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润下药(10. 泻下药)

合集下载

泻下药——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泻下药——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泻下药——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火麻仁•药性:甘,平。

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润肠通便。

•应用主治:1.血虚津亏,肠燥便秘:本品能润肠通便,且又兼有滋养补虚作用。

适用于老人、产妇、体弱等津血不足的肠燥便秘。

可单用本品研碎,以米杂之煮粥服。

临床亦常与郁李仁、瓜蒌仁、苏子、杏仁等润肠通便药同用;或与大黄、厚朴等配伍,以加强通便作用,如:麻子仁丸。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郁李仁•药性:辛、苦、甘,平。

归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润肠通便,下气利水。

•应用主治:1.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本品润肠通便作用类似火麻仁而力较强,且润中兼可行大肠之气滞。

常与火麻仁、柏子仁、杏仁等润肠通便药同用,用于津枯肠燥便秘之证,如:五仁丸。

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可与枳实、厚朴、陈皮等药配伍;若与芒硝、当归、生地等配伍,可治产后肠胃燥热,大便秘结。

2.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本品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可与桑白皮、赤小豆等利水消肿药同用。

若脚气肿痛者,可与木瓜、蚕沙等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6~10g。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松子仁•药性:甘,温。

归大肠、肺经。

•功效: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应用主治:1.肠燥便秘:本品有润肠通便作用,宜用于津枯肠燥便秘之证。

治老人虚秘,可配伍火麻仁、柏子仁、黄芪等药。

2.肺燥干咳:本品有润肺止咳之功。

用治肺燥咳嗽,可以之与胡桃仁共捣成膏状,加熟蜜,饭后米汤送服。

•用法用量:煎服,5~10g。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痰湿壅盛者不宜使用。

以上各药用法用量等均为一般情况,具体还清谨遵医嘱。

中药学——泻下药

中药学——泻下药

中药学——泻下药1. 定义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里实积滞证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2. 性能特点1)性味归经:本类药物多苦,咸,甘。

寒,凉。

入大肠经为主。

2)作用: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逐水退肿的作用。

3. 适应范围:1)热结便秘;2)寒积便秘;3)饮邪内停;4)津亏便秘;5)热痢初起;6)急腹症。

4.分类与适应症1)攻下药多苦,寒。

入胃、大肠经。

泻下作用强,善泻热通便。

应用:治热结便秘及实热证。

2)润下药多甘,平。

质润,入大肠经。

泻下作用缓和,善润肠通便。

应用:治肠燥便秘。

3)峻下逐水药多苦,寒。

有毒。

入肺、肾、大肠经。

泻下作用峻猛,善通利二便。

应用:治胸腹积水、水肿及痰饮喘满等体壮邪实者。

5.配伍应用:1)里实兼表邪者,当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2)里实兼正虚者,~补虚药;3)本品多配伍行气药,可加强泻下导滞作用;4)若寒积便秘,~温里药;5)急腹症,~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药。

6.使用注意:1)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作用较猛,尤其后者,更易伤正气,凡正虚体弱、胎前产后、月经期当慎用或禁用。

2)注意炮制、用量、用法及禁忌证。

3)泻下药易伤胃气,当中病即止。

7.各药功效:第一节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止血,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芒硝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番泻叶泻热行滞,通便,利水。

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

第二节润下药火麻仁润肠通便。

郁李仁润肠通便,下气利水。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牵牛子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

