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三级网络第2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P14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城域网:
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城域网设计的目标是要 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 早期的城域网产品主要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目前各种城域网建设方案的 共同点是:传输介质采用光纤,交换结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 ATM交换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的三层模式。
( C ( D (
P30
A
用户线 交换机
(
用户线
B
电路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即必须经过以下三个 步骤的联网方式:
建立连接 通信 释放连接
采用电路交换时,通信过程中一直占有一条物 理通路。
P31
分组交换的原理(一)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 定长度的数据段。
P5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P6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3)第三阶段:开放式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 广域网、局域 网与公用分组交换网的研究与应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提出了开放系统的互连参考模型与 协议
P15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广域网 :
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它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具备 以下特点: (1)适应大容量与突发性通信的要求; (2)适应综合业务服务的要求; (3)开放的设备接口与规范化的协议; (4)完善的通信服务与网络管理。 广域网中涉及以下概念:X.25网、帧中继、SMDS、B-ISDN与ATM网。 X.25网:建立在速率较低、误码率较高的电缆传输介质之上执行过程比较复杂。 帧中继: 建立在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的光纤上。 ATM网:新一代数据传输与分组交换技术,能够保证用户对数据传输的服务质 量QoS 的需求。结合了线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符合B-ISDN的需求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根底"200个知识点1. 用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与多台终端相连,构成简单的计算机连机系统。
2. 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
3. 在大型主机-终端系统中,主机与每一台远程终端都用一条专用通信线路连接,线路的利用率较低。
4.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5. 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根本参考模型。
6. OSI/RM共有七层,因此也称为OSI七层模型。
7.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通信、管理和应用软件等〕的支持下,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8. 现代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9. 现代计算机网络中被连接的自主计算机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单独进展信息加工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自主性是指连网的计算机之间不存在制约控制关系。
11. 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互连通过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来实现。
12. 计算机网络要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
13. 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
14.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15.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16. 通信子网由用作信息交换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独立的数据信息系统组成,它承当全网的数据传递、转接等通信处理工作。
17. 网络操作系统建立在各主机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操作系统,用于实现在不同主机系统之间的用户通信以及全网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网络。
18. 网络数据库系统可以集中地驻留在一台主机上,也可以分布在多台主机上。
向网络用户提供存、取、修改网络数据库中数据的效劳,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的共享。
19.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分布处理、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平安可靠性的功能20. 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最根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知识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众多重要的概念、技术和技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由许多硬件组成,其中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显示器等。
