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最新-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房颤课件_精品文档

房颤课件_精品文档
酮、索他洛尔
房颤治疗:转复窦律
• 转复的准备:
– 房颤持续时间>48小时者,转复前须抗凝治 疗。华法令,控制INR 2.0-3.0。抗凝时间为 转复前3周,转复后4周。
– 急性发作房颤<48小时,可直接转复,无须 抗凝
房颤治疗:转复窦律
• 药物转复:
– IA类:奎尼丁 – IC类:心律平 – III类:胺碘酮、索他洛尔
• 外科手术治疗:改良的迷宫手术 • 消融治疗:
• 起搏器治疗:消融房室结,安置VVI起搏器
各种房颤的治疗策略
• 阵发性房颤:
– 发作时选用控制心室率或复律药物;发作频 繁者发作间歇可选择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
• 持续性房颤:
– 复律和长期用药预防复发 – 抗凝治疗
• 永久性房颤:不可能恢复窦律
– 治疗以长期控制心室率及抗凝为主
房颤的治疗:病因治疗
• 积极治疗原发病
房颤治疗:转复窦律
• 房颤转复为窦律可以改善心功能,减少血栓栓塞并发 症的机会
• 50%初发房颤在24小时内会自动转复,房颤持续时间 超过48小时可出现心肌电重构,使房颤更加持续
• 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复律难度越大 • 房颤持续时间短于48小时,药物复律起重要作用;持
续大于48小时的房颤,药物复律成功率下降,电复律 成功率增加
房颤治疗:转复窦律
• 复律方法:
– 同步直流电转复:100-300J – 药物转复:奎尼丁、心律平、胺碘
• 钙拮抗剂: – 维拉帕米:5-15mg iv,后0.05-0.2mg/min iv drip – 地尔硫卓:10mg iv 5min,后10-15mg/h iv drip 6-8h
房颤治疗:控制心室率
• 洋地黄类适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房颤 病人,控制静息时心室率效果较好, 对于交感兴奋病人效果不佳

心房颤动讲课PPT课件

心房颤动讲课PPT课件
THEME TEMPLATE
20XX/01/01
心房颤动讲课 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汇报人员 心房颤动的定义和概述 心房颤动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心房颤动的诊断和评估 心房颤动的治疗和管理 心房颤动患者的教育和自我管理
单击此处汇报人员:XX 医院-XX
章节副标题
心房颤动的定义和概述
新型药物治疗:研发更有效、副 作用更小的药物,改善患者的生 活质量。
精准医学研究:根据患者的个体 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非药物治疗研究:探索新的非药 物治疗方法,如电生理治疗、导 管消融等,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 选择。
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基因组学、蛋白 质组学等在心房颤动发病机制中 的研究
心房颤动的诊断和评估
章节副标题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询 问患者症状、 家族史、生活
方式等
体格检查:听 诊心音,检查
心脏体征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液生化 指标,如BNP
或NTproBNP
心电图:监测 心脏电活动, 发现心房颤动
波形
评估方法
病史采集:询问患者症状、家 族史、生活方式等
体格检查:检查心脏、血压等
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心房颤动 密切相关,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
抗凝治疗:对于有血栓栓塞风险的患者,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 生风险。
心脏电复律:对于快速型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可以使用心脏电复律的方法来转复心律。
预防和管理
定期进行体检和 心电图检查,监 测心房颤动的进 展情况
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包括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培训课件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培训课件

21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
房颤的治疗—策略
▼ 纠正病Leabharlann 和诱因▼ 复律并维持窦律(药物及非药物治疗)▼ 不能转律者控制心室率抗栓治疗
22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
房颤-复律
转为窦律是最理想的治疗结果 但复律前需考虑:有无指征成功率是否能维持窦性心律药物的不良反应
23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
房颤-复律
目前国内常用药物:普罗帕酮胺碘酮其次索他洛尔依布利特
12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
(4)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 指房颤已为患者及其经治医师所接受,从而不再考虑节律控制策略的类型;换言之,一旦决定采取节律控制策略,该型房颤将重新定义为长程持续性房颤。 静寂性房颤(Silent AF,或无症状性房颤): 是分类外较为特殊的一种情况,患者可能以缺血性卒中或心动过速心肌病为首发症状,可以是上述五种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31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应用
β-受体阻滞剂:是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一线药物
◆冠心病、心衰病人
◆交感神经源性房颤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唑(口服或静脉)
◆COPD、肺心病病人首选
◆高血压合并房颤
◆急症情况下静脉注射地尔硫唑:安全、作用快、效果较好
32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应用
18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
房颤的治疗目标
预防栓塞;心率控制;心律控制。
19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
心房颤动的并发症
血栓/栓塞
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并发症对心脏的影响使心功能恶化加重心肌缺血 长期过快的心室率可导致心肌病
20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
血栓栓塞并发症

