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要求共46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范本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范本公共场所卫生治理档案单位名称:经营类不:建档须知一、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治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各类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建立本档案,并作为卫生行政部门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
二、档案应落实专人负责治理,分类记录,并做到有关内容及时、真实、完整,不漏项、缺项,无逻辑错误。
三、建档时,统一用炭素水笔填写,做到字迹工整,不得随意涂改,有时刻项目的,一律填写到日。
四、本档案按法定要求,至少储存两年。
五、未依法建立本档案的,区卫生行政部门将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治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四章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卫生治理部门及行业卫生治理机构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能部门1、主管部门:宝塔区卫计局2、执法机构:宝塔区卫生监督所二、本单位卫生安全责任人及专(兼)职卫生治理人员名单卫生治理人员(负责人)职责1、制订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教育打算和考核方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卫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学习和考核。
2、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负责提出将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的从业人员调离直截了当为顾客服务岗位的意见。
3、制定卫生治理制度、卫生责任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形进行督促检查。
对检查中发觉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禁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4、督促本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治理条例》,按时办理有关卫生证件、证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5、配合卫生执法人员对本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形。
负责建立本场所卫生治理档案。
6、参与保证卫生安全的其他治理工作。
单位(经营场所)简介单位,坐落于(路)街道,建筑总面积平方米(M2),栋楼,层/栋,客房间/层,层至层;餐厅包厢间/层,层至层;会议室个,平方米/个会议室,,层至层;歌厅(KT V包厢);公共浴室面积平方米(M2),包厢间;棋牌室面积平方米(M2),包厢间;消毒间间,消毒柜台;布草间间,回收布草间间;中央空调套,冷却塔位于,新风机房位于层,新风口位于层,周围为;空调挂机(柜机或吸顶式空调)台。
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公共场所,包括宾馆、饭店、旅店、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影剧院、游泳馆、公园、商场、书店、候诊室、候车室等。
第三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完整、安全的原则。
第二章档案内容第四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经营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卫生许可证号等。
2. 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卫生管理制度、卫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3. 卫生检查记录:包括卫生监督检查记录、日常检查记录、整改落实情况等。
4.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记录:包括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报告、健康证明、培训证明等。
5. 卫生设施设备维护记录:包括卫生设施设备使用、维护、更换等情况。
6. 卫生用品采购、使用、报废记录:包括采购凭证、使用记录、报废记录等。
7. 消毒、杀虫、灭鼠记录:包括消毒、杀虫、灭鼠计划、实施情况、效果评估等。
8. 卫生知识培训记录: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效果评估等。
9. 卫生事故处理记录: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整改措施等。
10. 其他相关资料:包括上级部门下达的卫生工作文件、通知、通报等。
第三章档案管理第五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有效。
第六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分为一级档案、二级档案、三级档案。
1. 一级档案:包括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记录等。
2. 二级档案:包括卫生检查记录、卫生设施设备维护记录、消毒、杀虫、灭鼠记录等。
3. 三级档案:包括卫生用品采购、使用、报废记录、卫生知识培训记录、卫生事故处理记录等。
第七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 收集: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按照档案内容要求,及时收集相关资料。
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公共场所,包括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影剧院、录像厅、游艺厅、舞厅、音乐厅、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商场(店)、书店、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等。
第三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要内容,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卫生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第二章档案内容第四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及变更记录;(二)公共场所卫生设施配置及维护记录;(三)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报告;(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记录;(五)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记录;(六)公共场所卫生自查及整改记录;(七)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部门监督检查记录;(八)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置记录;(九)其他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相关的资料。
第三章档案管理职责第五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由经营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六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熟悉公共场所卫生法律法规及政策;(二)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保密意识;(三)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
第四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及时性:收集档案资料应与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同步;(二)完整性:收集档案资料应全面、完整,不得遗漏;(三)准确性:收集档案资料应真实、准确,不得篡改。
