先河。其担任的社 会职务包括: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 理事长、全球楚商联合会会长、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 理事长、天门天商联合会会长。陈东升是武汉大学杰出校友,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92派”的发明人和领军人物。
是的,正如你所想, 望天门山,和我将要介绍的天门,完全没有关系
名称:天门市 (古称”竟陵”) 地理位置:湖北中南部,汉江平原北部 特殊称号:“三乡宝地'',中国蒸菜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发展前景:很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2.我会和你宣传一下天 门滴名人

我的家乡天门作文

我的家乡天门作文

我的家乡天门作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我的家乡天门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乡天门作文篇1我的家乡是天门,它位于湖北江汉平原。

古称竟陵。

它还素有“三乡宝地”的美誉,是闻名全国的内地侨乡、文化之乡和棉花之乡,还是茶圣故里、状元之乡。

名胜古迹遍天门。

境内有迄今为止长江流域最大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石家河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有保存完好、气势宏伟,始建于南朝的著名佛寺白龙寺,有纪念陆羽的陆羽亭、文学泉、古雁桥,有凭吊钟惺、谭元春的钟惺墓、谭元春墓,还有景色秀丽的东湖、西湖风景区……。

最有名的还属于白龙寺,这座古刹,龙脊兽瓦,红墙朱门,重檐拱斗,兽鸟嵌扉。

历代建筑艺术风格怡然自存,大雄宝殿楹柱二十八根,中柱十字通风,两米合围,旁柱斜断落基,千年不动,炎夏不汗,丝尘不染。

侵华日军为建碉堡妄图以两辆汽车系链拽而不动,世人称绝。

寺内尚有明代碑碣三通,虽经多年风霜雨雪,文字仍清晰不漫。

前殿供有弥勒佛、韦驮、四大天王;大雄宝殿供有如来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善才、龙女、文殊、普贤、十八罗汉。

造形各异,弦金绘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院内绿树成荫,青竹挂翠,钟鼓悠悠,风铃自鸣,一派超凡脱俗之境。

我们的家乡,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随着家乡的发展,美丽的家乡必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我的家乡天门作文篇2我的家乡在湖北天门,那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同样也是茶圣陆羽的家乡,作为一个爱喝茶并生在陆羽家乡的天门人,我十分荣幸。

不仅我们这儿盛产茶叶,也是一个小吃出名,风景优美的地方!想知道有那些吗?随我一起来吧!想必大家对吃很感兴趣,那么我就给大家展示两种家乡的特色小吃吧!第一种是蟮鱼粉。

