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样记录法-Eduwest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

2.不足
只观察和记录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容易忽略之 外的其它资料
若以叙事描述方式记录观察的特殊事件,不便 于分类和得出推论
对于持续时间长或常出现的行为不能有效地观 察和记录。
二、 运 用
(一)确定所要观察的特定事件或行为 (二)给出相关操作性定义,并了解所要研
究行为的一般特质 1.行为范畴 2.行为类别 3.行为定义
突
生时间
晨光活动
自由活动
小组活动
团体活动
角落活动 总计
叙事性记录方式
事件发生前 事件 事件发生 教师回应 分析
描述 角落活动时,尹珊在图书角看书 尹珊看到于欣手上的书,抢过来 于欣去抢回来,尹珊又抢回来
备注备注
案例
儿童专断行为的事件取样观察 专断行为的操作定义:试图指导或停止
另一个人的活动的行为,即指使人。专断 的行为是要影响或控制别人,但并不想伤 害别人。专断包括命令、身体指导和暗示 指令。专断之后的行为可包括服从、拒绝、 协商而达积极结果、协商而达消极结果和 不予理睬。
取样法
第一节 时间取样法
一、概述 (一)涵义
在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内观察目标幼儿的 目标行为,并记录目标行为的出现次数,借以 了解目标幼儿行为模式的一种方法。
时间间隔
规律性间隔--事先设定固定的时间间隔,比如以观 察30秒、记录30秒的时间间隔。
随机性间隔--随机选取观察时段,并以相同的时间 观察目标,比如一个小时随机选取某一分钟观察, 一天观察次数不等。
课后作业 小班幼儿园入园焦虑的事件取样的记录表
分离性焦虑是婴幼儿离开自己的亲人,就会感到失去了感情 的依托,感到不安全,面对着不熟悉的、不理解的事件, 失去了使他舒适和满意的主要源泉,打乱了他的依恋,从 而产生分离性焦虑。
[幼儿教育]关于时间取样观察法-精品文档
![[幼儿教育]关于时间取样观察法-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22bb108af45b307e8719768.png)
关于时间取样观察法,比较经典的运用是美国研究者。
进行的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性行为研究,她首先把儿童的参与社会性群体活动的行为分为六类,并给每一类确定了详细了操作定义。
一、无所事事:幼儿未参加任何游戏活动或社会交往,只是随意观望引起其兴趣的活动。
如,没有可观望的,就玩弄自己的身体走来走去,跟随老师,或站在一边四处张望。
二、旁观:幼儿基本上是观看别的孩子游戏,可能和那些孩子说几句话,问几个问题,或提供某种建议,但不参与游戏。
始终站在离那些孩子比较近的地方,所以可听见他们说的话,了解他们玩的情况。
于无所事事的幼儿区别是:旁观的幼儿对某一组(或几组)同伴的活动有固定的兴趣,不像前者对所有组均无特别兴趣,一直处于游离状态。
三、单独游戏:幼儿单独游戏,在近处有其他幼儿在用不同玩具游戏,但幼儿不做任何努力设法接近他人或与别人说话,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受别人影响。
四、平行游戏:尽管有别的幼儿在旁边用同样的玩具游戏,幼儿仍单独玩,不想影响别人,也不受别人影响。
因而,他们只是在旁边各自玩而不是一起玩。
五、联合游戏:幼儿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分享玩具和设备,相互追随,有控制别人的企图,但并不强烈。
幼儿们从事相似的活动,但无组织和分工,没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把兴趣首先放在小组活动上。
六、合作游戏:幼儿在为某种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小组里游戏,如,用某种材料编织东西,竞赛、玩正式的游戏等。
具有“我们”的概念,知道谁属于哪一组。
有1到2个领头者左右着小组活动的方向,所以要求角色分工,并相互帮助,支持这种分工角色的执行。
确定好各个操作定义后,观察者开始在幼儿的自由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行为,对每个幼儿观察一分钟,根据操作定义检验或判断其所从事的是哪一类社会参与性香味,然后记入下面的记录表格。
学前社会参与性活动观察记录表。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和需求,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在进行行为观察时,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取样法,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观察数据。
下面,我将介绍三种常用的取样法及其在幼儿行为观察中的应用。
第一种是时间取样法,即在一段时间内定期观察幼儿的行为。
这种取样法适用于观察幼儿的行为持续时间较长或周期性出现的行为。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固定一个时间段,如每天的午餐时间,记录幼儿的饮食习惯和交流方式。
通过时间取样法,可以了解幼儿在特定时刻的行为特征,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相应的指导。
第二种是事件取样法,即在特定事件发生时观察幼儿的行为。
这种取样法适用于观察幼儿的特定行为或事件,如冲突处理能力,社交技能等。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或情境,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应对方式。
