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
(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口,乃是幸福的本源。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cān chāB.shēn chāC.cēn cīD.shēn chī2.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B. 。
”C.”,D.”。
3.下列填入文中口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诫B.悈C.戒D.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市场着实有些荒凉,当年熙熙攘攘,如今门可罗雀....。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C.知音与粉丝不同,知音在你寂寞时雪中送炭,粉丝只在你成名时锦上添花....。
D.他进入高三以后,发奋学习,期末成绩进入了年级前十名,真叫人刮目相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优秀作家的写作,必定是为他的同胞认可、赞誉其作品为目的的。
B.与中国不同的是,欧洲的现代精神危机感,不是来自贫穷,而是来自富庶。
C.各类小吃趁机摆开,花生、瓜子、麻花、锣鼓、风筝,长一声短一声叫卖不绝。
D.那些巍峨的、奇秀的、神秘的、瑰丽的山,打造了金庸作品多样的文学空间和氛围。
6.下列句了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由于争夺阳光的需要,每一棵树都竭尽全力发展自己,竞相向上,呈现出一种允满活力的生命力。
B.再远,钢蓝色的山体便从浓艳的绿野中分离出来,组合成天边的一列坚硬而又披挂了深雪的高大尖顶营帐。
C.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那时,也许心灵的沙化就无法抗拒。
回忆,也会在沙漠中枯萎。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3月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3月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有答案)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3月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学科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美”作为某种与“真”、“善”不同的价值,是古人早就体会到了的。
但审美价值有两个层次,需要作些分辨。
其较浅显的层次,是审美对象能产生一种别于实用的特殊效果,如诗文的辞藻和声律之美,虽无当于实用,却自为一种价值;其较深的层次,是审美作为人类意识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与知识的方式取径不同而归极不二。
从历史上看,审美价值的前一个层次,是容易被人们感知,故而更早为人们所论述了的。
汉魏六朝时代,诗赋大兴,文集从经子史书中独立出来,“文笔”说、“声律”说流行,都说明时人已经把审美效果作为独立的价值来追求。
然而,仅此还无以回答保守者的责问:毕竟这有什么用处?于是,有人把“立身”与“作文”判为二途,说“作文”华艳放荡并不妨碍其“立身”的朴实端严。
这也不过消极地讲声律翰藻的追求无伤大雅,却不能积极地为审美价值作出令人信服的辩护。
而且,仅就翰藻纷披、宫徵靡曼论审美,是不能把“美”论述为与“真”、“善”同等之价值的,它至多是一种无伤于“真”和“善”的良性赘瘤,存之即便无碍,去了倒也干净。
所以,声律翰藻的追求固是审美意识觉醒的表现,但若停留于这一层次,那么马上就会有人把这良性赘瘤当作恶性肿瘤来攻击的。
要在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中为审美价值确立其合理地位,还有待于审美观念的进展。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六朝文论中的一个矛盾:一方面,声律辞藻越来越被认为是诗文的根本属性,另一方面,声律过于复杂、辞藻过于繁富,却也一般要被反对。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本大题 11小题,共 26分。
(1-10 题每题 2分,11 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 :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 ) 大多数的参差 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 为,单一机口,乃是幸福的本源。
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 , 正确的一项是A.c ān ch āB.sh ēn ch āC.c2. 下列填入文中“ () ”处的标点 ,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下列填入文中口处的字 ,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市场着实有些荒凉,当年熙熙攘攘,如今门可罗.雀B.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 、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C. 知音与粉丝不同,知音在你寂寞时雪中送炭,粉丝只在你成名时锦上添花.D. 他进入高三以后,发奋学习,期末成绩进入了年级前十名,真叫人刮目相看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个优秀作家的写作,必定是为他的同胞认可、赞誉其作品为目的的。
B. 与中国不同的是,欧洲的现代精神危机感,不是来自贫穷,而是来自富庶。
C. 各类小吃趁机摆开,花生、瓜子、麻花、锣鼓、风筝,长一声短一声叫卖不绝。
D. 那些巍峨的、奇秀的、神秘的、瑰丽的山,打造了金庸作品多样的文学空间和氛围。
6. 下列句了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 由于争夺阳光的需要,每一棵树都竭尽全力发展自己,竞相向上,呈现出一种允满 活力的生命力。
B. 再远,钢蓝色的山体便从浓艳的绿野中分离出来,组合成天边的一列坚硬而又披挂 了深雪的高大尖顶营帐。
C.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 那时,也许心灵的沙化就无法抗拒。
回忆,也会在沙漠中枯萎。
