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给我们的启示

合集下载

心理学 白金法则

心理学 白金法则

心理学白金法则
“白金法则”是美国著名作家托尼·亚历山德拉博士与迈克尔·奥康纳博士共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法则,其核心思想是“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

“白金法则”与“黄金法则”不同,“黄金法则”是指“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黄金法则”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强调我们应该以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他人;而“白金法则”则是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强调我们应该关注他人的期望和需求,并根据这些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实际应用中,“白金法则”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欲望。

通过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我们可以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总之,“白金法则”是一种以他人为中心的人际交往法则,强调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期望,以及根据这些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它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沟通和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际交往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

人际交往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

人际交往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人际交往的那些事儿,听起来可能有点儿严肃,但别担心,我们要把它说得轻松愉快。

人际交往就像打麻将,讲究的是技巧和运气,怎么才能把这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呢?这里就有两个法则——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别急,慢慢来,咱们先从黄金法则说起。

2. 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1 什么是黄金法则?说到黄金法则,咱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听上去有点像老妈的叮嘱,但其实很有道理。

想象一下,如果你不喜欢别人对你冷漠,那你是不是也应该给别人多点温暖呢?就像冬天的围巾,谁都想要裹着温暖,不想冷风嗖嗖地吹。

2.2 怎么运用黄金法则?要想运用这个法则,首先你得学会换位思考。

就像在商场里试衣服时,镜子里反射出的那个样子,也许是你想要的,但不是你最终的决定。

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当你与人交往时,想想对方的感受。

比如,朋友跟你分享烦恼时,你是不是应该耐心倾听,而不是随便打断、丢出一句“你这也太小题大做了吧”?这样可就不好了哦,轻易就把人家的心情打得稀巴烂。

3. 白金法则:己欲施于人,务必加倍3.1 白金法则的含义接下来咱们说说白金法则。

这玩意儿可有点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己欲施于人,务必加倍”。

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你好,那你首先得主动出击。

想想看,谁不喜欢被关心呢?咱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遇到困难时,最希望的就是有人在身边拍拍肩膀,给点支持。

3.2 白金法则的实践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白金法则并不难。

比如,遇到同事加班时,你主动请他喝杯咖啡,或者帮他分担点工作,时间一长,这种友好的举动就像种子一样,慢慢发芽。

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在工作上遇到瓶颈,闷闷不乐。

我就买了他的最爱——榴莲饼,找他聊聊天,结果他不仅开心了,还把我的烦恼也给抛到脑后了!看,施于人,加倍回报,简直是一举两得。

4. 黄金法则与白金法则的结合4.1 如何同时运用这两条法则?现在,咱们把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结合起来想一想。

人际关系中的“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

人际关系中的“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

人际关系中的“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在人际关系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则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分别是“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

这两个原则都强调了尊重和礼貌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建立健康和良好人际关系的指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黄金法则”,也被称为“你所不愿意别人对待你的方式,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这个原则提醒我们在与他人互动时对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人们应该对待他人,如同自己希望他人对待自己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展现出尊重、善意和理解。

在职场上,黄金法则也非常重要。

一个以黄金法则为指导的领导者能够建立起高效的团队和积极的工作环境。

他们尊重并关心员工的需求,并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样,员工们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同事和上司,建立起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在商业环境中,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络,互相合作,推动工作和事业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白金法则”,也被称为“比黄金更高的原则”。

白金法则是一种超越黄金法则的原则,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感受,还要主动承担起责任,积极地帮助他人,为他人创造价值。

白金法则强调了协作和互惠。

通过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目标和愿望,我们能够建立起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白金法则从一种拥有积极主动精神的角度来看待人际关系。

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需要,也要思考如何为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通过给予他人真心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能够建立起互惠和互助的关系。

白金法则在职场中特别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优秀的领导和团队间的合作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白金法则并不是一种完全无条件的奉献。

它强调的是建立真诚的关系,并通过互惠来推动关系的发展和增进。

这就要求我们在关心他人的同时,也要保持清晰的边界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综上所述,“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是两个在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原则。

黄金法则强调了尊重和礼貌,通过共情和善意来满足他人的需求。

而白金法则则进一步强调了主动帮助和承担责任,以建立更深层次的互惠和互助关系。

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

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

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耶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界上,事实是我们处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

人际关系是一种技巧,判断这种技巧是否正当,需要检查是否符合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

所谓黄金定律是人际关系建造的基石,是你处理一切人际关系所依归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样的教导流露出对别人的体谅,对自己的约束。