2024版房颤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房颤ppt课件完整版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时需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和生命体征,注意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 调整用药方案。
射频消融技术原理及操作要点
射频消融技术原理
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特定部位,产生热能消融异常电 生理通路,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操作要点
术前需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确定消融靶点;术中在X线透视和 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进行操作,确保消融准确性和安全性。
研究房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新 视角。
新型生物标志物在房颤诊疗中的应用
寻找能够反映房颤病理生理过程、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新型生物标 志物。
房颤的综合管理和多学科协作
建立房颤综合管理团队,整合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神经内科、心 理科等多学科资源,提高房颤的诊疗水平。
2023 WORK SUMMARY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房颤发病率存在 差异,可能与环境因素、 生活习惯等有关。
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是房颤的 常见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房颤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电生理异常、 心脏结构改变、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等多 个方面。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栓塞事件发生率
栓塞事件是房颤患者预后不良的 重要指标之一,降低栓塞事件发 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心功能状况
心功能状况是影响房颤患者预后 的重要因素之一,心功能良好的
患者预后较好。
PART 03
房颤治疗策略选择与实施
药物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以控制心率和恢复窦性心律。

最新版房颤ppt演示课件

最新版房颤ppt演示课件







2021/5/21
.
4
四.分类
根据房颤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 初发性房颤:首次发现的房颤。 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一般小于48小时,可以自行终止,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7天。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或不足7天但需要药物或直流电才能转复为窦性心
律者。 长期持续性房颤:房颤时间持续超过1年并拟采取节律转复治疗者。 永久性房颤:房颤时间持续超过1年,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4小时内复
(4)做PG(血浆葡萄糖浓度)、碘试验;
2021/5/21
.
12
九.护理措施。
(5)术前宣教:练习床上小便,术日晨进半流质,术前2 h禁饮。 2.1.3 抗凝准备:术前3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u每12h一次抗凝, 术前12h停用;阵发性房颤患者入院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术前12h停用。在抗 凝治疗期间要加强INR的监测,同时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及 血便情况,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并调整华法林用量。所有患者术前3天经食管 心脏超声检查排除左心耳及左心房血栓。
药物:可以用胺碘酮等药物转复窦率。频繁的发作的话,可以用普罗帕酮等药物; 电复律: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 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房颤持续发作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宜首选电复律。 (3)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 心室率。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及钙通道拮抗剂(维拉帕米)洋地黄类(西地兰)。 (4)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 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目前认为华法林是房颤时预防脑卒中和外周血管栓塞的一线 用药,阿司匹林仅适用于无危险因素病人。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 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

心房颤动内科讲课课件

心房颤动内科讲课课件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 劳累等,以降低病情加重的风险。
自我监测
患者需要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如定期测量心率、注意观察症状变化 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就医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6
新进展和展望
新的治疗策略和技术
导管消融技术的改进
近年来,导管消融技术不断得到 改进和完善,如三维标测系统、 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标测技术等, 使消融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02
心房颤动的诊断
心电图表现
不规则心房律
心房颤动时,心房率通常非常快 且不规则,通常超过350次/分钟
,导致心房收缩功能丧失。
无P波
由于心房率过快,正常的P波(代 表心房除极)在心电图上消失,取 而代之的是颤动波(f波),其形 态、大小和振幅均不规则。
不规则心室律
由于心房颤动导致心房收缩功能丧 失,心室充盈不完全,心室率也变 得不规则,通常在100-180次/分钟 之间。
其他诊断方法
01
02
03
动态心电图
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动 态心电图可延长监测时间 ,提高诊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阳性率。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 结构和功能,排除其他原 因引起的心律失常。
心脏电生理检查
对于复杂病例,心脏电生 理检查可以更精确地评估 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和传 导路径。
鉴别诊断
01 0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流行病学
心房颤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受到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它可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如卒中、心力衰竭等。
心房颤动的分类
阵发性心房颤动
持续时间小于7天,能自行终止 。

