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青蛙)解剖

合集下载

蟾蜍的实验报告

蟾蜍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蟾蜍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2. 掌握蟾蜍的解剖方法;3. 了解蟾蜍的生理功能。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蟾蜍、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针、生理盐水、棉签、解剖盘、显微镜等;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台、实验台、记录本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将蟾蜍放在解剖盘内,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湿润蟾蜍的皮肤,使其更容易剥离;(2)将蟾蜍放入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整体形态,记录下主要部位。

2. 蟾蜍外部形态观察(1)头部:观察蟾蜍头部的形态,记录下眼睛、鼻孔、口裂、颌齿、舌、耳等部位;(2)躯干部:观察蟾蜍躯干部的形态,记录下四肢、背部、腹部、皮肤、脊椎等部位;(3)尾部:观察蟾蜍尾部的形态,记录下尾部长度、尾鳍等部位。

3. 蟾蜍内部结构观察(1)皮肤:观察蟾蜍皮肤的构造,记录下皮肤层次、腺体等;(2)肌肉:观察蟾蜍肌肉的分布和特点,记录下肌肉类型、起止点等;(3)骨骼:观察蟾蜍骨骼的构造,记录下骨骼类型、骨节、关节等;(4)消化系统:观察蟾蜍消化系统的组成,记录下口腔、咽、食道、胃、肠、肝脏、胆囊、胰腺等;(5)呼吸系统:观察蟾蜍呼吸系统的组成,记录下鼻腔、咽、气管、支气管、肺等;(6)循环系统:观察蟾蜍循环系统的组成,记录下心脏、血管、淋巴管等;(7)泌尿系统:观察蟾蜍泌尿系统的组成,记录下肾脏、输尿管、膀胱等;(8)生殖系统:观察蟾蜍生殖系统的组成,记录下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

4. 蟾蜍生理功能观察(1)运动:观察蟾蜍的运动方式,记录下跳跃、爬行、游泳等;(2)呼吸:观察蟾蜍的呼吸方式,记录下肺呼吸和皮肤呼吸;(3)摄食:观察蟾蜍的摄食过程,记录下捕食方式、消化过程等;(4)排泄:观察蟾蜍的排泄过程,记录下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蟾蜍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较为完整,各器官功能正常;2. 蟾蜍的解剖方法简单易行,操作过程顺利;3. 蟾蜍的生理功能观察结果与理论相符。

蟾蜍(青蛙)解剖

蟾蜍(青蛙)解剖
蟾 蜍(青蛙)的 解 剖 —生物实验班专用
实验目的
1. 通过蟾蜍的观察和内部解剖, 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 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2. 掌握一般的解剖技术。
实验步骤
一、观察外形:体型、皮肤
二、麻醉 捣毁脊髓法
枕 骨 大 孔
头 部 与 身 体 交 界 处 有 皱 褶
掏 毁 大 脑 时 探 针 贴 近 背 部 皮 肤
13、子宫
14、脂肪体
15、毕达氏器
16、米氏管
17、泄殖腔
作业与思考
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些 方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三、解剖
1、 剪 开 腹 部 皮 肤
2、 剪 开 腹 面 左、
右 肢 皮 肤
3、胃
4、肝脏
5、胆囊
、胰管、输胆总管
7、肾脏(毕达氏器(蟾蜍) 退化的卵巢,在生殖腺和脂肪体之间;米氏
) 管 退化的输卵管。
8、输精尿管
9、膀胱
10、卵巢、输卵管
11、未发育卵巢
12、喇叭口白色的弯曲的输卵管,其前端在肺的基部,扩大成喇叭口

4-实验四 蟾蜍的外形观察及解剖

4-实验四 蟾蜍的外形观察及解剖

4. 蟾蜍的解剖
将蛙腹面向上放入蜡盘,四肢用大头针 固定,用镊子夹起泄殖腔稍前方的皮肤, 剪一切口,再从切口处沿腹中线略偏左 或偏右剪至下颌,然后在肩带和腰带处 转向左右横剪一端,将腹壁外翻,用大 头针固定,进行观察。
肌肉的观察: 腹直肌,横行 腱划。
4.1 消化系统的观察
口腔 :剪开蟾蜍的口角,暴露口腔,观察 舌,齿,内鼻孔,耳咽管孔,咽,喉门等

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些方 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静待数分钟后,将蛙放在水盆内或桌面上, 观察蛙的姿势和运动、游泳动作。
比较手术前后蛙的姿势和运动。内耳迷路 有何功能?
3.常用的双毁髓处死法

