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树

合集下载

关于写树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写树的古诗有哪些

写树的古诗有哪些关于写树的古诗有哪些大树,是我們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物,它們总是默默的在为人类做贡献,而我們却没有好好的爱护它。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写树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写树的古诗有哪些11、云锁嫩黄烟柳细,風吹红蒂雪梅残。

——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2、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風》3、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杨万里《新柳》4、杨柳散和風,青山澹吾虑。

——韦应物《东郊》5、庭前时有东風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刘方平《代春怨》6、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7、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温庭筠《题柳》8、东風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秦观《画堂春·春情》9、忽如一夜春風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

——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1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12、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佚名《青青河畔草》13、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14、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風。

——白居易《青门柳》15、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李商隐《夕阳楼》16、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王士祯《浣溪沙·红桥》17、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18、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张敬忠《边词》19、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

——钱枚《忆王孙·短长亭子短长桥》20、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

——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21、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聂胜琼《鹧鸪天·别情》22、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描写树的古诗100首

描写树的古诗100首

1、《柏树》宋祁〔宋代〕翠柏童然杂蘤间,簿书馀暇独来看。

不须更共春葩竞,留取青青待岁寒。

2、《柏树》宋祁〔宋代〕昔托孤根百仞溪,何年移植对芳蹊。

云岩烈麝相思久,怅望清香未满脐。

3、《新柳》杨万里〔宋代〕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4、《新柳》杨万里〔宋代〕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5、《杨柳枝》刘禹锡〔唐代〕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6、《杨柳枝词》白居易〔唐代〕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7、《柳》李商隐〔唐代〕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8、《咏柳》曾巩〔宋代〕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9、《章台柳·寄柳氏》韩翃〔唐代〕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10、《柳枝词》郑文宝〔宋代〕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1、《柳》寇准〔宋代〕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12、《赋得江边柳》鱼玄机〔唐代〕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13、《绿罗裙·东风柳陌长》贺铸〔宋代〕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

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

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14、《柳枝词》何希尧〔唐代〕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

15、《冬柳》陆龟蒙〔唐代〕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16、《杨柳枝八首·其七》温庭筠〔唐代〕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17、《洞仙歌·咏柳》苏轼〔宋代〕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咏十二种树木的古诗词

咏十二种树木的古诗词

咏十二种树木的古诗词有人说:来生要做一棵树,有时随着风的方向,有时和着雨的情调;有时叶茂枝繁,有时与雪花缠绵,叶生叶落,去留无意,就那样顺其自然。

树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向来都是高大独立。

其实,不同的树也有不同的特点,就像每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一样,快来看看你属于哪一种树吧!(按照农历月份)一月·柏树《柏树》宋·宋祁翠柏童然杂蘤间,簿书馀暇独来看。

不须更共春葩竞,留取青青待岁寒。

一月,冬寒未退,柏树却丝毫不惧严寒,任风吹雪压,依然挺立在寒冬里,不与其他树争艳,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改初衷。

一月出生的你就像柏树一样,性格独立而又意志坚强。

既能吃得了苦,也不爱与其他树争艳,要求人甚少,回报人又数不胜数,为人可靠又低调,很容易受人依赖和敬仰。

二月·柳树《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的谐音是“留”,古人常用柳树来表达送别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柳枝看似柔和,却难以折断。

二月出生的你,就像柳树一样,外柔内刚,外表柔弱,可你内心却无比坚强。

你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来过你的世界,给你温暖的人,你都会铭记在心、心怀感恩。

你常常想念过去,有时候难免多愁善感。

三月·樱花树《樱花·其一》清· 郑孝胥离合神光看不厌,乍阴乍阳明复暗。

开颜弄日影成云,吐蕊含姿花愈澹。

春风莫吹鸟莫啼,从渠烂漫压枝低。

倾城政有无言恨,倚市休论桃李蹊。

三月,樱花绽放,美艳绝伦,如同十里锦绣。

樱花的花语是生命、幸福、热烈、纯洁、高尚和精神之美。

三月出生的你,就像樱花一样美丽动人,天生被赋予了美貌与才华。

你性格天真浪漫,活泼可爱,单纯善良没有心机,你对爱情怀有幻想,希望对方是一个懂浪漫、有情调的人,向往童话里公主和王子的浪漫爱情。

四月·紫叶李《李树》宋·宋祁曾见繁英出缥墙,更将朱实奉华堂。

蹊桃得地偏相映,莫损清阴欲代僵。

咏树的古诗

咏树的古诗

咏树的古诗
以下是三条咏树的古诗及相关内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自贺知章的《咏柳》。

