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笔记·嵇康的魏晋风骨:从名士打铁到《广陵散》绝(一)

合集下载

嵇康“《广陵散》绝”寓意蠡测

嵇康“《广陵散》绝”寓意蠡测

嵇康“《广陵散》绝”寓意蠡测嵇康是东晋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广陵散》被誉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巅峰之作,而其中的《广陵散》绝更是堪称绝世之作。

而对于这首诗的寓意,人们有不同的解读,其中有一种解读认为《广陵散》绝寓意蠡测。

蠡测,作为蜀文化中的一部分,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占卜礼仪,可以用来预测未来。

而嵇康的《广陵散》绝,被认为寓意蠡测,意味着其诗歌将预示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嵇康的《广陵散》绝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和哲理元素。

诗中描绘了广陵城内外的景色、人物和风土民情,同时融合了各种历史典故和哲学思想,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种历史和哲学元素的融合,使得《广陵散》绝成为了一部思想性极强的诗歌作品,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真实而深刻的社会画卷。

嵇康的《广陵散》绝中融入了大量的自然元素。

诗中描绘了广陵山水的秀美和变幻多姿,以及自然界的风云变幻。

这些自然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人类社会的兴衰和繁荣往往与自然界密不可分,自然界的变化也常常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和反思,嵇康的《广陵散》绝也预示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

嵇康的《广陵散》绝中融入了大量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抒发。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家国沉沦的痛苦和对民生艰难的深情,同时也表现了对理想未来的憧憬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通过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嵇康的《广陵散》绝预示着一种理想的未来,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这种人文关怀和情感抒发,让《广陵散》绝成为了一部充满人性关怀的作品,也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嵇康的《广陵散》绝寓意蠡测,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顶峰之作,更预示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

通过对历史、自然、人文和音乐等元素的融合,嵇康的《广陵散》绝展现了深沉的历史底蕴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首诗歌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更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一种寓意,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语文写作——人物素材大整理之嵇康

语文写作——人物素材大整理之嵇康

语文写作——人物素材大整理之嵇康2019年4月5日魏晋第一美男子,有颜又有才!嵇康,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01人物事迹1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2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3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

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

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

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

在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中。

4广陵散绝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

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02名家点评(晋)颜延之:中散不偶世,本白餐霞人。

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五君咏》)(唐)白居易: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

阮籍嵇康简介及作文材料

阮籍嵇康简介及作文材料

【稽康简介】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

1、博才嵇康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

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

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

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

”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2、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3、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4、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5、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

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

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

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

“嵇康”写作素材

“嵇康”写作素材

嵇康一、人物简介及事略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广陵散绝】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

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二、运用范例话题1:自我认识和别人的期待“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

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

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魏晋风骨

魏晋风骨

风骨”作为《文心雕龙》里的审美理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具体表现:是先进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民本”思想上的追求实现理想的奋斗精神和在受压抑而理想得不到实现时的抗争精神,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高风亮节、铮铮铁骨。

在历代丅文学史上,对“风骨”的倡明总是产生于文坛索漠、媚俗之风日炽的背景下,“风骨”一直都是与荡涤柔靡的文风、复归英雄精神相联系。

它所强调的是精神的充实、和美和健康,在和谐的审美理想中突出时代的强音与文学的现实精神,是文人儒士们所关注社会人生的积极态度、刚正不阿的人格力量和健康挺拔的文学精神。

魏晋文学产生于作品思想贫乏、铺张过甚、文字堆砌的两汉文学之后,以其“风清骨峻”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一、主题觉醒与慷慨任性的个人风范可以肯定的说,文学主题觉醒的标志不在《古诗十九首》,而在创造了“建安风骨”的建安时期。

《古诗十九首》仅仅是震响了文学主题觉醒的先声,从侧面激发了文人对拯救社会和肯定生命的价值要求,而作为魏晋文学开端的建安文学中充满了主体觉醒意识,文学家们用他们的慷慨任性抒写着强烈的自主意识。

