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毕业复习 把握"四度"——例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复习课

毕业复习 把握"四度"——例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复习课
毕业复习
— —
把握¨ 四扈”
蒋新艳
【 2 例 】
教学 过程 : 1 话 导 入 , 晰 目标 。 . 谈 明 “ 读 百 遍 , 义 自见 。 平 时 拿 书 其 ” 到一 篇文 章 , 肯定 会读 好 多遍 , 你 你

例谈把握文章主要 内容 复 习课
@ 吕绿杨
在 一 次 语 文 毕 业 复 习 研 讨 会
主 要 内 容 复 习 课 ” 人 教 版 教 材 )与 ( ,
会 者 反 响 强 烈 、 论 纷 纷 。 笔 者 在 留 议
下 了 深 刻 印象 的 同 时 ,也 产 生 了 许 以 感 悟 到 以 下 几 点 :
多 疑 惑 :文 章 主 要 内 容 ” 为 什 么 用 “
般 会读 些什 么 ?怎样个 义 项 段 用 了 “ 步 ” 而第 四学 段 没有 用 能为 我所 用 。 读 专题 的 复习 , 按 度 。 度 字 初 , 阅 就 是 “ 物所 达 到 的境 界 ” 小 学语 文 “ 步 ” 事 。 初 ,这 说 明 在 把 握 理 解 主 要 内 这 三 步 进 行 。 这 节 课 先 复 习 第 一 块 毕 业 复 习 要 “ 到 的 境 界 ” 什 么 呢 ? 容 的 要 求 各 学 段 是 有 所 不 同 的 , 内 容 。 板 书 : 握 文 章 的 主要 内 容 ) 达 是 应 ( 把 应 该 是 课 程 标 准 的 “ 度 ” 是 语 文 课 有 一 个 由易 到 难 、 序 渐 进 的 过 程 。 高 ; 循 本 的 “ 度 ” 是 教 学 用 书 的 “ 度 ” 教 学 设 计 中 , “ 握 ” 的 状 语 “ 难 ; 广 ; 将 把 前 初 2回 顾 方 法 , 炼 要 求 。 . 提 我 查 阅 了 我 们 的 课 本 ,这 个 要

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

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

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读短文,回答问题。

衣服简史①人类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的,历史上已无法考证,只能推测:远古时代的人类在偶然的机会里,发现有些动物的毛皮相当柔软,而且具有保暖的功能,于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就把兽皮披在身上。

后来,他们又用兽骨做成针,利用兽皮或是动物的筋做线,把一块块的兽皮缝合起来,这就是人类最早的“衣服”了。

②到了夏天,古代的人类就将树叶、野草缠绕在身上,当作“衣服”。

但是,树叶和野草容易枯萎,人们便开始寻找替代品。

首先是将葛藤类的植物编结成网,“穿”在身上;之后,人们发现这些植物的茎或皮可以撕得更细,于是编了更细密的“衣服”,而且韧度也增加了。

其实所谓更细的成分,就是指植物的纤维。

纤维泛指一切线状的构造,这种构造正是构成“布”的基本单位。

③人类自从开始畜养一些动物,例如羊、兔等后,发现它们身上的毛较长,不但柔软而且温暖,于是便用来作为毛纺织品的主要原料。

最常见的毛是绵羊毛。

羊毛剪下来以后,首先分出等级,之后,就成了一匹匹的毛布。

这种利用动物纤维做出来的纺织品,就叫“毛纺织品”。

④除了植物性纤维和动物性纤维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纤维呢?当然有。

现代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用石油、煤等物质,经由化学方法可以合成各种人造纤维。

例如用石油化学制品所制成的纤维有尼龙、聚酯、亚克力和石蜡。

你也许还不知道,由树木或木材工业的废弃物产生的木质纸浆,也可以制造出人造丝和醋酸纤维呢!人造纤维的优点是更强韧,更具有弹性,我们的袜子、衣服以及毛毯等,很多都是由人造纤维制成的;如果再加入特殊材料,还可以制成潜水衣、防弹衣等特殊用途的衣服。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读第①段,补全下面内容。

