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专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地球的运动(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2019.7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地球的运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节日中,北京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 D.元旦2.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3.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昼夜5.当120°E是正午的时候下列处于午夜时分的是()A.0°经线 B.60°W经线 C.60°E经线 D.180°经线6.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C. 地球是个球体D. 地球的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7.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现象的范围是()A.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B.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8.下列节日中,永修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元旦9.下列地点,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A.23.5°N B.30°S C.23.5°S D.赤道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的今天(6月15日),地球公转最接近图中的A.甲位置 B.乙位置 C.丙位置 D.丁位置11.在每天正午时刻,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影子有时长有时短,你学校旗杆影子最短的一天时,地球公转位置大致在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12.我国首都北京位于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13.重庆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线是A、南回归线B、北回归线C、南极圈D、赤道14.每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是下列哪一天前后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15.赤道是以下哪一组地理事物的分界线A、北温带和热带B、南温带和热带C、北半球和南半球D、北寒带和南寒带16.下列节日中,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19.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A、自北向南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东向西20.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A. 23.5°SB.赤道C.66.5°N 或66.5°SD. 23.5° N二、填空题21.读《五带划分图》回答 (8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热量带名称: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2)写出图中数码的纬线度数及符号.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 (用字母填写);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
专题一:地球的运动(二轮专题复习)

4.视频峰会召开时( ) A.全球同一天 C.全球新的一天大于一半
B.全球新的一天少于一半 D.都不对
微专题1:时间的计算(名题汇:专题过关验收卷15·16)
(2022济宁一模)利用太阳定方位较精确的方法是日影 杆法。先在地面上竖立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杆子,以杆基 为圆心,适当距离为半径,在杆影的一侧画一个半圆, 记下杆影顶端恰好落在半圆上的两点,将这两点与圆 心连接,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根据此三角形顶角的角 平分线来确定方位。家住海南(20°N,110°E)的小明在 夏至日运用该原理进行观测,在北京时间9时测得杆影 顶端落在半圆上的M点,当天某时刻测得杆影顶端落在 半圆上的N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OM的指向为( )
14.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c中 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长,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 ) 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20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
微专题3: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与应用(二轮资料:P22)
视角1:以某种活动中太阳高度的测量为命题情境,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 算 (2021·天津等级考)科考队在北极圈内某地进行科考时,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6时测得了 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小值为10°。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的纬度为( ) A.83°26′N B.80°34′N C.76°34′N D.72°34′N
A.① B.② C.③ D.④
微专题3: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与应用(名题汇:高考真题衍生卷P4)
(2022广东,8→补偿题)某开发商分别在天津(约39°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 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甲图所示。读图,完成22~23题。 22.若福州楼盘每层2.8m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m。 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 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1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7个月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第一篇①纬度因素: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一般越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多。
②地势高低:海拔越高,空气越淡薄,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越弱,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多。
③天气状况:降水多的地区,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
④白昼长短: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多。
⑤季节: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
⑥坡向:阳坡太阳辐射强于阴坡;背风坡太阳辐射强于迎风坡。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第二篇(1)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4-夜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15°。
(2)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①对称规律: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昼长之和是24小时。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南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昼极夜区除外);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极昼极夜区除外)。
③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昼夜长短改变幅度为0;纬度越高,昼夜长短改变幅度越大,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最大可达24小时。
(3)极昼极夜的相关规律①极圈内极昼极夜天数比较:北极圈内的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圈内的极昼天数,极夜天数少于南极圈内的极夜天数。
这是由地球公转速度的改变引起的。
②正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纬度+正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90°。
③正好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是太阳直射纬度的2倍。
④出现极昼时,一天内极点的太阳高度不变(等于太阳直射纬度)。
地理二轮复习地球运动相关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第三篇(1)地方时的计算①计算根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②计算步骤:定地方时:确定已知经线的地方时,如昼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或0时)和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18时)的地方时。
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PPT课件

-
11
(2014·上海地理)读极地投影示意图, 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 回 归 线 ; 弧 线 ACB 为 晨 昏 线 , 且 AC 段 为 昏 线 ; C 点 为 晨 昏 线 与 极 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经线 的交点。读图,回答4~5题。
-
12
4.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D )
