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肇庆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肇庆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下·白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阿尔卑斯山脉在法国境内最出名的是勃朗峰,它坐落在法瑞意三国交界处,其中一面就位,于法国萨瓦勃朗峰地区。
萨瓦勃朗峰地区的博日自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5年博日山区发起了法国第一个森林宪章,旨在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对森林的管理为目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当地木材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
广阔的牧场间,奶酪生产加工车间。
在博日山区,不同的地质活动和微气候造就了_ 的风土条件,博日山地的高山牧场可以出产奶酪,而尚贝里以北十公里的萨瓦背斜谷则以出产优质的葡萄酒而闻名。
作为葡萄酒“老字号”产区,萨瓦地区有着_ 的土壤条件。
在广阔的阿尔卑斯山麓间,斑驳的石墙,潺潺的溪流,蜿蜒的小径和间错的房舍,()。
阿尔卑斯山被称为“大自然的宫殿”,多元化的自然景观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地人通过发掘这些优质的山地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并根据不同季节开发丰富多彩的体验式项目。
到了夏季,这里是的户外运动圣地,山地徒步,峡谷漂流,帆板皮划艇,山地自行车....夏日的户外运动选择更加丰富多样。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以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对森林的管理为目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当地木材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
B . 旨在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对森林的管理能力为目的,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当地木材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
C . 旨在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促进对森林的管理,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当地木材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
D . 以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促进对森林的管理为目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当地木材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
(2)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鳞次栉比截然不同相得益彰鹤立鸡群B . 鳞次栉比大相径庭得天独厚首屈一指C . 星罗棋布大相径庭相得益彰鹤立鸡群D . 星罗棋布截然不同得天独厚首屈一指(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在天地山水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点缀在葡萄园中B . 点缀在葡萄园中,在天地山水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C . 葡萄园被点缀,在天地山水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D . 天地山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点綴在葡萄园中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下·太湖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肇庆市高三上二次模拟考语文卷

肇庆市高三上二次模拟考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1. (6分) (2018高三下·厦门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研究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不难发现,主流经济增长模型中并没有考虑碳排放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传统分析普遍认为,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短期内碳排放约束将对潜在经济增速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开始从不同方面考虑在较长时期内碳排放约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传导机制。
碳排放约朿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直接效应,主要是在控制了碳排放水平和降低碳排放总量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路径会随之发生变化,挖掘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将转向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
由此,碳排放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建立两种不同的路径机制。
机制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碳的“结构性减排”。
也就是说,通过将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到单位产值碳排放更低的领域,从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碳减排的双重目标。
机制二:通过产业内部技术升级带动生产效率提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碳的“效率性减排”。
在这一作用机制下,资源结构并没有得到优化配置,而是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实现在既定资源配置条件下降低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和内涵式经济增长。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将碳排放约束条件加入主流经济增长分析范式,即将产业、生产要素的结构性调整和生产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升的效率性调整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进而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模拟分析碳排放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最优理论增长路径的演化特征。
