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切换失败原因分析
未接通、掉话及切换失败

未接通、掉话及切换失败分析一、未接通分析正常呼叫主叫起呼和被叫接入过程:主叫起呼信令流程图被叫接入信令流程图由主叫起呼信令流程图可以看出,主叫首先发出channel request report-→immediate assignment-→CM service request-→setup-→call proceeding-→assignment command-→assignment complete-→alerting-→connect-→完成一次起呼。
在主叫assignment complete 完成后2-3秒左右被叫开始信道请求流程Channel request report→immediate assignment-→setup→call confirmed→assignment command→assignment complete-→alerting→connect-→完成一次被叫接入。
1、未接通原因分析(1)RACH冲突或者AGCH拥塞建议:查看与RACH相关的参数――最大重发次数和发送分布时隙数以及与AGCH相关的参数――接入准许保留块数(2)SDCCH拥塞建议:检查SDCCH配置,查看相关小区SDCCH话务量(3)SDCCH掉话或者TCH拥塞建议:查看是否启用SDCCH信道上的切换,查看相关小区话务量和TCH配置,在排除无线方面原因后,应跟踪Abis接口、A接口信令从交换侧寻找问题原因(4)位置更新引起未接通建议:查看位置更新定时器和位置区设置(5)小区重选过程引起未接通建议:查看相关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2、未接通实例分析(1)SDCCH拥塞导致未接通在主叫完成起呼(assignment complete )后2秒左右,此时被叫发起信道请求channel request report,由于SDCCH拥塞溢出,被叫手机无法获得SDCCH,重复2次发送信道请求后仍然无法获得SDCCH信道消息的回复,导致未接通的发生。
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原因及对策

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原因及对策摘要:换相失败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时常发生,短时间内的换相失败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长时间多次换相失败将导致直流系统停运。
造成换相失败的常见原因主要有:(1)交流侧系统异常,比如电压跌落、电压波形畸变等;(2)换流阀触发脉冲丢失;(3)直流电压、电流异常。
关键字: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原因及对策1换相失败基本原理换相失败是直流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一般单次换相失败仅会导致短暂的功率中断,其对系统影响不严重,只有发生连续换相失败可能引起直流闭锁。
换相失败一般都发生在逆变站,当逆变侧换流器两个桥臂之间换相结束后,刚退出导通的阀在承受反向电压的时间内,如果换流阀载流子未能完成复合并恢复正向阻断能力,或在反向电压持续期间未能完成换相,此时当阀两侧电压变为正向后,预定退出的阀将发生误导通,从而引起换相失败。
换相失败的特征是:(1)关断角小于换流阀恢复阻断能力的时间(大功率晶闸管约0.4ms);(2)6脉动逆变器的直流电压在一定时间下降到零;(3)直流电流短时增大;(4)交流侧短时开路,电流减小;(5)基波分量进入直流系统。
2换相失败保护原理保护功能测量换流变阀侧Y绕组和D绕组的电流以及直流电流IDP和IDNC。
一个6脉动桥换相失败的明显特征是交流相电流降低,而直流电流升高。
换相失败可能是由一种或多种故障,如控制脉冲发送错误、交流系统故障等引起的。
阀的误触发或触发脉冲丢失会导致其中一个6脉动桥的连续换相失败;交流系统干扰会导致两个6脉动换流桥的连续换相失败。
对于一个6脉动阀组的持续换相失败和12脉动阀组的持续换相失败,保护分别经过不同的延时跳闸。
换相失败动作后果:单桥换向失败动作后果为请求控制系统切换;X闭锁;极隔离;跳交流断路器;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锁定交流断路器;启动故障录波。
双桥换相失败动作后果为请求控制系统切换;Y闭锁;极隔离;跳交流断路器;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锁定交流断路器;启动故障录波。
无线网络规划-切换失败原因及优化方法

UE侧信令
eNodeB信令
3.切换命令丢失分析
切换命令丢失是指UE侧发出测量报告后,eNodeB收到测量报告,并下发 切换命令,但UE侧没有收到;从UE侧看到的现象与测量报告丢失相同,但在 eNodeB侧可以看到eNodeB下发了RRC重配置消息,UE侧未响应。