巴豆霜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

中药各论-泻下药

中药各论-泻下药
二、配伍 与芒硝,增强疗效(大承气汤) 与甘草,泻下缓和(调胃承气汤)
15
影响大黄泻下力量的因素
三、剂量 取其缓下,宜3g或3g以下; 取其急下,宜10g配芒硝、生用。
16
影响大黄泻下力量的因素
四、煎法 取其急下,宜泡服、后下; 取其缓下,宜久煎。
17
大黄之用量用法
取其急下:生用、后下、配芒硝,10g; 取其缓下:制用、久煎、配甘草,3g。 活血宜酒制; 止血宜炒炭。
一、泻下药可因其性能可分为攻下、润下、峻下逐水三类不同药 物,在应用上各有一定的适应症,必须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进 行治疗,否则病重药轻,不能奏效,病轻药重,又易伤正。
二、泻下药每因兼夹病症而配合其它药物同用,如里实兼有表症 者,可与解表药配合应用,采用表里双解的治法;里实而正虚者, 采用攻补兼施之法,使泻下而不伤正。
峻下逐水药:多有毒,通利二便,引起剧烈 腹泻,使体内潴留之水液从大小便排出。主 治水肿、胸水、腹水之实证。
3
三、使用注意
(一)泻下力强者,中病即止,避免过下伤 正。
(二)作用强烈的泻下药,孕妇、小儿、年 老患者应慎用。
4
教学要求
掌握:大黄、芒硝; 火麻仁、郁李仁; 甘遂、大戟
熟悉:番泻叶、红大戟、牵牛子、巴豆 了解:芦荟、玄明粉、芫花、商陆
28
芦荟
汁液浓缩干燥物。 泻下: 清肝火: 杀虫:外治顽癣,内治疳积。 注意:用量0.6-1.5g,不入煎剂,孕妇及
胃弱者慎服,有肾毒性。
29
第二节 润下药
多为植物的种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
润滑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适用于一切血 虚津枯所致的便秘。
合理配伍,
如热盛伤津而便秘者,可与养阴药配伍; 兼血虚者,可与补血药配伍; 兼气滞者,须与理气药配伍。

超好用13味泻下药记忆口诀

超好用13味泻下药记忆口诀

超好用13味泻下药记忆口诀泻下药,顾名思义就是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适用于通便、清热泻火、逐水退肿。

根据功效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

一:攻下药攻下药,多属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适用于大便燥结、宿食停积、实热壅滞等症。

攻下药的作用较猛,奏效迅速,但易伤正气,对久病正虚、年老体弱以及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等均应慎用或禁用。

主要药:大黄、芒硝、蕃泻叶。

二:润下药润下药,多为植物的种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润滑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适用于一切血虚津枯所致的便秘。

主要药:火麻仁、郁李仁、蜂蜜。

三:峻下逐水药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强烈腹泻,而使大量水分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肿胀的目的,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结聚、喘满壅实等症,近代又用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腹水症候,可改善症状。

此类药物非但药性峻猛,且多具有毒性,故对炮制、配伍、剂量、运用方法及禁忌等,都必须注意。

主要药:甘遂、芫花、巴豆、牵牛子、大戟、芒硝、商陆。

泻下药注意事项如前面所说,泻下药在应用上各有适应症,必须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否则病重药轻,不能奏效,病轻药重,又易伤正。

而攻下药,药性较猛,峻下逐水药尤为峻烈,且多具毒性,故必须注意用量用法,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多服;体质虚弱及妇女胎前产后,均当慎用。

另外,部分攻下药和润下药,服后往往有腹痛等反应,可事前告知病患,以免疑惧。

泻下药快速记忆中药歌诀大黄逐瘀解热毒,芒硝软坚水化服。

芦荟杀虫泻肝火,番泻行水消肿足。

麻仁补虚润肠道,郁李利水辛甘苦。

蜂蜜润肺止燥咳,甘遂大戟芫花毒。

牵牛不与巴豆配,散结逐饮醋商陆。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2.中药歌诀。

10 泻下药 用

10 泻下药 用
课文学习
芦荟含芦荟大黄素苷等,并含微量挥发油。其蒽醌衍生物具有刺激
性泻下作用,其所引起的泻下伴有显著腹痛和盆腔充血,严重时可
引起肾炎。其提取物可抑制S180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的生长。水煎
剂对多种皮肤真菌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以芦荟研制的粉剂、
浸膏可治鼻衄、痤疮。饮用芦荟汁可以预防感冒及扁桃体炎,其膏
芒硝
朴硝
元明粉(无 水芒硝)
西瓜霜:朴硝装入除去部分瓤的西瓜后,在西瓜外表 渗出的霜。
课文学习
性能: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软坚泻下,清热消肿。 本品润燥软坚,荡涤肠胃实热燥结。 1、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不通。 2、咽喉肿痛、口疮、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按:本品既可消肿,又可回乳,可外用于乳痈,
课文学习
5、配伍:行气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滋阴生 津、益气、补血药等。 6、攻下药、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有的还有毒性,易伤正 气,故年老体弱、久病正虚、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均当慎服 或忌服。 本类药易伤脾胃,应奏效即止,不可过服,以免损伤胃气。 应用本类药,对重症、急症,须急下者,可入汤剂内服;对病 情较缓,只需缓下者,可入丸剂内服。 对毒性较强的泻下药,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剂量,避免 中毒,保证用药安全。
课文学习
应用:
1、肠胃积滞 ①便秘——热结、寒积、津伤、 气血亏虚;②痢疾初起;③急腹症。
2、血热吐衄出血;咽喉、牙龈肿痛及目赤肿 痛。
3、热毒疮疡、烧烫伤。
课文学习
4、瘀血证——经闭、产后瘀痛、跌打损伤、 癥瘕积聚等。
5、黄疸、淋证 其他:消化不良、高血脂、高血压等。 用法:泻下生用并后下;瘀血酒制;止血
课文学习
课文学习
课文学习
课文学习