其中,机制一通过将碳约束施加于资本、劳动项,体现碳约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来的生产水平提高;机制二通过将碳约束施加于全要素生产率项,体现通过碳约東推进技术创新从而带动产效率提高。
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含解析

★开封前注意保密肇庆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共9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周朝的制度,向称“封建”,英文总是译为feudal,其实封建制度与欧洲的feu-dalism(封建制度)只有某些方面相似,而且其相似处在精神方面,高不一定在实质。
大致说来两方都是以世袭贵族掌握地方政府。
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理论上封地都处在九条大型方格的地带里,各与国都同心。
事实上这种方格在地图上也画不出来,况且当时西安也不是全国的中心。
可是这间架性的观念则不难领会。
虽说有如此大刀阔斧而不合实际的观念,周公很多的创设还是可以在事实上证明,而且下及纤细之处。
其中奥妙不难解释:他所有组织国家的方案着重在至美至善,符合自然法规。
虽说迁就融通之处所在必有,其下级则务必先竭心尽力做到理想上的境界,同时上级也不时向下级施加压力。
及至最后真是力不从心只好任其不了了之。
中国政治思想家受官僚主义影响,经常重视形式,超过实质,可算其来有自了。
年久月深,当初技术上的需要,日后也就被认为是自然法规之一部。
周公另一创制是将封建与宗法关系结为一体。
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它成为地区上神圣之殿宇,其始祖被全疆城人众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所以时至今日,很多中国人的姓氏,绿田于当日部落国家的名号)。
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卷P

1.默写.(每空1分,共9分)(1)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2)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3)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4)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5)这正如地上(de)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6)诗人常常移情于物,将客观事物人格化,以抒发自己强烈而隽永(de)情感.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de)“__________,”,化月为人,以寄托对朋友(de)同情和关切;龚自珍己亥杂诗中(de)“__________,”,用落花喻人,来表达对理想和信念(de)执着追求.2.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5分)(1)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2)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3)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人辛苦但又渴盼延长工作时间(de)诗句是:__________,.(4)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de)句子:.3.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知道多少文学常识:(14分)①十则中论述学与思(de)辩证关系(de)句子是:, .②子夏曰:“ ,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④潮平两岸阔,.⑤湖山村绿树环绕,青山横卧于村外,使人不觉想起孟浩然过故人庄中(de)诗句:“__________,”.⑥李商隐(de)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既言雨注秋池之象,也现愁思深重之情.⑦舒庆春,北京人,是他最常用(de)笔名,他曾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de)话剧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de)奇迹”.⑧ 繁星春水作者__________,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着名女作家,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de)哲学”着称.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石崖上(de)枣树刘成章那是陕北(de)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de)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de)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de)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de)绿(de)半红半绿(de)枣儿缀满那枣树(de)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de)走过,扛锄(de)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de)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de)和正雕着(de)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 摆得到处都是. 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de)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de)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de)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de),摇了三摇.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de)眼,打动了那么多人(de)心,又扫了那么多人(de)兴,使有(de)人在离开(de)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de)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de)时候 ,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de)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de)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de)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de)映照,我俩(de)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de)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de)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de)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de)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de)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de)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 ,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了见了个村村哟了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de)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de)情境不是一样(de)吗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de)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de)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de)是一树实实在在(de)枣,但它给人们带来(de)却是诗(de)境界、浪漫(de)情怀、美学(de)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de)“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小题1“枣树”生长(de)环境有怎样(de)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小题2赏析文中画线(de)句子.(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de)赏析)(1)红(de)绿(de)半红半绿(de)枣儿缀满那枣树(de)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de)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de),摇了三摇.小题3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小题4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de)枣树”带给作者怎样(de)感悟2.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下题.阅读(de)要素王安忆①阅读(de)第一要素,我想是信赖.②相信我们所读到(de)东西,这常常是发生在我们少年(de)时候.那个年龄,心灵像一张白纸,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事情.书本给我们神圣(de)感觉,好比人生(de)老师.我们总是把书本上(de)话抄在日记本上,还总是将书本上(de)话赠来赠去.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影响(de)时期,是精神世界最初(de)建设时期.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de)好书,那么,一生都受益无穷.不过,很多时候(de)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尽管是这样一个不安全(de)时期,我也以为怀疑主义是最大(de)不幸.这会使我们丧失阅读(de)最大乐趣——那种满怀情感(de)接受,那种对充实内心(de)渴望.怀疑设立(de)防线又会使自己孤立,久而久之,内心便会寂寞又空虚.③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之后,我们便也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de)看法:它不仅来自阅读,更来自直接(de)经验.假如我们依然热爱阅读,并且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便会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那些真正(de)好书,前段时间阅读好书(de)经历帮助了我们,从人生中得到(de)真情实感也帮助了我们.阅读和阅历使我们几乎是本能地懂得哪些是好书,哪些是作者以诚实与信赖写下来(de)文字.我们仍然以信赖(de)态度读书,而这时候(de)阅读却是一种理性(de)信赖.我们和书本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de)关系,书本是我们(de)朋友.理性(de)信赖还可以有效地抵御怀疑主义(de)侵害,这时候(de)阅读对于拓展我们不免狭窄(de)个人经验大有好处.假如个人经验偏于悲观,它便提供给光明(de)景象;假如个人经验偏于万事无忧,它则提醒我们不幸(de)存在.它可使我们保持乐观、善良、开阔(de)精神.在一个人对世界(de)观念已经形成(de)中年阶段,阅读可为我们作出补充和修正,使之达到健康完美(de)境地.④晚年时(de)阅读信赖,我想应是建立在宽容之上.因为这时候(de)经验已经成熟到可与任何书本作一个比较,这是该作出结论(de)时期.假如前两个阶段我们保持了阅读(de)良性循环,这时便能够再上升一格.在持有自己(de)经验与结论(de)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de)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de)心灵景观.这时候,我们应当如同相信自己一样去读书,书会和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其实也是在读着自己.这时候(de)自己,应该有一颗能够包容一切(de)心灵,读书就提供这样(de)好机会.当然,我这里指(de)是人类写下(de)最好(de)那类书.小题1本文所说(de)“阅读(de)第一要素”,在人生(de)不同时期它可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概括)小题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de)论证方法.(1)书本给我们神圣(de)感觉,好比人生(de)老师.()(2)假如个人经验偏于悲观,它便提供给光明(de)景象;假如个人经验偏于万事无忧,它则提醒我们不幸(de)存在.()小题3第②段中(de)划线句中“情况则是恰恰相反”指(d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那些真正(de)好书,”(de)前提条件是什么1.(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氤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梅花草堂集)[注释]:①取:这里指嗅取(兰(de)香味).②氤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de)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de)词.(4分)(1)亭亭净植:(2)陶后鲜有闻:(3)而名之不可:(4)莫能肖也: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善绘者以意取似.小题3因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de)句子填在下面横线上.(2分)香味:莲——;兰——氤氲无所.品味: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小题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de)对象,表现了作者(de)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做“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品性.(2分)2.阅读下面(de)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东方朔救乳母葛洪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 ②愎bì:固执任性.③愍mǐn:哀怜.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语(de)意思(3分)(1)但屡顾帝()(2)益死之速耳()(3)乳母如其言()小题2下列加点文言虚词(de)意义和用法相同(de)一项是()(2 分)A.