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消费心理与行为

合集下载

服装批发市场的客户心理与消费行为

服装批发市场的客户心理与消费行为

服装批发市场的客户心理与消费行为在服装批发市场中,了解客户的心理和消费行为是成功销售的关键。

客户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制定有效的销售策略,提高销售业绩。

本文将从客户心理和消费行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客户心理1.1 价值观与品牌认知客户的价值观和品牌认知对其购买决策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品牌认知,因此销售人员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提供符合他们价值观和品牌认知的产品。

例如,一些客户注重时尚和品牌,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的服装;而另一些客户注重性价比,他们更关注服装的质量和价格。

1.2 消费动机与需求客户购买服装的动机和需求也是销售人员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客户购买服装可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也可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了解,找到他们购买服装的动机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1.3 心理因素与购买决策心理因素对客户的购买决策有着深远的影响。

客户的情感、态度、信念和认知都会影响他们对服装的购买决策。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与客户的互动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因素,并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以促进购买决策的产生。

二、消费行为2.1 购买决策过程客户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估比较、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

了解客户的购买决策过程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抓住销售机会,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在客户进行信息搜索和评估比较阶段,销售人员可以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和比较分析,以帮助客户做出决策。

2.2 购买动机与决策因素客户购买服装的动机和决策因素各不相同。

一些客户可能更注重服装的舒适度和质量,而另一些客户可能更注重服装的时尚性和潮流感。

销售人员需要根据客户的购买动机和决策因素,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2.3 价格感知与购买意愿客户对服装的价格有着不同的感知和购买意愿。

一些客户可能更愿意购买高价位的品牌服装,认为价格与品质成正比;而另一些客户可能更注重价格的实惠性,更倾向于购买低价位的产品。

服装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服装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服装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2007年1月22日中华纺织网打蛇要打“七寸”……找到问题的关键影响顾客对服装购买的核心要素:1、产品(色彩、款式、面料、做工、版型、搭配性、实用性),这是构成服装消费的非常主要的因素,也是满足顾客对服装功能的基本需求,更是实现消费交易的载体。

服装的色彩是影响顾客对服装判断的重要因素,从人体的生理规律上来看,顾客大脑对初次接触的服装辩识,色彩占65%比例、款式占25%比例、面料占10%比例。

日本色彩研究中心(PCCS)曾经对顾客进行调研:顾客进行消费时,其中非常关心产品色彩的人占72.9%。

而通常进入服装店铺的顾客对产品的接受进度依次是:"远看色,进看款,最后才来摸面料"。

顾客根据自身对不同色彩的喜好来评判服装的接受程度,在服装店铺,你经常可以发现:顾客刚走到店铺的门口时,眼睛在做全场"扫射运动";当发现自己喜欢的颜色或比较亮丽的颜色,眼球会停顿非常短暂的时间并发出"闪烁"的亮光;此时,他(她)会立刻行动,疾步走到该产品面前,行走过程对其他产品和颜色就相对忽略。

因此,很多具有实力的服装品牌企业,在每季新开发服装的色彩与花型上颇费工夫,力求形成自身品牌的独特性与竞争的不可替代性。

例如:某些知名服装品牌,在每季的新品开发中,总有5%-10%的面料花款是企业下单独立买断,即在市场上,其他服装品牌不可能有该色彩花款的面料。

这样充分有效地保障了购买该品牌的顾客,其对服装独特性、身份性的表现需求。

款式是表现服装风格与造型的主要手段,也关键性地表达了顾客的着装意愿。

当顾客在店铺仔细浏览服装款式的时候,他(她)的大脑就在进行关于着装的信息整理分析:这件衣服是什么风格?什么元素或装饰是我喜欢的?可以跟家里的什么服装进行搭配?什么时候穿?还可以穿多久?……例如:服装中的蕾丝表现--娴雅;合叶边、花边--浪漫;流苏--"波西米亚"风格;蝴蝶结--可爱、女人味;珍珠--知性、品质;褶皱--飘逸变化;辑明线--流畅线条;拼镶--碰撞个性;镂空--性感等等。

中国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中国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中国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一、消费心理:1.物质享受追求:高端人群往往拥有更高的收入,他们习惯于高品质的物质享受,对于名牌、奢侈品、高端消费品有较高的需求,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更多。

2.社会地位展示:高端人群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人脉资源,他们希望通过消费来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因此愿意购买高档次的商品和服务。

3.独特性与个性化需求:高端人群更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的消费体验,他们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务,满足自己独特的需求和口味。

