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复习专题
三角函数总复习高三

三角函数总复习57.3.的终边上的任意一点(异于原点)0),sec2sin sin tan tan 1tan tan 2tan 1tan ααβαβαα±-三角函数的化简、计算、注意角的一些常用变式,角的变换是三角函数变换的核心!tan tan αcos 22α,sin 22cos α,1对角、函数名、式子结构化同)。
x 2sec x =”的内存联系――“知一求二”2cot 2tanCB A =+ ②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③正弦定理: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④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22-+=,=2b _________________,=2c ___________________.=A co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cos _________________,=C co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面积公式 C ab S ABC sin 2121高=底⨯=∆=_______=_________=))()((c p b p a p p ---=rp Rabc=4(其中ABC r R c b a p ∆++=分别为、、)(21的外接圆、内切圆半径) ⑥边角之间的不等关系B A b a B A sin sin >⇔>⇔>15、正余弦定理适用的题型⑴余弦定理适用的题型 ①已知三边,求三个角;②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它两角。
⑵正弦定理适用的题型 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和一角;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这时解三角形会产生多解的情况,举例说明已知时,和、A b a 解的情况如下: i A 为锐角(A b a sin 与的关系)ii A 为钝角(b a 与的关系)16.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正弦曲线:正弦函数x y sin =,R x ∈的图像叫做正弦曲线。
三角函数专题复习

三角函数专题复习一、任意角和弧度制例1.下列各角中,终边相同的角是 ( )A.23π和240B.5π−和314 C.79π−和299π D.3和3例2.已知扇形圆心角60α=,α所对的弧长6l π=,则该扇形面积与其内切圆面积的比值为__________.练习:1.将1665−化成2(02,Z)k k απαπ+<∈的形式是( )A .584ππ−− B .384ππ− C .5104ππ− D .3104ππ− 2.(多选)如图,A ,B 是单位圆上的两个质点,点B 的坐标为(1,0),60BOA ∠=︒,质点A 以1rad /s 的角速度按逆时针方向在单位圆上运动,质点B 以2rad /s 的角速度按顺时针方向在单位圆上运动,则( )A .1s 时,BOA ∠的弧度数为π33+B .πs 12时,扇形AOB 的弧长为7π12 C .πs 6时,扇形AOB 的面积为π3 D .5s 9时,A ,B 在单位圆上第一次相遇3.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____ _______.4.如图,分别以等边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画弧,得到的封闭图形是莱洛三角形,若2AB =,则莱洛三角形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二、三角函数的概念例3. 若θ是第二象限角,则 ( ) A.sin θ2>0 B.cos θ2<0 C.tan θ2>0 D.以上均不对例4.已知111A B C △与222A B C △满足:12sin cos A A =,12sin cos B B =,12sin cos C C =,则( )A .111ABC △是钝角三角形,222A B C △是锐角三角形B .111A BC △是锐角三角形,222A B C △是钝角三角形C .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D .两个三角形都是钝角三角形例5. 已知函数()263x f x a−=+(0a >且1a ≠)的图象经过定点A ,且点A 在角θ的终边上,则sin cos sin cos θθθθ−=+______. 练习:5.有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命题:1:p x ∃∈R ,221sin cos 222x x +=;2:p x ∃、y ∈R ,sin()sin sin x y x y −=−; ()3π:sin cos 2πZ 2p x y x y k k =⇒+=+∈;4π:0,2p x ⎛⎫∀∈ ⎪⎝⎭,1cos tan sin x x x =. 其中真命题的是( )A .1p ,3pB .1p ,4pC .2p ,3pD .2p ,4p6.sin1cos 2tan 3⋅⋅的值( )A .大于0B .小于0C .等于0D .不确定7.已知sin α=,则sin 4α-cos 4α的值为 ( )A.-B. -C.D.8.,,A B C ∠∠∠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下列选项能判断ABC 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A .()()sin sin ABC A B C +−=−+B .sincos 22A B C A B C +−−+= C .sin sin 22A B C A B C +−−+=D A 9.已知关于x 的方程4x 2-2(m+1)x+m=0,的两个根恰好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10.(1(2α是第三象限角.11.已知sin cos x x t +=,t ⎡∈⎣.(1)当12t =且x 是第四象限角时,求33sin cos x x −的值; (2)若关于x 的方程()sin cos sin cos 1x x a x x −++=有实数根,求a 的取值范围.