切换命令丢失
4.目标小区接入失败分析:参数问题
是
切换门限等修改
终端异常产生的切换失败
时钟问题
是 检查同步、GPS状态等
不属于网络原因造成,而且容易
目标小区拥塞 是
小区扩容
判断,因此在切换问题分析过程 将终端问题产生的切换失败排除 在外。
干扰 覆盖问题
其他
是
处理外部干扰或者无线 环境优化
是
进行天线、功率调整或 者新增基站等
2.测量报告丢失分析
在LTE切换过程中,UE会根据eNodeB下发的测量控制完成相应的测量内容, 并将测量结果上报给eNodeB,但在UE上报测量报告后,并不代表eNodeB就一定 收到或者eNodeB一定会处理,那么这必将产生切换失败。UE不断地上报测量报 告,但在eNodeB并未收到相应的内容,最终导致链路释放。
任务5 切换问题分析
切换失败原因及优化方法
LTE切换失败的原因及优化方法
LTE切换异常主要分为:终端异常、测量报告丢失、切换命令丢失、目 标小区接入失败四种情况。
1.终端异常 在测试过程中,由于终端长时间工作产生过热或者APP过程内存不足都 可能导致终端死机、不影响相应动作等情况发生。在测试过程中表现为一段 时间终端不接收、不发送信令,接收电平强度、电平质量无变化。这种情况 较明显,容易判断,且不属于网络问题,一般重启终端即可恢复,不需要特 别分析。
路测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ASB SSM-ISE 工程服务部路测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析ASB 工程服务部 徐川在网络运行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可预料的问题。
有些问题如基站硬件故障、 传输问题等,可以通过网络操作维护设备(OMC)来发现,找到解决方法。
但是某些上下行干 扰(并没有导致严重的掉话)、覆盖不合理等无线网络中的问题,在统计中难以被发现,而这 些问题又是与用户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问题,对此,应根据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回放采 集回来的数据, 结合测试时的现场记录, 来详细地分析找出存在的网络问题, 从而提出有效、 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路测中,我们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 MS 的 idle 模式下,另一种就是在 MS 通话模 式下。
通过回放数据,我们主要关心下列情况:掉话、切换失败、接入失败、干扰、切换失 败、基站覆盖等等。
网络中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独出现的,发生某一个现象可能是多个问题集合在一起 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某一现象与产生原因做出总结,便于尽快发现问题。
一、弱信号覆盖情况该情况比较常见, 一般是低电平伴随着低通话质量出现。
此种情况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 不同的地形等进行调整。
主要的方法有:调整天线高度、调整天线方向、调整天线下倾角、加直放站、新加基站 等。
1、调整天线高度: 在离天线较近的地方出现弱信号,无阻挡、无法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来解决(下倾角过 大会引起覆盖模形的变形)的情况下,在不会出现盲区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天线的高度。
在离天线较远的地方出现弱信号,可适当地增高天线高度。
2、调整天线方向: 在天线旁瓣方向覆盖的地方出现弱信号, 在不影响覆盖的情况下可适当地调整天线方位 角,让弱信号区域在天线主瓣覆盖范围内。
(注:天线的调整优先铁路、高速、国道、省道 等主要干道) 3、调整天线下倾角: 在离基站很近的主瓣覆盖方向出现弱信号, 而在离基站较远的主瓣方向信号较强的情况 下,主要是由于基站天线较高,而下倾较小,建议加大天线下倾。
切换原因

切换失败的原因有:
1.同频同BSIC会引起切换失败;
2.邻区CGI号错误也会造成切换失败,如定义外部小区时LAC定义错误;
3.上下行链路不平衡也会造成切换失败,上下行不平衡,可能下行信号很强,但由于某种原因(如在直放站覆盖区内) 可能上行信号无法到达基站,导致切换失败;
4.小区天线过覆盖,孤岛效应都造成切换失败;
5.如果邻区由于某种原因(如载频坏掉,会出现连续的切换失败)不能工作,其他具有与此邻区同频同bsic站信号覆盖过来(但并不在此服务小区的邻区列表中)导致无法切换
6.手机可能出现解码错误,如measurement report 中上报的最强6个小区排序错误。
7.目标小区存在较高的上行干扰,会导致切换失败.