徒然守着生命的冬 天,苍白而贫瘠。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仿真模拟语文试题(二)(解析版)

浙江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二)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自南朝的宋、齐、梁、陈到唐初,这种炽.(chì)盛的骈体文风就像是藻荇.(xìng)藤蔓,已经缠得中国文学步履蹒跚。
但是,文坛却以为其光彩夺目、堆锦积绣,还在竞相趋附。
B.她的人生才刚迈入成熟,刚刚摒.(bìn)弃了形形色色的海市蜃.(shèn)楼,便又隐隐伤感起来,因为她最终成了这副甚至自己都一直不敢承认的模样:一个华贵雍容的女仆。
C.人们兴.(xìng)高采烈地表示欢迎,相信何塞•阿尔卡蒂奥会一道归来。
但他并没有出现,吉卜赛人也没有带蛇人来,在乌尔苏拉看来有关儿子的唯一线索也没了着.(zháo)落。
D.有学问的书法家明辨是非,闻过则喜,即使踽.(jǔ)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一往无前;求名利的书法家只重技巧,文过是非,容易在改革道路上趑趄.(jū)不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5分)[甲]作为“诗的三部曲”终章(前两部分别为《如雾起时》、《化城再来人》),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日前..上映。
猫眼电影的购票评分榜数据显示,该片以9.3的评分荣膺..评分榜的前列。
客观地说,这是一部“难于看懂”的电影。
片中多次出现了呢喃般的影音,叶先生如游吟诗人般对格律的吟诵,唐诗,宋画……[乙]叙事整体看似在时间线上从人物幼时讲起,但又总是以诗词间隔。
这当中有古诗,也有新诗;有已亡人的旧篇,也有叶先生的自创。
这种材料组织方式让影片的空间感十足,但也增加了理解领会的难度。
前一段还是平易近人....的生活琐事的描写,后一段却是意味深长的言此及彼。
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很像没有脚注的文章。
这是对观者的挑战,也是其作为文学纪录电影的魅力之所在。
[丙]这不是一部标榜与赞美为传扬中国古诗词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叶先生的传记片,而是一首电影诗﹣﹣以叶嘉莹的人生轨迹为蓝本、用声画为媒所作的电影诗。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
(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口,乃是幸福的本源。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cān chāB.shēn chāC.cēn cīD.shēn chī2.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B. 。
”C.”,D.”。
3.下列填入文中口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诫B.悈C.戒D.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市场着实有些荒凉,当年熙熙攘攘,如今门可罗雀....。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C.知音与粉丝不同,知音在你寂寞时雪中送炭,粉丝只在你成名时锦上添花....。
D.他进入高三以后,发奋学习,期末成绩进入了年级前十名,真叫人刮目相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优秀作家的写作,必定是为他的同胞认可、赞誉其作品为目的的。
B.与中国不同的是,欧洲的现代精神危机感,不是来自贫穷,而是来自富庶。
C.各类小吃趁机摆开,花生、瓜子、麻花、锣鼓、风筝,长一声短一声叫卖不绝。
D.那些巍峨的、奇秀的、神秘的、瑰丽的山,打造了金庸作品多样的文学空间和氛围。
6.下列句了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由于争夺阳光的需要,每一棵树都竭尽全力发展自己,竞相向上,呈现出一种允满活力的生命力。
B.再远,钢蓝色的山体便从浓艳的绿野中分离出来,组合成天边的一列坚硬而又披挂了深雪的高大尖顶营帐。
C.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那时,也许心灵的沙化就无法抗拒。
回忆,也会在沙漠中枯萎。
2021届广东省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综合仿真模拟测试卷(一) 含答案

第二部分综合仿真模拟测试卷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语文综合仿真模拟测试卷(一)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题(本大题11小题,共33分,1~9题,每题3分,10、11题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坛离我家很近。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时常到那古园里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1.文中“□”处用字正确的一项是( )A.仓B.沧C.苍D.舱2.“雕琢.”“熨.帖”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zhuó yùnB.zuó yùC.zhuó yùD.zuó yùn3.下列填入文中“( )”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破折号B.句号C.分号D.逗号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白天,辛德勒又在伊特兹哈克的办公室与他偷偷。
②辛德勒默默走到好的几只箱子前,打开其中一只看了看,只见里面装满了成沓的钞票。
③辛德勒没理会高斯的。
他从兜里掏出一副扑克,慢条斯理地洗着,然后啪地扔到高斯办公桌上。
A.会晤整理反映B.会晤整顿反应C.会面整理反应D.会面整顿反映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孙旭文从医三十年来,她没有做过什么经天纬地....的事情,却因成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而被念念不忘。