耶酥的智慧是: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这样的教导对我们的挑战很高,你需要拥有更为主动的态度或者叫服务他人优先的精神:你想要他人关心你,你先要关心他人;你想要获得他人的理解,你先要去理解他人;你想获得他人的服务,你先要服务于他人;你想要得到他人公平的对待,你先要公平地对待他人;你想要妻子温柔顺服,你先要成为一个好的丈夫;你想要丈夫关心体贴,你先要成为一个好的妻子;格莱恩•布兰德(《一生的计划》作者)说,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受到欢迎,得到别人的拥戴,好运气也总是落到他们头上?关键是他们学会并接受了一条人际关系黄金定律: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这条黄金定律的秘诀在于:你掌握着人际关系的主动权,只要你想要一个和谐顺畅的人际关系,你就可以拥有,当然关键是你先付出。

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

白金法则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演说人之一和最受欢迎的商业广播讲座撰稿人托尼.亚历山德拉博士与人力资源顾问、训导专家迈克尔.奥康纳博士研究的成果。

白金法则的精髓就在于“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从研究别人的需要出发,然后调整自己行为,运用我们的智慧和才能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

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启示我们,在社交中和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尊重人,待人真诚,公正待人。

学会真正了解别人——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

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

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

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生活中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定律。

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就是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析这两个原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

首先,白金法则,也称为“巴别伦法则”或“圣经黄金律”,其核心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这个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同事还是陌生人的交往中,我们都应该尊重对方的感受,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需求和感受。

这种待人态度能够培养出互信和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

其次,黄金定律是指“己所欲,也勿施于人”,意为自己希望被怎样对待,就应该先做到对别人怎样对待。

这个原则采用了一种积极的方式,不仅仅要尊重别人,还要主动付出和帮助他人。

只有真诚地去关心、尊重和帮助别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大的回报。

黄金定律是一种正向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适用于各种情境和关系中。

无论是白金法则还是黄金定律,都反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

人际关系的建立不应该是单方面的,而是需要通过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方式来实现双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两个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例如: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应该与自身要求一致,不能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应该主动去帮助他人,而不是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我们应该理解对方的感受,不要对别人做出自己不愿接受的行为等等。

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在实践中并不总是简单易行的。

由于每个人性格和背景都不同,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是,只有我们真实地去遵循这两个原则,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在和他人交往时遵循这两个原则,时刻保持尊重、关心和善意,以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实践,我们将逐渐懂得如何平衡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以及如何在交往中互相帮助,从而实现真正的双赢。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
黄金法则出自《圣经·新约》:“你想人家怎样带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白金法则是美国最欢迎的商业广播讲座拟稿人托尼·亚历山德拉博士与人力资源顾问、训导专家迈克尔·奥康纳博士的研究成果,其精髓在于“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


这里要注意的是,满足别人的需要并不意味着迷失自己,要注意三个要点:
要点一:行为合理,不能要什么给什么,做人、做事都要有底线。

要点二:交往应以对方为中心,但对方需要什么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给予对方什么。

要点三:对方的需要是基本的标准,而不是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尊重没有值不值得之说,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正如我们渴望别人尊重自己一样,这恰是黄金法则的真谛。

有时候你会特别讨厌一个人,但不能因为这种感觉你就辱骂侮辱对方,尊重别人是做给自己的,不是做给别人的。

假如你想和朋友、同学和谐相处,请遵守着两条法则。

同时,我再给你六条建议:
1. 先理解别人,再让别人理解你;
2. 学会与人分享,懂得宽容他人;
3. 尊重他人,以诚相待,不要伤害别人;
4. 倾听他人,适当表达自己;
5. 学会合作,让大家效率提高;
6. 信守承诺,勇于承担责任。

黄金定律白金法则的意思

黄金定律白金法则的意思

黄金定律白金法则的意思黄金定律白金法则的意思在于“你需要对别人所期待你对他们做的事,同样地期待他们对你做”。

这一句话简单明了,却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如果能够认真遵守,将会带来很多好处。

本文将对黄金定律白金法则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首先,黄金定律白金法则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待人接物时候,如果能够遵守这一原则,即使我们不喜欢某些人,也会尊重他们,给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尊重。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会听取他人经验,学会为他人着想,进而做到在朋友、家人、同事等人际关系中建立起良性的互动。

其次,黄金定律白金法则也可以让我们抬高自己的个人品牌。

我们的行为会影响到别人对我们的印象,如果我们表现得十分优秀、真诚、乐于助人的话,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好感,反之则会失去他们对我们的信任甚至警惕。

千万不要低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一次次的交往中,我们的形象也会逐渐深入人心,有机会获得更多优质资源和机会。

再次,黄金定律白金法则也可以让我们培养出更高层次的处事能力。

当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慢慢自律,在每个细节上都做到“待人接物”,这不仅是在尊重别人,更是在锤炼自己的自制力和人际能力。

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快速学会处理棘手问题,调动有效资源,安抚紧张积怨,同时还能增强领导力和协调能力。

