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之铁匠嵇康

合集下载

嵇康的历史遗韵

嵇康的历史遗韵

嵇康的历史遗韵魏晋时期,有七位文学名士,他们性格豪放、才华横溢,常聚集在竹林之下饮酒作乐,史称“竹林七贤”。

其中一位名士嵇康,三国时期曹魏谯郡(今安徽宿州)人,精通文学,酷爱绘画和弹琴,他的故事,如同一首跌宕起伏的诗篇,让人为之动容。

嵇康年轻时,有一次夜宿洛西华阳亭。

那天夜空清朗,微风徐徐,他兴致盎然,取琴弹奏。

时光流逝,不觉已是三更天。

正当他打算收琴离去时,忽然发现身后站着一位老者,静静地倾听琴声。

老者身形佝偻,双目昏暗无神,似乎饱经风霜。

嵇康随口问道:“老人家,您也懂琴吗?能否指教一二?”老人微笑点头,谦虚地回应:“略知一二。

”嵇康年轻气盛,自恃才华,便有心试探:“既然如此,老人家能否指点我弹琴有哪些不足之处?”老人捻着花白胡须,慢悠悠地说:“你的指法确实很熟练,不过感情稍显不足。

你将这首古曲弹得过于柔婉,少了它应有的悲壮和力量。

”嵇康闻言面露愧色,没想到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老人竟然能指出他的缺陷。

他虚心请教,真诚地希望老人传授琴艺。

老者不推辞,淡然接受了请求。

他让嵇康点起一炉紫檀香,然后净手、整衣冠,盘膝坐下。

他闭目沉思良久,随后才轻轻拨动琴弦。

桐木琴发出低沉的音调,仿佛黑云压城,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

接着,他的琴声变得铿锵有力,犹如云开月明,让人心生希望与鼓舞。

琴音时而如狂风大作,时而如细语呢喃,节奏变幻莫测。

忽而,琴声转为悲壮,哀怨凄凉,如泣如诉,仿佛连亭外的湖水也跟着呜咽。

嵇康沉浸在琴声中,直到琴音戛然而止,他才猛然惊觉,仿佛从梦中醒来。

此时,他再看老者,发现老者双目炯炯有神,神采奕奕。

嵇康感到无比钦佩,立即恭敬地请求老人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他。

老人欣然答应,开始讲述这首古曲的来历。

原来,这曲子名为《广陵散》,源自广陵(今扬州)地区。

曲子讲述的是勇士聂政刺杀韩王的故事。

聂政的父亲因未按期为韩王铸剑而被杀,聂政决心为父报仇。

他装扮成琴师,用漆涂面,砸掉牙齿,甚至吞火炭弄哑嗓子,千辛万苦学得一手高超的琴艺,最终成功刺杀韩王并自刎。

嵇康

嵇康

嵇康(223-262)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

字叔夜。

谯国至(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著有《养生论》。

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他的朋友山涛(巨源),后来投靠司马氏当了吏部尚书,曾劝他出去做官,他遂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加以拒绝。

因“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集团,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

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

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

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

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

”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

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

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

嵇康简介(精选9篇)

嵇康简介(精选9篇)

嵇康简介(精选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嵇康简介(精选9篇)嵇康是竹林七贤中最著名的人物,他恃才放旷,性情洒脱,那么关于嵇康有什么故事呢?下面是本店铺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嵇康简介(精选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嵇康

嵇康

嵇康:含道独往,弃智遗身一、嵇康档案:嵇康(223-263年):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

“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

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人耿直,他幼年丧父,励志勤学。

在曹氏当权的时候,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

嵇康的父亲嵇昭,曾担任治书侍卿史职务。

嵇昭早亡,嵇康靠母亲和兄长嵇喜抚养长大。

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的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非长渊博。

二、成就概说1、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的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2、嵇康的书法也很有名。

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

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

”3、他的诗的水平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4、嵇康不但才华出众,而且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晋书—嵇康传》称他“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凤仪,……人以为龙章凤姿,天然自成。

”这个可以说嵇康是个美男子了,见到他的人都说:嵇康风度潇洒,清朗挺拔。

还有人说:潇洒的像松林中的风,清高而舒缓绵长。

朋友山涛说:嵇康的为人,刚正如孤松独立,他的醉态如玉山崩塌。

三、生活背景:嵇康二十岁的时候,被曹操的儿子曹休看中,曹休把女儿嫁给了他。

从此嵇康成了魏朝皇室的宗亲,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嵇康的仕途非常顺利,不久就做了郎中后来又做了中散大夫。