这句诗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哎呀,你想想看,那场景就好像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站在那里摇曳生姿呢!比如说公园里的那些柳树,不就像诗句里描述的这样嘛,微风拂过,真的好美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是郑燮写的《竹石》中的句子。

它的意思是:竹子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哇塞,这竹子多顽强啊,就像一个倔强的战士,不管环境多么艰难都不放弃。

你看那悬崖峭壁上的竹子,不正是这样的坚韧不拔吗?简直太让人佩服啦!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来自杜牧的《山行》。

说的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这枫叶得多美呀,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就像秋天我们去山里看到的那片枫林,哇,那艳丽的红色,真的比春天的花还夺目呢,难道不是吗?
我觉得这些古诗把树的各种姿态和精神都描写得太生动啦,让我们能更好地感受到树的魅力和生命力呀!。

有关树的古诗100首

有关树的古诗100首

描写树木的古诗1、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2、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左思《杂诗》3、修水引来双瀑布,长松留住半天风。

张景脩《句》4、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李白《春日独酌二首》5、朱门青松树,万叶承清露。

卢纶《孤松吟酬浑赞善》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7、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张籍《忆远》8、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李德裕《泰山石》9、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范云《咏寒松诗》10、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11、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王勃《送卢主簿》12、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

陈子昂《答洛阳主人》13、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白居易《谪居》14、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

皇甫冉《寻戴处士》15、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裴说《柳》16、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

洪皓《咏槐》17、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左思《咏史·其二》18、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19、遥寻瀑布水,忽听松林钟。

赵熙《龙门峡道中》20、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萝下拂云光低。

姚鼐《望庐山》21、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岳飞《游嵬石山寺》22、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李峤《柳》23、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王建《落叶》24、莫笑道傍数松树,古来老却几官人。

杨万里《官》25、南山高松树,不合空摧残。

常建《送陆擢》2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27、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杜甫《重题郑氏东亭》2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29、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青松》30、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戴叔伦《三闾庙》3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经《氓》32、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松树风。

赵范《绝句》33、武夷洞中老松树,上有千年仙鹤巢。

释善珍《古松》34、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

李白《游泰山六首》35、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咏物诗(咏花草树木)

咏物诗(咏花草树木)

咏物诗(1)——花草树木一、咏花1、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紫薇花唐代杜牧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3、赠荷花唐代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常相映一作:长)4、莲藕花叶图元代吴师道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5、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宋辽金黄庭坚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6、点绛唇·素香丁香宋辽金王十朋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素香柔树。

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

含春雨。

结愁千绪。

似忆江南主。

译文:树叶还是稀稀落落的,丁香树叶下丁香花就开放了,吐露出的素淡的香气环绕着树,雅士称赞这是幽居之士的乐趣。

丁香花没有想争夺春光,梅花不要嫉妒。

她在春雨中愁绪满怀,好像在怀念江南故土。

韵译冷落凄清秋叶飞,琼枝玉叶却吐蕊。

柔树飘出缕缕香,恰如幽隐贞人美。

无意争春斗娇艳,梅花开尽莫相妒。

...7、疏影·咏荷叶宋辽金张炎碧圆自洁。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

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

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

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8、咏新荷应诏南北朝沈约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9、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唐代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10、声声慢·咏桂花宋辽金吴文英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

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

咏树诗

咏树诗

歌颂树木诗句一、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译文:如同碧玉妆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唐】杜牧独柳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唐】韩琮柳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

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

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唐】李世民春池柳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唐】李中题柳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唐】罗隐柳二、杏树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唐】郑谷柳译文:在烟雨迷蒙的江桥边,在桃杏掩映的山路中,数不清的柳条柳絮仿佛懂得即将分手的人的离惜别绪,在春风中舞动着,飞扬着。

三、松树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唐】白居易松树译文:白金是指雨水,君指老天爷,这里君有仰望并且调侃的意思雨水换来了松林的成长,既然老天能滋养万物,我就不需要操心了,后两句代表作者当时轻松的心情,幸而有西风吹来,带来了松林因为舞动的声音让作者陶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三国)刘桢《赠从弟》译文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