8.交换机定义的外部小区LAC错误也会造成切换失败。
9.目标小区拥塞会引起切换成功率下降.
10.本小区个别载波出现隐性故障。
11.邻区漏配。
切换失败原因分析

(2)对OMC的统计信息进行分析来发现不正常的原因。基站切换失败偏高,有时在MSC及BSC中并无告警信息,这时可以通过对OMC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来发现问题。通过对OMC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某些基站存在的隐性问题(如TRX、RTX等的隐性障碍,天线等硬件问题),从而找出问题之所在,达到网络优化的目的。
当失败率高涉及到切换问题时,应抓住切换及切换失败的原因作为突破点,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而言,由于切换是在小区及基站之间发生的,因此本小区的失败有可能是因为与相邻小区之间的切换设置不合理造成的。如果是这种原因,则应及时修改切换参数,同时需要检查小区周围是否有盲区存在;如果是由于网络存在漏覆盖区或盲区而导致的切换失败,则可以通过增加新基站或扩大原有基站的覆盖范围予以解决;对于因频率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切换失败,可根据实测情况适当修改小区的频率参数;对于那些由于话务量不均衡,使忙时因目标基站无空闲信道而产生的切换失败,可以根据实际话务量的情况,通过修改或增加基站配置或者扩大原有基站的覆盖范围等办法予以解决。???
301946788DL3Physical_InfoTA=114'48"11.91
311946801DL3Physical_InfoTA=114'48"11.97
322364314UL3HO_Failure14'48"11.99
332364323UL2SABM-CMD14'48"12.04
切换异常的原因及优化方法

优化方法:从规划以及优化方面来避免同频同扰码小区越区覆盖现象。主要是调整频点、扰码或工程参数(天线方位角、俯仰角、天线高度、小区最大发射功率等)。
(3)越区孤岛切换问题
在环境比较复杂时,较近小区的信号由于阻挡产生一定损耗,而其他小区可能会从建筑物夹缝中透露出来,形成较强越区孤岛。由于该区域的小区和越区小区之间不会互配置邻小区,在干扰没有严重到导致下行失步时,UE将不会选择到该小区上,但在服务小区信号较弱时,UE很可能会重选到该越区孤岛上。当在该小区上通话(建立其他的DPCH也是一样)后,将会导致无法切换从而掉话的现象。此类问题在切换指标上是无法显示出异常的,主要表现为掉话严重。
优化方法:对发生越区覆盖的小区的天线方向角、俯仰角、小区最大发射功率进行调整,必要时要降低天线高度;如果上述方法均不可行,可添加邻区关系,使切换正常。
(4)目标邻小区负荷过高(或部分传输通道故障),导致切换失败
当目标邻小区的负荷过高时,切换将无法完成。另外,当目标小区的部分传输通道由于误码较高或频繁瞬断时,也会引起切换(选择)失败。如果是跨RNC,由于源RNC不了解目标RNC的传输故障情况,因此只要有切换请求,就会尝试进行切换执行,而最终导致切换失败,这种情况要持续到源RNC收不到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为止。
· 调整天馈参数(调整扇区天线下倾角、方位角或者天线挂高),必要时也可更换扇区天线主波束的赋形波束宽度,避免覆盖范围过大,但是必须注意不要出现服务盲区等新问题。
(9)拐弯效应切换失败
在城区内,车辆沿着街道运动时,源小区的信号比较好,但是一旦拐弯到垂直的街道上,源小区的信号会急剧变低,而另外一个小区的信号可能会突然急剧增强,导致和源小区链路失步,网络侧无法接收到UE的测量报告,从而导致切换失败。
切换异常的几种原因分析及排查

RNC发起无线链路建立,NodeB返回失败;
RadioLinkSetupFailure
RelocationFailure
RNC向CN发送重定位失败消息,根据失败的类型填写消息中的错误码;
IuReleaseRequest
D侧发起Iu连接释放过程;
IuReleaseCommand
原因分析及排查手段:
可能原因为:
