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联合试运转基本条件、运转方案现场核查意见表
联合试运转方案模版修正版

煤矿建设项目具备以下条件,必须编制联合试运转方案,报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大中型项目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小型项目报市、地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并按规定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联合试运转工作:1. 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按设计建成完工。
2. 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
3. 煤矿采掘、通风、机电等生产队伍建制完成并培训合格。
4. 配齐煤矿工程技术人员。
5. 矿长具备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其他入井人员培训合格。
6. 矿井已建立矿山救护队或已与具有资质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7. 单机试运转发现的安全隐患已整改完成。
煤矿编制联合试运转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2. 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3. 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4. 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5. 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6. 其他规定事项。
联合试运转和试生产结束后,煤矿必须编制联合试运转报告。
联合试运转报告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且经煤矿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1. 各主要系统分项运行报告。
2. 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与分析。
3. 提升、排水、通风、压风供电等主要生产安全设施与装备的检测、检验报告。
4. 联合试运转的效果分析。
5. 今后有关生产安全的建议。
6. 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建设项目进行联合试运转的工作要求:1. 煤矿联合试运转最长时间为6个月,最短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2. 煤矿建设项目竣工后,未通过联合试运转审批而擅自进行生产的,视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
3. 煤矿在联合试运转期间,要严格按照《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确定的内容实施,不得采完设计的首采工作面,严禁在联合试运转确定的区域以外进行采掘作业,严禁以联合试运转为名进行违法违规生产。
4. 煤矿建设项目应当在批准的工期内完成建设工程,上报验收。
因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在设计方案确定工期内完成建设工程的,要在设计工期到期前半个月按规定及时向主管部门办理延期备案手续。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总述

汇报人:2023-11-18CATALOGUE目录•方案目的和背景•联合试运转的总体要求•联合试运转的准备事项•联合试运转的实施过程•联合试运转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联合试运转的效果评估及改进建议01方案目的和背景确保煤矿生产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01联合试运转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线的各个设备在运行时能够稳定、安全地工作,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和周边社区的安全。
检验煤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02通过联合试运转,可以检验煤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是否达到预期,从而为提高煤矿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优化煤矿生产线的运营效率03联合试运转过程中,可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设备性能问题、操作问题或流程问题,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线的运营效率。
中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提高煤矿的生产能力、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对煤矿安全和生产能力的监管政府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生产能力有严格的监管要求,联合试运转是监管部门对煤矿进行验收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
提高煤矿企业竞争力的需要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提高煤矿的生产能力、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02联合试运转的总体要求矿井排水系统矿井供电系统采掘工作面矿井运输系统矿井通风系统验证矿井排水系统的有效性验证矿井运输系统的效率验证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验证矿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验证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性《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联合试运转方案及有关技术规范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及有关设备的使用规范试运转遵循的标准和规范03联合试运转的准备事项安全培训针对联合试运转的特殊要求,应组织专业的安全培训,提高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制定安全规程在联合试运转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程,包括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确保参与联合试运转的人员都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安全设施设置根据联合试运转的需求,应合理设置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通风设备、应急照明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
