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巡检自检指导书
SMT COB巡检检验指导书

3、确认作业员每10枚左右有无对印刷网进行清洗、确认。
4、确认作业员有无正确佩戴手指套,标准为:至少4个手指佩戴。
5、抽检作业员印刷好的PCB板进行确认有无不良:如少锡、多锡、漏印、印偏等;当发现不良时立即
停机处理并记录。
6、当PCB板印刷失误是是否按正确流程清洗。
AQL接收标准时,填写返工通知退回班组返测并单记录。
3.确认现品票机种名是否填写正确
4、确认作业员检查完一枚基板后有无用油性笔在基板工艺边上写上流水线号及作业员代号,无工艺边的
基板禁止作任何标记;
COB车间
一、固晶工序
1、确认频率:2H/次
2、抽检比例:3-5块参照AQL抽样表格:(AQL0.65)
中山家普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ZHONGSHAN JAPLE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编号
WI-QA-52
使用部门
品保部
标题:SMT/COB巡检作业指导书
版号
A/0
页码
1/1
(一)目的: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批量性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质量损失,降低质量成本。
组立车间
一、插件工序
1.根据GB2828-2003抽检标准Ⅱ级AQL=0.65
2.确认使用的物料是否正确、元件方向及位置是否与作业指导书一致
3.确认作业员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4.抽检作业员检查过的产品,确认是否有移位、极性反、欠品、严重偏移、翻装等不良,当不良超过
AQL接收标准时,填写返工通知退回班组返测并记录。
三、测试工序
1、确认频率:2H/次
首件及制成巡检规范

首件及制成巡检规范一:目的提早发现不良品,避免不良品产生,并且杜绝不良品流出。
二:范围工厂内所有制程,包括压铸,折料,切边,删选,研扫,加工,组装,包装及返工返修。
三:内容首件1.首件经作业员自检OK后,填写首末件确认单,并在首件确认台上放合格品一模。
2.作业员把首末件确认单和首件样品交给IPQC人员。
3.首末件确认单须填写完整。
在新产品试模/新产品试生产和模具整修时,应于调整/改善记录栏里填入变更位置。
4.IPQC接到单子和首件后,依照格式,外观和功能对产品进行判断和确认。
5.判断主要依检验指导书和压铸件外观通则。
其中功能一项里要确认材质和是否真空压铸。
6.须SQA人员测量的压铸首件尺寸及其它制程须用三次元或投影仪的尺寸,IPQC送至品保室首件确认台待量测篮。
SQA依检验指导书进行尺寸量测。
7.量测人员应注意检查方式一栏,问清修模尺寸和规格变更的尺寸。
8.其它制程的尺寸,由IPQC量测。
量测结果记录于实验(检验)报告。
9.需量测人员量尺寸的,IPQC可于1小时后到品保室首件确认台OK篮里拿QE确认过后的首件确认单。
其它首末件确认单可随时要QE确认。
10.IPQC把最终确认结果反应给作业员。
制程1.IPQC人员依检验指导书中规定的管制项目和检验频率进行品质确认。
2.IPQC须于检验过后的产品上作标记。
并填写巡检记录表。
3.检验OK的,在巡检记录表上打√;如有不良项目,在巡检记录表上打×;如为可接受的缺陷,可划○。
但应通知现场即刻改善。
4.其中标准作业项里要确认作业员是否依作业指导书作业,各项记录是否完整。
5.如有特殊检查项目或为返工返修,可于下面空格内填上须检查项目,执行巡检。
6.发生品质异常时按品质异常处理办法处理。
备注一栏可填上开出的不可格品单号。
6.巡回检验和重点工序质量控制点,由检验人员进行监督,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操作者停止生产并向工程部门和生产部门报告.7.QC组长应对首件和巡检的执行情况作稽核,稽核结果填写于备注栏。
自检、首件、巡检管理制度