UE未收到CONFIRM消息(下行功率不足或存在干扰等原因);
UE收到了CONFIRM消息,并发送了COMPLETE消息,但RNC未收到(上行功率不足或存在干扰等原因);
UE收到了CONFIRM消息,但没发送COMPLETE消息(消息错误或UE内部错误等原因);
排查方法:
网络侧向终端发起物理信道重配过程,定时时间内终端未发送物理信道重配完成消息,且在等待时间内未上报小区更新;
measurementReport
UciuHelloForward
UciuHelloForwardAck
SUciuMacMeasReport
RadioLinkDeletionRequest
网络侧删除目标小区无线链路及承载;
RadioLinkDeletionResponse
FpSRelReq
IuReleaseRequest
原因分析及排查手段:
UE收到了RECONFIGURATION消息,并发送了COMPLETE消息,但RNC未收到(上行功率不足或存在干扰等原因);
UE收到了RECONFIGURATION消息,但没发送COMPLETE消息(消息错误或UE内部错误等原因);
1.1.2.5
1.信令截图:
2.原因分析及排查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切换失败问题分析切换失败问题可以分为切换选择问题和切换执行问题。
对于前者,主要是由于目标小区的信道资源、切换相关的无线参数设置不当、硬件故障等。
切换执行失败,主要是由于空口质量所致。
在性能指标上体现为切换失败率过高和切换掉话等现象。
一、切换失败率过高原因分析1. 硬件故障导致切换异常原因分析:对于TD-SCDMA采用多通道智能天线系统,而良好的赋形,首先需要各个通道之间功率校正的一致性。
如果功率校正通不过,将会导致赋形产生偏差,从而可能会导致系统切换失败。
测试手段:通过后台的通道校正进行检查,对于校正无法通过的需要及时处理。
优化建议:必要时更换系统硬件设备。
2. 同频同扰码小区越区覆盖导致切换异常原因分析:在专用模式下,UE发送的测量报告,是根据PCCPCH 的使用频点以及扰码为标识来区分不同邻小区的。
如果两个小区的PCCPCH具有相同的频点和扰码,正常情况下,其复用距离应该足够大,不应存在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网络中,由于越区孤岛现象的存在,可能会出现UE上报的测量报告中存在虚假邻小区信息,会导致系统发出切换指令,使得某些处于专用模式下的UE频频尝试向实际信号并不好的小区发出切换请求,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切换失败(也可能是乒乓切换)。
并导致孤岛覆盖周边小区的切出成功率大幅降低,而与孤岛小区具有相同PCCPCH使用频点和扰码的小区的切入成功率也会大幅降低,如下图。
图0-1 越区覆盖示意图在市区内,特别是密集市区,小区有效服务半径较小,复用距离较小,地形复杂,往往会存在越区孤岛现象。
测试手段:对于越区孤岛现象,凭借一般的路测UE是很难判断的,而需要可解出频点和相应扰码的扫频仪设备进行测试。
优化建议:对于具有明显偏高的站点,需注意其扇区天线下倾角的设置不要太小,且最好选用具有垂直上波瓣抑制特性的扇区天线。
以规避越区现象的出现。
3. 越区孤岛切换问题原因分析:在环境比较复杂时,由于较近小区的信号由于阻挡产生一定损耗,而其他小区可能会从建筑物夹缝中透露出来,形成较强越区孤岛。
由于该区域的小区和该越区小区之间不会互配置邻小区,在干扰没有严重到导致下行失步时,UE将不会选择到该小区上。
但在服务小区信号较弱时,UE很可能会重选到该越区孤岛上。
当在该小区上通话(建立其他的DPCH也是一样)后,将会导致无法切换从而掉话的现象。
此类问题在切换指标上是无法显示出异常的,主要表现为掉话严重。
测试手段:可以通过DT路测进行分析定位;另外可以通过从信令仪中统计TA值,看是否存在TA过大的UE 通话状态。
优化建议:适当加大相应越区小区的天线下倾角或者方向角进行抑制越区现象。
但是需要注意不会对本小区的服务区域造成影响;在孤岛形成的影响区域较小时,可以设置单边邻小区解决。
即在越区小区中的邻小区列表中增加该孤岛附近的小区,而孤岛附近小区的邻小区列表中不增加孤岛小区。
