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的哲学6

合集下载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框架图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框架图

第九章 走向未来的设计
一 大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
第一节 未来的社会与设计的未来性 二 设计的未来性
三 为人的设计:创造完美的人性化世界
第二节 生态设计
一 设计发展的生态学方向 二 从生态到心态的设计(高技术与高情感的设计)
一 非物质设计
第三节 非物质设计与信息设计 二 信息设计
三 为感觉的设计
第四节 艺术化的生活与设计的艺术化
一 艺术化的生活 二 艺术化:设计发展的最终方向
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一 “设计”的概念 二 设计的意义
一 分类
二 室内与环境设计
第二节 设计的范畴 三 产品设计
四 平面设计(装潢设计)
五 广告设计
一 概述
二 平面设计(装潢设计)
第三节 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的简要分析 三 产品设计(工业设计)
四 环境艺术设计
五 染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设计与文化
一 人与文化 二 造物的文化
一 艺术设计与生活方式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设计 二 生活方式的转型
三 设计与消费
第三节 文化与传统
一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二 设计与传统
第八章 设计师与设计
一 “能主之人”
第一节 设计与设计师 二 走向职业化
三 设计师是创造者、战略家
第二节 设计思维
一 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二 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三 作为知识创新体系一部分的艺术设计
第三节 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
一 艺术设计的新空间 二 走向未来的整合
第五章 设计方法、程序与管理
一 概论
第一节 设计方法学 二 功能论方法

设计概论复习点整理

设计概论复习点整理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1.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规划.2.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的还有(意匠)一词,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3.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4.设计师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

设计师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5.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设计学科,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6.平面设计来自英文”Graphic Design”一词,1922年美国设计师(德维金斯)在讲述自己的书籍装贞设计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词。

这是设计一词最先使用。

7.平面设计,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二维的设计,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

8.“装潢”原指古代书画卷轴的(“装裱”)。

9.染织设计包括了(印染)和(织造)两部分10.20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籍装祯、商品包装、广告等设计取得好的业绩、(美术家同时也是设计家)的现象是当时一大特色。

11.中国建筑师以自强的民族性格设计出一批富有民族传统优秀建筑和室内设计作品,如(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堂)、(中山藏经楼)等建筑。

10.(贝律铭)设计北京香山饭店。

11.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花布设计)是主体。

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历史2.(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以(陶器的产生)为标志,人类亦结束了上百万年的狩猎生活而开始农耕和定居。

3.(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中国现今发现较早的彩陶距今约(6000年)。

4.中国现今发现最早的陶器距今约(一万年)5.(东汉时代)在中国浙江余姚、上虞、慈溪等地成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瓷器——(青瓷)。

最早(创烧)成功的是(青瓷)。

(完整版)艺术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完整版)艺术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艺术设计概论设计学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社会科学特征的综合性学科设计文化中的技术,从古至今,大致可以分为手工艺、大工业化机器和计算机。

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构思、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①计划、构思的形成;②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③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设计的一般程序总的来说,分为五个阶段。

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定案阶段,审核阶段,管理阶段。

依据美术学的划分方法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所谓现代设计理论,其实包括范围很广阔,主要包括了现代建筑理论、工业产品设计理论、平面设计史论、时装设计理论、广告设计理论、新媒体设计理论等等。

而在每一个范畴中,又有派生出理论分支,比如建筑理论中,又有室内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等的理论分科,体系庞大。

广告设计的五要素包括: __文字、图形、色彩、语言、影像。

美学是研究美和艺术最抽象最根本问题的东西。

美是什么就是美学的基本问题。

古代西方经典美学认为美是_ 客观的。

美学之父-----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认为美是__感性认识的完善。

康德把美学的出发点放在了审美和美感上,把美学的基本问题从“美是什么”变成了审美是什么,认为美是无利害而生愉快。

黑格尔认为艺术和审美是欣赏不是思考,人们欣赏的表面上看是一个“外在事物”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实现。

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有___ 文字___、标志和图形图像__。

“设”即设想,“计”即计划。

狭义的讲设计是以成品为目的,具有功能性、艺术性、相应的科学技术含量和确定的经济意义的设计,是围绕某一目的,拟定计划与方案,并以符合审美要求的某种符号(语言、文字、图样及模型等)表达的创造性活动。

“陶瓷”包括陶和瓷。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中国陶瓷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

艺术概论-设计艺术

艺术概论-设计艺术

艺术概论Introduction to Art第六章 设 计 艺 术第一节 设计艺术概述一、设计与设计艺术的含义和类别所谓设计,指的是人们从事某一工作或生产某一产品时,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制定的方法、方案、图样等。