自检、首件、巡检管理制度1.目的为明确生产制程中首件检查、巡回检查、员工自检的管理要求,以防止不良品产生或流出,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围凡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
3.定义3.1自检——操作者对自己加工和(或)装配的产品进行的独立的、自主的检查。
3.2首件——加工出的第一件产品或装配出后的第一件产品。
可以是整件,部件、零件、某工序完工的再制品。
3.3首检——首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再提交检验员进行检验的活动。
3.4巡检——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巡回监督检查和抽查。
4.职责4.1生产部负责编制作业指导文件,规定每道工序自检内容;负责教育、督促和检查所属员工的自检、首检并随时巡查抽检,确保自检、首检的实施,配合品保部稽查自检、首检工作;4.2技术部负责编制检验规范;4.3品保部负责监督和协助车间做好自检、首检和巡检工作;4.3操作者实施自检、首检工作;4.4检验员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的首件的专检、督促操作者自检,进行制程巡检;4.5各线长负责督促检查本线员工进行自检、首检,并对本班组生产工序进行巡检。
5.过程描述5.1首检5.1.1生产部负责将作业指导文件自检内容编制在《首件检验/确认记录表》中,品保部负责将检验规范内容编制在《首件检验/确认记录表》中,规定每道工序的首检内容;5.1.2生产部负责各岗位员工首检的培训工作,使操作员工充分了解本工序产品首检内容和检验方法;5.1.3生产操作人员应在开线前,异常停机或正常停机再开机时核对来料、工装并按规定点检设备、工装、模具、量具、来料等均处于合格状态,对首件进行检验,填写《设备点检记录表》,《首件检验/确认记录表》;5.1.4生产操作人员首件检验合格后将首件交检验员确认,检验员按检验规范要求对首件进行专验,将检验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确认记录表》中,检验员对首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5.1.5若检验员专检首件不合格,则立即通知生产线长,生产部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待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后,重新按5.1.3和5.1.4操作;5.1.6《设备点检记录表》,《首件检验/确认记录表》需悬挂在相应工序上以备查看。
喷涂首件巡检作业指导书1

3.2.7经首件、巡检合格的产品由IPQC员在每箱产品提交抽样检验前盖IPQC PASS印章。。
4、检验工具
4.1膜厚度仪、卡尺(精度:0.01㎜)、塞尺、耐磨仪、2H铅笔、3M600#胶纸。
1、目的
指导表面喷涂工序的首件、巡检作业,使表面喷涂工序的首件、巡检作业规范化,
保证表面喷涂产品的质量稳定,防止批量性不合格的产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表面喷涂工序过程检验时对喷涂产品及喷涂工艺的首件和巡检。
3、工作步骤
3.1首件作业步骤
表面喷涂工序的首件条件:表面喷涂底漆、面漆等刚开始喷涂时,换油、
换产品、故障停线或因质量异常,喷涂部技术员对生产线、喷枪油漆等调整基
本就绪后,准备进行正常生产前。
表面喷涂产品首件项目及要求:
序号
首件项目
检验产品数量
检验方法
检验依据
不合格判定数
.1
素材、油漆是否与《喷涂生产计划单》相符
5PCS
目测
喷涂生产计划
1PCS
.2
表面喷涂后的外观
5PCS
目测
是否有积油、少油或漏底现象
《产品检验标准》
1PCS
序号
首件项目
检验产品数量
检验方法
检验依据
不合格判定数
.7
烘干后的外观不良
5PCS
烘干后目测
《产品检验标准》
1PCS
.8
附着力、耐磨、硬度、耐溶性、弯折性测试(仅实用于UV面漆产品
4PCS
IPQC巡检作业指导书