4.品质与信誉认可:高端人群愿意为品质和信誉认可的商品和服务买单,他们更注重品牌的声誉、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专业性。

5.目标与成就感:高端人群通常有更高的事业追求和目标,他们通过消费来实现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购买豪车、豪宅等。

二、消费行为:1.品牌选择:高端人群在购买商品时更注重品牌的声誉和品质,他们会选择知名品牌、老牌企业,或者是有特定信誉和品质保证的品牌。

2.渠道与购物方式:高端人群更倾向于选择专卖店、高端购物中心等渠道进行购物,他们更注重购物环境、服务质量和购物体验。

3.社交与口碑影响:高端人群在购买决策中更注重社交网络和口碑的影响,他们愿意与有相同消费观念和品味的人交流和分享购物经验。

4.旅游与体验:高端人群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去享受高品质的旅游和体验,他们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5.私人定制:高端人群更注重私人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务,他们乐于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获得个性化的定制体验,比如私人订制服装、定制旅游行程等。

总结起来,中国高端人群在消费心理和行为上更注重个性化、品质、独特性和体验感。

他们通过购买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追求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和满足感。

他们更注重品牌的声誉和信誉认可,在购买决策中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品牌、专卖店等渠道。

此外,高端人群还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享受高品质的旅游和体验,以及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务。

用自我体验法分析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的消费心理及行为

用自我体验法分析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的消费心理及行为

用自我体验法分析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的消费心理及行为1、消费者心理的购买行为因素酒费者是服装的最收购买者,他们的购买行为,直接影响服装企业产品的价格走向、销售集道和促销方式等等。

因此,研究服装消费者心理的购行为因素和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对于开展有效市场销售活动至关重要。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感觉态度、服装流行四个方面它们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在服装消费中。

人首先需要产生动机,然后通过感觉。

形成对特定服装的整体概念,再受到服装流行趋势影响。

形成一定的忠诚度和偏好,从而形成完整的消费心理基础。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消费者心理在实行购买前大都有着追求自身服装与别人不同的心理动机。

这类动机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服装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服装产品条件下产生的,这两大条件促使了人们对服装的选择产生了多样化也增强了人们追求服装新颖性的动机。

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也会非常注重自身的感觉。

他们不仅注重服装的造型美和艺术美,更注重服装张扬的个性。

现代消费者要在与众不同中得到心理享受,还想通过服装博得人们对其审美观的肯定。

尤其是年轻的消费者群体,他们迫切想经过服装来彰果自己的个性。

诠释自我魅力。

如果服装在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都满足消费者以上心理需求。

就必定能赢取市场先机。

针对理性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名地关注服装的实用价值。

大名数名牌服装都是围终着如何能满足穿着者的实用心理需求而展开的。

这里所指的实用价值主要是服装是否与其身份匹配,服装是否与其审美观相吻合,服装是否能调节穿着者的心情等方面。

服装经营者如果能抓住消费者的这一心理态度。

就能抓住消费者,扩大销售额。

2、消费者心理的购买过程行为分析消费者心理角度对服装的购买过程,即是将其购买心理动机转化为购买行动。

实现整个购买过程。

消费的购买过程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认所需。

确认需要是购买过程的起点。

当消费者意识到自己的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存在差异时,就产生了需要。

对服装而言。

服装消费心理与行为课件

服装消费心理与行为课件
第一节 消费者需求
消费行为是以需求为起点,以购买类型和模式为中心的; 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往往是在缺乏或是感到缺乏时才会
产生; 有了购买力支持的欲望才能最终发展成为需求,进而形
成购买动机。
1.1 消费者动机的形成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即 动机引起行为、维持行为,并引导行为去满足某种需要。
女性要求服装多样化、个性化,逛街、感性购买,精挑细选; 男性则往往比较关注服装的质量,不会过分计较价格,需要什
么便直奔卖点,感觉满意就立即购买,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 精力。
3.1.3.3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包含消费者个人的经济状况以及对消费的态度和 观念。
一方面,消费者的经济状况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 买行为。
安全需要——人们对安全、安定的需要,如要求在生理、生活、 工作和劳动、财 产、职业和政治生活等方面得到安全的保证。
社交需要——社会的需求。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友谊、爱情、 家庭生活的温暖,需要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和希望归属于一 定的群体或组织,成为其中一员,得到人们的承认。
尊重需要——人们对获取尊敬的需要。人们总是希望在才能、 品德及成就方面得到他人的好评,受到别人的尊重。
动机源于需要,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能得到满足时, 人体内便出现某种紧张状态,形成一种内在动力,促使 人去采取满足需要的行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动机。
行为决定于动机,动机来源于需要。但并不是有某种需要,就 一定产生某种动机,或者有某种动机,就一定发生某种行为。
因为一个人同时可能存在多种需要,不是每一种需要都产生动 机,也不是每一种动机都会引起行为。动机之间不但有强弱之 分,而且有矛盾和冲突,只有最强烈的动机即“优势动机”才 能导致行为。

