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住宅设计开题报告1
新中式开题报告

新中式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背景下,中式风格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和追求。
中式风格以其独特的审美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也成为设计界的热门话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中式风格在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古板、缺乏现代感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中式风格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满足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和设计新中式风格,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及其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文化、美学和创意等方面的考量,我们希望能够提出一种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的新中式设计方案。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2.1 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传统中式风格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2.分析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寻找与中式风格相融合的可能性;3.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设计理念,提出新中式风格的设计原则和要点;4.设计案例研究: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实施,验证新中式风格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2 主要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1.文献调研:对传统中式风格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进行全面了解和梳理,分析其内涵和特点;2.实地调研:考察现有的中式风格设计案例,了解其优缺点,寻找创新和改进的可能性;3.访谈调研:与设计师、业主等相关人士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中式风格的认知和需求,收集实际案例和经验;4.设计实践: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探索新中式风格的应用和实用性,验证理论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如下:1.新中式设计理论框架:通过对传统中式风格和现代审美需求的研究,提出一套新中式设计的理论框架,包括设计原则、要点和方法等;2.新中式设计案例: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践,产生一批实用且具有创新性的新中式设计案例,展示新中式风格的魅力和实用性;3.学术论文: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总结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分享研究经验和心得。
中式室内设计开题报告

中式室内设计开题报告中式室内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中式室内设计作为一种独特的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展现了东方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探讨中式室内设计的起源、特点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二、中式室内设计的起源中式室内设计源于中国古代的建筑与装饰艺术,其历史可追溯至几千年前。
古代中国人注重和谐、平衡和自然,这些理念贯穿于中式室内设计的方方面面。
传统的中式室内设计以木材、石材和纸质材料为主要材料,注重细节和工艺的精湛,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三、中式室内设计的特点1. 自然与和谐中式室内设计强调自然与和谐的理念。
通过运用自然材料和色彩,以及融入自然元素,如水、山、花卉等,创造出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中式室内设计还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功能的合理性,追求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2. 简约与典雅中式室内设计注重简约与典雅的风格。
以木质家具、红木屏风、瓷器和中国画作为主要装饰元素,通过精致的手工艺和细腻的纹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中式室内设计也强调空间的通透和流动性,避免过多的装饰和拥挤的布局。
3. 文化与历史的融合中式室内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装饰风格,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表达。
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图案、色彩和符号,中式室内设计将古老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中式室内设计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中式室内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住宅、商业空间还是公共建筑,中式室内设计都能为人们创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
在住宅方面,中式室内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商业空间方面,中式室内设计可以为商家打造出独特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顾客。
而在公共建筑方面,中式室内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体验传统文化的场所。
五、结论中式室内设计作为一种独特的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空间体验。
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修}

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修}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住宅楼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的合理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设计一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美观舒适的住宅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选题旨在通过对住宅楼的设计,探索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多样化需求。
通过对建筑结构、空间布局、采光通风等方面的研究,力求为居民提供一个温馨、舒适、便捷的居住空间。
二、研究现状(一)国内现状近年来,国内住宅楼设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建筑风格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既有传统中式风格的延续,也有现代简约风格的流行。