了解这些硬件的功能和特性对于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2.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非物质部分,它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编程语言等。
了解不同类型的软件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娱乐。
3.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通信的系统。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协议和安全性等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和保护个人隐私。
二、网络应用基础知识1. 互联网基本概念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是由无数网络互相连接而成的。
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互联网。
2. 网页浏览与搜索网页是互联网上的基本信息单位,通过浏览器,我们可以访问和浏览网页。
搜索引擎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了解网页浏览和搜索的基本操作和技巧,可以提高我们的信息获取效率。
3.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是互联网上常用的沟通工具。
了解如何编写和发送电子邮件,以及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实时交流,可以方便我们与他人保持联系和进行合作。
4.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在互联网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可以提高我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
三、应用软件基础知识1. 办公软件办公软件是用于办公、数据处理和文档编辑的工具。
其中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等。
了解这些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技巧,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2. 图像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用于编辑和调整照片、设计图形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9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二阶段(60年代):计算机通信系统,特征是 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计算机—计算机之间 的通信,使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概念都发生 了变化,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网络 结构
主要问题:网络对用户不是透明的
10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2)星型:每一个站点直接与一个公共的中心节点连接
中心节点的操作一般有两种方法:
a.中心节点以广播式方式来运作,典型的设备是集 线器(HUB)
b.中心节点以交换方式来运作,典型设备是专用交 换机(PBX)
27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5 网络拓扑结构
HUUBB((中中央央控控制制器)器) 星型(Star)拓扑
4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5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2.通信子网
(1)功能:完成网络的通信 数据的存储转发 差错控制 流量控制 路由选择 网络安全
(2)构成: 网络结点+通信线路
6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资源子网
(1)功能:提供网络服务,进行资源共享并且拥有处理数据的 能力。
令牌环
双环可靠性好 重配置较难
FDDI
星型
重配置较容易 使用电缆较多 故障定位容易 安装工作量大 介质故 障不 会 导 可靠性差
10BASET 令牌环* FDDI*
致全网停顿
网状 可靠性好
(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本概念操作系统基本概念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为应用程序的执行提供环境。
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操作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将从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及各种软件资源,合理分配计算机系统资源,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的系统软件。
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处理硬件与软件之间的交互,并提供各种服务,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1.进程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保证多个进程在计算机资源上合理高效地共享。
2.内存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回收和虚拟内存的管理,确保各个进程能够得到足够的内存空间。
3.文件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上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存储、读写、保护和共享等,提供对文件的操作和管理。
4.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包括设备的初始化、分配、控制和处理设备的中断等。
5.用户接口: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与计算机硬件交互的接口,包括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和网络接口等,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计算机。
三、操作系统的分类根据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批处理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是最早的一种操作系统,它按照用户提交的作业顺序,自动进行作业的运行,无需用户交互。