三、诱导公式例6.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sin 780,cos 330P ︒−︒,则sin α=( ) AB .12 C.2 D .1例7.已知()()()()9π7πsin cos tan 2π22tan πsin πf αααααα⎛⎫⎛⎫−−− ⎪ ⎪⎝⎭⎝⎭=−+. (1)化简()f α;(2)若()π22f f αα⎛⎫+= ⎪⎝⎭,求()π2f f αα⎛⎫− ⎪⎝⎭的值.练习:12.已知n ∈Z ,化简()πsin π16n n ⎡⎤+−=⎢⎥⎣⎦______________. 13.已知2πtan(π)3α+=−. (1)求πsin(2022π)2sin 2π3cos cos(π)2αααα⎛⎫+−+ ⎪⎝⎭⎛⎫−−− ⎪⎝⎭的值; (2)若为α第四象限角,求sin cos αα+的值.14.已知角α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x 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经过函数()33x f x a −=−−(0a >且1a ≠)的定点M .(1)求sin 2cos +tan ααα−的值;(2)求()()()()3πsin πcos 2tan 3πcos 2πsin ααααα⎛⎫++− ⎪⎝⎭−+−+−的值.15.已知函数()()()sin πcos πf x x x =+−,且π04x <<. (1)若()14f x =,求πcos cos 2x x ⎛⎫++ ⎪⎝⎭的值; (2)若函数()g x 满足()()tan g x f x =,求14g ⎛⎫ ⎪⎝⎭的值.。
三角函数计算题期末复习(含答案)

三角函数计算题期末复习(含答案)1.解答题1.计算:sin30°+tan60°-cos45°+tan30°。
2.计算:--2tan60°-(-)-。
3.计算:2sin30°+3cos60°-4tan45°。
4.计算:-2sin30°-(π-3)-(-3)。
5.计算:2sin30°-tan60°+cos60°-tan45°。
6.计算:|-3|+(π-2017)-2sin30°+(1-1)/3.7.计算:2-2-2cos30°+tan60°+(π-3.14)。
8.计算:2-1+2sin45°-8+tan260°。
9.计算:2sin30°-2cos45°+8.10.计算:(1)sin260°+cos260°;(2)4cos45°+tan60°-8-(-1)。
11.计算:sin45°+(1-3)-1+cos30°tan60°-3-1/2.12.求值:2+2sin30°-tan60°-tan45°。
13.计算:(sin30°-1)×sin45°+tan60°×cos30°。
14.(1)sin30°+cos30°+tan30°tan60°;(2)tan45°sin45°-2sin30°cos45°/2.15.计算:-4-tan60°+|-2|。
16.计算:-2sin30°-(-3)tan60°+(1-1)/2.17.计算:tan60°-2sin30°-cos45°。
高三复习:三角函数-知识点、题型方法归纳

高三复习:三角函数-知识点、题型方法
归纳
一、知识点概述
1.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其在数轴上的周期性;
- 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关系: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关系。
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 正切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3. 三角函数的基本变换
- 函数y = A · sin(Bx + C) + D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 函数y = A · cos(Bx + C) + D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 函数y = A · tan(Bx + C) + D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二、题型方法归纳
1. 计算题
- 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求解给定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 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求解特定函数值。
2. 解方程和不等式
- 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解三角方程和三角不等式。
3. 图像分析题
- 分析三角函数的图像特征,如振幅、周期、对称轴等;
- 利用函数的基本变换,画出特定三角函数图像。
4. 证明题
- 利用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关系,进行数学推导和证明。
三、总结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复和掌握三角函数的知识点和题型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复过程中,建议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记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多做相关题目进行巩固和实践。
以上是三角函数复习的知识点和题型方法归纳,希望对你的高三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学业进步,取得好成绩!。
三角函数专题复习