这是天门人最喜欢吃的早餐食品,每年我都盼着回老家,为的就是能吃上蟮鱼粉。

每次回家,天天早上我都吃蟮鱼粉,每次都吃三两,但是由于天门人很多,所以,都排队去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8/22
天 门 名 人
茶圣陆羽
世茶于天子疵(陆 *学书门。*今羽 流专法市他号湖( 芳著*)一竟北 千 因人生陵鸿 《 古 著*嗜子渐 茶 ) 。 述字茶、* 经 唐 了工*桑一 》 世于精苎名复 而 界诗于翁疾州 闻 第词茶、*竟 名 一*道东字陵 于 部善*冈季 733-804 --
2016/8/22
民国初期,天门县属湖北省襄阳道所辖。民国17年(1928年)废道,天 门县为省直辖。民国21年,为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所辖,行政督察专员公 署设天门县城。 民国28年6月,天门县国民党政府迁至第三区合丰店;民国 32年春,迁至京山县六房嘴与随县之环潭;民国34年9月迁回竟陵镇。 1938年1月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天门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先后在本县 东部、西部、南部与邻县边境地区结合部建立天汉县、天京潜县,1948年属 江汉地区行政公署鄂中专区。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同月25日 撤销天京潜县、天汉县,恢复天门县建制。同年7月,改属湖北省荆州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天门县属荆州专区所辖,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 1950年6月,天门县汉江以南的毛咀区划入沔阳县。同时,沔阳县汉江 以北的仙北等地划入天门县。1955年7月,潜江县汉江以北的张港,京山县 的多宝、拖市划入天门县,1996年11月蒋湖农场回归天门,2001年8月总后 沉湖基地(天门部分)移交天门,形成现境。 1987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天门县,设立天门市(县级),原天门 县所辖行政区域仍为天门市行政区域,仍属湖北省荆州地区管辖。1994年10 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鄂政发〔1994〕143号文件, 决定天门市实行省辖直管。
2016/8/22
五代时期,竟陵县一直为州(郡)治所。后晋天福元年(936年),为 避石敬瑭名讳(“敬”与“竟”同音),遂改竟陵县为景陵县。天福五年, 直隶防御州治所设景陵县。后汉复名竟陵县。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为避赵匡胤祖父赵敬之讳,再改竟陵县为景陵 县,由湖北路复州所辖。熙宁六年(1073年)撤销复州,景陵县属荆湖北路 安州(州治设今安陆县)。元祐元年(1086年)恢复复州建制,州治设景陵 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于景陵设置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 绍兴三年(1133年),又于景陵设荆湖北路安抚使,景陵县属荆湖北路复州。 端平三年(1236年),荆湖北路安抚使治所迁至沔阳。由于蒙古军南下,州、 县治所亦随迁至沔阳,后转徙频繁。 元代,景陵县先后属复州、复州路,沔阳府所辖。 明代初期,景陵县为景陵卫。洪武三年(1370年),撤卫改县,隶属沔 阳府。洪武九年改府为州,直属湖广布政使司,景陵县属沔阳州所辖。嘉靖 十年(1531年),沔阳州改属承天府(治所在今钟祥市)所辖,景陵县亦随 属承天府沔阳州。天启年间,景陵县属承天府直辖。 清代,景陵县属湖北省安陆府(府治设今钟祥市)。雍正四年(1726 年),为避康熙陵寝名(景陵)讳,改景陵县为天门县,此名因县境西北有 天门山而取。
当代诗人和翻译家邹狄帆(左二)
2016/8/22
• 中国驻美国特命全 权大使张业遂
•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谢伏瞻
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顾 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
2016/8/22
天 门 特 色
天 门 , 蒸 菜 文 化
竹篙打老虎 (陆羽藕蒸 菜) 田园三蒸 泡蒸鳝鱼
天 门 锅 奎
天 门 糖 塑
特 产
2016/8/22




天 门 风 情
西塔寺
人民英雄纪念碑
陆 羽 公 园
陆 羽 广 场
2016/8/22
央视《品味天门》
2016/8/22
谢谢观赏
2016/8/22
2016/8/22
天 门 地 图
2016/8/22
天 门 历 史
天门市,古代属风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为楚竟陵邑。秦朝设置竟陵 县(取“竟陵者,陵之竟也”之意,即山陵至此终止),属南郡。 西汉时,竟陵县隶属江夏郡。新朝王莽将竟陵县改名守平县。至东汉又 竟陵县。 三国时,竟陵县为吴国荆州江夏郡所辖。 西晋元康九年(299年),竟陵县属竟陵郡,郡治设石城(今钟祥市)。 东晋末年,分竟陵县设置霄城县。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竟陵县属郢州竟陵郡。南齐建元元年(47 年),迁竟陵郡治至竟陵县境。梁大宝元年(550年),竟陵县并入霄城县, 属郢州竟陵郡,郡治设霄城。北周保定元年(561年),霄城县改为竟陵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郡制,实行州、县两级制,竟陵县属复州所辖 州治设竟陵。仁寿三年(603年),复州治所迁至建兴县(沔阳)。大业初, 将州改郡,复州改为沔阳郡,竟陵县属沔阳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沔阳郡改为复州,州治迁竟陵县。贞观七年(633 年) 州治又迁沔阳,属山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州改为竟陵郡,属山南东道 所辖。乾元元年(758年),又为复州。宝应二年(763年),州治再迁竟陵。
我的家乡——天门
棉蒸状 乡菜元 之之 乡乡
经管1205班 彭丹迪
天门,古称竟陵,意为“陵之竟也” (大洪山余脉在竟陵结束),清雍正 四年(公元1726年)更名天门。从秦 置竟陵县算起,天门已有2000多年县 制历史。1987年8月撤县建市,1994 年10月批准为省直辖副地级市。天门 市是武汉城市圈西翼主要城市,位于 湖北省中南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 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全市 辖4个办事处,20个镇,1个乡,1个 国营农场。2010年总人口164.4万, 国土面积2622平方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