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概说分解
现代汉语(汉字概说)

现代汉语汉字概说1.文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的起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
殷商的甲骨文,距现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从形体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3.汉字的特点1)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人类造字记录语言,可以只从语义入手,也可以只从语音入手。
从记录语义入手,用符号(字形)直接表示语义,造出义符,以义符带音,即间接表音,这种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叫义符文字,即表意文字,如汉字和埃及古文字。
从记录语音入手,用符号直接表示语音(音素或音节),造出音符,凭音符得义,即间接表示语义,这种用音符直接表示语音的文字叫音符文字,即表音文字。
其中由音符直接表示音素的称音素文字,如英文;由音符直接表示音节的称音节文字,如日文假名。
汉语形声字的形旁是义符,声旁是音符,形声字也能从某种程度上表示字的义和音,因此有人据此说汉字是意音文字。
应该说,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合起来整个表示语素之义。
其形旁只表示语素之义类,是类义符,声旁表语素之音类,是类音符,要一音一符,才是真音符。
声旁本身来自义符,假借义符表音类,又不是专门表某音,有的声旁还可兼作形旁。
所以,汉字的形声字的音符不同于表音文字的字母,汉字不是意音文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文字汉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呈线形排列,有长有短。
它无论笔画多的还是笔画少的,所有笔画都写在同样大的方块中。
在一个一个方格内纵横交错地组成形体各异的字形,结构自然很复杂,笔画多的,多到一个字有二三十笔,必然难记。
汉字复杂繁多也带来了表音文字做不到的优点,主要是辨义力强;另一方面使词形较短的汉语写下来更节省篇幅。
在联合国档案室里,同样内容的文本,汉字文本比表音文字的文本都薄一些,这同汉字复杂多样的形体都放在方块结构里不无关系。
3)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汉语同音词比较多。
现代汉语第三章第一节汉字概说

一类叫表音文字,它是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 种语言里有限的音位或音节,也就是用一些符 号来拼写口语中的词,所用的符号代表语词中 的音。如英文、日文、法文就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是表意文字,一种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 词或词素的文字体系,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 音。如人、语,现行汉字就属于这一类。
(三)汉字的特点:
汉字从产生单一形体发展到能记录成 句的话,成段的文辞,必然要经过很 长一段时期,汉字发展到殷商时代的 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完善的文字 体系了,这中间经过了上千年乃至一、 两千年的发展过程。
(三)文字的发展过程 1、表形兼表意。
象形文字由于脱胎于记事图画,所以在字形上仍 保留着对实物的直观描拟的特点,这是表形,采 取的是写实的手法。可是客观事物纷繁复杂,语 言要表达的内容是无限的,具体事物有形可象, 而抽象事物无形可象,于是只得采取表意的方法。 “上、本、刃、下”
汉字的特点指的是汉字区别于别处文字的不同之处, 主要是区别于拼音文字的不同之点,下面从作为记录 汉语符号体系的角度提出它的几个主要特点。 1、数量繁多。
一种语言的语素总要有相当的数量,因此语素文字的 基本单位也必然要有相当的数量。现行汉字通用字有 7000个,自上而下至今历代积累下来的汉字的总字数 (包括异体字),已经达到六万。
3、文字的假定性
文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正如段玉裁在《广雅疏证》的序言中所说:“圣人 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 字,因形而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但当字义形 成以后,就带有强制性,但字形、字音字义的最初 结合却是任意的、武断的。 文字对语言来说,有相对的独立性,某种语言不 是非使用某种符号不可,全世界有许多种文字,都 是各民族按照自己的语言特点创造的,正因为这个 原因,文字有一定的人为性,也即文字的假定性, 正因为如此,所以文字可以进行加工,甚至可以进 行文字改革,由此可以看出,文字改革是有充分的 科学根据的。
第一节 汉字概说 第二节 现代汉字的形体全面版