泻下药

泻下药

泻下药概念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药性除巴豆一味辛热外,余皆苦味性寒,芒硝具咸味,药性沉降。

功用:①泻下通便,排除胃肠积滞和燥屎等;②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随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③部分药还兼泻火,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

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部分药物还可用于火热炎上,疮痈肿毒及瘀血证。

分类:1.攻下药----大多苦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能清除肠道积滞、有害物质,清除实热导热下行。

①肠道积滞,尤适用于实热积滞便秘;②实热内结证,如温热病高热不退,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③火热上炎引起的头痛、目赤、咽痛、牙龈肿痛或火热之吐、衄出血等证;④体内瘀血、虫积、毒物。

环球网校2.润下药----大多甘平,且多为植物种仁,含有丰富油脂,质地滋润能润肠燥,滑肠通便。

血虚阴亏之肠燥便秘,多见于老人、病后及产后津枯、血虚、阴虚者。

3.峻下逐水药----大多苦寒有毒峻泻,部分药还有利尿作用。

悬饮,臌胀,水肿。

配伍:①兼有表邪者,要先解表,后攻下,或攻下药与解表药同用;②正气已伤者,可配补益药以扶正去邪,攻补兼施。

③应用攻下药常配伍行气药,以增强攻积作用。

使用注意:①峻猛泻下药易伤正气,脾胃之气,故中病即止,久病体弱,脾胃虚弱者慎用快用。

②妇女胎前产后、经期,应忌用或慎用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

考点:泻下药的分类及功用。

关注泻下药中苦寒攻下药泻火的意义。

配伍及泻下药的使用注意。

中药药理学10泻下药

中药药理学10泻下药

②作用机理: 攻下药:结合型蒽苷口服 肠细菌、酶 苷元 刺激肠黏膜 蠕动 泻下。 润下药:脂肪油 润滑肠道
脂肪酸 在碱性肠液中分解产生 温和刺激肠壁 蠕动 。
泻下药
峻下药:如牵牛子苷 碱性肠液 牵牛子素 刺激肠壁 蠕动 、分泌亢进 水样泻下。
③④⑤
泻下药
• 芒硝(硫酸钠)作用机理: 口服后,SO42-在肠道不被吸收 水分增多 肠管扩张 渗透压
治则--上病下治 原理--大黄可扩张盆腔血管,引血下行,改善 头面部的充血和上消化道、上呼吸道的出血;另 大黄还有止血作用。 举例2:泄痢不畅(肠道感染) 治则----以泻治泻,通因通用 原理----泻下作用可排除肠道中的细菌、毒素, 减轻对肠道的刺激。还有抗病原体的作用。
大黄
临床:便秘、急腹症、肾功能衰竭、感
藿 香 正 气 散
药理作用
1.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
2.止泻、镇吐
3.促进胃肠吸收功能
4.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 5.解热 、镇痛 6.抗病原微生物 8.调节免疫功能
功效:解表化湿,理 气和中的。主治:外 感风寒,内伤湿滞, 发热恶寒,头痛,胸 膈满闷,脘腹疼痛, 恶心呕吐,肠鸣泄泻, 舌苔白腻者。、现代 临床:急性胃肠炎、 胃肠神经官能症、消 化不良、胃肠型感冒 等。
机械性刺激肠壁
蠕动
泻下。
作用方式:攻下(芒硝除外)、峻下药均为
刺激性泻药;润下药属润滑性泻药;芒硝为
容积性泻药。
泻下药③ 作用部位Fra bibliotek攻下药:
大黄、番泻叶、芦荟作用部位在大肠。 对营养物质吸收无明显影响。 芒硝作用部位在整个肠道,对营养吸收 有影响。
泻下药
润下药:脂肪油对胃肠道温和刺激.作
用缓和,不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泻下药