象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诗情震荡,正显示了此诗以气胜的特色。

凌寒松柏有本性——咏松柏古诗词赏析

凌寒松柏有本性——咏松柏古诗词赏析

凌寒松柏有本性——咏松柏古诗词赏析凌寒松柏有本性——咏松柏古诗词赏析川雪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论语·子罕第九》)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松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用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的松树,曾为无数文人墨客歌咏,有不少值得一读的诗篇。

松树作为诗词的意象,具有特定的内涵。

三国·魏诗人刘祯的《赠从弟》,釆用比兴手法,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写出松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于高山之颠,迎着瑟瑟寒风,不向寒风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风声是多么的猛烈,而松枝在风中是多么刚劲!描写松树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树的可贵品格。

这两句是对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勉励他的堂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越要挺立风中。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正当严冰霜雪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的腰杆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终年端端正正。

用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出松树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难道松柏就不怕遭受严寒吗?是的,松柏天生就有着耐寒的本性。

直接写松树品格,点明主题。

“松柏有本性”,是一种“比德”之说。

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亊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喚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

在这里,诗人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同时也是自勉: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并劝告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东晋诗人左思在《咏史》中,借山涧底松与山头小苗的对比,抨击了门阀制度: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
教学目标.
1.独立解决字词。

2.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中的形象,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倾听诗人对祖国深情的吟唱。

3.品味、感受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设计思路
学习现代诗歌,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品位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感受诗歌的形象,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所以本课主要通过朗读、品位、感受和体会诗歌来完成。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请同学们背诵《冰心诗三首》或者其他的现代诗,并请学生谈谈对自己所背诵诗歌的理解,教师根据情况及时鼓励。

然后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板书课题。

)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l,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
艾青,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要求:了解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诗歌的学习要注意多读,体会诗中蕴含的形象。

下面自学课文中第一首诗《树》,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本诗的写作背景:《树》写于1940年春天,当时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

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正给予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练,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

诗人清醒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是他产生灵感和联想的现实基础。

要理解这首诗,还需要知道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过去曾经有外国
人侮辱我们民族是“东亚病夫”和“一盘散沙”。

这虽然不一定是事实,但也的确反映了在列强侵略下民族遭受凌辱时我们的精神受到扭曲的一些现象。

艾青正是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感受和锐利的政治目光感受到了时代和社会脉搏的动向,意识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才从原野上一棵棵“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树的意象获得灵感,产生了“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的联想。

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
1.认真读诗歌,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初步理解课文。

2画出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学生诵读课文,仔细体会诗歌中树的形象。

4.体会诗歌中语言的凝练、含蓄。

5.学生背诵诗歌比赛,比一比,看一看,谁背得快,背得熟。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出示幻灯片3。

)
兀立崖嫣红姹紫蔷薇敦厚契机’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学生朗读课文,仔细体会诗歌中树的形象。

明确: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内发言。

然后小组内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全班发言。

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调控课堂,及时肯定、鼓励、补充、讲解。

3.体会诗歌中语言的凝练、含蓄。

在看不见的深处/
明确: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内发言。

然后小组内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全班发言。

(教师根据情况补充下列材料:艾青赋予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树以活生生的性格,以独具的眼光看到了“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的潜
在的事实,把它们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力量的象征。

这种艺术表现,使人们在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融入中,获得了一种诗意的快感并进而产生哲理的领悟。

正是这种诗意与悟性的艺术内涵,使这首短短八行的小诗,获得了艺术长存的生命力。

它已经成为具有永恒的象征意义的诗歌意象了。

), 4.学生背诵诗歌比赛,比一比,看一看,谁背得快,背得熟。

请学生背诵。

5.学生自学罗洛的《信念》,体会一下诗人是怎样来表现“高山柏”的神韵的,并比较和《树》的异同点。

明确:长年不息的风/像无数发怒的雄狮/向它奔袭而来/高山柏站立着/不弯腰,不屈膝/它的带着绿叶的树梢/向上扬起
学生体会,交流,发言。

(教师补充:这节诗所表现的“高山柏”,虽然有着某种特意具象化的意味,但是它的精神指向已经完全象征化,风的“奔袭”、它的“站立”以及“绿叶”的“向上扬起”,都是一种意象化的精神内涵。

从两首诗的题目上看,艾青从泛指的“树”而指向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以具象出之;而罗洛则是抽象出之。

然而在精神指向的归宿上,两者则是殊途同归的。

)
(引导学生仔细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多肯定表扬,及时总结。

)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