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风险辨识(根据石油化工港口码头作业安全风险辨识手册及评估指南编制)
高处作业风险辨识及安全管控措施

高处作业风险辨识及安全管控措施作为一项危险、高风险的作业,高处作业是指在高处完成的各种危险作业。
例如,在高空悬挂和安装设备、在悬崖峭壁上进行勘探等。
然而,由于不可预测的环境和人为因素,高处作业始终存在风险,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辨识和管控。
本文将阐述高处作业的风险辨识和安全管控措施。
风险辨识高处作业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安全风险高处作业是一种必修物理、化学、生物等学习的多个领域,更加注重实践与动手操作。
为增加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增强实践技能的培养,高处作业成为实践操作的重要环节。
人为因素由于高处作业是一项人为介入的作业,其风险主要是由人为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的。
例如,操作者的疲劳程度、技能水平、沟通和协同能力等都是可能影响作业安全的因素。
天气因素高处作业的区域常常特别的危险,这些危险主要由天气因素和自然条件造成。
例如,风速过大、降雨天气和强风等都可能危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设备风险高处作业需要借助各种设备和工具,这些工具和设备的质量和工作状态会对作业的风险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绞盘、脚手板和安全带等工具的使用安全性需要得到严格的保证。
安全管控措施高处作业风险的存在给作业安全带来了直接威胁,只有在风险管控的正确引导下,这种危险作业才能够被安全地完成。
以下是关于高处作业风险管理的安全管控措施:人员素质的提升为防止人为因素引发风险,对作业人员提出严格的素质要求和培训计划。
操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沟通和协作能力,才能参与高处作业。
安全操作流程对风险高的高处作业实行可控的作业操作流程标准,避免操作者随意作业,保障安全。
同时,还需要加强作业现场监管和安全预警,防止出现意外的情况。
严格的设备检测设备的质量和运行状态是高处作业安全性的保障,需要对工具和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测和实验,确保其运行的完好和可靠性。
现场安全规范严格的现场安全规范可以高效保证高处作业的安全性。
例如,在作业场地周围设置安全标志,规范全部作业人员的行动,从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高处作业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高处作业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哎呀,这可是个大问题啊!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高处作业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别看这个话题挺严肃的,咱们还是尽量让它轻松愉快一点吧!咱们得了解一下什么是高处作业。
简单来说,就是在地面上无法进行的工作,需要在较高的地方进行。
比如说,装修房子、修剪树枝、搭建脚手架等等。
这些工作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那么,高处作业有哪些风险呢?咱们来一一盘点:1. 坠落风险:这是高处作业最大的风险。
站在高处,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轻则擦伤,重则丧命。
所以,咱们在进行高处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 物体打击风险:在高处作业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物品掉落,砸到人或者设备上。
这也是非常危险的。
3. 火灾风险:高处作业的地方通常离地面较远,火势蔓延的速度会比较快。
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4. 电击风险:在高处作业的时候,可能会接触到电线、电缆等带电设施。
如果不小心触碰,就会造成电击。
5. 身体不适风险:长时间在高处作业,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头晕、恶心等症状。
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高原反应等问题。
好了,了解了高处作业的风险之后,咱们就得想办法防范这些风险了。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防范措施:1. 做好安全防护:在进行高处作业的时候,一定要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头部和身体,降低受伤的风险。
2. 使用安全设备:在高处作业的时候,要使用稳固的安全设备,如脚手架、安全网等。
这样可以保证作业人员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3. 定期检查设备:在使用高处作业设备的时候,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
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或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遵守操作规程:在进行高处作业的时候,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要擅自改变操作方法或者省略必要的步骤。
这样可以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5. 加强培训:对于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来说,加强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训,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高处作业的风险和防范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高风险作业的风险识别及其风险点和安全控制措施