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现场复核标准

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现场复核标准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目前,我国在煤炭资源储量和产能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
但是,在煤炭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
因此,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现场复核标准的制订尤为重要。
一、联合试运转现场复核标准的概述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现场复核标准主要是为了对煤矿建设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管,确保项目符合国家环保、矿产资源、安全生产等相关标准,保证项目建成后的稳定运行。
试运转期间是对项目进行初步验证、摸底测试的重要阶段,对试运转期进行合理复核管理,是保障煤矿建设质量、推动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现场复核标准的内容1.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煤矿建设项目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现场复核中,要对煤矿项目所在地的水、气、土壤等环境进行检查,确保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炭企业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良好形象的必要条件。
现场复核要检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完备、施工过程中是否有效执行,是否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安全标准,并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
3. 人员培训对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场复核应检查项目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培训,以保证项目建成后能够正常运营。
4. 资产管理对于资产方面,煤炭企业应根据各项标准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包括设备购置、资产清单管理、设备维护保养、紧急调配等各项管理措施。
5. 风险预防煤炭企业常面临一些突发风险事件的挑战,因此在现场复核中,将对项目的风险预防等措施进行详细检查,确保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现场复核标准制订的原则1. 制订科学严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和有关标准。
2. 制订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3. 制订具有实效性,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贯屯煤矿煤矿联合试运转检查表

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验收表延安市华龙煤业有限公司贯屯煤矿二〇一四年五月三十日延安市煤矿建设项联合试运转验收表矿井名称:贯屯煤矿矿井设计(技改)能力(万吨):300wt/d现场验收专家组组长(签字):延安市华龙煤业有限公司贯屯煤矿负责人(签字):延安市华龙煤业有限公司贯屯煤矿(盖章)年月日延安市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验收专家名单延安市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现场验收表评定说明1、本验收表分15个检查项目。
每个检查项目评定结果为合格和不合格二类。
15个检查项目中,其中有一项不合格,矿井综合评定即为不合格。
2、15个检查项目中分为重要项目、较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
重要项目为否决项,如有一处不合格,则该项目为不合格。
在检查项目中较重要项目如有40%及以上(不低于2项)项目不合格,则该项目为不合格。
在检查项目中,较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总数如有60%及以上项目不合格,则该项为不合格。
3、检查项目15项中,如存在严重的环保、地灾及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况,则评定为不合格。
延安市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现场验收情况汇总表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证照情况验收表(表一)检查人(签字):年 月 日矿井特种作业人员、从业人员持证情况验收表(表二)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生产、安全、经营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验收表(表三)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各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建立情况验收表(表四)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安全保障情况验收表(表五)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主要图纸情况验收表(表六)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开采系统验收表(表七)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通风验收表(表八)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瓦斯、煤尘、防灭火检查表(表九)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防治水验收表(表十)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机电验收表(表十一)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提升、运输验收表(表十二)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爆炸材料及井下爆破验收表(表十三)检查人(签字):年月日地面设施建设情况验收表(表十四)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矿井综合项目验收表(表十五)检查人(签字):年月日。