第八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分类整理:按照档案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条理性;(二)编目归档:对整理好的档案进行编目,编制目录,确保档案的查找方便;(三)装订保管:对装订好的档案进行妥善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范本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范本一、前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制定本文档,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进行详细规范和要求。
二、管理目标1.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减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流程,提供标准化的管理指导;3.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持续改进管理水平。
三、管理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商场、餐饮场所、医疗机构、公共交通工具等。
四、管理要求1. 卫生设施1.公共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和设备,包括洗手间、垃圾桶、清洁用具等;2.卫生设施应定期维护、清洁,并保持良好状态。
2. 环境卫生1.公共场所应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无异味、无污染;2.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和清洁,保持空气清新。
3. 食品安全1.餐饮场所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新鲜、无污染;2.食品加工、存储和销售过程中,应遵守相关食品安全法规,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测。
4. 废物处理1.公共场所应建立健全的废物分类和处理制度,保证废物安全清理处置;2.废物应妥善分类、定期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管理措施1.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流程和要求;2.设立卫生管理专岗,负责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3.加强员工卫生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管理水平;4.定期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六、管理效果评估1.定期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废物处理等;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措施,持续改进管理水平。
七、附件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考核表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检查记录表以上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范本,各公共场所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针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范本,以下是两个特殊应用场合及对应的增加条款、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详细说明:特殊场合1:医疗机构增加条款:•卫生设施:医疗机构应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专用医疗设备、器械,并进行定期维护、检修;•感染控制: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等。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单位名称:公共场所卫生档案资料目录1、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正本须悬挂于大堂醒目位置)2、场所平面图,标明各卫生设施位置(消毒间、工作间、更衣室等)。
3、单位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4、员工名单,健康证办理情况及禁忌症调离资料。
5、卫生知识培训相关资料(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加人员及考卷)。
6、场所各部门、相关岗位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区域保洁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区域、频次、要求,空调出风口滤网每周至少清理一次)。
●杯具洗消间卫生管理制度。
●布草清洗间卫生管理制度(布草送交专业洗涤公司清洗的必须提供有效的布草外洗合同)。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场所卫生设施(消毒柜、空调、冰柜、制冰机)日常保养及定期维护制度。
7、日常卫生工作操作程序:●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操作程序。
●洗消间杯具清洗消毒操作程序。
●布草去污、清洗消毒操作程序。
8、场所内消毒记录。
(客用品以往消毒记录应充实在档案中)。
9、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
10、化妆品及相关产品索证制度。
11、单位每周卫生检查记录,奖惩登记情况。
12、卫生许可证年度审验的相关资料(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单、现场监测结果评价单)。
13、单位对卫生监督部门检查中指出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情况及报告。
14、卫生监督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日常监督制作的执法文书、行政处罚文书。
《卫生许可证》复印件粘贴处场所布局图、平面图(标明消毒间、工作间位置)卫生管理机构图职责(卫生管理部门的成员或卫生管理员)1、制订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和考核办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卫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学习和考核。
2、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负责提出将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的从业人员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的意见。
3、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责任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公共场所单位卫生管理档案

泰兴市公共场所单位卫生管理档案(年度)单位名称:泰兴市顶尖发艺中心泰兴市卫生监督所编制填写说明1、本档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所有从事公共场所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
2、公共场所包括:(一)宾馆、饭馆(营业面积在100m2以上且安装有空调设施的就餐场所)、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二)公共浴室(含足浴)、理发店、美容店;(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六)商场(店)、书店【营业面积在300m2以上的各类百货大楼、超市、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场(商店)、书城、书吧、书店等】;(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3、本档案主要用于记载公共场所单位(个人)的基本情况、组织网络、管理制度、工作计划、总结和开展各项卫生工作及活动的基本情况,原始资料应另行规范整理。
4、、填写台帐时应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字迹工整、清楚。
5、本档案一年一本,由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负责填写并妥善保管,以备检查、总结。
档案保存期限至少两年。