2.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每个用户分配到一定的时间片来执行程序。
3.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要求在特定的时间限制内完成任务,常用于对时间要求较高的实时应用领域,如工业控制和航空航天等。
4.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下运行的操作系统,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在操作系统的管理下协同工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2、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所组成的。
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实现,网络软件是网络系统中的技术支持。
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功能。
①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信软件+网络通信协议②网络硬件=网络拓朴结构+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传输介质+网络设备█网络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为使用者提供了主要的网络资源。
网络服务器应是一台功能较强的计算机,一般用高档微型机或小型机作服务器。
与一般计算机相比主要区别:一是运算速度快;二是存储容量(包括内存和硬盘)大;三是可靠性、稳定性好。
另外,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一般服务器应装两套完全相同的硬盘,且处于热备份状态。
服务器一般分为文件服务器和打印服务器现类。
█网络工作站(客户机):是指供用户直接使用入网的计算机,只要求一般的计算机即可。
但在硬件上应配备网卡,软件上配备相应的网络软件。
█通信处理机:一方面作为资源子网的主机、终端连接的接口,将主机和终端连入网内;另一方面它又作为通信子网中分组存储转发结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和转发等功能。
█信息变换设备:对信号进行变换,包括: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接收和发送器、用于光纤通信的编码解码器等。
█网卡:网络与计算机相连的接口电路。
网卡是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硬件设备。
网卡插在计算机或服务器扩展槽中, 通过网络线(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与网络交换数据、共享资源。
互联网基础知识-网络基本知识

、
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NT。
局域网简介
一、局域网的组成
2、局域网络硬件 局域网络的硬件组成包括文件服务器、工
作站(即PC机)、网卡、集线器(Hub)、连接 电缆以及网间连接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 和网关等)等几部分。
若不要文件服务器,只由几台装有Win98 的PC机也可以组成“对等网”。
INTERNET的工作机理
一、互联网的构架
在互联网络中,超级计算中心通过高速的主干网相 连,而一些小规模网络则通过众多的支线与这些超级计 算中心连接。这些超级计算中心和网站主机是 INTERNET信息资源的主要存放地。这些高性能计算机 称为服务器,而使用这些信息资源的用户计算机称为客 户机。
普通用户通过一台接在电话线上的调制解调器(或 其它专线)与ISP (网络服务商)相连,借助ISP接入互 联网。ISP是普通用户进入互联网的接入口。
用户可以随时与新闻组通讯,也可以转到其他新 闻组去阅读别人谈论的话题,也可以提问、解答,或 发表看法。
10)教育:
远程教学、网上图书……
互联网基础知识
四、INTERNET功能
11)娱乐:
(1)连网游戏:在网上你可以与一个远隔重洋的人下 棋,也可以与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玩多人游戏。 (2)虚拟时空:随着三维动画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 完善,在电脑世界里创造了越来越逼真的现实环境, 形成了另外一个时空概念。你可以在这里交友、购物、 玩游戏、旅游观光,从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或虚拟出 的各项活动。 (3)在网上接收音乐、电影、电视(如电视点播)。
2 、超级链接:
超链接(Hyperlink)是WWW上使用最多的一种 技巧,它通过事先定义好的关键字或图形,只要你用 鼠标点击该段文字或图形,就可以自动连上相对应的 其它文件。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实现不同网页间的 跳转问题。
网络基础知识大全

网络基础知识大全网络基础知识大全1)如何查看本机所开端口:用netstat -a —n命令查看!再stat下面有一些英文,我来简单说一下这些英文具体都代表什么LISTEN:侦听来自远方的TCP端口的连接请求SYN-SENT:再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匹配的连接请求SYN-RECEIVED:再收到和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对连接请求的确认ESTABLISHED:代表一个打开的连接FIN-WAIT-1:等待远程TCP连接中断请求,或先前的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FIN-WAIT-2:从远程TCP等待连接中断请求CLOSE-WAIT:等待从本地用户发来的连接中断请求CLOSING:等待远程TCP对连接中断的确认LAST-ACK:等待原来的发向远程TCP的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TIME-WAIT:等待足够的时间以确保远程TCP接收到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CLOSED:没有任何连接状态2)如何获得一个IP地址的主机名?利用ping -a ip 命令查看!再第一行的pinging后面的『ip』前面的英文就是对方主机名!同样道理,利用ping machine_name也可以得到对方的ip 获得一个网站的ip地址的方法是:ping www.***.com比如想知道sohu的ip,就用ping /来查看就可以了顺便说一句:如果返回:Reply from *.*.*.*: TTL expired in transit的话,呵呵,代表TTL(生命周期)在传输过程中过期什么意思呢?我来解释一下!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两个:1)TTL值太小!TTL值小于你和对方主机之间经过的路由器数目。
