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共35张PPT)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共35张PPT)

hepato-renal综合征),Arima于1971年首报。 三、马查多-约瑟夫病
马查多-约瑟夫病(Machado-Joseph disease, MJ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神经变性病,具有进行性共济失调、锥体系 和锥体外系征、突眼、眼震、肌肉萎缩等临 床特征。 (六)Joubert综合征
障碍,大多数伴有神经性耳聋,有些伴有锥 体束征。CT 或MRI检查可见小脑蚓部,半 球和脑桥变小。
(四)碳水化合物缺乏性糖蛋白综合征 (carbohydrate-deficient giycoprotein syndrome ,CDG综合征)
也称橄榄桥小脑萎缩-肝硬化-视网膜营养 不良症(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y-liver cirrhosis-retinal dystrophy).婴儿期起病,表 现为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尤其是脑干损害 明显。发病机制是糖蛋白代谢障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 眼球常有急促运
动,智力发育迟钝,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 某些患者的视网膜发育不良或缺失,导致先 天性失明,也有脉络膜缺失者。 小脑性共济失调-着色过度色素痣综合
征(cerebellar ataxia-hyperpigmental nevi syndrome) 九、小脑-橄榄萎缩(Holmes型) 小脑-橄榄萎缩(cerebellar-olivary atrophy)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 (cerebellar ataxia ,photosensitivity and short stature)
4.
一七、、橄 舞榄蹈a脑-神t桥经a小棘x脑红萎i细a缩胞,(增FM多eR症nzDel型A) ),也有称为典型的Friedreich综 合征,由Friedreich于1863年首报,本病在西 也是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少见。

遗传性共济失调PPT课件

遗传性共济失调PPT课件
10 共济失调、眼外肌麻痹、锥体 束征、锥体外系征、肌萎缩、 面肌和舌肌震颤、突眼、吞咽 困难
数 共济失调、感觉性轴性神经病、
病 比 染色 正常 异 起病 病 临床表现
名 例 体 CAG 常 年 程
位点
CA 龄
G (岁)
SAC 罕见 11p11-
5
q11
10-68 >25 共济失调、小脑萎缩、脑干 正常、进展缓慢
2024/2/6
SCA17
SCA17:发病年龄19~48岁,表现为 步态不稳、痴呆和帕金森综合症
基因诊断重复频率为47-55(正常为 29-42)
MRI表现为弥漫性皮层和小脑萎缩
2024/2/6
谢谢
2024/2/6
SCA1,SCA2,SCA3,SCA6,SCA7, SCA17是由于各自基因的CAG三核苷酸 重复扩展致病.这些扩展序列编码多聚 谷氨酰胺(polyglutamine,PolyQ)链,被 称为多聚谷氨酰胺疾病。
2024/2/6
常见损害部位
神经系统 主要部位:小脑、脑干和脊髓 次要损害部位:周围神经、交感神经、丘脑、基 底节等
龄相对较晚 SCA7以视网膜变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点 SCA8主要表现为小脑综合征、晚发痉挛状态和较轻感
觉性神经病
2024/2/6
疾病特征性表现
SCA10为伴或不伴癫痫的单纯的小脑综合征 SCA11除单纯小脑综合征外,多为病程良性,伴有腱
反射亢进 SCA12早期有上肢震颤、晚期可出现痴呆 SCA13多为儿童早期发病,以小脑综合征和精神发育
共济失调、痴呆、帕金森 综合症、腱反射增高
病名 比例 染色 体
位点
SAC1 罕见 8
SAC1 罕见 9/22

遗传性共济失调病例讨论课件PPT

遗传性共济失调病例讨论课件PPT
基因治疗临床试验
目前已有多个针对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在进行中, 涉及不同的遗传病基因和载体。
基因治疗挑战
基因治疗仍面临许多挑战,如精确靶向、载体安全性、长期疗效等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新药研发进展
新药研发概况
针对遗传性共济失调,全球有多家制药企业和新 药研发机构在进行新药研发。
最新研究成果
选择此病例作为讨论对象,是因为其具有代表性,有助于深入了解遗传性共济失调 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患者家族史:患者家族中存在类似疾病患者,提示遗传因素在该病发病中起重要作 用。
病例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共济失调
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步态不稳、 肢体协调障碍等症状,随着病
情发展逐渐加重。
语言障碍
患者言语不清,发音含糊,严 重时甚至无法说话。
3
展望未来
遗传性共济失调的治疗将朝着更加个性化、精准 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THANKS
[ 感谢观看 ]
分类
根据病因和遗传方式,遗传性共 济失调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脊髓 小脑共济失调、遗传性共济失调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征等。
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病因
遗传因素
大多数遗传性共济失调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些基因编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蛋白。
环境因素
某些环境因素如重金属、药物、酒精等也可能导致或加重共济失调症状。
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症状与表现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家庭 成员的日常照顾,包括饮食、起
居、卫生等方面。
康复训练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肢 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以改善 生活质量。
定期复查
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 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共济失调PPT演示课件