目录1、基本情况··12、公共场所经营者承诺书··()3、卫生许可证复印件··()4、管理组织··()(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组织网络图··()(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机构··()(3)卫生包干区及责任部门(人)·()5、管理制度··()(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2)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3)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4)公共场所消毒指南··()(5)公共场所杯具清洗消毒卫生操作规程··()(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管理制度··()(7)旅店业卫生管理制度··()(8)公共浴室卫生管理制度··()(9)文化娱乐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0)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1)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12)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一三)卫生检查制度··()(14)奖惩制度··()6、岗位责任制··()(1)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岗位卫生职责··()(2)分管负责人岗位卫生职责··()(3)卫生管理员岗位卫生职责··()(4)部厅负责人(班组长)岗位卫生职责··()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8、经营场所布局示意图··()9、卫生设施一览表··()10、从业人员培训和体检登记表··()11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必答题·()12、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报告··()一三、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情况··()14、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登记··()一五、公共场所清洗消毒记录登记表··()16、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记录登记表··()17、床上用品更换记录··()一八、公共场所卫生设施检查、维护、保养情况··()19、卫生工作会议(培训)记录··()20、卫生检查活动记录··()21、奖惩记录··()22、投诉处理记录··()23、卫生监督部门检查记录··()23、年度卫生管理工作计划··()24、年度卫生管理工作总结··()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泰兴市顶尖发艺中心地址:泰兴国庆东路34-6 经济类型:个体开业时间:2009 年4 月一五日单位x0523-8761一八08 邮编:225400传真:0523-8761一八08 电子x14109344xqqx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钱进身份证号:分管负责人:吕思远x:一八605235565卫生管理员:吕思远x:一八605235565经营总面积:98 m2其中:营业场所:80 m2辅助用房:一八m2职工总数:7 人从业人员数: 6 人持健康培训证明数:6 人经营公共场所项目:理发卫生许可证号:2009321283-004079许可日期:2009 年4 月一五日许可证复核日期:2011年本年度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等级评定级别:C级卫生许可证在经营场所公示位置:吧台后卫生检测结果在经营场所公示位置:卫生信誉度等级在经营场所公示位置: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卫生管理员参加卫生知识培训情况:公共场所经营者承诺书本单位(单位或业主名称)泰兴市顶尖发艺中心是公共场所经营者。
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保障公众健康,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三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档案管理。
(二)全面系统:全面收集、整理、保管各类公共场所卫生档案。
(三)真实准确: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安全保密:加强档案安全保护,防止档案遗失、损毁和泄密。
第二章档案内容第四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备案证明等法律文书。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
(三)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报告、卫生评价报告等。
(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报告、卫生知识培训记录等。
(五)公共场所卫生设施、设备、用品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记录。
(六)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记录、整改落实情况等。
(七)公共场所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记录。
第三章档案管理职责第五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由以下部门负责:(一)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的监督、检查、指导。
(二)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三)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的归档、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
第四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的收集应做到全面、及时、准确。
(一)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备案证明等法律文书,应在取得后及时归档。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应在制定或修改后及时归档。
(三)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报告、卫生评价报告等,应在取得后及时归档。
(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报告、卫生知识培训记录等,应在办理后及时归档。
(五)公共场所卫生设施、设备、用品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记录,应在办理后及时归档。
(六)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记录、整改落实情况等,应在办理后及时归档。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单位名称:公共场所卫生档案资料目录1、卫生许可证复印件;正本须悬挂于大堂醒目位置2、场所平面图,标明各卫生设施位置消毒间、工作间、更衣室等;3、单位卫生管理组织机构;4、员工名单,健康证办理情况及禁忌症调离资料;5、卫生知识培训相关资料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加人员及考卷;6、场所各部门、相关岗位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卫生区域保洁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区域、频次、要求,空调出风口滤网每周至少清理一次;杯具洗消间卫生管理制度;布草清洗间卫生管理制度布草送交专业洗涤公司清洗的必须提供有效的布草外洗合同;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场所卫生设施消毒柜、空调、冰柜、制冰机日常保养及定期维护制度;7、日常卫生工作操作程序: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操作程序;洗消间杯具清洗消毒操作程序;布草去污、清洗消毒操作程序;8、场所内消毒记录;客用品以往消毒记录应充实在档案中;9、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10、化妆品及相关产品索证制度;11、单位每周卫生检查记录,奖惩登记情况;12、卫生许可证年度审验的相关资料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单、现场监测结果评价单;13、单位对卫生监督部门检查中指出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情况及报告;14、卫生监督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日常监督制作的执法文书、行政处罚文书;卫生许可证复印件粘贴处场所布局图、平面图标明消毒间、工作间位置