三角函数专题复习(一)1. 三角函数(约16课时)(1)任意角、弧度制: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三角函数①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②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的正弦、余弦、正切),能画出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③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正切函数在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图象与x轴交点等)。
④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⑤结合具体实例,了解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的图象,观察参数A,ω,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⑥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一、要点●疑点●考点1、任意角和弧度制:①、任意角: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没有作任何旋转的角);②、象限角: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注意】:如果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③、a: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β︱β=α+k·360o,k∈Z};b: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S={β︱β=k•180o,k∈Z};c: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S={β︱β=90o+k·180o,k∈Z};d: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S={β︱β=k·90o,k∈Z};e:终边在直线y=x上的角的集合:S={β︱β=45o+k•180o,k∈Z}④、角度制与弧度制:用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着角度制;用实数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着弧度制;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着1弧度的角,用符号rad表示,读着弧度。
如果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为l,那么,角αα的正负由角α的终边的旋转方向决定。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转化只要通过【注意】:今后用弧度制表示角时,“弧度”二字或“rad”通常略去不写,而只写该角所对应的弧度数。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专题复习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专题复习三角函数专题考点例题解析】考点1.求值1、求sin330°、tan690°、sin585°的值。
解: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可得:sin330°=sin(360°-30°)=sin30°=1/2tan690°=tan(720°-30°)=tan30°=1/√3sin585°=sin(540°+45°)=sin45°=√2/22、已知角α为第三象限角,求sin(α+π/2)的值。
解:由于α为第三象限角,所以sinα<0,cosα<0.又因为sin(α+π/2)=cosα,所以sin(α+π/2)<0.3、已知sinθ+cosθ=5/3,cosθ-sinθ=2,求sin2θ的值。
解:将sinθ+cosθ和cosθ-sinθ相加,可得cosθ+cosθ=5/3+2=11/3,即cosθ=11/6.将cosθ-sinθ和sinθ+cosθ相减,可得2sinθ=-1/6,即sinθ=-1/12.代入sin2θ=2sinθcosθ的公式,可得sin2θ=-11/72.4、已知si n(π/4-α)=2/√5,求cosα的值。
解:sin(π/4-α)=sinπ/4cosα-cosπ/4sinα=2/√5,代入cosπ/4=√2/2和sinπ/4=√2/2,可得cosα=1/√10.5、已知f(cosx)=cos3x,求f(sin30°)的值。
解:将x=π/6代入f(cosx)=cos3x,可得f(cosπ/6)=cos(3π/6)=cosπ=-1.又因为sin30°=cosπ/6,所以f(sin30°)=-1.6、已知tanα=15π/22,求cos(π/2-α)的值。
解:tanα=15π/22,所以α为第三象限角,cos(π/2-α)=sinα>0.由tanα=sinα/cosα,可得cosα=15/√466,代入sin^2α+cos^2α=1,可得sinα=7/√466,最终可得cos(π/2-α)=7/15.7、已知tan(π/4+x)=2tan(π/4-x),求cos2x的值。
三角函数的专题复习-最经典最全

三角函数的专题复习-最经典最全
1.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 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及其关系- 弧度和角度的转换及其应用
- 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2. 三角函数的性质
- 周期性和奇偶性
- 正负变化规律
- 三角函数的大小关系及其应用
3.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等变换
4. 三角函数的求值和计算
-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 三角函数的倍角和半角公式
- 三角函数的三角恒等式
5. 三角函数的应用
- 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
- 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
- 三角函数在工程中的应用