高风险作业的风险识别及其风险点和安全控制措施发布时间:2021-07-06T05:18:23.45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王岩[导读] 统计的 31 起有限空间事故发生的部位主要包括化粪池、酱菜池、酒池、皮浆池、石灰窑、钛合金雾化车间、糖浆箱、污泥池、污水池、污水井、洗涤塔、选粉机、纸浆池等。
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黄岛油库山东青岛 266500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风险作业的风险识别,其次对风险点及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风险作业;风险识别;安全控制一、有限空间的高风险作业和安全控制措施1、重点发生部位统计的 31 起有限空间事故发生的部位主要包括化粪池、酱菜池、酒池、皮浆池、石灰窑、钛合金雾化车间、糖浆箱、污泥池、污水池、污水井、洗涤塔、选粉机、纸浆池等。
但从事故发生数量这个参数来看,污水池发生的事故数最多,占事故总数的 41.9%,死亡人数也最多为 46 人,占死亡总人数的 41.1%;其次为石灰窑发生事故占比 16.1%,死亡人数为 17 人,占死亡总人数的 15.2%。
若从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上看,纸浆池数值最高,为 7 人 / 起,其次为酱菜池、选粉机、重烧窑风机的 5 人 / 起,但因数据量偏少,平均死亡人数仅做参考。
由此可见,有限空间事故重点发生部位主要有污水池、石灰窑、化粪池等。
2、重点发生作业类型常见的有限空间作业内容包括检修、清理、改造等,有些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是意外进入而非正常作业,如因在周围观察、添加药剂等导致昏迷后坠入有限空间,进而引起冒险施救行为导致事故扩大发生。
从数据上来看,31 起有限空间事故中有 16 起事故是进入有限空间开展清理作业发生的,约占比 51.6%,其次为检修作业发生的10起事故,约占比32.2%。
由此可见,在有限空间中开展清理和检修作业约占83.8%,这 2 种作业类型面临这非常大的风险。
高处作业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高处作业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高处作业是指在高于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作业活动,这类作业风险较高,容易发生事故。
为了确保高处作业的安全,需要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高处作业风险辨识1. 人员因素风险(1)作业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
(2)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如疲劳、酒后作业等。
(3)作业人员未按照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
2. 设备因素风险(1)高处作业设备(如梯子、脚手架、安全带等)存在缺陷或不合格。
(2)设备安装不当或维护不及时,如安全防护网、防护栏杆等。
(3)作业设备与电源、电器设备等未保持安全距离。
3. 环境因素风险(1)作业现场环境复杂,如施工现场、车间等。
(2)作业现场存在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等。
(3)作业现场通风不良,可能导致有毒有害气体积聚。
4. 管理因素风险(1)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安全风险防控。
(2)安全培训和教育不足,导致作业人员对安全风险认识不足。
(3)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如监护人不合格、安全巡查不到位等。
二、高处作业防范措施1. 人员防范措施(1)加强作业人员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熟悉高处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2)严格执行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确保作业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3)强化个人防护意识,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2. 设备防范措施(1)选购合格的高处作业设备,如梯子、脚手架、安全带等。
(2)加强对设备的安装、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严格遵守设备使用说明书,避免设备与电源、电器设备等接触。
3. 环境防范措施(1)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清除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等。
(2)加强作业现场通风,确保有毒有害气体及时排出。
(3)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4. 管理防范措施(1)建立健全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风险防控。
高处作业风险识别

高处作业风险识别引言高处作业是指在高空环境下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如在高层建筑、桥梁、电线杆、塔吊、矿井等地进行的维修、清洗、安装、拆除等作业活动。
这种作业具有高度危险性,一旦出现事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对高处作业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风险识别的必要性高处作业是现代建筑施工、维护和运行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同时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高处作业需要在高空环境下进行,工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对高处作业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是预防和控制高处作业事故的前提和基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高处作业风险的识别,可以提前预知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为施工单位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设计高空施工过程中,开展风险识别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识别的方法行业标准和规范建筑领域的安全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到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工程验收等多个方面。