卫生管理机构图职责卫生管理部门的成员或卫生管理员1、制订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和考核办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卫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学习和考核;2、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负责提出将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的从业人员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的意见;3、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责任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4、督促本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时办理有关卫生证件、证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5、配合卫生执法人员对本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负责建立本场所卫生管理档案;6、参与保证卫生安全的其他管理工作;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二、新参加公共场所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患者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治愈后方可恢复从事原工作;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情况必须全程监护,了解病情状况;五、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通报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基本情况;六、建立健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档案;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单位对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做到专人负责,统筹管理;从业人员调离记录要点:调离时间、人物、疾病、从事何种岗位、调回时间、经办人等要素要点:一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一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三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培训考核记录要点:培训时间、地点、主讲人、培训内容,参加人数;应有签到表、照片、讲义、试卷等材料;保洁区域、频次、要求,空调出风口滤网每周至少清理一次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要点: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使用化学消毒的场所应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比例配制消毒液,并有相应量具;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各类公共用品用具更换、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可参考推荐的住宿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要点:一设备的使用要坚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实行维修和保养相结合的原则;二要有专人负责设备、设施的管理、保养和维修工作,定期检查本部门设备、设施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领导;三保持设施设备的卫生清洁,设施设备使用、保养、维修、更换,应做好详实的记录;商场、超市卫生管理制度1、持有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按时复核;2、每日进行湿式卫生清扫,保持内部环境整洁,室内无积尘,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3、建立卫生管理网络,建全卫生管理制度,有卫生负责人;4、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持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证件集中保管;5、场所内通风良好,有机械通风设施,空调滤网和电扇叶片定期清扫,保持清洁无尘6、场所内禁止吸烟;有禁烟管理标志和禁烟管理措施;7、出售食品、化妆品、药品的柜台应分设在清洁的地方,农药、油漆等有害商品应有单独售货室;8、厕所及时清扫保洁,做到无积污、无异味;采用水冲式蹲式便器,有良好通风洗衣房间卫生管理制度一场所宜设专用洗衣房或采用社会化洗涤服务;洗衣房间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待洗棉织品入口及洁净棉织品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通道;二洗衣房应依次分设棉织品分拣区、清洗干燥区、整烫折叠区、存放区、发放区;棉织品分拣、清洗、干燥、修补、熨平、分类、暂存、发放等工序应做到洁污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三公共用品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作好物品送洗与接收记录,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记录;理发、美容店卫生制度一、理发店、美容店的环境应整洁、明亮、舒适;随时清扫地面废弃物,并有专门容器存放;二、有健全的卫生制度,店内应有消毒设施或消毒间;三、工作人员操作时应穿清洁干净的工作服,洁面时要戴口罩;四、理发用大小围布要经常清洗更换,脸巾应清洁,每位顾客用后应清洗消毒;五、美容工具、理发工具、胡刷用后应消毒;理发工具应采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清洗消毒后的工具应分类存放;六、对患有头癣等皮肤传染病的顾客要有专用的理发工具,并有明显标志,用后及时消毒,并单独存放;七、美容店工作人员在美容前双手必须清洗消毒,工作时要戴口罩;八、美容用唇膏、唇笔等应做到一次性使用;一般美容店不得做创伤性美容术;九、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公共浴室卫生制度一、门面整洁美观,室内定期粉刷油饰,墙壁、地面、灯具清洁无尘,玻璃明净,浴室应设有更衣室、浴室、厕所和消毒间等;更衣室包括兼作休息室必须有保暖、换气设备,地面要防渗、防滑;二、浴室应设气窗,保存良好通风;目前尚不能取消的池浴,在池浴间应设置淋浴喷头,浴池每晚要彻底清洗,经过消毒后再换水;新建、改建、扩建的浴室内不得设池浴;三、盆浴间应设淋浴喷头,顾客用毕的浴盆应清洗消毒;四、理发用大小围布要经常清洗更换,脸巾应清洁,每位顾客用后应清洗消毒;五、公用茶具应做到一客一洗一消毒,拖鞋和修脚工具每客用后应消毒;六、浴室内及其卫生间应及时清扫、消毒,做到无积水,无异味;七、禁止患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的顾客进入浴室就浴;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持有效卫生许可证营业,亮证经营,按时复核;2、建立卫生管理网络和卫生管理档案,有卫生负责人;3、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培训考核合格上岗,能掌握基本卫生知识;4、禁止出租游泳衣裤;5、淋浴、强制式脚浸池、通风换气等卫生设施能正常使用,池水净化消毒,每2小时自测一次余氯,水质符合卫生标准;6、禁止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游泳,有明显标志;7、厕所清洁,无异味,无积污;8、内部布局和入场流程合理,设置更衣室,淋浴室,厕所等功能间;9、池壁及池底为浅色,表面光洁不渗水,池边走道防滑,走道边缘有排水沟;10、进水口设在浅水一端,排水口设在池底最深处,排水口径应大于进水口4倍,并安装隔栅;11、通往游泳走道中间设强制式浸脚池,长度不少于2米,宽度与走道同宽,深度达到20厘米;12、有池水循环净化消毒设施器材,室内游泳有机械通风设施和人工照明设施;13、厕所采用水冲式蹲式便器,有通风设施;文化娱乐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周围环境整洁,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2.通风良好无异味,新风口过滤网每半个月清洗一次,室内风口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3.每天清洁走廊、楼梯,平时见脏即予以清洁,做到天花板无蛛网、挂尘,地面无纸屑、无垃圾;4.娱乐场所内每天清洁,保持整洁、卫生,无蚊蝇,无蟑螂,天花板无蛛网、挂尘;窗台、灯具、台凳无积尘;地面无纸屑、垃圾;5.座位套清洁无污迹,每周一换一清洗消毒,平时见脏即换;6.