魏晋以前文学特别强调文学的“兴观群怨”,直到东汉末年频发的战乱才使这种影响有所减弱。

魏晋时期的多朝代更迭逐渐摧毁了社会道德体系的神圣性和政治的权威性,这种动荡对应的即为文学作品中主题的觉醒。

在这个时代里,文人大多在纯粹的精神领域内通过文学表现其思想的深刻,以此来显示精神的力量与人的尊严,也可用来表现其极强的参政意识和进取精神。

其外在表现为从大处着墨,用粗线条勾勒出一幅幅巨大广阔的生活画卷。

曹操是乱世枭雄,他的诗中充满了主宰打的沉浮的雄心壮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则表现了他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的英雄气概;“陈思(曹植)以公子之毫,下笔琳琅”抒写着他积极参政的意识:“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业之业,流金石之功。

”主题觉醒,让文人们认识到生之艰辛、命之短暂,出现了前无古人的沉重而伤感的“咏叹调”。

《广陵散》嵇康

《广陵散》嵇康
《广陵散》嵇康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3]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刺韩傀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5]
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为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6]
《广陵散》的来历: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奇,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公元263年,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死前,嵇康俱不伤感,唯叹惋:"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广陵散》绝”寓意蠡测

嵇康“《广陵散》绝”寓意蠡测

嵇康“《广陵散》绝”寓意蠡测
嵇康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广陵散》,这是一首传世的古琴曲,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其中的“广陵散绝”。

“广陵散绝”是这首琴曲的结尾部分,它表达了深层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思考。

在这首
曲子中,嵇康通过琴音来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嵇康在《广陵散绝》中描绘了一个人在人生路上徘徊、迷茫的心理状态,他通过琴音
来表达这种心境。

这种徘徊的状态并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而是他明白生命
之路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他需要不断探索和探寻。

“广陵散绝”中的音乐旋律显得比较平静,但也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嵇康通过琴
音来表达了“万物皆虚”的思想,这就是著名的蠡测哲学。

他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限的,存在的时间也都是短暂的,人们应该珍惜生命,好好把握当下时光。

嵇康在《广陵散绝》中还表达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境。

他认为,生命
是短暂的,但是通过交流和分享,我们可以在彼此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让我们之间的
心灵有着更多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人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好好与
他们相处,分享生命的感动和美好的记忆。

总之,“广陵散绝”所表达的深刻哲学思考,其实是蕴含在古代的中国音乐艺术之中的。

通过这首琴曲,嵇康向人们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珍视、对友情的呼唤。


如琴曲中的音乐一样,在面对人生的曲折和坎坷时,我们需要用平和的心情和深刻的思考
去面对,才能够在人生旅途中寻找到自己的方向。

稽康到底为什么打铁

稽康到底为什么打铁

稽康到底为什么打铁稽康到底为什么打铁容乃公《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与骈⽂,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章 (包括经传史书 ),统称「散⽂」。

后⼜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学体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散⽂的概念由⼴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化的影响。

⽽乃公认为嵇康和禰衡都是开创体例的先声,⽽掺与散都是新⽂体.鲁迅以为⽂学的散⽂的开始和魏晋时⽂⼈吃药酒、五⽯散后为了散热⽽去散步沿途谈开来的语⾔⽽开创的⽂体. 掺挝也应该是异曲同⼯.都是开前所未有.散⽂在英⽂为 essay, 但是英国散⽂家约翰⽣把散⽂评论名之为漫游者Rambler,真是⼀针见⾎之见.说起稽康,他⼤名流传⼈世主要是⼀条古琴曲--⼴陵散原是⼀批吃曹家饭, ⼜不肯屈从司马家故意装模作样的⽵林七贤们谱出的反抗权威的秘语. ⼴陵⼗⼋段有些是⼴陵附近的民歌, 楚调, 和佛教⾳乐⼴陵⽌息. 司马懿受魏明帝曹睿相托辅佐幼主曹芳,后来反⽽篡夺帝位. 王陵督扬州,想⽴楚王曹彪,不成。

