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观察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

• 肺皮动脉弓在颈腺后部分成二枝,向后者为肺动脉,向前 又转入背方的为皮动脉,通入皮肤。
• 静脉系统:在静脉窦前两角可以看到有一条很粗而壁很
薄的血管即前大静脉,前大静脉是由收集头部及身体前端 血之外颈静脉,无名静脉及锁下静脉汇合而成静脉窦的后 面接受后大静脉的血液而回心脏,成体蟾蜍后主静脉已消 失,由后肢来的股静脉分背腹二枝,背枝和臀静脉合成肾 门静脉,出肾后的肾静脉入后大静脉,腹肢形成腹静脉和 消化道来的肝门静脉相汇合,出肝形成肝静脉进入后大静 脉。 • 与左心房相连的一粗血管在离左心房不远处即分为二枝, 此即左、右静脉、皮静脉中含有多氧血是进入前大静脉的。
• (2)胃:
•
• 也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 前宽后狭,最后突然紧缩,
• 此处即幽门,下接肠。
• 胃与食道交界处即为贲门。 Nhomakorabea• (4)肝脏:
• 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左叶内下方分出小叶,称中叶;左 右叶之联结处有一淡黄绿色的胆囊,呈椭圆形,向外具二 根输胆管,一根与肝管连接,接收肝脏分泌的胆汁,另一 根则与输胆总管相接,胆囊中的胆液经此输入胆总管。输 胆总管末端通十二指肠。胆汁则由输胆总管输入十二指肠。
• B. 交感神经:蛙的交感神经系统是分别位于脊柱两旁的 深灰色的交感神经干,交感神经干包括许多串连的交感 神经节,每个交感神经节都接受一根或更多的脊神经所 分出的交通枝,借此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联。
实验作业 • 1. 绘蟾蜍泄殖系统结构图。
(四)内部结构解剖
• 将蟾蜍腹面向上放在蜡盘中,沿腹部偏右自后向前将 腹腔打开,将腹部体壁向左向右各横剪一刀,再剪去 胸骨(位于心脏上方的乳白色骨片)及胸部肌肉,将 腹壁外翻,显露内脏器官。
1、消化系统
• (1)食道:
蟾蜍的外形和解剖

膀胱.当两栖类处于水中时,肾脏通过泌尿功能维持体内水 分的平衡;但在上陆时,肾脏就不能很好解决失水问题,而还 要靠泄殖膀胱一定的重吸收水分功能来解决,但泄殖膀胱不 能补偿体表水分蒸发造成的失水,因而两栖类虽然上陆但不 能长时间离开水源. 8.离不开水环境的生殖方式(图) 生殖器官:雄性由精巢和输尿兼输精的管道组成;雌性由卵 巢和不与卵巢相连的输卵管组成.精子和卵子均通过泄殖腔 排出体外. 受精一般在体外和水中进行.雌雄两性在生殖季节具有抱对 现象,精子和卵子同时排在水中, 并完成受精作用. 受精卵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孵化出 结构与鱼类相似的蝌蚪(无四肢,鳃呼吸,单循环等).在生长 到一定阶段开始变态,各个系统进行深刻变化,由适应水生 转变为初步适应陆生的成体阶段(具四肢,肺呼吸,不完全双 循环)(图).
消化系统的分化较鱼类复杂 具结构完全的消化器官(口,口咽腔,食道,十二指肠,回肠, 大肠,泄殖腔,泄殖腔孔,消化腺). 牙齿与鱼类相似,为同型,多出齿,可能出现在上,下颌骨及 犁骨等处,无咀嚼功能. 出现了能动的肌肉质舌和口腔腺(四足动物的共同特征). 有独立的肝脏和胰脏. 5.神经系统仍处于与鱼类相似的较低水平(图) 脑的5 部分分化不高,仍处于同一平面上,但神经物质开始 向大脑顶部转移,即原脑皮出现. 中脑仍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 已具备发育完备的植物性神经系统. 脊髓与鱼类无显著区别,但有缩短的趋势. 肩与腰部脊神经集聚成神经丛.