观察外形后将蟾蜍处死, 左手握蟾蜍,食指按压 其头部前端,右手自两 眼间的中线向后划,触 到凹陷的枕骨大孔,将 解剖针从枕骨大孔插入 搅动毁脑,再拇指按背 部使头前俯,向后搅动 毁脊髓,直到蟾蜍后肢 及肌肉完全松弛。
实验四 蟾蜍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蟾蜍的内部解剖和观察,了解两
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系统的形态结 构及特点。 2. 掌握蛙类的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
1. 1人1只蟾蜍,观察外部形态。
2. 处死后进行解剖,观察内部结构。
3. 观察示范标本:蛙皮肤标本、骨骼系统、 神经系统。
三、 操作步骤
1.观察外形:体区分部、头部、躯干、四肢、 皮肤等。
2.破坏一侧迷路对行为的效应

将蛙放在桌面上和水盆中 观察正常姿势运动。 破坏一侧迷路 用纱布 包住蛙躯干部,腹面向上 握于左手中,掀开下颌用 左手拇指压住。右手持手 术刀在颅底口腔粘膜作一 横切口,分开粘膜,即可 看到“十”字形的副蝶骨。 迷路即位于副蝶骨横突的 左右两旁。

蟾蜍解剖实验(讲义)

蟾蜍解剖实验(讲义)

蟾蜍的解剖一、目的与要求1、认识蟾蜍的内部结构,从而了解两栖纲动物的一般特征;2、学习解剖动物的方法,进而了解动物体各器官系统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二、材料与用具活蟾蜍、蟾蜍皮肤横切制片、解剖蜡盘、手术刀、中、小镊子、解剖针、玻璃针、大、小剪刀、骨剪、棉花、棉线、镜头纸、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一) 外形观察取活体蟾蜍(Bufo bufo)观察,蟾蜍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裸露,具有疣状突起。

1.头部:具有一对大而突出的眼,具有上、下眼睑及瞬膜;眼前有成对的外鼻孔,鼻孔具有鼻瓣;眼后有鼓膜;鼓膜背侧隆起为耳腺(毒腺)(图70)。

2.躯干:颈部不明显,躯干背腹扁。

3.四肢:前肢四指,雄蟾蜍第1~3指基部有黑色椭圆形婚疣,交配时用于抱雌,后肢五趾;后肢比前肢长,适于跳跃。

处死之前可观察蟾蜍背侧两腿基部有一对后淋巴心在微微跳动(图71),淋巴心属淋巴系统。

(二) 处死:1. 穿刺法,即用解剖针从蟾蜍的枕骨大孔插入,破坏其延脑致死。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左手执蟾蜍,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蟾蜍两前肢,用第四指与小指夹住两后肢,拇指在二毒腺之间(即头与脊柱交界处)按压可感知该处有一凹陷,即枕骨大孔,然后用拇指按住头,右手执解剖针由此孔插入3~4mm后,将针尖向前插入颅腔,并用针搅动破坏其脑,然后将针抽回, 再由枕骨大孔处向后插入脊柱神经管,并搅动破坏脊髓,直到后肢僵直,而后又下垂瘫软为止。

如一次未能处死,重复以上过程。

2. 麻醉过量法处死。

配置10 g/L MS-222(鱼安宁)的水溶液,将蟾蜍放入其中10-15分钟即可麻醉致死。

(三) 内部解剖及观察将蟾蜍处死后放在解剖蜡盘中,用剪刀沿腹壁中线稍偏右侧剪开腹壁,向前剪至肩带,向两侧拉开体壁,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观察如下主要器官系统(图72)。