第三节 现代汉字的结构
2.笔顺 笔画在书写时,有先后顺序,即笔顺。 书写汉字讲究笔顺。笔顺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字形的 好坏和书写速度, 汉字笔顺的一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 下,从左到右,还有从外到内,特殊的还有先中间后两边 (如:水)。 还有些上述规则以外的情况: 右上或里边的点一般后写(如:夜、戈) 横在字中间地位突出要后写(如要、册) 竖在中间穿底的后写,不穿底的先写(如出、串) 走之底、建字底要后写(如这、建) 多数字的写法是以上规则的综合运用。
汉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第二节 现代汉字的形体 第三节 现代汉字的结构 第四节 现代汉字的构字法 第五节 汉字的信息处理 第六节 字位及其突出方式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 文字的性质 1. 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
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有声语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有了文字,语言就可以留下痕迹。
第三节 现代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现代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汉字、部件、笔画三 个层次。汉字的最小构件是笔画,笔画依照一定的规则组 合成部件,部件依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合体字。
汉字是最高层次,部件是中间层次,笔画是最低层 次。层次越高,表示一个字所用的符号越少,符号的总数 越多。如最高的汉字层,表示一个字只需一个符号,如果 有5万汉字,就得用5万个符号。层次越低,表示一个字 所用的符号越多,符号的总数越少。如最低的笔画层,表 示一个字最多要用几十个笔画符号(《辞海》中笔画最多 的字是“齉”,36画),而笔画的总数减少到横竖撇点 折等有限的几种。部件处于中间层,它是组成现代汉字的 能够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部件比笔画完整,又比汉字本 身简单、灵活,所需的符号数目适中。在汉字形体结构的 三个层次中,部件是枢纽性的一环,是汉字形体结构的核 心。
第三章第一节汉字概说

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
二、汉字的产生: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汉字产生的各种说法:
1.结绳说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郑玄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一些人据此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2.八卦说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促进国家统一,汉族语言的发展。
文化典籍的流传。
法定的通用文字。
影响邻国文字。
联合国6种工作文字之一。
五、复习和作业
主要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什么是文字?什么是汉字?汉字起源于?汉字的特点是?汉字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对重点和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提示。
作业:复习目标知识,完成思考与练习一。
文字的性质、汉字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辨别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以及表意文字的特点。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导入:
人类出现,语言产生语言的重要性但是有限制文字产生
一、文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文字的主要作用:记录语言。
2.文字产生的意义: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传承历史、知识、技术和经验;产生的书面语规范可语言的表达,使语言更加精密和丰富。
3.河图洛书说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辞海》“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文字学概论笔记讲义最全

文字学概要讲义一.文字形成的过程(P1~P9)1.文字的定义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
(本书采用的立场)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2.汉语“文字”的所指文字个体~文字体系(有必要称为文字体系以区别于文字)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3.文字形成的过程前文字阶段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按照文字的狭义用法来看这个名称不恰当)文字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P1:通常要到阶级社会形成前夕,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P2: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亖鹿——数字独立创造文字体系形成的描绘:只能勾勒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如方(口)◆文字图画混合使用的原始阶段(古老文字必经的阶段)——即文字和图画长期混在一起使用最大特点是表意手法的残存──×表意字随语言环境改变字形×文字排列方式与词序的关系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表意字(记号字)象形字假借字P4形声字◆表意字a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_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产生(数词、虚词、形容词、简单图画无法表现的具体事物)b文字画阶段就有表意方法:象征等曲折表达的方法c.表意字和抽象表意图画的本质区别d记号字以及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假借字a产生直接原因:克服记号字和表意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b假借的道理是谐音──谐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语言中广泛存在了c表意和假借这两种造字方法的产生在时间上的关系──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d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e假借造字法的优点和劣势优点:适应性强+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劣势:假借字担负的意义过多造成理解困难,影响表达明确性◆形声字a形声字产生的必然性──克服假借引起的字义混淆b形声字产生的途径表意字符加在假借字上表意字符上加声符(古汉字中区别一形多用的表意字的方法有二:一上表意字符上加声符,二是字形分化)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组成形声字(后期)c形声字的意义:在文字发展中的重要性◆原始文字发展为完善文字体系二、汉字的性质(P10—P20)(一)分析汉字的性质,重点分析汉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上。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汉字的性质
• ★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其基本性质都
属于表意字范畴。
• ③ 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词儿连写
二、汉字的作用
一、汉字的性质
•根Βιβλιοθήκη 功能分类法,文字可划分为表意 文字和表音文字两种。当文字中主体的字 对应的是抽象的语音单位的时候,就是表 音文字,可分为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当 文字中主体的字对应的是有意义的语言实 体单位的时候,就是表意文字,可分为表 词文字和语素文字。
一、汉字的性质
• 2. 汉字的性质 • 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包括汉字
• 1.汉字可弥补汉语口语的不足 • 清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说:“声不
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 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 2.汉字的产生,促进和推动了中华民族历 史的发展
二、汉字的作用
•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源》一文中指出:“从铁矿的熔炼开始, 并因文字的发明与它的应用于文献记录而 转入文明时代。”
第三章 文字
•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汉字的性质
• 1.什么是文字 • 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
要的辅助与扩大语言的交际作用的工具。 • 主要分类方法: • 发生分类法 • 谱系分类法 • 功能分类法
一、汉字的性质
•
发生分类法指以文字的发生方式为依 据的分类方法。 • 谱系分类法指以文字的传承亲缘关系 为依据分类方法。 • 功能分类法指以文字单个符号的语言 表达功能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第一节 汉字概说