(1)骨骼系统(图) 脊柱有了较大的分化,首次出现了一块颈椎和荐椎(具有颈 椎和荐椎是陆生动物的特征),使整个脊柱分为颈椎,躯干 椎,荐椎和尾椎(愈合形成棒状的尾杆骨)4部分.颈椎与头 骨的枕骨髁(1对)相关节,从而头部有了上下运动的可能性 ;荐椎与腰带的髂骨连接,从而后肢获得了 稳固的支持. 首次出现了胸骨,但成体无肋骨. 脊椎骨的椎体除少数水生种类为双凹型外,多为前凹型或 后凹型.椎弓的前后方具有前,后关节突,这是四足类动物 的特征. 头骨已脱离了肩带的束缚,数块骨片丢失或愈合,骨化程度 较低(无尾类尤为明显).颌弓与脑颅为自接式连接(腭方软 骨直接与脑颅连接).
实验八、蟾蜍的观察与解剖

• 2. 五趾型附肢: 五肢型四肢坚强有力,有多个支点的关节,前
肢借肩带和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关联,后肢 借腰带直接与脊柱相联,既坚硬牢固,又灵活, 不仅可以支持体重,也造就在陆上灵活运动,适 应于跳跃、奔跑等,可以说五趾型四肢出现使动 物登成为可能。
3. 皮肤: 裸露光滑,皮肤腺发达。不具鳞片或外骨骼, 角质化程度低,保水能力差,有呼吸功能。
2. 消化系统: ①食道:咽后的一条短管,位
于喉头背面,下连胃。 ②胃:消化系统最膨大部分,
略偏于体腔左侧。 ③小肠:以十二指肠接于胃
后,下为回肠。 大肠:回肠向后突然膨大 即为大肠,大肠陡直,无 各段区分,又称为直肠, 通泄殖腔。
④ 肝脏: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右叶下方分出的中叶。 胆囊:左右两叶肝连接处有一绿色圆形胆囊
2. 有尾目或蝾螈目: (1)小鲵科:极北鲵
(2)隐鳃鲵科:大鲵 产于我国华南或西南的山地溪流中。
(3). 蝾螈科:
3. 无尾目或蛙形目: (1)蟾蜍科:体形短粗,背面皮肤上具有稀疏
大小不等的瘰粒。耳旁腺大,能分泌蟾酥。
(2)蛙科:
黑斑蛙(田鸡、青蛙):成体70~80毫米,背部两侧各有 一条浅色背侧褶,背面为黄绿或深绿色,后端带 灰棕色,上面有数量不等的黑斑。吻端到肛部常 有一条浅色窄的纵脊线,腹面白色。
(5)姬蛙科: 中小型陆栖蛙类。头狭而短,口小,舌端一分叉。
• 花姬蛙,别名:犁头拐、三角蚂拐。 • 体小,25-30mm。背面粉棕色,两眼间有黑褐色横纹。体背面
有若干粗细相间的倒“V”形纹套叠。
三、材料与用具|:
• 蜡盘、剪刀、镊子、解剖针、乙醚、 大头针、细玻璃管
四、实验步骤:
(一)外形观察: 身体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躯干末端
蟾蜍解剖实验报告

蟾蜍解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蟾蜍的解剖,了解蟾蜍的内部结构、生理特征以及器官功能。
实验材料•活蟾蜍•解剖刀•剪刀•手套•镊子•实验台纸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实验台纸铺在解剖台上,穿戴好手套。
2.拿起一只活蟾蜍,将其放在解剖台上。
3.用镊子夹住蟾蜍的前肢,用剪刀小心地剪断骨骼连接,将前肢从躯干上分离。
4.重复第3步,剪下后肢。
5.将剪刀沿着蟾蜍的腹部切开,小心不要伤到内脏器官。
6.用手指或镊子轻轻撑开腹部切口,以便观察内部器官。
7.大致观察蟾蜍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生殖系统。
8.小心取出蟾蜍的心脏,观察心脏的结构。
9.取出蟾蜍的肺部,观察肺部的结构。
10.仔细观察蟾蜍的肝脏、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器官。
11.观察蟾蜍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和膀胱等器官。
12.最后,总结蟾蜍的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
实验结果通过对蟾蜍的解剖,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蟾蜍的消化系统包括胃、肠道和肝脏。