- 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6. 典型例题和题解析
- 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 运用不同的定理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 练解题技巧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三角函数的专题复习内容,包括基本概念、性质、图像和性质、求值和计算、应用以及典型例题和习题解析。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祝您复习顺利!。
(完整版)高三一轮复习三角函数专题及答案解析

三角函数典型习题1 •设锐角ABC的内角A B, C的对边分别为a, b, c,a 2bsi nA.(I )求B的大小;(n)求cosA sin C的取值范围• A B C 厂2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sin sin— 2 .2 2(1)试判断△ ABC的形状;(II)若厶ABC的周长为16,求面积的最大值•23 •已知在ABC中,A B,且tan A与tan B是方程x 5x 6 0的两个根•(I )求tan (A B)的值;(n )若AB 5 ,求BC的长•2 2 2 14. 在ABC中,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a c b ac.22A C(1) 求sin cos2B 的值;2(2) 若b=2,求厶ABC面积的最大值.5. 已知函数f(x) 2s in2 n x 3cos2x, xn,-n•4 4 2(1 )求f (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f(x) m 2在x n,n上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4 26. 在锐角△ 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2 c2 a2)ta nA 3bc.(I) 求角A;(II) 若a=2,求厶ABC面积S的最大值?7. 已知函数f (x) (sin x cosx) +cos2 x .(I )求函数f x的最小正周期;(n )当x o,?时,求函数f x的最大值拼写出x相应的取值•8 .在ABC中,已知内角A . B . 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向量r r 2 B r r m 2sin B, 、3 ,n cos2B, 2cos 1,且m//n?2(I) 求锐角B的大小;(II) 如果b 2,求ABC的面积S ABC的最大值?答案解析11【解析】:(I )由a 2bsi nA ,根据正弦定理得si nA 2si n Bsin A ,所以sin B -,2 由ABC 为锐角三角形得B n .6(n )cosA sin C cos A sinAcos A sin -A61 3cos A cos Asin A22、、3sinA -.32【解析】 :I. sinC . sin CC cos .C sin2sin('—222 224C C 即C,所以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2 422••• tanA 3, A 为三角形的内角,二sin A由正弦定理得:-A 艮 -BCsin C sin A-2 2b a b 2 abII.16 号,此时面积的最大值为 32 6 42 .-2ab ,—2ab 64(2 -.2)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3【解析】:(I )由所给条件 方程x 2 5x 6 ••• tan (A B) tan A tan B1 tan Atan BB C 180 ,• C180 (A 0 的两根 tan A 3, tan B 2 . 1B).由(I )知,tanCtan(A B)1,•/ C 为三角形的内角,• sinC_2 23 10弘知教育内部资料 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2 3••• BC 1 —汇 3.5. 近 y/10 2r r 2B 厂8【解析】:(1) m//n2sinB(2cos ;-1)=-,3cos2B 2sinBcosB=- 3cos2Btan2B=- 32兀 心宀 n••• 0<2B< n,2B=y,A 锐角 B=3① 当B=n^,已知b=2,由余弦定理,得: 4=a 2+c ?-ac > 2aac=ac(当且仅当a=c=2时等号成立)■/ △ ABC 的面积 S ABC =3acsinBh^ac w 3ABC 的面积最大值为.3② 当B=6n 时,已知b=2,由余弦定理,得:4=a 2+c 2+ 3ac 县ac+ . 3ac=(2+ 3)ac(当且仅当 a=c= , 6- . 2时等号成立) •,ac < 4(23)1 1•••△ ABC 的面积 S AABC =2 acsinB^ac <2- , 3 ,△ ABC 的面积最大值为 2- 314【解析】:(1)由余弦定理:cosB=4sid +cos2B=1 24⑵由cos B4 得sinB.15 •/ b=2,4n1 2sin 2x —;=;ac+4 > 2c,得 acw —,c 233 2sin(2x -)2 ,即 0 1 -2sin(2x -) 12 44(2)由 tan2B=- .3n [、. 5nB=3或石 1 V15S\ ABc =~acsi nBw(a=c 时取等号)3故S A ABC 的最大值为5【解析】(I ) T f(x).n _1 cos 2x3cos2x 1 sin2x 3cos2x弘知教育内部资料 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n nn n又••• x —< 2x -<4 2 613 又 S besin A be24所以△ ABC 面积S 的最大值等于32 27【解析】:(I )因为 f (x) (sin x eosx) +eos2 x sin1 sin2x eos2x ( ) =1+.2si n(2x )42所以,T —,即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2(n )因为 0 x ,得 2x L,所以有-sin(2x) 12 4 4 4 24所以,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1 2此时,因为一2x —丄,所以,2x ,即x -4 4 4428即 2 < 1 2sinn2x -3 • f(x) maxf (X)min(n) •/ f (x)f(x)f(x)•- m f (X)maxf ( X) min••• 1 m 4,即m 的取值范围是(1,4).6【解析】:(1)由已知得b 1 2 * 4e 2 a 2 si nA ,32bccos A又在锐角△ ABC 中,所以A=60,[不说明是锐角 △ ABC 中,扣 1 分](II)因为 a=2,A=60 所以 b e be 4,S1 3besin Abe2而 b 2 e 2 2be be 42bcbe 4 ,3x 2sin xeosx eos 2 x eos2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函数复习专题
