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护理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治疗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治疗
……
发作时成人一次口服或鼻饲氯化钾4-10g(儿童以0.2g/kg体重计算),一般在数小时内常可显示疗效,以后再继续服用氯化钾1-2g,3-4次/d,或螺旋内脂200mg,3次/d,至完全恢复后停药。
病情严重时可静脉滴注10%氯化钾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1000ml中(不用葡萄糖液,因可进一步降低血钾,严重时引起室性心律紊乱),氯化钾总量相当于40mgeq,浓度为0.1-0.3%,在2-3小时内滴完(即1分钟输入5ml左右),使每小时速度不超过氯化钾1.5g或20mgeq,因为钾进入体内迅速分布至细胞外液,但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很慢,约15小时才达到平衡,因此输钾速度不宜过快。
每天输入的总钾量也不宜过多,视病情严重程度每天可输1-2次,总量不超过8g即100mgeq。
对有呼吸肌麻痹者,应及时给予人工呼吸,吸痰、给氧。
心律失常者可应用10%氯化钾30ml、胰岛素10单位加5%葡萄糖液1000ml静脉滴入。
但禁用泮地黄类药物。
因为缺钾时心脏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高,易出现洋地黄毒性反应。
发作间歇期的治疗:发作较频繁者,可长期口服氯化钾1-2g,3次/d,或氯化钾2g每晚睡前服用。
如并有甲状腺机能亢进或肾上腺皮质肿物者,应进行相应的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
尚须警
惕个别患者仍有心律不齐,治疗困难,且可因室性心动过速猝死。
预防:平时应避免过劳、过饱和受寒等诱因。
对肾上腺素、胰岛素、激素类药物应慎用或禁用,若发作与月经周期明显有关时,可在月经来潮前2-3天即用氯化钾2g,3次/d,为时一周左右。
发作频繁者,应限制食盐摄入量,并可服氯化钾或螺旋内脂以预防发作。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干预护理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患者发病频率,减轻症状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交能力 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回归社会
Hale Waihona Puke 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早 期干预可以预防 低血钾性周期性 麻痹引发的并发 症,如心律失常、 呼吸困难等。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护理 干预,患者可以 更好地控制病情, 提高生活质量。
加速康复进程: 适当的护理干预 可以促进患者的 康复,缩短病程, 减轻患者的痛苦。
增强患者的自我管 理能力:通过护理 干预,患者可以更 好地了解自己的病 情,掌握自我管理 的方法,预防疾病 的复发。
Part Four
干预护理的方法
饮食护理
增加钾的摄入,如香蕉、土豆等富 含钾的食物
保持水分平衡,避免脱水或过多饮 水
Part Two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的
概述
定义和症状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由于钾离子水平异常引起的肌肉无力或瘫痪。 症状包括四肢肌肉无力、瘫痪、呼吸困难等,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心跳过速、心律不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病因可能与遗传、免疫、代谢等因素有关。
Part Five
干预护理的效果评估
患者自我评估
患者对干预护理的满意度评估 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改善程度评估 患者对干预护理效果的认知和评价 患者对未来健康管理的信心和意愿
护理效果评价量表
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程度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 满意度
患者康复进展情况
患者满意度调查
调查目的:评估干预护理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调查内容:护理服务、护理效果、护理人员态度等方面 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方式进行 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护理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护理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2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62例患者经过精心诊治与护理均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提高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低钾;周期性麻痹;护理临床上周期性麻痹是指反复发作的骨骼肌松驰性瘫痪为特征的疾病,又被称作家族性周期性瘫痪[1],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严重者可造成患者呼吸肌麻痹以及心律紊乱[2]。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62例,其中反复发作患者22例,首次发作40例,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14~76岁,平均年龄31岁。
19例患者合并甲亢。
发病诱因饱餐饮酒7例,上呼吸道感染13例,剧烈运动后30例,腹泻5例,无明显诱因17例。
患者表现为急性起病进行性四肢无力,患者血钾水平2.0~3.2 mmol/L,伴小便困难6例,肌肉酸痛21例,心悸、胸闷9例,四肢麻木19例,怕热多汗、消瘦15例,双上肢肌力:0~I级16例,II~III级14例,IV级32例;患者腱反射均明显减弱或消失。
21例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有ST-T改变,U波增高。