胃用于储存和消化食物,肠道用于吸收养分,肝脏则参与代谢和排泄过程。
2.蟾蜍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
心脏是一个均匀、灰白色的有节奏的肌肉器官,用于泵送血液循环,维持生命活动。
3.蟾蜍的呼吸系统包括肺部和呼吸道。
肺部呈球状,用于气体交换,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4.蟾蜍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和膀胱。
肾脏负责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水分平衡,在膀胱中储存尿液。
5.蟾蜍的生殖系统包括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
雄性有睾丸和精巢,雌性有卵巢和子宫。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蟾蜍的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蟾蜍的解剖结构与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呼吸方式、皮肤呼吸和水分吸收等特点。
蟾蜍的解剖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脊椎动物的内部构造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途径。
注意:在进行动物解剖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尊重动物的生命权益。
实验10青蛙的外形及内部构造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蛙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了解两栖类的基
本构造。 2、掌握蛙类的解剖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器材 青蛙或牛蛙,蛙(蟾蜍)骨骼标本。 剪刀、镊子、解剖刀、解剖盘、大头针等。 三、观察研究
(一)外形
1.外鼻孔 10.腕
2.眼
11.掌
3.鼓膜 12.指
4.头
1)消化系统
口咽腔:舌、内鼻 孔、齿(颌齿、犁 齿)、耳咽管孔、声 囊孔、喉门、食管口
肝脏:红褐色 食管 胃 小肠:十二指肠
和回肠 大肠(直肠) 胰脏:淡红色或
黄白色 脾:红褐色球状
青蛙解剖内脏示意图
2)呼吸系统
组成:鼻、口腔、喉头 气管室、肺。
肺:1对粉红色、近椭圆 形薄壁囊状物,内部呈 蜂窝状。
肺皮呼吸。
成蛙的呼吸系统
3)循环系统
心脏:静脉窦、心房、 心室组成,蛙蟾类具 动脉圆锥。
静脉窦:心脏背面、 暗红色三角形囊。
心房:2个,薄壁有皱 襞的囊状体。
心室:1个,圆锥形。
动脉圆锥:心室腹面 右上方发出的较粗的 肌质管,色淡。
牛蛙的心脏
4)泄殖系统
排泄器官:肾脏1对,红褐色、脊柱两侧;输尿管; 膀胱;泄殖腔。
三、作业
根据观察,绘制所解剖蛙的泄殖系统结构图, 注明各器官名称。
—— 1枚颈椎、7枚躯干锥、1枚荐锥和1个尾杆骨 ——椎骨:椎体(主体,前凹后凸)、椎弓(椎体背 侧弧形)、椎孔、椎棘、关节突
6)骨骼系统 肩带、胸骨、前肢骨
——肩带:上肩胛骨、肩胛骨、锁骨、乌喙骨、上乌喙骨 ——胸骨 ——前肢骨:肱骨、桡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腰带、后肢骨
——腰带:髂骨、坐骨、耻骨 ——后肢骨:股骨、胫腓骨、跗骨、蹠骨、趾骨
试验十六蟾蜍的解剖

实验十六蟾蜍的解剖一、目的要求:1.认识蟾蜍的内部结构,从而了解两栖纲的一般特征;2.学习解剖动物的方法,进而;了解动物体各器官系统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二、材料与用具:活蟾蜍、蟾蜍皮肤横切制片、解剖腊盘、手术刀、中、小镊子、解剖针、玻璃针、大、小剪刀、骨剪、棉花、棉线、镜头纸、显微镜三、实验操作和观察(一)外形观察:取活体蟾蜍观察,蟾蜍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裸露,具有疣状突起。