入京为官,令嵇康非常兴奋,他知道,理想壮志的实现只有通过仕途才能实现。

但是不久他就失望了。

当时,魏明帝曹睿已死,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佐曹芳,典型的浮华派公子哥何晏当了吏部尚书。

曹爽和这些人混在一起,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为所欲为。

嵇康看清楚了,此时的曹魏集团,已经失去了早年的雄姿英发,变得飞扬跋扈。

他更明白,司马懿决非庸碌之辈,而是一个老谋深算,内藏祸端的人物。

他预感到一场撕杀将不可避免。

为了避开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正始十年,司马懿突然发动了“高平岭之变”摧垮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朝廷的大权。

历史笔记·嵇康的魏晋风骨:从名士打铁到《广陵散》绝(一)

历史笔记·嵇康的魏晋风骨:从名士打铁到《广陵散》绝(一)

历史笔记·嵇康的魏晋风骨:从名士打铁到《广陵散》绝(一)作者:史遇春(一)魏晋时期,因为时局动荡和政治诡异而造成的社会氛围,完全是一种低气压的生存状况。

社会虽然乱了,但是,维系社会道德的规范并没有倒塌,所以,魏晋的“名士风度”里面,除了形体的潇洒之外,还有内质的纯真。

当士人们无法把自己的才学施展在安世济民的仕进之路、或者他们根本不愿意跟当权者合作的时候,他们的许多精力是无处发泄的。

在乱世之中,能够活着,是一种幸运;在乱世之中,能够平安地活下去,更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士人们活得前进无路、后退无门的时候,那许多的精力要如何派遣呢?结果,便是神仙、修炼之道的大行。

回想一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兴盛的时候,老庄之学就曾经风光过。

春秋战国之后,几千年间,老庄之学风起云涌的社会,大约以魏晋之间可称之为首屈一指吧。

「原创」嵇康的魏晋风骨:从名士打铁到《广陵散》绝嵇康,就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产生在魏晋之间的真名士。

后人曾说:“是真名士自风流”,用这句来总括魏晋间的名士,也算是贴切。

当然,这话也毫不例外地适合于嵇康。

关于嵇康的“风流”,后人可以从他遗世的文字中细细品读。

这里,就先说一说“嵇康打铁”的一段佳话。

嵇康是怎样一号人物呢?此处,我们先从他的外形说起。

要说嵇康的外形,《世说新语》里面的描述最为精炼传神。

读者要见文字的简约之美,可以去看《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第5条的原文。

话说:嵇康身高一米八左右,风神姿态特别秀美。

当时有人说:他的举止潇洒脱俗,他的形容清静凝定。

还有人说:嵇康这个人,他的风神仪态,就如风入松的声响,逸致高远而舒缓悠长。

同是“竹林七贤”、有选贤用能之明、曾与嵇康相友善、后被嵇康遗书绝交的山公巨源曾说:嵇康这个人,他的为人处世,正直挺拔,就如同傲然独立的青松,他的醉态,更是绝倒,你看他倾颓的样子,就如同巍峨的玉山将要倒下来了。

就是这样的人物,似乎和“铁匠”、“打铁”没有任何关联。

嵇康为什么被陷害

嵇康为什么被陷害

嵇康为什么被陷害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还是有名的美男子。

然而他的结局是悲惨的,被人陷害处死。

你知道他为什么会被陷害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嵇康被陷害的原因吧。

嵇康被陷害的原因《晋书》记载嵇康是位“身长八尺,美词义,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美男。

据说当时见过他的人都赞叹“潇洒而严正,爽朗而俊拔”,不仅仅这样,还有人说他像松树间沙沙做响的风声,高远而舒缓悠长。

“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以至嵇康有时进山采药,樵夫都以为遇见仙人。

嵇康的好友山涛也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据说即使在嵇康被害二十年后,其子嵇绍入洛阳,有人对官居要职的王戎(曾为竹林七贤之一)说:“我今天在集市上看见嵇康的儿子嵇绍了,高俊挺拔如鹤立鸡群。

”王戎说:“您还没见过他的父亲呢!”可见昔日嵇康的气度不凡,俊美到何种地步,令当时多少男子嫉妒和艳羡。

物极必反。

若女人太美被视为红颜祸水,殊不知男人若是长得太够帅气也未必不是一场灾难。

女人美了往往不自主地去迷惑男人,男人美了则通常先自己迷惑。

简言之,女人善利用资本,男人常被资本利用。

嵇康的悲剧就是不仅有风神俊秀的外表,还拥有极高内涵和修养,文学、音乐等等皆造诣颇深。

如此就难免骄傲,如此就难免被资本利用。

嵇康“大隐隐于市”,鄙视权贵,朋友山涛好意向司马昭举荐嵇康,嵇康不喜反怒,“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