一、核心知识点归纳:
★★★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x x k k ππ⎧⎫
≠+∈Z ⎨⎬
⎩⎭
二、方法总结:
1.三角函数恒等变形的基本策略。
(1)注意隐含条件的应用:1=cos 2x +sin 2x 。
(2)角的配凑。
α=(α+β)-β,β=
-
等。
(3)升幂与降幂。
主要用2倍角的余弦。
(4)化弦(切)法,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
(5)引入辅助角。
asin θ+bcos θ=sin (θ+),这里辅助角所在象限由a 、b 的符号确定,角的值由tan =确定。
2.解答三角高考题的策略。
(1)发现差异:观察角、函数运算间的差异,即进行所谓的“差异分析”。
(2)寻找联系:运用相关公式,找出差异之间的内在联系。
(3)合理转化:选择恰当的公式,促使差异的转化。
考点1 定义域与值域
2
β
α+2
β
α-2
2
b a +ϕϕϕϕa
b
()()() sin()(00)“”“”sin sin cos 12 1332y A x A y x x x ωϕω=+>>=利用单位圆、三角函数的图象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零点是常用的方法.
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零点、值域等,基本方法是转化,即转化为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零点、值域等.
求三角函数值域的常. . 用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的有界性;.换元.
考点2 奇偶性、周期性与对称性
sin()2 123y A x T ωϕπ
ω
=+=有关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问题通常需要先进行化简,然后求解.
求三角函数的周期的一般方法是:先将函数转化为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求解.
判断三角函数的奇偶性的两种基本方法:图象. . .法和定义法.
考点3 单调性与最值
(1)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通常利用奇偶性或周期性转化为属于同一单
调区间上的同名函数值,再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
(2)求三角函数的最值:利用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 3.有关三角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要求掌握基本的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各个象限中四个三角函数的符号、特殊值所对应的角.要能全面地根据内、外层函数的单调性来确定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或单调区间.
sin()(00) 1 2y A x A x ωϕωωϕ=+>>+解决求三角函数的值域和最值问题不仅需要用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图象及三角恒等变换,还常涉及到函数、不等式、方程及几何计算等众多知识,这类问题往往较为灵活.函数,的单调区间的确定,基本思路是把看做一个整体,运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规律得解.
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解决问题一般还有以..下两种题型:
考点4.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2011年东城区期末文15)函数()sin()(0,0,||)2
f x A x A ωφωφπ=+>><部分图象如图所示.(Ⅰ)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解析式;(Ⅱ)设()()
cos 2g x f x x =-,求函数()g x 在区间[0,]2
x π∈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sin 3cos )(cos
3.x x
x OA OB OA OB ==⋅已知,,的解析式及最小正周期;
考点5 角的变换与求值
4.(2010年海淀期中文16)已知函数.(1)若,求
的值;(2)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3)求函数的对称轴方程和对称中心
x x x f 2cos )6
2sin()(+-
=π
1)(=θf θθcos sin ⋅)(x f 7s in(91α-,佛山联考 “”2()()()2(222 12βββ
αββααβααβαα+=+-=---=+
角的变换应特别注意范围的变化与确定. 变角是三角变换的灵魂,因此,要注意分析条件与所求之间角的联系,常考察是否具有和、差、倍、半关系或互余、互补关系.如本题中与是倍角关系.此外,根据条件与所求中的角的特点,常要对角进行恰当的配凑,如.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