联合试运转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具设备专人操作管理;
8、皮带机运转时检查门不应开启,在确有保护的前提下,有专职人员开启检查门;
9、带式输送机机头和带式输送机机尾必须设置通信装置,当启动或关闭皮带时利用电话告诉带式输送机机尾或带式输送机机头人员;
10、带式输送机正常使用前,必须进行试运转,只有输送带不出现跑偏、打滑等情况下才能投入正常使用;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平煤股份二矿铁路装车线改造工程
交底日期施工ຫໍສະໝຸດ 位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土建处第六项目部
分项工程名称
联合试运转
交底摘要
试运转
页数
共4页
交底内容:
1、试车的目的
1、检验设备的安装中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
2、检验设备的各项性能参数是否达到设计值。
2、联合试运转具备条件及注意事项
(1)单机试车已结束,存在问题已整改,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已签字确认;
(8)所有参加试运转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工作安排持相应证件上岗,并按章作业;
(9)安全监测系统按设计形成,并经过性能测试
3、空载联合试运转程序
空载联合试运转停车顺序为:按照启动顺序的反向进行,观察设备无煤流时即可进行下道设备停车操作。
4、试车的确认
联合试车后设备供应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共同总结试车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由责任方立即整改,经建设单位和监理书面确认后,并形成书面无负荷联合试运转记录并由参加人员签字确认,建设单位即可组织负荷试运转。
4、维修材料,如氧气、乙炔气、电焊机、焊条若干;
签字栏
交底人
审核人
接受交底人
5、安全注意事项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目录笫一章建设项目概况 (1)笫一节设计概况 (1)一、行政审批 (1)二、矿井设计能力 (2)三、矿井服务年限 (2)四、开拓方式 (3)五、水平划分 (4)六、移交采区及工作面 (4)笫二节建设情况 (5)一、矿井开拓设计及建设情况 (6)二、矿井采掘系统系设计及建设情况 (8)三、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9)四、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4)五、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6)六、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7)七、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8)八、其他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 (20)笫二章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人员配备、教育培训及管理制度 .. 24一、成立矿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 (24)二、人员配备及管理制 (24)笫三章联合试运转系统、范围及期限 (26)一、联合试运转系统及范围 (26)二、矿井联合试运转时间 (28)笫四章联合试运转测试项目、测示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29)一、测试机构及人员 (29)二、测试项目和方法 (29)笫五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30)一、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 (30)二、联合试运转的预期效果 (30)笫六章联合试运转期间生产计划与劳动组 (31)一、计划产量 (31)二、劳动组织见下表: (31)笫七章应急援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32)笫一节应急援预案 (32)一、急救援指挥系统 (32)二、应急报告程序 (32)三、应急救援队伍 (34)笫二节安全技术措施 (34)一、一般要求 (34)二、顶板管理 (36)三、“一通三防”管理 (36)四、矿井防治水 (39)五、机电管理 (42)六运输管理 (42)七、井下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 (43)八、巷道贯通的安全技术措施 (45)附件: (46)笫一章建设项目概况笫一节设计概况华蓥市宏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偏岩子煤矿始建于1978年5月,于1979年正式投产,原生产能力30kt/a,2006年被规划为独立扩能矿井,2008年完成初步设计,设计规模9万吨/年,服务年限11.8年,工程于2009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通过2年多时间的建设,矿井的生产、通风、运输、提升、供电、排水、瓦斯监控、压风、通信等系统已经形成,并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齐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达到了联合试运转的基本条件。
煤矿联合试运转批复程序及提供资料

煤矿联合试运转批复程序及提供资料一、矿井编制联合试运转方案的前提条件1、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按设计建设完工;2、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3、矿长具备安全资格、配齐足够的特种作业人员、其他入井人员培训合格;4、30万吨以上矿井已建立专职矿山救护队,30万吨以下已建立兼职矿山救护队并与具有资质的专业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07]44号),具备以上条件的煤矿建设项目,必须在编制联合试运转方案,报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大中型项目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小型项目报市、地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并按规定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
二、煤矿联合试运转审批程序1、国有及国有控股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及以上的矿井,在其上级主管公司出具申报意见后,由省煤炭管理局负责审批;民营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及以上的矿井,经市级煤炭管理部门初步审查,合格后报省煤炭管理局审批。
