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二次备课及反思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题一: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8页的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数的读法,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的数的产生。
2、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3、使学生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亿”、“千亿”。
4、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教学难点: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教具准备:教科书第36页的教学挂图教学过程:1、教学数的产生(1).数的产生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半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教师说明: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
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
记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36页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物体的个数。
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车,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
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浙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学。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 数位顺序表的认识。
2. 教学难点。
- 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大数据,如我国的人口数量、国土面积等,提问学生:这些数都很大,我们该怎么读呢?从而引出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 探究新知。
- 认识计数单位。
- 利用计数器,从个位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是一万。
- 接着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地数,数到10个十万是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到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10个一千万是一亿。
- 引导学生总结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认识数位顺序表。
-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数位,将计数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右向左排列起来,就制成了数位顺序表。
- 让学生说出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五位是什么位等。
- 亿以内数的读法。
- 出示一些简单的亿以内的数,如3500、4080等,让学生试着读一读。
- 教师总结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 出示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如24000、3050000、40080005等,让学生小组合作,按照总结的读法进行读数练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
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
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及反思免费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及反思》一、引言在四年级学习数学,人教版教材是我们的主要学习资料。
在学习过程中,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针对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度反思,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二、教案内容评估1. 第一单元:数字与数学运算在学习数字与数学运算时,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对数字和运算的理解。
教案设计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字间的关系,并通过游戏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教案还应该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因材施教,从而达到个性化的学习效果。
2. 第二单元:长度长度是一个抽象而又实际的概念,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
教案中也可以引入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长度的奥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第三单元:质量质量是四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教案设计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文具等实际物品出发,让学生进行称量和比较,体验质量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质量的概念,并逐步形成对质量的理解。
4. 第四单元:时间时间是一个复杂而又抽象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困惑。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例和情境,让学生能够感知时间的流逝,理解时间的概念。
教案中可以加入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时间线、时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含义。
三、教案实施反思在教案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个性化辅导,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还需要和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进展。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的评估和反思,我深刻意识到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巨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最新文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最新文案教案撰写的最后一项内容,即教学后记。
送项内容主要是在教学之后进行撰写,是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对于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最新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最新文案1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下列习题:12÷4+25400-20×16213÷(102-99)(120-63)×45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订正。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4。
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2)自主探索教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3)合作交流①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②教师引导分析,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
③探讨: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虚线表示?(4)即时练习。
指导完成课本第5页“议一议”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实线表示。
2、教学例5出示例5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作交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什么?三、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教材分析《大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
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第一课时《认识大数》(P2_P4)则是从“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为避免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尽量少出错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是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4、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五、课时安排大数的认识约20课时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请读出下面各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二次备课及教学反思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作业又是巩固知识,形 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学生 作业,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现结合学校实际,对我校数学作业的书写、布置 以及批改等常规作如下要求:
一、作业格式 1.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全部用铅笔书写。 2.学生的书写要做到认真、工整,字体端正、清楚。 3.作业本要保持清洁整齐,特别是作业本的封面不能乱涂乱画。要求每个学生有两本作 业本分①号本和②号本。 4.在做每一次作业时都要求学生写上日期。 5.作业要分明,每做完一题就必须空一行。在做计算题时,要求一边只能写一道。 6.在做竖式计算时,横线要用尺子来画,不能画得弯弯曲曲。 7.在做混合运算时,要按课本要求运算。 二、批改要求: 1.教师批改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后进生的作业多面批。 2.批改的符号“√”或“×”不能太大,一般不要超过三行,更不能几道题只用一个批 改符号。同时改革批改符号,因为不能只用“√”或“×”两种符号来表示对学生作业的评 定,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下面就一些批改符号意义作一下说明:
10 月 6 日—10 月 12 日
第
7
周 角的分类,画角,练习 5,
5
10 月 13 日—10 月 19
日
第
8
周 单元检测及反馈,机动 1 课时,口算乘法,练习 6 5
10 月 20 日—10 月 26 日
第
9
周
10 月 27 日—11 月 2 日
笔算乘法,练习 7,有 0 的乘法,行程问题,练习 5 8
青山湖区工人新村小学
X 年级 X 册第 X 单元 XXXXXXX 教学内容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与反思(精推2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与反思(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与反思第【1】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第51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将这一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规律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提出问题1.师: 猴妈妈听说同学们的口算能力非常的强,想请大家帮帮它的忙,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猴妈妈要给小猴子们分苹果,每只小猴分6个。
师:猴妈妈还想知道分给2只小猴、200只小猴、2000只小猴分别需要多少苹果,哪位同学能帮帮它?板书结果:(1)2×6=12 (2)20×6=120 (3)200×6=12002.师:大家成功的帮猴妈妈算出了苹果数。
大家看,小青蛙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了!现在我们就以“小青蛙”为题作一个游戏-------“对对子”。
老师说前半句(一只青蛙一张嘴),大家说后半句(两只眼睛,四条腿)……师:其实里面有蕴藏着许多的的数学知识,老师考考你们:20只青蛙有几条腿,你能算出来吗?10只青蛙呢?5只呢?(4)4×20=80(5)4×10=40(6)4×5=20 (板书算式)3.师:在乘法算式当中,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它们的名字。
仔细观察,随着猴子数量的增多,苹果的数量也在增加。
随着因数的变化,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年级X 册第X 单元XXXXXXX 备课人: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南昌市青山湖区工人新村小学
教 师 备 课 本
2013_— 2014_学年 上 学期 __数学___学科 四 _年级 教师:___涂艳琨_____
南昌市工人新村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试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区教体局对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小学数学常
规要求。
望全体数学老师认真贯彻执行!