通过事件取样法,可以对幼儿的特定行为进行全面评估,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引导。
第三种是随机取样法,即随机选择观察时间和观察对象,以确保观察数据的代表性和客观性。
这种取样法适用于观察幼儿的多样化行为,如学习兴趣,玩耍方式等。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随机选择一些观察时刻或观察对象,以避免主观偏见和观察结果的不准确。
同时,可以记录多个幼儿的观察数据,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获取更全面的观察结果。
除了选择适当的取样法,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目的明确:在进行观察之前,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重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
2.观察工具准备:准备好观察所需的记录表格或工具,以方便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
3.观察环境营造: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观察的环境安静和稳定,并避免干扰因素的干扰。
4.观察记录及分析:在观察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幼儿的行为,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获取有价值的观察结果。
5.积极反馈和指导:根据观察结果,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积极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时间取样观察法

一、观察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及其发生频率二、观察对象:13学本的5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三、下操作定义: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包括(1)主动提问并回答老师的问题(2)记课堂笔记(3)课堂上和同学讨论问题。
四、时间取样:观察时间:1周3次;9:00—9:25;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观察50秒,记录10秒)五、绘制表格:姓名时间学习行为(1)(2)(3)9:00—9:019:01—9:029:02—9:039:03—9:049:04—9:05六、填写检核单项目完成情况观察目的观察对象操作定义时间取样绘制表格七、进入现场姓名时间学习行为(1)(2)(3)陈君9:00—9:019:01—9:029:02—9:039:03—9:049:04—9:05姓名时间学习行为(1)(2)(3)顾振一9:05—9:069:06—9:079:07—9:089:08—9:099:09—9:10姓名时间学习行为(1)(2)(3)虞浩9:10—9:119:11—9:129:12—9:139:13—9:149:14—9:15姓名时间学习行为(1)(2)(3)周东宇9:15—9:169:16—9:179:17—9:189:18—9:199:19—9:20姓名时间学习行为(1)(2)(3)胡建兵9:20—9:219:21—9:229:22—9:239:23—9:249:24—9:5八、分析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主要是投在现成知识的记录与记忆中,与老师和同学互动的频率较低,整体缺乏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与积极性。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四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2.观察结果
①68例发生于室外,132例发生于室内; ②平均每小时发生争执事件3.4次; ③争执时间持续1分钟以上的只有13例; ④平均争持持续时间不到24秒; ⑤室内争持持续时间比室外争持持续时间短;男孩争执 多于女孩,攻击性水平也高于女孩; ⑥争执常发生在不同年龄组、相同性别的儿童之间;随 年龄增长,争执事件减少,侵犯性质增强; ⑦几乎所有的争执都伴有动作,如冲击、推拉等,争执 中,偶尔有大声的喊叫或哭泣,但无声争执占大多数; 导致争执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对占有物品的不同意见; 大多数争执自行平息,往往是年幼儿童被迫服从年长 儿童或年长儿童自愿退出争执;争执平息后,恢复常 态很快,无耿耿于怀、愤恨的征候。
(四)表格的设计
设计观察记录表首要的原则是保持简单化,使 观察者能够比较方便且快速地进行记录。
记录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平均次数 幼儿 姓名
幼儿五种行为记录表
年龄
害怕 分享
行为
哭 笑 观望 闲谈
第二节 事件取样法
一、事件取样法的涵义 事件取样法是以选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 行观察记录的一种方法。 最著名的例子:道对幼儿争执事件的研究
必须在观察一开始就作推断
二、事件取样法的优缺点
(一)优点 第一,能全面了解行为或事件发生的过程。不仅可以获得有关行为或事件“是什么” 的资料,还可以了解其背景、起因,得到有关“为什么”的线索,有助于分析可能 存在的因果关系。 第二,节省收集资料的时间。每一次目标行为或事件的出现都可以及时记录,而不是 持续的记录。 第三,可用于研究比较广泛的行为或事件。没有特别限制的条件,适用性广。
2月23日 上午10:00 2月23日 下午3:00
事件取样的观察方法 教材.