在功能布局上,更加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满足不同家庭结构的需求。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住宅楼密度过高,导致采光通风不足;一些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二)国外现状国外在住宅楼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环保节能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降低建筑能耗;在社区规划上,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但由于国情和文化的差异,国外的设计经验在国内的应用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
三、设计目标与要求(一)功能目标1、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包括居住、休息、娱乐、学习等功能。
2、合理规划室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各个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流线顺畅。
(二)环境目标1、保证住宅楼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2、注重室外景观设计,打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三)安全目标1、设计符合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安全监控系统,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经济目标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设计方案(一)建筑结构1、考虑采用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空间灵活性。
2、根据建筑高度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基础形式。
【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开题报告(含提纲)2500字】

一、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
(一)设计原则
(二)空间布局运用
(三)中式材料运用
(四)装饰元素运用
(五)色彩运用
三、新中式别墅空间设计实践分析
(一)设计调研
(二)设计定位
(三)设计构思与展开
(四)设计效果及空间分析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人乔迅于2003出版的《魅惑的表面》这部著作里最早较为客观的分析了中国的居住精神,梳理了欧洲在各个时期出现的中国风的内容,并指出20世纪欧洲流行的中国风是欧洲人主观的中国印象,和中国实际精神甚少关联。在2004年奥利弗而.应培所著《中国风:东方艺术风格对西方艺术和装饰的影响》一书中以西方人的视角比较全面的讲到了中式风格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以上两位学者都是针对20世纪的中国热所做的关于中式风格整体的研究。在中式室内设计方面,英国顶尖设计师凯莉.赫本根据我国“天人合一”设计理念,她的作品运用自然的颜色运用在室内,使人感到非常和谐。东西文化的结合,使其作品出彩和出众。20世纪60年代,日本设计师矶崎新根据中国的桦卯结构特点,设计了他最著名的作品—空中城市,而当时正狂热的充斥着西方的设计思想,很少有人对矶崎新作品中所蕴含的建筑哲学感兴趣,这导致他成为著名的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上,加拿大著名设计师乔治.雅布设计的作品极富东方情调,他把中式元素运用到自己所设计的作品当中,使其作品体现气质与起色。
创新决定着一个民族前进的方向,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投影和积累,是它们的推进力,是支持一个民族心理活动的暗流,它的出现代表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也可以增强国人的归属感。所以,现代空间的装饰装修也需要在当代设计的大背景下发生一定的改变,在对传统中式风格理解与提炼的基础上,把现代装饰理念与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揉和,在当代以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创造出新形式的生活空间,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形式实现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新表现。
新中式风格开题报告

新中式风格开题报告新中式风格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家居装饰风格也在不断演变。
传统中式风格在一段时间内备受青睐,但随着人们对简约、现代的追求,新中式风格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探讨新中式风格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应用。
二、新中式风格的起源新中式风格是对传统中式风格的一种演变和创新。
它融合了传统中式的元素和现代设计的理念,旨在打造一种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家居装饰风格。
新中式风格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设计理念开始涌入国内。
这种文化碰撞激发了设计师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和创造。
三、新中式风格的特点1. 传统元素的运用:新中式风格在设计中充分借鉴了传统中式的元素,如雕花、纹样、屏风等,通过现代化的手法进行演绎和诠释,使得传统元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 简约而不失华丽:新中式风格强调简约、精致的设计风格,摒弃了传统中式过于繁琐的装饰。
它以简洁、大气的线条和色彩为主,注重空间的整体感和流畅性。
3.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新中式风格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倾向于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以营造自然、舒适的居住环境。
四、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应用1. 客厅装饰:新中式风格的客厅注重空间的开阔感和整体的和谐。
可以运用传统元素,如屏风、木雕等作为点缀,同时搭配现代家具和装饰品,打造出独具魅力的空间。
2. 卧室装饰:新中式风格的卧室强调舒适和温馨。
可以运用传统的纹样和色彩,如蓝白瓷器的图案,配以柔和的灯光和舒适的床品,营造出宁静而雅致的氛围。
3. 餐厅装饰:新中式风格的餐厅注重家庭聚餐的氛围和文化内涵。
可以运用传统的餐具和摆设,如青花瓷碗、紫砂壶等,搭配现代简约的家具,打造出既有传统味道又不失现代感的用餐空间。
五、结语新中式风格作为一种新兴的家居装饰风格,既传承了传统中式的文化底蕴,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新中式室内设计开题报告

新中式室内设计开题报告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开题报告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开题报告时间:2010-12-31来源:原创作者:开题报告之家点击:27 次下载电子文档一、论文(设计)题目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题目来源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中国风是我们应有的文化底蕴,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不要一尽得模仿,不要让邯郸学步的历史典故在我们今天的设计道路上重演。