《房颤教学查房》课件

《房颤教学查房》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房内的电信号传导路径发生 改变,导致心房肌细胞的电信 号传导紊乱。
房颤的触发因素和维持机制
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心肌炎症等心 脏疾病可以触发房颤。
心房内的电信号传导障碍和心肌细胞 的电生理特性改变等因素可以维持房 颤。
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电解质紊乱、药 物作用等非心脏疾病也可以触发房颤 。
CHAPTER
01
02
03
04
心脏超声检查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了解左 心房大小、心脏收缩和舒张功
能等。
动态心电图监测
长时间监测心律变化,评估房 颤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甲状腺功能检查
部分房颤患者可能存在甲状腺 功能异常,检查有助于排除或
确诊病因。
血液检查
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 能等指标,了解患者全身状况

房颤的并发症评估
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特定类型的房颤,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如肺静脉隔离等。
3
非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治疗方案。
房颤的预防和康复
健康生活方式
0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02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03
房颤的诊断和评估
房颤的诊断标准
01
02
03
诊断依据
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 监测,发现心房颤动波形 ,同时排除其他类型的心 律失常。
临床特征
心悸、气短、乏力、胸闷 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黑 矇、晕厥等。
病史询问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 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疾 病,以及是否有家族遗传 史。

2024版正确认识房颤(PPT)

2024版正确认识房颤(PPT)

正确认识房颤(PPT)目录•房颤基本概念与发病机制•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药物治疗策略及注意事项•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01房颤基本概念与发病机制房颤定义及分类定义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分类根据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长期持续性房颤。

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房颤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电生理异常、心房结构改变和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等多个方面。

心房内多个小折返环路的形成和维持是房颤发生的关键。

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是房颤的主要危险因素。

此外,年龄、性别、遗传、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房颤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房颤患者常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黑蒙、晕厥等。

长期房颤还可导致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诊断依据房颤的诊断主要依据心电图表现,包括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f波),频率约350-600次/分;心室率极不规则;QRS波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增宽变形。

此外,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也有助于房颤的诊断和评估。

02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1 2 3房颤患者常常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工作、学习和社交等。

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感由于心脏功能受限,房颤患者的运动耐量会明显下降,无法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的活动。

运动耐量下降房颤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疲劳等睡眠问题,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