服装客户消费心理学顾客为什么购买

服装客户消费心理学顾客为什么购买

服装客户消费心理学顾客为什么购买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也与消费者的需要一样,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复杂的。

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文化、经济状况等不相同,在购买心理上也因人而异,所以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购买动机。

(1)求实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以追求服装的实用和实惠为主要购买目的的心理。

求实心理把购买的重点放在产品的内在质量、实际效用上,而对它的外观造型是否流行新潮不太挑剔。

这种购买心理与消费者经济收入和消费观念有密切关系,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中普遍存在。

服装的实际效用包括易洗、耐穿、便于活动、有利健康、便于保管、免烫抗霉和物美价廉等。

具有求实心理的消费者,主要有低收人工薪阶层,中老年消费者及家庭主妇。

也有的消费者,在长期的穿着实践中,已基本固定下来一些穿着习惯,如色彩、尺码等,这部分人在挑选衣服时,对面料质地和制作工艺就会比较挑剔。

(2)好胜心理这是显示自己胜过别人,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购买心理。

具有这种心理的顾客在购买服装时,大都要求服装的牌子或档次。

如你买鳄鱼牌衬衫,我买皮尔卡丹牌。

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这些例子是很多的,这都是由于争强好胜心理所引发的动机。

(3)好奇心理这是以喜欢尝试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心理。

具有这种购买心理的顾客在选购商品时,常受商品新鲜感所驱使,希望知道个究竟。

自己觉得新奇而感兴趣,会产生即兴购买。

(4)求新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以追求服装的流行潮头和新颖性为主要目的的心理。

这种心理着重于服装造型的新奇、独特与个性,注重色彩、花型和面料的时新,而对于服装是否经久耐穿,价格是否合理,不太计较。

时新的服装叫做时装,流行是时装的一大特点。

有人说“流行是一个叛徒”,今日穿上表现新潮与档次,一朝过时再穿它,就会显得落伍与寒酸。

追求流行的消费者大多为20,30岁的青年人,他们喜欢新奇事物,行为大胆,较少受传统观念束缚,容易为消费潮流所影响,他们为时装的流行推波助澜,是时装最好的伙伴。

休闲装消费者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分析

休闲装消费者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分析
c s a l t i g e t r rs s t e e o r e i g s r t g e . a u lc o h n n e p i e o d v l p ma k t ta e i s n
Ke o d : a u lco hn , o s me e a ir o s me s c oo y y W r s c s a lt ig c n u rb h vo ,c n u rp y h lg
2 1年第 1 ( 01 期 总第 17期 ) 6
山东 纺 织 经 济
休 闲装 消费者 消费行 为及消费心理分析
冯 晓
( 东华 大 学 摘
上 海
20 5 ) 0 0 1
要: 对部 分地 区进 行 了一 次休 闲装 市场调 查 , 析 了休 闲装 消 费者 的 消 费行 为及 其 消 费・ , 分 心理
4 岁共六组 ,其 中2 一 5 的样 本数量 最多 ,因为 0 l2 岁
2 — 5 的年轻人是休闲装的主要消费群体 。 12 岁
2 消 费 行 为 与 消 费 心理 分 析
21 .购买频率 的分析
图1 最经常购买的T 恤单价
表1 最近一次购买休 闲装 的时间
小 3 月 半 年 内 1 内 个 年 月 内 内
广 告 车 \ 公 杂 网 电视 店铺 活动 其 广告 牌 广 告 志 广告 广告 寅传 他
r告 广 告 一 推 广

而且对减 价 、 折扣促销 活动很感 兴趣 , 这一类 型的 消费者 占全体样本调查人数的1. 6 %。 5
1 引 言
在服装产业 飞速发展 的今 天 , 闲装 在整个 服 休
装业 中所 占的 比例越来越 大 。 闲装企业只 有充 分 休 了解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才能制定相应 的营销策 略。