1. 2 方法患者确诊后采用口服与静脉同时补钾,患者一般补钾4~6 g/d,补钾1~3 d后患者肌力恢复,对于合并甲亢者同时给予他巴唑、心得安以及丙基硫氧嘧啶口服治疗。
62例患者经过精心诊治与护理均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 临床护理措施2. 1 心理护理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起病急,患者病情可逐渐加重,严重者可以影响呼吸,出现呼吸停止现象,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由于对于本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一般会出现紧张、恐惧心理,严重者出现悲观、轻生的念头,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热情接待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观察与护理

及血管 壁损 伤 , 应注 意 防止 烫伤 。 如发 现 四 肢 局 但
部肿胀 、 疼痛 , 明 液体 有 外 渗 , 立 即更 换 穿 刺 部 说 应
位, 局部用 5 %的硫 酸镁 湿敷 , O 防止 局部坏 死 。
3. 生 活 护 理 9
急性期 患者 肢体 瘫软 , 活动受 限 , 助其 采取舒 协 适体 位, 身 1 , 1h翻 次 保持 床单元 平整 、 清洁 、 干燥 。 恢复期 肌力 开始恢 复 , 但患者 生 活不能 全部 自理 。 生 活用 品放 在其 伸 手 可及 的地方 , 在 陪护 下适 当活 可
3 例 病人 中经 过 补钾 等 对 症 治 疗 及 精 心 的护 5 理 , ~2d病 人 瘫 痪 症 状 明 显 好 转 , 1 1周 后 痊 愈 出 院 , 死 亡病例 。 无
3 护
3. 1
入院 时都 由家 人 抬入病 房 , 四肢 无 力软 瘫 。3 5例 病 人 中经过 补 钾 等 对症 治 疗 及精 心 护理 , ~2d患 者 1
一
,
低钾 性 周 期 性 麻 痹 是 神 经 内科 常 见 的 急 症 之 病 人突然 夜 间 或晨 醒 起 病 , 下 肢 无 力 , 重 者 双 严
态 , 内有可 能对血 钾产 生 影响 , 体 再加 上有 些患 者高
双侧 四肢 对 称性 软瘫 , 吸 困难 , 呼 有的误 诊 为急性 脑 血管 病 , 如果 不及 时抢 救 可能 危及 生命 。
则 , 免造 成高 钾血 症 , 致心衰 。 避 导
3. 口 服 补 钾 4
是针 头斜 面对 向血管 下壁 , 药物 流 向发 生根 本改 变 ,
相对 远离或 避开 了对 体表 敏感 神经末 梢 的刺激 。血 管下 壁及深 部组 织 敏感 度差 , 痛 的 发 生率 明显 降 疼 低 。也可用 酒精 湿敷 , 有扩 张局 部血管 , 增强 血液 循
急诊57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护理

全科 护理
M DC LIF R A IN E IA O M TO N N. 00 o8 1 2 ・21 5 ・ 5
23 心 理护理 : . 本组病 人 多 由外 力 因 素所 致 的意 外 伤 害 , 受伤 时 都没 伴有 哮喘病 的肥胖女 性患者 , 术后 5 在 h哮喘病 发 作 , 氧饱和 度降 至 7% 血 0 有没 有任何思想 准备 , 不管是 儿童还是 成年人 , 受伤 后看 到 自己 面部发 生 了 以下 , 立即通知 医师行气 管切开术 并给予平 喘药物 , 情很快缓解 。 病
【 摘要】 目的: 总结5 7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 20 07— 09年收治的5 7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床资料。结果: l 岳 经过诊治与
护理全部 患者均好转 出院。结论 : 强急诊低 钾性 周期性麻 痹 的护 理可促 进患者康 复, 高治疗效果 及生 活质量 。 加 提
. 很大 变化 , 都很难接受 显示而 情绪激 动、 躁 、 张、 狂 紧 焦虑 、 安 、 不 抑郁 等行 为 3 讨 论
表现 都有 。在此情 绪下 , 交感 神经 兴 奋 , 压 升高 , 易使 血 损伤 部 位 的出血 增
口腔颌 面外伤虽 然是常见 创伤 的一种 , 是 因为 其生 理解 剖的特 殊性 , 但
周期性麻 痹是 以反 复发 作 的 四肢 骨 骼肌 迟 缓 性瘫 痪 为 特 征 的一 组疾 性 麻痹为急诊 科较常接 诊的重症之 一 , 见于青 壮 年男性 , 作 时以 四肢松 多 发 针 对急诊来 院的 5 例低 钾性周 期性麻 痹患者 给 予积极 对 症治疗 及 护理 , 7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 现介绍如 下 :
【 关键 词】 急诊 ; 期性麻痹 ; 周 护理 di1.99jin 10 15.000 .8 0: 36/. s.06— 99 21.8 14 0 s 文章编 号:06—15 (00 - 8- 15- 2 10 99 21 ) 0 25 0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急诊20例护理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急诊20例护理
王秀梅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8(8)17
【摘要】目的:通过补钾治疗使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尽快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方法:护士正确指导监督患者定时定量服用10%氯化钾溶液,同时给予患者必要
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讲解取得患者信任,积极配合治疗。
结果:急诊科2007-
01/2007-07共收治低血钾周期性瘫痪患者20人均为男性年龄在18~48岁之间,通过急诊治疗在5~6h之间有18人效果理想,恢复肢体运动功能,2人肢体麻痹症状较重收入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结论: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以促进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总页数】2页(P4142-4143)
【关键词】麻痹;低钾性周期性/护理;急救
【作者】王秀梅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305;R473
【相关文献】