就是设想、运筹、计划、安排、预期,是围绕目标对某一问题的求解和决策,是为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选择出的理想的、满意的预案,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预先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所谓设计艺术,或称艺术设计,简称设计,指的是从审美(艺术)的角度去从事设计,是美术与科学、技术、审美、造型、色彩、设计融合在一起的一门艺术。

它进行的是一种综合的设计。

设计艺术历来被视为技术美学亦即实用美学的核心,其基本含义可概括为以下四点:设计艺术是新型的工业技术手段;设计艺术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特殊形式;设计艺术是人们用工业技术手段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对象世界;设计艺术是一种创造性审美实践活动。

设计艺术的分类,通常有两种分类法:一种是细分为产品设计、装潢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服饰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另一种则是将它作为技术美学的范畴,一般分为产品设计、视觉设计和环境设计三大领域。

二、设计艺术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一)形态点、线、面、体是设计艺术最基本的形式语言。

点、线、面、体的变化能产生无穷的视觉效果。

1.点点在几何学上被界定为没有长、宽、厚,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

点是具有微小的形状和面积的构成要素。

2.线按照几何学中的定义,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只有位置和长度,而没有宽度和厚度。

线的变化非常丰富,从线的形态出发,我们可以把线分为这样一些类别:几何直线、几何曲线、用圆规表现不出来的自由曲线和极具人情味的徒手曲线。

把线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更加丰富的效果。

比如两段不同方向的几何直线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折线;把同一形状的线进行重复排列,可以出现比单纯的同一颜色的面更为强烈的效果。

如IBM的标志(见图6-1),比起实心的字母,这种由线构成的字母更能引起受众的注意。

设计学考研参考书目

设计学考研参考书目

设计学考研参考书目
设计学考研参考书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概论类:
-《设计学导论》(姚书昆著)
-《设计方法论》(钟志华著)
-《设计思维的本质》(索瑞·布朗著)
2. 设计哲学与学科理论类:
-《设计的创造性》(里恩·本杰明著)
-《设计哲学》(丹尼尔·S·韦德尔著)
-《设计概论》(卡尔·塞奈姆著)
3. 工程设计类:
-《产品设计与开发管理》(刘敏军著)
-《工业设计基础》(杨富国著)
-《创新工程设计》(姜守文著)
4. 形态与艺术设计类:
-《装饰美学》(申茂著)
-《设计理论解析》(刘宏著)
-《工艺美术设计原理与方法论》(夏德明编著)
5. 设计心理与用户体验类:
-《设计人类学》(古贝尔斯·斯沃汉森著)
-《设计者思考》(布赖恩·劳布著)
-《用户体验要素》(李翔著)
以上推荐的参考书目可以作为设计学考研的参考,都涵盖了设计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

当然,具体选择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进行衡量。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1.1 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艺术”的范畴和内涵
导论
范畴:3)艺术的符号学说
英国史学家、哲学家柯林伍德:”艺术即想像“,”艺术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情感的表现”。 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 · 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 恩斯特· 卡西尔将艺术定义为一种 符号。《符号形式的哲学》 苏珊· 朗格:“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在艺术中,形式之所以被抽象, 仅仅是为了显而易见,形式之所以摆脱其通常的功用——充当符号,以表达人类的 情感”。《情感与形式》
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 阿奎那的定义“理性的正当秩序”,出现了“自由艺术”,分 包括:文法、修辞学、辩证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和天文学。史考特 则认为艺术是”一种正确观念的产物“以及”一种建立在真实原则之上的制作能力“。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古老含义也被重新恢复,艺术家等同于工匠 。
达· 芬奇曾经设计过飞行器和自行车。米开朗基罗也设计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
1.1 艺术设计的概念
导论
一、“艺术”的范畴和内涵 词源: “艺术”(Art)一词源于拉丁语“Ars”。是指一种技艺或者技能。
范畴:1)”技艺”时期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艺术只是指一种”技能“或者“手工操作技巧”;
、 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约公35—95) 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 的艺术分类:“理论的艺术”、“行动的艺术”和“产品的艺术”。
、 日本《意匠法》第二条:“根据法律,所谓意匠是指物品的形状、模样或色彩,或者是这
些的结合,通过视觉使之产生美感。”
图案容易给人平面感,具体、形象、实际,容易使人联想到具体器皿上的纹样装饰;意匠 虽给人以细微的立体感,与其说是针对功能,不如说仍以装饰为主。