女性服装消费心理

女性服装消费心理

职业女性一下班,就会脱下工作服,换上休闲服。

在日常生活中,职业女性的着装常常存在一种内在的冲突,因为她们常常被要求在上班的时候穿与职业角色相一致的服装。

例如,女医生上班要穿白大褂,女营业员要穿营业场所规定的统一款式的服装,公检法系统的女公务员要穿各自统一配制的服装,女律师上班要穿稳重端庄的服装,等等。

可是,在许多职业女性看来,职业装显得太死板、太单调、太严肃、太没有女人味了。

因此,一到休闲时间,她们便会换上自己中意的服装,尽情表现自己的女性之美。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多重角色。

例如,一个人既是丈夫的妻子(角色1),又是孩子的母亲(角色2),也是公司的职员(角色3),还可以是商店的消费者(角色4),有时候也会是某个医院的病人(角色5),等等。

总之,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角色也不同。

但是,各种角色的性质,却是不一样的。

从功能主义角度看,依其性质,角色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工具性的,一类是情感性或表达性的。

例如,“医生”作为一个职业,是工具性角色,而“妻子”则是一个情感性角色。

就两性来说,“男性”属于工具性角色,而“女性”则更多地被归类到情感性或表达性角色。

所有这些角色,都是约定俗成的,因而可以看成是制度性角色。

就职业女性来说,她们身兼工具性角色(职业)和表达性角色(女性)于一体。

但是,这两种角色,却常常是冲突的。

例如,作为母亲,女人是母爱的情感表达者(表达性角色),可是,这种角色却常常被其职业角色(工具性角色)所压制。

因此,女性常常在两重角色中来回穿梭,疲于奔命。

不同的制度性角色,服从不同的规范。

如果说,服装是制度性角色的扮演方式,那么,很显然,服装在扮演工具性角色(职业)和扮演表达性角色(女性)的时候,遵从了不同的规范。

上班服是职业角色的扮演方式。

它服从的是职业形象的要求和规定,常常难以满足女性的表达性需要。

这种需要,往往只有在下班以后才可以得到满足。

也就是说,女性的爱美之心,往往只能借助职业装以外的服装来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服装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
[摘要]在时装消费者中女性时装消费者是最具活力的一个消费群体,她们富于幻想、思想敏锐、热情奔放,是时尚、潮流的先驱。

研究她们的消费心理无疑将会为服装业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可靠而且科学的决策依据。

对具有消费能力的城市中青年女性而言,服装所拥有的象征意义、表现能力和带来的消费体验是影响其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从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达到了与女性自我概念的一致性。

服装的品质、款式、色彩以及品牌和购买场所等等都是女性消费者强化自我概念的工具。

因此,针对不同自我概念的女性消费者对女性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并以此来进行整合营销传播,会是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它比利用目标消费者的人口特征进行市场细分更加有效。

[关键词]消费心理服装女性营销策略
本文是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q008
面对服装企业激烈的竞争,谁能了解消费心理、谁能充分掌握竞争信息、谁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谁就能抓住市场机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服装是人类消费中最为复杂的一类商品,消费者所体现出的心理与行为的多样性是其他任何商品无法比拟的。

由于女性消费者是服装市场的主力军,因此不论是服装制造商还是零售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女性服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瞄准和观察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一、服装消费心理的内涵
服装消费心理是应用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人文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知识研究服装消费行为的科学,它不仅研究与观察现实的心理状态同时也研究潜在的心理活动。

现代心理学揭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

作为消费者一种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动机和购买行为。

现代女性既是流行趋势的追随者,又是流行趋势的制造者。

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将女性的消费特点归纳为:爱花钱、爱逛超级市场、常乱购物、爱美、对经济欠认识、购物看心情。

二、影响女性服装消费心理的因素
(一)个性与消费心理
个性是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作出反映的内在心理特征,包括使某一个体与其他个体相区别的具体品性、特质、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各自的服装购买消费活动中从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消费心理。

例如开放性的女性追求时尚经常关注时尚杂志或影视媒体往往会是流行服装的最先穿着者;喜欢户外运动的消费者对舒适轻便的休闲装、运动装有特别大的爱好。

消费者会选择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产品和服务避免选择与其自我概念相抵触的产品与服务。

伯德里亚尔认为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化和与众不同所谓“风格传播”的特点越来越突出。