第二节幼儿行为观察的几种常用方法事件取样的观察方法在运用事件取样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时,幼儿园教师经常会问如下问题:事件取样是什么?时间取样怎么用?事件取样适用于什么情景?这些问题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
一、事件取样的涵义事件取样,是以事件作为观察目标,记录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包括说明事件发生的前因以及事件发生后的后果。
当观察者设定的目标行为出现时,就开始将目标行为及其前后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一直记录到事件结束为止。
事件取样的记录可以利用符号系统的记录方式,当事件发生时用代码迅速记录;也可以采用叙事描述的记录方式,将事件发生的前因和后果记录下来。
二、事件取样的优点英国Sheila Riddall Leech(2008)归纳出事件取样的优点如下:(一)简单、便于使用;(二)收集到的是开放性数据;(三)能够展现某一具体领域或技能的发展。
蔡春美、洪福财(2012)归纳出事件取样的优点如下:(一)观察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可获得具连续性、自然性的样本资料;(二)结合了符号系统和叙事描述两种记录方式,可得到定性和定量的两种观察资料;(三)以符号系统记录特殊事件的出现情况,可得到即时性的样本资料;(四)以叙事描述的方式记录特殊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可得到全貌性的样本资料;(五)可针对某一特定行为,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六)可保留被观察的事件或行为的完整性;(七)具有经济效益,在搜集资料上非常省时;(八)可同时用来观察多次发生的行为和偶然发生的行为。
在对已有论述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编者归纳出事件取样的优点如下:(一)所得资料是完整的持续性资料,容易了解事件及其发生的脉络;(二)可针对某一特定的事件或行为,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三)配合事前的缜密计划,资料信息容易聚焦。
三、事件取样的缺点英国Sheila Riddall Leech(2008)归纳出事件取样的缺点如下:(一)需要预先准备的表格,因而不是自发的;(二)可能需要从其他成人那里获得一些补充性信息。
时间取样法的名词解释

时间取样法的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时间取样法不?简单来说,时间取样法就像是一个
超级细心的记录员!比如说,你想观察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耍的情况,那你就选定一些特定的时间段,然后在这些时间段里去观察和记录他
们的行为。
就好像你是个侦探,专门在特定的时间点去搜集证据一样!你看啊,你在每个时间段里专注地看着小朋友们,记下他们是在奔跑、玩耍玩
具还是在聊天。
这就是时间取样法呀!
哎呀,你想想,这不就跟我们拍照一样嘛!每隔一段时间就按一下
快门,把那个瞬间给记录下来。
时间取样法也是这样,把特定时间段
里的行为给“拍”下来。
我之前就用时间取样法观察过鸟儿的活动呢。
我选定几个时间段,
坐在那里观察鸟儿们是在觅食、飞翔还是休息。
这多有意思呀!
时间取样法能让我们更系统、更有条理地去了解和研究各种现象。
它能帮我们抓住那些关键的瞬间,让我们对事物的发展有更清楚的认识。
所以啊,时间取样法真的是个超棒的研究方法呢!它就像是一把神
奇的钥匙,能打开我们了解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看到平时可能忽略的
细节和规律。
你难道不这么觉得吗?。
取样观察法

取样观察法取样观察法取样观察法不是详细地描述行为或事件,而是缩小范围的聚焦观察。
取样观察法首先对观察的行为或事件等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将其转化为可以数量化的材料;其次,用具体的、可感知的方式对每种类别进行界定;最后,根据类别设计出记录表,从而便于记录。
取样观察法大致有四种。
(1)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观察法是观察者事先确定所要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编码记录表上1。
它是常用的观察法之一,用于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出现或发生,该行为发生的次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等2。
时间取样法又分为连续时间取样法和非连续时间取样法。
连续时间取样是指观察者依次在每个时间间隔内观察并记录行为。
非连续时间取样是指观察者在前一个时间间隔内等待目标行为的出现,然后在接下来的那个时间间隔里记录在先前间隔内出现过的行为3。
时间取样法的具体做法是:第一,确定观察的总时间。
第二,确定若干观察时段。
第三,作出所要观察的行为或现象的操作性定义,制定观察表格。
第四,实施观察,并作好记录。
第五,整理观察资料,并作出研究结论。
时间取样法时间取样设计观察的主要指标有:①规定时间内某种行为是否出现及出现的种类;②规定时间内行为发生的频率;③规定时间内行为的持续时间。
例如,国内某著名学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相互作用记录表4,笔者觉得也可以划归为时间取样法,现联系时间取样的具体做法进行以下分析。
首先,确定观察时间是某一堂课。
其次,对被观察对象的相互作用进行定性的分类,据此设计记录表格和记录方法。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三大类,十种具体表现:(l)教师讲话,学生听讲。
讲话的内容包括:①接受或澄清学生的意见;②表扬或鼓励;③补充或扩展学生的意见;④提问;⑤讲授教材;⑥提示或提要求;⑦批评或制止学生的不当言行。
(2)学生讲话。
内容包括:⑧回答老师的问题;⑨自发谈话,包括向教师发问及同学间的交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
• 结构观察是指观察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提纲并严格按照规定 的构容和计划所进行的可控性观察。 • 它的特点是结构严谨,计划周密,观察过程标准化。但采用 这种方法观察缺乏弹性,容易影响观察结果的深度与广度。 多用于验证性研究。 • 非结构观察是观察者预先对观察的内容与计划没有严格的规 定。而且依据观察现场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观察。 • 它的特点是观察时弹性大,随意性大,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 调整观察的计划和内容。因而,这种观察方法的适应性强, 而且简单易行。但是对于用这种方法收集的资料的整理难度 大,不容易进行定量分析。多用于探索性研究。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第二节
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及优缺点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一、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确定课题及对象 2.制订观察计划 (对象、内容、范围、地点、时 间、编制观察记录表 ) 3.理论准备(文献、假设、定义、指标体系) 4.物质准备(记录卡片、音像设备、助手培训) (二)实施阶段 1.进入现场 2.观察 3.交谈 4.记录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四、观察研究的类型