最后,黄金定律白金法则即使在职场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职场之中,不仅考量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成果,更检验我们的人际能力和社交技巧。

只有我们在职场上能够体现人际交往和团队协调能力,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提升公司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黄金定律白金法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不仅适用于个体,而且也适用于社会整体。

在每个人的操作中,透过细小的行为做好每个细节之上,这是一种高道德的境界,不仅有益于人际交往,还可以为我们积累更多人们的信任和赞誉。

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

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

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遵循的一些原则和准则。

无论是个人生活中还是职业生涯中,人际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合作、理解和沟通。

下面将详细介绍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并分析如何应用这些原则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是白金法则。

白金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即我们不应该对别人做我们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做的事情。

这个原则强调尊重和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对待他人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不要做出自私、冷漠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我们要尊重别人的权利和意见,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或价值观给别人。

应用白金法则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需要培养自我意识和敏感度。

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他人的影响,并努力理解和满足他人的需求。

此外,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见,不要轻易妄下结论或对别人加以评判。

通过对他人的尊重和倾听,我们能够建立起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关系,增强人际交往的质量。

其次是黄金定律,也被称为“己所欲,施于人”的原则。

黄金定律强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同样的善待和关爱。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用善意和同情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并尽可能地主动帮助他人。

通过积极的行动和关注,我们能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要应用黄金定律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培养起善良和慈悲心。

我们要积极关心他人,并愿意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

关注他人的需要,主动倾听和关心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愿意伸出援手。

此外,要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表示真诚的感激之情。

通过善待他人,我们能够建立起互相尊重和理解的人际关系,激发他人的积极性和合作意愿。

总结起来,白金法则和黄金定律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原则。

通过遵循白金法则,我们能够建立起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人际关系,增强交流的质量。

而黄金定律则强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从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金法则出自基督教《圣经·新约》中的一段话:“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这是一条做人的法则,又称为“为人法则”,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处世原则。

其实,这条法则早在2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孔夫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白金法则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演说人之一和最受欢迎的商业广播讲座撰稿人托尼·亚历山大拉博士与人力资源顾问、训导专家迈克尔·奥康纳博士的研究成果。

白金法则的精髓就在于“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这是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更有价值的法则,从以我为中心,转变为从研究别人的需要出发,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运用我们的智慧和才能,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

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社交中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尊重人,待人真诚、公正。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期望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

然而,许多人都存在这样的一种想法:值得我尊重的人我才尊重,不值得尊重的人我没有必要尊重他。

其实,尊重与佩服某个人完全是两码事,你可以不佩服一个人,但你应该尊重一个人,尊重不存在值不值的问题,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就像我们自己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一样。

就是西方在辩论非常激烈的场所也经常流行说到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维护你的发言权”。

真诚待人。

《韩非子》中就:“巧诈不如拙诚。

”巧诈可能一时得逞,但时间一久就肯定露馅。

拙诚是诚心诚意在做事,诚心诚意地待人,尽管可能在言行中表现出愚直,但时间久了会赢得大多数人的信赖。

公正待人。

人们都希望自己是胜利者,而自己的对手是失败者。

在这种观念指导下,人们的所作所为都围绕着如何击败对手、使自己获胜的准则来进行。

这样做,最后的结果不管是自己胜与败,都给对方造成了伤害,同时,对方也会以相同的敌对方式来对待自己,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下面简单说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

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的崇高典范。

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

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之后,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

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

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

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

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中国有句俗语:“人和万事兴”。

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实现“人和”的润滑剂。

愿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灿烂文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芳香。

这一点推广开来,对于整个社会,意义是很了不得的,那样就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实现了全球的和谐、共荣。

事实上,白金法则比黄金法则要高明很多:作为一种个人价值的评判准则,“黄金法则”的公正性是毋庸置疑的,在普通民众中获得了一致的认同。

你无法统计出世上有多少事是在“黄金法则”的指导下完成的。

然而从现代的角度来看,“黄金法则”似乎难以解决纷繁复杂的所有的问题,夕阳西下的客观规律缓缓降落在它的头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毫无变通地遵照“黄金法则”行事——你喜欢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意味着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你首先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

其言外之意是,我们大家都是毫无差别的,我想要的或希望的也恰恰是你想要和希望的。

事实是,人们并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以对待这些人的方式去对待另外一些需求、愿望和希望都大相径庭的人,显然会遭到拒绝和排斥,甚至导致冲突。

另外,“黄金法则”基本上是从消极的方面着手的。

也就是说,它着力于避免矛盾纠纷,它关心的是人与人交往的底线是否被遵守。

而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开拓我们的人际关系,仅做到这一步还是很不够的。

我们建议在本着尊重“黄金法则”的主旨的原则下对这一古老的信条进行一点点修正。

我们认为,在生意场上常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和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的诀窍就在于遵循“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