2)路由器数量太多,经过路由器的数量大于TTL值!呵呵,其实这两点是一个意思!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3)如何查看本机的ip地址?用ipconfig来查看就可以!也可以再Windows中的开始菜单,运行中输入winipcfg,同样可以看到自己的ipipconfig命令后面如果加一个参数/all的话,可以得到更加详细的资料,比如DNS、网关等……4)再使用net命令的时候遇到一些错误代码,如何查看对应的错误信息?用命令net helpmsg erorr_code来查看就可以了比如错误代码为:88则查看命令为:net helpmsg 88 下面有这个错误代码的中文显示!5)利用telnet连接到对方主机上,想获得一些系统信息,用什么命令?set命令可以很好的完成你所需要收集信息的任务的!方法:再cmd下直接输入set(telnet对方主机以后,也是直接set就可以了~然后能够得到NNNNN多的信息)再这里,computername:呵呵,还用说么?主机名!OS=Windows_NT :操作系统的类型哦~path=C:\perl\bin\ :(perl的解释器位置!)systemDrive=c: 操作系统盘符!USERNAME=coldcrysky 当前登陆使用机器的用户……(6)跟踪路由器的命令是什么?tracert 格式:tracert ip中间会列出所有经过的路由器列表!这些路由器如果是暴露再防火墙外面的话,还可以看到路由的IP哦~呵呵(这里又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路由放在防火墙后面?原因呢,主要有两点:1)保护路由器!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攻击和入侵已经开始瞄准路由器了~如果直接把路由暴露在外面,呵呵,是非常危险的!被DoS了就不好了啊~呵呵,所以要放在防火墙里面;2)为路由器减少负担!如果所有的过滤功能统统都压在路由器上面,呵呵,路由器的负担就太大了!)当然,利用pathping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格式与tracert 一样!7)简单介绍一下cookie!cookie,又名小甜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用户账号?定义了工作站上的一个用户,它包括用户名、口令、组所属关系和一些权限列表。
用户名表示工作站和网络上的用户别名。
用户组账号?用户组账号是一个包含一组用户或成员的账户,这些成员或用户享有相似的权限。
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组是按用户对网络的访问需求将所有用户分成逻辑上的若干组。
用户基于用户组获得必要的资源访问许可权。
每个用户组成员都享有所在用户组的资源访问权限。
每个用户可能是几个不同的用户组的成员。
2.网络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主要包含那些部分?①硬件资源②文件和目录③网络打印。
3.硬盘资源的共享主要分为哪几种形式?①以虚拟软盘方式实现硬盘共享②以文件服务方式进行硬盘共享。
为了实现硬盘的共享,共享硬盘的软件必须具有的功能?①用户管理。
②盘卷管理。
③安装管理。
④信号量管理。
4.网络文件系统有哪几种实现方法?①对等方式。
特点:在网络中的每个系统中都配置有自己的文件系统,每个系统都允许其他系统访问自己的文件系统,基于这种方式实现的文件系统称为分布式文件系统。
②客户/服务器方式。
特点:在每个用户的系统中,都有自己的文件系统,管理本地文件的访问;共享文件保留在文件服务器中。
5.在网络环境下,可采用哪几种文件和数据的共享方式?①数据移动共享方式②计算移动共享方式。
6.什么是文件服务器?网络中最为重要的服务器,配有大容量磁盘存储器和部存储器,配有一块或多块网络接口卡。
其主要功能为向用户提供网络信息;实施文件管理;用户访问控制。
7.共享打印服务主要有哪几种实现方法?①客户服务器方式。
特点:在共享硬盘的基础上,配置共享打印软件,网络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共享打印服务。
②对等方式。
特点:在网络中一个或多个工作站配置打印机,将它们的打印机共享给全网用户使用;这些工作站既作为用户工作站,又起打印服务器的作用。
8.网络操作系统中文件主要有哪些属性?①只读②存档③隐藏④压缩⑤系统。
它们对文件资源的共享有何影响?通过设置文件属性可以控制其他用户对自己共享目录下的文件的访问。
1.①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
②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不确定性。
2.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处于何种地位:是硬件层的第一次扩充,是计算机系统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硬件层—操作系统层—语言处理程序层—应用程序层。
操作系统的作用: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充分发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使用。
3.多道程序设计的硬件基础:①中断系统②通道技术③CPU与通道的通信4.①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系统中所有资源且尽可能地让它们并行操作。
采用通道技术后使CPU从繁琐的I/O操作中解放出来,它不仅能实现CPU与通道并行工作,而且也能实现通道与通道之间、各通道与外设之间的并行。
②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①多道②宏观上并行③微观上串行。
5.实现多道程序设计要解决的几个问题:①存储保护和地址重定位。
(几道程序共享同一主存)②处理机的管理和调度。
(共享同一处理机)③资源的管理与分配。
(共享系统资源)6.虚拟处理机:逻辑上的处理机称为虚拟处理机。
虚拟计算机:在一台计算机上配置操作系统后,比原来的计算机的功能增强了。
这种是概念上的、逻辑上的计算机,而不是真正的物理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称为虚拟计算机。
7.处理机的运行现场:就是指处理机在执行程序过程中任一时刻的状态信息的集合。
处理机运行现场包括的容:①指令计数器(程序计数器)②程序状态寄存器③通用寄存器④特殊控制寄存器。
处理机的运行状态有两种:核心态(00)和用户态(11)。
程序分为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
程序状态分为三种:①就绪②运行③阻塞。
程序状态的作用:程序状态可以互相转换,便于处理机按照某种规则进行调度。
8.访管指令、特权指令、系统调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9.①系统调用:用户在程序中能用访管指令调用的,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子功能集合,其中每一个子功能称为一个系统调用命令。
②用户程序使用系统调用后,为什么能从算态进入管态,返回用户程序后又从管态回到算态(系统调用的实现原理):系统调用中的访管指令的地址码可作为系统调用的功能号,它对应一个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子功能或函数。