备课要求:
教学计划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3.知识结构。
三、教学中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我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
五、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3.知识结构。
二、本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本单元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单元自测分析(主要从本单元测试的基本情况、教学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典型解剖、补救措施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
课时备课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四、教具和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说明】1.二次备课: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2.教学反思(课后随笔):主要写本节课(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教学机智(4)写学生创新(5)写"再教设计"写出自己的教完本节课的感想。
撰写课后随笔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
一有所得,及时写下,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作业要求: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同时作业又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现结合学校实际,对我校数学作业的书写、布置以及批改等常规作如下要求:
一、作业格式
1.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全部用铅笔书写。
2.学生的书写要做到认真、工整,字体端正、清楚。
3.作业本要保持清洁整齐,特别是作业本的封面不能乱涂乱画。
要求每个学生有两本作业本分①号本和②号本。
4.在做每一次作业时都要求学生写上日期。
5.作业要分明,每做完一题就必须空一行。
在做计算题时,要求一边只能写一道。
6.在做竖式计算时,横线要用尺子来画,不能画得弯弯曲曲。
7.在做混合运算时,要按课本要求运算。
二、批改要求:
1.教师批改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后进生的作业多面批。
2.批改的符号“√”或“×”不能太大,一般不要超过三行,更不能几道题只用一个批改符号。
同时改革批改符号,因为不能只用“√”或“×”两种符号来表示对学生作业的评定,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下面就一些批改符号意义作一下说明:
3.练习若有订正,计算题要抄题目,文字题、应用题、判断题、填空题不抄题,就近订正;练习册订正时,订正在错题的旁边,如若不够,可订正在每一页最上方或最下方的空白处。
试卷订正时,订正在试卷的反面并请家长签字。
4.采用双向评价形式,教师对于学生的书写和质量两部分进行评价,质量采用百分制,书写批改分优、良、中、加油四档,评价的一般标准:优:作业内容全部正确,书写
符合要求(端正、清楚、行款整齐清洁)。
良:作业内容正确,略有小错,书写较好,基本符合要求。
中:少数作业题有大错,书写一般,或作业内容无大错,但小错较多,不够整齐、清洁。
加油:作业内容错误较多,书写马虎、潦草、不合格式要求。
建议教师多用一些有表扬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批语。
如:有进步、加油、你真棒等。
听课要求
1.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2节,中层以上不少于16节。
2.应标明听课日期,填写执教者姓名、执教内容等。
3.详细记录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板书等。
4.每节课都能随课在旁边以关键字形式批注,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或记录其他老
师评课。
业务学习笔记要求
1.每学期业务笔记不少于6次。
(会议记录除外)
2.写明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标题。
3.内容丰富、记录详实。
4.心得为自己学习后的所思所想,可以是学习所得,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
工人新村小学教务处
第一学期授课表
学年度学期学生成绩表教师: 班级: 学科:
阶段成绩比较表
学年度学期学生成绩表教师: 班级: 学科:
阶段成绩比较表
学期教学计划
本班学情分析(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本年级学生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
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教材简析1.教学内容 2.教材所处的位置、纵横向联系 3.教学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本册是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的第一册教材。
主要包括以下八个单元内容:(一)认识更大的数;
(二)线与角;
(三)乘法;
(四)图形的变化;
(五)除法;
(六)方向与位置;
(七)生活中的负数;
(八)统计。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1 .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二)过程与方法
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措施1.针对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2.针对班上学情所采取的措施(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六)结合现实情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学年度2013-2014 学期上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四年级1、2 班
(请各位老师照以下格式完成电子备课,每课时至少用两页完成,如超过两页可缩小行距,如不够两页可加大行距,表格大小请别修改, 【语文学科可注明第几课时】字体要求:备课用小4号黑体、黑色字,二次备课用4号黑体、蓝色字。
有问题请与教务处万薇联系)
南昌市工人新村小学教师备课格式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备课人:涂艳琨单元备课
第1次教学设计
第2次教学设计
第3次教学设计
第4次教学设计
第5次教学设计
第6次教学设计
第7次教学设计
第8次教学设计
第9次教学设计
第10次教学设计
第11次教学设计
第12次教学设计
第13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