”嵇康写了一封公开信——《与山巨源绝交书》,宣布与山涛绝交。

硬是要和好友向秀在大树打铁过日子。

嵇康仅仅是这样不给山涛面子也罢了,他两次对钟会的态度,终于把大祸惹上了身。

让孙登多年前说的话一语成谶。

“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

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司马昭的心腹钟会,当时对嵇康的才华和容貌既艳羡又嫉妒,排场很大地来拜会嵇康,“乘肥衣轻,宾从如云”,本想在嵇康面前显显摆,谁知道嵇康依旧只顾和向秀叮叮当当地打铁,视钟会为透明物。

竹林七贤——嵇康

竹林七贤——嵇康

竹林七贤——嵇康竹林七贤一、嵇康一、嵇康嵇康,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

“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

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幼年丧父,成年后娶长乐亭主(一说为曹操孙女,沛王曹林之女;一说为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孙女)为妻,任郎中,中散大夫。

嵇康不喜为官,平时以打铁为乐(一说以此谋生)。

大将军司马昭曾想聘他为自己的掾吏,嵇康坚守志向不愿出仕,离家躲避到河东。

一、《世说新语》关于嵇康的记载:德行第一十六未见喜愠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王戎说:"我和嵇康相处二十年,也没见过他有喜怒的表情。

"四十三罗母焚裘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

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

"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

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

"桓亦如言宥之。

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桓南郡(桓玄)打败了殷荆州(殷仲堪),俘虏了殷的将领十几人,咨议参军罗企生也在其中。

桓玄素来厚爱罗企生,要杀他时,先派人对罗企生说如果向桓宣道歉,就会免去死罪。

罗企生回答道:"我作为殷荆州的下属,现在殷荆州跑了,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脸面向桓公谢罪。

"已经到了刑场,桓玄又派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罗企生答道:"从前晋文王虽然杀了嵇康,但他的儿子嵇绍却成了晋国的忠臣。

希望桓公能留我弟弟一条性命,服侍我的老母。

"桓玄答应了他的要求。

赦免了他的弟弟。

桓玄以前曾给罗企生的母亲胡氏送了一件养皮袍子,胡氏当时在豫章,得知儿子被杀的消息后,就把这件皮袍给烧了。

言语第二十五瞳子何必在大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

嵇康属什么-嵇康打铁的故事分享

嵇康属什么-嵇康打铁的故事分享

嵇康属什么|嵇康打铁的故事分享嵇康打铁的故事:这是公元223至262年间的一幕至今依然清晰生动的场景:洛阳城郊,大树荫下,一个高傲的身影,举起了手中的铁锤,击向火红的铁砧,火花四溅。

叮当叮当的节奏,响彻了邻近的村庄,使其余的世界,包括那个时代的寒冷的时间,显得寂静无声。

人们好奇地赶来,请这位诗人敲打出锄头铁锹之类的不属于战争、屠戮的农具。

而他却拒收他们的酬金,一顿随意的酒肴就好了——然后,他又回到他的叮当叮当的节奏中去。

嵇康打铁,如今已成为中国诗人的一个不可重复的神话,那借助于一种劳作,将生命与土地链接为一体的诗意象征,是多么健康而自然——它使如今的许多所谓行为艺术,显得像是一幕幕荒唐而滑稽的闹剧。

当然,人们并非一开始就听懂了这叮当叮当的节奏,或许至今仍没有听透。

对于这位魏晋时代的著名诗人,音乐家,如此地迷恋并不洒脱,亦不高贵的铁匠生活,历来的看法,认为是一种象征姿态,以显乱世的卓荦不群。

自然,这符合嵇康生平特立独行的叛逆气质,及悲剧性的结局;但这一传统看法如今遇到了挑战,一些颇具新思维的读者认为,并没有那么多的深意,或许只是诗人的一种癖好,或者健身手段。

这显然亦说的过去,嵇康的长相与风度都很好,是当时的一位明星式的人物;但第二种说法对于传统的东方读者来说,又似乎过于零度,后现代了。

于是,作为反弹,有精锐的学者复又向深度挖掘,将嵇康的打铁与阮籍的长啸在本质上连通起来,认为都是语言之外的一种诗性的言说方式——一个以没有言词的节奏,一个以没有言词的旋律,表达了一种生命的觉醒,以及对命运的改造,超越。

