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合集下载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一、概述煤矿联合试运转是指两个或多个煤矿在一定时期内,采用联合运作的方式,共同开采、输送、处理和销售煤炭资源。

本文旨在介绍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方案和实施过程,以及联合试运转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二、方案1. 资源整合以联合开采、输送、处理和销售煤炭资源为目的,将各煤矿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

具体包括:统一规划矿区开采进度和生产计划,协调调配设备和人力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确保各项资源有序、高效地运用。

2. 设备配套配套设备是煤炭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

各煤矿应根据联合开采的实际需要,对设备进行统一规划和配置。

同时,要建立设备互换、维修保养和更新更新的机制,共同解决设备问题。

3. 管理协调联合试运转中,各煤矿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

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可有效维护联合试运转的秩序和安全。

在日常管理中,应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 风险管理联合试运转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如矿山事故、设备故障等。

为此,各煤矿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生产。

三、实施过程1. 洽谈合作各煤矿在联合试运转前应进行充分的洽谈和合作,明确合作方式、范围、目标和利益分配等。

同时,要建立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确保联合试运转的正常开展。

2. 实施方案各煤矿应根据联合试运转的方案和目标,进行具体的生产、运输、销售和管理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维护联合试运转的正常秩序。

3. 监督检查在联合试运转的过程中,应及时进行监督检查。

各煤矿应定期开展联合试运转效果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也应加强对联合试运转的宣传和推广,推动煤矿联合试运转的不断发展。

四、优点1. 降低成本联合试运转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资源整合,合理配置设备和人力,实现煤炭生产的协同作业。

这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还可以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等。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
对矿井运输设备进行测试,确 保运输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矿井通风系统测试
测试矿井通风机的性能,确保 风流稳定、有效、安全。
供电系统测试
对矿井供电设施进行测试,确 保供电安全、稳定。
采掘设备测试
对采煤机和掘进机进行测试, 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
系统稳定可靠
通过试运转,确保各系统稳定可靠,满足生产 需求。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 保障措施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联合试运转方案概述 • 联合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 联合试运转的实施过程 • 安全保障措施 • 联合试运转的评估与总结
01
联合试运转方案概述
联合试运转的目的和意义
验证煤矿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联合试运转,对矿井通风、排水、供电、运输、采掘等系统进行综合测试,确保系 统稳定可靠,为后续生产提供保障。
试运转效果分析
综合分析试运转效果评估的结果,给出设备 性能、系统运行等方面的评价。
问题与改进措施汇总
汇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提出针对性的 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
安全管理建议
针对安全管理问题,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具 体措施和方案。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预警系统
建立预警系统,对异常情况及时发 出警报,采取相应措施。
03
02
安全事故处置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处 置流程和责任人。
培训演练
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 对异常情况的能力。
04
04
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管理制度与规定
1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各级管理 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 制得到有效落实。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是指多个煤矿之间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设备,共同进行试生产
和试运行的方案。

步骤如下:
1. 确定合作煤矿:首先确定合作的煤矿,包括确定参与方和各煤矿的地理位置、产能、资源储量等情况。

2. 研究充分性:在确定合作煤矿后,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包括对各煤矿的资源与
设备情况、运输能力、工艺流程等进行详细了解和评估。

3. 制定目标和计划: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联合试运转的目标和计划,包括试生产的产
量目标、试运行的时间安排、资源的分配方案等。

4. 制定合作协议:在确定目标和计划后,各参与方制定合作协议,明确各煤矿的权责
和利益分配,以及资源和设备的共享方式、合作流程等。

5. 资源整合:根据合作协议,对各煤矿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分配,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和互补。

6. 设备整合:根据合作协议,对各煤矿的设备进行整合和优化,确保设备的协调运行
和高效利用。

7. 试生产和试运行:按照合作协议和计划,进行联合试生产和试运行,包括联合开采、联合加工、联合运输等环节,期间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8. 评估和改进:通过评估试运转效果,对联合试运转方案进行总结和改进,进一步优化联合机制和流程,提高运营效益。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的步骤,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联合试运转方案