1.头部:具有一对大而突出的眼睛,具有上、下眼睑及瞬膜;眼前有成对的外鼻孔,鼻孔具有鼻瓣;眼后有鼓膜;鼓膜背侧隆起为耳腺(毒腺)。
2.躯干:劲部不明显,躯干背腹扁。
3.四肢:前肢四指,雄蟾蜍第1-3指基部有黑色椭圆形婚疣,交配时用于抱雌;后肢五趾;后肢比前肢长,适于跳跃。
处死之前可观察蟾蜍背侧两腿基部有一对后淋巴心在微微跳动,淋巴心属于淋巴系统。
(二)处死:常用传刺法,即用解剖针从蟾蜍的枕骨大孔插入,破坏其延脑致死。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左手持蟾蜍,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蟾蜍两前肢,用第四指与小指夹住两后肢,拇指在二毒腺之间(即头与脊柱交界处)按压可感知该处有一凹陷,即枕骨大孔,然后用拇指按住头,右手执解剖针由此孔插入3-4毫米后,将针尖向前插入颅腔,并用针搅动破坏其脑,然后将针抽回,再由枕骨大孔处向后插入脊柱神经管,并搅动破坏脊髓,直至后肢僵直,而后又下垂瘫软为止。
如一次未能处死,重复以上过程。
蟾蜍处死还可以用乙醚麻醉法处死。
(三)内部解剖和观察将蟾蜍处死后放在解剖腊盘中,用剪刀沿腹壁中线稍偏右侧剪开腹壁,向前剪至肩带,向两侧拉开体壁,用大头针固定在腊盘上,观察如下主要器官系统:1.循环系统:(1)心脏:位于体腔的前端,肝的腹面,被包围在具有两层囊壁的围心囊中,与体腔完全隔离。
心脏可分为一下四个部分:①心室:一个,圆锥形,壁较厚。
②心房:与静脉窦连接,壁薄,分左右两个。
③动脉圆锥:为心室腹面右上角通出的淡色的管子,其后端稍粗大;由动脉圆锥向前分叉为左右两大动脉干。
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实验九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两栖类是最先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蟾蜍(或青蛙)是两栖类中陆生跳跃特化方向的代表,它能很好地反映两栖类在适应陆生的斗争中,初步解决了在陆地上运动和在空气中呼吸的矛盾,而发展了五趾型附肢、肺呼吸,出现了颈椎和荐椎以及适应于陆生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
但同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在陆地上繁殖的矛盾还未完全解决,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不完善性。
这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蟾蜍外形和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并学习双毁髓处死蟾蜍的方法,掌握一般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一)外形观察(二)内部解剖与观察三、实验材料和用具活蟾蜍(或蛙)、解剖器具一套、解剖盘、放大镜、蜡盘、大头针。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一)外形:将活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
1.头部:蟾蜍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
口宽大,横表明,由上下颌组成。
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观察鼻瓣如何运动,鼻瓣的运动与口腔底部的动物有何关系?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