1.循环系统:(1) 心脏:位于体腔的前端,肝的腹面,被包围在具有两层囊壁的围心囊中,与体腔完全隔离。

心脏可分为以下四部分:①心室:一个,圆锥形,壁较厚。

实验八、蟾蜍的观察与解剖

实验八、蟾蜍的观察与解剖

• 2. 五趾型附肢: 五肢型四肢坚强有力,有多个支点的关节,前
肢借肩带和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关联,后肢 借腰带直接与脊柱相联,既坚硬牢固,又灵活, 不仅可以支持体重,也造就在陆上灵活运动,适 应于跳跃、奔跑等,可以说五趾型四肢出现使动 物登成为可能。
3. 皮肤: 裸露光滑,皮肤腺发达。不具鳞片或外骨骼, 角质化程度低,保水能力差,有呼吸功能。
2. 消化系统: ①食道:咽后的一条短管,位
于喉头背面,下连胃。 ②胃:消化系统最膨大部分,
略偏于体腔左侧。 ③小肠:以十二指肠接于胃
后,下为回肠。 大肠:回肠向后突然膨大 即为大肠,大肠陡直,无 各段区分,又称为直肠, 通泄殖腔。
④ 肝脏: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右叶下方分出的中叶。 胆囊:左右两叶肝连接处有一绿色圆形胆囊
2. 有尾目或蝾螈目: (1)小鲵科:极北鲵
(2)隐鳃鲵科:大鲵 产于我国华南或西南的山地溪流中。
(3). 蝾螈科:
3. 无尾目或蛙形目: (1)蟾蜍科:体形短粗,背面皮肤上具有稀疏
大小不等的瘰粒。耳旁腺大,能分泌蟾酥。
(2)蛙科:
黑斑蛙(田鸡、青蛙):成体70~80毫米,背部两侧各有 一条浅色背侧褶,背面为黄绿或深绿色,后端带 灰棕色,上面有数量不等的黑斑。吻端到肛部常 有一条浅色窄的纵脊线,腹面白色。
(5)姬蛙科: 中小型陆栖蛙类。头狭而短,口小,舌端一分叉。
• 花姬蛙,别名:犁头拐、三角蚂拐。 • 体小,25-30mm。背面粉棕色,两眼间有黑褐色横纹。体背面
有若干粗细相间的倒“V”形纹套叠。
三、材料与用具|:
• 蜡盘、剪刀、镊子、解剖针、乙醚、 大头针、细玻璃管
四、实验步骤:
(一)外形观察: 身体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躯干末端

实验十一 蛙的解剖

实验十一 蛙的解剖
前肢: 短小,四指,支持头部和 躯干
后肢: 五趾,趾间有蹼,适于跳跃
和游泳
4
(二)消化系统 1.口腔:内鼻孔、耳咽管孔、喉门、食道开口、舌 2.食道、胃、肠、泄殖腔 3.消化腺:肝脏、胰脏
5
6
(三)呼吸系)循环系统 1.心脏:心房、心室、动脉圆锥、静脉窦 2.动脉:颈动脉弓、体动脉弓、肺皮动脉弓 3.静脉系:腔静脉、肺静脉、门静脉
8
9
10
(五)泄殖系统 1.排泄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 2. 雄性生殖系统:精巢、输精尿管、脂肪体 3.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脂肪体
11
12
13
14
15
(六)骨骼系统 1、头骨 2、脊柱 3、附肢骨骼
16
四. 作业
绘蟾蜍(青蛙)剖面图
17
实验十一 蛙(蟾蜍)的解剖
1
一、目的
通过蟾蜍(青蛙)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明确蟾蜍(青蛙)的形态构造及基本特点; 掌握蟾蜍(青蛙)的解剖方法。
2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解剖镜、蜡盘、解剖刀、剪子等、活蟾 蜍(青蛙)材料、骨骼标本。
3
三、操作及观察
(一)外形:体表、眼睛、外鼻孔、四肢、耳后腺 (蟾蜍)、鼓膜、四肢

青蛙的解剖

青蛙的解剖

青蛙得解剖一、实验目得1、通过青蛙得内部解剖与观察,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与神经系统得形态构造与特点。

2、学习脊椎动物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1、青蛙得外形、皮肤、骨骼与肌肉系统得观察。

2、青蛙得解剖及其消化、呼吸与泄殖系统形态结构得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青蛙、解剖器、蜡盘、大头针、棉花、乙醚四、实验操作及观察观察蟾蜍得外形,进行解剖,观察蟾蜍得各内部结构特征。

(一)外形观察青蛙皮肤湿润光滑。

身体分头、躯干与四肢三部分。

躯干后端近背方有泄殖孔。

具可活动得上下眼睑,下眼睑有瞬膜。

眼后鼓膜一对。

外鼻孔一对,有瓣膜。

雄蛙头两侧口角处有一对声囊。

前肢细短,四指,生殖季节第一基部有瘤状突起,称婚垫。

后肢发达,五趾,具蹼。

(二)消化系统蛙得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及其附属得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肠与泄殖腔等,消化腺包括肝脏与胰脏。