联合试运转方案

黔西仁和林场煤矿联合试运转运行方案二00九年十月一日黔西仁和林场煤矿联合试运转运行方案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一、联合试运转的系统(一)、矿井生产系统(采、掘工作面)(二)、通风系统(三)、提升系统(四)、运输系统(五)、排水系统(六)、供电系统(七)、防尘系统(八)、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九)、通讯系统二、联合试运转的范围联合试运转的范围为全矿井上、下所有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一)、采、掘工作面1、采面工作面:1911采煤工作面2、掘进工作面:(1)、141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2)、141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二)、矿井通风1、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2、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3、井下硐室及其他巷道通风状况(三)、提升系统1、副斜井主提升绞车提升运输状况2、地面平车场摘挂钩、井下各片口车场摘挂钩等与提升有关的设备、设施、保险装置等运行工作的可靠性、稳定性。

(四)、运输系统1、回采工作面运输系统1911回采工作面→1911运输巷→+1370煤库→主井皮带运输机→地面煤仓2、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1) 141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1411运输巷石门→轨道下山+1357车场→+1418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卸车场(2) 141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1411回风巷→1411回风巷石门→轨道下山+1370车场→+1418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卸车场(五)、排水系统检验水仓的容量、水泵工作的可靠性、排水管道的通水能力,进行一次多台水泵排水联合试运转。

测量井下各地点涌水量及汇入水仓总涌水量。

测试水仓满仓所需要的排水时间。

(六)、供电系统测试矿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测试供电系统各项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及灵敏度。

测试回采工作面正常生产时供电负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测试掘进工作面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装置的可靠性及灵敏度。

测试矿井采掘、通风、排水、提升、运输、压风等系统同时运行时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七)、防尘系统1、采煤工作面检测1911回采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动作时的粉尘情况、1911回风巷粉尘情况及1911运输巷转载点粉尘情况。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一、背景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作为煤炭资源的主要采集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贡献具有重要价值。

为增强煤炭资源的开发效益,提高煤矿生产力和安全生产水平,各地煤矿在不断探索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尝试着进行联合试运转,以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

二、目的联合试运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煤矿在保持独立生产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协调和产权分配的改革,实现煤炭资源的信息共享、生产协同、供销互补、风险共担,以创造更高的效益和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行之有效的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以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各个煤矿的互惠发展。

三、方法1.各煤矿要充分了解各自的资源特点和生产条件,通过交流合作,达到资源、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互补和协调;2.各煤矿要在保持独立经营的前提下,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信息化数据平台,共享各自的资源信息,实现生产数据和管理信息的无缝对接;3.确定合理的产权分配方法,根据各煤矿的投入产出比例、生产贡献和产权贡献等因素,确定各方收益和责任,建立全方位的监管和管理系统,实现各煤矿的互惠互利;4.构建完善的物流和供销体系,建立联合营销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反应速度,缩短供销周期,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四、预期效果1.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生产效益;2.实现各煤矿之间的资源互补和业务协同,降低运营成本;3.加强煤矿在物流和供销环节的合作和竞争力,增强市场适应能力;4.建立全方位的监管和管理系统,实现各煤矿的风险共担和互惠发展。

五、结论煤矿联合试运转是一种值得探索和尝试的煤炭资源开发模式,可以加强煤矿对外合作和内部协作,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和生产效益,同时也可促进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地开发,实现各煤矿的互惠发展。

但同时也要注意联合试运转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和风险预防措施,才能实现这一新型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联合试运转的计划和安排
制定联合试运转方案 明确试运转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制定试运转的流程和步骤
联合试运转的计划和安排
确定试运转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
对所有设备和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联合试运转的计划和安排
01
02
03
04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 更换
进行人员培训和演练
对参与试运转的人员进行安全 培训
THANKS
感谢观看
在职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方案
每年培训
在职员工每年应接受至少一次的 安全培训和教育,了解新的安全 法规、技术和设备,以及应急处 理和自救互救知识。
定期复训
在职员工在晋升或转岗时,应参 加由专业机构或经验丰富的老员 工进行的定期复训,提高安全操 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01
对火灾区域进行封闭,防止人员进入。
04
安全培训和教育方案
新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方案
岗前培训
在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由专业机 构或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的安全培 训,了解煤矿的安全规章制度、应急 处理和自救互救知识。
定期复训
新员工在试用期结束后,应参加由专 业机构或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的定 期复训,加深对煤矿安全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
02
03
04
制定计划
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和新员工 、在职员工的培训需求,制定 详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
实施计划
按照计划,组织新员工和在职 员工参加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和效果。
考核与评估
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和 评估,确保他们已经掌握了必
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持续改进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品,用火力发电的比例更是高达70%以上。