课程要求
1.不准缺勤,如有特殊情况,可提前请假。 2.上课做好记录。 3.成绩构成:20%考勤+20%课堂表现 +60%考试
第一章 汉字概说
汉字的性质
• 什么是文字?
• 先有语言,后有文字。 •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
汉字文化圈
• 汉字文化圈的过去 汉字文化传播的三条路线 向南:广西、越南 向东:朝鲜、日本 向北:契丹字、女真字
• 汉字文化圈的现在 中国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日本、朝鲜、韩国
具。
• 文字可分为三类
• 音素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 • 音节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即辅音、元音的结
合体 • 语素文字: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
• 音素文字:英文 • 音节文字:日文 • 语素文字:汉字 • 汉字是形、音、义工具进行劳动的高 等动物。
国國
汉字和汉文化
• 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
文字从产生的方式来说,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 汉字是自源文字。
仓颉造字 原始汉字的出现距今大约4500年。 汉文化是汉字的根。
• 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字形里体现出的 构字理据,反映了汉民族悠久的文化特征。
有些字的结构显示了先民的生活和意识。
与思维活动、感情意志有关的字多从心,如:“思、想、 情”,表示古人把心当做思维器官。
有些字形的演变反映了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 “炮”:本作“砲”,从石。砲是抛石机,故从石。 “炮”本读作páo,指烹调方法。
新字的产生和旧字的消亡反映出某些文化因素 的变动。
瓷
氧、氢、氮
祰
• 以汉字为本体产生的文化现象 书法
第一、二、三节 汉字概说