作为建筑施工的基本法律和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对高处作业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首先,应当制订和贯彻相关标准及规范,如《高处作业安全规程》、《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规范》等,通过对环境、设施和人员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估,识别高处作业存在的潜在危险和风险,制定高效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
风险评估和分析在高处作业前,为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通过评估和分析对高处作业所带来的危险和风险进行规范化、量化、系统化的评估和分析,以提高高处作业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风险评估和分析是基于现有标准和相关技术的方法,对高处作业的风险进行较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既可以定量分析高处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如作业环境、安装设备及工具、个人保护装备等等,又可以通过经验性的方法来判断高处作业所带来的各种动态风险。
教育和培训建筑施工人员一般受过先进的安全培训,但对高处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应及时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技能水平。
高处作业、交叉作业风险辨识

6
3
3
54
四级
风险
梯子应可靠固定或有人扶,在梯子上部两格以上时,应系挂安全带
13
使用人字梯时未设置限制开口绳索,作业人员骑跨在顶部
高处坠落
6
3
3
54
四级
风险
人字梯应加设限制开口绳索,顶部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
14
移动式脚手架没有护栏、通道,宽高比不合适容易倾倒
高处坠落
6
3
5
90
三级
风险
移动式脚手架设置护栏和上下通道,架体宽高比应合适,必要时增加抛撑固定
20
存在交叉作业的区域无协调人和指挥人员
6
6
5
180
二级
风险
交叉作业区域应设置专人进行协调和专人指挥避让
保存部门:各单位保存期:1年
17
在湿滑作业面、有污油的作业面进行高处作业
高处坠落
5
5
7
175
二级
风险
清理干净或采取可靠地防滑措施后再作业
18
交叉作业
作业人员在无隔离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垂直交叉作业
物体打击
5
5
7
175
二级
风险
禁止无隔离措施条件下的交叉作业
19
隔离设施缺陷或无隔离,没有设置警示区和监护人
6
6
7
252
二级
风险
尽量避免交叉作业,难以避免时应设置可靠地隔离措施,设置警示区和监护人
7
临边、孔洞未围护
高处坠落
6
6
7
252
二级
风险
临边设置护栏,孔洞设置护栏或覆盖
8
材料、工具随意摆放,未采取防坠落措施
港口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指南 手册

港口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提出了港口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适用于指导港口经营人辨识、评估、管控港口安全生产风险。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港口经营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8号)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交应急发〔2017〕135号)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交安监发〔2017〕60号)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试行)(交安监发〔2018〕135号)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交安监发〔2016〕133号)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3风险管理基本要求3.1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港口经营人应依据《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交安监发〔2017〕60号)和《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试行)》(交安监发〔2018〕135号)相关要求进行港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3.2科学规范有序开展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港口经营人应按照业务融合、系统化和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港口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分步填写港口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信息表,汇总形成港口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手册,绘制“红橙黄蓝”四色港口安全生产风险分布图。
3.3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港口经营人应通过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工作的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形成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4风险辨识4.1风险辨识程序安全生产风险具有客观(不可消除)、可识别、可控和不确定性。