茶具做到一客一消毒;7.公共卫生间每天清洁、消毒,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 8.个人卫生良好,工作服整洁,做到“四勤”:勤洗手,勤修剪指甲,勤换工作服,勤洗澡;每年健康检查一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1.餐厅、厨房内外环境整洁,沟渠通畅,无蚊蝇等昆虫滋生地,地面无食物残渣,墙壁、墙群、天花板清洁无脱落,排烟排气设施无油垢沉积;2.餐桌椅整洁,台布无积污、无油渍,地面清洁,玻璃光亮,有公共痰盂和洗手设施;3.餐厅废弃物盛放容器必须密闭,外观清洁,密闭容器能盛装一个餐次的垃圾,并做到及时清理;4.餐厅要每天清扫两次,每周大扫除一次,达到无蝇、无蜘蛛、无蟑螂、无老鼠等活动;5.上菜时服务员要检查食品卫生质量,不销售腐败、变质、变味、生虫、不洁食品,服务员的手不能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倒酒水、加菜加汤时用具不能直接接触顾客用过的餐饮具;6.餐饮具存放在餐厅工作台的保洁柜里;当餐使用的餐饮具开餐前半小时摆台,摆放时服务员手不能接触盛食品的部位;回收的餐饮具立即送到洗消间,不能停留在餐厅;7.点心、熟食必须在防尘玻璃柜内销售,使用清洁、消毒的售货工具;8.供顾客用的小菜、调味品在备餐间上碟后应存放在柜内,不能露空存放;9.客用餐巾必须洁净,消毒后供顾客使用,餐巾不能同时收发;无条件消毒餐巾的企业可使用一次性纸巾;10.餐厅内应设洗手消毒设备,并能正常使用;11.卫生间必须有专人管理,粪坑或便曹可自动冲洗,有流动水的洗手设备,间内外不得有异味;12.有空调设施的餐厅其空调系统必须符合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有关卫生要求;宾馆、旅店卫生管理制度1、申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按时复核;2、保持内部环境整洁,室内无积尘,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3、建立卫生管理网络和卫生管理档案,有卫生负责人;4、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持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证件集中保管;5、设置公共用具清洗消毒间,配置清洗消毒设施,消毒间做到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污染物品和清洁物品分开存放,标识明显,消毒间内不存放个人物品和与消毒无关物品;6、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实行一客一换,长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换;7、公用茶具每日清洗消毒;茶具表面保持光洁、无污垢、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8、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座便器每日清洗消毒,清扫工具分开,做到无交叉污染;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配备标识明显的脸盆和脚盆;脸盆、脚盆和拖鞋做到一客一换,用后及时清洗和消毒;9、公共卫生间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并保持无积水、无蝇蛆、无异味;10、有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经常检查设施使用情况;11、对旅客废弃的衣物进行登记,统一销毁;12、做好饮用水卫生管理,店内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蓄水池有卫生防护措施,蓄水池容器内的涂料符合输水管材卫生要求,做到定期清洗消毒;13、加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设施保持正常使用,空调器滤网和电扇叶片定期清洗保洁;杯具消毒间工作程序工作程序: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等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2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3化学消毒:用量杯将“84”消毒液和水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在消毒桶内配好,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桶内,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冲洗干净;4物理消毒推荐: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30分钟后将茶杯取出;5取出已消毒好的茶杯、口杯放到保洁柜内备用;6在消毒记录上做好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消毒员姓名;消毒记录要点:时间、用品名称、数量、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责任人;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要点:时间、地点、设备名称、设备状况、何种措施、经办人;要点:时间、物品名称、数量、双方签字、回收时间、数量;要点:一住宿场所应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二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责任报告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三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范围: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2.饮用水遭受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3.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剂、杀虫剂等中毒;四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要点: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二定期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三当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②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③因使用化妆品所致的毁容、脱发及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02中毒、红眼病指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四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六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撰写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后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应急处理的责任人;二不同送风区域隔离控制措施、最大新风量或全新风运行方案、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等;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停用后应采取的其他通风与调温措施;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名单略化妆品等相关产品索证材料客用化妆品厂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复印件;消毒产品应提供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自查记录参照住宿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表进行自查,也可设计自查记录表;检查服务过程卫生状况并记录,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要点:时间、事件、人物、奖惩措施等要素齐全,记录完整;卫生许可材料、年度审验的相关资料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单、现场监测结果评价单、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会议通知、文件等相关材料;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包括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住宿业卫生规范、旅店业卫生标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