IPQC巡检作业指导书1.目的:制定IPQC检验项目,防止不良产品流至下一工序;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产品工序IPQC检验工作。
3.定义:无4.权责:4.1 IPQC:负责首件确认及制程巡检工作,同时针对不符合项跟进改善效果;4.2 工艺部:针对相关部门提出的不良现象,做有效分析,并提供改善措施;4.3 生产部:负责对工艺部提出的改善方法执行。
5.内容:5.1 检验条件:5.1.1 正常光照/温度(23℃±5℃)/湿度(40%-70%RH)。
5.1.2 配带静电环、手指套。
5.2 生产步骤:5.2.1 生产前:5.2.1.1 核对生产所用物料必须符合产品要求,不能用错料。
5.2.1.2 检验生产线各工位须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5.2.1.3 检验生产设备点检参数记录是否正常、线上使用的仪器、工装夹具必须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设置正确,避免使用不良仪器或设备在线使用。
5.2.2 首件检查:依《首件作业指导》进行并认真填写各站首件报表。
5.2.3 量产巡检:5.2.3.1 巡检频率:5.2.3.1.1 装导光板岗位,每2小时巡查一次,每次抽检20PCS产品,把巡查抽检结果记录于《IPQC抽检报表》。
5.2.3.1.2 装FPC岗位,每2小时巡查一次,每次抽检20PCS产品,把巡查结果记录于《IPQC抽检报表》5.2.3.1.3 其他岗位每2小时巡查,每次随机抽取产品(≥10PCS)进行测试,测试后将结果记录于《IPQC抽检报表》。
5.2.3.2 巡检范围:从生产领料开始到成品包装结束整个过程均在IPQC巡检的范围。
5.2.3.3 巡检的内容:5.2.3.3.1 作业检验:检验操作员是否遵守基本作业规范并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
5.2.3.3.2 产品检验:检验各工位完成后半成品/成品是否达到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同时根据各检查标准进行检验。
5.2.3.3.3 巡检要求:巡检时具体检查内容参照IPQC巡检 (见附录)执行,处理方式参照巡检要求,见8.3巡检要求。
首检自检巡检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通过首检、自检、巡检等检验手段,随时监视产品的质量波动情况,以达到及时监视、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防止产品的波动造成批量不合格,确保不良品不生产,不流转,不入库,使生产现场各工序处于有效的质量监控之下。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在车间内各加工工序的检验。
三、定义:(一)、现场检验:包括首检、自检和巡检。
1、首检:A)、操作工上班时,按工艺卡某工序规定加工产品的第一件,先自检,自判合格后交检验员检验。
B)、同一班次内,换产品后操作工按规定加工另一产品的第一件,先自检,自判合格后交检验员检验。
C)、同一班次内,操作工因设备、刀具、夹具等更换或调机、程序修改、补刀调试后,重新加工产品的第一件,先自检,自判合格后交检验员检验。
2、自检:检验员首检确认合格后,操作工按工序卡片要求每小时一次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检并记录。
3、巡检:检验员首检认可后,对操作工批量加工的相同产品,由检验员按规定每两小时一次对产品进行的抽检并记录。
四、权责单位:(一)、品质部:检验员负责各工序的现场检验与判定,包括首检、巡检,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二)、生产部:车间各工序操作工负责工序内的现场检验,包括首检、自检,并服从检验员的质量判断。
五、实施内容:(一)、首检:1、每个工位放置一个首检盒,操作工自检自判合格的首件产品要求放置在首检盒内,等待检验员首检。
2、操作工加工产品的第一件,在检验员首检前,必须自检,自判合格后放入首检盒内,等待检验员首检。
在等待的时间内,允许在自检自判第一件合格后,继续加工。
3、检验员首检判合格,通知操作工批量生产。
检验员首检判不合格,责令操作工停工,由检验员开出《产品不合格通知单》交生产部处理,操作工重新自检所有首检前加工的产品,并按《不合格品管理办法》处置。
处置后,操作工重新加工的第一件产品,经自检自判合格后,通知检验员首检。
4、首检时操作工已做好多件,检验员结合第2点所列情况,加大首检数量。
首检时已做满一(二)、自检:1、首检合格后,操作工在批量加工产品时,应随时注意质量,按工艺文件的要求加强自检并每小时一次自检并记录。
车间首检、自检、巡检、出货检管理制度

佛山市顺德区群煜五金有限公司车间首检、自检、巡检、出货检管理制度一、目的:树立“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只有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对,才有最好的质量”的观念。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批量性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质量损失,降低质量成本。
二、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加工生产过程和装配生产过程。
三、定义:自检:操作者对自己加工和(或)装配的产品进行的独立的、自主的检查。
首件:加工出的第一件产品或装配出后的第一件产品。
可以是整机,部件、零件、某工序完工的再制品。
首检:首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再提交检验员进行检验的活动。
巡检: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巡回监督检查和抽查。
出货检:对生产完成后入库备货准备送货产品按国际通用标准对产品进行出货前抽检。
四、职责:1、制造部各车间主任负责教育、督促和检查所属员工的自检、首检并随时巡查抽检,确保自检、首检的实施,配合质保部稽查各车间。
2、质保部负责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指导书》,监督和协助车间做好自检、首检和巡检工作并组织生产车间主任每周2次对车间质量稽查。
3、开发部负责提供产品图纸、技术要求、相关技术标准、质量标准。
4、技术部编制相关工艺文件。
5、操作者具体实施自检、首检有关规定。
6、检验员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的首件的专检、督促操作者自检,并进行巡检。
7、各车间班组长负责督促检查本班组员工进行自检、首检,并对本班组进行巡检。
五、程序:1、检验依据:产品图纸、规范和技术要求;工艺技术资料和相关标准;质量标准和相关检验资料等。
2、自检:操作者加工前应消化、理解有关图纸、工艺资料,弄清楚有疑问的地方。
核对来料、工装并按规定检查设备、工装、模具、量具、来料等均处于良好状态,方可进行生产。
操作者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应对产品在该工序的要求和产品外观不断地进行检查、核对。
发现产品有问题立即停止生产,在问题弄清楚并解决后再继续进行生产。
操作者不能弄清和解决质量问题时,必须立即向班组长、车间主任和检验员反映、汇报问题。
巡检作业指导书