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皆以美于徐公B.旁人言之何罪之有 C.我当设奇以激之将以攻宋D.乃凄然愍之乃不知有汉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小题4 内容把握.(3 分)(1)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填空.(1 分)开端:乳母发展:乳母高潮:东方设奇结局:武帝赦免(2)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de)计谋“奇”在何处(2 分)1.题目:(de)故事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de)记叙文;(2)要有真情实感;(3)不得抄袭。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题语文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卷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所填写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主观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卷一并收回。
5.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家”具有三重文化意蕴①从“对话”的视角看中国古代之“家”,不难发现,“家”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从祭祀、生产再到住所的过程。
换言之,“家”是人与神灵对话、人与自然对话以及人与人对话之所。
②家是人与神灵对话的场所。
祭祀对中国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仅是对神灵和超自然对象的臣服,也是人与神灵交流的一种方式。
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祀祖先和灶神。
《孝经·士章疏》就有“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也”的说法。
祭祀就是人与神灵交接对话的一种方式。
③祭祀需要场所,而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祭祀的场所。
《礼记·王制》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祭于寝”。
天子七庙指的是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
诸侯五庙指的是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
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
④普通的老百姓只是“寝祭”。
寝祭在古代是一种普遍的对祖先的祭祀方式。
贵族统治者的庙祭,是在寝祭基础上形成的。
广东省肇庆市高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东肇庆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复辟/裨益教唆/疏浚殷实/殷红B.渣滓/浸渍寒暄/渲染奔波/投奔C.隽永/眷恋提防/堤堰牢笼/笼统D.贞烈/箴言旋风/漩涡妥帖/字帖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梁实秋散文的成就,当然得益于他对人性百态的洞察,因此能够在作品中层层剥视,侃侃而谈。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中西文化领域的精湛造诣。
梁实秋认为,中国文化有些地方优于西方,西方文化也有些地方优于东方,因此,他既反对妄自尊大,又反对妄自菲薄,而主张虚心接纳外来文化,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融解一起。
A.洞察 B. 侃侃而谈 C. 造诣 D. 妄自菲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内地的婴儿奶粉曾出现三聚氰胺等质量问题,相对而言港澳地区和海外的奶粉质量让人放心,因此洋奶粉虽价格昂贵,却是年轻父母们首先的品牌.B.今年初,为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的管理,环保部官方网站公布了相关文件,指导各地在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中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C.《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受到了公众的调侃;疾控专家指出,监测苍蝇密度科学的方法有目测法、粘蝇纸法、人工小时捕打法等严格的监测规程,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数苍蝇”。
D.自1月中旬以来,英国、爱尔兰等多个欧洲国家已检测出掺有马肉的牛肉食品;到目前为止,“马肉变形记”的详细过程,没有一个国家给出权威的调查结果。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一个人如果常有团体合作的训练,在学问上可以免偏陋,在性情上也可以免孤僻②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商讨,实验的配置,遗误的检举,都必须群策群力。
③学生们尽管成群结队,实际上各人一心,每人独自上课,独自学习,独自完成学业,无形中养成个人主义的心习。
2019-2020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肇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至今具有300余年历史,因其的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
无为自古以来便有放灯、赏灯习俗。
清康熙年间,无为的几位著名画家悉心研究,经多次,反复实验,最终了色纸和玻璃,()。
所谓剔墨,即在绢纱画框上,手工艺人用笔勾勒出精心的拟画轮廓,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干后再在胶面上描画、着色、晕染、勾线,以工笔绘制。
纱为丝织品,轻薄透明。
灯中燃烛,闪映画面,人影婆娑,栩栩如生。
纱灯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多项工艺制作而成,。
1.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精美绝伦革故鼎新摒弃独辟蹊径B.美轮美奂推陈出新抛弃独辟蹊径C.美轮美奂推陈出新抛弃别开生面D.精美绝伦革故鼎新摒弃别开生面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独创“剔墨”技法,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B.独创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上画,并运用“剔墨”技法C.运用“剔墨”技法,并独创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D.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并独创“剔墨”技法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用笔精心勾勒出拟画的轮廓,在轮廓以外部分上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B.精心用笔勾勒出拟画的轮廓,把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C.用笔精心勾勒出拟画的轮廓,用墨把轮廓以外部分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D.精心用笔勾勒出拟画的轮廓,把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诗歌来源于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与伟大社会实践,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时代性,凡伟大的诗歌,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