(2)日期的判断 ①一般规律:地球上作为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 为规定的日界线(位于180°附近,答题时一般采用180°), 它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如下图(表)所示:
-
28
另一条是自然的零时所在经线,它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断
地向西移动,但始终位于太阳直射经线的对面。
②判断技巧:在判断日期时,一般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
缩短;
北京由于昼变短日出更偏东南;K线最高纬度仍为极夜,
昼夜长短不变。
答案 D
-
34
3.若L位于中纬地区,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 到最大时( ) A.南亚进入“干热季节” B.福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C.北京正值“香山红叶” D.澳大利亚西北草原葱绿
-
35
解析 第3题,若L位于中纬地区,L、K所包围的面积 (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此时福建进 入台风多发季节。
答案 C
-
32
2.若纬线MN的经度差减小,则( ) A.L纬线的纬度减小 B.海口地面物体中午日影渐长 C.北京日出更偏东北 D.K线最高纬度昼夜长短不变
-
33
解析 第2题,当纬线MN的经度差减小时,说明北半球
昼长缩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但L纬线的纬度不变;
由于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面物体中午日影可能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学科,而地球的运动是地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地理二轮复习过程中,地球运动是一个需要仔细研究和掌握的专题。
本文将从地球自转、公转、倾角和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
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相对较快的,每天自西向东旋转一周,需要24小时,也就是一天的时间。
地球自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日出日落和星空进度方面。
日出日落的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快慢有关,星空进度则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恒星和恒星群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旋转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就是一年的长度。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所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在不同的季节中是不同的。
三、倾角和季节变化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倾斜度,也就是倾角,地球的不同区域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也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
地球的倾角是23.5度,因此在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度减去该地区的纬度角,日照时间最长,这时是夏天;而在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大,这时是冬天。
同时,地球在春分和秋分时,两半球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相等,这时是春天和秋天。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每个地方在一天之中的日照时间是有变化的。
而由于地球的公转,日照时间也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夏季,地球北半球最长日照时间达到17个小时左右,而在冬季最长日照时间只有8小时左右。
四、总结地球运动是地球上自然规律的表现,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两个部分。
同时地球的倾角和季节变化也是地球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专题。
地理二轮考试中,地球运动作为重要内容具有较高的考查频率,我们需要仔细研究并深入掌握相关知识。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地球运动

光度计
用于测量天体的亮度和光 度,帮助研究天体的物理 性质和演化过程。
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仪
用于分析天体的光谱特征 ,可以推断出天体的化学 成分、温度、密度等信息 。
天文观测实验方法
恒星位置的测量
通过观测恒星在天球上的 位置变化,可以研究地球 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日食和月食的观测
通过观测日食和月食现象 ,可以验证月球绕地球运 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规 律。
极昼极夜现象分析
极昼现象
发生在夏至日前后,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全天24小时白昼的现象,称为极昼。此时太 阳虽然落下了地平线,但是大气层的折射作用使得太阳光线仍然能够到达地面,因此天空仍然是亮的。
极夜现象
发生在冬至日前后,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全天24小时黑夜的现象,称为极夜。此时太 阳完全处于地平线以下,天空一片漆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极昼极夜现象是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 用的结果,也是地球运动的重要表现之一。
解题思路和技巧分享
熟练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 本概念,理解角速度、线速度 、太阳高度角等概念的含义和 计算方法。
学会运用地球仪或示意图来分 析地球运动问题,特别是昼夜 交替、时差等问题的分析。
注意审题,明确题目考查的知 识点,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解 题方法和思路。
备考策略及建议
01
系统复习地球运动的基 础知识,包括地球自转 和公转的概念、特点、 意义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 件地球运动
汇报人:XX 20XX-01-27
目录
• 地球运动基本概念与规律 •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 • 时区划分与区时计算 • 地球公转轨道特点及影响 • 地球运动观测与实验方法 • 高考真题解析与备考策略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地球运动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地球运动
专题一:地球运动
高考要求——夯实基础
1.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类型,能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
2.运用有关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的资料,说明地球是颗普通的行星,并学会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3.通过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知道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
5.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6.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方向、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及地理意义。
7.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了解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及其表现。
8.结合图示有关资料,尤其是日照图,考查地球自转与经度变化、时间计算、昼夜长短、风向判断、洋流方向、河岸侵蚀或泥沙沉积等的联系。
9.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特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0.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时空分布规律,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11.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与四季、五带形成的关系,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
知识体系——纲举目张。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十分复杂的一个知识点,在二轮复习中要做到真正掌握这一专题,需要重点突出,逐个击破。
本文将分别从地球自转、公转和季节变化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地球自转地球的自转指的是地球以其自身的轴线为中心,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次自转的运动。
自转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
自转产生的效应有昼夜交替、地球形状的扁平化和地球自转引起的科氏力等。
在进行地球自转的学习中,需要理解地球赤道与南北极的位置、地球自转速度和地球日的实际意义等。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指的是地球绕着太阳旋转的运动。
一个完整的公转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一年。
公转时地球的轨道呈椭圆形,因此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也会因为这个椭圆轨道而不同。
较为重要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公转带来的四季变化、平年与闰年的定义与区别,以及赤道、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等。
三、季节变化地球季节变化是以地球公转为基础的。
由于地球公转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不同,因此会出现季节变化。