sym
•《说文解字》,汉· 许慎著,约于公元前121年成书,收10516字 (其中重文1163字); •《玉篇》,南朝梁· 顾野王著,公元543年成书,后经宋人增补,实 收22,561字; •《广韵》,宋· 陈彭年等著,公元1008年成书,收26,194字; •《集韵》,宋· 丁度等著,公元1039年成书,收53,525字; •《康熙字典》,清· 张玉书、陈廷敬等著,公元1716年成书,收 47,043字; •《中华大字典》,陆费逵等著,1915年成书,收44,908字; •《汉语大字典》,许力以主编,1993年出齐,收56,000字左右。
江 河 洋 泛 汾 汽 油 沟
sym
形旁和声旁的部位
1左形右声 河 谈 挑 捂 3上形下声 芳 竿 宇 露 5外形内声 囤 阁 匣 裹
2右形左声 切 劲 攻 战
4下形上声 型 袋 架 警 6内形外声 问 闻 瓣 辩
会意字和形声字都属于合体字。
汉字的构造是由表意朝着表音的方向发展。
怎样辨认汉字的构造方式
二、汉字的产生
根据从西安半坡临潼一代仰韶文化的遗址里发掘出来 的甲骨拓片研究,汉字距今应该有4500-6000年的历史。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 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 便可以敷衍行事了。 ——鲁迅
sym
汉字起源的两种传说
• (一)伏羲造字说
sym
2.金文
古代铸或刻 在青铜器上 的文字。从 商、周到秦、 汉都有金文, 这里主要指 西周青铜器 上的文字。
西周武 王 ( 前 1027- 前 1025) 。 1976 年 于 陕西省临 潼县出土, 今藏于临 潼县文化 馆。
sy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音位的文字。由字母按照拼写规则拼合成词,字母本身并不表示词的
意义,如英语、俄语、德语等。 音节文字是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书写符号表示一个音节, 不同的音节用不同的符号代表。最典型的音节文字是日本的“假名”。 日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平假名除 一两个例外均来自于汉字的草体,形成于10世纪:あ 安 う 宇 え 衣 い 以
【表音文字的书写符号都是十分有限的。】
2.★表意文字:表意文字又称形意文字,一种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词或 语素的文字体系,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 古埃及圣书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基本上是表意文字。通常也把汉字 看作表意文字,但汉字在甲骨文阶段已出现大量的假借字和形声字,已不 是一种纯粹的表意文字。 楔形文字和圣书字早已废止使用,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采 用的意音文字,为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地 区所使用。除此之外,日本语和韩语 / 朝鲜语也使用了部分汉字。
★结论:
汉字起源于图画,图画是汉字的史前阶段,即“书画同源”。能够 传递较为具体的信息、具有某些文字特点的图画可称之为“文字图画”。 一旦图画和语言中具体的语音和意义有了固定的联系之后,我们可 以说这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了,但由于文字具有强烈的图画特点,这 时期的文字可称之为“图画文字”。
三、文字性质和汉字的特点 1.★表音文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字都是表音文字,分音素文字 和音节文字。 音素文字是用一定的字母为书写单位,用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
仓颉输入法是一种常用的中文输入法,由有“中文电脑之父”
称誉的朱邦复先生于1976年创制。初期只有繁体字版本,原名
“形意检字法”,用以解决电脑处理汉字的问题,包括汉字输 入、字形输出、内码储存、汉字排序等。
朱邦复发明此输入法时正值他为台湾三军大学发展中文通讯系 统之际,为纪念上古时期仓颉造字之精神,蒋纬国于1978年将 此输入法重新定名为“仓颉输入法”。1980年,与宏碁公司共 同发表世上首部具有中文操作系统、中文程式语言、中文套装 软体的中文电脑——天龙中文电脑。
③八卦说。︱︱︱,乾,天; ¦¦¦,坤,地;
¦¦|,震,雷; ||¦,巽,风;
④仓颉造字说 《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公厶之
相背也,乃仓颉固以知之矣。”汉代,仓颉被神化。古籍中称仓颉“龙颜四目,
生有睿德。”《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论 衡·骨相》:“仓颉四目,为黄帝史。” 《荀子•解弊》:“好书者众矣,而仓颉 独传者,壹也。”比如“氢、氧、氟、氮、钨、硅”等字,就是近代才产生的。
第一节 文字概说
一、文字的性质 1.概念: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功能:突破时空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①文化传播媒介;②信息的载体;③书写符号,促进语言规范 3.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迄今比较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自人类学家,他们通过民族研究发现世界语言有 6809种。其中,亚洲是世界语言种类最多的地区,达2197种,非洲其次,2058种, 太平洋诸岛1311种,美洲1013种,欧洲则只有230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 言、多方言的发展中国家,共有80余种民族语言,30余种文字。
文字和图画的关系
图画,是人类更进一步的记事方法。《中国篆刻大字典》中的图画文字,
表示的多是单一的事物(主要是动物)。如:
蝠
鱼
龟 龙
象
容庚编著的《金文塔人的图画,有的不是表示单一的事物,而是对重大事件的记录。如:
图画记事还可能更为复杂,下面是一个印第安少女在树皮上写给她情人的情书:
4. 世界三大古文字体系
①楔形文字。公元前3100年之前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它是至今为止
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渐渐地,这种图画文 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 含义。如用“口”表示动作“说”;用代表“眼”和“水”的符号来表示“哭” 等等。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 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又叫钉头文字。 ②埃及圣书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第一王朝创始的文字 。有3种字体 : 碑铭体、僧侣体和大众体。埃及圣书字在425年后开始衰亡。 ③中国甲骨文。殷商时代,距今3000多年的历史。
★汉语和汉字的关系 脱节:
(1)汉字和现代汉语的词不相应,词有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的,而汉字不
实行分词连写,只是一个个的方块形,汉字的书写形式不能反映出汉语词的界限。 (2)汉语词汇丰富,汉字有的反映不出来,如 pia、bia。 (3)过去有不少异体字,词有定而字无定,出现音同而字不同的矛盾。 (4)汉语的发展影响汉字的发展,但汉字总是落后于汉语的发展。
左上角一只熊,是男子的图腾;左下角一条鱼,是女子的图腾。曲线表示应走的路,帐 篷表示聚会的地方,帐篷里画一个人,表示少女在等候,旁边有三个“+”号,表示周围住 的是天主教徒,帐篷右边有两个湖,指出帐篷的位置。这种“文字画”,不能代表语音、词
汇,只代表某种当事人自己才明白的意思。
我国云南丽江纳西族象形文字的经典《东巴经》,也有具有故事情节的图画记事。
★汉语和汉字的关系 联系: (1)汉字是汉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相对的独立性,但要依附于汉语, 因为它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汉字不能脱离汉语而存在,是在汉语的基础上发 生、发展起来的。 (2)汉字受汉语的制约,反映汉语的某些语音特点,如汉字单音词一字一音, 一字一义就反映了古汉语的特点。 (3)汉字对汉语有反作用。因为文字表现为书面语,书面语来自口语,又影响 口语,对口语的规范化及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 (4)汉语发展的结果是音少义多,汉字有大量的同音词 。
二、文字(汉字)的产生 ①结绳说。结绳是一种原始的记事方法。《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许慎《说文解字•叙》也有“结绳而治”的说法。郑玄《周易》注:“事大,大 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解放前,我国西南边陲云南还有结绳记事的情况存 在。显然,结绳还不是文字,它并没有记录语言。 ②契刻说。在竹、木等材料上刻上各种痕迹、记号来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