⽏丘俭、⽂钦、诸葛诞三⼈,前后相继任过扬州都督,都是为了想匡复曹魏, 事情败露后都被杀。

散是古时⼀种曲式,也因⽽变成⽂体,都和随兴⽽起有关.嵇康以扬州古为⼴陵之地,将琴曲命为《⼴陵散》,说的是曹魏散亡是从⼴陵开始的。

上述四⼈皆是曹魏的⽂武⼤⾂,都先后在⼴陵事败⾝亡. 有⼈认为⼴陵散的⽌息是是说司马⽒篡位的逆举起于⼴陵, 也终于⼴陵。

鲁迅没有对散⽂和⽵林七贤的⽣涯谈太多, 或⽐如⼴陵散的散, 有没有和五味散发⽣关连. 乃公最近读到了中国史上曾有过的流⾏疫与⽵林七贤的⽂字, 因⽽更加连想, ⽐如为何稽康做了官, 被称为中散⼤夫 -- 这个有点奇怪的官名, 可能表⽰他被迫参加曹家的政权, 爱理不理, 所以给了⼀个爱理不理官职 -- 这个官职原来和中国史上很多怪理怪⽓的官位可能来⾃胡⼈创始的.拓拔⽒的制度⾥设有「中散」⼀职,是两汉、魏晋,以及南朝的汉族王朝所没有的官职。

「中散」独出现于异民族鲜卑拓拔⽒所建⽴的国家,这种情况,对于政治制度的研究,或是对于中国史上异民族王朝的讨论,是⼀个值得深⼊省思的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笔记·嵇康的魏晋风骨:从名士打铁到《广陵散》绝(一)作者:史遇春
(一)
魏晋时期,因为时局动荡和政治诡异而造成的社会氛围,完全是一种低气压的生存状况。

社会虽然乱了,但是,维系社会道德的规范并没有倒塌,所以,魏晋的“名士风度”里面,除了形体的潇洒之外,还有内质的纯真。

当士人们无法把自己的才学施展在安世济民的仕进之路、或者他们根本不愿意跟当权者合作的时候,他们的许多精力是无处发泄的。

在乱世之中,能够活着,是一种幸运;在乱世之中,能够平安地活下去,更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士人们活得前进无路、后退无门的时候,那许多的精力要如何派遣呢?
结果,便是神仙、修炼之道的大行。

回想一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兴盛的时候,老庄之学就曾经风光过。

春秋战国之后,几千年间,老庄之学风起云涌的社会,大约以魏晋之间可称之为首屈一指吧。

「原创」嵇康的魏晋风骨:从名士打铁到《广陵散》绝
嵇康,就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产生在魏晋之间的真名士。

后人曾说:“是真名士自风流”,用这句来总括魏晋间的名士,也算是贴切。

当然,这话也毫不例外地适合于嵇康。

关于嵇康的“风流”,后人可以从他遗世的文字中细细品读。

这里,就先说一说“嵇康打铁”的一段佳话。

嵇康是怎样一号人物呢?
此处,我们先从他的外形说起。

要说嵇康的外形,《世说新语》里面的描述最为精炼传神。

读者要见文字的简约之美,可以去看《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第5条的原文。

话说:嵇康身高一米八左右,风神姿态特别秀美。

当时有人说:他的举止潇洒脱俗,他的形容清静凝定。

还有人说:嵇康这个人,他的风神仪态,就如风入松的声响,逸致高远而舒缓悠长。

同是“竹林七贤”、有选贤用能之明、曾与嵇康相友善、后被嵇康遗书绝交的山公巨源曾说:嵇康这个人,他的为人处世,正直挺拔,就如同傲然独立的青松,他的醉态,更是绝倒,你看他倾颓的样子,就如同巍峨的玉山将要倒下来了。

就是这样的人物,似乎和“铁匠”、“打铁”没有任何关联。

但是,正是这样的人物,就偏偏会“打铁”;也只有这样的人物去“打铁”,才更增加了他的传奇色彩。

可惜的是,也是因为“打铁”,断送了嵇康的性命。

(未完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