1. 口腔:剪开蛙得口角,使口张大,令口腔全部露出。

内鼻孔: 为口腔顶壁前方外侧得一对椭圆形得孔,通过鼻腔与外鼻孔相通。

耳咽管孔位于咽腔得后端,颌角附近有1对大孔,与中耳相通。

喉门位于下颌得后部,为口腔后方得1条纵裂缝。

食道开口咽得最后部位就是食管得开口,与咽腔之间无明显界限。

2. 食道很短,开口于喉得背面,下端与胃相连。

3. 胃位于体得左侧,形状稍有弯曲,前端略粗,后端较细,并有一明显得紧缩分,此即幽门,为胃与小肠得交界处。

4. 肠 : 分小肠与大肠。

小肠又由十二指肠与回肠组成,起于胃后,弯向前方得一小段为十二指肠,自十二指肠向后折,经过几次回旋而达大肠得部分为回肠。

大肠膨大而陡直,开口于泄殖腔。

5. 泄殖腔 : 较大肠短小,为汇集肛门,输尿管与输卵管(雌蛙)得管道。

6. 肝脏位于胸腹腔得前端呈红褐色,由较大得左右二叶与较小得中叶组成。

肝脏背面、左右二叶之间有一绿色球形得胆囊,内贮胆汁。

7. 胰脏为一不规则得淡红色或黄白色得管状腺,在胃与肠之间。

把肝、胃与十二指肠翻折过来指向前方,即可瞧到胰脏得背面。

实验二 青蛙的解剖

实验二 青蛙的解剖

{ { 骨骼
系统
中轴骨
头骨 脊柱 胸骨
附肢骨
注意:
1)五趾型附肢 2)头部骨骼特点 3)和鱼纲骨骼相比,出现 哪些新结构
(四) 内部解剖
解剖前先进行口咽腔观察:
舌、内鼻孔、齿(颌齿、犁齿)、耳咽管孔、声 囊孔、喉门、食 管口。
问题1:鱼的舌可以 活动吗? 问题2:内外鼻孔是否联通,
为什么? 问题3:是不是所有牛蛙都
3、消化系统
(1)消化道: 食管:于胃相连,乳白色。 胃:食管下端,弯曲膨大,分喷门胃和幽门胃;具胃小
弯和胃大弯。 肠:分小肠(十二指肠和顺序将上述结构依次认识清楚
(2)消化腺:
肝脏:红褐色,由左右两叶和中叶组成; 胆囊(绿色圆形)位于中叶背面、左右两叶之间,
脂肪体
雄 睾丸 蛙
的 肾脏 泄 肾上腺 殖 输精管 系

膀胱
泄殖腔
五、作业
1、根据观察绘出蛙(或蟾蜍)口咽腔内的结构, 注明各结构名称。
2、思考题:为什么青蛙(或蟾蜍)的肺不是很发 达,其呼吸方式主要有那些?
5、循环系统 心脏-2心房一心室(试测试青蛙心跳频率 分为
心房和心室),初步了解其为变温动物的原 因?(循环与代谢产率的相关性)
动脉
静脉
脾脏
注意:能正确认识各主要动脉弓:颈、体及肺动脉弓 能正确认识前后大静脉,注意有几条?
6、泄殖系统:蛙雌雄异体 (1)泌尿器官: 肾脏:红褐色长而扁平,1对,位于体腔后部,紧贴背
2、躯干部(位于鼓膜后):泄殖腔孔。 3、四肢:前肢(上臂、前臂、腕、掌、指)四 指无蹼(生殖期间雄性第一指基部内侧具婚瘤); 后肢(股、胫、跗、 趾)五趾,趾间有蹼,第一 趾内侧有一角质化的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蟾 蜍(青蛙)的 解 剖
—生物实验班专用
实验目的 1. 通过蟾蜍的观察和内部解剖, 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 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2. 掌握一般的解剖技术。
实验步骤
一、观察外形:体型、皮肤
二、麻醉
捣毁脊髓法
枕 骨 大 孔
头 部 与 大 脑 时 探 针 贴 近 背 部 皮 肤
三、解剖
1、 剪 开 腹 部 皮 肤
2、 剪 开 腹 面 左、 右 肢 皮 肤
3、胃
4、肝脏
5、胆囊
6、胰管、输胆总管
7、肾脏(毕达氏器(蟾蜍) 退化的卵巢,在生殖腺和脂肪体之间;米氏
管 退化的输卵管。

8、输精尿管
9、膀胱
10、卵巢、输卵管
11、未发育卵巢
12、喇叭口白色的弯曲的输卵管,其前端在肺的基部,扩大成喇叭口
13、子宫
14、脂肪体
15、毕达氏器
16、米氏管
17、泄殖腔
作业与思考
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 些方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