然而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我们也不断面临着煤矿安全、环保等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效益,并更好地实现煤炭的资源集约利用,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应运而生。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是什么?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两个或以上的煤矿通过数据网络进行有机连接,实现互通有无、数据共享、信息互动等多种功能,进而达到有效协调煤炭资源,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煤矿生产效益的目的。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的优势1、提高企业效益通过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的实施,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实现各煤矿资源共享,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的规模、降低劳动力成本、缩短产品流通时间等,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可以通过实时监测、预警等手段,加强对煤矿生产、运输、消费等相关环节的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问题,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煤炭生产的安全与稳定。

3、提升煤炭行业的品牌形象通过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的实施,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整个煤炭行业的生产效益,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赢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可,建立起煤炭行业的良好形象。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1、建立煤炭联合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煤炭联合管理平台,包括管理软件、数据集散、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等,实现煤矿间数据的信息化互通和交换。

2、完善煤炭联合信息网格体系以石家庄市的煤炭资源为例,煤炭联合信息网格体系应该包括矿山基本信息、地质数据信息、管理信息、生产数据信息、运输数据信息、设备信息等六个模块。

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局域的监控监管体系。

3、实施智能化煤炭开采技术通过采用智能化煤炭开采技术,实现数据的详细显示和记录,以及对矿井内部、自动化装置、环境和人员进行多维度作业合理调度,确保安全生产。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背景煤矿行业是中国的重点行业之一,但是在矿井生产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许多煤矿开始了联合试运转,以期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将讨论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的实施方法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实施方法1. 策略规划在试运转前,煤矿需要进行策略规划,包括制定运营方案、工作安排和人员分配等。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联合试运转的目的、范围和期限。

此外,还需要明确责任分工,根据各个矿井的特点确定运营模式,为联合试运转做好充分准备。

2. 组织管理在试运转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对联合试运转的各项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和成果考核。

还需要建立跨部门和跨单位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畅通、协作顺畅、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3. 技术支持联合试运转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以实现各矿井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流通。

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以保证联合试运转的安全高效进行。

4. 安全管理在联合试运转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煤矿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负责,以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5. 数据分析和效果评估联合试运转的数据分析和效果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而通过评估联合试运转的效果,则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可能遇到的问题煤矿联合试运转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 竞争和协作各煤矿之间的竞争关系可能会影响到联合试运转的效果。

同时,如何协调各矿井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 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联合试运转中,各矿井之间的连接需要保持稳定和可靠。

如果网络连接或设备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试运转无法进行。

3. 安全和保密由于试运转需要共享数据和信息,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可靠的信息保密机制,以保障联合试运转的安全和保密性。

结论煤矿联合试运转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2)一.矿井概况 (2)二.井田概况 (3)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现状 (5)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组织机构及应具备的条件 (12)一.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 (12)二.联合试运转必须具备的条件 (14)第三章各分系统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期限 (15)一.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 (15)二.井下原煤运输系统 (26)三.主提升系统 (33)四. 辅助运输系统 (38)五. 井上下供电系统 (41)六.压风系统 (48)七.矿井供水系统 (53)八.矿井排水系统 (58)九.通风系统 (62)十.防灭火系统 (66)十一.降尘洒水系统 (73)十二.调度通讯系统 (76)十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79)十四.消防系统试运转 (83)十五.人员定位系统 (86)十六.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90)第四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92)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93)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93)第一章项目概况一.矿井概况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下面高乡西约2.6km冯家岭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平鲁区下面高乡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7′58″-112°29′05″北纬39°29′23″-39°30′28″井田直距平鲁区井坪镇19km,距朔州市约22km,与朔州市、平鲁区均有公路相接。