2、列入省规划重点建设的民营45万吨/年以下能力的矿井,经市级煤炭管理部门初步审查,合格后报省煤炭管理局审批。
3、国有及国有控股的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及以下的矿井,在其上级主管公司出具申报意见后,由所在县级煤炭管理部门初步审查,合格后报市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批;民营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及以下的矿井,煤矿提出申请后,经所在县级煤炭管理部门初步审查,合格后上报市及煤炭管理部门审批。
三、煤矿联合试运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2、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3、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4、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5、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6、其他规定的事项。
四、煤矿申请联合试运转必须提供资料:1、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完工情况说明;2、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情况;3、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复印件及汇总表、入井人员培训情况;4、矿山救护队组织情况或已与具有资质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5、开采方案设计及批文3份;6、联合试运转方案3份;7、煤矿申请联合试运转的申请报告。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环境评估
安全环境评估
对试运转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 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安全设施配置
根据安全评估结果,配置相应的安全 设施和器材,确保试运转过程中的安 全。
应急预案制定
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试运转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协作水平。
谢谢您的观看
排水系统设计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合 理的排水系统。
消防设施配置
配置齐全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 消防栓等。
消防演练与培训
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和培训,提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消防意识和技能。
05
试运转后的总结与改进
试运转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01
根据试运转方案,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如设备运行效率、生
产能力、安全性能等。
数据整理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形成表格或图表等形式,便于分析。
数据分析
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试运转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数据反馈
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进行后续的优化和改进。
04
安全技术措施
防爆安全措施
防爆设备选型与配置
选用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防爆设备 ,配置在关键区域,如煤尘、瓦斯突 出的矿井。
数据分析
02
对试运转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评估指标,评估试
运转效果。
效果评价
03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试运转效果进行评价,总结试运转的优
点和不足。
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
问题识别
通过试运转效果评估,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遵义市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
基本条件、运转方案现场核查意见表(样表)
基 本 条 件
核 查 情 况 核查人员签名 ×××煤矿是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函[2006]20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遵义市汇川区等十二县(市、区)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明确的整合建设矿井,建设规模×万吨/年,××年×月取得《采矿许可证》(正、副本),证号为5200000830×××;《开采方案设计》及《安全专篇》经省煤炭管理局及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遵义监察分局批复,该矿首采区按矿突出矿井的低瓦斯区设计和管理。现已建设完工,并向我局申请联合试运转,经初审,具体情况如下。 一、开拓开采系统 设计情况:主平硐见C1煤层后沿煤层倾向以201°的方位角掘进运
输上山490m,然后在+1346处往东沿煤层走向布置111首采工作面;在111运输巷100m处沿煤层倾向布置采面上山,掘进115m后与总回风巷连通,在该上山70处开口沿煤层走向往东布置111采面回风巷。形成开采系统。主平硐坐标为X=3189664,Y=36449034,Z=+1304m。副井坐标为X=3189693,Y=36449008,Z=+1302m。;副井场地标高为+1302m,平硐见C1煤层后利用原有巷道作为行人上山。在标高达到+1319m后以201°的方位角同时掘进区段回风上山和
第页此框须有现场核查人员签名,签名人员至少2人。 基 本 条 件
行人上山,然后在井田北部边界与总回平巷相通。在标高为+1330m沿C1煤层走向往西布置11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在标高为+1338m沿C1煤层走向往西布置11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运输上山、回风上山和行人上山均布置在煤层中,属于半煤岩巷。回风斜井选择在井田北部边界,布置在岩层中,回风斜井井口标高为+1376,方位角82°,倾角23°,其坐标为X=3190291,Y=36449354,Z=+1376m,回风斜井见C1煤层后与111采面回风上山连通,再沿煤层走向作回风平巷120米后与区段回风上山相通形成开拓系统。 矿井设计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采用炮采工艺。根据目前该矿的煤层赋存情况和开采技术水平,设计考虑工作面支护目前采用DZ12-25/80G型单体液压支柱和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联合形成支架对顶板进行支护,工作面采用“四、五”控顶,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排距1.0m,柱距0.8m,最大控顶距5.3m,最小控顶距4.3m,放顶步距1.0m。 建设情况:矿井严格按照《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和《安全专篇》