设计艺术学概论

设计艺术学概论

设计艺术学概论1 设计起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从哲学角度讲,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类所具有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2 对设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国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与古罗马老普林尼的《博物志》。

3 设计学的基本体系:①设计哲理。

②设计技能研究。

③设计过程研究。

④设计任务研究。

⑤设计方法研究。

⑥其他专题。

4 美术与工艺设计区别:一般情况下工艺设计与美术是相对应的,它们的最大不同点在于:美术是为了欣赏而创作的作品,而工艺设计则是为了实用的作品。

前者是“看”的艺术,后者则是“用”的艺术。

5 1998年教育部将高等美术教育原有的“工艺美术”定名为“艺术设计”之后,艺术设计学才从种学科美术学中独立出来,正式作为艺术学一级学科下属与美术学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

设计艺术学在中国诞生。

6 设计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①从学科规范的角度确定研究范围。

②从学科建立的框架体系中确立研究范围:A设计艺术内部系统特质研究。

B设计艺术的外部系统研究。

7 在工业革命前,并不存在设计师这一社会角色。

设计的手工艺时期,技术与艺术是紧密联系的,二者都由工匠来承担。

16世纪的欧洲,由于商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设计与制造分离,出现了设计师协会。

8 工艺美术在我国的产生:较早使用工艺美术或美术工艺一词的是蔡元培,1920年在《美术的起源》中提到。

同时期的俞剑华在其著作《图案学》中提到。

9 设计艺术学研究现状:设计艺术理论的知识系统包括基本理论、应用理论和交叉学科三大版块。

10 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方法:①设计艺术学的整体研究。

②设计艺术学的分类研究。

③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宗白华先生在他的《中国美术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指出“实践先于理论”的观点。

11 工艺美术自身本质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四个发展阶段:①童年时期—以彩陶为代表所表现出来的“天之道”。

②古典时期—以商周青铜礼器为代表所体现的“生命之道”。

③人文前期—战国秦汉工艺设计“重返生活”的“人之道”。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______”的意思,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意的还有“______”一词●从设计的需要出发,即从“______ ______ ______”的基本原则出发,一造物的______或______的实现为基点,运用______和______的条件,达到为人所用的目的●设计______的转变,是设计在20世纪最深刻的转变之一●西方现代设计在当代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其内容是1.______2._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第二节、设计的范畴●分类根据不同对象大致可分为五大类1.______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_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历史●艺术设计的历史是一部______与______结合的历史,也是一部______●设计的历史包括1.______2.______第一节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8、中国古代的设计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第二节西方的艺术设计一、西方古代的设计●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史称“______”“______”时期,这一时期以_______为特征二、近代的设计●______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_______和________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集中地。

三、现代设计●20世纪的设计艺术运动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1919年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学院。