工业场地有公路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干线相衔接,交通较为便利。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6号文批准的单独保留矿井。

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该矿主体企业。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1月24日为本矿井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01220038812),有效期至2034年1月24日,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井田面积2.4281km2,批准开采井田范围内的1号~11号煤层,开采深度+1270m~+1000m,生产规模90万t/a。

本矿井目前为生产矿井。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2017年10月14日为其换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为(晋)MK安许证字[2017]X127Y2B3,有效期至2020年10月13日。

批准开采9-1号煤层,生产规模为90万t/a。

2014年9月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4号、9-1号煤层配采初步设计》,山西省煤炭工业厅2015年1月19日下发了晋煤办基发(2015)55号文件予以批复。

2015年3月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4号、9-1号煤层配采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朔州市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朔煤监字[2015] 20号文件予以批复。

2017年1月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华美奥能源发[2017]2号文件批复该项目竣工验收。

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水平延深补充勘探(续)地质报告》,2017年9月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华美奥能源发[2017]101号文予以批复。

矿井现为证件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目前正在回采9-1号煤层。

根据矿方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图,4号煤层已回采完毕,9-1号煤层剩余推进度100m,故为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接续,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使公司稳定、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

二.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井田直距平鲁区井坪镇19km,距朔州市约22km,与朔州市、平鲁区均有公路相接。

工业场地有公路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干线相衔接,煤炭外运便利。

二、地形地貌井田位于管涔山东麓,地表均被黄土覆盖,经长期切割冲蚀,形成了沟谷纵横的典型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纵观井田,主分水岭走向为南北向,从分水岭向两侧形成树枝状分布的冲沟,地形较为复杂。

地形地势总体上呈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部的山梁上,高程为1405.2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高程为1274.9m,最大相对高差为130.3m,属低中山地貌。

三、河流水系本区河流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系。

西部边界以外有马关河,东部边界以外为马营河(源子河)。

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各沟谷平时基本干涸无水,唯雨季时才汇集洪水辗转向东、向西流入井田界外的马营河和马关河。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本井田位置处于晋北半干旱气候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秋天气凉爽,春季则多风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全年平均气温4.5℃,一月份最冷,气温-11—-15℃,极端低气温为-30℃;七月份最热,气温19-20℃,极端高气温为35℃。

降水期多集中于6、7、8月,占年降水量的67%—75%,最高可占到90%,年平均降水量462mm,最大日降水量为72mm。

年蒸发量在2080mm到2516mm之间,平均为2351mm左右,最大日蒸发量可高于30mm。

霜冻结冰期自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冻土厚度在1.23m左右,最大可达1.5m。

平均每年出现八级以上大风(风速大于17.2m/s)约25天以上,且多集中于春、冬两季。

风向以西北风最多,最大风速可达21m/s。

历史上有过多次地震记载。

朔县志及山西通志记有从公元144年至1688年前后有感地震14次,其中公元512年、849年、1291年3次较强、房屋倒塌,人畜死亡数千。

1407年6月9日和1958年9月5日平鲁区曾发生5.5级地震。

1952年崞县地震,1978年唐山地震以及1989年阳高大同地震均波及本县但未造成损失。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0011-2010(2016修订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属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第二组。

五、矿井四邻关系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西邻山西朔州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北邻山西朔州平鲁区国兴煤业有限公司,东邻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崇升煤业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圣厚源煤业有限公司,南邻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白芦煤业有限公司(详见四邻关系示意图1-1-1)。

图1-1-1 四邻关系示意图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现状矿井现为手续齐全的生产矿井,现正在开采9-1号煤层。

一、矿井生产现状1.井田开拓矿井开拓方式目前为斜井开拓,井田内共有三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主斜井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净宽3.80m,净断面11.40m2,倾角23°,落底于11号煤层,斜长502.0m,落底标高为+1110m,其中井口至4号煤层底板斜长463.0m,井口至9-1号煤层底板斜长483.30m,井口至11号煤层底板斜长502.0m,装备带式输送机和检修轨道,设有台阶,担负矿井的煤炭主提升任务,兼作矿井的进风井。