共济失调PPT演示课件
共济失调
汇报人:XXX
-11
• 共济失调概述 • 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 检查方法与评估指标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共济失调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共济失调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力量正常的 情况下运动协调障碍,涉及姿势、平衡和运动的控制。
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
01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严重共济失调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术(
DBS)等,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02
介入治疗
如经颅磁刺激(TMS)、脊髓电刺激(SCS)等,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
或电流来改善共济失调症状。
03
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风险较高,需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和手术风险后,
患者仰卧,上抬一侧下肢,用足跟碰对侧 膝盖,再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
快速轮替试验
闭目难立征
嘱患者以前臂作快速旋前旋后动作,或一 手用手掌、手背连续交替拍打对侧手背, 或用足趾反复快速扣击地面等。
嘱患者双足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然 后闭目,观察其姿势平衡情况。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排除 脑部病变。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脑炎等,可 能导致免疫系统攻击神经 系统,引发共济失调。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可 能影响小脑或脑干功能, 导致共济失调。
03
检查方法与评估指标
神经系统检查
指鼻试验
跟膝胫试验
嘱患者将手臂伸直、外展并外旋,以示指 尖触自己的鼻尖,先慢后快,先睁眼后闭 眼反复上述运动,称指鼻试验。

补充营养
合理饮食,补充钙、维生素D 等营养素,以预防骨质疏松。

第五章常染色体遗传ppt课件

第五章常染色体遗传ppt课件

• 诊断: 测定血清中己糖旅酶A的含量可检出杂合子,测定
羊水或绒毛膜细胞己糖胺酶A的含量可作产前诊断。
• 发病率:德国犹太人中新生儿发病率高达1/3600。
.
33
第三节 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
1.常染色体共显性现象: 是指等位基因没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同基因座位上
• 但Ⅱ2表型正常,他与一位正常的女子结婚后生了5个子女,
其中有4人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 通过调查发现视网膜 母细胞瘤是一种不完全外显的显性遗传病,其外显率约为 90%。该家系中 Ⅱ2带有显性致病基因未能表达.所以表 型正常。
• I2 Ⅱ2和Ⅲ1245 的遗传现象不同于完全外显,出现“隔代
遗传”现象。
.
10
三.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常见病例
1.软骨发育不全
• 症状:
1)短肢、躯干长度正常,腰脊柱前凸,前额显著, 鼻梁马鞍形
2)成体身高男性约132cm、女性约123cm,智力正常 ,寿命正常
• 遗传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完全外显,表现度差异
较小
• 发病率: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26000。
.
11
• 不完全外显:若只有一部分个体表达该性状则称为不完全外显。 • 外显率:表现出显性基因性状的个体数占带有该显性基因个体总
数的百分率即为外显率。
.
6
二.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家系的特点 1.显性基因完全外显时其遗传家系图
.
7
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家系的三个特点
1).双亲中只要有一人是显性基因携带者.则子女中可能有1 /2出现显性性状
传性状。隐性性状不是每代都出现,而是隔代遗传。
2)特点
(1)隐性性状的表达与性别无关,隐性性状不是每代都出 现,而是隔代遗传

共济失调PPT演示课件

共济失调PPT演示课件
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动态突变,不稳定扩增
SCA10 16
多聚谷氨酰胺链及相关疾病
“毒性功能”的获得
扩增的蛋白质构象改变
自身积聚
扩增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分解 降解的蛋白片段移入细胞核
聚集物包含泛素、蛋白酶体成分、伴侣蛋白, 形成β片层发夹结构,在泛素化的作用下得以 固化,含核内聚集物的细胞易于凋亡 胞浆内聚集物导致轴突营养障碍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了遗传早现。
父系传递中这一现象更显著,而母系传递使症状
减轻,发病年龄也相应推迟
18
诊断和鉴别诊断
19
简易共济失调评分表
0=闭眼时正常地单足站立; 1=闭眼时正常地站或走; 2=闭眼站或走时有轻微地摇晃,睁眼 时站或走正常; 3=睁眼时站或走有些摇晃; 4=睁眼时以宽基步态站或走; 5=无支撑不能站或走
37
成人
容易误诊为共济失调的情况
锥体系损害导致的轻微无力
锥体外系早期症状
严重焦虑
判断
直线行走
老年人和女性的3F综合征(Fear of Further Falling)
发作性眩晕、晕厥、跌倒发作或多次跌倒后
怪异奇特的姿势行走
38
共济失调病因
血管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共济失调
药物与毒物
抗痫药
酒精
代谢性疾病
42
可治疗的共济失调
发作性共济失调:乙酰唑胺 代谢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占位
43
治疗
自由基清除剂
艾地苯醌 大剂量维生素E和辅酶Q10 金刚烷胺
与小脑通路或递质相关
金刚烷胺 丁螺环酮 毒扁豆碱 支链氨基酸
44
治疗
促甲状腺素类似物:TA-0910 IGF-1 N-乙酰半胱氨酸