泻下药
名称:黑丑
饮片性状:呈三棱形,形似橘瓣状。表面灰黑色。背面有一条浅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小叶,微显油性。无臭,味辛、苦,有麻舌感。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
炮制作用:生黑丑有小毒,泻下逐水力猛。
?商陆 拼音:SHANG LU
拉丁:Radix Phytolaccae
饮片性状:醋商陆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小块。表面黄棕色,略有醋气。
炮制方法:取净商陆片,加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炒干,取出,放凉。每商陆 100kg,用醋30kg。
炮制作用:经醋制后,毒性降低,缓和泻下作用,以逐水消肿为主,多用于水肿胀满。
名称:商陆片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小块。外皮灰黄色或灰棕色。横切面浅黄棕色或黄白色,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纵切面木部呈平行条状突起。质硬。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
据近代研究本类药物主要பைடு நூலகம்有下列药理作用:
(1)泻下作用:本类药物虽成分有别,但均有较明显的泻下作用,都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刺激胃肠道粘膜使肠蠕动增加而致泻。如芒硝因含硫酸钠,在肠内不易被吸收,致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保留在肠腔,使肠容积增大,肠管扩张,机械性的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增加而致泻;牵牛子固含牵牛子甙,在肠液中分解出牵牛子素刺激肠壁,使肠液分泌增多并使蠕动增强而致泻;芫花中的芫花素刺激肠壁可引起剧烈的水泻;火麻仁则因含脂肪油可润滑肠道,加之脂肪油在碱性肠液中能产生脂肪酸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加促进排便。
别名:白龙粉、风化硝
药用部位:芒硝风化干燥制得
药材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咸。有引湿性。
栽培要点:
产地:河北、河南、山东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制作。本品为芒硝经风化干燥制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润下药
本类药物多为植物种子和种仁,富含油脂,味甘质润,多入脾、大肠经,能润滑大肠,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

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

使用本类药物还应根据不同病情,配伍其他药物。

若热盛律伤而便秘者,配清热养阴药;由于血虚者,配补血药,若兼气滞者,可与行气药同用。

具有润下作用的药物,除本节收载的以外,常用的还有瓜蒌仁、柏子仁、杏仁、桃仁、决明子、蜂蜜、当归、肉苁蓉、(生)何首乌等,均散见于其他章节,学习时应加以联系对照。

火麻仁《本经》
为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的成熟种子。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晒干。

生用,用时打碎。

[性味归经] 甘,平。

归脾、大肠经。

[功效] 润肠通便。

[应用] 用于肠燥便秘。

本品甘平,质润多脂,能润肠通便,且又兼有滋养补虚作用。

适用于老人、产妇及体弱律血不足的肠燥便秘证。

通常多与其他润肠通便药同用,或与大黄、厚朴等配伍,以加强通便作用,如麻子仁丸。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打碎入煎。

备述
1.《本经》:“补中益气,久服肥健。


《药品化义》:“麻仁,能润肠,体润能去燥,专利大肠气结便秘。

凡年老血液枯燥,产后气血不顾,病后元气末复,或禀弱不能运行者皆治。


2.本品主要含脂肪油。

有润滑肠道的作用,同时在肠中遇碱性肠液后产生脂肪酸,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强;对麻醉猫、正常大鼠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郁李仁《本经》
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欧李、郁李的成熟种子。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

除去果肉,去壳取仁,晒干。

生用,去皮捣碎用。

[性味归经] 辛、苦、甘,平。

归大肠、小肠经。

[功效]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应用]
1.用于肠燥便秘。

本品味多辛苦,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作用类似火麻仁而较强,且润中兼可行大肠之气滞,多用于大肠气滞,肠燥便秘之证。

常与柏子仁、杏仁、桃仁等同用,如五仁丸。

2.用于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

本品能利水消肿,可与桑白皮、赤小豆等利水消肿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备述
1.《本经》:“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


《用药法象》:“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


《本草纲目》:“郁李甘苦而润,其性降,故能下气利水。


2.本品含苦杏仁甙、脂肪油、挥发性有机酸、粗蛋白质、纤维素、淀粉、油酸、皂甙、
植物甾醇、维生素B1。

具有润滑性缓泻作用;对实验动物(狗)有显著降压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