失眠、疲劳等睡眠问题症状负担及对日常生活影响心理压力与情绪变化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由于房颤症状的困扰和对疾病的担忧,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 心室率太快
心动周期中,收缩期较恒定,心室率快时舒张期明显缩短,左 室舒张末不能完全充盈,心排血量下降20-30%
• 2.3 二尖瓣返流
由于房颤时,心室率极不规则,可致MR
心房颤动的不良结果
• 3.1 左心房压力升高(尤其是二尖瓣狭窄时),左心 室舒张末压升高。
肺瘀血 左心衰竭 周围静脉瘀血 右心衰竭
• 3.2 血压下降(心排血量下降)
引起患者头晕、乏力、烦躁,有冠心病人可发生心绞痛,运 动耐量下降。
• 3.3 心悸或其他症状
心律极不规则,心率增快。25%患者阵发性Af多尿。
• 3.4 左心房血栓形成机会增加
风心病患者25%有血栓,死于栓塞占20-25%。
房颤机制复杂?
Pappone.Am J Cardiol.2005.59L
在高血压糖尿病病人中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 预防房颤的复发
Roberto Fogari, MD
University of Pavia Pavia, Italy
AHA ; Wednesday, November 15, 2006 Chicago, Illinois
Valsartan-Amlodipine vs Atenolol-Amlodipine Prevention of A Fib Recurrence in Hypertensive Diabetic Patients
房颤-最新-2013
房颤患病率逐年增加
7.0
5.61
Adults with AFib (millions)
6.0
5.0
4.0 3.0 2.0 1.0 0.0
3.33
2.26
2.94 2.66 2.44 2.08
3.80
80 60 % 40 20
0
4.78 4.34
5.16 5.42
Proportion Aged 80 Yr
心房颤动的分类
• 4.1 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 • 4.2 急性或慢性心房颤动:新发性或较长时间的心房颤动。 • 4.3孤立性心房颤动: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
• 2003年最新临床分类和命名(ESC/NASPE) a. 初发性心房颤动:可复发或不复发,有症状或无症状。 b. 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小于7天,能自行终止,反复发作。 c. 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大于7天,反复发作。 d. 永久性心房颤动:不能终止,转复后又复发,固定的心律。
一项荟萃分析包括11项研究,56,308名患者
注:AF: 房颤;CHF:充血性心衰; LVD:左室功能异常; NSR:窦性心律不齐;post-MI:心梗后;HTN:高血压
Jeff S. Healey, et al. JACC, Vol. 45, No. 11, 2005
房颤未复发患者的Kaplan-Meier评估 (N=154)
Circulation. 2002;106:331-336
0
0.5
1
1.5
2
2.5
3
0
0.5
1
1.5
2
2.5
3
危险比
Maggioni et al. Am Heart J 2005;149:548-557
缬沙坦组AF发生率显著降低37%
Maggioni et al. Am Heart J 2005;149:548-557
房颤的危害--死亡率增加
Cleveland 心脏中心 46984 CABG术后患者
Natale, Circulation. 2005;112:1214
心房颤动对心功能的不利影响
• 2 .1 心房心室收缩不协调
正常心房收缩,左心室舒张,二尖瓣开放,血液自左房进入左 室。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排血时辅助泵功能,心排血量下降。
53
37
36
2000
2025 Year
205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
Year
Go: JAMA.2001:2370
房颤预后 栓塞、心悸、心衰、生存率
卒中
▪ 6个卒中患者中1个有房颤 ▪ 非瓣膜病房颤:2-7倍与普通人群
20
10
0 AFFIRM
随访期间维持窦性心律%
38.7
38
10 RACE
9 STAF
节律控制 心率控制
Verma.Circulation. 2005:1214
房颤治疗-抗凝现状
60
50
抗 40 凝 30 率 % 20
10
0
5
中国
55
美国
43
欧洲
3
消 2.5

2Hale Waihona Puke 例 1.5数1
(万) 0.5
0
0.12
房颤治疗目的
▪ 恢复窦性心律 ▪ 控制心室率 ▪ 预防卒中
房颤的治疗-维持窦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
策略的选择
• 6.1 急性和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快,治疗目标是转 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 6.2 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稳定,不积极转复心律, 主要目标是控制心室率,降低动脉栓塞的机会,包括以 下几种情况。
窦性心律不再重要了?
Rhythm control
?
=
Rate control
AFFIRM.NEJM.2002:1825E
窦性心律降低死亡率
AFFIRM investigators. Circulation. 2004:1509
抗心律失常药物窦律维持不充分
70 62.6 60
50
40
34.6
30
5%/年(Framingham)
▪ 瓣膜病房颤:17倍于普通人群
5倍于非瓣膜病房颤
▪ 卒中率与年龄关系(Framingham)
1.5% (50-69岁) 23.5% (80-89岁)
▪ 死亡率 是同龄非房颤的 2 倍
房颤的危害--症状性脑栓塞 ---冰山一角
❖无脑栓塞症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6 %CT检查有梗死灶
中国
2.8
美国
2.6
欧洲
Ximelagatran:抗凝治疗的希望?
7%
6 5 4 3
P=0.94
2 1 0
卒中/栓塞
P=0.054
总出血
P<0.0001
肝功异常
Exanta 华法林
Diener. Cerebro Vasc. 2006. 279
Ximelagatran 功败垂成
房颤治疗- ACEI\ARB可使发生AF的相对危险度降低29 % (P=0.00002)
1.0
.9
.8
未 .7
复 .6
发 .5
患 .4
者 .3

.2 .1
0.0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30 90 150 210 270 330 390
随访(天)
对数秩检验
P 0.007
胺碘酮+伊贝沙坦(N=79) 胺碘酮(N=75)
胺碘酮与ARB联合应用较单用胺碘酮明显降低房颤的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