副斜井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净宽5.0m,净断面17.80m2,倾角6.5°,落底于9-1号煤层,斜长1900.0m其中井口至4号煤层斜长1390.0m,落底标高为+1137m,井口至9-1号煤层斜长1900.0m,落底标高为+1079m,井筒内运行无轨胶轮车,担负矿井的材料设备运输、矸石提升、人员运送等全部辅助提升任务,兼作矿井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回风斜井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净宽4.50m,净断面15.10m2,倾角23.6°, 落底于9-1号煤层,斜长526.0m,其中井口至4号煤层斜长387.0m,落底标高为+1150m,井口至9-1号煤层斜长526.0m,落底标高为+1095m,设台阶扶手,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

根据主、副井井筒落底点标高,第一水平标高+1137m;第二水平标高+1079m,采用联合布置的方式开拓开采井田范围内的9-1、9-2和11号煤层。

分别在4号和9-1号煤层中布置主运大巷、辅运大巷和回风大巷。

矿井在主斜井井底附近4号和11号煤层中分别布置各水平中央变电所、主水泵房、井底水仓、管子道、井下消防材料库、医疗急救室等硐室。

2.井下采掘矿井现开采9-1号煤层,采用长壁综采放顶煤的采煤方法。

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3.井下运输1)原煤运输系统井下大巷采用带宽1.0m的胶带输送机运输。

2)辅助运输设备井下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担负全矿井人员、设备、材料及大件等辅助运输任务。

4.提升、通风、排水和压气设备1)主斜井带式输送机主斜井目前安装有1部TD75型带式输送机,带宽B=1.0m,带速V=2.5m/s,Q=250t/h,Y系列4级电动机(10kV,315kW)1台。

主斜井检修轨道提升设备担负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检修任务。

本矿现安装1台JTP-1.2×1.0型绞车,配用Y系列6级电机,功率75kW,电压380V。

2)副斜井提升设备本矿井采用无轨胶轮车担负矿井全部辅助提升任务,矿井目前配备有1辆WJ-4BF型铲运车,1辆WC20R[B]型人车,2辆WC3J[C]型材料车,1辆WC2J[B]型指挥车。

WC40Y型支架搬运车、ED30SH型支架铲运车和其余材料车均租赁集团公司的车辆。

辅助运输车辆共配备13辆。

无轨胶轮车运行于地面和井下之间,不使用时露天存放至地面。

矿井辅助运输车辆详见表1-2-1。

表1-2-1 矿井辅助运输车辆配备一览表3)通风设备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风机工作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主斜井和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本矿井回风斜井目前已安装2台FBCDZ-10-№28型对旋轴流风机,电机功率220kW×2,1台工作,1台备用。

4)排水设备(1)主排水设备二水平9-1号煤层主排水泵房位于主斜井落底11号煤层井底附近,安装3台MD85-45×8型水泵,该型水泵额定流量为85m3/h,一级额定扬程为360m,必需汽蚀余量为4.2m,配套YB3-315M1-2型电动机,功率132kW,电压1140V,转速2950r/min。

正常涌水及最大涌水时均为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

排水管为Φ133×4mm型无缝钢管,吸水管为Φ159×4.5mm型无缝钢管。

排水管沿泵房、管子道及主斜井井筒敷设2趟至地面井下水处理站。

正常涌水及最大涌水时均为1趟管路工作,1趟管路备用。

(2)第二水平采区排水设备在第二水平一采区主运大巷最低处设置采区排水泵房。

排水管沿泵房、采区管子道、第二水平一采区主运大巷敷设2趟至第二水平井底中央水仓。

排水管为Φ108×4mm型无缝钢管,正常涌水及最大涌水时均为1趟管路工作、1趟管路备用。

第二水平采区排水设备为3台BQS80-20×3-30/S隔爆型潜水电泵,该型水泵额定流量80m3/h,额定扬程6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