肇庆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卷

肇庆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三上·上高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
②他的提案有充足的事实依据,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呼声,如水投石,引起了代表们热烈的讨论。
③虽然数字化阅读如火如荼,但还是有不少人钟爱传统阅读,他们尝试各种创新,为传统阅读“续命”。
④位于古南街的清朝抗法名将刘秉璋的故居,庭院布置与室内装饰简约清新,仍保持着百年前主人闲云野鹤的悠然气度。
⑤人的健康包括“身”和“心”两个方面,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从某种意义上讲,健康的心理比健康的体魄更重要。
⑥驻村扶贫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脱贫致富处心积虑,多出点子,多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A . ①③④B . ②③⑥C . ①④⑤D . ③⑤⑥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20高三上·柯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南农大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9年11月21日公布,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用动物干细胞生产研发出中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该团队使用第六代猪肌肉干细胞,经过前后20天的培养,得到重达5克的培养肉。
11月21日,中国农学会组织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技术评价,认为该成果有3个突破。
一是首次分离得到了高纯度的猪肌肉干细胞和牛肌肉干细胞,突破了培养肉研究难以获得高纯度单一细胞群的瓶颈;二是创立了猪和牛肌肉干细胞体外培养干性维持方法,初步解决了传代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减的难题;三是研发出中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产品。
这让中国跻身于该领域国际前列。
据了解,培养肉是指用动物肌肉干细胞培养、生产可食用的肉类,培养肉技术是肉类生产方式的一种变革性创新,是一种新的动物蛋白生产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庆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8分)1. (2分)下列与“自言本是京城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 莲,花之君子者也。
B . 委身为商人妇。
C . 使快弹数曲D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6分) (2019·福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据英国《自然》周刊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细节。
很多自媒体用____________的标题把该事件和外星人扯在一起。
事实上,()。
人类可能真的是孤独了太久,迫切地想要在宇宙间寻找自己的同类,所以时不时就会__________寻找一些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这些年与外星人有关的谣言可真是__________。
2010年11月,亚丁湾连续发生多次地震。
于是,有人传言亚丁湾存在一个“星门”,为了防止外星人从里面出来侵略地球,各国派出舰队守在那里。
杨利伟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关于他的航天故事许多人___________,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时他进入太空的时候,还带了一把手枪。
因此,有谣言说,杨利伟带手枪是为了防止外星人的攻击。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这样一条谣言会在网上流传,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披露了一批密件,其中一份证实了外星人的真实存在。
其实,FBI只是把已解密的材料放到官方网站上,提供浏览下载。
大多是涉及关于反恐、罪案调查等,只有几篇极少数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耸人听闻捕风捉影不胜枚举耳熟能详B . 骇人听闻捕风捉影擢发难数耳濡目染C . 耸人听闻空穴来风擢发难数耳熟能详D . 骇人听闻空穴来风不胜枚举耳濡目染(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快速射电暴就是所谓的神秘信号,这与外星人毫无关系B . 所谓的神秘信号是快速射电暴,与外星人并无关系C . 神秘信号与外星人没有什么关系,它就是快速射电暴D . 这与外星人也没多少关系,快速射电暴就是神秘信号(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大多涉及反恐、罪案调查等,只有几篇极少数提到对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B . 大多是关于反恐、罪案调查等内容,只有极少数几篇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C . 大多涉及有关反恐、罪案调查等内容,只有几篇极少数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D . 大多是关于反恐、罪案调查等内容,只有极少数几篇提到对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3. (13分)(2020·徐汇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在科学的幼年时期,科学的各个复杂的侧面还没有充分展开,人们只能笼统地看到科学与伪科学的基本区别,进而寻求划分它们的简单的经验标准或理性标准。
彼时,科学与伪科学之间黑白分明,不容混淆。
19世纪末,随着牛顿的经典力学基础的崩塌,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绝对分明的界限开始松动起来,它们之间除了“非此即彼”,还要适当承认“亦此亦彼”。
凡不是纯粹的思辨而包含一定经验内容的,因而可以为经验“证实”或“证伪”①的,就是科学的;凡是不经受检验的,即不可“证实”或“证伪”的,就是非科学或者伪科学。
这就是说,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并不在于理论是否与经验相符合,而在于其中是否包含可用以解释某些已知现象并预测某些未知现象的经验内容。
即使后来有的现象它解释不了,或者预测错了,例如亚里士多德力学、托勒密地心说等等,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们仍然包含一定的经验内容,仍然可解释或预测某些经验事实,因而仍然是科学。