遗传性共济失调 ppt课件

遗传性共济失调  ppt课件

查体
5、脑膜刺激征6、自主神经:卧立位试验正常。有“肠炎”病史,解稀便,小便正 常。
辅助检查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神经源性损害 头颈MRI+MRA:见少许缺血灶,余未见异常。 颈椎MRI+MRA椎间盘突出(C4-6),颈椎退变, 血尿粪、生化、甲状腺、肿瘤、糖化、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大致正 常。
小脑
表现1、共济失调(极似Friedreich )2、肌无力3、 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本病早期体征)4、本体 感觉障碍5、眼症状6、其他。 诊断:具有慢性脂肪吸收障碍的肝胆疾病或肠道 疾病的患者,出现缓慢进行性共济失调,行走无 力为主的神经-肌肉综合征,应怀疑本病,血清维 生素E浓度低于11.6umol/L或血清维生素E/胆固醇 比值<3即可确诊。
遗传性共济失调伴肌萎缩症
简称Roussy-Levy 通常在婴儿发病,相对良性病程,表现为感觉共济失调,缓慢进展 病情,没有小脑受累表现,(构音障碍、震颤、眼球震颤)。有腓 骨肌萎缩,弓形足、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活检有脱 髓鞘和洋葱头结构。类似CMT1型,但是有震动觉及位置觉缺失,感 觉性共济失调和姿势性震颤。
神经性肌强直
是由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自发性连续性肌肉活动的疾病,又称Isaacs 综合征、连续性肌纤维活动、伴肌肉松弛障碍的肌颤搐等,是一种 少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肌肉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男女均可患 病,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其特征为肉 眼可见肩部、大腿、小腿肌肉不自主连续颤动。轻者睡眠后可减轻 或消失,重者睡眠中仍可出现。
运动系统:1、全身肌肉肌容积轻度萎缩。肌张 力基本正常。肌力下肢近端肌力稍弱5-(下蹲不 能站立)。余肌力正常。无不自主运动。
查体
2、指鼻试验 见意向性震颤。轮替试验基本正常,跟膝胫试验+,闭 目难立征(+),小脑步态。 3、反射:上肢深反射正常偏活跃,下肢膝反射消失,踝反射消失, 无阵挛。Hoffmann-,Rossolimo-。浅反射基本正常。无病理反射。 4、感觉系统基本正常。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科普知识PPT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科普知识PPT

治疗和管理
治疗和管理
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的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缓解症状 。 管理和支持:给患者和家庭提供全面的 管理和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康复训练 等。
预防和未来展望
预防和未来展望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有 望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治疗和预防 提供新的可能性。 遗传咨询和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遗传咨 询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弗里德赖希氏症:一种导致数学和语言 能力障碍的遗传病。 多指畸形症:手指或脚趾数目异常增多 的遗传病。
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卡方氏症:一种肌肉骨骼系统发育不全 的遗传病。
遗传咨询和筛查
遗传咨询和筛查
遗传咨询的重要性:遗传咨询可以帮助 家庭了解遗传病的风险,制定合适因变异,预测个体是否携带遗传病 的风险。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 科普知识PPT
目录 遗传病的概念 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遗传咨询和筛查 治疗和管理 预防和未来展望
遗传病的概念
遗传病的概念
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 起的疾病。 常染色体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遗传病是 由位于非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疾病。
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二、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 telangiectasia,AT)又名Louis-Bar综合征, 少见,累及神经、血管、皮肤、网状内皮系 统、内分泌等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也是一 种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DNA修复缺陷病。 临床特征是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眼和面部 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肺部反复感染,易患癌 症。本病对射线的杀伤作用异常敏感。