我们不是不去吸取外来的文化,外来的文化我们是要去吸取以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借鉴和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是请记住了那不是让我们丢弃我们原有的风格。
设计是一种文化,它应该体现出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趋向,它是时代信息反馈的总和,同时他更应该反映出一种文化一种风格一种文化底蕴的内涵,中国一个历史文明的古国,我们自己的风格就是一种文化。
中国风吹向我们的是设计上的清新、审美上的清新、表达上的清新!它是集中国元素、理念创新、中国文化于一身的体现中国现时代特征的高水准设计风格。
什么是中国风格?在我们的理解,中国风格应该是一种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并适应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方向的企业和产品整体形象,而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时尚审美设计潮流,建立起适合创造和维护这种形象而进行设计的体制和环境,是塑造中国风格的关键。
有人认为,在现阶段建立不起中国风格。
虽然我们承认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中国风格不容易,但是我们更认为现在已到了我们开始建立起中国风格的时候了。
中国整体经济和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得到全球的注目,而在这个时候正是建立中国风格的大好时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挖掘的内容非常多,但遗憾的是,现在在市场看到的只是部分在设计中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闪现,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中国风格。
中国风格究竟应该怎样体现,我们并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我们想通过我们的连续报道和努力,呼吁跟多的人支持,并唤起更多的企业对工业设计的意识,集大家的智慧一起思索,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风格。
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

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对住宅楼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楼的品质和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设计一座符合现代人居需求的住宅楼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选择了住宅楼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旨在研究如何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功能性和实用性的住宅楼。
二、研究意义住宅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通过对住宅楼设计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在有限的场地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创造宜居的生活空间。
此外,通过设计研究,还可以探索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住宅楼设计的研究,实现以下目标:1. 设计出一座符合现代人居需求的住宅楼,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和舒适度要求。
2. 探索新的住宅楼设计理念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3. 创新建筑设计,打破传统的建筑形式,为城市增添新的景观。
四、设计思路1. 结合当地文化和环境特点,进行设计在设计住宅楼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文化和环境特点,确保设计与周围环境和风格相协调。
比如,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往往会融入一些传统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住宅楼是人们日常居住的场所,因此设计时要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要合理规划室内空间布局,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3. 注重建筑节能和环保在设计住宅楼时,要注重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可以采用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创新建筑设计在设计住宅楼时,可以尝试一些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构造方式,打破传统的建筑形式,为城市增添新的景观。
五、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查阅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住宅楼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

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1. 研究目的和背景住宅楼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其设计对于居民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住宅楼设计的相关因素和要求,提出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案,以实现住宅楼空间的最优化布局和功能的合理化配置。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等。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分析经典案例,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全面了解住宅楼设计的特点和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收集居民对于住宅楼设计的需求和反馈,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内容3.1 空间布局通过研究不同户型的住宅楼,分析优化空间布局方案。
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功能需求,以及安全和便利性等因素,探索创新的内部分隔和空间连接方式,使得每个空间都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其功能。
3.2 绿化设计住宅楼周边环境的绿化设计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将探索如何在住宅楼设计中合理安排绿化区域,提高居民的绿色环境比例以及绿色景观的质量。
3.3 采光和通风采光和通风是住宅楼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过对建筑外形、窗户设计、楼层设置等方面的研究,使得每个住宅单元都能得到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3.4 安全性设计住宅楼作为大型建筑群体,其安全性设计至关重要。
本研究将关注住宅楼的消防安全、地震安全、逃生通道等方面的设计要求,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和建筑构造方案,确保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 预期结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预计将获得以下结果:4.1 创新的住宅楼设计方案,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功能性。