B.家父是博学者,他的话对我影响颇深。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高二12月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贵州省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溘.然(kè)厌恶.(è)白云出岫.(yóu)B.气氛.(fēn)羁縻.(mí)从谏.如流(jiàn)C.犷.悍(kuáng)拜谒.(jié)革故鼎.新(dǐng)D.睥.睨(bì)便.笺(pián)觥.筹交错(gōng)【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厌恶”的“恶”应读为“wù”,“白云出岫”的“岫”应读为“xiù”。
C.“犷悍”的“犷”应读为“guǎng”,“拜谒”的“谒”应读为“yè”。
D.“睥睨”的“睥”应读为“pì”,“便笺”的“便”应读为“biàn”。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青睐桑梓喧宾夺主B.松驰落拓额首称庆C.瞭望震憾再接再励D.弦律推敲美仑美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松驰”的“驰”应改写为“弛”,“额首称庆”的“首”应改写为“手”。
C.“震憾”的“憾”应改写为“撼”,“再接再励”的“励”应改写为“厉”。
D.“弦律”的“弦”应改写为“旋”,“美仑美奂”的“仑”应改写为“轮”。
故选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_______是新词语产生的源泉,新词语又是______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
我们现在常说的“黄金周”一词来自日本,这与我国2000年以后对法定节假日的_____有关。
A.变化反映调整B.变化反应调整C.改动反映调解D.改动反应调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I)

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I)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每题2分,共6分)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丁刚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
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
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
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
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
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
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走进校门。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
他在同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
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每题2分,共6分)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丁刚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
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
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
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
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
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
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走进校门。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
他在同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
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
我们不可能服用一种药丸,就一劳永逸地成为某种文明的成员,而只能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精神,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阅读经典,因为一种文明密码的关键部分往往就隐藏在经典之中。
美国专栏作家弗兰克·布鲁尼在《大学真正的价值》一文中写道,他不知道《李尔王》该如何满足劳动力的需求。
但是学习莎士比亚戏剧是一个石阶,帮助我们进入一种更有知觉、更缜密的存在,“大学就应当是这样一座金矿”。
文明是有根的。
世界上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们,如今有很多都在忙于寻找不同文明的来源,文明的兴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时髦话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一种文明延续的路径与探索一种文明崛起的道路,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故事,更不是美国或西方的故事,而是一个世界的故事。
现在,这个沿着历史长河走来的故事正不断地叩问着我们这些现代人的心灵:当经典越来越远,文明之根还会有多深?(选自2015年4月23日《人民日报》23版) 1.下列关于“人文经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B.人文经典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构成了民族和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
C.人文经典阅读的缺失会让人的目光变得短浅,精神多了浮躁,胸怀变得狭小。
D.学习人文经典,必须认真学习莎士比亚戏剧,这样才能找到通往文明的石阶。
2.对“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阅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B.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