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真正了解别人——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

这一点还意味着要善于花些时间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身边的人,然后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以便让他们觉得更称心和自在。

这当然就使得他们更容易对你产生认同。

“空中客车”飞机推销人才贝尔纳·拉弟埃,从1975年受聘以来业绩非凡。

他成功地推销了230架飞机,价值420亿法郎。

他动用的是一种“情感推销法”。

拉弟埃来到印度推销飞机时,接待他的是印度航空公司主席拉尔少将,拉弟埃的第一句话便是:“正因为你,使我有机会在我生日这一天又回到了我的出生地。

”这句话直接向对方表明,感谢主人慷慨赐予的机会,使得他能在自己生日的日子里来到该国,而且最具意义的是该国乃是他的出生地。

同时他又谈到他与印度的世交,并掏出了一张拉弟埃3岁时与印度伟人圣雄甘地的合影。

这使拉尔少将大为感动,很快与之签订了合同。

另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残疾娃娃”被争相领养的成功例子。

纳尔康公司的经理罗肯创造出一个别出心裁的推销术。

罗肯利用人们心中的爱心,创造出一些“残疾娃娃玩具”,并同时唤醒人们对残疾孩子的关心。

他们给每个“残疾娃娃”取上名字,都是普通美国孩子的名字,并注明“娃娃们”的习惯、爱好、出生年月等等。

领养人必须登记其姓名。

每逢圣诞节,公司将派人慰问被领养的“娃娃们”。

这一别出心裁的行动,唤起了许多美国人,特别是一些美国孩子们的爱心。

在圣诞节前后,人们冒着寒气逼人的北风,在玩具店前排起长龙,竞相领养。

这种独创的风格,使纳尔康公司大赚其利,为了让“残疾娃娃玩具”立于不败之地,罗肯又略施小计,控制“残疾娃娃”的产量,人为地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引起一种抢购“残疾娃娃玩具”的风潮,此种娃娃因此也身价大涨,真可谓奇招妙法也。

以上两例,都是成功运用了“白金法则”。

在现今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大家的喜好需求也随着千变万化,莫衷一是。

所以当我们在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再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我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别人”时,往往只能达到“自已”猜测对方满意,而未必是“对方”真正的满意。

如果想要达成对方100%的满意,就必须从对方的立场来考量;“别人希望我怎么对待他们,我就怎么对待他们”,现今大家耳熟能详的“以客为尊”、“顾客满意”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际互动的基本原理,至少不会冒犯别人。

“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这只是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适用于价值需求一致的文化社会。

“人之所欲,才施于人”,是人际经营的白金定律,惟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在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无往不利,其正做到100%地让顾客满意。

正因为洞察到他人的某种情感需要,商家顺应地推出了自己的产品。

每个很在行的商人都知道,如果你在一个国家,比如说在日本做生意,就必须学会了解和尊重当地特定的文化习俗,注意文化差别。

可能你得学会如何鞠躬,或如何用筷子吃饭,或如何在与人打交道时表现得更谦恭、驯顺、温和。

冰淇淋及奶酪行销全世界的Baskin-Robbins公司的卸任董事长威廉·萨幅,有一段时间曾作为雀巢公司的代表进驻日本负责市场销售。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他学习说日本话,住在日本人的旅馆里,吃日本食物。

他采取了一切措施让自己的生活尽快“日本化”起来。

不过,他回忆道:“我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拜访几家在日本有分支机构的美国公司,向他们学习经验。

很显然,“白金法则”并不是游离于“黄金法则”之外独树一帜的东西。

相反,你可以称它为后者的一个更新的、更富有人情味的版本。

“白金法则”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的,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都有他或她自己审视世界的方式。

这些江山易改而本性不改的禀性,如果用一个相当概括性的语汇来描述,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行为模式或个性风格。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达个性风格的方式和途径,我们握手的方式,碰到不耐心的事时排解情绪的方式,我们办公室的布置方式,我们做决断的方式,打电话时我们或简捷利落或喋喋不休、絮絮叨叨的方式——以及诸如此类种种其他的方式方法,都可以传达出我们个性风格的信息。

学会“读”懂这些信息的“符号”,准确识别他人的个性风格可算得上是一种本事,其目的是据此调整我们的行为方式,减少和避免冲突及不快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白金法则”指导你根据他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采取相应的行动,使你的事业获得极大的成功。

注:昨天,在教材中看到:助你成功的人际关系法则若干条,其中就有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但教材中没有展开叙述。

所以,我上网查阅了资料并根据《为人三件事》(穆子青编著)、《人生宝典》(高占祥著)中的资料编辑成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