依据 1.观察的情景条件 2.观察者与观察现象的接 触方式 3.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 察对象的活动 4.观察实施的方法 5.观察的时间安排 6.观察的形式 7.观察记录的方式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类别 自然观察\实验室观察 直接观察\间接观察 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 结构性观察\非结构性观察 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定期观察 正规\非正规 描述性观察、取样观察和观察评定
一个认真的人也必是一个智能的人。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一、观察法的含义
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观察法是有计划地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科学 的观察仪器与装置,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的 观察所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如望远镜、显微镜、 照相机、人造卫星等
观察法是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 参与观察是观察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作为其中一 员,并进行观察,从而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 • 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两种。 • 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的, 自然加入到被观察者群体中进行的观察。完全参与观察能 深入地了解到被观察者的真实资料,但如果参与过深,又 往往容易失去客观立场。 • 不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研究 目的,在被观察者接纳后进行的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避 免了被研究者的紧张心理的疑虑,可以进行自然地观察。 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被观察者容易出现不合作行为,或是 隐瞒和掩饰对自己不利的表现,或是故意夸大某种表现, 使观察结果失真。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 非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不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非参与观 察的优点是能够不受被观察者的影响,进行比较客 观的观察。但是这种观察方法不容易深入了解到被 观察者的内部情况。 • 总体来说,参与观察要比非参与观察效果好。因为 观察者参与其中,既有自我体验,又能与被观察者 建立融洽的关系,对所观察的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 并能够及时发现一些新的研究课题信息。
二、观察法的主要特点
1、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搜集资料的活动 2、自然状态下进行
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不加以控 制,不施加人为的影响。
3、具有直接以借助于一定的辅助工具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三、观察法的作用
1、观察法是搜集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 • 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 • 皮亚杰 • 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 • 苏霍姆林斯基 2、观察是了解学生行为差异的重要途径 3、观察是假设、观点和理论产生的手段
观察的设计和实施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孩子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陈鹤琴(1892—1982)简介
•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
• 浙江上虞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获 教育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等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有一个外科医生告诉学生:“当个外科医生, 需要二项重要的能力::第一、不会反胃,第二、观 察力要强。”接着,他伸出一只手指,沾入一碟看 来令人作呕的液体中,然后张口舔舔手指。他要全 班学生照着做,他们只好硬起头皮照做一遍。 医生颔首一笑说: “各位,恭喜你们通过了第 一关测验。不幸的是,第二关你们都没通过,因为 你们没注意到我舔的手指头,不是我探入碟中的那 根手指。”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经典范例
• 皮亚杰在对儿童进行液体守恒实验的同时,加上 观察、谈话,他在儿童面前呈现两个相同的玻璃瓶, 放上相同量的水,把一瓶水倒在高一点、窄一点的瓶 子里,把另一瓶水倒在矮一点、粗一点的瓶子里,问 这两瓶水一不一样多。三岁的小朋友说不一样多。问 为什么,小朋友回答说,这瓶水高,那瓶水矮。六岁 的小朋友说一样多,“这瓶水高,可是窄一点,那瓶 水矮,可是粗一点”。从上看出六岁小朋友可以从二 维角度看问题,具有补偿性。观察可以了解儿童是怎 样思维的,由此可以分析六岁儿童思维开始具有守恒 性,即事物外表发生变化,事物本身不发生变化。
• 1920年开始,以孩子为对象,连续的追踪观察,是我 国以此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 • 在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小学教育、师范教育等方面 进行大量理论和实践的创造性工作,为中国学前教育 作出卓越的贡献。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江小英
著
作
• 小孩子:(1)好游戏的。(2)好奇的。(3)好群的。(4) 好模仿的。(5)喜欢野外生活的。(6)喜欢成功的。 (7)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 《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堪称中国现代 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陶行知誉为“近今中国出版 教育专著中最有价值之著作”)、《 我的半生》、 《智力测验法 》(合著)、《测验概要》(合著)、 《陈鹤琴教育文集》 • 主编《幼稚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师》、 《活教育》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