人类最早的“衣服”所需的材料:针——(_______)线——(_______)布——(_______)2.读第②至④段,可以知道构成“布”的基本单位是__,它可以分成____、____和___三种,其中第三种的优点是_____。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阅读是我们平时学习中最难,考试失分最多的,今天我们就针对平时阅读时出错比较多的题型进行阅读复习。

2、板书课题:阅读复习二、反思现状,明确任务1、昨晚,老师让你们整理这一年来的试卷,你有没有发现,阅读中的哪些题型是做得不够好的?2、学生可能会说:概括主要内容、加题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句子、加标点符号、文章的写作顺序、提有价值的问题等等。

3、看来同学们存在的问题还是挺多的,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阅读中的种种问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对阅读进行归类性复习,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复习如何概括内容,如何理解词语以及如何补充句子(边说边板书)。

三、立足学情,一练得法(一)阅读第一篇短文,独立完成练习:1、请同学们先阅读第一篇短文,独立完成短文后面的问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学生练习。

3、看到同学们做得这么认真,我想,大家一定很有收获,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全班交流1、交流第一题:概括内容(1)请你来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英国有位无儿无女体弱多病的孤独的老人,他要出售自己漂亮的住宅,购买者把房价炒到10万英镑,而一位青年却只用了1万英镑买到了住宅,因为青年诚恳地说他会用心照顾老人!)你用的是什么方法?(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完整、简洁,他做到了吗?(3)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概括?(4)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段意合并法,我们学过哪些文章是用这种方法?如,学生提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老师接着说:对,像《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几个具体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像《十六年前的回忆》,写了人物的几件事,都可以用段意合并法。

除此之外,还有像《鲸》《蟋蟀的住宅》,这些课文写了事物的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段意合并法。

(6)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用题目扩展法、要素串联法、段意合并法等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概括。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 找中心句及概括文章主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 找中心句及概括文章主旨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需要尽量做到精炼。
文章主要内容= 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牢记五种方法:
“四要素”法
“段落大意”合并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问题”概括法
句子“摘录”法
题目“扩充”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最美的天籁
原题: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精析]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许多,最快捷的方式是利用四要素串联 法,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经过怎么样,结果如何”。本文的主人公是“他” 和“父母”,事件是他失明后发现雨声能缓解自己的痛苦,于是父母想办法为 他制造了雨声。结果是等他恢复了视力后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体会到浓浓的 亲情。将上述信息进行了归纳整合,便可概括出故事的情节。
找中心句及概括文章主旨
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
4. 从抒情、议论句入手:文中有些关键词句是主旨的暗示或揭示, 譬如表明情感态度的词句、评价人物言行的词句等,都可以直接借用来 归纳情感主旨。记叙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主要起点明中心、揭示哲理 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作用。
另外:写景的文章一般是表达作者对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状物 的文章一般是表达对某物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他失明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唯独喜欢下雨声,于是父母设计 了各种各样的雨声。他复明后,最终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找中心句及概括文章主旨
找中心句及概括文章主旨
找中心句及概括文章主旨
怎么找文章的中心句
1. 从开头或结尾中找; 2. 从文中作者的议论和抒情部分去找; 3. 从文章所写的人物语言中找; 4. 从文章中重复出现的语句中找; 5. 从文章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去找。

小升初阅读专题复习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讲解(课件)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小升初阅读专题复习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讲解(课件)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内容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
要求:意思准确、语言通顺、简洁。
…………
……………
阅读理解之概括文章内容
二、常见题型: 1. 概括文章记叙(说明)的主要内容。 2. 文章某个部分讲了一件什么事?
…………
……………
阅读理解之概括文章内容
三、答题格式: 1. 记叙文 :人物+事件 (1)一般的题型必须要写的两个要素,即“人物+事件”
……………
阅读理解之概括文章内容
四、技巧点拨 3. 重点突出法
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 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 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了。
…………
……………
阅读理解之概括文章内容
四、技巧点拨 4. 句子摘录法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 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 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
……………
阅读理解之概括文章内容
⑸夏日里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 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位追我而来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着。我跑了 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像 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亲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于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 猫惊动出来,野鸡、麻雀、鸽子也从绿草地上翔起。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 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⑹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着。我 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
……………
阅读理解之概括文章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3)