4.2 绿化设计方案,为住宅楼周边环境增加更多的绿色元素。
4.3 有效的采光和通风设计方案,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4.4 安全性设计方案,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住宅楼设计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为住宅楼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和生活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传统园林在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search on Traditional Garde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Chinese Style House Environmental Design学院:园艺学院学科、专业:风景园林学研究方向:景观设计规划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通过开题论证日期:年月日开题论证委员会主席签名:开题论证委员会委员签名:一、选题目的及意义1、选题目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意义重大,但是通过相关的资料搜集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传统园林在新中式住宅园林环境设计中的相关研究不足,深度不够,缺乏案例分析,很难符合现代建筑发展需求,本文意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现代中式住宅景观。
结合现有的中式住宅景观案例,摒弃传统园林不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局限性因素,给现代中式住宅景观以借鉴作用,古为今用,打造科学舒适中式住宅景观。
同时,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更好的挖掘出传统园林设计的精髓,以更好的为新中式住宅园林的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2、选题意义(1)探索新型中式住宅区景观设计方法。
实例考察分析传统园林造园理念与手法,探究其对现代住宅景观的指导性、实践性、艺术性。
(2)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小区环境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空间, 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
(3)提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可以大大提升同行竞争力,形成消费热点有利房地产经济发展。
二、选题依据随着社会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创新,世界文化朝全球化方向发展,西方文化的介入是的人们一味追求异域风情,而对于中国传统古典园林艺术则渐渐忽视。
而传统园林艺术对中式住宅景观具有指导意义,虽然时代不断进步,但传统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天人合一、营造意境、小中见大等思想与传统造园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仍具有借鉴作用,而且在现代生活中继承发展为“新中式”风格。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于居住的基本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亦是如此,对于现代优秀中式住宅景观进行案例分析,可以探究传统园林与新中式景观的联系,为更好地改进现代住宅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一)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新中式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09年以后,属新兴领域,仍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目前为止,国内关于新中式景观以及传统园林建筑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中式景观的设计风格中式住宅景观是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发展,秉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有其独特的建筑和设计风格。
胡洋、刘红薇(2011)认为,新中式景观的设计核心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设计风格体现为“和”,也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王娇(2013)指出,新中式风格是一种把传统中式风格与现代的经典设计元素结合,同时在实用的基础上迎合现代审美的一种中式风格,尊重原有传统中式风格基础上的简化或者解构重组设计;解辉,付军(2014)认为,新中式风格在布局上讲究开合有序配合,主客、动静结合,同时沿袭传统园林中的自然形、多层次、多品种的植物配置模式,处处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2、传统文化对新中式景观的影响在传统文化对新中式景观的影响方面,王晓燕(2012)认为,新中式景观与传统的造园和建筑实践相一致,运用传统的虚实表现手法,使中式建筑在整体风格上充分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神韵与精髓;而徐晓鸥(2012)则指出,文脉是影响新中式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景观中的形态、色彩、材质等都应从文脉中提取;与此同时,李娟等人(2012)提出,新中式景观承载了对中国传统景观继承、创新的伟大使命,必须将传统景观的“神、形、意”在现代设计中完美展现,以实现文化自觉。
3、新中式景观在现代的应用郭恺(2012)以深圳万科第五园的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新华总是设计风格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张研(2012)则结合中国景观的设计现状分析了中国现代景观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此外,郭岚(2010)以中国传统住宅环境的解析为基础理论,来界定新中式传统居住空间景观,认为新中式居住区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结合点;而丁雅岚(2012)则以五个不同区域的新中式居住区为具体分析案例入手,归纳出新古典派、折中派以及抽象派三种新中式居住景观的设计风格,并对未来新中式景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4、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展望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得以壮大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建筑方面亦是如此,只有积极创新,开拓出自己的道路,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朱利军(2012)认为,现今,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完整的去探究中华民族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了解其造园手法,去粗取精,结合新技术和新材料,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园林景观;刘荣(2013)则在新中式古典主义风格居住区植物景观方面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一是要选择宁静、雅致的植物,二是种植方式要富有中国气息,三十要运用经典造园手法吧植物与其他景观邮寄结合。