这样一旦UE驻留到该越区小区后,可以在附近小区信号强时,顺利切换出来,不会导致掉话。
在越区形成的影响区域较大时,如果频率和码的规划拓扑允许,可以通过互配邻小区的方式解决,不过此方法容易造成网络拓扑结构的混乱,除非频率资源比较丰富,否则慎用。
4. 目标邻小区负荷过高(或部分传输通道故障),导致切换失败原因分析:当目标邻小区的负荷过高时,切换将无法完成。
另外,当目标小区的部分传输通道由于误码较高或者频繁瞬断时,将会导致地面电路资源无法激活,从而引起切换(选择)失败。
如果是跨RNC 时,由于源RNC不了解目标RNC的传输故障情况,因此只要有切换请求,就会尝试进行切换执行,而最终导致切换失败,这种情况要持续到源RNC收不到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为止。
测试手段:1.可以通过性能统计中对于目标小区的负荷统计进行分析,另外检查目标小区的负荷控制门限设置是否合理;2.查看信令解码,了解其相应的原因值,看是否为“”。
3.查看告警信息,看是否存在传输告警(包括当前告警和历史告警)。
优化建议:1.如果是目标小区的负荷控制门限设置过低,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但是需要对该小区的运维数据进行分析后确定,以免调整后,导致该小区产生拥塞现象。
2.对于传输故障,需要协调相关人员尽快解决传输质量问题。
5. 目标小区上行同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原因分析:在切换过程中,UE和目标小区的同步根据切换模式(硬切换和接力切换)的不同分为两种:硬切换模式下的上行同步:1.目标小区上行UPPCH干扰严重,或者同时有其他UE的上行同步碰撞,导致和目标小区的上行同步失败;2.目标小区的UPPTS期望接收到的功率设置过小,功率步长、可能会导致同步无法完成、功率爬坡步长等。
当RNC确定目标小区后,在该小区成功建立新的无线链路,在新链路上给UE 下发切换命令(此时可以停止从旧的无线链路下发数据)。
UE根据切换命令(如物理信道重配)中频点和小区ID等信息,在新小区进行下行同步。
UE从消息的DL-CommonInformation-r4信元中读取defaultDPCH-OffsetValue,用于计算新小区的CFN(CFN = (SFN - DOFF) mod 256或CFNnew = (CFNold+COFF - DOFF) mod 256)。
然后根据下行PCCPCH功率,期望的UpPCH功率等参数,进行开环同步和开环功控(初始发送功率由uppch_desired_power+路损来确定),发上行SYNC码,SYNC 码在Sync Code Bitmap中选取,收到正确的FPACH,开始在新的DPCH上发送数据。
UE给RNC回重配完成消息,RNC释放旧的无线链路资源。
如果UE给RNC回重配失败消息,则需要回滚到原小区恢复业务。
硬切换的上行同步其实和随机接入的上行同步过程是一样的,及使用UPPCH和FPACH进行同步。
图0-2 硬切换流程测试手段:DT路测设备优化建议:调整网络结构改变上行干扰6. 源小区下行干扰严重导致切换失败原因分析:在切换过程中,如果源小区下行干扰严重,有可能会导致UE会导致源小区无法有效接收到UE上报的测量报告,从而不进行切换。
此时,系统侧应该有“物理信道重配置超时”消息。
而UE会出现失步,并发出“小区更新”。
此时路测设备上的DPCH SIR会相应的较差。
在切换带处出现下行干扰,有可能是相应小区的下行信号遭受到了其他无线信号的干扰。
干扰源可能来自于TD系统内其他同频小区,也可能是其他异系统的干扰,自然界的干扰,由于其有效频段较低(主要集中在100MHz以下)影响一般不大。
具体参见干扰问题排查类文档。
另外如果源小区信号发生陡降(如建筑物阻挡等),或者目标小区信号突然陡升,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有可能会对源小区的信号形成干扰(此时源小区信号并不差,甚至在附近都会存在该类问题)。
这也是切换失败的一种典型原因。
测试手段:使用扫频仪进行系统内同频干扰小区的定位和排查;在DT路测仪上观察DPCH的SIR,此时应该较差。