6.1《检验规范》
6.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0相关记录
7.1《压机巡检表》
7.2《克重记录表》
7.3《压机产量明细表》
(3)IPQC在巡检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物料加工的工位、常换人、有新人上岗的工位及关键物料工位,如发有现异常需即时通知压机工及调试改准操作。如发现员工未按作业指导书标准操作需即时向组长反映,要求指导培训员工立即改善。
(5)在生产过程中IPQC依照《检验规范》对机台进行抽检发现再生产的半成品大于10%的批量质量问题(尺寸、外观)记录于巡检表中,并用黄票标示粘贴于相应的半成品车内,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产品的检验工作执行。
4.0定义
无
5.0作业程序
5.1首件检查:
(1) IPQC依据《检验规范》,《质量重点控制手册》对所在机台生产产品进行首件检验,同时对每班装模试模首检。
(2)交接班首件检验按照《标准图纸》或样板的要求进行外观、尺寸合格则可正常生产,如检验不合格则要求生产部门压机工与调试立即进行改善,直至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装模首件检验结果需记录于《装模记录表》。
5.2巡检作业:
(1) IPQC要对各生产加工现场产品品质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并将检验结果进行记录,每隔两小时对所生产的物料全面巡检一遍并及时填写《压机巡检表》和《克重检验表》。
(2) IPQC在巡检过程中如发现产品品质有异常或出现紧急重大质量问题反馈给生产部调试、压机工进行分析改善,生产部改善完成后,通知质检复检合格可以生产,否则停机待产,上报领导。
(8)IPQC每天对巡检合格的半成品、包装的成品进行品质状况确认如该产品确认合格,IPQC需在入库存单上签字,如确认不合格,IPQC需对不良品进行标识、隔离,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使检验员形成良好的工作方式。
1.2使全员对“首件”的作用增加认识。
1.3加强操作者和检验员的工作互动,降低检验风险。
1.4预防和减少不合格品发生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
1.5为下一步统计过程质量控制的实现。
1.6防止出现批次性超差、返修、报废。
2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已定型产品的首件检验。
3首件制度
3.1产品实现中的首检,分为操作者自检和检验员首检俩种方式。
所在区域内的首检必须在一小时内完成。
3.2操作者自检合格后,于工件上做出自检标识、方可报检验员首检。
检验员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入批量生产。
3.3操作者首检的项目仅指在生产现场可以直接检验的项目,实测数据记录在首检记录相应检验项目内。
检验员必须对所有图标要求项目进行首检。
3.4首检时,必须按生产顺序进行,不得错乱,并确保操作者和检验员检验顺序一致。
同时,不得错检、漏检或不检。
3.5生产过程中,按五要素:操作者、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检验方法和环境,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改变,则需要首检或重新首检。
3.6首检动作执行过程中,必须做好书面的检查记录,每件产品的所有检验值应该记录其中。
首检记录表格应保留在生产现场指定位置,以便随时核查和追查原因,直至首件发生改变为止。
3.7若操作者首检不合格,立即送检验员首检并采取纠正措施,纠正到位后并重新首检;检验员首检不合格时,操作者应该立即将以生产产品隔离并全检,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首件合格。
3.8判定为合格的首件必须有检验标识(√、并工序卡上注明首检时间),并存放在首件区域,直至生产完成或突发性改变,产品方可取走。
3.9工序如果是按工步分别进行生产时,则每个步骤都需要首检,但所有工步的记录均填写在一张记录表中。
4巡检制度
4.1检验员应按检验文件严格执行巡回检查,不得漏检、不检或误检。
4.2执行巡检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检验频率执行。
4.3检验频率是指间隔一个时间段后的对当时的时刻生产的5件进行检验。
例如10:00对某产品进行检验,则仅对此时刻前的连续几件进行检验,如果此时刚好做完一件,则这件产品仍需要检验。
4.4操作者生产时,必须按时间顺序依次将产品排列整齐,不得混乱,以免影响巡检的质量
和效果。
4.5巡检过程中,如果发现1件不合格,检验员应通知操作者将该时间段的产品全部隔离,操作员需针对不合格项目实行全检;全检后,检验员需及时对全检出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进行抽检:若抽检不合格,则操作者再次全检,直至检验员抽检合格为止。
在全检过程中,不得生产。
4.6所有巡检都必须留下检验记录,且应留下数据,以方便随时核查和追查原因。
4.7生产现场必须有合格品、不合格品的指定位置,方便对相应产品状态的存放,避免混乱、重复检验、浪费时间等。
5自检制度
5.1操作者应按工艺卡等相关文件规定频率实施自检,不得漏检、不检或误检。
5.2检验频率是指在规定检验频率内,按检验件数计算平均每件需要的间隔时间,按此间隔时间进行检验。
5.3自检中,若发现不合格,则立即停止生产,先将隔离并对该时间段的产品实行全检,全检完毕后,考虑是否需要对设备进行调整;找到原因后方可再次生产。
5.4所有产品的外观,操作者必须全部检查。
5.5自检中,必须留下记录,但不用记录具体数据。
编制审核批准
定州市三维模具加工厂质保部
201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