在远日点和近日点时地球到太阳距离的差别,以及地球自转带来的昼夜长短及地球赤道以外的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等都是导致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
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地方的季节差异、温带、寒带和热带气候的特征,以及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等。
四、其他方面地球运动还包括地球黄赤交角、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表面风向和水流方向的影响、公转速度与钟的关系等。
这些内容在考试中虽然并不是经常会涉及,但仍然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地球运动的二轮复习中,需要注重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情况,包括各自的周期、速度和相关的知识点。
同时还需要理解地球的季节变化机制,如何给不同地区带来影响。
这对于理解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都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28
(4)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直射点所在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此 向南、向北逐渐降低,其他各地正午太阳高度 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之间 的纬度差。
2017/2/28
四、地球运动的计算问题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1)规律: 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②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点:一点昼长=另一 点的夜长;两点的昼长相加=两点的夜长相加 =24小时
2017/2/28
4.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 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此 类问题了。
2017/2/28
计算公式如下: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 时间(m) 注意: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考点3 地球的运动
考纲要求: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 星。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7/2/28
一、影响地面太阳辐射的因素:
纬度(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
海拔高度(地势)
天气状况 地面状况
2017/2/28
时间
地形 其它
2017/2/28
三、光照图的判读及应用 (1)确定太阳光照图中时间计算的突破点的方法
看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 确定日期
① ② ③ ④ ⑤
如南极圈内全是极夜(北极圈内全是极昼) 为6月22日,相反为12月22日;全球昼夜 平分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利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时间为6点, 确定时间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时间为18点
一般选在夜间,因为夜晚发射升空时,地面光学跟踪测量设备 易于捕捉跟踪目标。而我国“神舟”五号选择在白天发射,是 因为白天发射温度较高,有利于发射人员工作,也易于在发生 意外时,充分保护航天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保证飞船返回时 也是白天,有利于地面人员寻找目标。 地形平坦开阔地区较理想,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测。 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小,距航天科研中心近
2017/2/28
3.确定日出、日落方位及影子朝向
3.21-9.23 全球(除极昼区外)东北升 西北落; 极昼区:正北升 正北落 9.23-次年3.21全球(除极昼区外)东南升西南 落;极昼区:正北升 正北落 3.21和9.23全球正东升 正西落
2017/2/28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的方法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用公式计算:H=90°-纬差(纬差就是直射点 与所求地点的纬度差值,若两点在同一半球, 则纬差等于大减小;若两点在南北两半球,纬 差等于纬度和。 极点的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正确找出太阳直射点所在 的经度,确定时间 据当地的地方时12点,确 定昼夜情况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当地地方时12点 当地的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平分白昼 根据两地的经度差可求出两地的时间差
找两条经线的经度差确定 时间
2017/2/28
(2)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昼弧和夜弧的 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弧长15°为1小时。 (3)确定太阳出没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所 在经线的地方时,日落时刻为该地所在纬线与 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二分日时,世界 各地日出都为6时,日落都为18时。夏半年所 在的半球日出早于6时,日落晚于18时,冬半 年相反。
2017/2/28
④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并进而 判断该地区的其它地理特征。 ⑤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 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 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 当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2017/2/28
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 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 hcotH。
2017/2/28
2.确定日出、日落时刻的方法 (1)某地日出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 地方时;日落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 的地方时。 (2)赤道上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3)春、秋分时,全球各地均为6时日出,18时 日落。 (4)日出时刻=12h-昼长÷2;日落时刻=12h +昼长÷2;日出时刻+日落时刻=24h。
2017/2/28
⑥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 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 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 90°(如下图)。
2017/2/28
⑦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高度大,得到的太阳 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 相同的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 从而影响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2017/2/28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 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 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 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 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 太阳。
2017/2/28
从图上可直观地看出某一时刻地球表面分属于 不同日期所跨的经度范围。
2017/2/28
(2)不同日期范围的计算 “今天范围”的计算,采用的多为地方时。 180度时间如果为T,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所占 全球范围比例为T/24,旧的一天范围比例为(24 -T)/24。
2017/2/28
2017/2/28
③任何地点: 6月22日昼长+12月22日昼长=24小时 6月22日夜长+12月22日夜长=24小时 (2)计算方法: ①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推算:昼长=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 -12)×2 ②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15° 夜长=夜弧所跨经度/15°
2017/2/28
5.日期的计算 (1)日期变更规律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
2017/2/28
①自然日界线:即0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 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 天,自东向西过0时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②人为日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 线要加一天。 ③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 180°经线地方时为零点时。
二、影响航天器发射的主要因素:
位置 方向 地球上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为了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 度,加大发射的推动力,发射场地位于纬度越低、势越高的地 区越优越。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借助了地球运动惯性的航天器的发射 方向一般应朝向东方。
天气
多选在气象条件较稳定,天气晴朗,云雾天较少,透明度高的 地区,因为晴天多,空气透明度好,有利于跟踪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