当用户程序需要调用系统功能时,就在其程序的适当位置安排一条系统调用命令,当执行到该指令时便产生访管中断,中断的硬件装置开始响应中断,保存原来的PSW到存的固定单元,再从存的另一个固定单元中取出新的PSW送入PSW寄存器。
由于新PSW中已事先设置了系统状态为管态,从而使处理机进入管态,在管态下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由于在管态下可以使用特权指令,所以用户要求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就很容易地被完成。
中断处理程序结束后,通过恢复旧的PSW到PSW寄存器,于是又可返回到被中断的用户程序,即从管态又回到算态。
10.UNIX的系统调用的两种方式:①直接系统调用②间接系统调用。
它们各是怎样处理:①直接系统调用除可使寄存器传递参数外,其它参数都跟在trap指令的后面②间接系统调用跟随trap指令的是一个指向程序数据区的指针。
该程序数据区有一个直接系统调用trap指令,其后跟以除r0外的参数。
11.①分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按时间划分轮流地使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某一资源。
②分时系统(又称交互作用系统):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分时地使用同一个计算机,这样的系统就称为分时系统,其上的操作系统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
UNIX属分时系统。
③分时系统的特点:①同时性(可同时操作,共同使用该系统)②独立性(独占感)③及时性(及时响应)④交互性(人机对话)。
调进/调出是实现分时系统的一种主要方式(分时系统实现原理)。
(多流调进调出方式)12.实时系统分为两类:①实时控制系统(导弹发射)②实时处理系统(预订飞机票)。
设计实时系统要考虑的问题:①实时时钟管理(实时任务、延迟任务)②连续人机对话③过载的防护(任务的随机性)④高可靠性和保证(故障引起的严重后果)。
13.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在用户看来,他所拥有的计算机是一台单独的计算机,而这台计算机是一台功能扩大了的虚拟机。
分布式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①通信②资源共享③并行计算。
分布式系统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透明性。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可以利用通信交换信息。
②各计算机具有相对的自主性或自治性。
③具有透明性④具有整体性或协同性。
⑤具有坚定性。
(任一台故障不会使系统瘫痪。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集中式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区别:①利用消息传递进行通信(没有共享存储器)②系统中各台计算机是自治的(没有主从之分,没有分级控制,没有公用时钟)③透明性(系统中所有资源为所有用户共享,用户无需知道资源位于何处)④协同性(可相互协作完成任务或作业,可实现并行计算。
)14.分布式系统对资源的管理与集中式系统有何不同?答:分布式系统对资源的管理采用一类资源有多个管理者的分布式管理方式。
分布式管理方式又可分为集中分布管理和完全分布管理两种方式。
集中式系统对资源的管理采用一个管理者的方式。
15.在分布式系统中建立逻辑时钟的原因: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没有共享存储器和公用时钟,虽然在分布式系统中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时钟,尽管每个时钟工作得都非常稳定,但并不能保证它们的频率完全相同。
为了实现分布式系统中进程同步,需要给系统中的每个事件指定一个时间值,即打上时间戳,用这一方法来确定系统全局的事件顺序。
在对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事件赋予时间戳时应满足的条件是:①在同一节点上,若A→B,则C(A)<C(B);②若A和B分别是发送消息和接收消息的两个事件,则C(A)<C(B);③对任何事件A和B,必定C(A)≠C(B)。
16.举例说明:对任何事件A和B,如果C(A)<C(B),则A→B未必成立。
答:设有相互通信的两个进程P1和P2,它们是位于两个节点机上的进程。
假定P1发一消息给P2,称为事件B,且C(B)=200,而P2接收该消息,称为事件A,且C(A)=195.(因为P2的处理机比P1的处理机慢,所以P2的逻辑时钟信号也比P1的慢。
)在这种情况下,C(A)<C(B),但是A→B却不成立。
17.紧耦合与松耦合多处理机系统有何区别?答: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共享存储器。
①紧耦合多处理机系统有共享存储器,所以也称其为共享存储结构多处理机系统。
②松耦合处理机系统中没有共享存储器,每台处理机都有一个容量较大的局部存储器,所以也称其为分布存储结构多处理机系统。
18.网络操作系统: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管理一台或多台主机的硬软件资源,支持网络通信,提供网络服务的软件集合。
通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①处理机(进程)管理②存储管理③文件管理④设备管理。
网络操作系统还具有的主要功能:①实现网络中各点机之间的通信。
②实现网络中的资源共享③提供多种网络服务(硬盘共享;打印机共享;提供电文、语音、图像的加密和传输;文件的传递、存取和管理;作业的传输和操作服务)④提供网络用户的应用程序接口。
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①复杂性(管理全网资源;机间通信与同步;网络文件管理)②并行性(多处理机实现真正并行)③节点机间的通信与同步(OSI/RM的七层协议中第四层(传输层)到第七层(应用层)进入了网络操作系统的领域,低三层(N、D、P)M则提供了网络传输的支持)④安全性(表现:网络操作的安全性,系统规定不同用户有不同的权限(系统管理员、高级用户、一般用户);用户身份验证;资源的存储控制;网络传输的安全。
)19.在多处理机系统中①加速比定义:它表示一个作业在单机上的执行时间与花在多处理机上执行时间的比值。
公式:SP=ET1/ET2其中SP为作业J的加速比,ET1为作业J 在单机上的执行时间,ET2为作业J在多处理机上的执行时间。
作业J的加速比不能超过处理机数P,即0≤Sp≤P.②处理机利用率的定义:它表示P台处理机实际执行时间(扣除空闲时间)与P台处理机被占用时间(空闲时间与P台处理机执行时间之和)的比值。
0≤Up≤1。
20.多处理机系统中的通信方式:①基于共享变量的通信方式(主要适用于紧耦合多处理机)②基于消息传递的通信方式(主要适用于松耦合多处理机)21.中断的分类:①I/O中断②程序中断③硬件故障中断④外中断⑤访管中断(其中①④称为中断,②③⑤称为“陷入”,又称捕俘。
)22.计算机安全级从D级(最不严格)到A级(最严格)。
Windows当前支持C2安全级。
23.UNIX强核;WindowsNT微核。
1.信息处理的基本模式:①对等模式②客户/服务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