我本人同情这一诗性解读,但进而认为,一种表达方式,如果不能与自己生命中的隐秘脉动合拍,是不能持久的。

所以,在嵇康的打铁过程中,还应珍藏着某种乐趣,难以与他人言说。

我们且以经验与想象,继续探入这一幕铁与火的场景:一块粗糙的矿石,经炉火的涅槃后,透红,纯净,如果不是温度的阻碍,人们当会禁不住手心抚触的诱惑。

然而,嵇康举起了铁锤——这于诗人很合适,叮当叮当的节奏中,火红的矿石仿佛一句珍奇的灵感,被反复地锻打——在这锻打的延续中,诗人似乎已隐隐看见了那样的一句终极之诗,澄澈,空明,敞开向全部的世界——但随着淬火,冷却,火红之物又呈矿物的灰黑,一切遁隐——于是,他重新把它送入炉火——再通红——再锻打……在这不断的循环中,诗人相信,他终会到达那一句终极之诗,而所有的王官将在这锻打的过程坍塌于其中,化为乌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名士之铁匠嵇康
一想起嵇康,首先就是嵇康打铁的形象。铁匠嵇康的形象,远高于最后抚琴
一曲《广陵散》,然后长叹,《广陵散》就此绝响的刑场上的嵇康。嵇康为什么
喜欢打铁,这始终是一个谜。笔者的解释是,嵇康本人有非常强悍的身躯、精神
和意志。一个打铁的知识分子形象,是非常雄奇的形象。 就形象而论,嵇康
大概是中国古代的美男子之一:“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
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晋
书》列传十九)。嵇康的个头大概有1.80米到1.90米之间。七尺八寸,到底合多
少公分,这个笔者还不知道,反正个头很高。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魏晋时代有一个风气,就是品鉴人物
,非常注重人物的外表,因此,魏晋时代也是一个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审美的
时代。我们看刘备一见卧龙诸葛亮就非常的喜爱,原因不仅仅是诸葛孔明的《隆
中对》,还在于孔明是一表人才,而凤雏先生庞统比较丑陋,刘备就不喜。可见
魏晋时代的风气。
俊美之外,嵇康也是才华绝世,“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就是说,嵇
康属于孔子所说的那种天才,即生而知之的人物,没有老师,自己就可以看懂一
切和学懂一切。嵇康是诗人,学者,还是大音乐家,不仅谈的一手好琴,而且还
有理论,关于音乐的理论,如《琴赋》,《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出身很高,也是贵族,否则他也不会娶到曹操的一个孙子的女儿为妻
。也因为这个原因,嵇康好像是天然的曹党。而那个时候,司马氏他们正在篡夺
曹家的政权。嵇康本人没有什么太大的政治抱负,做过一个很小的官,中散大夫
,是闲职,然后很早就隐居乡下,锻铁为生。 嵇康与钟会相见的那件事非常
的有名。钟会也是一个人物,投靠了司马家族,但钟会也很羡慕嵇康的江湖地位
,嵇康几乎就是江湖上文人的老大,是大名士,而在魏晋那个时代,如果你混成
了名士,那是非常荣耀的事情,好像比做官都有面子。因此钟会就去见嵇康这位
江湖大佬,想要通过拜访江湖老大来博得自己的江湖地位。
嵇康死于他的号召能力,其表现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嵇康入狱以后,居然
有很多的江湖人物豪杰之士自愿入狱陪伴嵇康,这是在江湖方面;而在庙堂方面
,居然有三千太学生要求释放嵇康,要嵇康做他们的老师,以此耸动京师。嵇康
有如此大的号召力,是司马昭万万想不到的。这个时候,嵇康几乎就死定了,再
加上钟会的那番话。
嵇康本人思想,其实有很多方面还是儒家的。如寻求公义和正义,寻求真正
的孔子,而不是被歪曲的孔子。这是嵇康与阮籍他们不同的地方,也是嵇康的死
因之一。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
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为令尹,是乃君子
思济物之意也。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知尧舜之
居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
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涂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
,入山林而不返”之论。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意气所托,亦不
可夺也。 (《晋书。嵇康传》)
从这里我们看到,嵇康的思想是非常复杂的。嵇康还有《幽愤诗》,连发28问,
有点像屈原的《天问》。不仅对儒家的东西怀疑,甚至还怀疑到老庄的道家思想

因此,嵇康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是一个可以怀
疑一切的人。这是嵇康非常宝贵的地方。嵇康的思想,有如他的打铁,是非常强
健的,豪迈的,不羁的,雄奇的,也是复杂丰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