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人教版书法《第二课 隶书源流与赏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法《隶源流与赏析》教案、教学设计

法《隶源流与赏析》教案、教学设计
5.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知识与技能:掌握隶书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基本特点和相关术语;学会观察、分析、欣赏和创作隶书作品。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创新,提高其书法技能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故事、实物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隶书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魅力,激发他们对隶书学习的兴趣。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授隶书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隶书的笔法和结构特点。
3.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7.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展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隶书作品,引发学生对隶书艺术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1)向学生展示一幅隶书作品,如《曹全碑》。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难点
1.知识与技能:隶书字体的笔法和结构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短时间内熟练掌握。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审美鉴赏和创作过程中,难以把握隶书的神韵和特点,容易陷入机械模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其高雅的生活情趣,需要长期的教学渗透和实践活动。
4.案例分析与讨论:精选隶书名作,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

高中美术湘美版书法(选修)《第二课 平凡者的创造 隶书》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书法(选修)《第二课 平凡者的创造 隶书》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书法(选修)《第二课平凡者的创造隶书》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隶书发展过程及隶书的风格特点,通过对教材上文字和图片的研究性学习,初步了解了解隶书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原因以及它在汉字与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审美特征。

2、能力目标:尝试了解隶书用笔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和结构规律,并能基本正确的运用到临摹书写中去,能较为准确地掌握隶书的笔画特征和结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艺术之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书法精神。

2学情分析
在前面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各种书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书法的一些知识和技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学中尽量多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多穿插一些文字故事,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到一起,使学生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书法鉴赏水
平和能力。

3新设计
1、为了使学生对隶书有深刻的了解,所以课件中展示给学生大量的隶书书法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水平和能力。

2、课件背景音乐全部选择古筝曲,舒缓而优美,为学生临摹练习创设一个美好的环境。

3、采用表格总结的方式把主要知识点呈现出来使书法风格具有更加强烈的对比性以及清晰的直观性。

4、根据需要把学生的作品制作到课件里欣赏,让学生充分发现对隶书的继承和发展。

5、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课件中安排了文章供学生欣赏并提出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

4重点难点。

高中美术人教版篆刻《第二课篆书与印章文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篆刻《第二课篆书与印章文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篆刻《第二课篆书与印章文字》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篆刻《第二课篆书与印章文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了解篆书的源流、主要流派风格、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及其作品。

2.使同学们了解印章文字和篆书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
1.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应该对传统的书法篆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高中生对较深知识的领悟和理解力都较强。

3.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成篆书,提高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1.大篆和小篆的概念
2.金文、钟鼎文、甲骨文、石鼓文的异同
3.缪篆的含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1.按常规组织学生教学
2.总结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新内容
活动2【讲授】讲解新课
一.大篆
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
二.小篆
秦李斯《泰山刻石》《琅琊刻石》
三.清代篆书
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

高中美术面试隶书教案

高中美术面试隶书教案

高中美术面试隶书教案教案名称:高中美术面试隶书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隶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隶书在中国书法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的隶书字体。

3. 培养学生对隶书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隶书的概念和特点a. 介绍隶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以及其在中国书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b. 分析隶书的特点,如笔画刚劲有力、结构严谨、线条流畅等。

2. 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a. 介绍隶书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点等,并演示正确的书写方法。

b. 解析隶书的基本结构,如字形的组成和构造规律,让学生理解隶书的整体结构。

3. 隶书的常见字体书写a. 选择一些常见的隶书字体,如《颜勤礼帖》、《张旭帖》等,进行字体分析和示范。

b. 引导学生根据示范,逐字逐句地书写隶书字体,并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

4. 隶书的欣赏与创作a. 展示一些优秀的隶书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b. 引导学生进行隶书的创作,可以是模仿已有的隶书作品,也可以是创作个人的隶书字体。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什么是隶书,以及隶书在中国书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b. 提出学习隶书的重要性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授隶书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a.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隶书的起源、发展历史和特点。

b.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隶书的特点,如笔画的形态、结构的规律等。

第三步:讲授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20分钟)a. 逐一介绍隶书的基本笔画,示范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b. 解析隶书的基本结构,让学生理解字形的组成和构造规律。