的设计要求进行建设,符合设计要求的各种指标,能够满足矿井安全和生产。 二、通风系统 设计情况:(一)通风设施:主平硐主要担负矿井煤炭、材料、设
备、矸石运输及进风;副斜井主要主要用于进风、行人、管线铺设任务;风井主要用于全矿回风、兼作安全出口。为保证各采、掘工作面的风量并使风流按规定流动,在风流流动的路线中设置有风门等通风构筑物。
第页此框须有现场核查人员签名,签名人员至少2人。 基
本 条 件
根据本矿井现状,在井下两个掘进工作面的巷道中设置有双向调节风门二道;在风井井出口和人行上山与运输上山及人行上山与回风上山之间联络巷之间设置有双向风门共三组(正、反向风门各二道)。(二)矿井风量分配:矿井总风量Q=24m3/s,该矿一个采煤工作面配风7m3/s,二个掘进工作面配风2×6m3/s,绞车硐室2 m3/s,其它3m3/s。(三)通风设备:矿井主要通风机选用FBCDZ-№11/2*30A型防爆轴流通风机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量15.2~33.7m3/s;风压:463~1750Pa,功率2×30kW,电压380V。局部通风机型号为FBD№4.5 /2×5.5,其风量为风量160—240m3/min, N=2×5.5kw,全压效率为82%,最大送风距离为750m。 建设情况:矿井通风设施(井筒、巷道、风门、调节风门等)完全
按设计和专篇建设,通风设备选用与设计和专篇相符,风量达到要求。 三、提升、运输系统 设计情况:(一)主要运输:运输上山选用JTKB-1.2-1.0型单滚筒
提升机一台;滚筒直径1200mm,滚筒宽度1000mm,滚筒最大静张力30kN,减速器减速比i=24,最大提升速度Vm=2.5m/s,选用三相交流45kw、 660v的电机一台,主机厂配套供给电控设备。(二)辅助运输:1、采面运输巷采用人工推车或采用JD-11.4的调度绞车作辅助运输。2、采煤工作面采用1台SGB420/30型刮板运输机运输。3、掘进工作面采用人工推车或采用JD-11.4的调度绞车作辅助运输。4、矸石、设备和材料的运输设备:矿车为U型1t矿车,材料车为MC1-6B型,平板车为MP1-6A型。
第页此框须有现场核查人员签名,签名人员至少2人。 基 本 条 件
建设情况:运输设施设备完全与设计和专篇相符,运输能力满足安
全和生产需要。 四、给排水系统 设计情况:(一)给水系统:矿井消防防尘用水水源,设计采用由地面风井井口附近+1398m标高处的蓄水池供给井下生产用水。包括井下消防、洒水(给水)供用。蓄水池容积300 m3同(长50 m×宽20 m×深3 m)。在风井铺设DN100防尘洒水主管,主平硐、副斜井、111运输巷、111回风巷及112运输巷、112回风巷等其它巷道中铺设DN50防尘洒水支管。主、支管材质均采用无缝钢管。在主平硐和111运输巷的防尘管路中每隔50m设DN50洒水支管和阀门,在副斜井、回风斜井、111回风巷及112运输巷、112回风××巷等其它巷道中每隔100m设DN50洒水支管和阀门。该矿的井下消防水管与井下防尘水管共用,井下发生火灾时采用防尘洒水支管接管进行消防。(二)排水系统:该矿一采区和二采区均采用平硐-斜井开拓,矿井水采用自流排至地面污水处理站,设计采用修建排水沟排水。 建设情况:矿井给排水系统已建设完成并与设计和专篇相符,给排水能力满足矿安全和生产要求。 五、供电系统
设计情况:×××煤矿位于贵州省××县××镇,矿井电源一回10kV
引自××变电站,距离11km,另一回10kV引自××变电站,距离13km。全矿安装用电设备74台/件,其中工作设备59台/件;设备总容量566.54KW,其中工作容量366.44KW;计算有功负荷为321.52KW。其中,地面用电设备共安装48台(件),设备总容量297.04kw,其中工作容量182.04kw。×××煤矿首采区按低瓦斯区设计,全矿共设8台变压器向所有用电负荷供电。矿区变电所设在主井工业广场。 建设情况:矿井供电系统已全部形成,供电线路、供电设备和供电
方式均与设计和专篇相符。
第页此框须有现场核查人员签名,签名人员至少2人。 基 本 条 件
六、安全监控系统 设计情况:(一)地面中心站:型号:KJ90NA,配置监控主机IPC610
2台,数据库服务器2台,图形工作站1台(可选配4屏或2屏多屏模式),KJJ46数据通信装置2台,LQl600K或喷墨打印机1台,山特2KVA在线不间断电源1台,DHX90避雷器1套,10/100M自适应网络集线器1台,可配接多达255台远程网络终端,实现在不同地点监控信息的远程实时共享。软件运行平台为WIN98/2000/2003环境,通过Ethernet以太局域网组成全网络化环境,协议支持标准TCP/IP等。(二)KJJ46型数据通信接口是KJ90NA型煤矿监控系统的关键设备,主要实现地面中心站与井下监控分站之间的数据双向通信、地面非防爆设备与矿井防爆设备之间的电气安全隔离等功能。通讯方式:DPSK/RS485,通讯速率:2400bps,通讯距离:25km。(三)矿井系列监控分站:KJ90-F16/F8大、中型分站是KJ90NA型煤矿监控系统的关键配套设备,主要实现对各类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实时处理、存储、显示、控制以及与地面监控中心的数据通信。具有红外遥控初始化设置功能。可独立使用,实现瓦斯断电仪和瓦斯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容量:KJ90-F16/F8分别是16/8个输入端口,8/5个控制输出(模拟量和开关量可任意互换)。电源电压:36、127、220、380V、660V。本安电源:18VDC或24VDC。输入信号:200-1000Hz,1-5mA、1/5mA、触点输出信号:电平、触点分站至传感器距离:≤2.5km,处理误差:≤±0.5%,断电容量:36V/5A、660V/0.3A,防爆型式:ExibⅠ矿用本安型。
第页此框须有现场核查人员签名,签名人员至少2人。 建设情况: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已按设计和专篇建设,并与市县监控
平台联网,能正常发挥监控作用。 七、防尘、防灭火系统 设计情况:矿井消防防尘用水水源,设计采用由地面风井井口附近
+1398m标高处的蓄水池供给井下生产用水。包括井下消防、洒水(给水)供用。蓄水池容积300 m3同(长50 m×宽20 m×深3 m)。在风井铺设DN100防尘洒水主管,主平硐、副斜井、111运输巷、111回风巷及112运输巷、112回风巷等其它巷道中铺设DN50防尘洒水支管。主、支管材质均采用无缝钢管。在主平硐和111运输巷的防尘管路中每隔50m设DN50洒水支管和阀门,在副斜井、回风斜井、111回风巷及112运输巷、112回风巷等其它巷道中每隔100m设DN50洒水支管和阀门。该矿的井下消防水管与井下防尘水管共用,井下发生火灾时采用防尘洒水支管接管进行消防。 建设情况:矿井防尘、消防系统已按设计和专篇全部建成,能够满
足安全和生产要求。 八、通讯系统 设计情况:矿井行政管理、生产调度及对外联系,选用一台
AHGD-80 程控数字交换机来完成,矿井地面通信网络分机设置门数为10~17门。进入副井的通信电缆可选用MJHY20—20×2×0.8型矿用通讯电缆至副井,电缆芯线对数的备用量不少于20%。下井电缆在调度室设安全栅及防雷装置。各分机采用MHYA1×2×0.8矿用通讯电缆。单根分机电缆最多只能串接二台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