阅读技巧及解答3第一部分基本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快速浏览全文,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不管生词难句。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浏览题目,然后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到有目的的阅读。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第二部分基本知识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总顺序(包括总分、分总)、参观或游览顺序、事物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类别顺序。

2.表达方法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小学一般只出现前三种)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般只会考“倒叙”)4.描写有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5.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

6.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画图表、引资料、下定义……)7.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复……)8.感情一般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恋、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9.品质一般有:诚实、守信、勤奋、专心、坚强、善良、执着、勇敢、团结、爱国……坚贞不屈、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乐于助人、顾全大局、知错能改、大公无私、艰苦朴素、铁面无私、以身作则、纯洁善良、见义勇为……第三部分基本方法一、概括全文内容1.本文写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本文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找出每大段的段意串起来。

二、概括中心思想1.本文表现了谁的怎样的精神。

2.本文表达了谁对谁(什么)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某句话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1.中心句,突出中心(或点明中心)2.过渡句,承上启下3.总起句:总领全文、引起下文4.其他作用:和开头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四、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的好处:内容真实可信。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案阅读复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设计:XXX执教:XXX一、谈话导入,明晰目标开场白:师:今天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特别是我们这所学校,那真是哑巴开会———没说的;我们六年级一班的同学,一个个就像雨后的春笋———拔尖!为什么我们这所学校这么有名气?因为老师好,校长治校有方。

提起我们的校长和老师,铁锤敲锣———响当当!师:我说了这么多,你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

师:那我得自我介绍一下。

(师板书:XXX)我们XXX 呀,出了有名的作家,他写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四大名著之一。

有谁知道这部小说的名字?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读书,读书之后与别人交流过感受吗?你们怎样和别人交流呢?(引导学生体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重要性)你真会读书啊!的确,像你们这样读文章,才能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

会读书、还能与家人、朋友分享读书后的收获,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大家想不想现在就来体验一下这种幸福?那这节课,我们就来读文章,与大家分享文章的主要内容,体验幸福,好吗?二、回忆办法,提炼要求出示课件:两位同学读了《凡卡》一文后概括的主要内容。

请看大屏幕。

你认为哪个同学概括得好?为什么?小结: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罗嗦,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好呢?六个字:通顺、完整、简洁怎样才能完整、通顺而又简洁地概括出主要内容呢?那一定是有法可循了,说说你们总结了哪些好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3、明确用法预设一:摘录句段法一般什么样的课文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请你结合具体的课文说说?【《草虫的乡村》《怀念母亲》预设二:题目扩展法——把课题扩展成完整的话。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一般什么样的文章用这种方法?这类文章题目就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1.怎么扩充呢?结合具体的课文说说看?以课文题目为中心,顺次提出一二个或二三个相关问题,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写人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写人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预习:记叙文的分类:记叙文按照记叙的对象可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

二、知识讲解考点1写人记叙文的特点:通过描述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体会人物的特点,塑造人物形象体现文章主题。

写人记叙文的类型:①一人一事一品质;②一人几事一品质;③写自己;④写他人;⑤写群体。

考点2刻画人物形象常用方法: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②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③通过侧面描写展现人物的特点。

考点3常见考查题型以应对方法: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人物+事件+结果②细读文章,体会文章的主旨。

方法:人物+事情+情感+事理③分析人物形象。

方法:抓描写方法,抓典型事例(注意多件事中的详略部分),抓情感态度。

三、例题精析【例题1】落第不灰心曾巩,北宋江西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胞弟、表弟共6人,几次在科举考试中都未考中进士。