第四步:示范和指导学生书写隶书字体(30分钟)a. 选择一些常见的隶书字体,进行字体分析和示范。

b. 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书写隶书字体,并及时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

第五步:欣赏与创作隶书作品(30分钟)a. 展示一些优秀的隶书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高中美术隶书书法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隶书书法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隶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兴趣。

2. 掌握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隶书的书写技巧和审美特点。

教学难点:1. 隶书笔画的起笔、转笔和收笔技巧。

2. 隶书结构的平衡与美感。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展示隶书的历史、特点、作品等。

2. 教学用具:毛笔、毛边纸、墨、报纸等。

3. 学生用具:毛笔、毛边纸、墨、报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隶书的历史图片和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隶书的独特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隶书是什么吗?它在书法艺术中有什么地位?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隶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隶书的历史背景。

2. 介绍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如点、横、竖、撇、捺等。

三、示范与讲解1. 教师现场示范隶书的书写过程,讲解笔画的特点和书写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书写基本笔画。

四、学生练习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隶书的基本笔画。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隶书的基本笔画,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2.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教师点评。

二、隶书作品欣赏1. 教师展示隶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隶书的审美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幅隶书作品美在哪里?三、隶书结构练习1. 教师讲解隶书结构的平衡与美感,如字的重心、字与字之间的间距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书写隶书作品。

四、学生创作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隶书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书写问题。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隶书结构的平衡与美感。

高中书法鉴赏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书法鉴赏试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高中美术课程——书法鉴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同书体(如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等)的特点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 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

2. 不同书体的特点与风格。

教学难点:1. 对书法艺术审美价值的理解。

2. 如何进行书法作品的鉴赏。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不同书体的图片、书法作品视频等)。

2. 书法作品实物或图片。

3. 教学板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一幅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 引导学生思考书法艺术的特点,引出课题“书法鉴赏”。

二、新课讲授1. 介绍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书法的定义、历史、分类等。

2. 讲解不同书体的特点与风格,如:- 楷书:端庄、严谨、规整。

- 行书:流畅、自然、活泼。

- 隶书:古朴、厚重、凝练。

- 草书:奔放、狂野、自由。

3.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书体的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各书体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1. 选取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分析其艺术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笔法、章法、墨法等方面鉴赏书法作品。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进行简单的鉴赏分析。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幅书法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和分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吗?”2. 引导学生思考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书法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如书法艺术对人格修养、审美情趣的影响。

2. 分析书法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如汉魏碑刻的雄浑大气、唐宋书法的端庄秀丽等。

第二课 隶书源流与赏析-人教版书法教案

第二课 隶书源流与赏析-人教版书法教案

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人教版书法教案一、前言隶书是中国书法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艺术形式,是逐渐发展而来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本课将介绍隶书的源流与发展、技法和赏析,帮助学生掌握隶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于隶书的欣赏和认知水平。

二、教学目标1.了解隶书的源流和发展历程,掌握隶书的基本概念;2.掌握隶书的基本笔画技法,能写出简单的隶书字体;3.提高学生对隶书的认知和欣赏能力,能准确评价隶书作品的质量。

三、教学内容1. 隶书的源流和发展隶书是中国汉字书法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书写形式,起源于秦汉时期,在汉代逐渐流传开来,后经魏晋时期的一些书法家发展和创新,形成了隶书的独特风格。

隶书形势单薄、笔画硬朗,富有简洁俊秀的美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艺术形式。

2. 隶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隶书是一种精细、繁密、线条流畅的楷书。

隶书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笔画运用严谨,连笔流畅,融汇了篆、隶、草等书体的特点;2.字形严谨刚劲、秀美,以直、弯曲、挺拔和繁复起宝贵的设计和意境,尤其擅长于行楷、跑楷;3.书写要求工整、准确、稳重,文思泉涌,气度恢宏;4.以挺拔有力、结构精密、形状变化较小而以墨彩丰富多变的表现力而出名。