而且,正由于科学理论只能包含有限的经验内容,又总是注定了要为新的经验所否定,因而也可以说它们又总是具有“潜在反证”或者潜在谬误。
从这点看,这不仅不是科学理论的缺点,而且恰恰表明它的科学性之所在。
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科学也同样不是绝对完善的终极真理,同样难免真伪混杂,是非难辨。
它已永远失去了那绝对真理的神圣光圈。
那么,在这条界河另一面不受经验检验的东西,是否统统都是伪科学呢?“证实主义者”认为凡是不可证实的就是没有意义的。
例如说“水是世界的本原”②就没有意义,因为这里的“水”并不是实际存在的H2O,也无法用已知的物理化学手段加以测定。
这类命题既然无法证明其真伪,因而也是超出于科学范围之外的,是“形而上”的。
至于它们是不是我们上面所说的那种意义的“伪科学”,“证实主义者”没有作正面的回答。
在他们那里,科学仍然拥有自己严密的围墙。
另外一部分“证伪主义者”则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他们虽然也给科学筑了一道围墙——凡不可证伪的就不属于科学的范围,但对于围墙以外的东西却不再一概斥之为“没有意义”。
他们在这里又划分了两个不同的部分。
一部分是有意义的,如逻辑、数学等等,它们尽管不是经验科学,因而也不可证伪,但或者是经验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或者作为认识的一种形式而推动了经验科学的发展。
例如“水是世界的本原”,就有力地推动过物理科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
另一部分是没有意义的,如占星术,总是含糊其词以逃避经验的检验,而且对于人类的认识也没有积极作用。
只有这一部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伪科学。
在这里,伪科学缩小到一个很有限的范围,使科学与伪科学之间横亘着一个尽管不属于经验科学,但仍具有认识意义的广阔的中间地带。
以上这些看法,都建立在一种对科学的共同基本认识之上,即科学是知识体系。
随着人的经验的积累,这个体系不断地得到调整,不断地用相对正确的东西代替相对错误的东西,从而使人对自然的认识日益接近于真理。
但是科学的实际历史并不完全是这样。
日心说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甚至还早于地心说出现,但它战胜不了相对错误的地心说,反而被埋没了两千年之久。
可见,历史并不是一条真理战胜谬误的一往无前的康庄大道。
反之,一种发展中的理论,尽管有反证却并不一定立即遭到“证伪”。
牛顿力学极盛时期就有许多反证:在天体力学中水星运动不遵守牛顿定律;在光学中粒子说从一开始就解释不了光的绕射现象。
但是它仍然巍然屹立,并不为这些反证所动摇。
可见,无论地心说或牛顿力学,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其不可检验、不可证伪的一面,说明科学也容许某种不可检验性,或不可证伪性。
这是因为,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还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的自觉的、有目的的、定向的集体活动。
作为知识体系,它服从于经验的逻辑检验,即是否符合真理;但是作为社会活动,就要看这种活动能否达到预定的目的,能否解决预定的问题,满足预定的需要,在这里,科学还要服从于功利的需要。
若离开人的实践活动、抛开科学的有效性去谈正确性,是不对的。
于是,科学主要已不再是一堆现成的知识,而是一种探索的工具。
作为工具,不光有理论还有与理论有关的观点、方法、仪器等等。
它们既是指导这种探索活动的武器,又是保证这种活动取得成果的基础。
正因为有了这套工具,科学才成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定向的活动,也就是说,科学才成其为科学。
(纪树立《科学与伪科学:界限何在?》,有删改)【注】①证伪:与“证实”相对。
证实是用归纳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证伪是建立在演绎的基础上,指理论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反例,可证明其不确实性。
②水是世界的本原: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他以此来解释世界的本质。
(1)第④段划线词“围墙”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
(2)下列语句中,可以用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A . 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B . 爱因斯坦说:对真理和知识的探索是人类最崇高的品质之一。
C .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 . 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人们曾经认为,凡符合经验的归纳或理性的推论的就是科学,否则就是伪科学。
B . 人们曾经认为,科学总是在不断消除错误中前进的,因而总是相对正确的东西。
C . 人们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曾经行之有效、而现在却已失效的科学形态都属于伪科学。
D . 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已从根本上脱离了纯粹的认识领域,扩展到了实际研究活动领域。
(4)④⑤两段都用到了“水是世界的本原”的例子,对此评析不合理的两项是()A . 用对同一个理论的不同认识,清晰地表明了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的差异。
B . 用一个例子来解释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内容单一,有损表达的充分性。
C . 这个命题是以思辨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超越了经验科学,属于这两段所讨论的范畴。
D . 这是个形而上学的命题,其中的“水”是抽象的概念,难以实证,所以用在第④段中很恰当。
E . 第⑤段在列举逻辑、数学等非经验科学并指明其价值后,用哲学的例子加以阐释,表述严密。
(5)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 (11分) (2015高一上·江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B .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 .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D . 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结盟(2)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 沛公安在?C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 . 是寡人之过也(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D .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4)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11分) (2018·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阐字大猷,永嘉人。
幼力学,博涉经史,善属文。
未冠,由舍选贡京师。
登宣和六年进士第。
迁秘书郎兼国史院检讨官。
秦桧每荐台谏,必先谕以己意,尝谓阐曰:“秘书久次,欲以台中相处何如?”阐谢曰:“丞相见知,得老死秘书幸矣!”桧默然,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