1.2种补钾方法对治疗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观察及护理 [J], 谭东健;罗莎
2.微泵持续静脉补钾治疗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护理 [J], 黄玉琳
3.2013急诊诊治原发性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35例临床体会 [J], 张立华;李虎英
4.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108例急诊治疗分析 [J], 方善
5.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护理探析 [J], 夏淑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例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患者护理教学查房

入室后病情及治疗
6月22日 • 6点 入室,入室后即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外周静脉及口服补钾 • 9点 行床旁甲状腺超声检查,考虑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 • 10点 予右侧颈内深静脉置管,深静脉持续补钾 • 11点 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Ⅱ级
一例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患者护理教学查房
治疗原则及用药
• 静脉及口服补钾 • 护胃 • 补液
• 氯化钾 • 补达秀 • 泮托拉唑
一例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患者护理教学查房
护理诊断
• 1.自理能力缺陷:与低血钾导致肌无力有关 • 2.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和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治疗相关知识 • 4.有受伤的危险:与四肢肌无力有关 • 5.潜在并发症:呼吸肌麻痹 • 6.潜在并发症:心脏停搏 与严重低血钾或补钾过量引起高
一例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患者护理教学查房
入室情况
• 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上肢肌力Ⅱ级,双 下肢肌力Ⅰ级
• 生命体征:℃ P:118次/分 R:24次/分 BP:129/64mmHg SpO2:99%
• 评分:自理能力评分:0分 Barden评分:13分 Morse评分:35分 NRS2002评分:3分 疼痛评分:3分
血钾有关
一例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患者护理教学查房
护理措施及评价
• 1.自理能力缺陷:与低血钾导致肌无力有关 • 目标:患者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 措施: 1.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评估患者自理缺陷的程度。
2.协助患者完成洗漱、进食、排便及个人卫生。 3. 耐心倾听,鼓励其说出不适,及时帮助患者。 • 评价:患者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34例周期性瘫痪的护理

126434例周期性瘫痪的护理林媛广西医科大第四附属医院(545005)摘要:周期性瘫痪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瘫痪。
常突然起病(多在半夜或凌晨发现肢体瘫痪或软弱),多数以双下肢为主,少数累及四肢,严重者累及颈部以上,1~2小时达高峰,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日。
以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最为常见。
现本组讨论34例周期性瘫痪的护理,为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提供较好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周期性瘫痪;低血钾;护理学1临床资料本组34例周期性瘫痪病人,均符合周期性瘫痪诊断标准[1]。
年龄17~36岁,均为男性,其中血清钾在3.0~3.5m m ol/L5例;血清钾在2.5~3.0m m ol/L18例;血清钾在2.0~2.5m m ol/L 11例;其中以双下肢瘫痪为主24例;四肢瘫痪者8例;累及颈部以上伴呼吸困难者2例。
2护理2.1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以及观察病情的转归: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发生,因血钾浓度过低或过高均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缺钾的程度并不是平行的,而其发作时往往还伴随有一些不典型的临床表现[2]。
观察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四肢肌力、肌张力的变化,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时采集血检验标本,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2心理护理初次发病患者由于肢体软瘫、吞咽困难、对患该病知识的缺乏,不了解治疗效果容易产生恐惧感,情绪极度紧张、焦虑和恐惧。
尤其使用呼吸机人工通气的患者神志亦清醒,因此,护士在抢救过程中要多给子心理安慰和生活关心,帮助介绍本病的医学知识,使病人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
此病多发于青壮年,社会和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甚至家庭经济来源的支柱,瘫痪发作后担心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害怕失去工作,易引起焦虑、恐惧,甚至悲观失望[3]。
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经常与患者谈话,解释该病的正常病程,解除其思想顾虑,树立治疗的信心和决心。
解除心理负担,同时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