(二)国外研究现状相对来说,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且国外的研究大都是集中在住宅景观设计等技术层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Juan Antonio Cortes 所著的<architectural topology—an inquiry into nature of contemporary space>中指出妹岛与在设计方案时用“最简单的与直接的方式”来组织基本空间关系,从而呈现出关于拓扑学(议题的基本组织形式:群集或分区(、集中或分散、紧凑或分裂、缝隙或封闭、室外或室内、限制与联系、连续与断裂。
)新中式建筑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若从类型上来说,可以借鉴拓扑学原理一二。
四、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1.2 选题目的及意义1.3 研究内容1.4 研究方法1.4.1 文献查阅法1.4.2 比较分析法1.4.3 举例分析法1.4.4 辩证批判法1.5 研究思路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2.1 概念界定1.2.1 中国传统园林1.2.2 新中式住宅园林景观概念2.2 中国园林的发展脉络2.2.1 中国古典园林2.2.2 中国近代园林2.2.3 中国现代园林2.3 中国园林发展现状分析2.3.1 当代中国园林的突破2.3.2当代中国园林的困境2.4 新中式住宅园林的产生与发展2.5 传统园林与新中式住宅园林结合必要性第三章新中式住宅园林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3.1 新中式住宅园林对中国传统园林精髓的传承3.1.1对传统园林哲学思想的传承3.1.2 对传统园林意境表达的传承3.1.3 造园手法3.1.4 对传统园林空间布局的传承3.2 新中式园林对传统园林的发展3.2.1 概念化再现——抽提与简化3.2.2 现代语言诠释再现——变形与重整第四章案例分析研究4.1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风格分析——以北京颐和园为例4.1.1 景观布局4.1.2 造园手法4.2 新中式住宅园林设计风格分析——以万科第五园为例4.2.1 万科第五园案例概况4.2.2 万科第五园布局4.2.3 传统园林要素运用4.2.4 第五园对现代中式住宅景观的启示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新中式园林设计未来展望5.1.1创作理念:以现代设计语言,延传统之神韵5.2.2创作立意:开拓思路,勇于创新5.1.3创作手法:原则性、适宜性、多样性5.2 结论与讨论5.2.1设计语言的单一化5.2.2内涵层次的表面化5.2.3功能性质的形式化参考文献致谢五、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法——查阅传统园林相关书籍、网络搜索关键词“传统园林”“现代中式住宅景观”“发展历程”的方法获取详细资料;2、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古典传统园林和现代中式住宅景观不同的发展过程,归纳出传统园林对新中式住宅园林设计理念的影响。
3、举例分析法——以深圳第五园为例,了解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住宅景观中的实际运用。
4、辩证批判法——用批判辩证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园林理念与手法在当代的局限性,总结出科学营造现代中式住宅景观方法。
(二)本文采用如下技术路线进行研究首先是理论研究部分:包括古典园林历程、特点及局限性研究;现代中式住宅景观概念、历程;二者结合必要性其次是案例分析部分:颐和园布局、手法分析;拙政园园林特点;第五园对古典园林要素的运用;最后得出结论:现代中式住宅景观设计方法六、预期结果本文拟通过对典型传统园林的分析,结合现代新中式住宅案例——深圳第五园,总结出现代新中式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从而对我国新中式住宅园林发展进行展望。
七、本研究创新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于深圳第五园的案例分析,对文中的提出的相关观点进行佐证,并从具体案例入手,得出指导以后新中式住宅景观建设的新方法。
八、从事本研究需要的工作条件1、从事本研究,需要传统园林相关书籍、资料以及相关技术理论的支撑;2、深圳第五园住宅景观的具体相关数据及图片,以便案例分析更加深入、更加有说服性。
九、研究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及拟解决办法1、关键难点:由于地域、人文、经济等差异性,从深圳第五园案例推广到整个新中式住宅的景观设计有一定的难度2、解决措施:大量阅读整理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培养自己的敏感度,深入分析案例十、参考文献[1]周晖晖,徐世超. 新中式景观研究现状分析[J]. 美与时代(上),2014,01:39-41.[2]解辉,付军. 新中式景观风格特征及应用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02:61-65[3]赖莉琼. 新中式风格建筑中传统符号的现代表达——兼谈《白地馆》的精神追求与传统符号表述[J]. 艺术科技,2014,04:12-13.[4]刘捷,杨柳青. 浅析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新中式风格[J]. 绿色科技,2012,03:58-61.[5]徐晓鸣. 当代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文脉影响[J]. 园林,2012,07:58-61.[6]王晓燕. 新中式建筑所体现的传统空间美学思想[J]. 城市问题,2012,10:21-24.[7]杨丽倚,李娟,许先升. 新中式景观对传统景观的传承[J]. 北方园艺,2012,01:113-116.[8]郭岚. 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9]张研,张轩. 新中式景观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2011,17:88-89.[10]丁雅岚.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论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D].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1]王娇. 新中式庭院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2]王颖. 新中式园林在现代城市的设计初探[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1:11-12.[13]林生贵. “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运用方法经验谈[J]. 城市建筑,2013,06:193.[14]纪繁芳. 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6,15:76-77.[15]雷小军.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论“新中式”室内设计[J]. 科技信息,2010,32:273.[16]林继华,陈琼琳,尹勇. 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探讨[J]. 山西建筑,2010,05:342-343.[17]刘娜,周磊. 谈中国现代城市住宅区中式园林的景观设计[J]. 美术大观,2014,10:124.[18]郑鑫. 新中式风格住宅建筑设计[J]. 价值工程,2011,13:98-99.[19]李丽莉,周建华. “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运用方法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2,15:8605-8608.[20]Juan Antonio Cortes. architectural topology—an inquiry into nature of contemporary space [M]. ELCroquis, 2008.[21]Zhongxin LI. 2015.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ing Elements in Modern Garden Desig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