轻触眼睑,★观察上、下眼睑和瞬漠是否活动,怎样活动?★当眼睑闭合时,眼球位置有何变动?两眼后各有一圆形较小的鼓膜,眼和鼓膜的后上方有1对椭圆形隆起称耳后腺,即毒腺(青蛙的鼓膜较大,无耳后腺。
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
)。
2.躯干部:鼓膜之后为躯干部。
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
3.四肢:前肢短小,由上臂、前臂、腕、掌、指5部组成。
4指,指间无蹼。
生殖季节雄蟾蜍第一指基部内侧有一膨大突起,称婚垫或婚廇,为抱对之用,后肢较长,分为股、胫、跗、砳、趾5部。
5趾,趾间有蹼,不发达。
在第一趾内侧有一较硬的角质化的距。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111140068 饶兵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代表性的实验动物解剖与观察,建立起对动物躯体结构和主要功能的认识。
2.了解两栖动物的摄食方式与两栖动物的营养、呼吸、排泄、生殖及血液循环器官系统的形态特征。
3.了解两栖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地生活的各个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掌握两栖动物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织的准确取材,同时学习这些形态特征在生物进化史上的意义。
二、蟾蜍的获得与麻醉1.蟾蜍的获得途径主要是由野外捕获或从养殖场购买。
2.抓取方法: 抓住其后腿,有经验者也可抓住其身体或借助一块布来抓,因为蟾蜍体表粘滑且会分泌毒液。
3.麻醉:两栖类皮肤有渗透性,放入含麻醉剂的溶液中就很容易麻醉。
0.1%的甲磺酸—三卡因(MS—222)水溶液在几分钟内即可麻醉动物,所需时间因身体大小而异,可采用该方法麻醉蟾蜍。
也可用呼吸性麻醉剂,将蟾蜍放进玻璃罩或标本瓶内,同时放人浸有乙醚的棉花,几分钟后,即可达到目的。
三、实验步骤1.抓取一只麻醉过的蟾蜍,将蟾蜍轻轻置于解剖盘内,观察蛙(蟾蜍)的身体,可区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2.然后用剪刀从蟾蜍的腹部开始剪开它的体腔,再剪开它的胸腔,观察蟾蜍的各个组织的结构,并用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即将所看到的蟾蜍内部结构画下来。
四、蟾蜍外形观察结果1.头部头:呈扁等腰三角形。
眼睛:在头两侧,稍向背部突出,有上下眼睑。
瞬膜:在下眼睑的内侧,为一半透明的薄膜,该膜向上延展可覆盖眼球。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
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对小孔。
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
口:头端腹面有一很大的横裂。
鼓膜:眼后有一明显的褐色而稍下凹的圆形膜,是中耳腔与外界接触的地方。
蟾蜍的鼓膜较小,不明显。
耳后腺:蟾蜍鼓膜后上方有一对椭圆形的隆起,是由若干毒腺集合而成的,故又叫毒腺。
在受到压挤时,可分泌出一种乳白色的粘稠液,经加工之后即为中药“蟾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1
神经系统
1.交感神经干:脊柱两侧各一条,较细,无色透明的 纵索。由前向后分布有10个稍膨大的交感神经节, 神经节上交感神经入内脏各器官。 2.脊髓神经:脊柱两侧椎孔向体壁发出的白色神经, 是脊神经的腹支,10对。第1对:较细,通舌;第2 对:较粗与第3对在外端合并成臂神经,通前肢;第 4、5、6对分别通体壁;第7、8、9对末端互相靠近, 愈合成一条坐骨神经,通至大腿外侧,向后一直到 小腿。第10对从尾干骨两侧通出,为一对细小的尾 神经。
3
三、操作及观察