有一年,曾巩与大弟应试,,不料又名落孙山。

他的家乡有个不喜欢曾家子弟的人,作了一首诗讽刺曾巩。

诗云:三年一度科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

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曾巩对此并不介意,也不灰心,一再教育诸弟要经得住失败的考验,在学习上要永不懈怠,刻苦攻读。

嘉佑初,曾巩与胞弟、表弟共6人,都被当地举荐应试。

在赴京参加省试前夕,6人一同来到堂屋,拜别曾巩母亲。

曾母感叹地说:“你们6人当中,只要有一人金榜题名,我就心满意足了!”考试张榜:曾巩兄弟6人都中进士,且名次都在前列。

【题干】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中所讲的“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

【答案】项羽勾践【解析】这幅对联很有励志性,对联写了历史上两个很有名的故事以及人物,通过我们的积累可知“破釜沉舟”是项羽,“卧薪尝胆”是勾践。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巩“落榜不失志”,找出相关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课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课型:复习课
三、教学时间:2015年4月30日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学情分析: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六年级学生必备的一种阅读技能。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每布置学生预习一篇新课文和上完一篇课文之后,我们都会要求学生进行概括,但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不能独立的、很完整的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系统的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常用方法。

这节复习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归纳、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常用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根据方法准确的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目标:1.回顾、梳理并灵活运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语言要通顺、完整、简洁。

七、教学重点: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回顾和梳理,帮助学生进一步
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八、教学难点:准确运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九、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点拨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
十、教学用具:课件练习卡
十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任务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阅读完一篇文章,想要很好地概括出文章
的主要内容,就得掌握好一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杨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复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四种常用方法。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要求:准确、简洁、重点突出。

2、生齐读,师板书。

(三)、回顾方法,明确用法。

师:在明确了要求之后,我们一起来回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四种常用方法。

1、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引导学生复习四个常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在师问生答的过程中,让学生重温各种方法的运用,懂得根据文章的特点选
择恰当的概括方法。

(四)、练习巩固
1、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要求。

(课件出示)。

2、教师指导答题卡的答题方法。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答题卡一。

3、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4、学生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师生简单评议。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很好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刚才我们用的是一篇文章一种方法,接下来同学们想一想:同一篇文章是否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概括出它的主要内容呢?
6、课件出示:同学们想一想:同一篇文章是否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概括出它的主要内容呢?
(学生思考,举例说明。


7、课件出示,通过举例,使学生懂得:在概括文章主要时,要根据文章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8、课件出示:
请先回忆《灯光》这篇课文的内容,再自己轻轻读一读下面三个同学概括的课文主要内容,想想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A、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一本
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

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照亮了前进的路,战斗胜利了,他却牺牲了。

(过于啰嗦)
B、作者回忆一次围歼战时,郝副营长在看一本书的插图,战斗中他点燃了那本
书照亮了前进的路,自己却牺牲了。

(准确、简洁、重点突出)
C、作者回忆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过于简单、没有突出重点)
⑴、学生思考、判断、说一说理由。

⑵、教师强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不能太罗嗦。

2、不能过于简单。

3、要做
到:准确、简洁、重点突出。

9、出示答题卡二(独立完成)
课外阅读:请用刚才复习的方法给下面这篇短文概括主要内容。

可爱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秀丽。

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的祖国领土广大。

我国的领土面积约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

我们的祖国多大啊!
我国的物产丰富。

粮食、棉花、大豆、花生、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畜牧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前列。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欢的大熊猫、金丝猴。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等。

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的山河壮丽。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

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
丽。

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

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短文主要写了:。

10、交流优秀答案。

(五)、谈谈收获
1、指明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鼓励学生谈谈疑惑。

(六)、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四种常用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学生齐读板书),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都要认真地去读好每一篇文章,在最后老师把朱熹的一句有关读书的格言送给大家———朱熹读书法: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

(七)、作业:
请在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综合复习的几篇课文中,选择2-3篇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概括它们的主要内容,并试着把它们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八)、板书设计: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简洁准确重点突出
要素串联法
标题扩充法
小学生常用方法灵活运用
段意合并法
句子摘录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