(二)商店形象与消费心理
商店形象是指消费者基于对商店的各种属性的认识所形成的关于该商店的总体印象。

这种印象的获得不仅来自消费者对商店的功能性特征如价格、方便性和商品选择范围的感知,也来自她对非功能性如建筑物、商店内部装修、气味、广告等的感觉与体验。

女性爱逛街,如果她们认为某个商店卖的衣服档次高、装修豪华、服务周到,正好与身份地位相当,她会经常到这个商店逛逛,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到这个商店购买衣服的习惯。

相反如果她认为某家的商店形象特别糟糕,逛逛都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她肯定一步都不愿踏进这个商店即便路过很多次。

(三)价格与消费心理
从营销心理学的角度看,商品价格是以消费者在心理上是否愿意接受为出发点的,价格心理是由消费者自身的个性心理和其对价格的知觉判断共同组成的。

由于女性特有的敏感心理和强烈的攀比心理使得女性对服装价格的认识更加丰富,通过所购衣服的价格可以标明自己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生活情操等。

在服装品质相差无几的时候她们宁可多逛几家商店买一件98元的衣服也不愿立刻买下一件100元的衣服。

(四)购物环境与消费心理
购物环境是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所获得的第一印象。

由于女性消费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良好的购物环境会对女性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橱窗是服装零售店的面孔橱,窗的布置最直观地反映了时装店特色和水平。

许多女性都是通过橱窗陈列来获得服装信息。

好的橱窗陈列当然会吸引很多女孩子的眼球,从而产生进去逛一逛的念头。

通常服装交易需要经过一定的人际交流才能完成,所以服务人员的形象及素质对消费心理有很大的影响。

背景声对消费者心理同样有很大的影响。

这种店内播放的音乐以及顾客能觉察到的构成购物气氛的声响影响人们购物的情绪与行为。

(五)流行与消费心理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大众心理现象和社会行为。

对于流行的追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群中表现出较多的差异。

从强度上看女性较男性更热衷于流行青年人较老年人更甚。

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消费者在某些商品消费上的共同偏好。

流行则可以打破地位、等级和社会分层的界限,使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消费者在流行商品的选择上表现出同一性,促进人们在商品购买上的从众行为。

现代都市人由于家庭和工作的压力都渴望摆脱都市喧嚣向往舒适、宁静、自由的生活。

因此造型宽松、线条简洁流畅、色彩淡雅的时装深受青睐。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

自古以来,女性在审美方比男性更加敏锐,商品的流行大多也是随着女性审美观的化而变化。

三、营销建议
(一)生产量身定制的产品以打动顾客“顾客满意是最好的质量”,服装企业要深入了解中青年女性消费群的心理特点、消费行为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开发、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女性服装款式的设计、色彩运用要注意诱发中青年女性消费者的情感,做到美观大方,使之美而不艳,奇而不特,质优良又能充分体现个性化的服装;服装品牌命名要富于联想,能激发购买欲望;努力改进服务质量,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延长服务时间,提高服务水平,这些都是是争取女性消费者的有效途径。

(二)制定物美价廉的价格以吸引顾客
中青年女性消费者大多为经济型的消费者,购物时对产品价格十分敏感,“物美价廉”是她们购物的基本标准[4]。

所以,企业要合理选择价格策略,以满足中青年女性消费者的需要。

另外,服装企业要灵活运用价格心理策略。

由于中青年女性特有的敏感心理和强烈的攀比心理,使得中青年女性对产品价格的认识更加丰富,通过所购产品的价格,可以表明自己的社会地位、文化修等。

因此,服装企业应注意产品价格的心理功能,使广大中青年女性通过产品价格获得心理上的要求和满足。

(三)打造喜闻乐见的传播以诱导顾客
在促销方式上要充分利用服装打折这种女性消费者最受欢迎的促销方式。

服装企业要在研究女性消费心理的基础上采用女性喜闻乐见的促销方式,尽量满足女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在期刊杂志上做好广告,用广告将广大消费者的心牢牢抓住。

在购物环境上充分利用橱窗展示,把重点推介的服装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通过颜色烘托、斗身模特或全身模特来突出焦点,令客人第一眼就可以看到这款货品。

选好背景音乐让背景音乐与服装店的档次相协调,与所卖服装的风格相一致。

强化销售人员素质尽量使她们的年龄与目标顾客相当,提高她们的职业
道德修养。

(四)构建随手可得的渠道以便利顾客
服装企业应该根据年轻女性消费者对服装消费需求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构建差异化的营销渠道。

针对高档的服装,可以进行选择性分销,在高档的百货商店或建立自己的专卖店,有针对性的进行分销,以满足这类高端顾客的名牌消费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