●包豪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功能主义为核心的现代主义又被称为“__________”,现代主义设计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代表●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生活,为人的设计,设计发展始终以__________四、后现代设计17、后现代主义设计观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设计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设计美学
(一).工业时代的美学:设计美学
艺术设计美学师从审美的角度认识设计、理解设计 的一个窗口。
手工业时代的设计之美具有明显的手工艺术的特征, 如青铜器、金银器、瓷器等,可称之为“工艺之美”。
工业时代的产品,最终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审美 方式、视听接受方式,从而产生了一种与大机器工业和 高科技性能相适应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标准,产用者的人体尺寸相适应;
2.座位与座椅设计应尽可能使坐者保持自然地或接近自然 地姿势,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而自如地变换姿势、操作省 力、体感舒适;
3.其设计应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
4.设计要坚固、稳定。
人的尺度与设计的关系:
1.人的自然尺度构成和决定了人的 观察方式和接受方式,同时也决 定了人的观察标准和感受标准;
(三).科学之美
科学家与艺术家一样,都以自己敏锐的直觉和智慧 去探求自然和人生命历程中的美。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 与艺术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是美的设计,设计师与科 学家都同样追求着美,科学家是在寻求和发现,设计师 是在寻求和创造。
(四).技术之美
现代的科学与技术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技术深深地 打上了科学的烙印。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改变了生产本身, 也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改变了人的审美意识,并使人 们重新认识和发现包含在技术中的美,一种独具价值的 美。
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多层面和可能 性。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 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 的统一的整体,以达到形式就是“艺术本身”。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以三种不同的“床”的存在, 说明艺术形式的特征:
一是神造的床;
一是木匠所造的真正的床‘
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人的需要是多 方面的,不同的需要导致了人会为满足需要而进行劳动生 产和创造,人的造物行为和结果,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不同 需要的内在规定性。
人的 需要
二.市场需要
市场调研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市场需求的 大小会直接反映出设计的成败。设计与市场的关系实际 上是设计与消费的关系。设计既有对市场的适应,又有 对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即主动“创造市场”。
2.人的自然尺度,如手长、身高等, 决定了造物的尺度和极限;
3.人的自然尺度是造物设计的基础, 又是人超越的对象。
(二).价值尺度与道德尺度
人不仅具有自然尺度,而且还具有价值尺度和道德 尺度、审美尺度等尺度。价值一般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 价值两大类,而物质价值包括自然价值和经济价值,精 神价值包括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
(三).审美尺度
审美价值属于精神价值的范畴,审美尺度即审美的 价值尺度。
审美价值有着自身的结构和与其它价值的各种关系, 其中有两个基本的表现:
1.是“感性现实”,即形成对象的外部形式、尺度大小、 颜色、亮度、表面特征等性质和自然性质;
2.是感性现实后面的东西,这来自于人的认识与感受、感 知、审美体验,即人与审美对象关系中所表达的规律和 意义。
(二).功能之美
功能即使用的价值,有用性即功能是第一位的。实 用价值即物的功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合乎人的目的 性,使人感觉到满足和愉悦,进而体验到一种美,即功 效之美。
“功能美”最本质的内容是实用的功能美。功能主 义认为凡是有用的东西都是美的,即“功能决定形式”。
功能没理论的历史意义和存在价值: 1.“形式服从功能”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2.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式。
自然价值是自然界的物质价值,是人类不可或缺的 价值;
经济价值是指能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用等物 质需要的价值。在设计中的经济价值,主要指实用功能 价值。
经济价值是人作为主体所创造的,是主体对象化和 客体人化的产物。
设计的过程即是一个对象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充分 体现了人的主动能动性。理论上,人能够按任何一种尺 度来进行生产和设计,或者是内在与外在尺度结合起来 进行生产和设计。
二.人的尺度
(一).自然尺度
自然尺度即人作为自然人的生物体尺度,包括人体各 部分的尺寸、体表面积、肌体面积、肌肉、组织的生物物 理特性等等的尺度。
人类功效学是研究人自然尺度的科学,如其中的人体 工程测量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在人—机—环境系统中取 得最佳的匹配。
人体工程学中的功能尺寸,是指为了确保产品实现某 一项功能而规定的产品尺寸,有最小功能尺寸和最佳功能 尺寸之分。如作为的设计,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的哲学
主讲:李德真
事物的普遍性形成了哲学。设计哲学,是关于设计领 域根本观点的学说体系,是设计普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如设计与与需求、设计的尺度、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设计 的美学等。
一. 人的需求与造物的功能
(一). 人的需求
设计的对象是产品,但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产品,而是满 足人的需要,即设计是为人而设计。设计可以说是人需要的 产物,是满足人对产品及其他非产品需要的产物。
技术美与功能美是密切相联的,技术美具有很强的 功能因素,功能之中浓缩着各种美的因素;产品形式是 由功能决定和演化的形式,材料是为功能结构服务的, 功能是结构的力,同时也是技术的力。技术美既是一种 过程之美,又是一种表现生产技术形式和结构功能的综 合之美。
谢 谢!
在造物中,内在尺度规定了造物的效用形式和功能。
精神价值是相对于物质价值而言的,它是客体与人 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关系。知识价值是人类对事物认识和 经验的总和,由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两部分组成。
道德价值即善的价值,是人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 品质和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人格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价值。
道德价值作为善的价值,善与美是联系在一起的, 即设计产品的道德价值中包含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素。 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不仅要满足实用价值的需要,而且 要通过审美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使产品的各项性能和价值 最终具有道德的乃至伦理的价值。
三.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一).内容与形式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内容与形式。人们一般把艺术 作品所描述的客观的现实生活和艺术家对这些生活的认 识、评价作为艺术作品的内容;题材和主题作为构成艺 术作品的基本因素;把用来表现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 表现手法的总和作为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艺术语言 成为艺术作品的形式要素。
一种是画家所画的床即艺术品。
(二).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设计的内容,第一要素是结构和功能所体现的 内容,另一方面是由装饰、纹样、符号、标志等表现的 内容。
艺术设计的形式,一是由功能、结构所体现的形式, 这是共性的、理性的;二是艺术化、装饰化的审美形式, 往往是个性的、感性的形式;艺术设计的形式不仅是表 面的形式,而是内容的形式,是由内容必然性地、自在 地展现的形式,也可以说是由功能决定出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