3. 隶书的基本笔画技法隶书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钩、折、提、描、结等,这些笔画构成了隶书的基本结构,是书写隶书字体的基本技能。

4. 隶书的赏析隶书的赏析要求从字形、结构、墨线、墨色等方面进行。

一篇好的隶书作品应该具有笔画严谨、布局紧凑、文风古雅、气韵生动的特点。

通过欣赏优秀的隶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书写技能。

四、教学步骤1. 教师讲授教师讲授隶书的源流与发展、基本概念与特点、基本笔画技法和赏析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隶书的基本知识。

2. 学生练字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字帖,练习基本笔画和写隶书字体,逐渐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

3. 评价欣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一些经典的隶书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隶书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第二课隶书

第二课隶书

二、汉代隶书的辉煌
★隶书在汉代被广泛应用并发展到极盛,到东汉已经发展到完全成熟 的阶段。 ★汉代统治者用隶书取代小篆作为标准字体,于是隶书开始摆脱手写 体的随意性,很快形成了规范统一的特征,同时书写方法中出现里一些装饰 性的用笔技巧,成熟的隶书已经完全没有了象形成分,是纯粹符号化的线条 结构。 ★留存到今天的汉隶作品有两大类:
一类简牍、帛书等墨迹。 简牍墨迹具有浓厚的自然书写意趣,在技 法上显得轻松率意。它对汉隶书写技巧反映得最细致真实,是研究汉字发展 演变和汉代书法艺术最重要的资料。最著名的有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简、 敦煌汉简等。 另一类是传世和出土的碑碣、摩崖等石刻文字。 石刻文字注重庄重严 谨,在体势上更显统一整齐。它是人们了解和研究汉代书法的主要依据,代 表《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西 狭颂》等。
最早出现在战国。因为它最初是在那些负责抄写大量公文、书 籍的下级官吏中产生和流行的,所以秦朝时便把它定名为“隶 书”。
2、隶书发展历程
战国时期 → 秦朝 → 汉代 → 魏晋时期 →
(出现) (推广) (极盛) (退出实用功能走向装饰 )
唐代中期 →
清代
(一度活跃很快沉寂) (复兴高峰)
注:隶书从开始萌芽到成熟定型大约经历了五百年左右的时 间,通过无数刀笔小吏和下层文化人的不断加工创造、美化 完善,才使它变为一种独立的字体。
三、隶书的复兴


唐代中期隶书曾一度活跃,出现了包括唐玄宗在内的一批隶 书名家,不过唐人的隶书受楷书影响,从点画到结构都显得 拘谨刻板,缺乏汉隶那种古朴雄浑的艺术效果,所以很快便 归于沉寂了。 清代 清代许多学者出于研究历史和古文字学的需要,开始 重视搜集和研究古代石刻文字资料,由此带动大批书法家把 兴趣转向古代碑刻,最终形成了继汉代以后又一个隶书书法 的高峰。代表人物: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人教版书法《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隶书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2.了解汉隶的成就及其类型,并熟悉汉碑隶书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

3.了解隶书书法在清代的复兴与繁荣,认识清代书法家在隶书方面的发展创新与代表人物及其风格。

4.激发学生对中国书法的热爱与传承。

2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掌握了一些基本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有一定的沟通能力,但对于书法,特别是隶书只有少数同学接触,大多数同学不了解,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很大。

3重点难点
重点:汉隶的艺术成就
难点:探究隶书从篆书演变形成的动因和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新设计
A.组织教学:按美术课教学常规进行.
B. 创设情境
出示由篆入隶的书法作品
学生观看,讨论
C.进入新课
一.隶书的产生
⑴出示隶书特征明显的图片
⑵出示隶书演变图表
⑶出示小篆和隶书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