七、脊髓-脑桥变性
脊髓-脑桥变性(spino-pontine degeneration)由Boller和Segarra首报,包括 一组以共济失调、意想性震颤、构音障碍以 及其他小脑症状为主的遗传性共济失调,基 本上属于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的范围。
8
八、后柱性共济失调
后柱性共济失调(posterior colum ataxia),也称遗传性后柱性共济失调 (hereditary posterior colum ataxia),或称 Biemond综合征,由Biemond首报。病理表 现为脊髓变细,后柱完全变性,髓鞘和轴索 同时受累,后跟部分变性,三叉神经根髓鞘 脱失,但轴索正常,小脑浦肯野细胞也有部 分脱失。
3
三、马查多-约瑟夫病
马查多-约瑟夫病(Machado-Joseph disease, MJ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神经变性病,具有进行性共济失调、锥体系 和锥体外系征、突眼、眼震、肌肉萎缩等临 床特征。国际疾病分类学以将MJD归于脊髓 小脑共济失调(SCA),并于SCA3等同,文 献多称为SCA3/MJD,现以为SCA3/MJD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SCA中最常见的类型, 我国约占44%-48.23%。
10
十、小脑性共济失调-肌阵挛伴耳聋
小脑性共济失调-肌阵挛伴耳聋(cerebellar ataxia-myoclonus with deafness)也称 MayWhite综合征。患者成年起病,出现共济失调 肌阵挛,伴神经性耳聋。肌阵挛严重时可被 误为亨廷顿舞蹈病。剖检发现小脑皮层的白 质和齿状核容积减少,脊髓薄束变苍白。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共济失调
1
一、橄榄脑桥小脑萎缩(Menzel型)
橄榄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是主要累及小脑、脑干和 脊髓进行性神经变性病。成年后发生的进行 性小脑共济失调,其MRI特点:脑干及小脑 的各直接径线均缩短,脑桥线分别与中脑线 及脊髓线之比值减少,脑干各径线与第四脑 室前后径之比显著缩小,相当一部分患者可 见小脑中脚萎缩。
11
十一、Felynn-Aird综合征
Felynn和Aird(1965)首报,表现为: 10-20岁出现神经性耳聋,近视是主要表现, 半数患者有白内障表现,1/5患者发生色素性 视网膜炎。很多患者出现共济失调,明显的 肌萎缩,严重的神经痛,还有关节僵硬,某 些患者伴发癫痫,其中大部分还有智力减退 和皮肤萎缩。
16
四、Marinesco-Sjögren综合征
Marinesco-Sjögren综合征又称遗传性共济 失调-白内障-侏儒-智力缺陷综合征Marinesco (1931)首报,以白内障、共济失调和智能缺 陷为特征,少见。
6
六、发作性(周期性)共济失调
发作性(周期性)共济失调(episodic ataxia,EA)又称为前庭小脑性共济失调 (vestibulocerebellar ataxia)。.Parker(1946) 称之为急性短暂性普遍性小脑协调障碍 (acute transient generalized cerebellar dyssynergia),具有发作性眩晕、共济失调和 眼球震颤表现,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周,病理 改变主要是脑干内的前庭神经核变性,少见。
9
九、小脑-橄榄萎缩(Holmes型)
小脑-橄榄萎缩(cerebellar-olivary atrophy) 也称原发性小脑实质变性 (primary parenchymatous degeneration of the cerebellum),由Holmes于1907年首报,据近 年基因学研究,本病可能与SCA2、SCA5、 SCA6都有交叉或重复。
4
四、其他类型脊髓小脑性共济(SCA)
共分12型,用SCA1,SCA2,SCA3 等表示。
5
五、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
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 (dentatorubral pallidoluysian atroohy,DRPLA) 或称齿状核苍白球丘脑下部萎缩,在日本较常 见。DRPLA基因上的(CAG)n结构的异常扩 增是本病发生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可分3型: 舞蹈样共济失调型、假阳性Huntington舞蹈病 型和肌阵挛性癫痫型。
15
三、婴儿起病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婴儿起病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infantile onset spinocerebellar ataxia,IOSCA)仅见于 芬兰人群。临床表现为婴儿期急性或亚急性 起病,出现典型的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和 体征,伴有感觉性神经病、手足徐动症、耳 聋、视神经萎缩、眼肌麻痹、癫痫等,女性 患儿有性腺发育不全,病程可达数十年。
2
二、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spastic ataxia)是介于脊髓和脑干小脑型之间 的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遗传异质性疾病 成年后发病,缓慢进行性的小脑共济失调及 锥体束征,无感觉障碍、弓形足、骨骼及内 脏畸形,可伴构音障碍、视神经萎缩、眼外 肌麻痹,有阳性家族史。CT 和MRI可发现 小脑、脑干和脊髓轻度萎缩。
1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共济失调
13
一、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 ataxia,FRDA),也有称为典型的Friedreich综 合征,由Friedreich于1863年首报,本病在西 方国家作为脊髓小脑变性的代表,发病率最 高,研究最为深入,但在亚洲并不多见。大 多数在青少年起病,进行性共济失调,下肢 明显;下肢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骨 骼畸形(脊柱侧弯,弓形足等)多见,常伴 心脏损害、耳聋、糖尿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