港口安全生产风险体现为港口营运过程中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组合。
(港 口 企 业) 作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清单

不健全 不落实 不健全 不落实
管理缺陷
(港 口 企 业)
作
管理缺陷
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存在的原因
设备
安全 事故隐患排查 事故隐患排查 安全
安全 不安全 导致
教育制度 和治理制度 和治理制度 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 状态导致 后果的
不落实
不健全
不落实
不健全 不落实 的后果 可能性
作 业 安 全 生 产 风 险 辨 识、 评 估 和
消除 导致物的 不安全状 态存在的
措施
落实 措施 的责任 部门和 岗位
消除 导致人的 不安全行 为产生的
措施
落实 措施 的责任 部门和 岗位
消除 导致人的 不安全行 为存在的
措施
落实 措施 的责任 部门和 岗位
人的不安全行为
导致能量错误 接触错误释放的 释放的行为 能量的行为
第二类 危险源
导致 后果的 可能性
导致的 后果
导致 后果的 可能性
导致 事故的 后果
导致 事故的 可能性
风险 等级
控制 物的 不安全 状态的 措施
控制环 境的危 险有害 因素的
措施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控制导致 能量错误 释放的 行为的
措施
序 号
操作 程序 名称
操作 内容
物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的 不安全状态
工具的 不安全状态
劳动防护 用品的 不安全状态
货物 (物料)的 不安全状态
第二类危险源
作业场所 环境的 危险、 有害 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导致能量 接触错误 错误释放 释放的能量 的行为 的行为
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安全
安全
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未能对十五米及以上高处作 业进行确认
造成防护措施不到位,构成重 大风险
2
十五米及以上高处作业 作业 的,必须提前1天向专职 十五米及以上高处作业未按 申请 安全员提出申请,填写 规定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高处作业许可证》
安全管理混乱,可能导致发生 多种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导 致事故
3
现场 现场安全检查 检查
高处坠落、人员伤亡及财产损 失
作业过程中,监护人不 得随意离开现场,确需 离开时,收回作业许可 证,暂停作业。作业条 件发生异常变化,必须 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 并达到安全作业条件 后,方可再进行高处作 业
12
作业 结束 、清 理现 场
碰撞
人员受伤
作业结束,施工人员或 维修工清理现场,高处 的设施设备和摆放的物 品必须固定稳妥,可以 随身携带的设备、设施 、配件或工具应在作业 结束时带回地面,妥善 保管。未及时清理现场 或作业结束后未签字确 认,证明未完成本次作 业,下次作业不予批准
环境条件不具备、天气条件 大风吹倒架,坠落伤人; 不具备(如:5级大风以上的 触电 天气禁止高处作业)
7
脚手架不合规
塌陷,踩空跌落
8
作业设备设施检查
工具掉下、砸伤别人
在六级风以上和雷电、 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 条件下影响施工安全 时,禁止进行高处作 业;在邻近地区设有排 放有毒、有害气体及粉 尘超出允许浓度的烟囱 及设备的场合,严高处 作业,如在允许浓度范 围内,也应采取有效的 防护措施 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 不牢 固的结构物上进 行作业,高处作业人员 不得站在平台边缘、孔 洞边缘和躺在安全通道 或安全网内休息。楼板 上的孔洞应设坚固的盖 板或围栏,在没有安全 防护措施的条件,严禁 在屋架等的上弦、支撑 、檀条、挑架、砌体、 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 作业
未进行安全交底
可能有导致事故的安全隐患
4
作业 基层单位相关部门审核 审批 及批准同意
未进行作业审批
可能出现未经报备的高处作业 导致高处坠落等事故
5
安全 高处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教育
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 不清楚作业风险,无证上岗
作业人员不清楚作业期间注意 事项而导致违规操作导致各类 事故的发生
6
现场检查 作业 前检 查 梯子牢固性检查
表6 高处作业风险清单 作业 单元
确定 高处 作业
序号
作业子单元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L
S
R
风险责 风险管控 任等级 责任对象
风险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措施
未能对十五米及以上高 处作业进行确认造成防 护措施不到位,构成重 大风险 施工单位负责人或库区 岗位需进行十五米及以 上高处作业的,必须提 前1天向专职安全员提 出申请,填写《高处作 业许可证》,详细填写 申请作业单位、工程名 称、施工单、施工地点 、作业负责人、作业人 员、时限、安全措施等 业务申请人对作业现场 认真检查,拿出可以高 处作业的书面意见,同 时制定《高处作业防范 措施》,并填写《高处 作业许可证》 业务申请人范措施》及 《登高作业许可将《登 高作业防证》,报领导 审核、批准同意并签字 。 遵守操作规程,作业人 员着合格劳动防护用品 上岗;凡患高血压、心 脏病、贫血病、癜痫等 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 员,不得从事登高作业
9
作业人员着劳保用品、 系安全带
未系安全带等防护措施
摔伤
高处 作业 10 登高 高处作业负责人或高处作业 人员不熟悉高处作业方案和 应急预案;高处作业违反操 作规程 不了解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发生突发事件不清楚处置措 施,导致事故扩大;跌落摔伤
11
安全 监护
监护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 和制止高处作业人员的不安 全行为,不能消除高处作业 的突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