C.有人认为,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放弃经典阅读,就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
D.文明的传承只能通过后天的继承和培养,阅读经典就是人文教育中用来延续文明精神的主要方式之一。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这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B.课本中仅存的少量人文经典已沦落为考试工具,因此学生们把大量的闲暇时间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
C.年轻人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D.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文明延续的路径与探索文明崛起的道路,是全世界人民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
(每题2分,共8分)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日:“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日:“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日:“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日:“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将王翦破.赵破:攻破 B.臣愿得谒.之谒:拜会C.秦之遇.将军遇:遭遇 D.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是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请荆卿日乃.遂私见樊於期B.可以.解燕国之患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C.今闻购将军之.首太子闻之.,驰往D.秦王必喜而.善见臣伏尸而.哭,极哀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樊将军以穷困..扼腕而进日..来归丹 B.樊於期偏袒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之意.. D.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端,一连用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B.荆轲提出用樊将军首级与督亢地图作为信物取得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智谋。
C.樊於期明白荆轲的行动计划后,甘愿自刎献头,体现了他的豪爽慷慨、义勇刚烈、热肚直肠。
D.太子丹不忍心杀樊於期,樊於期自杀后他又伏尸痛哭,这些均反映了他的懦弱和妇人之仁。
8.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题2分,共6分)①_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②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③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4分)新嫁娘(其一)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姑:指婆婆。
小姑:指丈夫的妹妹。
(1)新嫁娘做了羹汤“先遣小姑尝”的原因是:(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小诗表现了新嫁娘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15分)绿色的太阳崔合美①公共汽车沿着乌鲁木齐至阿勒泰的公路,绕过白雪皑皑的天山,驶进了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我俯在车窗边,睁大好奇的眼睛,饱览着大漠风光、边塞景色。
和万里之外的江南家乡那明丽秀巧的小桥流水柳如烟的景色相比,天山北麓的漠漠沙海,以它那壮阔的风貌,对我是很有吸引力的。
瞧,那无垠无涯的大沙漠,那从沙堆里蹦出来的旭日,那远处的几峰驼影,那一行横空南飞的秋雁……像是一帧帧画幅,嵌到车窗口,陪我在沙漠里穿过了一天,两天,三天。
②一天,两天,三天,每天映入眼帘的,除了沙漠,还是沙漠,一片单调的枯死的灰黄的颜色,涂抹着高天阔地,染得我的眼光一片枯黄,心儿也变得枯黄。
就连我一向喜爱的桔红的朝阳,竟也似被黄沙淹成枯黄的模样。
这时候,我的记忆中爆出了“纷红骇绿"、“摇黄绽紫”这些五彩缤纷的词汇,浮出了柳碧花鲜的洞庭家乡。
我真盼望大漠送给我一双彩色的眼睛,让我双眼里嵌满鲜花、芳草,映进多姿多彩的画面。
即使办不到这点,哪怕是送来一朵绿色的云,一片碧青的绿洲,一缕澄碧的泉水,用湿润润的绿,来揩拭我眼里和心头蒙上的一层枯黄,带来一点生趣也好啊。
③第四天我睁开双眼,四顾一望,依旧是一片无际无边的枯黄的沙漠包围着。
初次见识大漠风光的那种新鲜感消失了,我干脆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瞌睡,任凭摇摇晃晃的汽车载我在沙漠里横渡,在枯黄的颜色中钻穿,而不愿再让它渗进我的眼睛,渗透我的心境。
淹漫我的感情。
④蓦地,不知是谁激动地喊了起来:“快看,绿色的太阳!”⑤终于,像荒芜的土地盼望种子一样,从人们嘴里播出了第一个“绿”字,立刻把全车人的睡意全都掠走,大家都振作起来,挤向西边的车窗,让眼光驰向远处的天边。
⑥天边,不知是一片草原,还是千顷麦苗,像一座绿色的大海,绿油油地从地平线涌来,即便是南飞秋雁衔来的秋意,也没有能够在那儿降落。
就在这绿碧丛中,在绿色的地平线上,现出小半个快要沉没的夕阳。
通常见到的落日,或是橙红,或是桔黄;前几天见到的沙海落日,则是毫无生气的蜡黄色。
可是,眼前看见的夕阳却很奇怪:它留在绿色地平线上的那一部分,既没有五彩云霞簇拥,也没有暮霭烟雾笼掩,因此,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它由枯黄渐渐变成绿色,射出像草地那样绿茵茵的光辉,染得天空也绿油油的,使远天远地都变得嫩鲜鲜的,显得十分美丽。
⑦绿色的太阳,像是一泓绿色的泉水,润湿了我们干涩的眼睛和干枯的心,润湿了我们干涩的喉舌和干涩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