另外在系统侧信令跟踪中,应该有“物理信道重配置超时”信息;优化建议:1.切换带处源小区遭受到严重的下行干扰,可以使用扫频进行排查;2.对于源小区信号陡降或者目标小区陡升导致的下行干扰问题,可以适当调整天线参数进行优化解决。
7. 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切换不及时原因分析:切换过程分为切换测量、切换判断以及切换执行等3个过程。
哪一个过程没有及时执行都会导致切换比较慢,不及时。
切换测量,有两种策略,分别为周期性上报型和事件触发型。
采用周期性上报型,系统可以较好的了解UE的状态,可以对切换较好的控制,但是会导致系统信令负荷较重,故目前一般采用事件触发型的测量策略。
目前系统已经支持的切换触发事件有1G(频内最佳小区变化,触发频内切换)、2A(频间最佳小区变化,触发频间切换)和2D(当前使用频率过低,触发频间切换)事件。
如果切换触发事件上报不够及时,将会导致切换不够及时,从而导致切换失败和通话质量变差的可能性。
测试手段:路测设备、信令跟踪分析等。
优化建议:对于无线参数的优化,可以参见和切换相关的参数一章。
如果测试UE上可以看到相应的邻小区PCCPCH RSCP远大于服务小区(比如大6dB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5秒以上)而不进行切换,可能是由于服务小区无线参数中的“切换开关”参数设置为“TRUE”,从而导致该UE无法切出该小区。
8. UE未收到物理信道重配置消息通过RNC的信令跟踪发现已经下发RRC_PH_RECFG消息,而路测中并没有看到手机收到RRC_PH_RECFG消息,因而没有及时发起切换而导致掉话。
因为作为硬切换指示的物理信道重配置消息是在原信道上发下的,可能由于经过时间延迟、切换判决,RNC下发此消息的时候,源小区下行链路已经变得太差,UE无法收到RRC_PH_RECFG 消息进行切换而最终掉话了。
9. 目标基站未收到重配置完成消息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RRC_PH_RECFG_CMP是在目标小区信道上发送的。
这里分为两种情况:通过手机信令跟踪,确认是UE收到RRC_PH_RECFG指示而没有回RRC_PH_RECFG_CMP完成消息给RNC。
这可能是因为UE与目标小区同步失败或别的原因造成的硬切换失败而掉话。
通过信令跟踪,发现是UE已经切换并发送了RRC_PH_RECFG_CMP消息,而RNC 侧没有收到此消息,说明是反向链路存在问题。
10. 乒乓切换原因分析:乒乓切换产生的原因主要如下:1.小区距离太近,或者小区覆盖范围太大,导致重叠覆盖区内的信号都相对较强,由于建筑物分布复杂,或者地形起伏较大,小区信号起伏并不一致,从而导致UE的乒乓切换;2.部分小区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
主要有“切入UE惩罚时间定时器”(设置过小会导致UE乒乓切换过重)、“切换时间延迟(设置过小会导致短时间内的信号抖动都会发生切换)”、“PCCPCH RSCP 切换迟滞量”(设置过小会导致信号稍有变动即会导致切换发生)等参数。
测试手段:1.DT路测仪测试;2.信令测试仪的信令跟踪分析。
3.性能统计中,如果系统切换次数和呼叫次数比例过大,可能是系统内存在乒乓切换的现象。
优化建议:1.无线切换参数的优化调整。
不过调整无线切换参数,虽然可以减少乒乓切换的程度,但是也会带来切换不及时等其他问题,故需要综合考虑,且在修改参数后,需要及时测试和统计跟踪。
2.调整天馈参数(调整扇区天线下倾角、方位角或者天线挂高),必要时也可更换扇区天线主波束的赋形波束宽度,避免覆盖范围过大。
但是必须注意不要出现服务盲区等新问题。
11. 拐弯效应切换失败原因分析:在城区内,车辆沿着街道运动时,源小区的信号比较好,但是一旦拐弯到另外垂直的街道上,源小区的信号会急剧变低,而另外一个小区的信号可能会突然急剧增强,会导致和源小区链路失步,网络侧无法接收到UE的测量报告,从而存在切换失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