(一)外形:体表、眼睛、外鼻孔、四 外形:体表、眼睛、外鼻孔、 耳后腺(蟾蜍)、鼓膜、 )、鼓膜 肢、耳后腺(蟾蜍)、鼓膜、四肢
短小,四指, 短小,四指,支持 前肢: 前肢: 头部和躯干
五趾, 五趾 趾间有蹼, 4 后肢: ,趾间有蹼,适 后肢: 于跳跃和游泳
蟾蜍的内部结构
肌肉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泄殖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骨骼系统
22
脑髓与脊髓
(1)嗅叶:脑最前端锥形体,分出一对短的嗅 神经入鼻腔; (2)大脑:嗅叶之后扩大部分为两大半球; (3)间脑:大脑纵裂之后多邹褶的部分,背面 不明显。其上有一细小的腺体叫松果体; (4)中脑:间脑之后,卵圆形(中脑视叶); (5)小脑:中脑只后有一条横褶;小脑不发达, 与其活动性小有关; (6)延脑:小脑之后呈三角形,背面凹陷为菱 形沟,是第四脑室的位置。
5
肌肉系统
分节现象消失,但在腹直肌可见肌节遗迹。 分节现象消失 腹面肌肉群:下颌肌(下颌腹面)、胸肌(三角 腹面肌肉群 形)、腹直肌(腹中线)、腹外斜肌(腹直肌两 侧); 后肢主要肌群:股三头肌(大腿基部最大的肌肉, 后肢主要肌群 其上方与坐骨神经相连,伸展小腿)、腓肠肌(小 腿内侧,形似蒜瓣,可将小腿屈向大腿和展足)、 缝匠肌(大腿内侧狭长的肌肉薄片,斜跨腿面,使 小腿向股骨屈曲);
28
29
四. 作业
绘蟾蜍(青蛙)剖面图8
9
消化系统
1、消化道:口腔—食道—胃—肠—泄殖腔 口腔:内有6个开口:内鼻孔(与外鼻孔相 口腔 通)、耳咽管孔(与中耳相通)、喉门(空 气出入肺囊)、食道开口;舌尖游离 胃:食道后膨大部分,在胃下方有脾脏 肠:小肠(十二指肠和回肠)、大肠(直肠) 泄殖腔:汇纳肛门、输尿管和生殖导管 泄殖腔
实验十九
蛙(蟾蜍) 蟾蜍)
的解剖
1
一、目的
通过蟾蜍(青蛙)的外形观 通过蟾蜍(青蛙) 察与内部解剖,明确蟾蜍(青蛙 察与内部解剖,明确蟾蜍( )的形态构造及基本特点;掌握 的形态构造及基本特点; 蟾蜍(青蛙)的解剖方法。 蟾蜍(青蛙)的解剖方法。
2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解剖镜、蜡盘、解剖刀、 解剖镜、蜡盘、解剖刀、剪 子等、活蟾蜍(青蛙)材料、骨 子等、活蟾蜍(青蛙)材料、 骼标本。 骼标本。
10
消化系统
2、消化腺:肝脏、胰脏 肝脏:红褐色,分较大的左右两叶及较小的 肝脏 中叶。胆囊位于右肝脏背面,左右两叶之间; 胰脏:淡红色或黄白色管状腺,在胃与十二 胰脏 指肠之间。
11
12
呼吸系统
1、呼吸方式多样:幼体以鳃呼吸,成体肺和 、呼吸方式多样:幼体以鳃呼吸, 皮肤呼吸; 皮肤呼吸; 2、肺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口腔、吼气管室和 、肺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口腔、 肺。
13
14
泄殖系统
雄性泄殖系统: 雄性 肾脏、输尿管(输精、输尿——尿殖管)、 膀胱、精巢、输精管、脂肪体; 雌性泄殖系统: 雌性 肾脏、输尿管(只输尿)、膀胱、卵巢、 输卵管、子宫、脂肪体;
15
16
17
18
循环系统(心脏 循环系统 心脏) 心脏
包括心脏、动脉和静脉三部分,解剖时注意 不要将腹壁上的腹静脉剪断。 1.心脏 心脏:一心室,两心房;不完全双循环。 心脏 心包膜与围心腔:包围心脏的为心包膜,心 包膜与心脏之间的腔为围心腔 心房:是心脏前部左右两个薄壁的囊, 心室:壁厚,左右心房之间的后方; 静脉窦:左心房背面,一个三角形薄囊,是 19 三条大静脉汇合之处。
23
24
25
26
骨骼系统
头骨 中轴骨 脊柱 青蛙的骨骼系统 胸骨 附肢骨 带骨 肢骨 五趾型附肢! 五趾型附肢!
27
* 脊柱分化程度高: 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脊柱分化程度高: 颈椎、躯干椎、荐椎、 * 颈椎 枚、荐椎 枚 颈椎1枚 荐椎1枚 * 椎体类型:单凹型(前凹型、后凹型) 椎体类型:单凹型(前凹型、后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